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语文是指在香港常见的语言文字,目前香港法定语文是中文和英文,双方享有同等地位[1],而香港政府所提倡的语文政策是“两文三语”,两文指中文和英文;三语指粤语英语普通话[2]

Thumb
本条目为
香港人口文化系列之一
香港人口普查
2021年人口普查
香港人  新界原居民
海外港人
宗教与风俗  哲学
语文  用语  文学
殡仪  节日与公众假期
购物  饮食  烧烤文化
传媒  电视  电影
艺术  漫画  动画
音乐  流行音乐
教育  补习文化
体育  赛马
网络文化  电子竞技
建筑  法定古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港次文化
无厘头文化
MK文化
MK Pop
铁路迷文化
巴士迷文化
小贩文化
街车文化
街机文化
其他香港系列
Thumb
香港各种语文

粤语是香港最主要的语言。2011年,香港人口有89.5%以“广州话”为惯用语言,其次为“其他中国方言”(4%)、英语(3.5%)、普通话(1.4%)[3]

法定语文

根据《香港基本法》第9条和《法定语文条例》第5章第3条第1节,中文和英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语文。绝大部分政府公文、街道指示牌等都是中英并用。现时香港政府内部的语文政策由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部统筹;律政司设有双语法制委员会,向政府提供法律双语化的意见;教育局辖下的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语常会[4])则就语文教育政策提供意见。

香港政府推行“两文三语”政策,即以中文英文为书写文字,粤语英语普通话为口语;例如于立法会会议或政府新闻发布会等官方场合,都会提供以上三种语言的即时翻释。政府公文或网页除惯用的繁体中文外,亦常另备简体中文。“两文三语”政策,很好地体现了一国两制。虽然法律里的“中文”并无明确指定哪一种口语,法律里的“中文”也没有明确指定哪一种字体(繁体中文或简体中文)。由于粤语是香港最主要最常用的语言,香港人超过9成以粤语为常用语言,所以自然地普遍场合都以说粤语为主。同样地,繁体中文一直以来都是香港所常用的中文字体,因此自然地普遍场合都以繁体中文为主。尊重香港人常用繁体中文和粤语,也是一国两制香港人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的体现。

香港自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后,大部分政府文书都以英文为主,英文亦长期是唯一法定语文,中文没有宪制地位(虽然没有宪制地位,但中文在英治香港社会广泛应用,港英政府亦奉行自由港原则,尊重华人的生活方式,因此香港的中文媒体、中文电影等等中文应用都非常发达,从1930年代第一部粤语电影开始,香港便一直是粤语电影的中心,香港人讲中文的人数,亦长期占绝大多数,自开埠以来,香港的中文报纸等媒体,亦长期是华人世界最发达的中文媒体)。香港教育界及大专学生从1970年起开始争取香港人最常用的中文成为法定语文。香港政府于是在1971年成立公事上使用中文问题研究委员会,并最终给予中文与英文同等的法定地位。1974年,政府正式修改《法定语文条例》,中文获立为法定语文。1987年起则进一步规定所有法例都必须以中英文制定和颁布。1990年《基本法》颁布,确认香港交接后,维持中英文均为法定语文。1995年至1997年,政府再度就司法程序上可使用的语文进行法例修订。[5]

香港法庭首次以中文(粤语)进行审讯,是在1995年12月4日。一名90岁妇人入禀香港高等法院控告其3名子女侵吞财产,案件涉及大量中文文件,加上原讼人、与讼人皆不谙英文,当时的外籍主审法官认为以中文审讯更为适合。[6]

其它语文

除了“两文三语”外,香港社会上还可找到各种各样的语言和文字。这些语文可能是香港少数族裔的惯用语言,亦可能是该国对香港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7]香港最大的少数族裔菲律宾人(约14万2000人),其次是印度尼西亚人(约5万人)、英国人(约19,000人)、印度人(约18,000人)、泰国人日本人(均约14,000人)、尼泊尔人(约12,000人)及巴基斯坦人(约11,000人)。由此推测,香港非华裔人日常使用的非法定语文,主要有他加禄文印尼文印地文泰文日文尼泊尔文乌尔都文等。

也有不少香港人学习中、英以外的第三种语言,其中较为受欢迎的有日语韩语等。市面上不难找到这些语文的踪迹,而其影响力远超过其母语者在香港所占的比例。

2006年9月,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宣布在2012年起执行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将加入六种外语考试,包括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印地文乌尔都文,非以中文作母语的考生可以用其中一种取代中文科作为报考大学的资格。日文及西班牙文是新加入的两种语言。

根据2008年的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数据[8],92,200人有不同程度的听觉困难,其中8,600人已完全失聪,他们沟通时会使用香港手语。有慈善机构龙耳推广“两文四语”[9],两文为中文和英文,四语为粤语、英语、普通话和香港手语,为听觉有困难人士提供无障碍的社会。

文字使用情况

Thumb

香港最普遍使用的汉字书体是繁体中文。在正式书写的场合,香港使用的中文书面语多以官话白话文的语法和词汇为标准,但年轻一代书写中文时,如内容非用于学术、求职、公事报告等严肃场合,普遍习惯以广州话口语方式书写,或引述广州话对话。市面上也不难看见广州话口语方式的书写中文或香港特有词汇,这在以年轻读者为主要对象的刊物尤其常见,粤文书写不但蔚然成风,也获文艺界接纳和开拓[10],同时也见诸社交媒体的表现上。

1949年中国大陆政权易手之后,大量知识分子涌入香港,当中包括唐君毅钱穆、诗人余光中等学者,均曾于香港旅居及教学,加上香港和台湾学术界同样上承五四以来之学统,一直保持相当程度交往,所以直至1997年之前香港中文文化界及教育界均受到台湾颇大影响,在中文教育方面亦有不少东西承袭自台湾。例如规范香港小学课本中文字形的常用字字形表,即是由台湾的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增删而成。

由于中国大陆推行简化字的时候,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不受中国大陆影响,和台湾一样沿用繁体字。随着香港与中国大陆的交流增多,一些简体字、俗体字及源自中国民间的用语也传至香港,少部分香港人书写时会在大量繁体中文下夹杂少量常用的简体字、俗体字。部分学校容许学生在使用中文作答的功课及考试中,使用简体字作答。考评局也容许学生在公开考试中,使用合乎中国国家规范(即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1986年所颁布的《简化字总表》)的简化字。在一些游客区,市面上也间中会看见为大陆旅客而制作的简体字标语和指示牌,然而,若仅有简体字版本而没有同时提供繁体字版本,有关店铺、公司或机构也会惹来争议,不少香港人会感到本土语文文化不被尊重。[11][12]

至于电脑操作方面,香港早期使用的繁体中文电脑系统都是来自台湾,因此香港的电脑多数以大五码作为内码。然而来自台湾的大五码在香港使用时却遇上问题,例如早期的大五码没有包括香港地名常用的“邨”、“埗”、“鲗”、“涌”等字,由于香港警察和法庭整理口供时,需要将证人原话忠实完整地纪录下来,以防止出现歧意而造成法律上证供是否有效之问题,但是大五码内并不包括一些常用的广州话用字和香港约定俗成写法的中文字,也难以完整地记录广州话。由于政府内部行政需要,加上电脑业界普遍要求,所以香港政府特别于大五码Unicode的造字区定义了一系列常用的香港特殊用字,称为香港增补字符集,方便政府、公共机构和民间的资讯流通。香港政府也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申请将新版本的增补字符纳入ISO 10646的新版本内。

香港公函中文

香港政府公函用语,采用官话白话文,但也非完全摒弃文言用语。1997年《政府公文写作手册》指“文言言简意赅,行文时为求简洁得体,也会酌情使用。如撰写奖状、题辞和酬酢书函,或回复文言来信等,都可因应发文人或受文人的需要,使用浅白文言。”不少粤语用语保留了文言色彩,例如“视乎”、“合乎”、“抑或”、“姑勿论”、“良多”等词。

陈少棠讽刺,只准用白话结果会令“某月某日 大函敬悉”变成“你的某月某日来信,我已经收到及明白了”[13]

语言使用情况

粤语

广州话

Thumb
港铁上使用的粤语提示牌。“上落车”(即“上下车”之义)是典型的粤语。

香港通行的语言是粤语广州话,学术称港式粤语香港话,一般惯称“广东话”,是大多数香港人的母语。香港的白话与原广州话发音一样。从香港开埠至今,粤语就一直是香港市区的主要语言,以广州话为标准音,亦有不少本土的、移民的粤语方言(如四邑话围头话蜑家话等)。1950年代起因边境封锁而与广州隔绝,香港广州话语音逐渐产生了些微变化,如声母/n//l/开始不分、声母/ng/脱落为零声母、部分人的/t//k//n//ng/韵尾相混等,社会普遍称“懒音[14]

粤英混用

由于香港是个高度双语的社会,因此香港地区通用的广州话,往往揉合了广州话和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而这种粤英夹杂的广州话又称为港式粤语香港话。以“唓,都唔make sense嘅!”为例,“唓”出自古汉语“嗟”,是粤语叹词,难以在普通话找到字词对应;“唔”相当于书面语“不”,“make sense”是英文“让人理解、合理”之意,而“嘅”则是粤语语气助词,类近于普通话的“的”。整句相当于普通话的“嗤,真难懂啊!”或“哼,这都不合理呀!”

香港广州话混杂英文词汇时,可能会为英文词转换词性,因此反映出汉语的词性没有如英文般僵化。例如“佢哋好friend”解作“他们很友好”,friend是名词,港式广州话却一般用作形容词,因此港式英语可能会把该句说成“They are very friend”。英文词汇更可能会在香港广东话中得到“新词义”,如“至yeah”可解作“最流行的”;不过标准英文的“yeah”则解作“对、是的”,没有“流行”的意思之余,词性也变了。

英语词被借入广州话后,原本多音节词经常会衍化为双音节词,其中第二个节音多读作阴上声,如“kon1 si2”(constitution,规章)、“saek6 kiu1”(security,保安)。亦有少数衍化为单音节词,如“mon1”(monitor,电脑显示屏)。另有按粤语惯用法组成新词,如“laai1记”(library,图书馆)。原本双音节和单音节的多数保留原型借入,但语音会按粤语音系简化,如“ba1”(bra,胸罩)。

借入香港广州话的英语词可以按粤语语法变形,例如借入“sure”(肯定)变成“su1 aa4”后,可说成“你su1su1 aa4?”(你肯定不肯定?)。同样“OK”亦可用作“你O唔OK?”(你行不行?)。少数英语借词的用法难以找到完全相对应的纯粤语说法。另外,很多时候若英语的使用会使语句简化,说话者亦会在合适时候转用英语,例如:“这些点心系准备畀与会客人的”→“呢D点心系for visitors咖”。

香港广州话使用者虽然理性上都应该知道哪些词是来自英语,但语感上多数英语借词已经彻底融入香港广州话之中。例如:“我已经讲过N咁多次”(我已经讲过N次了)、“就咁copy *.*(“星点星”)就得啦!”或“就咁copy and paste(复制与贴上)就得啦!”(仅须全盘照抄就成了)。有好一些说法,一般香港广州话使用者都不会知道应该如何只用纯中文说,其中以科技有关词汇尤甚。例如说“你用个mau1-si2 right-click嚟highlight个mon”,多数人会知道出自英语“mouse”的“mau1-si2”中文是“鼠标”,然后应该依次会有较少人知道mon是“显示器”、right-click是“右击”。

More information 普通话, 广州话 (粤语字) ...
普通话 广州话 (粤语字)
渠(媒体常用“佢”)
这么/那么 咁/咁鬼
这样/那样 啖/啖样
哪里 边度
重(媒体常用“仲”)
不/不是 唔/唔系
为什么 点解
畀(媒体常用“俾”)
这(个) 呢(个)
那(个) 嗰(个)
莫非/难道 唔通
不用 唔使(误写“唔驶”)
Close

围头话

香港新界粤系原居民的方言,与深圳平湖等地的围头话同属粤语莞宝片,较接近东莞话,与广州话亦基本相通。围头人即“本地人”,是最早来到香港的“主人”之一;围头人由于是最早抵港,以及一些习俗的原因,香港原住民中往往以“本地人”来特指围头人。正如其他原居民语言一样,围头话已随城市化和年轻人流失而快速衰退。周润发曾于喜剧电影《我爱扭纹柴》内扮演一个围头人角色,电影内曾多次出现围头话对白。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已把围头话纳入首份“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内的“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别,亦有专门保育及提倡香港围头话的香港本土语言保育协会[15]。近年,香港本土意识日益浓烈,有更多人关注香港本土语言的存亡,包括围头话[16]

四邑话

四邑话为粤语的一个分支,由于语音有一定差距,一般操标准粤语者如南番顺人不易听懂,但经过熟络后,一般沟通无碍。

蜑家话

香港水上人家的主要方言,为粤语的一个分支,与广州话高度相通,唯蜑家音明显。过去蜑家人多聚居在香港岛的香港仔、赤柱、九龙的油麻地、新界的西贡屯门大屿山大澳长洲等地的避风塘,于市区的蜑家人在1970年代中开始移往岸上居住,并且迅速融入主流社会。所以到了今日疍家人一般只集中在香港仔赤柱大澳长洲等渔港。香港的英文名称“Hong Kong”正是蜑家话的音译。

使用粤语是广府民系的基本认同方式,而广州话,则是粤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客家话

新惠片客家话

香港客家话可分为本地和移民两种。本地客家话普遍属梅惠小片,与广东深圳、惠阳、惠东的客家话高度接近,与其它主流客家话都可以互通[17]

客家话是香港原居民语言使用人数中仅次于粤语围头话的一种。新界客家人香港原居民的四个族群之一。 新界客家人主要居住于新界,以及九龙土地较偏远贫瘠的地方。过去由于客家人与本地围头人(广府人)族群界线明显,因此客家话保存得十分完好。 客家话人口大抵与客家人数量相当,根据刘镇发的研究[18],1911年香港有15.1%为客家人,战后因大批难民涌入香港,客家人占人口比例下降,因此至1966年估计只有6%的香港人口会客家话,当时新界依然有十分完整的村落[19]

由战后到回归前,广东的客家地区(如惠州河源惠阳梅县等地)有部分客家人移居香港,他们带来了广东梅县河源等地的客家话,而梅县客家话更是比惠州宝安县一带的客家话有相当多的差异。由于客家人的内聚性较高,他们在香港成立了崇正总会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已把客家话纳入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内的“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别。[15][19]

香港电影方面,绝大多数香港电影都是以粤语制作。但有时候,部分电影会加插一些客家话对白[20][21][22][23][24][25],部分更有客家粗口的元素[26]

使用情况

截至2011年,香港客家话作为第一语言的香港人有62,340人,而声称作为第二或其他语言的则有259,738人 [27]。若根据该调查推断,全香港有约4% 的人口懂得听和讲客家话。

尽管说客家话(不论任何口音)的香港人整体上并不多,但在香港部分乡村,部分原居民仍会在某些情况中使用客家话[17],其中包括在祭祀时[28]及节庆团聚[29][30][17][19]

平婆话

新惠片客家话以外,少数香港客家人则使用平婆话,是客家语汀州片的一种方言。平婆话主要分布在元朗区水蕉村一带,与主流的新界客家话有较大差别,使用平婆话之居民于十九世纪中期从闽西迁徙到当地。[31]

闽语

闽东片

闽语闽东片通行于福州宁德以及浙江东南部部分地区,以福州话为其代表方言。

闽南片

闽南民系人士自19世纪初开始已经大量移居东南亚和港澳等地,在当地常以“福建话”称呼泉漳小片。香港开埠至日本攻占香港前,有不少闽南人在港定居。

日本二战投降香港重光时,香港人口由1945年的50万人升至1950年的220万人。1950年到1980年香港人口每十年增加一百万,大多数是来自邻近香港的珠三角地区偷渡来的广府人。

1950年后来港的闽南人多用东南亚以及全球各地商人身份来港居多。因为闽南人善于经商,与当地人民贫富差距大,而香港经济环境日益转好,不少闽南人将全球的闽商资本转移到香港,对香港的经济也有不少帮助。在forbes香港四十大富豪榜中,以广府民系人口最多,之后便是闽南民系,而潮州籍闽南人李嘉诚更长年都是香港首富。

闽南籍议员有福建的蔡素玉和广东的李卓人等,都是早期来港,而也在香港大学毕业。艺员吴孟达林峯等也是闽南籍。闽南人多数住在北角西环及其周边,跑马地等地也有不少闽南人,比较富有的住在东半山,富豪亦住在传统富豪区。另外,因台湾与香港往来密切,在观光景点亦可听见台湾观光客使用台湾话交谈。

广东闽南话

香港原居民中,除了香港水上人,另一族群是闽南人,所操的闽南话源于广东海陆丰。因为与客家人长期接触,又受粤语影响,说话带有客家话粤语词汇。香港的渔民登岸后,多聚居在沙头角大埔西贡一带。水上人闽南人的特色是居于水上,部分会住在岸边。

福建闽南话

闽人自19世纪初起已经大量移居东南亚,移民的地方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文莱日本等。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亦称闽南泉漳话为福建话

因为泉州商人过去移民东南亚,因为善于经营,大量东南亚富豪,社会高尚阶层也说泉州话,后来因为中国大陆共产主义兴起,闽商再很难经大陆任何城市和中国贸易,纷纷撤回在大陆的投资.在东南亚华人市场只剩下台湾和香港。香港在1950年代之后有不少泉州商人回港发展,有些则拿了香港身份证继续一并经营全东南亚(包括香港)市场,根据福布斯富豪榜,台湾十大富豪有7名是泉州人,1名其他福建闽南人;新加坡十大富豪有四名泉州人,4名福建闽南人,1名广东闽南人;马来西亚十大富豪有4名泉州人,3名福建闽南人,1名广东闽南人;印尼十大富豪有4名泉州人,3名福建闽南人;菲律宾十大富豪有6名泉州,1名福建闽南人。当中泉州又以晋江人占大比数。

由于泉州人善于经商,勇于冒险,虽然在东南亚庞大的人口只占一少部分(例如华人占菲律宾人口1.5%,当中80%是闽人),但却掌握了为东南亚经济,这些人为香港作出不少贡献,香港政府在1950年代后亦乐于接受海外泉州商人在港投资.泉州商人投资在港的物业多集中在港岛北,由铜锣湾太古城东半山西环西营盘)、上环坚尼地城一带。

北方官话

国语电影通行于5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32]。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文化、经济上的交流越趋频繁,另加上香港向中国大陆居民开放个人游普通话日渐普遍。普通话科也和中国大陆的语文科、英文科和数学科一样,成为了众多本地中小学的必修学科,香港中学会考亦设有普通话科考试。1998年中九龙巴士的巴士报站广播上,已采用普通话作为三种报站语言(依次为:广州话、英语及普通话)[33];另港铁的预录广播也在2003年起开始以广州话和英语广播以外,亦增设普通话广播。公营的香港电台也有主力推广普通话普通话频道。而能够说普通话的人口亦有增加,据2011年人口普查资料,有46.5%人口报称能说普通话,较10年前上升13.2%。[34][32]然而香港毕竟在大部分场合都不须使用普通话,因此许多香港人的普通话都只有基本简单交流的水平,从来不用普通话的人亦很常见。[35]

吴语

1949年解放军攻克上海前夕,大批上海商人移居香港,但上海富商之中不少是广东人和福建人,当中福建人会豪逃到英美和东南亚,而广东人则逃到香港,因为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后加上国民政府滥发法币金圆券,使不少江浙地区的人破产,而江浙地区曾长时期在孙传芳统治下,而更早期由满清太平军交火,及后又有汪精卫政府傀儡政权,除了上海与少数富商之外之外,江浙地区民众并不算富裕。但因为当中国国民党的政策不能向党内高官的友好实施,不少上海江浙富商仍保留自己的财产,而且大部分的江浙人士移居香港,现今香港的富有阶层有少部分是江浙人士(包括上海人),但在头40名之中只有1名上海,2名江浙,远少于广东省的20名以上。不少上海人最初只住在香港最差的公屋,如林海峰居于励德邨[可疑],而香港亦有不少比较穷困的上海人在大陆出生,1990年代移居香港,如邓紫棋Angelababy等,最初都居于九龙[注 1]

外语翻译汉语法

1997年之前,香港地区多以广州话发音来拼译外语专有名词,而英国官员更有汉化译名。随着香港主权移交和中国的影响力日增,香港地区使用的中文译名开始和中国的趋向一致。例如过往译作“维珍尼亚州”的,现在部分传媒会跟随新华社等中国通讯社使用“弗吉尼亚州”译名(香港早期亦有用“弗吉尼亚州”或“佛吉尼亚州”译名,可参见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香港工商日报》)。不过这些以普通话发音为准的中国的译名,用粤语读起来非常不通顺,拗口。如美国超级市场Wal-Mart,中国大陆译作“沃尔玛”,普通话发音Wò'ěrmǎ保留了原文的/w/音,但用广州话发音则变成了juk1 ji5 maa5

另外,世界各国中文国名,普遍存在两个版本,分别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大陆)和 中华民国外交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湾)制订,同一国的中文国名,两个版本可能大有分别,而香港主权移交前,虽然都以中国大陆版本较常用,但对小部分国家仍采用台湾版本,但主权移交后则慢慢采用中国大陆版本,例如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举行期间,香港不少传媒提及参赛国家时,均使用中国大陆版本的中文国名,如“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台湾版本为“千里达托巴哥”,简称“千里达”)、“科特迪瓦” (台湾版本为“象牙海岸”,中国大陆以前亦用此意译名,但已应该国要求改为现在音译)等等,但市民通常仍使用旧译名。但亦有些名称既没有跟随中国大陆也没有跟随台湾,仍以广州话发音来拼译外国球员,如David Beckham称作“碧咸”(大陆称“贝克汉姆”,台湾称“贝克汉”)、Theresa May称作“文翠珊”(大陆称“特蕾莎·梅”,台湾称“德蕾莎·梅伊”)等等。

移民潮

远古至历史时期之初,本地属岭南古越族的栖息之地。在马湾岛东湾北的考古遗址中,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的20座墓葬,墓葬中发现的人骨,与珠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骨特征相似。在一具40岁的女性头骨上发现拔齿痕迹,与相邻的佛山河宕贝丘遗址出头的新石器时代人骨中普遍存在的拔齿风俗相似,故无论从体质或者风俗上看,都可以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先民为同一种属。

香港开埠前,原居民有三个群体,分别为广府围头人、蜑家人(又称水上人)、客家人,各族群皆有自己的语言(即围头话、疍家话、客家话),其中围头话和疍家话亦是粤语的分支,香港一词的英语译名“Hongkong”就是取自疍家话发音[36]

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人口约50万。及后国共内战,大量人口涌入香港[37]。此时期移民都是以来自广东为主,另外亦有不少来自福建和上海等省市,不少江浙企业家在这个时期走难来到香港。至1950年,香港人口上升至220万。之后,随着大陆偷渡潮,香港人口以每10年100万之速度大幅增长,当中多为广东人。经过四次大陆的逃港潮之后,1974年11月,香港政府实施抵垒政策,即非法移民只要能到达市区登记,就能取得居留权。由于粤语由古代到清朝,在广东地区都是官式语言,所以在香港这个广东人占多数的社会中,自然成为日常生活以及商业领域和公共领域的通用语言。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共内战之后,各地难民涌入香港,但根据当年的人口普查,仍然是粤语人口占大多数。当时香港使用粤语广州话,而省城广州也是广州话社会,广东主要都是使用粤语。战后出生一代绝大多数在粤语环境中成长,粤语自然在香港成为惯用语言以及官方语言[38][39]

香港开埠之后,各地移民陆续入境。到清朝末年,土客械斗,大批广州以及四邑平民涌进香港。早期到港的人口大多数为苦力以及建筑工人,亦有商人,加上广州离香港最近而人口最密集,香港的工人商人亦大多为广府人。不少广府人在香港以及广州之间打工,香港市区和省城广州来往频繁,广府人是香港最大的群体。而且从古代到清朝,粤语一直是岭南地区的官式语言。因此在香港市区,广州话一直是市民的主要语言,为市民日常生活以及商业领域和公共领域的通用语言[37]

总结

中文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2001年人口普查资料[40],香港有89.2%的人口(约573万人)以广州话为惯用语言,以普通话为惯用语言的有0.9%(约5万5千人),另有5.5%(约35万人,几乎都是华裔)以广州话及普通话以外的其他中国方言为惯用语言。文字方面,香港识字率为93.5%,虽然没有具体的文字使用情况资料,但相信香港华裔人口(94.9%,约636万人)中的中文使用率应与此相若。香港的非华裔人口(5.1%,约34万4千人)除了自己的母语外,多会使用英文,但也有约4%能同时读写中文[41]

英文

Thumb
图中铜锣湾的商店使用了中英对照的标语

英文是香港商业社会和法律界的最重要的语言。这是由于香港使用的主要是沿袭自英国普通法,所以理解法律概念时英文被视为占优。不过,由于香港人口以华人占大多数,华人的母语是粤语,家里和社会上普遍使用的亦是粤语,所以对大多数香港华人来说,英语仍然只是从学校习得的第二语言。香港教育制度下,学生自幼稚园就开始学习英文,而且在整个教育制度内均属必修科。目前香港约500所中学,其中约100所是香港英文授课中学(随着“微调中学教学语言”政策实施,香港的中学实际上不再二元地分为英文中学和中文中学)。专上院校绝大部分课程均以“英文授课”。在香港,“英文授课”一般是以“英书中教”的方式进行,即以中文(通常是粤语)讲授英文教材,除非班上有学生或讲师不懂粤语,或是该校(或属下的学术单位)、该讲师,或在教育当局的要求下,严格执行英文授课政策,但涉及中国文化中国历史、语文或中医学等范畴者除外。不过,由于操流利英语的香港华人主要集中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因此英语常被视作“精英”的语言。

香港目前有两份英文报章,分别是《南华早报》及《英文虎报》,此外市面上可以买到由英国、美国出版的当日报章。另外香港有多份英文期刊,亦可买到各种外国出版的英文期刊。香港市面上的书店大部分均同时设有中文部及英文部,亦有数间专门售卖英文书的大型书店,多集中在尖沙咀中环

传统上,香港的英语以英式英语为准,学校的英文科课程皆参照英国相关课程而编定。美式英语亦占有一定的地位。在香港二者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界线,在公开考试中二者皆通用。至于香港华人所说的英语,则多杂有粤语的影响,形成港式英语。

根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40],以英语为惯用语言(第一语言)的有3.2%(约20万4千人)。

日文

与20世纪初的台湾朝鲜半岛等曾被日本军国主义统治的地区一样,香港在日占时期就已经随着皇民化政策的关系,日文取代英文,而一度为香港学校的必修科目,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才被取消。

战后约10至20年后,许多日资企业视香港为迈进大中华地区的首站,而日本流行文化也深受香港人欢迎。因此,日文是最多香港人学习的非法定语文。除了市面上多家教授日文的商业语言学校外,香港的众多大学也提供日文主修或选修课程,亦有个别中学为学生提供日文选修科甚至必修科。此外香港有数量颇大的日本人社群,主要聚居在港岛铜锣湾跑马地,以及太古城一带,还有九龙的黄埔花园

Thumb
铜锣湾东角駅购物商场

一些日文单词已经融入了本地粤语,其特色是发音的语调会带有浓厚的广东腔,例如“さようなら”(再见)可能读成saa1 yo1 naa1 laa4,“がんばって”(加油)则译成“奸爸爹”(gaan1 baa1 de1)。

文字方面,香港商户为了让品牌增添日本风格,会利用平假名的“”字,用法和中文的“之”字相通。不过,这种用法因普遍被滥用反而变得不符合日文语法。例如连锁零食店“优の良品”,规范日文其实无需“”字,加了反而适得其反;其外文名称Aji Ichiban译写成汉字是“味一番”。另外,许多香港人也认识日文汉字。例如本段插图的“”字,日文解作“车站”,相对的中文汉字是“驿”,但香港人普遍会把它当成是“站”字,或者“以边读边”读成“尺”。将军澳甚至有住宅区的中文名“都会駅”及“城中駅”用上了此日文汉字。至于平假名与片假名亦经常出现在一些产品的包装或广告等,但当中有部分的日文错漏百出,又或错把中文字当作日本字(如繁体“樂”、简体“乐”和日语新字体“”)。

另外,也有一些日文词汇成为香港中文媒体和日常交际的常用词,常见的词有“人气”(受欢迎程度)、“古着”(旧衣)、“水着”(泳衣),以及在日式食肆菜单里时常出现的“豚肉”(猪肉)、“鸟肉”(鸡肉)和“玉子”(鸡蛋)等等。由于日文某程度上传承了中古甚至上古的汉字应用形态,所以该等日本汉字在香港应用偶尔会比现代中文带有更重的汉字复古味道。

韩语

随着韩国潮流文化(韩流)在亚洲各地的兴起,香港人学习韩文的人数也正有增加的趋势。韩语是香港人第二多学习的非法定语文,仅次于日文。2004年开始,香港城市大学开办韩文副学士课程,这是香港韩国国际学校以外首个正规提供韩文专科课程的学府。另外,由于多部在主流戏院放映的韩国电影如《生死谍变》、《我的野蛮女友》、《JSA安全地带》等在当时低迷惨淡的香港电影市道却大收旺场,成为香港的韩国热被带起的开端。自电影方面,百老汇电影中心自2003年开始连同韩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及韩国影画网站合办韩国电影节,但观众不多。本地免费、收费电视台分别推出各种韩国电视剧,如《大长今》、《女人天下》、《蓝色生死恋》、《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继承者们》等剧集,都掀起了一股“韩流”。

其他西欧语文

秉承著一贯的语文政策,政府鼓励学生多学外国语言,以维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42]。因此,考试局特别在香港中学会考提供法文及德文科(因为考生人数过少,德文科已在2000年起停办)考试,将来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亦会开设除英文以外的西欧语文试。在一些有招收外籍学生的名校(如:嘉诺撒圣玛利书院圣保禄学校圣若瑟书院)等,学生可以选修法文或德文。部分自外国回流的华人学生亦因利成便修读西欧语文。在香港都有不少人学习这些语言。其详情如下:

法文

法文是继日语、韩文后,较常在香港看见的非法定语文之一,许多机构提供法语课程。法国文化协会分别在湾仔佐敦沙田设有分校。香港法国国际学校位于跑马地香港中学会考也设有法文科,课程和IGCSE相同,因此有些非国际学校的中学都有开设法文科,但这些学校(例如圣保禄学校嘉诺撒圣玛利书院德望学校等)在过去一直都有招非华裔学生,而法文科通常都是他们作为中国语文或家乡语以外的另一选择。

法文虽然在香港不是通行的语言,但自从1980年代开始,香港有不少人为了方便移民而学习法文,其中一个可能原因是加拿大移民当局,为保存魁北克及其他法文地区的文化,会给予会讲法语的申请者优先。当时,法国文化协会为了响应这一股学习法文的风气,与香港电台一同制作了两辑的“Bonjour Hong Kong”节目,由中大Philip Fung与Gyslande Kwan主持,每逢星期五在电台播放,教导听众日常生活用的法语。这两辑节目后来亦制作成书及录音带。在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大陆之后,不少法资公司由于看准在中国的商机及香港作为中国与世界的跳板,都增加在香港的投资,LVMH轩尼诗卡地亚等法资公司,在香港的总部都聘请了不少会说流利法语的员工。另外在2000年代初的红酒热,亦使香港从法国聘请的红酒专家增加。现时在香港的中区或跨境铁路,都不难听到有人以流利的法语交谈。

不少商店和住宅大厦也采用法文名称,为品牌增添欧陆气息,例如位于香港岛东面筲箕湾的“逸涛湾”称为Les Saisons,意为“季节”;九龙西部长沙湾的“昇悦居”则称为Liberté,即“自由”。另外,法式快餐店 Délifrance 的菜单上,食品的英文名称混合了英文和法文的字汇。港式连锁快餐店“大家乐”供应的虽然是香港茶餐厅式食品,外文名却用上了法文,作Café de Coral即“珊瑚咖啡店”[可疑]卓悦化妆品店(Bonjour)等以上例子可见香港许多事物的中文名和外文名不一定是直接翻译,发音、语感相若也可以成为流行的译名。

德语及意大利文

文在香港也是学习对象较为普遍的欧洲语言。和德国政府有联系的歌德学院香港分院设在湾仔香港艺术中心。提供德文全日制教育的德瑞国际学校有学生约1000人,校址位于太平山。过去香港会考亦有提供德文课程,主要供非华裔学生报考。但自从1990年代开始,每年的报考人数都不超过十人,因此从2000年起,考评局不再开办德文科考试。

另外,香港不少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的人、尤其是修读音乐系的学生,都可能会选修德文或意大利文,以更好地理解古典音乐家的作品,不过人数不多。

西班牙语及葡萄牙文

西班牙文是使用人数仅次于中文和英文,是世界第三大语文,使用者分布地域更仅次于英文。在拉丁美洲、美国、欧洲等地都有大量使用者。为了和西班牙文世界进行贸易或文化上的交流等原因,香港的西班牙文学习人数也有攀升的趋势。

另外,由于香港毗邻澳门,有些来自澳门的移民都会说葡语。当中一个例子是香港的足球员郑兆聪[43],在巴西足球队来访香港时就曾义务担任翻译。

俄文

Thumb
2005年,香港尖沙咀的一家购物商场门口摆放了富有外国特色的圣诞布置,并加入了俄语字句"С ПРАЗДНИКОМ ВАС!"以增添东欧色彩。

俄语在香港并不普及,甚至寻找相关书籍也有困难。目前只有 俄国文化协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工联会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等提供俄语课程,但现在香港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均已增设俄语课程。

他加禄文

2004年香港共有12万5千多名菲律宾家庭佣工[44],是香港人口中继华人后第二大社群。他加禄语菲律宾的官方语言,亦称菲律宾语,在香港有一定的使用人口。大部分菲籍佣工都会在星期日放假,中环维多利亚公园是他们主要聚集地。他们在那里唱歌、野餐、玩乐,甚至会和同乡作小买卖。因此,中环的一些“请勿乱抛垃圾”等标语,往往会有中英菲三文对照。

另外,中环尖沙咀等地方的一些报摊,可以买到塔加洛文的报刊杂志。部分教会和教堂,如中环的圣约翰座堂,星期日会有塔加洛语的礼拜服务。而天主教香港教区也专门为在香港的菲律宾人开设一个教区,由辅理主教汤汉主持。此外,也有香港出版的食谱、劳工处的雇佣关系资料等以塔加洛文印行。

香港的菲律宾家庭佣工,通常以英语和雇主沟通,也有不少懂得只言片语的粤语,如“朋友”、“食饭”等,有些甚至连香港粤语流行曲、粤语粗口等都学得琅琅上口。


印尼文

Thumb
维多利亚公园内中文、英文和印尼文对照的标语。

除了菲律宾外,印尼是香港的外籍家庭佣工另一大来源地。同样地,香港大部分印尼文使用者是家庭佣工,他们放假时主要聚集在印尼驻香港领事馆所在的铜锣湾及其邻近的维多利亚公园。附近的糖街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成为了售卖印尼产品商店的集中地。此外,过去有不少印尼华人在1960年代起因当地排华等原因开始移居香港,他们主要散居在港岛各处、特别是福建人聚居的地方。印尼佣工近年已经与菲律宾佣工人数差不多。

泰文

香港的大部分泰文使用者都是来自泰国的家庭佣工,其他的大多在餐厅或商店工作。九龙城有多家泰国菜馆、泰国用品商店,成为了众多泰籍人士的热门消遣地点。另外,香港也会不时放映泰国电影,《拳霸》、《晚娘》、《人妖打排球》等都大受欢迎。路讯通更曾特别制作由艺人吴君如主持的《笑谈泰国话》节目,在该公司安装在巴士上的娱乐资讯系统播放,介绍简单的泰语。

越南文

香港有部分越南文使用者是已经定居于香港的前越南船民。1988年,公营的香港电台曾经播放一段越南语广播,以劝阻越南船民企图闯入香港水域。这一段越南语广播头四个音节“bắt đầu từ nay”(解作:“开始,自此”)的发音和粤语“北漏洞拉”相近,因此成为了不少香港人对越南语或越南人的代名词。

尼泊尔文

香港的尼泊尔人主要是殖民地时期的驻港“啹喀兵”及其亲人,主要聚居于元朗锦田及九龙油麻地。英治时期,香港电台会定期播放尼泊尔语节目,后随着啹喀兵团解散而停播。2004年,民政事务总署和新城电台合办了一个尼泊尔语节目《Harmo Sagarmatha》。

香港的尼泊尔社群办有两份周报,一份是在元朗出版的《The Everest》,一份是油麻地出版的《Sunrise Weekly Hong Kong》。

印地语及乌尔都文

香港的印度人主要来自印度北部,因此多以印地语为母语,而来自印度其他地方的移民虽然内部会使用旁遮普语淡米尔语等,但他们多数亦通晓最为流行的印地语。

香港开埠初期即有印度人居住,最初聚居于上环一带,以经商及担任军人警察为主。目前香港的印度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富裕阶层,主要居住在港岛中上环山顶,其中不少已家族世居香港四、五代人;另一类则是平民阶层,主要聚居在尖沙咀至油麻地一带。于尖沙咀重庆大厦内,有大量的印度人商店,其中包括发购印地文报章杂志、印度电影光盘的零售店。

香港有几所以南亚裔学生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学校,包括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学(西九龙)油麻地街坊会学校李郑屋官立小学等,都有开设印地文课。学生于中学五年级在报考香港中学会考时,亦会同时报考英国通用教育证书普通程度(GCE O-level)的印地文科。有部分家族居港较久、家境较富裕的印裔学童会以法文科取代中文科,只有少数会学习中文,而这批印裔人士中有部分能说流利的英语或粤语,如乔宝宝(香港艺人)、阿V(Vivek Ashok Mahbubani)等,有的仅在和印裔人士沟通时使用印度语言,有的甚至不会说任何一种印度本土语。

为了有效维持治安,在少数族裔居民较多的油尖警区有安排警员学习印地语的计划[45],以便警方宣传防止罪案的讯息。此外,由于尖沙咀区内有较多的印地语人口,因此该区区议会选举时,可见有候选人挂出以印地文写成的宣传板,争取南亚裔选民的支持。

另外,乌尔都语事实上与印地语是同一种语言,只有少许词汇及方音差别,但由于宗教原因信奉印度教锡克教的使用印地文,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则使用扩充过的阿拉伯字母,并把相应的语言改称为乌尔都语。香港使用乌尔都语文的人口主要是印巴分治前从英属印度穆斯林军人或商人,亦有近年从巴基斯坦来港的劳工。香港说乌尔都语的人口居住分布与印地语人口的一致,二者没有因宗教或政治原因而分隔;但两个族群间有时在香港亦会因为宗教及政治原因而互相敌视。

与印地语一样,现时香港几所以南亚裔人口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学校,及以巴基斯坦裔学生为主要招生对象的穆民国际小学,均有开始乌尔都语课,学生于中学五年级在报考香港中学会考时,亦同时报考GCE O-Level乌尔都文科。

2003年,SARS肆虐期间,特区政府曾在电视播出以乌尔都语制作,下附印地文的宣传片,教导印地语及乌尔都语使用者如何防范SARS。

2004年,民政事务总署新城电台联合开办了首个印地语/乌尔都语节目,名为《Hong Kong-Pak Tonight》。

影音连结

其他中国方言

非法定语言

统计

More information 语言, 1961年[46] ...
历回普查5岁及以上惯用语言别人口 (1961-2021年)
语言 1961年[46] 1991年[47] 2001年[48] 2011年 2021年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广州话 2,076,210 79.0 4,583,322 88.7 5,726,972 89.2 6,095,213 89.5 6,328,947 88.2
英语 31,824 1.2 114,084 2.2 203,598 3.2 238,288 3.5 330,782 4.6
普通话 26,021 1.0 57,577 1.1 55,410 0.9 94,399 1.4 165,451 2.3
福建话 164,537 6.3 99,045 1.9 105,973 1.7 78,279 1.1 60,864 0.9
客家话 128,432 4.9 84,134 1.6 85,646 1.3 62,340 0.9 41,514 0.6
潮州话 不适用 72,812 1.4 64,231 1.0 45,307 0.7 37,621 0.5
四邑话 114,484 4.4 22,415 0.4 19,522 0.3 28,776 0.4 26,851 0.4
上海话 69,523 2.6 34,078 0.7 23,988 0.4 18,496 0.3 11,011 0.2
印尼语 不适用 不适用 11,442 0.2 18,118 0.3 24,244 0.3
菲律宾语 不适用 5,939 0.1 12,101 0.2 16,460 0.2 29,413 0.4
日本语 不适用 8,895 0.2 12,052 0.2 10,970 0.2 8,704 0.1
泰语 不适用 不适用 2,898 2,210 3,469
总计 2,627,360 5,168,909 6,417,739 6,808,433 7,179,127
Close
  • 1961年普查【福建话】包含:鹤佬、汕头、潮州、厦门、海丰、陆丰、琼州等福建、台湾、广东闽南语。
More information 语言, 香港岛 ...
1961年普查地区别5岁及以上惯用语言人口
语言 香港岛 九龙 新九龙 荃湾 元朗 大埔 西贡 离岛 水域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广州话 724,663 84.0 512,403 82.6 518,967 74.6 40,773 58.6 76,917 70.7 64,693 58.2 5,380 42.5 26,731 83.2 105,683 93.0
福建话 51,894 6.0 22,228 3.6 69,434 10.0 5,176 7.4 4,574 4.2 2,919 2.6 414 3.3 2,230 6.9 5,668 5.0
客家话 11,033 1.3 9,436 1.5 29,132 4.2 13,601 19.5 18,632 17.1 37,670 33.9 6,336 50.1 1,907 5.9 685 0.6
四邑话 22,397 2.6 33,236 5.4 50,380 7.2 1,323 1.9 3,754 3.4 1,697 1.5 92 0.7 682 2.1 923 0.8
上海话 22,259 2.6 25,114 4.0 13,341 1.9 6,956 10.0 499 0.5 883 0.8 83 0.7 206 0.6 182 0.2
英语 14,702 1.7 8,463 1.4 4,290 0.6 191 0.3 2,297 2.1 1,444 1.3 275 2.2 125 0.4 37
普通话 10,833 1.3 5,338 0.9 6,731 1.0 1,479 2.1 429 0.4 827 0.7 61 0.5 202 0.6 121 0.1
其他 5,395 0.6 4,429 0.7 3,197 0.5 136 0.2 1,759 1.6 1,004 0.9 14 0.1 57 0.2 338 0.3
1961年普查 863,176 620,647 695,472 69,635 108,861 111,137 12,655 32,140 113,637
Close
More information 语言, 中西区湾仔区东区 南区 ...
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地区别5岁及以上惯用语言人口
语言 中西区
湾仔区
东区
南区
油尖旺区
九龙城区
深水埗区
黄大仙区
观塘区
葵青区
荃湾区
屯门区
元朗区
北区
大埔区
沙田区
西贡区 离岛区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广州话 986,500 81.8 605,568 82.9 1,308,912 92.1 731,800 90.7 992,058 93.6 1,136,919 92.4 390,589 88.2 112,037 74.8
英语 118,803 9.8 43,118 5.9 22,400 1.6 16,565 2.1 19,426 1.8 34,936 2.8 22,336 5.0 22,064 14.7
普通话 32,996 2.7 21,928 3.0 15,699 1.1 14,613 1.8 12,383 1.2 20,878 1.7 8,529 1.9 4,336 2.9
福建话 19,224 1.6 7,625 1.0 14,021 1.0 14,398 1.8 3,721 0.4 5,298 0.4 6,725 1.5 1,118 0.7
客家话 2,110 0.2 2,645 0.4 10,155 0.7 5,824 0.7 9,539 0.9 12,204 1.0 2,355 0.5 640 0.4
潮州话 4,997 0.4 3,056 0.4 12,392 0.9 4,375 0.5 2,341 0.2 4,969 0.4 2,420 0.5 289 0.2
菲律宾语 8,792 0.7 4,425 0.6 2,252 0.2 1,779 0.2 1,746 0.2 2,855 0.2 1,358 0.3 2,131 1.4
其他 32,748 2.7 42,496 5.8 35,473 2.5 17,698 2.2 18,481 1.7 12,298 1.0 8,288 1.9 7,117 4.8
2016年调查 1,206,170 730,861 1,421,304 807,052 1,059,695 1,230,357 442,600 149,732
Close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