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性空(梵语:parabhāva-śūnyatā,或parasvabhāva-śūnyatā),又译他空,也称为彼彼空(itaretara-śūnyatā),佛教术语,大乘佛教中对于空性的一种见解,主张在自性之外的法,其自性是空性。抱持这种见解,称为他空见(parasvabhāva-śūnyatā-dṛṣṭi)。
一般认为,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皆主张他性空,亦即世俗谛是空、胜义谛是有,与主张一切法自性空[1]的中观学派的核心主张不同,长久以来有着争议。
藏传佛教中的觉囊派是第一个明确以他空见立宗义的宗派,宁玛派中又称他空见为大中观,或了义大中观。大手印也采用他空见。
他性空(梵语:parabhāva-śūnyatā),是一个复合名词。其字根有(bhāva),指法的存有本身,即法的自性(svabhāva),本体或本质。词头पर(para-),意为其他的,与自我的(स्व,sva-)相对,凡不是属于自我的,皆可说是他。他性(para-bhāva)这个名词,相对于自性(sva-bhāva),指非存有本身的其他存有,也被拼为para-svabhāva,也就是法自性之外的其他自性。在龙树《中论》等中,对自性及他性做了探讨[2],Jay L. Garfield在其英译《中论》中,将他性译为otherness-essence。
大乘佛教的《般若经》,将空性见解的十八空,归结为四空:有性空、无性空、自性空、他性空[3]。他性空也被归纳在其中,在《楞伽经》中也被称为彼彼空。自性可以被用来作为真如、法性、实际等的同义词[4],龙树认为,在未断见结时,产生执著,认为在真如自性之外,还存在其他的法,因此说他性空,来断除这种错误见解[5]。
作为空性见解中的一种,他性空(梵语:parasvabhāva-śūnyatā),如其字面意义,系认为某个特定法自性之外的其他法自性,其本质都是空性(梵语:śūnyatā)。因为在佛教中,自性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世间一切法的自性,另一种则是胜义的真如自性。若肯定真如法性为真实自性,在真如法性之外的世俗法自性则为他性,因此他性空也可以解释为,胜义真如法性之外的世俗法自性为空性。这种见解,虽然没有明言,但暗示了自性是不空的,也就是有的。根据他性空的论点,他性空论者,一般抱持着世俗自性是空性,但是胜义自性是存在的立场,这个观点造成大乘佛教中长久的争议。
龙树认为“因他性故无自性”[6],而以“一切法无自性故空”[7]立宗。有现代学者依据彼彼空论述,认为汉译《中阿含经》的《小空经》[8]论说了“约他性说空、约自性说不空”[9]。并且有别于汉传传统理论[10],依据方法论的不同而划分了空有二宗:龙树的徒众主张自空即“此法有故、此法即空”[11]随后形成中观学派,又称空宗;主张他空即“此法是空、余法不空”[12]的学派,如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通常被称为有宗[13]。
他性空的思想,可追溯至部派佛教时期对空行相和空三摩地[14]的论述。说一切有部的四谛十六行相[15]中,苦谛四行相即《杂阿含经》中的于五取蕴思惟非常、苦、空、非我[16],但不定说“诸法皆空”,理由是一切法“约他性空、约自性不空”[17][18]。
《中阿含经》的《小空经》中有“约他性空、约余者不空”的说法[19],其含义为:某自体中无特定的其他客体而称其为空[18],这个自体中有特定的其余客体而称其为不空。譬如有时因其中无象等人物的缘故而说某堂舍空,有时因其中有比丘的缘故而说此堂舍不空[20]。
在《瑜伽师地论》的进一步解说中,因其自身有所缺失等缘故亦可说此堂舍空,但不能说此堂舍毕竟空[21]。《楞伽经》在彼彼(itaretara)空中有更进一步解说,因他法故空或因他法故不空的论断,不蕴涵自法和他法本身为空[22]。
在大乘佛教经典中有多处提到他空之名相,如《光赞经》卷第六有说到蕴处界五阴十八界者都有生住异灭的现象,都无自性,暂有,最后都毕竟空,不论佛出不出现,唯有本住法常住,祂寂灭故无本,无本就是本际,又为他故空,是菩萨摩诃萨所应修行的大乘法门[23]。又《光赞经》也提到他空[24]。
继《正法念处经》所说:若修行人能以无常,自空,他空,无我来修禅便是上上根有智慧的人,那么此人离到达涅槃彼岸就不远了[25]。《大宝积经》,更有提到自空与他空故彼则寂静[26]。
《大般涅槃经》说,声闻缘觉只见一切空,却见不到不空。于蕴处界见一切都无我,却不见真我。因此之故,说声闻缘觉不得第一义空。因不得第一义空的缘故,说声闻缘觉不行中道。无中道的缘故,他们见不到成佛之性[27]。又说,唯有有智慧的菩萨才能见到空与不空,才能见到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这些修行人才是真正行于中道。那些不见空与不空的凡愚众生也就见不到成佛之性,这都是因为他们的智慧被无明所覆盖故[28]。
《楞伽经》中指出虚妄想像自性执著者常惰于自性空与彼彼空等七种空的妄想中[29]。
在西藏众多学派中唯有觉囊派独持他空见,印度的佛典中虽有他空名相但极少流通,故他空并非觉囊派独创的佛学新名词,觉囊派承认有情都有真如本性。认为万法都是暂有的,只有觉明或觉性才真正存在。
觉囊派认为世俗诸法是因缘所生,所以无自性,是自空。而胜义谛“则非缘和之无为法”,是他空,属实有。自空是西藏诸多中观学派的主要见解。自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是假借的概念和名相,本身并没有独立的实体性。但觉囊派认为胜义或如来藏不是自空,而是他空。其他西藏教派有主张成佛是证空性,把胜义、世俗一起空掉,把胜义如来藏说成是缘起性空。觉囊派认为这样世俗万物就失去依托,认为:“说毕竟空者,认为一切都是空的,他们忽略了如来藏的秘奥和自觉之妙智。”认为佛性若自空,求出离三界解脱,契证佛果等都成为毫无意义的事。[30][31]
格鲁派宗喀巴,依据中观应成派看法,反对他性空见解[32]。
萨迦派果然巴,认为宗喀巴的应成中观见为断见,觉囊派的他空见为常见。
法尊译龙树《七十空性论》:“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故佛说诸法,皆从因缘起。【释】由一切法皆自性空,故佛说诸法皆是缘起。”
印顺《空之探究·自性空与无自性》:“‘般若经’常说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tā。一切法无自性niḥsvabhāva,无自性故空śūnyatā:经论师的大力宏扬,学者们似乎觉得‘般若经’所说的自性空,就是一切法无自性空了。”
叶少勇《中论颂:梵藏汉合校·导读·译注》:“一切法皆无自性,换句话说,一切法皆具“无自性性”(niḥsvabhāvatva),这个无自性性就是“空性”(śūnyatā),空性是世界的普遍性(4.8-9),是一切法的终极真实(tattva),它超越了名言所能诠表的境界,不可妄论生灭、断常、一多(18.7-9)。空性是龙树的根本主张。”
龙树《中论》:“法若无自性,云何有他性?自性于他性,亦名为他性。
【青目释】诸法性,众缘作故,亦因待成故,无自性。若尔者,他性于他,亦是自性。亦从众缘生、相待故,亦无。无故,云何言诸法从他性生?他性亦是自性故。”
叶少勇《中论颂:梵藏汉合校·导读·译注》:“【今译】如果自性是无有,从何而将有他性?其他事物之自性,即被说为是他性。”
霍韬晦编著《佛学》页92:“他性,他物的自性。自性是对己而说,他物是对他而言。”
《大般若经》卷51;“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即能悟有性由有性空,无性由无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 云何自性由自性空?谓一切法皆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非见所作,亦非余所作,是为自性由自性空。云何他性由他性空?谓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法、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离生性、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实际,皆由他性故空,是为他性由他性空。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大智度论》:“自法,名诸法自性。自性有二种:一者、如世间法地坚性等。二者、圣人知如、法性、实际。”
《大智度论》卷46:“问曰:‘如色,是自法,识,为他法;此中何以说:如、法性、实际,有佛、无佛常住,过是名为他法空?’答曰:‘有人未善断见结故,处处生著;是人闻是如、法性、实际,谓过是已,更有余法,以是故说过如、法性、实际亦空。’”
龙树《十二门论》:“【论】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释】众缘所生法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众缘亦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外因缘者,如泥团、转绳、陶师等和合故,有瓶生。……又如种子、地、水、火、风、虚空、时节、人功等和合故,有芽生。当知外缘等法,皆亦如是。内因缘者,所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后生。如是内外诸法,皆从众缘生,从众缘生故,即非是无性耶?
若法自性无,他性亦无,自他亦无。何以故?因他性故,无自性。
- 若谓‘以他性故有’者,则牛以马性有,马以牛性有;梨以柰性有,柰以梨性有,余皆应尔,而实不然。
- 若谓‘不以他性故有、但因他故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以蒲故有席’者,则蒲席一体,不名为他;若谓‘蒲于席为他’者,不得言‘以蒲故有席’。又蒲亦无自性,何以故?蒲亦从众缘出故,无自性,无自性故,不得言‘以蒲性故有席’,是故席不应以蒲为体。
余瓶、酥等外因缘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内因缘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
【论】如《七十论》中说:缘法实无生,若谓为有生,为在一心中?为在多心中?【释】是十二因缘法,实自无生,若谓有生,为一心中有?为众心中有?
- 若一心中有者,因果即一时共生;又因果一时有,是事不然,何以故?凡物先因后果故。
- 若众心中有者,十二因缘法,则各各别异,先分共心灭已,后分谁为因缘灭?法无所有何得为因?
十二因缘法,若先有者,应若一心?若多心?二俱不然,是故众缘皆空;缘空故,从缘生法亦空。是故当知,一切有为法皆空。
有为法尚空,何况我耶?因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有为法故,说有我。如因可然故,说有然,若阴、入、界空,更无有法可说为我,如无可然,不可说然。如经说:‘佛告诸比丘,因我故有我所,若无我则无我所。’
如是有为法空故,当知无为涅槃法亦空,何以故?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槃。五阴本来自空,何所灭故说名涅槃?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复次、无生法名涅槃。若生法成者,无生法亦应成,生法不成,先已说因缘,后当复说,是故生法不成。因生法故,名无生,若生法不成,无生法云何成?是故有为、无为及我皆空。”
印顺《空之探究·空性──无自性空》:“缘起法即是空(性),缘起法(也就是一切法)为什么即是空呢?如‘回诤论’说:“若法依缘起,即说彼为空;若法依缘起,即说无自性”([颂‧以下释])“诸缘起法,即是空性。何以故?是无自性故。诸缘起法,其性非有,无自性故。……无自性故说为空”。
以无自性niḥsvabhāva明缘起即空,‘中论’“青目释”也说:“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大智度论’也一再说:“若从因缘和合生,是法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空”。‘中论’颂说:“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众缘中有(自)性,是事则不然”。“阴合有如来,则无有自性”。“汝若见诸法,决定有(自)性者,即为见诸法,无因亦无缘。……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自性svabhāva,是“自有”自成的,与众缘和合而有,恰好相反。所以,凡是众缘有的,就没有自性;如说法有自性,那就不从缘生了。一切是依因缘而有的,所以一切是无自性的;一切无自性,也就一切法无不是空了。进一步说,由于一切法无自性空,所以一切依因缘而成立,“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显示了龙树学的特色。”
印顺《空之探究·三三摩地》:“说一切法无我,是确定的,彻底的,因为不论什么法,即法异法,都非是我,所以一切法决定是无我的。说诸法皆空──一切皆空,这是不能依文取义的。这一见解,是依‘中阿含经’‘小空经’的。如说鹿子母堂空,是说鹿子母堂中没有牛、羊、人、物,不是说鹿子母堂也没有。鹿子母堂自性是不空的,空的是鹿子母堂内的人物。这名为“他性空”,就是约他性说空,约自性说不空。依此来说空、无我,无我是了义说,一切法是无我的。“诸法皆空”是不了义说,空是无我,我空而法是有──不空的。”
圆测《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亲光释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过千年后,空有乖诤。佛灭没已,一千年后,南印度界健至国中,有二菩萨,一时出世,一者清辨、二者护法,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萨,执空拨有,令除有执,护法菩萨,立有拨空,令除空执。……故今略述二种观门:
一者、清辨依诸《般若》,及龙猛宗,立一观门,谓历法遣相观空门,立一切法,皆悉是空,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 故《般若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又《思益经》云:‘以心分别诸法皆邪,不以心分别诸法皆正。’
- 又《中论》曰:‘若有所不空,应当有空,不空尚不得,何况得于空。’
- 又《中论》曰:‘诸佛或说我,或时说非我,诸法实相中,非我非非我。’
- 如是等文,诚证非一,是故清辨《掌珍论》曰:‘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
二者、护法依《深密》等,及弥勒宗,立一观门,谓在识遮境辨空观门,立一切法,通有及无,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因缘故有,圆成实性理有非无。
- 故《深密》说:‘依所执故,说一切法皆无自性。’
- 《宝积经》说:‘若拨诸法皆无性者,我说彼为不可治者。’
- 《瑜伽》等曰:‘依所执性故,契经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 《辨中边论颂》:‘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故契中道。’
- 如是等文,诚证非一,是故《二十唯识》等曰:‘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诸法我无,如是乃名入法无我。’”
印顺《中观今论》:“自性空,就是任何一法的本体,都是不可得而当体即空的。”
《辩中边论》:“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所余非无故,如实知为有。若如是者,则能无倒,显示空相。”
印顺《性空学探源》:“空宗与有宗,在乎方法论的不同。凡主张“他空”──以“此法是空,余法不空”为立论原则,就是主张空者不有、有者不空的,虽说空而归结到有,是有宗。凡主张“自空”──以“此法有故,此法即空”为立论原则,就是有而即空、空而即有的,虽说有而归结到空,是空宗。”
《杂阿含经·五六七经》:“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
《杂阿含经·二三二经》:“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
龙树《大智度论》:“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业相续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则还冷。诸法,性亦如是,未生时,空无所有,如水性常冷;诸法,众缘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热;众缘若少若无,则无有法,如火灭汤冷。如经说:‘眼空,无我、无我所。何以故?性自尔。耳、鼻、舌、身、意、色,乃至法等,亦复如是。’……复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则是作法,不名为性。诸法中皆无性,何以故?一切有为法,皆从因缘生,从因缘生,则是作法;若不从因缘和合,则是无法。如是,一切诸法,性不可得故,名为性空。”
瞿昙留支译龙树《壹输卢迦论》:“如《调伏三蜜提经》中说:‘佛告三蜜提,眼空,无常、无不动、无不坏、无不变。何以故?性如是故。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世尊于此修多罗中,说空,说无常。以是义故,知诸法空、无常。”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复有四智,谓苦智、集智、灭智、道智。苦智云何?答:于五取蕴,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无漏智,是名苦智。集智云何?答:于有漏因,思惟因、集、生、缘,所起无漏智,是名集智。灭智云何?答:于诸择灭,思惟灭、静、妙、离,所起无漏智,是名灭智。道智云何?答:于无漏道,思惟道、如、行、出,所起无漏智,是名道智。”
迦多衍尼子《发智论》:“云何苦智?答:于诸行,作苦、非常、空、非我,行相转智。云何集智?答:于诸行,因作、因集、生、缘,行相转智。云何灭智?答:于诸行,灭作、灭静、妙、离,行相转智。云何道智?答:于诸行对治道,作道、如、行、出,行相转智。”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行相?行相是何义?答:于诸境相,简择而转,是行相义。”
《杂阿含经·二六五经》:“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苦?广说乃至,何故名出?答:(1)伤痛逼迫,如荷重担,违逆圣心故,名为苦。(2)由二缘故,说名非常,一、由所作,二、由属缘。……(3)违我所见故,名为空。(4)违于我见故,名非我。……复次:(1)麁重所逼故,名为苦。(2)性不究竟故,名非常。(3)内离士夫、作者、受者、遣作受者故,名为空。(4)性不自在故,名非我。……”
《大毘婆沙论》:“问:亦有空行相,能缘一切法,此中何故不说耶?答:……有说:非我行相,其义决定,是故偏说,谓空行相,义不决定。以一切法,有义故空,约他性故,有义故不空,约自性故。非我行相,无不决定,以约自他,俱无我故。由此尊者世友说言:‘我不定说诸法皆空,定说一切法皆无我。’”
《阿毘昙毘婆沙论》:“复有说者,如空行,有所以空,有所以不空。有所以空者,如自中无他。有所以不空者,以自故不空。无我行,无如此分别。是以尊者和须蜜作如是说:‘我不说一切诸法悉空。’”
《中阿含经》卷49〈小空经〉:“一时,佛游舍卫国,在于东园鹿子母堂。尔时,尊者阿难,……白曰:世尊一时游行释中,城名释都邑,我于尔时,从世尊闻说如是义:‘阿难!我多行空。’彼世尊所说,我善知、善受、为善持耶?尔时,世尊答曰:阿难!彼我所说,汝实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从尔时,及至于今,多行空也。
阿难!如此鹿子母堂空,无象、马、牛、羊、财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众。若此中无者,以此故,我见是空;若此有余者,我见真实有;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村想,莫念人想,当数念一无事想。彼如是知,空于村想,空于人想,然有不空,唯一无事想。若有疲劳,因村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人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事想故。……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人想,莫念无事想,当数念一地想。……莫念无事想,莫念地想,当数念一无量空处想。……莫念地想,莫念无量空处想,当数念一无量识处想。……莫念无量空处想,莫念无量识处想,当数念一无所有处想。……莫念无量识处想,莫念无所有处想,当数念一无想心定。……彼作是念,我本无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乐彼,不求彼,不应住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大毘婆沙论》:“如契经说:‘一时,佛住室罗筏城东鹿母精舍,尊者阿难,来诣佛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忆一时佛住释种迷主卢园,亲从世尊闻如是义,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乃至广说,我于是义,善受持不?世尊告曰:汝善受持,如说无异。’……时诸苾刍,闻世尊说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便疑此是佛不共定,佛知其意,告阿难言:‘若有苾刍,亦欲多住此空定者,当除城邑想,及有情想,起阿练若想,若能如是,与我无异。’……世尊于是,复告阿难:‘若余苾刍,亦欲多住此空定者,当除有情想,及阿练若想,起于地想,若能如是,与我无异。如是有余苾刍,应除阿练若想,及地想,起空无边处想。乃至有余苾刍,应除识无边处想,及无所有处想,起非想非非想处想,若能如是,与我无异。若复能除无所有处想,及非想非非想处想,乃能究竟多住空想。’……佛告阿难:‘如是趣入无上空定,能速尽诸漏,证得无漏无加行解脱。’”
“问: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多住何空?……评曰:应作是说,住本性空,观法本性,空、无我故,虽见变坏,而不忧恼。……问:何故世尊于一切位,渐减前一想,渐增后一想,不总劝除前诸想耶?答:过去诸佛,过殑伽沙,皆作如是次第说故。复次、欲令所说文不乱故。……复次、欲令所说文不重故。……复次、欲令所说文要略故。……复次、欲显论道法应尔故,谓古昔论师,凡兴论道,若取后一,必舍前一,世尊既是无上论师,故依论道,作如是说。”
《阿毘昙毘婆沙论》:“问曰:佛说我多住空,为住何空?答曰:……评曰:应作是说,住性空,所以者何?但观法性故。”
《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契经事》:“譬如客舍,于一时间,无诸人物,说名为空;于一时间,有诸人物,说名不空。或即此舍,由无一类,说名为空,谓无材木,或无覆苫,或无门户,或无关键,或随一分无所有故;然非此舍即舍体空。……以世间道,修空性者,谓圣弟子,住远离处,先于城邑、聚落、人想,作意思惟,次复思惟阿练若想;彼即观察,于自身中,此想为空,谓人、邑等想;此想不空,谓阿练若想;又余不空,谓阿练若想为缘,阿练若想相应,诸受思等。……又即于彼,能取山林、卉木、禽兽等阿练若差别相想,无复思惟,但思惟地无别相想。……从此次第,除色想等,渐次思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差别相想,后于非想非非想处所有相想,作意思惟,于一切处,如前所说,历观空性,观诸下地有麁想等,观诸上地有静想等,如是名为,诸圣弟子,以世间道,修习空性。”
《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契经事》:“或即此舍,由无一类,说名为空,谓无材木,或无覆苫,或无门户,或无关键,或随一分无所有故;然非此舍即舍体空。……或即自体所依止身,于一时间,由无一类,或眼、或耳、或鼻、或舌、或身一分,或意一分,说名为空;然非自体所依止身即自身体一切皆空。当知此中总略义者,若观诸法,所有自性,毕竟皆空,是名于空颠倒趣入,亦名违越佛所善说法、毘奈耶。”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何彼彼空?谓:于彼无彼空,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鹿子母舍,无象、马、牛、羊等,非无比丘众,而说彼空。非舍、舍性空,亦非比丘、比丘性空,非余处无象、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于彼无彼,是名彼彼空。”
谈锡永《入楞伽经梵本新译》:“复次,大慧,云何相对空?此谓若一法于此无有,人即谓于彼亦空,譬如大慧,于鹿母讲堂中无象、牛、羊等,对诸比丘众,我可说讲堂非无比丘,堂之空仅无彼(象、牛、羊)等而已。更者,大慧,此非谓讲堂无讲堂性相,比丘无比丘种性,亦非谓余处无象、牛、羊。大慧,于此处,人于自相共相中见一切法,然而相对而言,此法或不见于此地,由是即说为相对空。【注 101】itaretara,前人译为更互、互相(如《俱舍论》等),或译为彼彼(如本经唐译等),实即“彼此”之意,彼此者,相对而言,故意译为相对空,令经意易明。如经举例,讲堂象等空,比丘则不空,故为相对而空。然此相对空,非龙树四重缘起之相对缘起空。”
《光赞经》卷第六 佛说:“复次,须菩提!其所有者,所有空。无所有者,无所有空。自然者,自然空。为他故者,他故亦空。彼何谓所有所有空?谓五阴也。彼五阴者,所有所有空。是谓所有所有空。何谓无所有无所有空?谓无为也。彼无为者,无为故空。是谓无所有无所有空。何谓自然自然空?其为空者,则无有相、亦无所作、亦无所见。是谓自然空!彼何谓为他故空?假使怛萨阿竭兴出现者,若怛萨阿竭不兴出现,其法常住,其法界亦寂灭故无本,无本斯则本际,其于此者为他空,是谓为他故空。是谓,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也。”
《光赞经》卷第三摩诃般若波罗蜜了空品第七
“复次,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当住于四意止。所以者何?观四意止亦复是空,不为有异四意止空,也不他空,其四意止自然为”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 若人以无常 自他空无我 修禅上上智 去涅槃不远
《大宝积经》卷第六 第二无边庄严会出离陀罗尼品第二:“诸法本性。非以文字语业宣说可见可得。一切诸法皆无本性。如是诸法。非作非不作。非等非不等。非寂静非不寂静。然于诸法。亦住寂静及不寂静。所言住者亦无所住。亦不变异。亦复不住不变异法。何以故。法无住故不入算数。非由算数建立言教。而能令法入于算数。一切文字语业演说。皆不可得。不住于处及一切处。如是文字及以语业。无所从来。去无所至。不住中边。一切文字及于语业。业非业故。非功用故。以于一切文字语业自性空故。文字语业亦复皆空。亦以文字语业他性空故。他性亦空。乃至自他性空故。自他性亦空。自他空故彼则寂静。若寂静者彼则寂灭。若寂灭者。彼一切法即寂灭门。”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大慧!妄想自性计著者,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无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许得存译《觉囊派教法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p239-240。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23:“《四百论》云:‘若法缘起有,即应无自在,此皆无自在,故我终非有。’其释说云:‘若法是有自性自体自在,不依他性,则由自有应非缘起,然一切有为皆是缘起。如是若法是缘起有,即非自在,依仗因缘始得生故。此一切法皆无自在,故皆无我,皆无自性。’言自在者,义谓现似有自性时,所现实有,觉非依仗诸识而现。然以不依因缘为自在义,则破彼义对自部师不须更成。又破彼义不能立为得中观见,故于境上,若由自性能自立性,是自在义。故性空义,即是离彼自在之性,非谓全无作用之事。故缘起因能破自性,即前释云:‘是故此中是缘起故,离自在性,离自在义即是空义,非谓一切皆是无事。’故见全无作用事者,是谤如幻染净缘起,是颠倒见。又若见有自性之事,亦是颠倒,以此自性无所有故。即前释论无间又云:‘故谤此中缘起如幻染净因者,是倒无见,又无性故,见有实事亦是颠倒。故说诸法有自性者,无有缘起,成常断见而为过失。’故欲远离常断二见,应当受许无性如幻染净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