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摩訶提婆(梵語:महादेव,Mahadeva),意譯為大天,他是印度佛教比丘,約生活在阿育王時代,將佛教傳播到南印度。他是大眾部早期領導者之一,《異部宗輪論》稱制多部以他為始祖。
唐朝玄奘譯《異部宗輪論》記載有兩位大天,第一位出於佛滅一百餘年後,生活在阿育王時代。《大毘婆沙論》和唐朝玄奘譯《異部宗輪論》記載他在早期佛教中初創異見,提出大天五事的學說,引起上座部僧團的不滿[1],擁戴者更稱為大眾部[2]。真諦《部執異論疏》中,認可五事符合佛法,大天宣說五事來掩飾自己出家後的五項劣跡[3]。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中,認可五事符合佛法,認同大天為受到誹謗的佛教大宗師[4]。
《大毘婆沙論》記載他是商人的兒子,曾與其母通姦,殺父殺阿羅漢殺母,犯三逆罪,之後為求滅罪而出家[5]。《阿育王傳》中提到,在優波鞠多時,一位南天竺比丘,其事蹟與《大毘婆沙論》所說的大天近似,可能是其原型[6]。
真諦《部執異論疏》和玄奘《大唐西域記》還有傳說當時阿育王黨於大天,欲悉殺上座部之聖僧,故彼等去而往迦濕彌羅國[7]。《大毘婆沙論》記載因大天提出五事導致鬪諍,僧團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上座部僧因國王贊同大天又破船害僧,於是施展神通,乘空西北而去,至迦濕彌羅國[8]。又載因其惡見,大天死後,無法用火焚葬,用穢物灑之,方將屍體燒為灰燼[9]。
唐朝玄奘譯《異部宗輪論》記載,第二位大天在佛滅後二百年,曾是外道於大眾部中出家,重新宣揚大天五事,建立制多山部[10]。上座部稱他為「賊住大天」。此前姚秦失譯的《十八部論》和陳朝真諦譯《部執異論》中,只有這一位外道大天,佛滅一百餘年後提出五事導致根本分裂的是三比丘[11]或外道[12]。
南傳《善見律毘婆沙》記載在佛滅二百餘年後,阿育王時代,在僧團中有一位名望極高的大天比丘,曾為阿育王長子摩哂陀授十戒,擔任阿闍黎[13];在第三次結集後僧團派他至摩酰娑慢陀羅國傳教[14],一般認為是現在南印度的邁索爾,也有說是訥爾默達河中游的 Māhissati。
《分別功德論》提及了一位大天聖王[15],此本生故事[16]的記載見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復次諸仁,其大天王,復於彌恥羅城中,子孫相承,八萬四千代,皆名大天,並得仙通,及修戒行,正法化人。[17]」
《大毘婆沙論》記載大天提出五事導致根本分裂,未提及朋黨於大天的摩揭陀國華氏城王的名字;《十八部論》和《部執異論》記載阿育王時因五事而發生根本分裂,而未提及是大天在此時提出了這五事。玄奘所譯的《異部宗輪論》以及《大唐西域記》中的阿育王朋黨提出五事的大天的說法可能是綜合各家記載而成。呂澂認為賊住大天是真的歷史人物,商主之子大天是他的影寫者[18],進而南傳的大天和北傳的賊住大天可能是同一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