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2003年中國大陸電視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走向共和》是中国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电视连续剧,共60集,但中国大陆上映时仅59集,此后亦未复播。在台湾上映时另剪辑成68集的《满清末代王朝》。该剧由张黎执导,于2001年10月8日在北京开机拍摄,[1]2003年首播。
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20年间的历史,演绎了洋务运动、清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之役、庚子后新政、预备立宪、丁未政潮、辛亥革命、宋教仁案、二次革命、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等事件。
叙事主要围绕以下六位主角发展:李鸿章、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该剧仅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公开播出过一次,但是中国大陆观众仍能通过网络电视观等渠道看到该剧,其影碟也允许发行流通。[2]
该剧第59集中孙文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演说,在首次播出时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删剪。2003年,该剧在台湾先后由纬来综合台及中视以《满清末代王朝》之名播出。2005年,香港无线电视购得该剧集之播映权。
慈禧太后要修葺颐和园,以便风光地过她的六十岁大寿。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北洋水师实力,设“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筹得的款项全都“捐”给慈禧修园子了,只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议定并签署《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但从此背着“汉奸”恶名退出政治舞台。
甲午兵败之后,朝廷决定训练新兵,荣禄听从李鸿章建议,让袁世凯小站练兵,而袁世凯却暗地里经营其政治资本……
甲午战争后,慈禧入住颐和园享其清福,声言归政于光绪,但军政实权仍掌控于其手中,光绪与康党维新变法不过百日,而维新最大的障碍,却是陈腐不堪的旧势力,在新旧势力冲突后,慈禧重新执政,而光绪则被幽禁深宫……
逃亡在外的康党,假借“衣带诏”哄得外国干预中国内政,慈禧恼羞成怒,竟同时向世界列强宣战……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清廷为慈禧回銮而议和,不仅赔款,还不得不将一大批王公大臣处死。为慈禧安全回銮,袁世凯仿效西方组建警察队,以应付清军不得驻军的条约规定,且在慈禧回銮过程中倍加殷勤,于是袁世凯深得慈禧器重,在慈禧晚年,袁世凯办洋务行新政,大有王莽之风……
慈禧太后死后,载沣摄政,罢免袁世凯、亲贵专权、遏压民意。革命党乘机起事,辛亥革命爆发……
由于清军精锐皆听命于袁世凯,朝廷只得再次启用袁世凯;袁世凯重组内阁掌握军政大权,借平乱之名掏空清廷壮大自己,当时的北洋军队无论在军队数量或训练装备,都远胜于南方革命联军,形势颇似当年曹操挟天子领百万南征之时……
袁想夺权又惧怕篡位之名,于是制造舆论与南方议和,此举不但造成清廷惶恐,也造成南方联军战和分歧,由于袁也是汉人,加上其军事实力与政治声望,终于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
宋教仁遇刺暴露了袁世凯封建军阀政客面目,引发二次革命……
革命失败,孙中山再次流亡海外;之后袁世凯解散国会,清除国民党议员,最后竟复辟当皇帝;袁世凯称帝举国鼎沸,各地纷纷起兵讨袁护法,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下惶惶而死。但随即军阀混战,张勋又借机复辟。孙中山发表言论,反对张勋复辟,民主时代即将来临……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慈禧太后 | 吕中 | 晚清实际的掌权者,在光绪届龄亲政之时,名为结束垂帘还政于他,实仍于后宫继续弄权,致使胸怀大志的光绪皇帝有名无实,形同她的傀儡。在甲午战争前夕仍花公帑重修颐和园,并筹办极度奢华的六十寿典,被世人认为是没钱整肃水师而导致甲午战败的罪魁祸首。戊戌变法也因她暗中运筹而遭破坏,变法流产之后重掌政权。 |
李鸿章 | 王冰 | 文华殿大学士兼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淮军领袖,洋务派领袖。深知大半公帑没用于军事上而导致炮弹严重缺乏,北洋舰队年久失修不敌列强,只好与列强求和苟延,曾多次代表清廷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遭人诟病,本剧中尤其与军机大臣翁同龢有严重嫌隙。在甲午战后赴日签订《马关条约》时遇刺,负伤签约。 |
袁世凯 | 孙淳 | 清朝驻朝鲜大使,甲午战争后出任新军督办,曾被视为出卖戊戌变法的告密者,致使变法失败。武昌起义后被推为内阁总理,促成清帝逊位。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却暗中借机壮大北洋军阀,做为称帝筹建中华帝国(洪宪帝制)的后盾。 |
孙文 | 马少骅 | 中国国民党总理,曾向李鸿章宣讲共和而遭驳回,又尝试与康有为合作失败,于是决定以革命推翻千年帝制,缔造共和,历经十次起义失败,多次流亡海外,曾在英国伦敦被清使馆人发现而遭逮捕软禁(伦敦蒙难)。终于武昌起义全国过半省份宣布独立,中华民国于焉成立,任职临时大总统,后为中国国民党总理。 |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奕䜣 | 郑天庸 | 恭亲王,领班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 |
奕𫍽 | 钱学格 | 醇亲王,海军衙门总理大臣。 |
醇王福晋 | 王瑞虹 | 剧中将她与载沣生母侧福晋刘佳氏合并为一人。 |
奕劻 | 徐敏 | 庆亲王,清末首任内阁总理。 |
载沣 | 高田昊 佟乐(少年) |
嗣醇亲王,宣统朝监国摄政王,溥仪生父。 |
载振 | 姚润昊 | 庆亲王之子,典型的纨绔子弟。 |
载泽 | 郝柏杰 | 镇国公,改革派、立宪派人物。 |
荣禄 | 戈治均 | 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
张之洞 | 廖丙炎 | 湖广总督,洋务派领袖,汉阳铁厂创办人。 |
翁同龢 | 张炬 | 光绪帝师,户部尚书兼军机大臣。 |
阎敬铭 | 尚印泉 | 户部尚书,因谏阻慈禧重修圆明园而遭罢职。 |
瞿鸿禨 | 郑天庸 | 军机大臣。 |
徐桐 | 王洪涛 | 体仁阁大学士,晚清守旧派的代表人物。 |
徐承煜 | 于雷 | 徐桐之子,与其父一样守旧。 |
丁汝昌 | 王明智 | 北洋水师提督,甲午战争重要军事人物,战败后自杀。 |
刘步蟾 | 张原荣 | 定远舰管带,见习英国海军学成归国,甲午战争重要军事人物,战败后自杀。 |
林泰曾 | 魏德山 | 镇远舰管带,见习英国海军学成归国,甲午战争重要军事人物,战败后自杀。 |
邓世昌 | 苏茂 | 致远舰管带,甲午战争重要军事人物,壮烈殉国。 |
林永升 | 杨增元 | 经远舰管带,见习英国海军学成归国,甲午战争重要军事人物,壮烈殉国。 |
方伯谦 | 洪宗义 | 济远舰管带,见习英国海军学成归国,甲午战争重要军事人物,因临阵脱逃,就地正法。 |
铁良 | 贾一平 | 军机大臣,陆军部尚书。 |
良弼 | 金华 | 清末立宪派大臣,宗社党首领,后遭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 |
刚毅 | 赵顺增 | 清末军机大臣,甲午战争的主战派,反对戊戌变法,亦为义和团事件祸首之一。 |
毓贤 | 徐家忠 | 义和团事件祸首之一。 |
荫昌 | 宋涛 | 清末陆军大臣。 |
端方 | 刘国光 | 湖南巡抚,立宪派人物。 |
瑞澂 | 吴尔甫 | 清末湖广总督,因镇压革命不力,狼狈而逃。 |
盛宣怀 | 温海波 | 工部左侍郎,清末实业家。 |
张謇 | 刘伟明 | 清末状元,主张“实业救国”。 |
岑春煊 | 胡龙吟 | 甘肃布政使、邮传部尚书,奕劻及袁世凯的对头。 |
孙家鼐 | 曾静 | 光绪帝师,甲午战争的主和派。 |
谭锺麟 | 贾韵彤 | 清末两广总督,任内镇压第一次广州起义。 |
蒋士瑆 | 刘义 | 弹劾奕劻存钜款于外国银行的御史。 |
朱宝奎 | 高玉庆 | 清末邮政、铁路管理官员。 |
江春霖 | 魏德山 | 监察御史,多次弹劾袁世凯。 |
赵启霖 | 贾兆冀 | 监察御史,因弹劾杨翠喜案而声名大噪。 |
王照 | 刘禹佟 | 礼部主事,支持戊戌变法。 |
吴毓鼎 | 董丹军 | 瞿鸿禨的学生,原型恽毓鼎。 |
辜鸿铭 | 田小洁 | 张之洞幕僚,学贯中西,堪称清末怪杰。 |
恩铭 | 张孟星 | 安徽巡抚,任内大力推行新政,后遭下属徐锡麟行刺致死。 |
程德全 | 曹琨其 | 清末江苏巡抚,辛亥革命爆发后,宣布江苏独立,并自任都督。 |
伍廷芳 | 吴尔甫 | 李鸿章幕僚,首位取得外国律师资格的华人。 |
马三俊 | 韩英群 | 淮军旧部,因违反军纪而被袁世凯处死。 |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黎元洪 | 蔡伟 | 副总统,袁死后继任大总统。 |
徐世昌 | 郑玉 | 袁世凯盟友,北洋政府国务卿。 |
唐绍仪 | 王宇 | 首任总理。 |
赵秉钧 | 李屹 | 第三任国务总理,宋教仁案的嫌疑人。 |
王士珍 | 王迎奇 | “北洋三杰”之一,北洋政府陆军总长,冯国璋当政时被委为内阁总理。 |
段祺瑞 | 马仑 | “北洋三杰”之一,北洋政府皖系首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后为临时执政。 |
冯国璋 | 姚岗 | “北洋三杰”之一,北洋政府直系首领,黎元洪辞职后任代理总统。 |
曹锟 | 郭宏杰 | 北洋政府直系首领,以贿选得任大总统而受世人所讥。 |
张勋 | 杨光华 | 北洋军阀,丁巳复辟的策动者。 |
杨度 | 陈康 | 立宪派人士,袁世凯幕僚,组织筹安会推动洪宪帝制。 |
杨士琦 | 王晖 | 袁世凯幕僚,支持洪宪帝制。 |
曹汝霖 | 营沣 | 清末留学生,袁世凯亲信。 |
蔡锷 | 杨猛 | 云南都督,发动护国战争讨袁。 |
程壁光 | 刘超 | 北洋政府海军总长。 |
蔡廷干 | 孙亮 | 北洋政府海军将领。 |
袁克定 | 苗强 | 袁世凯长子,以顺天时报之名伪造舆论欺蒙其父。 |
袁克文 | 蒋一铭 | 袁世凯次子。 |
段芝贵 | 国文学 | 北洋政府军事将领,以坤伶杨翠喜行贿载振而谋官。 |
孟恩远 | 郭明翰 | 北洋政府军事将领,原沈玉英妓院的狎司。 |
应桂馨 | 杨俊勇 | 江苏巡查总长,刺杀宋教仁的主凶。 |
第1集中置入修建颐和园为甲午战败原因,但历史上是日本已经在制造武器已有重大突破,甲午战前发明下濑火药导致甲午海战惨败在日俄战争中更完全歼灭俄国舰队。
《走向共和》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和中国内地发行影碟的版本都只有59集,但在香港发行的版本中有60集。通过比较,前49集基本没有出入。后11集删剪较多,变成10集。港版第53集中主要描写宋教仁被暗杀的情节,几乎整集被删。最后一集中,孙中山在上海大礼堂的讲演也有部分删剪。内地版本却以字幕的形式增加了从张勋复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内容。在香港及大陆的删减版造成观众对某些剧情不知其来龙去脉[来源请求],而台湾以《满清末代王朝》之名播出本剧,但是公开播映版为央视版,另行剪辑的DVD套组共有68集,因为该收藏版是母带购入故一刀未剪,反而较能呈现本剧清晰的脉络[来源请求],该剧剧本也授权给台湾发行商,以三大册近一千五百页的电视小说形式出版[8]。
《走向共和》首播前,中国中央电视台对这部投资4100多万元、首播时长达59集的电视剧寄予厚望,期盼创造收视率新高。中国中央电视台在该剧策划阶段就开始介入,在首播的播出安排上还为该剧做了便于推高收视率的特殊安排。[9]但是,2003年《走向共和》在CCTV-1黄金时段首播时,收视率很低,远远不如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预期。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统计,《走向共和》在CCTV-1开播时,全国收视率仅为3.1%,之后略有增长。[10]中国中央电视台对CCTV-1黄金时段电视剧平均收视率的要求是达到5.29%的标准,《走向共和》未能达标。[11]而CCTV-1黄金时段以往播出的热门电视剧,例如1994年的《三国演义》首播时全国收视率高达46.7%。[12]2003年CCTV-1黄金时段共播出25部电视剧,排在前三名的是21集的《荣誉》9.12%、23集的《军歌嘹亮》8.97%、20集的《公安局长》7.84%,其他均在2.81%-7.26%之间,5%以下的有13部(包括《走向共和》)。[11]
《走向共和》收视率虽然不高,但却在舆论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和其惨淡的收视率极不相称。这主要得益于该剧的收视群体。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统计,该剧首播的收视群体呈现“三高”的特点,即“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高学历体现在78%观众的学历在大学以上,高收入体现在观众平均月收入在2500元人民币以上,高年龄体现在观众年龄主要介于30岁至49岁之间,且以中年男性观众居多。因此该剧的收视人群主要集中在高收入高学历的中年男性观众,其他观众对该剧缺乏热情。该剧也是那几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中,这种“三高”特点最强烈的电视剧。[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在2014年的一次会议上透露,该剧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期间,他同在北京的几位历史学家收看了此剧,讨论认为此剧有“政治问题”,传播了“错误的观念”。[13][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