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灣電視術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odule:Format_link第141行Lua错误:attempt to index field 'target' (a nil value)
八点档即八点档次的简称,为台湾电视术语,一般特指电视台于平日(周一至周五)晚间八点播出的连续剧节目时段。在台湾,此名词更被广泛运用。虽然台湾老三台曾有在周六或周日晚间八点播出电视单元剧或连续剧的纪录,但台湾电视业界通例是不将这些时段视为八点档。
由八点档衍生而来的,还有“六点半档”、“七点档”、“九点档”、“十点档”等名词;但由于其他时段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不若八点如此统一(八点档播出的节目几乎都是连续剧),故不如八点档多见。
新加坡新传媒8频道虽然开台以来周一至周五晚间九点都播出连续剧,但是2015年才开始使用“九点档”称呼这个时段的连续剧,而七点半播出的连续剧,并没有这类称呼。
在台湾,八点档是相当热门的节目时段。尤其对无线四台(台湾只有四家民营无线电视台,故称)来说,八点档连续剧更与晚间新闻,并列为电视台最重视的黄金时段。
早期在台视(即1962年4月28日所成立的“台湾电视公司”,10月10日开播[1][2][3])、中视(即1968年9月3日所创立的“中国电视公司”[4][5],1969年10月31日开播[6][7])和华视(即教育部与国防部成立的“中华电视公司”,创立日期为1971年10月8日,10月31日开播[8][9]。11月1日晚间八点播出开台大戏《大将军郭子仪》[10])俗称为“老三台”播出的八点档连续剧,以中视《晶晶》为滥觞,多为国语时装和古装剧。民视于1997年开播(统称为“民间全民电视公司”,1996年4月8日成立[11]。1997年5月5日开播“民视新闻台”),隔年并以台语连续剧《春天后母心》打响戏剧节目名气之后,除了中视之外,台语连续剧重新成为八点档时段的主流[12]。影响所及,包括新成立的客家电视台(客视)和原住民电视台(原视)也演出类似的母语戏剧或纪录片[13]。
由于民视加入后,各台八点档收视率的竞争日趋激烈,造成收视率突出,电视台就拉长播出集数以抢攻收视率的现象。此现象造成戏剧品质降低,给予日剧及韩剧分食市场的机会,八点档流失大量年轻观众。在这种情势下,八点档连续剧开始走向制作成本低、剧情辛辣、集数冗长、剧本随写随录随播,甚至同批戏剧演员跨电视台演出等的制播环境。
八点档的播出时间,原本平均为一个小时。2000年后,属于有线电视系统的三立台湾台(早期为1983年5月所成立的“三立影视”。主要业务为制作及代理发行录像带,专门供应自制及代理发行之录像带给台湾各地的录像带出租店。代表作品譬如《猪哥亮歌厅秀》系列短剧,每集长度约40分至50分钟不等。惟早年受限于老三台政策因素之故,台语戏剧与综艺节目仅播出半小时。譬如台视于80年代至90年代所播出的《天天开心》、《开心舞台》以及《金舞台》等等,故当时仅推出录像带以提供家庭出租之用)加入八点档战局。播出时间逐渐由原本的平均一个(60分钟)的延长到75至90分钟不等,再追溯到2000年代中期,两家主要竞争对手(民视、三立台湾台)遂将八点档延长为105分钟;而从2007年8月1日开始(华视率先于同年6月实行),部分电视台为了收视率考量,更将八点档时段延长播出时间至两小时(120分钟),不仅导致戏剧从业人员反弹[14]
三立为八点档提升品质,播出时间改成120分钟[15]。
台湾的八点档连续剧经常被批评为老哏、洒狗血和了无新意,尤以近年复苏的台语剧为甚[16][17][18][19][20][21][22][23],但实际上此现象从早期的国语八点档时代即存在[24]。
1970年代初期,由于华视通过不断延长八点档集数获得高收视率(代表例子有1974年播出的《保镖》[注 1][25]和《包青天》[注 2]),导致新闻局下令八点档集数不得超过40集。这一限制在1990年代初期再次被华视(爱)打破,此后台湾八点档开始出现集数长期化趋势。但八点档集数动辄破百集的超长期化现象成为常态,还是在1990年代末期民视本土剧取得高收视率之后的事情。民视在八点档收视率第一时间运用延长播出的方式为收视策略,于是愈来愈多电视台在收视率的压力下不断跟进,形成今天愈来愈长的八点档。
事实上,在早期的八点档连续剧中,不乏有集数超过40集的戏剧,但诸如《大执法》(96集)、《包青天》(236集)等,均是曾经获得观众好评,并且收视率亮眼的好戏;此外,诸如日剧《阿信》、韩剧《大长今》等,亦是集数长、亦同时叫好又叫座的佳作。这些剧集不因为长度而影响品质的表现,证明好戏连档,依然可创造出惊人的收视率[26]。还有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期由金庸武侠小说所改编的八点档连续剧,譬如《书剑恩仇录》[注 3][注 4]、《雪山飞狐》[注 5][注 6]、《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以及《笑傲江湖》等等。包括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剧中人物主角对白皆以叠字串场[注 7][27];言词充满咆啸的愤怒戏码,更为剧情写下高潮[28]。除此之外,充满青年人集体回忆的校园爱情故事和军教片,亦为大受欢迎的片种。
此外虽然并非八点档,而台视所推出的周末午间档古装单元剧《台湾民间故事》[29],于1988年1月23日至1988年6月11日每周六中午12:50~14:00播出。6月18日改名为《中国民间故事》,由万祚福传播公司制作,边拍边播,至1997年10月11日播映完毕,持续播出近10年(10月18日星期六中午一点播出《中国怪谈》)[30]。但中视于1990年代在周日晚间播出的花系列亦常有一演上百集、时间延续达一年以上、内容洒狗血等桥段[31],可说是现代各种八点档乱象的滥觞。
和其他国家一样,台湾的电视剧通常采用多机制作(即电子现场制作系统)。即运用一部以上的摄影机进行拍摄,通常由节目导播决定画面。如在棚内作业,导播在副控室内,选择组合成为电视节目必要之声音与画面,以录制或现场直播的方式制播节目[32]。方便大量迅速生产,降低制作成本。所以拍摄时期不一定按照播放顺序(包含摄影棚内布景与外景实况录制,摄录完毕之后需要进行后期制作),演员可能无法掌握拍摄内容,甚至剧本在摄影现场才会拿到。出场镜头多的主要演员,亦需要比一般戏剧更长时间投入拍摄工作。
与电影比较,电视剧拍摄场景通常较为粗糙,甚至会意外造成画面穿帮的情况(一般来说,内景的成本会比外景低,“男主角家”和“女主角房间”可能其实在同一栋建筑里取景)[33]。为求营造戏剧效果,片中各种画面呈现皆以借位方式来完成。
拍摄古装剧时,化妆师会使用特殊胶水制作的假发与头套给演员戴上,凌空飞跃时及空中武打镜头则需吊钢丝。在拍摄动作片时,产生激烈打斗场面便以替身上场,譬如玻璃门窗与其他玻璃容器,包含特别改装的枪支等道具,则使用糖玻璃制作与填充空包弹,避免演员拍摄时造成伤害[34][35]。硬件部分则使用日本SONY公司生产的各型电视摄影机[注 8][36]与英国Solid State Logic产品[37][38]。音效处理方面或各种配乐,皆来自专业录音室所提供的无版权音乐[39][40]。后期制作方面则采用Adobe Creative Cloud系列套装应用软件,或者是Autodesk的Maya进行编修。所有剧集的拍摄与制作方式,必须完全符合影视工业的规范。
如果以一集六十分钟的方式来计算,民视“飞龙在天”每六十分钟的预算大约在一百二十万元上下,民视总共拍了近两百四十五小时,所以,直接的制作费用支出就接近三亿元,除了直接的制作开销外,电视台还有一项包括摄影棚租借、灯光使用与摄影机折旧等项目的间接制作成本,民视估算八点档单集间接成本的费用大约是二十万元,如果以这个数字来计算,“飞龙”拍了十个月,间接制作成本的支出也要将近四千九百万元,直接、间接成本相加后,“飞龙在天”的总制作成本大约是三亿四千九百万元。
2000年11月23日上档时,十秒的广告费用是三万三千元,到了农历年前,十秒的广告费用已经涨到四万九千五百元,如果以农历年作为计算分野,并以广告满档来计算,农历年前大约播了六十八小时,六十八小时的广告秒数大约是四万零八百秒,不过,广告公司在收取广告费用时都有退佣的制度,十秒三万三千元的广告费用电视台实际收益是两万六千四百元,所以,如果以这个数字来算,农历年前民视实际的广告收益就已经达到一亿零八百万元的数字。
农历年后,民视八点档的广告费用调涨为十秒四万九千五百元,退佣之后的实际收益则是三万九千六百元,农历年后总共又播了一百七十六小时,如果全部以广告满档计算,十万零五千六百秒的广告总共可以收回近四亿两千万元,所以,“飞龙在天”十个月播下来,广告收益的实际数字大约是五亿三千万元。
除了广告的收益外,民视最近也成功地将“飞龙在天”卖到新加坡与东森电视台,东森还赶在“飞龙”热潮未退前再次上档,这两笔生意也为民视回收了近三千万元的费用,如果加上这笔外销收入,“飞龙在天”播出十个月总共为民视赚进的银子就超过两亿元[41]。
与时装剧两相对照(需考虑历史与时代背景),古装剧制作成本较高。以新加坡制作播出的“本地剧”为例,古装剧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制作费越大,电视台会畏首畏尾,所以这几年的新加坡剧方向以家庭伦理剧居多。虽然古装剧少,但新加坡剧制作也还是很烧钱,据邓润良透露,一般一集剧的制作费大约在20万新币,相当于人民币100万,一般一部剧大约在20到30集,一部剧的总投资约在3千万人民币左右,这跟内地的制作费水准持平。请演员也是他们所面临的难题,一个大咖演员的片酬大约占总投资的三成,早些年新加坡剧还会请港台演员,但现在的总量在锐减,原因就是成本太大[42]。
以台湾本地影视行情来看,每集2小时的八点档连续剧制作费用,大约是130万至200万新台币左右。仅次于林依晨、陈柏霖、陈匡怡与王阳明所主演的《我可能不会爱你》[43]。以林心如所制作的《16个夏天》为例,光是剧组于上海拍摄取景两天,就花费超过200万[44]。
置入性行销(Placement marketing)又称为隐性广告,是指刻意将行销事物以巧妙的手法置入既存媒体,并借由既存媒体的曝光率来达成广告效果。行销事物和既存媒体不一定相关,一般阅听人也不一定能察觉其为一种行销手段。其商业手法早已行之有年(例如1920年代于美国所推出的广播剧,又名肥皂剧),并影响所及(在两岸三地,无论是新闻媒体与综艺节目,皆以冠名赞助播出做为表示,尤其是电视购物频道较为明显)。在香港的无线电视所推出的电视剧,则称为“特约”(譬如碧桂园特约,宜家家俬特约或中原地产特约等等)。
2001年于民视播出的八点档连续剧《情义》,剧中所有演员皆使用诺基亚品牌所生产的功能型手机[45]。
2008年,由民视制作的八点档连续剧《娘家》开始播出至今[46][47][48][49],亦借此方式带动收视热潮,并推出年菜(猪脚及滴鸡精)和保健食品(娘家益生菌)等一系列周边商品,借此创造获利商机[50]。
2017年由日本任天堂公司生产的Switch掌上型游戏机,亦于三立台湾台所制播的八点档连续剧《金家好媳妇》中现身亮相[51]。
1989年由杨佩佩制作的台视八点档连续剧《春去春又回》。于1989年6月18日(星期日)首播本剧第一集,在1989年6月19日(星期一)重播本剧第一集,引起各界议论纷纷,也被行政院新闻局处以罚锾[53];而为了重播本剧第一集,台视临时停掉台语连续剧时段与益智综艺节目《强棒出击》[54]。
2007年三立的“天下第一味”和民视的“爱”对打,又拉长战线到105分钟,然后再调到120分钟,后期,两台竞争下,八点档又再度“一瞑大一吋”,一路从130分钟延长到150分钟,最后在民视“龙飞凤舞”和三立“世间情”对打时,更延播到2小时又50分,观众重播需看到半夜3点,不仅演职员苦不堪言,对观众更是折磨。
播出150分钟等于一般1小时八点档两集半的量,不只编剧量加大,导演和工作人员需要加班赶工,演员更是没时间睡觉,陷入“早上拍、晚上播”的轮回。演员回不了家、挂病号外,编剧为了灌水,只能拖戏或随便写个方便取景的外景戏,棚内没时间搭景,随处可见晃动的门版,因而造成戏剧品质下降。
少播30分钟,以电视台八点档每10秒39400元广告费计算,等于一年损失2亿5千万,不过三立总经理张荣华认为,在产业、人才和观众多方考量下,对的事就坚持下去,因此这一步,虽很冒险但也可能改变本土剧生态。
但本土八点的积弊不只播出时间,愈来愈长的集数也是造成电视业整体下滑的主因之一,台湾长集数的电视剧从“包青天”开始,一播236集,到了民视在1998年拍“春天后母心”81集开了本土剧先例,集数渐渐拉长,之后“飞龙在天”播出212集,之后每部八点档几乎集数都破百,2004年的“意难忘”更多达526集,一播就是快三年。而竞争对手三立台湾台,更是紧追在后,到“世间情”播出437集,却有1200小时的播出量,已成为全台之冠。因为长寿剧压缩到其他制作单位的生存空间,也造成人才出走。
此外,就在这样播出时间长、集数多的情况下,为了能在最快的时间下有产出,相对的整体制作环境,开始走向制作成本低、剧本随写随录随播、剧情辛辣、荒腔走板的内容,边拍边播就这样出现在台湾八点档。
因为本土剧品质下跌,版权无法外销,鸡生蛋、蛋生鸡,连带打压制作费,演员费也影响大砍,现在本土剧一集150分钟酬劳还要打七折,有的分场次计费,让很多演员不愿意加入本土阵容[55]。
演员片酬也有暗盘,随着海外版权卖出、收视高低,仍有议价空间。本土剧平均一集2.5小时,制作成本约130万元,制作费如此低廉的景况下,分到演员口袋的酬劳,自然少之又少,艺人私下嘲讽:“别人(大陆明星)拿的酬劳,搞不好就可以给我们拍2部戏,偶像剧拍3部。”以陈昭荣为例,5年没拍8点档,返台拍“嫁妆”后,光币值差别(人民币、台币),就是牙签比香肠,好在本土剧是长寿剧,一拍一整年,数百集拍下来以量取胜,收入也算可观,难怪许多演员西进“一去不复返”,因为台湾制作方根本拿不出这样的酬劳请人[56]。
2012年10月31日适逢华视41年台庆,金超群率领范鸿轩与何家劲,为新戏《包青天之开封奇案》返台造势。愤怒之余宛如包公上身,左批劣质本土长寿剧、右轰政论节目泛滥,“我可能没办法,但包青天会让他们有报应,我诅咒他们有现世报!”直言民视和三立的本土长寿剧制作费低,品质最烂的戏却收视最高、还是全台观众最爱看的,“我无法接受台湾的观众水准这么低!”并表示台湾影视环境现况已到绝路,“烂到不能再烂,会否极泰来的!”亦计划回台拍戏,他在大陆制作《包青天》一集约150万人民币(约700万台币),台湾本土剧多数不超过100万,届时可能采合拍剧模式。这次共40小时、分20集播出的《包青天之开封奇案》,是金超群自制主演的大陆剧,据悉,每小时购片金额在5000至8000美金(15至23万台币)[57][58]。
针对现阶段的八点档连续剧而言,每年于文化部影视及流行音乐产业局所举办的金钟奖颁奖典礼则是争取曝光的机会。然而此时的黄金时段,皆以民视及三立制作的台语本土剧为主;甚至迫使不会讲台语的演员,转战中国大陆拍戏或改拍偶像剧。另有电视台高层表示,由于每年金钟奖评审的口味不同,无法迎合干脆不报名参加[59]。
在民视播出的八点档连续剧《夜市人生》、《嫁妆》、《春花望露》与《幸福来了》,包括三立台湾台播出的《世间情》、《甘味人生》和《炮仔声》,为了延伸剧情发展,并沿用时事题材加以改编[60][61],疑似抄袭其他节目[62][63][64][65][66]。
华视于1996年7月1日至2003年1月27日播出的九点半档单元剧《台湾灵异事件》开始(由谢祖武、赵英华、汪建民与陈明真主演,全剧共播出338集)和2000年7月1日至2004年2月14日播出的校园偶像剧《麻辣鲜师》(由谢祖武、杜诗梅、贾欣惠、叶民志、郭昱晴与乾德门主演,共198集)皆于2001年春节推出特别节目。
随着八点档连续剧“边拍边播”,且走向“长寿剧”路线至今,尤其是过年期间所拍摄播出的剧情内容通常较为轻松。譬如剧中人物向大家拜年,说吉祥话发红包,贴春联、挂鞭炮以及围炉等等。也会加入打扑克牌或麻将等充满年节气氛的娱乐活动。
台湾八点档连续剧,在北美地区和新加坡很受欢迎。1980年9月25日,老三台共同投资于美国西岸旧金山设立“国际视听传播公司”(The International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s Inc.),简称“IAVC”,为三台节目美洲总代理,全权向美国及加拿大境内的华语电视台销售老三台节目影片,向海外各华语电视台提供协助,并发行老三台节目家用录像带;首任总经理由中视副总经理林翔熊兼任[67]。
1994年,中视与新加坡电视机构(简称“新视”)合拍古装连续剧《天师锺馗》[68],由金超群(饰演 锺馗)、范鸿轩(饰演 柳含烟)与陈天文(饰演 王富曲)主演。中视于1995年播出《天师锺馗》自制版,改由黄文豪替代陈天文。播出日期为1995年9月11日[69]至12月5日,共61集。
当民视无线台与三立台湾台尚未开播之际,早期即有以新加坡为外景拍摄的戏剧作品。譬如1982年台视播出的《再爱我一次》[70]以及中视于1987年播出的《小姐与流氓》。2004年三立台湾台八点档连续剧《台湾龙卷风》,第1集开场片段亦于新加坡拍摄。
新传媒8频道品牌与宣传副总裁陈国明接受联合早报询问时举出收视数据,2011年平均收看《爱》的观众为92万人,而当时仅上档仅两周的《夜市人生》则吸引平均102万的观众收看;从此数据看来,每5个新加坡人中,就有一人观看《夜市人生》。
当台湾“乡土剧”在新加坡热播时,对民众在生活层面带来的影响,超乎想像。根据研究者观察,发生在新加坡最普遍的消费地点-社区型美食广场(Food Court),逢晚间七点的放映时间,小贩中心的食客会就定位,目不转睛地边吃边看正在播映的“乡土剧”,就连正在盛饭的小贩也是边做生意,边偷喵剧情发展。尤其当剧情出现对立的精采桥段,惊叹声更是此起彼落。另外,晚间七点至八点“乡土剧”播映期间,购物商场几乎门可罗雀,直到播映结束八点左右,人潮才会陆续涌现[71]。
与香港无线电视所制作播出的电视剧相同,在新传媒8频道的台湾“八点档”,一律采用华语配音播出,加上英文字幕对白。电视分级制度列为辅导级(简称PG,为家长指引节目(Parental Guidance Recommended)之简称):建议家长陪同未达十二岁之儿童观赏。播映时间则集中于每日下午茶时段与晚间七点至九点[72][73]。若要在其他采用IPTV服务的电视频道收看与收听原音播放(少部分节目使用粤语及闽南语或支援双语广播切换功能,例如马来西亚的Astro集团旗下所属频道),则须在家中安装电视公司合法出售的机顶盒[74]。基于版权因素考量,收视户亦须按月向代理商交付订购频道的租约费用。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籍艺人参与“八点档”演出。譬如新加坡知名演员李南星、杨宝玮,马来西亚歌手关德辉、谢佳见[注 9]、艾成,与七朵花成员王宇婕[75]。到此为止,在民视与三立台湾台所制播的“八点档”,则分别于新传媒8频道、星和视界、佳乐台,Astro欢喜台、Astro欢喜台HD与越南的Echannel频道播出。
当民视所制作的《夜市人生》于新传媒8频道播映时(2011年2月27日至2015年7月4日逢每周六日,采华语配音播出。共1008集),让台湾著名景点和小吃曝光率大增,里头的夜市跟药炖排骨,就让不少新加坡旅客想前来朝圣,甚至成了台北市政府观光传播局推销来台旅游的热门话题。
针对此一现象,民视也在2015年7月24日的即时新闻作出相关报导[76]。许多新加坡游客也因为看了《夜市人生》,特地来到台湾找夜市,就是要看陈美凤药炖排骨的摊位。凭借这股强大的戏剧效应,不仅推广特色小吃,也带动台湾的观光景点,促进台湾的观光发展。尤其成功延揽新加坡来台游客增进2成,从2012年约26万人次,增加至2013年约31万人次,2014年则有约35万人次。
受大众文化所赐,电视剧中的男女主角沙龙造型,亦为戏迷与影迷们(英译:fans,或称“粉丝”)争相模仿的对象,以及茶余饭后的讨论话题[77]。观众借由电视剧的时代背景,彻底了解流行时尚的品味与魅力;或者是根据故事题材了解各种行业的产业趋势,与主角人物之性格。随着网络影音平台YouTube兴起,甚至还有其他知名YouTuber[78][79]在网络上将原始作品重新加工进行二次创作[80][注 10][81][82][83];亦有网友透过截图方式制造表情包加以戏仿,并引起媒体关注[28]。
与YouTuber一样,不少电视公司亦纷纷于YouTube架设直播频道[84]。对于使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民众来说更是一大福音。用户可不分时地依据个人喜好随时随地收看(在YouTube播映期间,亦随机插入六秒至三十秒钟或更长时间的广告短片、甚至是唱片公司所发行的单曲等等),并将其加入播放清单当中,进而带动追剧热潮(包括其他使用OTT服务的串流媒体平台,亦可通过下载适用于Android和iOS设备的移动应用程序。譬如美国的Netflix[85]与Apple TV[86]、日本NTT DOCOMO旗下的dTV网站[87][88]、中国大陆的爱奇艺[89][90]与豆瓣网[91]、香港TVB的myTV SUPER[92][93]及其针对海外地区所推出的TVB Anywhere[注 11][94]与Big Big Channel[95][96]、韩国CJ集团的TVING[97][98]与NAVER子公司成立于台湾与泰国的LINE TV[99]、台湾的CatchPlay[100]、新加坡的meWATCH[101]与马来西亚的Astro Go[102][103])。
由于网络无远弗届的传送力量,对于身为消费者的广大收视户带来更多选择。以YouTube为例,在少数某些频道则以24小时直播方式放映节目来聚集收视。
有心理医生表示,牺牲运动社交机会,追长寿剧易患痴呆症[104]。根据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50岁以上人士每天观赏超过三点五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会导致记忆力减退[105]。
在早期老三台时代的八点档连续剧,该集播映完毕之后便不再重播,翌日午间档时段则重播更早期的连续剧(包含但不限于八点档或假日单元剧,相同节目重播则要等待数年),直到民视开播之后才打破这一惯例。
民视无线台于1997年6月11日开播,在当时无线电视定频为第5频道(76MHz~82MHz),位在第一波段(Band I),由于在此之前老三台的频道位置属于VHF的第三波段(Band III)(台视在第7频道,中视在第9频道,华视在第11频道),故当时要收看民视时须使用指定的天线接收方能收看,且无须收费。与有线电视系统比较,两者之间并不冲突[106],故收视率(以开机次数计算)始终高于三立旗下所有频道[107]。
以民视与三立台湾台互相对照,由于民视所成立的“凤凰艺能股份有限公司”[108]基本合约演员皆来自老三台出道的资深艺人,故银发族收视占绝大多数。当中亦有不少外省籍资深演员苦练台语(譬如张晨光、检场、庞祥麟、勾峰以及林在培等等),而加入本土剧演出[109][110]。
相对于三立收视族群较为年轻、剧情题材大玩各种猎奇梗,民视则是年龄层偏高、置入产品太粗劣,但共同的是,皆以草根人物打拼、家庭伦理和情感为出发点,配合时事话题加入剧情藉以贴近民众生活[20][111]。譬如2013年至2018年间所推出的《世间情》、《甘味人生》、《一家人》和《金家好媳妇》,参与演出的演员们皆因收视高涨致使名气上升,亦有更加突出亮眼的表现[112][113][114][115]。[注 12][116][117][118][119]。
2011年,三立都会台开始成立“华人电视剧”品牌(简称华剧)[120]。主要收视族群则是针对追求时尚品味的新时代男性和女性,制作项目以浪漫爱情轻喜剧为主。第一部八点档电视剧《真爱找麻烦》于2011年12月13日首播,包括之后推出的《剩女保镖》、《我的自由年代》、《女人30情定水舞间》、《妈咪的男朋友》、《大人情歌》、《我的爱情不平凡》与《独家保镖》等等。2012年起固定于每年12月制播《华剧大赏》,海外版权包含香港TVB旗下的J2台[121]、myTV SUPER 华语剧台(所有播出节目皆附带粤语配音播出)[122]。马来西亚的Astro 双星、Astro双星HD、Astro AEC,新加坡的星和都会台、星和娱家戏剧台。由于节目频道属性和收视族群定位,故主要收视竞争对手为卫视中文台、TVBS欢乐台、纬来戏剧台和东森戏剧台。
到目前为止,台湾的八点档连续剧(包含但不限于其他节目)收视率,则是根据“润利艾克曼国际事业有限公司”[107]以及“AC尼尔森公司”[123][124]所提供的收视调查报告作为参考依据。
在其他的电视频道,譬如财经台、新闻台、体育台、电影台、儿童频道甚至是宗教频道等等,皆以频道属性制播节目[125],并没有“八点档”这个名词。
1987年1月23日,中视文化公司《扫描线周刊》刊登专文,把七先生与武媚娘漫画化,以他们之间的对话向读者介绍中国电视公司电视城[126]。2012年12月19日,潘迎紫上TVBS欢乐台《女人我最大》,坦言自己以前曾为了拍《一代女皇》增胖30磅[127]。
2013年于三立台湾台推出的八点档连续剧《世间情》,其中以李亮瑾(饰演 方思瑶)与陈珮骐(饰演 江晓婷)所演出的“女女恋”、“瑶婷恋”剧情内容,更一举跃上国际媒体,并引发同志族群关注及讨论[注 13][12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