真菌病(英语:mycosis)或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是由各种致病真菌条件致病真菌侵犯动物人类黏膜、皮肤、内脏器官、全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1][2]。若是真菌感染血液,一般特称真菌血症英语Fungemia,不称真菌病;此外若是真菌感染植物,不用 mycosis 这个术语。

Quick Facts 真菌病, 类型 ...
真菌病
Thumb
显微照相下的一种真菌病麹菌病)。中间为被白血球坏死细胞环绕的意大利面条状的麹菌(Aspergillus),照片经HE染色
类型传染病bacterial infection and mycosis[*]疾病
病因真菌界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传染病科
ICD-111F2Z
ICD-10B35-B49
ICD-9-CM110-118.99、​117.9
DiseasesDB28821
MeSHD009181
Orphanet163591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Close

真菌病相当常见,许多环境或生理条件都会为真菌感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真菌通常透过吸入性或在皮肤上着生的方式感染,因此真菌病通常始于皮肤或肺部。有些真菌病只影响皮肤、毛发等体表部位,不造成严重健康问题,有些则可以造成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全身性真菌感染更为严重,包括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肺囊虫肺炎曲霉病毛霉菌病[3][4],体征和症状范围广泛[3],浅表感染多造成皮疹[5]、皮肤内或皮下的真菌感染可能造成肿块和皮肤变化[3],更深层次或全身性感染可能会出现肺炎样症状或脑膜炎[5]

真菌无处不在,但只有一些会引起疾病[2]。真菌感染发生在孢子被吸入、接触皮肤或通过皮肤(例如通过割伤、伤口注射)进入人体后,发生在免疫系统较弱者的机会较高,如艾滋病病患、服用皮质类固醇者或正接受癌症化疗者。引起人类感染的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能够以霉菌和酵母菌形式存在的真菌,例如白色念珠菌可以在人体内存活而不会产生症状,并且能够引起健康人的浅表轻度念珠菌症,如鹅口疮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感染,以及无法自己抵抗感染的严重全身性念珠菌症[3]

真菌病的诊断通常基于体征和症状、显微镜检查、培养,有时需要活检医学成像的帮助[4]。皮肤的一些浅表真菌感染可能与其他皮肤病如皮肤炎扁平苔藓相似。治疗通常使用抗真菌药,通常采用乳膏形式、口服或注射形式,具体取决于具体感染及其程度。有些需要手术切除受感染的组织[3]

真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并且很常见,每年影响超过10亿人。据估计,2020年有170万人死于真菌病[6],包括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霉菌症英语Chromoblastomycosis足菌肿在内的几种被忽视热带病[7]。其他动物身上也会发生多种真菌感染,其中有些可以从动物传染给人[8]

临床分类

临床上,真菌病可依照感染的部位分成表浅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下真菌病全身性真菌病

表浅真菌病

Thumb
花斑癣

表浅真菌病(superficial mycoses)的感染只局限在皮肤毛发的表层[9],通常不是严重的疾病,但可能造成美容问题。常见的例子包括花斑癣(俗称汗斑),为糠疹马拉色氏霉菌造成,在皮脂腺中生长,发生于胸部、手臂、背部等,造成表皮较浅或红棕色的色斑。造成这种真菌过度活跃的原因包括潮湿的天气与免疫系统较弱时,但此病不会对健康造成重大影响,用药擦拭患部或天气冷时就会自动痊愈[10]

皮肤真菌病

皮肤真菌病(cutaneous mycoses)的感染部位包括皮肤真皮指甲毛发基部,虽不会对健康造成重大威胁,但通常为慢性,不易治疗,且不同于表浅性感染,皮肤感染常会刺激宿主的免疫反应。足癣即是皮肤感染的一个著名例子[11]。造成皮肤感染的真菌称为皮肤真菌英语Dermatophyte,相关疾病则常被称为皮癣菌病。皮肤感染通常是由毛癣菌Trichophyton)、小孢癣菌Microsporum)及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等三个造成,共约包含41种真菌。毛癣菌可感染皮肤、毛发及指甲,小孢癣菌只感染皮肤与毛发,表皮癣菌则只感染皮肤及指甲[10]。皮肤真菌的感染局限于皮肤、指甲与毛发等部位,即使在免疫缺乏的病人体内也不会扩及其他部位而造成全身性感染[12]

皮下真菌病

Thumb
感染孢子丝菌病渗出液抹片

皮下真菌病(Subcutaneous mycoses)是真菌感染皮下组织肌肉等引起的传染病。真菌通常是透过皮肤创伤进入皮下组织,形成溃疡、肿块,病程迁延且不易治疗。有时甚至得动用如清创术的手术治疗。皮下感染型真菌包括许多属,所引发的疾病包括着色芽生菌症英语chromoblastomycosis真菌足菌肿英语Eumycetoma褐色丝菌症英语phaeohyphomycosis孢子丝菌症等,其中前三种都只发生在热带地区[10]。孢子丝菌病则是申克氏孢子丝菌从手部伤口进入造成的感染,因为患者多为农夫或园丁而又称“玫瑰园丁症”[10]

全身性真菌病

全身性真菌病(systemic mycoses)又可分为可分病原性(pathogenic)及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两种,遍及血液、肺、脑脊髓液、耳、眼、尿道等,有致命的危险 [10]。长期服用抗生素的患者为高危险群,因为抗生素不仅杀死致病的菌种,也杀死正常存在人体的细菌,改变了口腔肠道阴道菌丛内的微生物平衡,并造成真菌的过度生长。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接受甾体治疗者及接受化疗者等免疫缺乏者受到全身性感染的风险也较高[13][14]

病原性真菌

Thumb
肉芽肿中的皮炎芽生菌英语Blastomyces dermatitidis(小型红色颗粒状者)

造成病原性感染的真菌可感染免疫力正常的人群,其感染通常从部开始,并扩散至全身,且此类真菌常为温感两型性,意及在不同温度下型态有所差异,在一定温度之下为菌丝型,之上则为酵母菌(单细胞)型。常见的两个例子为皮炎芽生菌英语Blastomyces dermatitidis荚膜胞浆菌英语Histoplasma capsulatum,两者均为北美洲常见菌种 [10]

机会性真菌

机会性真菌为人体之正常菌种,也存在于土壤和腐烂的植被中。这些真菌的毒力(virulence)或病毒性很低,只有在消耗性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其他影响免疫的治疗、或放射疗法时,才可以建立感染,称机会性真菌病(B48.7,ICD-10)或机会性真菌感染,目前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大多被笼统地归于未归类真菌病B48之下。典型的易感人群包括艾滋病患者、过度服用抗生素者、接受免疫抑制疗法者、或远端转移癌症患者。最普遍的伺机感染性真菌为白色念珠菌(B37)及新型隐球菌(B45),其它如麹菌根霉菌也属此类,会对肺部造成伺机感染 [10]

ICD-10分类

在最新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CM中,已经明确分类的真菌病有13个。有些新发现的病种虽然病原菌已经被鉴定,但因为没有造成流行规模,目前没有独立成类,而是暂时被归于B48(未归类真菌病)之下。有些真菌病的致病菌没有鉴定清楚,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被归于B49(难辨认真菌病)。

  • (B35) 皮癣菌病(dermatophytoses)
  • (B36) 其他浅表真菌病(other superficial mycoses)
  • (B37) 念珠菌病(candidiasis)
  • (B38) 球孢子菌病 (coccidioidomycosis)
  • (B39) 组织胞浆菌病 (histoplasmosis)
  • (B40) 芽生菌病 (blastomycosis)
  • (B41) 副球孢子菌病 (paracoccidioidomycosis)
  • (B42) 孢子丝菌病 (sporotrichosis)
  • (B43) 着色真菌病 (chromomycosis)
  • (B44) 麹霉菌病(aspergillosis)
  • (B45) 隐球菌病 (cryptococcosis)
  • (B46) 合子菌病(Zygomycosis)
  • (B47) 足菌肿(mycetoma)
  • (B48) 未归类真菌病(unclassified mycoses)
    • 48.0 罗波氏真菌病:罗波氏病,瘢痕芽生菌病
    • 48.1 犀牛孢子菌病
    • 48.2 Allescheriasis
    • 48.3 地毛菌病:地毛菌胃炎
    • 48.4 青霉菌病
    • 48.7 机会性真菌病
    • 48.8 其它病因明确但未归类真菌病:非复制孢子肺病(adiaspiromycosis)
  • (B49) 难辨认真菌病(unspecified mycoses)

治疗

真菌病可用抗真菌剂治疗,依照感染程度使用局部或全身治疗。因为真菌细胞与人类同为真核,故对真菌有毒之物质通常也对人类有害,抗真菌剂通常藉真菌细胞膜上的脂质(麦角固醇,有别于动物之胆固醇)产生作用。如多烯烃类英语polyene唑类化合物,前者与麦角固醇作用,改变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而造成细胞质渗漏,后者则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又可依其构造细分成咪唑型与三唑[10]

其他抗真菌剂还有5-氟尿嘧啶(抑制DNARNA合成)、灰黄霉素(阻止微管形成)及碘化钾(用于孢子丝菌症的治疗)等[10]

参看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