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佛教佛教術語,在佛教史中,是指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從上座部大眾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時期與發展階段,也是這個時期佛教僧團所形成的各個部派的合稱。


初期佛教
經典

最初僧伽
 大眾部
 ├ 一說部
 ├ 說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聞部
 ├ 說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說一切有部
  ├ 說轉部
  └ 經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別說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飲光部
  └ 赤銅鍱部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上座部大眾部的分裂,被稱為根本分裂;此前的階段,通常被稱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初期佛教;此後佛教進一步分化,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傳統與學說。對於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確切時間,目前仍有爭論。

歷史

所有部派共同傳說,各部派皆源自於釋迦牟尼的初期僧團。在各種文獻中,有最初分裂為兩大部,即上座部與大眾部;又有最初分成三眾或四眾,後來分裂為十八部、二十餘部的種種說法。在上座部與大眾部根本分裂之後,在其中因地域、教義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在其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團(又稱為「枝葉分裂」)。在根本分裂之後的時期,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部派分化的另一個標準,是以傳承的律藏來分別,傳統上有律分五部的說法。

佛教文獻中,有一些對各部派分化的歷史記載,由於各部派都想強調自己是嫡傳正脈,許多內容都可能是後世主觀臆想。進行歷史研究的資料來源絕大多數仍是佛教文獻,這些文獻的寫作時間與所記述事件相隔都很久遠,文獻在流傳過程中又經過不斷更改,存在很多相互矛盾、自相矛盾之處,現代學術研究也難以建立客觀、中立、純粹的早期佛教歷史。學者認為,部派分化可以分成四個時期:根本分裂後,僧團分成二部(上座部、大眾部)。在阿育王在位初期,分別說部已從上座部中分化出來,形成先上座部分別說部大眾部三個主要派系。稍後先上座部又分化為說一切有部犢子部,形成四大部主流。最後,分化出十八部或二十餘部等不同的小派系。

至西元前一世紀前後,各部派已成熟發展,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教義,也各自傳承了不盡相同的經典。各部派在西元一世紀前大乘佛教成為印度佛教主流之後,仍然繼續發展,與大乘佛教各有擅場。

初期僧伽

所有律藏一致記載,佛陀滅度之後,大迦葉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集結(又稱為王舍城集結),優婆離誦出律藏阿難誦出經藏(即後世傳承的五部《阿含經》),集結佛教的經典與僧團戒律。

大唐西域記》記載大眾部結集的傳說,無法參與第一次結集的大眾,在距第一次結集地點二十餘里處發起了數百千人大結集,因參與者廣泛而稱大眾部結集[1]。《三論玄義》記載婆師波尊者在第一次結集的界外發起了大眾部萬人大結集,稱為界外結集[2]。《大唐西域記》稱大眾部大結集所產生的經典,除三藏外還有雜集藏和禁咒藏。解釋《增一阿含經·序品》的《分別功德論》謂阿難集出三藏及雜藏,方廣經等菩薩藏分為別藏不在其中[3][4]

根本分裂

各部派經典中,都記載了佛教僧團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二者,這個事件被稱為根本分裂,成為部派佛教的開端。根本分裂的時間與原因有許多不同的傳說,現代學者多數支持,根本分裂的原因與戒律上的分歧有關。

上座部律藏一致記載,在佛陀滅度之後百年(南傳佛教記載此時摩揭陀國黑阿育王在位),僧團因為對於戒律的態度不同,產生爭議。印度西部摩偷羅國耶舍比丘,邀請東西方的七百位長老,至毗舍離Vaiśālī)舉行第二次集結(稱為七百集結或毗舍離集結),會中做出決議,認為毗舍離僧團所行的十事是錯誤的(又稱「十事非法」)。

南傳佛教《島史》傳說,東方比丘拒絕七百集結結論,自行進行大結集,成為根本分裂的開始。但在大眾部《摩訶僧祇律》中,七百結集只因求乞金錢一事,當時與會者請優波離尊者的弟子陀娑婆羅尊者誦出律藏,他重申了求乞金錢非法[5],沒有記載其他九事,此時兩派觀點雖有分歧但仍未徹底決裂。因此根本分裂應是在七百集結之後才發生。

此外又有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提出的因大天五事而分裂的傳說,以及《舍利弗問經》提出的長老比丘抄大眾部律開張增廣,產生新舊律不同而分裂的傳說。《大智度論》記載佛滅百年後,「阿輸迦王般闍于瑟大會,諸大法師,論議異故,有別部名字」。

三眾與四眾分化

姚秦時譯《十八部論》記載,佛教僧團因諍論三比丘提出五事異說,而分裂為根本二部[6];藏傳清辨《異部精釋》中也提到類似的說法[7]。到了陳朝時譯《部執異論》,修改為四眾諍論外道提出的五事,而分裂為根本二部[8];到了唐朝時譯《異部宗輪論》,再修改為四眾諍論大天五事,而分裂為根本二部[9]。學者認為,這顯示早期的傳說是先分為三眾,但至後期時則被改為分成四眾。

佛教部派的分化,與地域、民族、語言、文化造成的隔閡有關。四眾之中,能比丘,可能是龍比丘之誤,即長老龍、龍象眾,一個說法是指大天[10],另一個說法是指優婆離傳承的律師[11],即分別說部。因緣眾,即堅意、外邊眾、邊鄙眾,傳說為大天弟子,即大眾部[12]。多聞眾,傳說為阿難傳承的經師[13]。大德眾,傳說為阿毘達磨論師,屬富樓那傳承的論師[14]。學者認為,這個傳說顯示了佛教僧團因為傳承不同,對經、律、論的偏重不同,而產生分裂。

學者認為,三眾分化,可對應到分別說部大眾部先上座部;稍後,因為先上座部分裂為說一切有部犢子部,形成四眾傳說。《布頓佛教史》中引用調伏天蓮花生的說法,將四眾解釋為說一切有部、正量部、大眾部與分別說部四者,並且認為以不同語言誦戒,造成四眾的分化。其中,說一切有部使用雅語(古梵文,又稱闡陀、天語),正量部使用雜語,南方大眾部與分別說部使用俗語(阿槃提語、阿布蘭迦語),西印度分別說部使用鬼語(毘舍遮語、土語,可能是巴利語前身)。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也將諸多部派歸結為大眾部、上座部、根本說一切有部、正量部等四部[15],藏傳多羅那他也有相似記載。

有關文獻

現存五部律藏的第二次結集犍度是研究根本分裂、「律分五部」說法以及初期佛教歷史的關鍵資料來源。公元489年譯赤銅鍱部善見律毘婆沙》記載到了第三次結集前後的歷史,南傳佛教《島史》和《大史》引述加工了律藏註釋的有關歷史內容,這二部編年史以及現在版本的《一切善見律注》強調了自己是「上座部」。

上座部後續分化的主要標誌性文獻是提婆設摩識身論》,此論先批判沙門目連為「誹謗、違越、拒逆世尊所說契經」,再自稱「性空論者[16]而批判了「補特伽羅論者」,形成了不可調和的分歧。《大毘婆沙論》和《舍利弗問經[17]最早提出「上座部」這個概念,特別是《大毘婆沙論》記載了早期主要部派的論點,是研究早期部派分化的重要資料來源。

赤銅鍱部論事》記載了大量部派觀點,並有據信是覺音論師所做的註釋指明了各觀點所歸屬的部派。後世的《異部宗輪論》是研究部派宗義和歷史的常用資料,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和藏傳清辯異部精釋》是對它的註釋。《異部宗輪論》以旁觀者的角度[18],記載了三支根本宗義,即大眾部、說一切有部、化地部三支根本宗義,其他部派在其一基礎上再有自己獨特宗義,在其追溯出來的根本上座部的支派中含有以這三支為基礎的部派,而根本大眾部支派中也出現了以說一切有部為基礎的部派。

部派列表

在早期佛教中一般梗概的稱有十八個部派或二十個部派。下面列出來自不同來源的部派列表。

南傳記載

下表取自斯里蘭卡《島史》和《大史》關於第三次結集前情況的記載[19]。根據島史記載的傳說,首次分裂發生於佛滅後二百年,由律制的十事而起[20],從上座部中分裂出大眾部,此後大眾部又多次分化。上座部的再分裂發生於佛滅後二百三十六年,阿育王統治巴連弗城時,由異執而分裂[21][22][23]

此外,在《島史》列出下列六個未說明起源的部派:

  • 雪山部Haimavata
  • 王山部Rajagiriya
  • 義成部Siddhatthaka
  • 東山部Pubbaseliya
  • 西山部Aparaśaila
  • 西王山部Apararajagirika

北傳記載

下表來自世友菩薩[24]的《異部宗輪論[25],是說一切有部的記載[26][27],其傳說佛滅百有餘年(或載百一十六年),阿育王統治時,因四眾(或載三眾)共議五事不同,發生初次分裂。此後大眾部多次分化,至佛滅二百年滿,又因大天五事分裂出制多部等部。上座部先是一味和合,至佛滅後三百年初,因諍論分裂為說一切有部和本上座部,後者轉名雪山部,爾後從說一切有部,分化出多部。至佛滅後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出經量部

  • 上座部Sthaviravāda)→雪山部Haimavata)- (又稱「本上座部」[28],此部只在北印。)
    • 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a)- 第一次分裂
      • 犢子部Vatsīputrīya)- 第二次分裂
        • 法上部Dharmottarīya)- 第三次分裂
        • 賢冑部Bhadrayānīya)- 第三次分裂
        • 正量部Saṃmitīya)- 第三次分裂
        • 密林山部Sannāgarika)- 第三次分裂
      • 化地部Mahīśāsaka)- 第四次分裂
        • 法藏部Dharmaguptaka)- 第五次分裂
      • 飲光部Kāśyapīya)- 第六次分裂
      • 經量部Sautrāntika)- 第七次分裂
  • 大眾部Mahāsaṃghika
    • 一說部Ekavyahārikas)- 第一次分裂
    • 說出世部Lokottaravāda)- 第一次分裂
    • 雞胤部Kaukutika)- 第一次分裂
    • 多聞部Bahuśrutīya)- 第二次分裂
    • 說假部Prajñaptivāda)- 第三次分裂
    • 制多部Caitika)- 第四次分裂
    • 西山住部Apara Śaila)- 第四次分裂
    • 北山住部Uttara Śaila)- 第四次分裂

義淨三藏南海寄歸內法傳》:

並記述四部分佈情況為:

  • 摩揭陀。則四部通習。有部最盛。
  • 羅荼、信度(西印度國名)則少兼三部。乃正量尤多。
  • 北方皆全有部。時逢大眾。
  • 南面則咸遵上座。餘部少存。
  • 東裔諸國雜行四部。
  • 師子洲並皆上座。而大眾斥焉。
  • 南海諸洲有十餘國。純唯根本有部。正量時欽。近日已來。少兼餘二。

出自大眾部[29]的《舍利弗問經[30]以及出自大乘佛教[31]的《文殊師利問經[32][33]也對部派分化有所記載。中觀派論師清辨的《異部精釋》又列出三種十八部說,分別出自上座部所傳、大眾部所傳、正量部所傳[34]

現代佛學

因為印度佛教在史料上的缺乏,各佛教部派傳承之間的關係,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中,各有不同說法,直到現代學者中仍然有所爭議。按現代佛教研究者的看法,大眾部分派按上座部記載,上座部分派按大眾部記載[35],對各部派做如下簡單整理:

有關諍論

一部份部派不認可大乘佛教的來源傳承[37][38] 「諸天所傳授、從夢中得來、從他方佛聞、從三昧中見佛聞法、自然呈現在心中、[39]得自龍宮、得自南天鐵塔、來自窟外集結」,認為這些經典非《阿含經》、亦非釋迦牟尼佛所說,而大乘佛教則視其所固守的教法為「小乘佛法」。

引用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