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油(英语:cottonseed oil)是从棉花属植物种子提炼而成的食用油,主要来源为陆地棉和草棉,其植种用途在取得棉纤维、作动物饲料及榨油[1]。
每100 g(3.5 oz)食物营养值 | |
---|---|
3,699 kJ(884 kcal) | |
0 g | |
糖 | 0 g |
膳食纤维 | 0 g |
100 g | |
饱和脂肪 | 25.9 g |
单元不饱和脂肪 | 17.8 g |
多元不饱和脂肪 | 51.9 g |
0 g | |
维生素 | |
维生素A equiv. | (0%) 0 μg(0%) 0 μg0 μg |
硫胺(维生素B1) | (0%) 0 mg |
核黄素(维生素B2) | (0%) 0 mg |
烟碱酸(维生素B3) | (0%) 0 mg |
(0%) 0 mg | |
吡哆醇(维生素B6) | (0%) 0 mg |
叶酸(维生素B9) | (0%) 0 μg |
维生素B12 | (0%) 0 μg |
胆碱 | (0%) 0.2 mg |
维生素C | (0%) 0 mg |
维生素D | (0%) 0 IU |
维生素E | (235%) 35.3 mg |
维生素K | (24%) 24.7 μg |
膳食矿物质 | |
钙 | (0%) 0 mg |
铁 | (0%) 0 mg |
镁 | (0%) 0 mg |
磷 | (0%) 0 mg |
钾 | (0%) 0 mg |
钠 | (0%) 0 mg |
锌 | (0%) 0 mg |
其他成分 | |
水 | 0 g |
参照美国标准的相对百分比 成人每日的参考膳食摄入量(DRI) 来源:(英文)美国农业部营养数据库 |
棉籽与其他油籽(如葵花籽)有类似的结构,由硬壳包覆着含油内核(种子)。棉籽油使用在沙拉油、沙拉酱、美乃滋[2]或洋芋片等零食,因为它味道安定,不会掩盖原味,遇热不易起油烟[3]。
成分
棉籽油一般含70%的不饱和脂肪酸(18%的单元不饱和,52%的多元不饱和)、26%的饱和脂肪酸[4]。完全氢化时则是94%的饱和脂肪酸和2%的不饱和脂肪酸(1.5%的单元不饱和,0.5%的多元不饱和)[5]。
棉花及锦葵科植物(如秋葵)会产生出一种具有毒性的黄色多酚类化合物——棉酚[6],但也有研究指出,棉花以外的锦葵科植物不会产生棉酚[7]。这种天然的有色化合物能够从棉花植物的种、叶、茎、根、以及主根树皮内的微小腺体中发现,尤其种子含量最多[8]。棉籽约含0.5-0.7%棉酚[9]。化合物的适应功能有利于抵御虫害或病菌侵袭。
植物油 本表列出每100克植物油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单位为克(另有标记除外);所有数据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表示无数据来源。 | ||||||||||
---|---|---|---|---|---|---|---|---|---|---|
名称 | 主要原料 | 数据来源 | 饱和 脂肪酸 |
单不饱和 脂肪酸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反式 脂肪酸 |
α-生育酚 (毫克) |
维生素K1 (微克) | ||
总量 | 其中: ω-3脂肪酸 |
其中: ω-6脂肪酸 | ||||||||
扁桃仁油 | 扁桃仁 | 旧标准参考[11] | 8.2 | 69.9 | 17.4 | - | - | - | 39.2 | 7 |
杏仁油 | 杏仁 | 旧标准参考[12] | 6.3 | 60 | 29.3 | - | - | - | 4 | 0 |
牛油果油 | 鳄梨 | 旧标准参考[13] | 11.6 | 70.6 | 13.5 | - | - | - | 0 | 0 |
芥花籽油 | 油菜 | 基础数据[14] | 6.6 | 62.6 | 25.3 | 7.5 | 17.8 | 0 | 17.3 | 0 |
椰子油 | 椰子 | 基础数据[15] | 82.5 | 6.3 | 1.7 | 0 | 1.7 | 0 | 0.1 | 0.6 |
玉米油 | 玉米 | 基础数据[16] | 13.4 | 27.7 | 52.9 | 1 | 51.9 | 0 | 22.6 | 0 |
食用棉籽油 | 棉花属 | 旧标准参考[17] | 25.9 | 17.8 | 51.9 | - | - | - | 35.3 | 24.7 |
冷榨亚麻籽油 | 亚麻 | 旧标准参考[18] | 9 | 18.4 | 67.8 | 53.4 | 14.3 | 0.1 | 0.5 | 9.3 |
葡萄籽油 | 葡萄 | 旧标准参考[19] | 9.6 | 16.1 | 69.9 | - | - | - | 28.8 | 0 |
榛子油 | 榛子 | 旧标准参考[20] | 7.4 | 78 | 10.2 | - | - | - | 47.2 | 0 |
芥末油 | 芥菜籽 | 旧标准参考[21] | 11.6 | 59.2 | 21.2 | - | - | - | 0 | 0 |
淡橄榄油 | 油橄榄 | 基础数据[22] | 15.8 | 66.6 | 10.4 | 0.6 | 9.7 | 0.1 | 20.9 | 26 |
特级初榨橄榄油 | 油橄榄 | 基础数据[23] | 15.4 | 69.2 | 9.1 | 0.7 | 8.4 | 0 | 0 | 0 |
棕榈油 | 油棕 | 旧标准参考[24] | 49.3 | 37 | 9.3 | - | - | - | 15.9 | 8 |
花生油 | 花生 | 基础数据[25] | 16.2 | 57.1 | 19.9 | 0.3 | 19.6 | 0.2 | 15.2 | 4.2 |
罂粟籽油 | 罂粟籽 | 旧标准参考[26] | 13.5 | 19.7 | 62.4 | - | - | - | 11.4 | 0 |
稻米油 | 米糠 | 旧标准参考[27] | 19.7 | 39.3 | 35 | - | - | - | 32.3 | 24.7 |
红花籽油 | 红花 | 基础数据[28] | 7.7 | 71.6 | 13.8 | 0.2 | 13.6 | 0.1 | 46 | 5.3 |
芝麻油 | 芝麻 | 旧标准参考[29] | 14.2 | 39.7 | 41.7 | - | - | - | 1.4 | 13.6 |
乳木果油 | 乳木果 | 旧标准参考[30] | 46.6 | 44 | 5.2 | - | - | - | 0 | 0 |
大豆油 | 大豆 | 基础数据[31] | 14.9 | 22.1 | 57.6 | 6.6 | 50.9 | 0 | 12.2 | 0 |
葵花籽油 | 葵花籽 | 基础数据[32] | 9 | 63.4 | 20.7 | 0.2 | 20.5 | 0.1 | 68.5 | 6.9 |
山茶油 | 油茶 | 旧标准参考[33] | 21.1 | 51.5 | 23 | - | - | - | 0 | 0 |
番茄籽油 | 番茄 | 旧标准参考[34] | 19.7 | 22.8 | 53.1 | - | - | - | 3.8 | 0 |
核桃油 | 核桃 | 旧标准参考[35] | 9.1 | 22.8 | 63.3 | - | - | - | 0.4 | 15 |
小麦胚芽油 | 小麦 | 旧标准参考[36] | 18.8 | 15.1 | 61.7 | - | - | - | 149.4 | 24.7 |
物理性质
原油呈暗红色,含有高量棉酚、游离脂肪酸、磷脂[37]。加工后会有温和的味道,通常呈现清澈的浅金黄色,色度取决于炼油量[38]。棉籽油为油炸介质,具有相对高的发烟点。密度介于0.917 g/cm3至0.933 g/cm3之间[39]。如同长链脂肪酸的油脂,棉籽油的发烟点约在450 °F(232 °C)[6],高含量的生育酚(维生素E)有助于提供稳定性,使制品能有较长的食用期间,因此制造商倾向于把它用在包装商品上。
生产
至2011年棉花为种植面积世界第三大的基因改造作物:大豆47%、生技玉米32%、生技棉花15%、生技油菜5%[40]。依据美国农业部(USDA)调查,2010年美国平均有90%的棉花经过基因工程,而依据11个产棉州中的9个州所调查,现在美国基因改造棉花占了95–98%[41]。棉籽油为美国消费量第三大的食用油[42]。依据美国农业部网站资料,精炼棉籽油约占5-6%美国国内油脂市场。
棉籽经过去除棉絮、脱壳分离后,榨取原油有三种方式:液压、旋压、溶剂萃取(浸出),大部分都是萃取方式生产[43],溶剂主要使用正己烷。日本的冈村制油为少数压榨取油的生产商[44],棉籽油生产量占日本国内5成[45]。
精炼食用棉籽油需要经过脱胶、脱酸、脱蜡、脱色、脱臭[8]等加工程序以提升去除棉酚的水准。未精炼的棉籽油含有高量棉酚,不能作为食用油使用[8]。氯化铁经常用来将棉籽油脱色[46]。
安全性
整合医学博士安德鲁·威尔在他的网站上指出,“视棉籽油为不健康的产品,因为它有过高的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太低”[47]。并且陈述“甚且,棉籽油可能会含有天然毒素,可能有农药残留(棉不列为粮食作物,农民在生长过程中使用了很多农药)”[47],这种说法也已被其他网站重申[48]。然而,声称棉籽未规范为粮食作物并不正确。在美国,美国联邦法规(CFR)将棉籽列为其他粮食作物,订有最高农药残留量的标准[49]。此外,天然毒素棉酚会在提炼过程中除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纪录上棉籽和棉籽油未有明显的残留[50]。
棉酚具生殖毒性[51],导致男性睾丸萎缩、精虫数量减少及活动力下降;女性经期混乱、子宫缩小、卵巢萎缩[42]。虽然现在的油脂纯化技术可去除大部分的棉酚,但多少还会残留[52]。精炼后的棉籽油,棉酚含量为0.1%至0.2%[42]。在1970、80年代,中国大陆、非洲、巴西等国,曾用棉酚作为男性避孕药,但到了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棉酚用于男性避孕会造成不可逆现象,就算停用也无法回复精虫数量,因此禁用[53]。棉酚的三种形式——酚醛式、内酯式、环酮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9],若检验有遗漏会造成安全漏洞[54]。
2011年德州农工大学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利用RNAi技术将棉籽所含的棉酚除去98%,可望为上亿人口提供新的蛋白质来源与进一步提升棉籽油安全性[55]。
经济史
棉花加工副产品的棉籽在19世纪后期之前被认为几乎一文不值[56]。虽然棉花产量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持续扩增,但大量棉籽是没有价值的资产[56]。虽然有些种子用于种植、肥料和动物饲料,大部分则是任其腐坏或者非法倾倒入河流[57]。
在1820年代和1830年代,由于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快速成长和拿破仑战争的大陆封锁问题,欧洲经历了油和脂肪短缺[57]。脂肪和油的需求增加,加上供应减少导致价格大幅上扬[56]。因此,许多欧洲人买不起烹调和照明所需要的脂肪和油[56]。许多美国企业家试图利用欧洲的油需缺口和美国日益增加的棉籽供给,将种子碾碎榨油[57]。但由于从种壳分离出核仁的困难度,这些企业大多数在几年内宣告失败[57]。1857年,威廉·费(William Fee)发明了一种脱壳机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从棉籽有效分离坚硬外壳与核仁[56]。有了这个新发明后,棉籽油开始应用于照明灯,取代日益昂贵的鲸油和猪油[56]。不过在1859年,石油行业兴起后这项应用便逐渐走向历史。台湾在经济崛起前也曾用棉籽油点灯照明[52]。
接着棉籽油被非法使用来增强动物脂肪及猪油[56]。最初,肉品加工业者偷偷将棉籽油添加到纯脂肪,但这种做法在1884年被揭发[56]。美国肉品食品加工企业Armour and Company企图垄断猪油市场,并领悟到它所买入的猪油超出了现有食用猪所能够生产的数量[56]。接着美国国会展开调查,并通过立法,添加了棉籽油的产品都必须印上“猪油合成物”(lard compound)的字样[57]。同样地,棉籽油经常和橄榄油混合。当这种做法曝光后,许多国家把美国橄榄油列入进口关税,而意大利于1883年完全禁止该项产品[57]。这些管控计划削弱了棉籽油的销售和出口,再次造成棉籽油供过于求价格下跌[57]。
价格贬低诱使新成立的宝碱公司(宝侨)利用棉籽油生产制品[57]。1837年大恐慌导致法律上的两兄弟合并烛台和肥皂制造业务,致力降低成本以期度过熊市[56]。遍寻昂贵动物脂肪的替代方案,兄弟俩最终敲定使用棉籽油[56]。宝洁公司垄断了棉籽油市场规避肉品加工业者的价格垄断。但是随着电力出现,蜡烛需求下降[57]。宝洁公司随后发现棉籽油的食用用途。透过专利技术,兄弟档能够氢化棉籽油和开发出酷似猪油的物质[56]。在1911年,宝洁公司推出了一个积极的营销活动,以宣传新的植物起酥油产品Crisco,可用来代替猪油[58]。Crisco的广告放置在各大报纸,标榜该产品“更容易消化……动物脂肪烹调的健康替代品……比黄油更经济”[59]。该公司还发送免费食谱,每项烹饪法都用到Crisco[59]。1920年代该公司为特定种族使用他们的母语开发食谱[59]。此外,Crisco开始播出广播烹饪节目[59]。1899年,食品化学家大卫·韦森(David Wesson)同样地开发出脱臭过的棉籽油——韦森食用油[57]。韦森油也被大量销售,并蔚为流行[57]。
接下来的30年间,棉籽油在美国成为出众的油品[56]。Crisco和韦森油成了猪油和其他昂贵油品在烘焙、油炸、煎炒方面、和沙拉酱的直接替代品[56]。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棉籽油短缺迫使另一种直接替代品大豆油的利用率提升[56]。到1944年,大豆油生产重要性超过了棉籽油,由于棉籽油短缺和大豆油成本下降低过了棉籽油[56]。1950年,大豆油取代棉籽油的起酥油用途,因为大豆价格相对较低[56]。由于棉花改种玉米和大豆,棉籽价格跟着上涨,玉米糖浆和乙醇的需求大力助长了这股趋势[56]。在整个20世纪中期和后期,棉籽油产量持续下滑[56]。
在2000年代中后期,避免反式脂肪的消费潮流,以及某些司法管辖区要求强制标示反式脂肪,激励了棉籽油的消费量增加[60],一些健康专家[61]:220与公共健康机构[62]推荐它作为健康的油。Crisco和其他生产商改良棉籽油后只包含很少或不含反式脂肪[63]。不过,一些健康专家表示,棉籽油的多元不饱和脂肪比起单元不饱和脂肪比例太高,以及加工性质使得它成为不健康的油品[64]。
日本于17世纪在棉籽油加入石灰制成“白油”提高灯油的卖相与性能,从此使用增加[65]。精制食用油定位为高级油,价格比大豆油和油菜籽油高[66](市售品1公斤约800-1100日圆)。2010年棉籽油生产和进口量总和只占大豆油生产量的1.7%[66][67]。
在中国大陆,棕榈油、精炼棉籽油、大豆油的市场价格为每公吨7000多人民币[68][69],花生油则是两倍以上的14000~17000人民币[69],巨大价差成为不肖厂商图利的目标。更甚者将地沟油加工后混充[70]。2012年1月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的永隆食品厂遭工商部门查获大批问题油[71][72],其以大豆油、棕榈油、粗制棉籽油和违法添加的花生油香精[73]混入勾兑(调和)成花生油,并卖给“康师傅”(顶新国际集团)在内等十多个品牌[71]。混充油销售地区遍及广东省深圳市、东莞市、佛山市,广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等地[73]。
2013年台湾爆发以低价棉籽油混充高价油的违法获利事件,大统长基[3]和富味乡[74]进口粗制棉籽油加工后混掺入各种油品在国内贩售。两家业者的下游厂商高达100多家(大统)与1000多家(富味乡)[75][76],影响遍及全台。富味乡外销油品贩售至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菲律宾、加拿大等地,棉籽油混充比率最高达95%[77]。更且,棉籽油渣饼(cottonseed cake)进口量从150公斤暴增到5559公吨,由于农委会未有效检查及管理而去向不明,若成为饼干原料甚至是拿来榨油,将扩大危害层面[78][79]。棉籽油进口量大统长基占4成[80],富味乡占6成[81]。
用途
工业上棉籽油大多是肥皂、蜡烛和化妆品原料,或成为汽车的生质燃料[82]。或是做为机器的润滑剂“针车油”。
在农业方面,棉籽油的毒性可被认为对杀虫是有益的:包括植物油在内的各种油脂,已经数百年来当作杀虫剂用在控制昆虫和螨类害虫[83]。棉籽油普遍被认为是最杀虫的植物油[83]。
传统上棉籽油用在薯片等食品,为Crisco起酥油的主要原料[84]。但由于棉籽油比橄榄油或芥花籽油显著便宜(每公斤低于25元新台币[52]),而开始广泛使用在粮食、面包、零食、人造奶油等方面的加工食品上[85]。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