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
Xidian University[1] | |||
老校名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西北電訊工程學院 | ||
校訓 | 厚德 求真 礪學 篤行 | ||
創辦時間 | 1931年 中華民國二十年 | ||
校慶日 | 公曆10月15日 | ||
學校標識碼 | 4161010701 | ||
學校類型 | 中央部屬高校 | ||
黨委書記 | 查顯友 | ||
校長 | 張新亮 | ||
教師人數 | 2200餘人 | ||
學生人數 | 35277人 | ||
本科生人數 | 22236人 | ||
研究生人數 | 10460人 | ||
博士生人數 | 2262人 | ||
校址 | 陝西省西安市
| ||
校區 | 市郊 | ||
總面積 | 3800畝,2.533平方公里 | ||
隸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
郵區編號 | 710126(南校區)、710071(北校區) | ||
網站 | www | ||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英語:Xidian University),簡稱西電,歷史上曾稱西軍電,是一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西安市的公立大學,隸屬於教育部,學校是1959年中央確定的首批20所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和「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1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是中國最早的2所國防工業重點軍校之一(哈軍工、西軍電並稱)。學校前身是1931年誕生於江西省寧都縣小布村的「無線電訓練班」,1958年學校遷址西安,1966年轉為地方建制,1988年定為現名。
概況
截止2017年8月,學校共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0000餘人,其中碩士生9000餘人,博士生近1700人,各類在校生30000餘人,設有研究生院。西安南,北兩校區,南校區內主要為本科生,北校區為研究生。設有通信工程學院等18個學院,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覆蓋6個二級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覆蓋了理學、工學、軍事學3個學科門類),6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了文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理學、工學、軍事學7個學科門類),對本科專業的覆蓋率已達95%以上。現有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1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建有7個博士後工作流動站,可在「通信與信息系統」等24個專業學科接收博士後研究人員。2012年教育部全國第三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全國排名第二,「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全國排名第四[2]。
沿革
1931年1月28日,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朱德、總政治委員毛澤東簽發命令,紅一方面軍總部立即創辦「無線電訓練班」。1931年2月,「無線電訓練班」在江西省寧都縣小布村正式成立並開課。1932年1月,「無線電訓練班」更名「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無線電學校」,下設報務、機務兩個專業[3],駐江西省瑞金縣洋溪,是中國共產黨所創建的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4]。
1933年3月更名「中國工農紅軍通信學校」,並在報務、機務兩個專業外,增設電話、司號旗語班。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通信學校隨紅一方面軍開始長征,這時已經辦到第11期。長征途中,學校被編為「軍委通信團通信教導大隊」,但保留學校建制,並利用戰鬥間隙繼續教學[3]。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後,與紅四方面軍無線電訓練班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部通信學校。
西北工委無線電訓練班是1935年7月在延川縣永坪鎮建立的,負責人吳澤光原在延長油礦電報局任局長。紅二十六軍攻佔延長時,吳澤光參加了紅軍,在西北工委領導下辦起了無線電訓練班。中央紅軍時,該訓練班已招收了3期學員,1935年7月第1期學員4人:李潔奎、王精銳、張振文、景生智。第2期學員9人都來自紅二十五軍:蕭永昌、楊發科(楊傑)、徐思鐸、彭紹坤、張福庭、宋潤華、潘合晏、陳生貴、廖肇全(廖輝)。第3期開學時,中央紅軍長征正好抵達陝北,所以有陝北學員薛希仁、馬鶴鳴和劉克東等,紅一方面軍調來的學員劉長生、肖賢法、王興、胡平山、溫鳳山、俞占鰲、邱世淮、孫道會、吳德山、姚士祿、賴觀水、吳豫彬、溫儲金、羅木清、梁茂成等。第4期於1936年3月開學,同年6月畢業。第5期1936年9月1日畢業離校。
中央軍委直屬的通信教導大隊與西北軍委無線電報務訓練班合併為「軍委通信學校」,駐保安縣[4]。校長吳澤光,政委曾三/魏宏亮/張振球等。1936年12月會寧會師後,與「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部通信學校」合併為「中革軍委通信學校」,駐瓦窯堡,1937年8月遷入陝西延安,在川口、鹽店子長期辦學,通稱「延安通校」。在延安辦學12年,培養了17期學員近千名。從1937年底11期起,學生的來源主要是在抗大、陝公和職工學校學習過的青年知識分子和青年工人。1938年5月,第12期開學,學員61人,6個月後畢業。
1939年中,紅軍西路軍突圍到新疆的餘部在迪化辦的無線電訓練班完成兩期培訓後,師生大部分調回延安併入[3]。1941年下半年,抽調了十五六位老紅軍通信幹部,有黎東漢、龍振彪、徐明德、田寶洪、嚴成欽、江濤、劉泮林、何祥昆、孫勇、馮雲卿、徐定選、鄧國軍等人,辦了一個干訓班,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文化基礎和電學基本知識、機務技術。1942年春更名「中央軍委電訊工程專門學校」[3],簡稱「電專」、「電信工專」。但長期還是叫通校。駐延川,吳澤光去中央黨校學習,王諍兼任校長,程明升任教育長。學校政治協理員鄧典桃。又調來劉洪濤當政委。1944年4月,無線電工程課講完,林邁可回國。1944年,創建中央軍委氣象隊[4]。1944年吳澤光同志又調回來當校長,程明升調回材料廠,鍾夫翔任總支書記,王曙任校務處長。
1941年3月,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三科材料股成立無線電研究組[5]。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部分國際友人在中國共產黨幫助下逃離日佔區北平、天津抵達晉察冀邊區,其中有燕京大學物理系主任班威廉教授及夫人,經濟系講師林邁可及夫人。經聶榮臻司令員懇留,班威廉、林邁可成為無線電研究組的導師[5]。1941年底各分區調至無線電研究組的人員陸續到達,共11人:組長張賓,副組長林爽,成員有劉兆生、常家明、潘家晉、張中甫、趙干青、史鐵夫、劉堅、崔青吉、雷振武等9人[5]。1942年3月,除研究組原全體成員11人外,還增加了陪班威廉夫婦、林邁可夫婦、從平西到晉察冀的王士光,以及晉察冀軍區無線電訓練班教務主任韓克樹,這時研究組共13人[5]。1943年春,晉察魯豫又派5人參加學習:韓黎、吳本毅、吳立中、張芝蓀、劉一青。另有金鑫來的時間比上述5人略早。此時研究組正式改稱高級班[5]。1943年反「掃蕩」後期,在班威廉夫婦要求下,聶榮臻司令員派部隊護送他們赴延安。後他們經重慶離開中國[5]。此後研究組成員分到各地區、各部門工作。
1945年日本投降後,各解放區很快擴大,延安電訊工程專門學校派出大量人員赴前線工作,學校規模隨之縮小。留校教員、學員在校長吳澤光率領下,至河北省,於1945年10月在河北省武安縣百官村創建的「晉冀魯豫軍區通信學校」[3][4]。校長兼政委吳澤光(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三處處長兼),副校長梁驥,副政委賀伯升,教育科科長徐書洪,教務主任趙傳璧。後任政委秦華禮。到1948年5月合併培養了500多名報務員。
抗戰勝利時,晉察冀軍區通信聯絡處教育科領導晉察冀軍區無線電訓練隊,培訓報務員。韓克樹科長和林爽副科長抓電訓隊的教學領導工作,又親自任教;電訓隊隊長周石夫負責電訓隊行政生活管理。1946年3月電訓隊機務班開課,原計劃學習兩年。1946年6月底晉察冀軍區從張家口撤退,一批高級知識分子從國統區到解放區參加革命,其中無線電工程及通訊人才先後調到晉察冀軍區無線電訓練大隊工作,駐阜平縣上店、下店和張家灣[5]。編機務班、電話班、報務班和調配班。1947年3月,無線電訓練大隊改建為晉察冀軍區電訊工程專科學校[5],駐安國縣龐各莊。校長曾湧泉(軍區副參謀長兼),政委楊村,副校長鍾夫翔(軍區司令部三處處長兼)、韓克樹,教育長林爽。1947年6月,駐保定的國民黨軍襲擾冀中,學校遷曲陽縣南、北水峪村[4]。除培養報務員外,還正式培養大、中專電訊工程技術人員。為此,學校增設了兩年半學制的工程班,14名學生入學文化程度相當於高中,畢業學員去電訊設備製造廠、廣播電台、電話局;還增設了學制兩年的機務班,學生入學文化程度相當於初中,畢業學員能維修當時的15W電台電源設備等;還有學制一年的電話班,畢業學員能裝置維修電話單機和交換機,能架設線路及排除故障等。1947年7月,招收了一批新學員,成立了機務二班,報務班、電話班畢業,其中有20多畢業生留校成立了高級報務班繼續學習。1949年5月19日,機務班在陽泉王家峪完成兩年學制畢業分配。
1947年3月中央軍委三局電訊隊撤到山西臨縣,與晉綏軍區通信學校合編。1947年底,晉綏軍區通信學校一分為二,一部分留在山西繼續辦學,解放初到西安王曲組成解放軍西北通校;另一部分隨中央後委遷往河北省平山縣,入駐西黃泥村[4]。隊長高飛,教務主任柳仁甫,管理員向世清。電訊隊的教師,是曾在山西晉綏軍區通訊學校任教的中央軍委三局電訊技術人員。電訊隊的學生,一部分來自晉綏軍區通訊學校,是經過初步培訓的,約四五十人,一部分是電訊隊從山西轉移到河北後招收的新生,約七八十人。
1948年3月8日晉冀魯豫軍區「無線電機務訓練隊」正式成立,學員30多人,隸屬軍區三局三處(處長王士光)。副隊長王新,教員由三處工作人員兼任。
抗戰勝利後,為保證美軍飛機在延安起降的飛行安全,抽調張乃召、沈亞選、鄒競蒙、曾憲波等11人接管了美軍觀察組在延安的氣象台。中央軍委三局所屬延安氣象台負責人張乃召率領鄒競蒙、曾憲波、張麗、傅湧泉、周魯女、蘇中等6人帶着六七匹牲口馱來的福丁式水銀氣壓表(英寸制)、空盒氣壓表、手持風速表、手搖乾濕球濕度表等一大批氣象教學器材到獲鹿已經是1948年8月18日。很快就參加了陸空通訊班的教學工作,張乃召擔任了四隊隊長。學習內容轉成以氣象課為主,同時鞏固通訊課程。改稱為陸空通訊氣象專業班。1949年5月課程全部結束後全部調到華北軍區航空處訓練隊(現北京動物園內的原北平氣象台),繼續學習提高。至1949年10月4日訓練隊結業。
隨着第二次國共內戰發展,晉察冀邊區和晉冀魯豫邊區連成一片,華北人民政府和華北軍區成立。1948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將晉冀魯豫軍區通信學校、晉冀魯豫軍區無線電機務訓練隊、晉察冀軍區電訊工程專科學校、中央軍委氣象隊、中央軍委三局電訊隊合併為「華北軍區電訊工程專科學校」(簡稱「華北電專」),任命軍委三局局長王諍兼任校長和政委,副校長韓克樹,副政委楊村,教育長林爽,副教育長周石夫,政治部主任賀伯升,政治部副主任李振綱,後勤和總務趙懷琴。。學校仍直屬中央軍委[3]。校址位於河北省獲鹿縣大李莊、符家莊、鄭家莊、杜家莊和張家莊一帶[4][6]。1948年5月12日,華北電專正式建校,設校部和三個大隊,校部和一大隊駐大李莊,二大隊和三大隊駐符家莊、鄭家莊、杜家莊和張家莊。一大隊負責培訓無線電工程和無線電機修人員共200餘學員,二、三兩個大隊負責培訓無線電報務人員共700餘人。機務班畢業前學完大部分理論課後,到華北軍區司令部三處工藝訓練班(陽泉興隆工廠)實習了3個月,在老師傅的指導下,裝配、調試短波無線電收、發報機。學員們還要學習鈑金工、鉗工和焊接工。為了理論聯繫實際,學校會讓學生製作一些生活學習用品,如油燈、菜盆、鉛筆盒等,進一步理解材料學和力學的常識。陸空通訊班的主要教員是國民黨駕機起義人員,他們大都是國民黨空軍通訊學校陸空班畢業,文化水平較高,會英語,懂氣象,基本按國民黨空軍通訊學校陸空班學的教學內容授課。陸空通訊是學習重點,主要包括通訊種類、通訊聯繫區分及方法、空中報務員應準備的工作、起飛後的聯絡、無線電定向、無線電着陸實施、遇險通訊等。
1949年3月31日,中央軍委通令:「擬即舉辦一所機要幹部學校,……並附設高級研究機構。」1949年4月,軍委副主席周恩來親自指定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曹祥仁負責籌建。1949年6月初聶榮臻代總參謀長決定因北平無房仍在獲鹿農村續辦的華北電專將其中條件較好之學生180名留校籌辦本校,其餘600餘人就地畢業分配工作,同時積極尋找校舍,草擬開辦計劃及學校組織,編造預算籌劃招生,請教師,調幹部。但因校舍問題久懸不決,幹部無法集中,其他工作亦無法開展。當時找遍北平城內城外,找不到一所能容納上萬名學生和教職員工的校舍,7月選定張家口東山坡廢棄的日軍營房。1949年7月,華北電專、中央機要局所屬機要幹部學校、在哈爾濱的東北軍區二局幹部訓練隊遷至張家口。1949年10月中央軍委工程學校完成籌建,中央軍委正式公佈了軍委工程學校的一室、四處、六個大隊及幹部隊、報訓隊、政訓隊、研究班和22個中隊的組織機構。新學校定名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工程學校」(簡稱「軍委工校」,對內稱中央軍委機要通信幹部學校),直屬中央軍委領導[6]。曹祥仁任校長兼政委,政治處主任賀伯升、副主任兼幹部管理處處長康立澤,校辦公室主任白楓(即余湛)/井潤田,教務處長韓克樹、副處長李樹政,行政處長李振剛、副處長裴璧;教育長江鍾。1949年11月27日舉行全校師生員工近3000餘人參加的開學典禮,毛澤東主席題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朱德總司令題詞「學習科學技術,鞏固人民國防」,聶榮臻代總長題詞「樹立埋頭苦幹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中央軍委作戰部長李濤、通信部長王諍,中央馬列學院副教育長楊獻珍、哲學教授艾思奇、政治經濟學教授王學文、孫定國、陳家康等特意從北京趕來參加開學典禮並作專題報告,察哈爾省黨政領導張蘇省長、察哈爾軍區王平司令員、孫敬文市長等也參加了開學典禮。[6]。學生2747名,其中文化程度專科、大學25%,高中56%,初中以下19%。校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東山坡原日本兵營基礎上擴建。在張家口期間,除了新建了一座教學樓、一幢蘇聯顧問樓,後期蓋了一幢宿舍樓外,院部和各部、處、系、教授會的辦公室,醫院、子弟小學和幼兒園的用房以及全院人員的宿舍,全部是利用日偽時期留下的舊營房。1950年3月曹祥仁調任中國駐保加利亞大使,毛澤東指示李濤兼任校長兼政委。1950年4月,軍委工校結束政治學習階段,學校進行新的調整,把六個大隊分為三個部,開始進入專業學習。軍委工校第一部便是通信工程專業部[3],第一部孫俊人,副主任韓克樹。還設了機要工程、情報工程等部。1952年5月根據李濤的建議,中央軍委命令,軍委工程學校的一部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二部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外語學院,三部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機要幹部學校遷至長春。
1952年,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全國高校進行調整。1952年2月,大連工學院電訊系全體人員(教授、副教授、講師和助教24人;一、二年級學生187人)、西南軍區通信學校機務工作人員和部分學員併入。1952年5月,中央軍委決定,將軍委工校第一部擴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4]。訓練部長韓克樹。設置雷達專業,開始超短波和微波技術研究教學,限於當時的器件供應和加工條件,這期間所開的實驗主要在米波波段和分米波波段。1952年6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正式成立[3]。1952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正式開學。設立有線工程系、無線工程系和雷達工程系。1953年指揮系正式成立招生,培養目標是師、團通信主任和獨立營長等職務的人才,學制三年。1953年,院長王諍得知北京農業大學要擴大,準備外遷。1953年12月3日,王諍向代總參謀長聶榮臻提交報告,要求將該院從張家口遷到北京羅道莊的北京農業大學校址。1954年3月15日,聶榮臻致函北京市人民政府,要求將北京農業大學舊校址撥給該院,北京市市長彭真批示同意。1954年4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批覆同意該院建在羅道莊,不久總參謀長黃克誠也批覆同意該院遷到羅道莊[6]。1954年上級決定學校的任務是培養師、軍、集團軍通信主任;培養無線、雷達、有線工程師。指揮系學制3年,工程系學制5年。1955年1月,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通信工程學院。1955年8月,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學院[4]。1955年3月成立了速成系,主要任務是提高中高級通信軍官的素質,能擔任軍區、集團軍和軍領導機關的通信領導及通信團長、通信教員等職務,學制一年半,該繫於1956年併入指揮係為指揮系速成班。1956年3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批准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學院西安辦事處」,立刻投入在西安市籌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學院的工作[6]。1956年由崔仲民(訓練部副部長兼軍事戰術教授會主任)、哈莫洛夫(蘇聯顧問)和康新(通信教授會副主任)3人組成小組到西安選定了邊家村南的校址。1956年8月動工。副院長劉克東和物資保障部副部長韓濟負責建校。教學樓是根據蘇聯顧問的建議,按照蘇聯列寧格勒紅旗通信學院的圖紙修建的。
1958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學院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學院[4]。1958年6月24日至8月10日,學院分批從河北省張家口市遷往陝西省西安市。1958年9月1日,正式在西安市的新校址開學[6]。從1958年起,國防科委對學院的規模、專業建設、科研工作都已直接管理,而且給以大量投資。1959年,被列為二十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1960年1月,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由此開始被稱為西軍電),校址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3][4][7]。1961年11月16日,西軍電的雷達、導航系調往重慶,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雷達工程學院」,1962年2月完成,西軍電的三分之一的人員設備調往該校,共調去幹部、教師、學生3388人,其中教師532人,學生2856人。1961年撤銷指揮系,累計招收本科6期,速成班2期,培養訓練指揮幹部991人,此外還培養了33名越南留學生。1963年2月,國防科委根據軍委辦公會議決定,制訂了西軍電和重慶通工院調整方案,將研究設計內容的專業調回西軍電,將西軍電的有線電及維護使用方面的專業調往重慶;西軍電的兩個系的無線電工程、通信電子干擾、有線電工程三個專業的1820名學員調往重慶;重慶將雷達工程、無線電導航、防空自動化設備、雷達零部件結構、雷達電子干擾5個專業1803名學生調回西軍電,教師也相應做了調整。
調整後,西軍電設置無線電工程、雷達導航、控制工程、雷達工程、無線電物理與電子器件5個系,設無線電通信、雷達工程、雷達導航、彈道式導彈控制系統、飛航式導彈控制系統、無線電遙測遙控、電子計算機、防空自動化、雷達機械結構工藝、雷達偵察干擾、信息論、電波傳播與天線、微波技術、半導體器件、無線電器件與材料、電真空器件等16個專業,全校學生4922人,教師959人。
1963年9月學院劃歸國防科委建制領導。
1964年11月,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為基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機械工業部,統一管理該行業系統目標裝備的研究、設計、試製、生產和基本建設。1965年2月2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國防部第六、七、十研究院與生產部門合併的決定》:為了適應國防工業進一步發展的需要,科研、設計、生產應該緊密結合,實行統一領導,統籌規劃,以便更好地集中力量,更快地掌握尖端技術,加強常規生產;為此中央決定:國防部第六、七、十研究院分別與第三機械工業部、第六機械工業部、第四機械工業部合併,各研究院改屬國務院各部領導;中央認為,這樣做對生產有利,也對科研有利;對仿製有利,也對自行設計有利;對當前有利,也對長遠有利。1965年暑期畢業的國防科委所屬軍事院校學院,大部分分配到各研究所及工廠,又要脫軍裝轉業。1965年下半年,中央軍委決定改變軍隊所屬幾所技術院校的體制,轉業歸地方管理。當時國防科委領導的有8所技術院校,其中5所是地方領導體制(南航、北航、哈工大、西工大、成電),3所由軍隊管理(哈軍工、西軍電、南京炮工學院),任務相同,領導與待遇各異。按軍委的要求,1965年底3所院校全部辦完手續集體轉業,後來因許多工作沒有做完,考慮到時間充裕些,工作會更加完整,經上級同意,1966年4月1日西軍電正式轉為地方建制的普通高校,更名西北電訊工程學院[4]。軍委明確規定,集體轉業,領導帶頭,一個不動。
院系設置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設置以下院部[9]:
- 通信工程學院
- 電子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機電工程學院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人文學院
- 外國語學院
- 微電子學院
-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
- 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
- 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
- 人工智能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國際教育學院
- 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
- 廣州研究院
- 一系 無線工程系
- 無線電通信專業
- 信息論專業
- 二系 雷達導航系
- 雷達工程專業
- 雷達導航專業
- 三系 控制工程系
- 彈道式導彈控制系統專業
- 飛航式導彈控制系統專業
- 無線電遙控遙測專業
- 計算技術專業
- 四系 雷達工程系
- 防空自動化專業
- 雷達機械結構與工藝專業
- 雷達偵查干擾專業
- 五系 無線電物理與電子器件系,1960年增設。
- 天線與電波傳播專業
- 微波技術專業
- 半導體器件專業
- 無線電元件與材料專業
- 電真空器件專業
科研機構
- 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雷達信號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 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寬帶隙半導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電子裝備結構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電子信息攻防對抗與仿真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超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兼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無線通信重點實驗室
- 計算機輸入/輸出重點實驗室
- 電子對抗重點實驗室
- 電子機械重點實驗室
- 無線電物理重點實驗室
- 微波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
- 軟件系統工程重點實驗室
- 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
- 電子系統集成設計技術重點實驗室
- 微電路可靠性技術重點實驗室
- 智能材料與傳感器重點實驗室
- 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重點實驗室
- 通用電子儀器及測量重點實驗室
- 新型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 新型激光器件與光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 數學建模重點實驗室
歷任領導
校長
|
黨委書記
|
知名校友
- 秦宏圖:1966屆無線電導航,4400高級工程師,引進日立顯像管生產線關鍵技術人員,為中國自主生產第一台彩色電視
- 張錫祥:1958屆雷達工程系,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對抗專家
- 包為民:1982屆信息處理專業,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
- 王中林:1982屆應用物理專業,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佐治亞理工學院終身教授,納米技術專家
- 武向平:1982屆物理專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
- 楊小牛:1982屆無線通信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信號處理技術專家
- 楊宏:1984屆信息論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天宮一號總設計師
- 郝躍:1985屆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學部主任(2018年6月-)
- 楊孟飛:1986屆計算機專業,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嫦娥五號總指揮、總設計師
- 崔鐵軍:1987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 馮登國:1993屆密碼學碩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信息安全專家,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0年-2012年)
- 范國濱:2005屆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高能激光技術與工程管理專家
- 李默芳:1969屆雷達專業,原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總工程師,世界電信組織傑出貢獻獎(GSM獎)獲得者
- 郭英傑:1981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2013年10月當選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無線電專家
- 翟樹民:1981屆計算機應用專業,ACM Fellow,ACM Academy Member, 谷歌首席科學家, 阿庫特-翟定律合作者, 滑行鍵盤發明者[11]
- 來學嘉:1981屆電子工程專業,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國際數據加密算法的設計者之一
- 唐曉斌:1982屆天線專業,空警2000副總設計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電子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科學中國人2018年度人物
- 李少謙:1982屆通信工程專業,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王江舟:1983屆通信工程專業,2018年7月當選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通信工程專家
- 張鋒:1983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 趙元富:1986屆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碩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九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 趙衛:1986屆激光專業,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院長、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張榮橋:1988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
- 黨蓉:1992屆計算機應用專業,天舟一號、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系統副總設計師
- 胡立教:1931年-1932年在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學習,曾任中國財政部副部長,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上海市委第二書記,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 鍾夫翔:1931年進入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學習,曾任中國郵電部部長,北京郵電學院首任院長
- 劉澄清:1934年4月進入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學習,原中國郵電部副部長
- 王宗金:1936年在延安中央軍委三局通訊學校學習,原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 劉佩智:1977屆雷達專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2013年4月-2014年6月)
- 苟仲文:1982屆電子對抗專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2016年11月-2022年7月)
- 王志剛:1982屆信息論專業,中國科技部部長(2018年3月-)
- 林念修:1984屆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2014年3月-2023年5月)
- 徐曉蘭:1986屆計算機工程專業,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2021年7月-)
- 陰和俊:1989屆無線電物理碩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2020年11月-)
- 江文:1932年進入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學習,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部部長(1975年9月—1981年6月),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彭鋼:1965屆計算機專業,少將軍銜,彭德懷侄女,曾任中央軍委紀委副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紀律檢查部部長(1993年7月—1998年12月)
- 劉明山:1966屆,少將軍銜,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司令員(1998年—2002年)
- 郭桂蓉:1959屆雷達工程系,中將軍銜,中國工程院院士,自動目標識別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創建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94年2月-1996年7月)
- 巨乾生:1978級,上將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2021年6月-)
- 於全:1988屆電磁場工程碩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軍事通信專家
- 黎湘:1989屆本科,少將軍銜,雷達目標識別領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校長(2019年12月-)
- 姚富強:1990屆通信與電子系統碩士,少將軍銜,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員,無線通信抗干擾技術專家
- 王永良:1990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碩士,少將軍銜,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預警學院教授,雷達技術專家
- 謝玲:1960級,南京郵電大學校長(1989年6月-2006年6月)
- 古天龍:1987屆碩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長(2013年11月-2018年8月)
- 保錚:1953屆雷達系,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1984年9月-1992年3月)
- 王越:1956屆雷達工程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1993年2月-1999年7月)
- 謝維信:1965屆,深圳大學校長(1996年8月-2005年1月)
- 段寶岩:1981屆無線電設備結構設計與工藝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2002年4月-2012年6月)
- 張堯學:1982屆雷達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2011年10月-2017年5月)
- 駱清銘:1986屆紅外技術專業,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2018年9月-)
- 高新波:1994屆電子工程專業,重慶郵電大學校長(2020年5月-)
爭議
2016年5月3日,陝西省紀委通報稱,時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的陳勇和張培營因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13]。10月21日,陝西省紀委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開除兩人黨籍,並將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14]。2018年1月4日,西安市中級法院一審以受賄罪分別判處陳勇有期徒刑11年,並處罰金60萬元人民幣;判處張培營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30萬元人民幣[15]。
2019年5月8日,陝西省教育廳發佈關於民辦高校、獨立學院2018年度檢查結果的通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學院年檢不合格[16],這也是連續第七年該校年檢不合格。後據陝西省教育廳消息,該校已停止辦學[17]。
2022年4月4日,該校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的一篇名為《1+1>2!這對西電學霸CP一「研」為定!》的文章,內容提及該校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2018級學生鄭曉晶在本科期間,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獎項,並已保送至上海交大直博[18]。文章發佈後,有網友找到疑似鄭曉晶本人的新浪微博賬號「一顆甜荔枝 er」,該賬戶經常上傳一些高檔美食、本人乘坐飛機或在景點打卡的照片,在部分圖片背景中還可以看到SK-II、大紅瓶面霜等價格不菲的護膚品。其中最引起爭議的是於2021年7月9日在圖書館所拍攝的照片,在照片中可以看見當事人身穿的一款帶有Prada標誌的黑色吊帶連衣裙,在電商平台上的售價為人民幣16,700元。根據該校在其官網於2020年發佈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定辦法》,「國家勵志獎學金」的申請人必須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19]。2022年4月11日,記者發現新浪微博賬號「一顆甜荔枝 er」已清空了所有內容,但相關資料上仍顯示其學校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同日下午,記者向校方查詢的時候,工作人員回應稱「鄭曉晶同學家庭經濟困難的認定是不存在問題的」,但至今沒有再進一步說明[20][21]。
2022年5月22日,有網友發帖指控該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兩名學生雷某某、盧某某僱用槍手代做畢業設計,在收到成品之後,利用閒魚平台「不支持代碼類商品交易」的規定勒索對方金錢。5月23日,校方決定暫停兩名同學的畢業設計答辯工作[22][23][24][25][26]。5月30日,校方在其官方新浪微博公佈處罰決定,給予兩名學生留校察看一年處分,期間不得申請學位,另外取消盧某某研究生推免資格[27][28][29]。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