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之UC-18號艇(德語:SM UC 18[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其中一艘UC-II型近岸布雷潛艇或稱U艇。它由漢堡的布洛姆與福斯船廠承建,於1916年3月4日新船下水,至同年8月15日交付使用。其全長49.35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為417噸和493噸,艇載武器則包括三具魚雷發射管、六具水雷滑射槽以及一門88毫米口徑甲板炮。UC-18號入役後曾部署至駐比利時的法蘭德斯區艦隊,並參與了大西洋潛艇戰。通過其六次巡邏,共直接或間接擊沉34艘協約國或中立國艦船,累計總噸位為34343噸。1917年2月19日,UC-18號在聖馬洛對開的海峽群島以西水域遭英國Q船奧利芙女士號擊沉,艇內28名官兵全數陣亡。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UC-18號 |
下訂日 | 1915年8月29日[1] |
建造者 | 漢堡布洛姆與福斯船廠[2] |
船廠編號 | 268 |
下水日 | 1916年3月4日 |
服役日 | 1916年8月15日 |
結局 | 1917年2月19日在海峽群島以西水域遭英國Q船奧利芙女士號擊沉 |
技術數據[3] | |
艦級 | UC級潛艇 |
艦型 | UC-II型(近岸布雷潛艇) |
排水量 |
|
全長 |
|
全寬 |
|
吃水 | 3.68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50米 |
乘員 | 3名軍官、23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註釋 | 潛沒時間35秒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6次巡邏 |
戰績 |
|
設計
1915年秋天,由於中立國美國的干預,U艇戰幾乎陷入停頓,導致德國廣泛開展《國際法》所允許的水雷戰,從而使布雷潛艇的需求量相應增加。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艇監察局(Inspektion des U-Bootwesens)的開發部門留意到了這一點,遂以UB-II型為基礎,按照兼顧布雷效率和生產速度的要求,以41號工程的名義設計了UC-II型潛艇。為了彌補前型UC-I型的缺陷,UC-II型艇不僅更大,而且採用雙軸推進系統。然而,與前型最主要的區別在於,UC-II型艇重新運用了雙殼體結構。但它並非純粹的雙體潛艇,而是一種中間過渡型;因為外層沒有封閉耐壓殼體,而是作為鞍形水櫃附在上方。[5]
UC-18號是64艘UC-II型方案的其中一艘。這個亞型的艇體結構與UB-II型類似,但體積更大,全長為49.35米,並有3.06米的吃水深度;由於不再考慮鐵路運輸的裝載限界,舷寬也得以增至5.22米。其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為417噸和493噸。艇只採用兩台猛獅六缸四衝程500匹公制馬力(37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460匹公制馬力(340千瓦特)的BBC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1.6節(21.5公里每小時),水下7節(13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7節(13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9,430海里(17,46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55海里(102公里)而無需充電。其潛沒需時約為35秒,能夠在50米的深度下運作。[3]
作為布雷潛艇,UC-18號改將六具布雷滑射槽安裝在艇體前部,每具儲存井內的水雷數量增至3枚,即合共18枚UC200型水雷。布雷時只需將存儲井底部的蓋板打開,水雷便可憑藉自身重量滑入水中。[6]隨着滑射槽長度增加,艇體艏樓的上層建築被抬高,上層建築與司令塔之間的凹陷處佈置了一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作為甲板炮。但由於位置相對較低,火炮甲板在惡劣海況下很容易被涌浪淹沒。此外,UC-18號還裝備有三具500毫米魚雷發射管,這極大提升了潛艇的攻擊能力。其中艇艏兩具外置在兩側、艇艉一具則為內置式,並可搭載合共7枚G6型魚雷。其標準船員編制為3名軍官及23名水兵。[3]
歷史
UC-18號是漢堡布洛姆與福斯船廠承建的首批(UC-16至UC-24號)UC-II型潛艇的三號艇,由國家海軍辦公室於1915年8月29日訂購,建造編號為268。它於1916年3月4日新船下水,至同年8月15日在前UB-12號艇長、海軍中尉威廉·基爾的指揮下正式入役,隨即展開海試。[4]完成海試後,該艇獨力啟程前往比利時的澤布呂赫,至10月19日抵達並加入駐當地的法蘭德斯區艦隊,成為海軍法蘭德斯軍團的一份子。[7]
在僅四個月的服役生涯中,UC-18號參與了大西洋潛艇戰,足跡遍及英倫海峽和比斯開灣周邊水域。[8]在六次巡邏期間,UC-18號合共擊沉協約國或中立國的30艘商船、1艘軍艦和3艘輔助軍艦,累計總噸位為34343噸。[9]其中,體積最大的遇襲者是容積總噸達9288噸的英國貨輪密歇根湖號(Lake Michigan);它於1916年11月15日從滿地可駛往倫敦途中,在布雷斯特附近水域觸雷受損,但並未沉沒;[10]遭UC-18號擊沉的唯一一艘軍艦則是排水量為432噸的英國皇家海軍掃雷艦美少女號(HMS Fair Maid),它於1916年11月9日在距東十字沙洲浮標(East Cross Sands Buoy)西南約1海里(1.9公里)處觸雷沉沒,造成艦上5名官兵陣亡。[11]
1917年2月16日,UC-18號啟程前往比斯開灣執行第六次巡邏,從此再未歸航。[8]三天後,該艇在聖馬洛對開的海峽群島以西水域(49°15′N 02°34′W)被協約國佈設的防潛網纏住,被迫浮出水面。[12]在附近巡邏的英國Q船奧利芙女士號(Lady Olive)遂趕來發動攻擊,潛艇也施射魚雷予以反擊。最終,UC-18號遭炮火擊沉,艇內28名官兵全數陣亡;奧利芙女士號也於09:30沉沒,但其船員於次日由法國海軍驅逐艦迪努瓦號救起。[1][13]
襲擊歷史摘要
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噸位 [註 2] |
結局 [9] |
---|---|---|---|---|
1916年11月3日 | 格倫普羅森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224 | 擊沉 |
1916年11月5日 | 女歌者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302 | 擊沉 |
1916年11月9日 | 美少女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432 | 擊沉 |
1916年11月9日 | 馬爾加號 | 英國 | 674 | 擊沉 |
1916年11月10日 | H·m·w號 | 英國 | 93 | 擊沉 |
1916年11月13日 | 里爾人號 | 法國 | 165 | 擊沉 |
1916年11月15日 | 密歇根湖號 | 英國 | 9288 | 擊傷 |
1916年11月16日 | 崔沃拉克號 | 英國 | 4199 | 擊沉 |
1916年12月11日 | 英厄號 | 丹麥 | 786 | 擊沉 |
1916年12月14日 | 格倫科號 | 英國 | 2560 | 擊沉 |
1916年12月14日 | 萊卡號 | 葡萄牙 | 1911 | 擊沉 |
1916年12月15日 | 北歐花楸號 | 挪威 | 1028 | 擊沉 |
1916年12月17日 | 卡斯凱什號 | 葡萄牙 | 835 | 擊沉 |
1916年12月17日 | 聖母無染原罪號 | 法國 | 246 | 擊沉 |
1916年12月17日 | 普里馬號 | 挪威 | 1233 | 擊沉 |
1916年12月17日 | 普羅斯珀·萊昂號 | 法國 | 42 | 擊沉 |
1916年12月17日 | 聖伊夫號 | 法國 | 325 | 擊沉 |
1916年12月18日 | 堪薩斯人號 | 美國 | 7913 | 擊傷 |
1916年12月22日 | 阿梅代號 | 法國 | 130 | 擊沉 |
1916年12月22日 | 丹麥堡號 | 丹麥 | 2242 | 擊沉 |
1916年12月22日 | 赫洛普塔蒂爾號 | 丹麥 | 1300 | 擊沉 |
1917年1月12日 | 聖米歇爾號 | 法國 | 419 | 擊沉 |
1917年1月13日 | 托夫特伍德號 | 英國 | 3082 | 擊沉 |
1917年1月14日 | 馬丁號 | 英國 | 1904 | 擊沉 |
1917年1月15日 | 貝爾納黛特號 | 法國 | 128 | 擊沉 |
1917年1月15日 | 奧托號 | 挪威 | 401 | 擊沉 |
1917年1月16日 | 坦皮科城號 | 挪威 | 1513 | 擊沉 |
1917年1月17日 | 年輕的法國號 | 法國 | 126 | 擊沉 |
1917年1月17日 | 巴列號 | 西班牙 | 2365 | 擊沉 |
1917年1月18日 | 路易·約瑟夫號 | 法國 | 197 | 擊沉 |
1917年1月18日 | 路易絲號 | 法國 | 101 | 擊沉 |
1917年1月19日 | 卡拉姆堡號 | 丹麥 | 1785 | 擊沉 |
1917年1月19日 | 帕拉伊巴號 | 烏拉圭 | 2606 | 擊沉 |
1917年1月20日 | 福柏號 | 法國 | 3956 | 擊傷 |
1917年1月22日 | 奧雷莉號 | 法國 | 89 | 擊沉 |
1917年2月18日 | 內瑟頓號 | 英國 | 199 | 擊沉 |
1917年2月19日 | 奧利芙女士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701 | 擊沉 |
註釋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