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國流行音樂歌手(1958-2009)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高·約瑟·積遜(英語:Michael Joseph Jackson[1][2],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美國男歌手、詞曲作家、唱片製作人、舞者、演員、慈善家,被尊稱為「流行樂之王」(King of Pop)[3]。米高·積遜在音樂、舞蹈、時尚方面的巨大貢獻,加上備受關注的個人生活,使他成為全球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
米高·積遜 Michael Jackson | |
---|---|
男歌手 | |
出生 | Michael Joseph Jackson (米高·約瑟·積遜) 1958年8月29日 |
逝世 | 2009年6月25日 | (50歲)
職業 |
|
配偶 | 莉薩·瑪麗·普雷斯利 (1994年結婚—1996年離婚) 黛比·羅薇 (1996年結婚—1999年離婚) |
兒女 | 3,包括芭莉絲·積遜 |
父母 | |
親屬 | 積遜家族 |
簽名 | |
網站 | michaeljackson |
音樂生涯 | |
音樂類型 | |
演奏樂器 | 聲樂、琴鍵、鋼琴、結他、低音結他、鼓 |
活躍年代 | 1964–2009 |
唱片公司 | |
相關團體 | |
常見譯名 | |
中國大陸 | 邁克爾·傑克遜 |
臺灣 | 麥可·傑克森 |
港澳 | 米高·積遜 |
新加坡 | 麥克·傑遜 |
米高·積遜是積遜家族的第7個孩子,他與4位兄弟傑基、蒂托、傑梅因、馬龍一同組建積遜5人組,並於1964年初次登上職業音樂舞台,而後在1971年開始單飛。80年代初期,透過《Off The Wall》的嶄露頭角以及《Thriller》的巨大成功,令米高·積遜成為流行音樂的主導人物。他的音樂錄像包括《Beat It》、《Billie Jean》、《Thriller》等等,對打破種族障礙作出了巨大貢獻,並將媒體轉化為藝術形式和宣傳工具。因這些作品大受歡迎,令當時創立不久的電視頻道「MTV」名揚天下。進入90年代,米高·積遜繼續錄製如《Black or White》等音樂錄像,這些作品標誌着他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而這一階段的大量巡演讓他在國外同樣名利雙收。由於米高·積遜的名氣及其舞台和影片的表演,一些由他所命名的舞蹈技術如「機械步」、「月球漫步」得到普及。他獨特的聲音和風格影響了許多舞曲、嘻哈、現代節奏藍調、搖滾等類型的音樂藝術家。
米高·積遜於1982年發行的專輯《Thriller》是全球銷量最高的專輯。其它包括《Off The Wall》(1979年)、《Bad》(1987年)、《Dangerous》(1991年)、《HIStory》(1995年)也都躋身全球銷量最高的專輯行列。米高·積遜是為數不多的2次入選搖滾名人堂藝術家之一,也被選入作曲者名人堂,並且是唯一進入舞蹈名人堂的流行藝人。他的其它成就包括多項健力士世界紀錄,13個格林美獎、「格林美傳奇獎」、「格林美終身成就獎」,26個全美音樂獎,為所有藝人之最,其中包括「世紀藝術家」、「20世紀80年代藝術家」,在他單飛生涯中,他擁有13個美國冠軍單曲,在Billboard百強單曲榜中超過其他任何男歌手,他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獨唱藝術家,全球唱片銷量已達 10 億張。 [4][5][6][7]。米高·積遜贏得數百個獎項,使他成為流行音樂歷史上獲獎最多藝人[8]。而他遺作專輯《Xscape》中的單曲《Love Never Felt So Good》於2014年5月21日登上Billboard百強單曲榜第9位,米高·積遜由此成為史上首位在連續50年中,均有單曲登上此榜單前10位的藝術家[9]。米高·積遜不斷在世界各地出席人道主義活動,2000年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裏認證他資助過39個慈善機構,超過其他任何藝術家[10]。
米高·積遜的個人生活方面,包括他的外貌變化、個人關係、個人行為引起許多非議。1993年,他受到指控性侵兒童,最終以2500萬美元金額庭外和解,沒有正式起訴[11];2005年,他受到7項性侵犯兒童及其他2項指控,最終法院裁定這些罪名均不成立。2009年6月25日,正為復出演唱會《This Is It》做準備的米高·積遜因在相隔過短時間內注射丙泊酚、苯二氮平類而藥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並因搶救無效與世長辭。洛杉磯法醫裁定這是一宗刑事殺人案件,私人醫生康拉德·莫里2011年11月7日因過失致死罪被判處4年徒刑,服刑2年後因獄中行為良好,於2013年10月28日獲釋。
米高·約瑟·積遜於1958年8月29日19時33分出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加里市聖瑪麗憐憫醫院[13][14]。積遜一家在芝加哥大都市區內的工業城市加里市的一個三居室房子居住,屬於非裔美國工薪階層,米高在父母十名孩子中排行第八。[15]母親嘉芙蓮·積遜是一位虔誠的耶和華見證人,父親約瑟·積遜是一位鋼廠工人,是一個名為「獵鷹」的節奏藍調樂隊的成員。米高有三個姐妹:瑞比·積遜、拉托亞·積遜和珍納·積遜,以及五個兄弟:傑基·積遜、蒂托·積遜、傑曼·積遜、馬龍·積遜和蘭迪·積遜。[16](p. 20)第六個兄弟,布萊恩·積遜和馬龍·積遜是雙胞胎,但在出生後不久死亡[17](p. 14)。
米高與父親約瑟的關係緊張[18][19][17](p. 21-22),約瑟在2003年承認他在米高小的時候經常鞭打他。[19]儘管米高相信父親嚴格的紀律與他的成功有着很大的關係,但他仍聲稱在不斷的排練中身體上和精神上深受虐待[18]。米高第一次公開提及童年被虐待的經歷是一次於1993年2月播出的奧花·雲費採訪。他承認經常因孤獨而哭泣並且看到父親就會嘔吐。米高的父親也表示曾經口頭虐待積遜,在許多場合稱他有大鼻子。[20]事實上,米高對他的外貌、噩夢和慢性睡眠問題深感不滿,他傾向依舊高度服從父親,並且在他的整個成年生活中一直保持童趣,在許多方面都符合他在小時候忍受這種慢性虐待的影響。[21]
在一次馬丁·巴舍爾的訪談節目中,米高認為雖然父親傷害了他,但是卻不失為一個「天才」,因為這種嚴厲管教讓他日後獲得成功。當巴舍爾否定了米高對其父親的讚揚並繼續詢問時,米高用手捂住臉拒絕回答。米高回憶,他父親在自己與兄弟姐妹排練時,經常手持皮帶坐着,「如果我們做不好,他就會把我們打得皮開肉綻」。[17](p. 602)[22]
1964年,米高和馬龍加入積遜兄弟樂隊,樂隊由他們的哥哥傑基、蒂托和傑梅因創立,主要是做和音,並負責演奏康加鼓和手鼓。米高後來負責伴唱和跳舞。在他8歲時,他與傑梅因成了主音歌手,樂隊就此更名為積遜五人組[16](p. 20)。1966至1968年間,樂隊在美國中西部巡演,經常在「chitlin' circuit」黑人俱樂部演出,俱樂部中經常有脫衣舞等成人表演。1966年,樂隊憑藉米高主音歌手的幾首摩城音樂與翻唱占士·布朗的歌曲《I Got You》(I Feel Good)贏得了當地的一個才藝比賽。[23]
積遜五人組錄製了幾首歌,包括為當地的唱片公司「鋼鐵城」錄製歌曲《Big Boy》,當時是1967年,次年,樂隊簽約摩城唱片公司[16](p. 20)。《滾石》雜誌後來形容年輕的米高是個天才,有「驚人的音樂天賦」會很快「成為主流明星」。[24]樂隊的前四隻單曲都登上熱榜100榜首[16](p. 20)。1972到1975年間,米高與摩城唱片合作發行了四張個人專輯:《該去那裏》、《小班的歌》、《音樂與我》及《永遠的米高》。其中的曲目《該去那裏》、《小班的歌》以及翻唱鮑比·戴的歌曲《Rockin' Robin》取得了不錯的成就。[17](p. 98-99)
積遜五人組成為黑人藝術家的典範——五個黑人工人階級男孩,留着爆炸頭,穿着喇叭褲,而且並沒有為了成為主流明星而放棄這種作風。[25]樂隊1973年開始銷量下滑,樂隊成員對摩城唱片對他們才華創意的限制深感不滿。雖然後來又有幾支單曲進入前40,包括曾進入前5名的的士高單曲《Dancing Machine》和前20的單曲《I Am Love》,但樂隊最終於1975年選擇與摩城唱片解約[16](p. 22)。
1975年6月,積遜五人組與CBS旗下的史詩唱片簽約並重新命名組合[16](p. 22),蘭迪在此期間加入樂隊,傑梅因則選擇留守摩城唱片並單飛[17](p. 138-144)。他們繼續全球巡演,在1976到1984年間又發佈了6張專輯。此時,米高成為了樂隊主創,寫下了諸如《Shake Your Body》(Down to the Ground)、《This Place Hotel》和《Can You Feel It》等歌曲。[23]1978年,米高出演音樂劇《稻草人》和電影《新綠野仙蹤》,在電影中,他與昆西·鍾斯合作,瓊斯負責電影的音樂製作,並答應米高做他下一張專輯《Off the Wall》的出品人[16](p. 23)。米高的鼻子在1979年一次舞蹈排練時受傷,隨後的鼻整形手術並不成功,他總覺得呼吸困難,並認為這會影響他的音樂生涯,米高隨後的鼻部手術都是由史蒂芬·赫夫林主刀[17](p. 205-210)。
瓊斯和米高共同出品的專輯《Off The Wall》於1979年發佈。專輯中的歌曲由米高·積遜、魯德·坦普爾頓、史提夫·汪達與保羅·麥卡尼創作。該專輯成為首張誕生了4支美國前十單曲的專輯,其中《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和《Rock With You》成為冠軍單曲[16](p. 37-38)。[26]專輯登上「Billboard」第三位,全球銷量超過2000萬。[27]1980年,米高獲得三項美國音樂獎。[28][29]同年,他也斬獲Billboard年終獎與一項格林美獎[16](p. 37-38)。米高於1981年再次獲得兩項美國音樂獎。[30]儘管專輯在商業上取得了重大成功,但米高認為應該取得更大的影響,於是鼓足幹勁製作下一張專輯[17](p. 188)。1980年,他依靠版權取得了豐厚利益,專輯利潤的37%來自版稅[17](p. 191)。
1982年,米高結合了對流行歌曲創作和電影的興趣,為《E.T.外星人》的有聲專輯演唱了歌曲《Someone In the Dark》。歌曲由昆西·鍾斯製作,贏得了1983年「格林美最佳兒童唱片」。[31]1982年末,專輯《Thriller》的發行獲得了更大的成功。專輯為米高贏得了另外七個格林美獎[31]和八個全美音樂獎,其中包括「最佳新人獎」,米高成為贏得該獎項的最年輕的藝術家。[32]
《Thriller》成為1983年全球範圍內的最熱銷專輯[33][34],並且成為美國有史以來銷量最高的專輯,[35]也是全球銷量最高的專輯,據估計銷量達到6500萬張。[36]專輯在Billboard二百強專輯榜佔據第一名的位置長達37個周並且在前十停留了連續的80個星期。這也是第一張專輯擁有7首Billboard一百強歌曲榜十強單曲,包括《Billie Jean》、《Beat It》及《Wanna Be Startin' Somethin'》。[37]2009年3月,美國唱片業協會統計《Thriller》銷量為2900萬,[38]在美國範圍內被認證為音樂唱片銷售認證雙鑽石唱片。《Thriller》為米高和昆西·鍾斯贏得了1983年格林美獎「年度非古典類製作人」、為米高贏得了「最佳流行音樂男歌手」,也成為了當年的「年度專輯」。《Beat It》為米高贏得了「最佳搖滾男歌手」;《Billie Jean》贏得了「最佳節奏藍調歌曲」,也為米高贏得了「最佳節奏藍調男歌手」。[31]《Thriller》也在1984年贏得了另外一個格林美獎,「最佳非古典混音錄製獎」由布魯斯·斯維頓獲得此獎項。[39]
1984年,米高贏得了AMA榮譽獎、最喜愛靈魂/節奏藍調男歌手獎、最喜愛流行/搖滾男歌手獎。歌曲《Beat It》為米高贏得了最喜愛靈魂/節奏藍調影片獎、最喜愛流行/搖滾影片獎、最喜愛流行/搖滾單曲獎。專輯《Thriller》獲得了最喜愛靈魂/節奏藍調專輯獎、最喜愛流行/搖滾專輯獎。[32][40]
在此之外,米高在1983年發佈了由約翰·蘭迪斯導演的14分鐘長的《Thriller》音樂影片。[41]它在當時創立不久的電視頻道全球音樂電視台中「定義了音樂影片並且打破了種族障礙」。[42]2009年12月,《Thriller》的音樂影片被美國國會圖書館選入國家收藏電影目錄。這是當年入選的25部電影的其中之一,被稱做「對美國文化有持續重要性的作品」,能夠「永久收藏」。[43][44]這部殭屍題材的《Thriller》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入選的音樂影片。[41][44][45]
米高的律師發現米高在當時的音樂產業時代擁有最高的版權稅:每銷售一張專輯能大約2美元的版稅。米高同時在唱片銷售上得到了驚人的利潤。在幾個月內,紀錄片《米高·積遜《Thriller》的製作》的銷售量超過350,000份。這個時代看到了新奇事物的到來,以米高·積遜為模型的玩偶在1984年5月以12美元一個的價錢出現在了商店。[46]傳記作家蘭迪·波雷利寫道:「《Thriller》不再像一本雜誌、一個玩具、一張賣座電影票這樣休閒的物品販賣,而是像家庭主食一樣。」[47]1985年,《米高·積遜《Thriller》的製作》贏得「格林美最佳長篇音樂影片獎」。[31]《時代》雜誌這樣描述米高的影響:「唱片之星,廣播之星,搖滾音樂影片之星。一位拯救了音樂事業的人。一位擁有奇幻雙腳的舞者。一位打破所有品味、風格和膚色障礙的歌手」。[46]《紐約時報》寫到:「在流行樂壇,只有米高·積遜和其餘所有人」。[48]
積遜生涯的臨界點出現在1983年3月25日,米高與他的兄弟們重聚,並與其他摩城唱片的明星進行了一場傳奇性的現場表演,在帕薩迪納市政禮堂錄製,作為NBC的電視特別節目,命名為《摩城唱片25周年:昨日,今日,明日》(Motown 25: Yesterday, Today, Forever)。節目於1983年5月16日播出,據估計達到了4700萬的收視率。[49]表演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是米高《Billie Jean》的獨唱表演,這為米高贏得了他的第一個艾美獎提名。[50]米高身穿特製的帶有亮片的黑色夾克,手戴萊茵石鑲嵌的高爾夫手套,首次表演他招牌的月球漫步,這個舞步是由前電視節目《靈魂列車》的舞者和夏利瑪爾樂隊的成員傑尼佛·丹尼爾三年前教給他的。[17](p. 243-244)米高起初拒絕了登台表演的邀請,認為自己當時做了太多的電視節目。然而在伯瑞·高迪的要求之下,米高開始讓步並最終同意登台表演,作為交換的是他獨自表演的時間[17](p. 234-237)。《滾石》雜誌的記者吉爾摩·米卡爾稱「有些時候,你知道自己正聽到或看到的是一些非凡的東西……那正是那天晚上的情景。」[42]《艾德·沙利文秀》將米高的表演與貓王和披頭四作比較[17](p. 238-241)。《紐約時報》的藝術評論家安娜·凱瑟高夫寫到「他所著名的月球漫步是對他舞蹈風格一種恰當的比喻。他是如何做到的?作為技藝精湛的人,他是一位偉大的幻術師,一位天才橫溢的啞劇表演者。他能在俯身滑步的同時保持一隻腿伸直,這是需要完美的時機的。」[51]伯瑞·高迪評論稱「在《Billie Jean》的一開始我感到很困惑,但當他開始做起月球漫步的時候,我驚呆了,這就像魔術一樣,米高·積遜進到了軌道上,根本停不下來。」[52]2015年12月16日《Thriller》美國本土銷量超3000萬[53]。
1984年1月27日,積遜和其他幾位家庭成員為百事可樂拍攝廣告,廣告由菲爾·杜森伯里[54]以及廣告公司BBDO和百事全球創意負責人,艾倫·破塔斯在洛杉磯雪蘭大劇院監製拍攝。在拍攝廣告中設計的虛擬音樂會時,事故發生了,煙火燒傷了積遜,導致他頭皮二級燒傷。積遜為了掩蓋頭皮上的疤痕進行了治療,不久又第三次進行鼻整形手術[17](p. 205-210)。百事公司最終決定庭外和解,隨後積遜為坐落於科爾夫城城的布羅特慢醫療中心捐款150萬美元,為此,該醫療中心改名「米高·積遜燒傷康復中心」[17](p. 279-287)。杜森伯里日後將此次經歷記錄在他的回憶作品「於是我們把他的頭髮點着了:來自廣告名人堂的意外及頓悟」中。
1984年5月4日,積遜受邀到白宮接受朗奴·列根頒發的為表彰他資助致力為人們戒煙戒酒的慈善機構的獎章[17](p. 304-307)。在同年的格林美獎上,積遜獲得八項大獎,與他之後的個人專輯不同,專輯《Thriller》並沒有官方巡演來進行宣傳,但1984年的Victory巡迴演唱會,向超過兩百萬美國人宣傳了他的新專輯。巡演期間籌集到的大約八百萬的善款最終被捐獻出去[17](p. 315-320)。1985年他與萊昂納爾·里奇合作的以關愛美國和非洲的貧困兒童為主題的慈善歌曲《We Are The World》躋身歷史上銷量最高的單曲行列,銷量接近三千萬,兩人決定捐贈數百萬美元以救濟貧困兒童。1986年,兩人因《We Are The World》贏得四項格林美獎(積遜獲得年度歌曲獎)。美國音樂獎負責人沒有將詞曲列入競獎單元,因為他們認為這並不合適,但積遜因作曲獲得榮譽獎項[55][56][57][17](p. 340-344)。
在1984年,擁有大約4000首歌曲版權的聯合電視音樂出版公司,當時就擁有當年披頭四自己創立的北方唱片公司旗下絕大部分列儂·麥卡尼創作歌曲的披頭四歌曲版權,由羅拔·霍姆斯主持出售。[58]積遜80年代初與保羅·麥卡尼共事時,得知麥卡尼每年的版權收入可達4000萬美元,於是對此事產生了極大興趣。[59]1981年[17](p. 333-338),麥卡尼被告知可以出價2000萬英鎊(折合當時4000萬美元)買下聯合電視公司。[59][60]麥卡尼說,他聯繫了小野洋子建議兩人各付1000萬英鎊,以代表列儂和麥卡尼的共同意志。但洋子小肚雞腸地推脫說她只肯花500萬。[59][60]由於兩人意見不合,麥卡尼只好放棄,對擁有披頭四的全部版權不再抱有太大希望[17](p. 333-338)[60]。
根據霍姆斯的一位磋商者回憶,在1984年的出售活動上「我們給了保羅·麥卡尼優先購買權,可當時他並不想要。」[61]此外,麥卡尼的一位律師向積遜的律師約翰·布蘭奇證實,麥卡尼並未有意叫價,他覺得「太貴了」[59][17](p. 333-338)。但是還有其他公司與投資者有意出價,1984年9月,布蘭奇告知積遜關於披頭四歌曲版權出售一事,積遜11月20日出價4600萬美元。[58]積遜一方幾次以為買賣已成,卻總有其他人來干預。[58]1985年5月,在經過良久協商並花費超過了100萬美元作為談判籌碼後,積遜團隊終於與其他買者協商一致。[58]
1985年6月,積遜團隊得知查理斯·霍夫曼的,以及瑪提·班代爾的公司很可能決定出價5000萬美元買下聯合電視音樂公司。[58]但到了8月霍姆斯團隊告知積遜談判重新開始,積遜為早日結束買賣提價到4750萬美元。此前,積遜團隊已經履行了對聯合電視音樂的「謹慎處理」義務。[58]他也答應去澳大利亞拜訪霍姆斯並在珀斯馬拉松第七頻道上露面。[58][61]1985年8月10日,積遜完成了對聯合電視音樂的購買。[58]
作為非裔美國人,積遜早期的膚色是深棕色,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膚色便逐漸變白。此事逐漸引起媒體關注,亦有人懷疑他可能在漂白皮膚[62]。而蘭迪·塔拉波雷利的1986年傳記當中指出積遜被診斷出白癜風和紅斑性狼瘡,白癜風使他的皮膚部分變白,紅斑狼瘡病情不重;同時這兩種疾病讓他對陽光很敏感,顯得非常蒼白[17](p. 434-436)。積遜去世後的屍檢報告中也有提及其患有白癜風[63],無法證明其是否實施過皮膚漂白手術。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有些醫生推測他做過鼻部手術、前額除皺術、薄唇手術以及顴骨整形,然而積遜對此否認,同時聲明他只做過鼻部手術[64]。雖然積遜聲稱除了做過兩次鼻部整形之外沒有做過其他面部整形手術,但是有一次他卻提到自己曾藉助外科手術的手段使得下巴有了美人溝[65]。積遜在80年代熱衷減肥,原因是他想擁有「舞者的身材」[65]。很多見過他的人說他因神經性厭食而經常頭暈眼花,而階段性的減肥使得這一問題不斷復發[17](p. 312-313)。
在他的治療過程中,他結識兩位朋友阿諾德·克萊恩博士,以及護士黛比·羅薇。黛比·羅薇最終成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與積遜有兩個孩子。積遜於克萊恩醫療上與事業上的建議依賴甚重。[66]
關於積遜的猛料頻出。1986年,有消息稱積遜為延緩衰老在高壓氧艙里睡覺,並配有照片。儘管消息不實,但經積遜本人的加料,謠言影響巨大。[67][68]後來積遜買了一隻黑猩猩並取名為泡泡,有報道稱他日益脫離現實。[69]還有報道稱積遜試圖購買「象人」約瑟·梅里克的骨頭,儘管報道不實,積遜本人並未表態。[67][68]開始他認為這些故事能提高他的知名度,但後來,這些報道越來越驚人,積遜便不再向媒體編造這類不實的新聞,於是媒體便自己編造這類故事。[68][70][71]這些報道逐漸令公眾厭煩,於是令積遜自己很厭惡的暱稱「怪人傑克」(Wacko Jacko)就此誕生。[72]就此,積遜對自己的傳記作者塔拉波雷利說:
乾脆跟人們說我是從火星來的外星人得了,告訴他們我生吞活雞,在午夜時分跳巫婆的舞。你說什麼人們都信,因為你是記者。但如果我說了上面的這些話,人們都會說:「那個叫米高·積遜的傢伙是個瘋子,他說的每一個字你都別去相信。」[17](p. vii)
積遜與佐治·魯卡斯和法蘭斯·哥普拉合作拍攝了17分鐘長的3D電影《伊奧船長》,電影在1986年九月於佛羅里達迪士尼和艾波卡特內首播,1987年3月於日本迪士尼公園播映,這部成本為3000萬美元的電影在三地大受歡迎。1992年巴黎迪士尼公園開園後也放映了該電影。四地的電影播映到90年代才停止,巴黎公園最後停播,直到1998年才停播[16](p. 41)。電影在2010年積遜去世後再次播出。[73]
1987年,積遜脫離了耶和華見證人教會,原因是他們對《Thriller》音樂影片的反對。同年,積遜推出了業界都在期盼五年的全新專輯《Bad》。[74] 雖然並未達到《Thriller》般的輝煌,但仍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專輯《Bad》中有7首歌作為單曲在美國發行,其中《I Just Can't Stop Loving You》、《Bad》、《The Way You Make Me Feel》、《Man In The Mirror》以及《Dirty Diana》5首成為了冠軍單曲,成為在Billboard百強單曲榜上擁有最多冠軍單曲的專輯,上張專輯《Thriller》也沒有取得這樣的成績。[75] 即使專輯同名單曲的音樂影片與之前歌曲《Beat It》大同小異,《Bad》的音樂影片仍然是積遜標誌性作品之一。影片的主題是對紐約地鐵系統的諷刺,編舞以服裝設計深受西區故事的啟發,截止到2012年,這張專輯在全球銷量約為3000-4500萬。[76][77][78][79][80][81]憑藉專輯《Bad》,布魯斯·斯維頓和霍伯特·賈提卡於1988年獲得一項格林美獎,米高·積遜憑藉《Leave Me Alone》於1989年獲得最佳音樂影片獎。[31][39]同年,積遜憑藉該專輯中有5支冠軍單曲並在25個國家成為冠軍專輯的開創性表現,也因為《Bad》是1987-1988年全球最暢銷專輯而獲得美國音樂獎的成就獎。[82][83][84][85]1988年,歌曲《Bad》獲得美國音樂獎最受歡迎的靈魂節奏藍調單曲。[86]
Bad世界巡迴演唱會於該年9月12日開始,次年1月14日結束。[87]僅在日本,巡演就吸引了57萬觀眾,幾乎是之前記錄的3倍。[88]當積遜到溫布利體育館進行7場演出時有50.4萬觀眾,創造了健力士世界紀錄。[89]巡演期間舉辦了123場演唱會,觀眾總數約440萬。[90][91]Bad的巡演成了積遜的最後的美國巡演,雖然後來積遜也到夏威夷開過演唱會。
1988年,積遜出版了他唯一的一本個人傳記《月球漫步》,此書歷經四年著成,賣出20萬份。[92]積遜在書中講述了他的童年、積遜五人組,以及他所受的痛苦。[93]他也談及了他的面容,表明了他做過兩次鼻整形手術與酒窩手術。[65]他將他的容貌變化的主要原因歸結於青春期、減肥、嚴格的素食飲食、髮型的改變和舞台光線。[65]此書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的首位[16](p. 42)。他隨後又拍攝了同名電影,喬·佩西參演。原計劃於影院上映的電影最終被拍成了電視電影,僅僅在德國登陸影院。電影雄霸「Billboard」音樂影片榜榜首22周,最終被《米高·積遜:傳奇繼續》取代[16](p. 43-44)。
1988年3月,積遜在加州聖伊內斯附近以1700萬美元買下一片土地,建造夢幻莊園私人公園。他安置了摩天輪、一座小型動物園、一座影院、還有保安哨塔,公園面積2,700-英畝(11-平方公里)。2003年,公園的估計價值在1億左右。[94][95]1989年,他的年收入在1.25億左右。[96]不久之後,他成為了首位出現在蘇聯電視上的西方人[16](p. 43-44)。
他的成功使他贏得了「流行音樂之王」的稱號。[97][98][99][100]伊莉沙伯·泰萊在1989年靈魂列車音樂獎的頒獎典禮上的致辭使這一稱號廣為人知,宣稱他是「流行樂、搖滾樂和靈魂樂的真正王者」。[101]喬治·赫伯特·沃克·布殊總統為他頒發白宮「十年最佳藝術家」獎。[102]自1985至1990年,他為聯合黑人學院基金會捐款超過50萬美元,透過單曲《鏡中人》取得的收入全部捐獻[103][17](p. 382)。積遜在小薩米·戴維斯60歲生日上的演奏為他贏得了他第二個艾美獎提名[16](p. 43-44)[50]。
1991年3月,積遜以6500萬美元與索尼續約,這在當時是破紀錄的交易,[104]打破了尼爾·戴門與哥倫比亞唱片的續約金額。[105] 並於同年尾發行了他的第八張專輯《Dangerous》,專輯與泰迪·萊利共同製作,萊利說服米高在他的專輯中首次加入饒舌的曲風。截止到2013年,專輯在美國售出了700萬,全球銷量大約3000萬。[106][107][108]在美國,專輯的第一首單曲《Black Or White》非常熱銷,在Billboard百強單曲榜第一的位置停留了七周,在全球的排行榜也有類似的表現。[109]第二支單曲《銘記這一刻》(Remember the Time)在美國前五名的位置上停留了五周,在Billboard百強單曲榜中最高位置達到第三位[16](p. 45-46)。1992年底的Billboard音樂獎中,《Dangerous》和《Black Or White》分別被評為全球年度最暢銷的專輯和單曲。此外,他還獲得了20世紀80年代銷量最高藝術家的獎項。[110]1993年,積遜在靈魂列車音樂獎坐在椅子上表演歌曲,他說這是因為在排練時受傷所致[17](p. 459)。在英國和其他歐洲地區,《Heal The World》成為專輯中最熱銷的歌曲;在英國共銷售了45萬張,在排行榜第二的位置上停留了五周[16](p. 45-46)。
積遜於1992年創立了治癒世界基金會。慈善組織將貧困兒童帶到積遜的夢幻莊園,享受主題公園的遊樂設施。基金會在世界範圍內向受戰爭、貧窮和疾病影響的兒童資助了數百萬美元。同年,積遜出版了名為《夢舞詩話》(Dancing the Dream)的詩歌文集,這是他所出版的第二本書。儘管這本書的發行在商業上是一個成功,展現出積遜更親密的一面,但在當時卻遭到一些批判。在2009年,雙日出版社將其重新發行,一些批評家在積遜英年早逝之後對這本書有了更積極的評價。Dangerous世界巡迴演唱會於1992年6月27日展開,1993年11月11日結束。在70場演唱會中共有350萬人到場,收入超過1億美元[16](p. 45-46)。[111]積遜將演唱會的轉播權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HBO電視台,創下了至今無人打破的現場演唱會轉播費用的最高記錄[17](p. 452-454)。
在瑞安·懷特生病去世之後,積遜幫助了公眾對愛滋病的注意,愛滋病在當時還是具有爭議的事情。他公開在比爾·克林頓的就職晚宴上請求克林頓政府給予愛滋病慈善機構和研究機構更多的基金。[112][113]積遜高調出訪非洲,參觀了幾個國家,其中包括加蓬和埃及。[114]他在加蓬的第一站受到了超過10萬人的熱情歡迎,其中有人攜帶着「米高,歡迎回家」的標語。[114]在科特迪瓦期間,積遜被部落酋長加冕為「薩尼王」(King Sani)。他用英語和法語做出了感謝,在王位的正式文件上簽字,在進行儀式舞蹈時坐上了金色的寶座。[114]
1993年1月,積遜在第二十七屆超級碗的中場休息時段現身。因為幾年以來人們對中場休息的興趣銳減,國家欖球聯盟(NFL)決定尋求大牌明星來吸引觀眾並提高收視率,積遜因為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而入選。[115]這也是超級碗首次在中場休息的收視率高於比賽本身。表演一開始,積遜從舞台下方跳出,與此同時他身後的焰火綻放開來。他一動不動地站着,「緊握着拳頭,猶如雕像的姿態」,身穿金色和黑色相間衣服,頭戴太陽鏡。他保持完全不動的姿態長達一分半鐘,觀眾持續歡呼。然後他緩緩地摘下太陽鏡,扔向人群,演唱了四首歌曲:《Jam》、《Billie Jean》、《Black Or White》和《Heal The World》。積遜的專輯《Dangerous》在排行榜上上升了90位。[62]積遜在第35屆格林美獎上被授予了格林美傳奇獎。《Black Or White》獲得了「最佳流行男歌手獎」的提名,《Jam》獲得了「最佳R&B男歌手獎」和「最佳R&B歌曲」的提名[16](p. 45-46)。專輯《Dangerous》獲得了「非古典類最佳策劃獎」,由布魯斯·斯維頓和泰迪·萊利獲得了此獎項。同年,米高·積遜贏得了三個美國音樂獎,分別是「最受歡迎流行/搖滾專輯」(專輯《Dangerous》)、「最受歡迎靈魂/R&B單曲」(歌曲《Remember The Time》)以及「國際藝術家獎」,積遜因為在全球的演出和人道主義關切而獲得此獎項,也是第一位贏得該獎項的藝術家。這個獎項此後也以他的名字命名。[31][39][116]
1993年2月10日,積遜接受了奧花·雲費90分鐘的採訪,這是他自1979年以來第二次接受採訪。他說他父親在他的童年時曾虐待過自己的手;他失去了他童年中大部分的時光,承認他經常因為孤獨而哭泣。他否認小報謠言稱他買象人的骨頭,睡在高壓氧艙,或漂白了自己的皮膚,他第一次稱自己患有白癜風。專輯《Dangerous》在發行一年多後再度登上了專輯排行榜前十位[22][62][16](p. 45-46)。
1993年夏天,積遜被一位名為喬丹·錢德勒的13歲男孩和他的牙醫父親埃文·錢德勒指控性侵犯兒童,親吻、手淫以及口交。[117][118][119]錢德勒要求積遜支付費用,積遜最初拒絕。喬丹·錢德勒最終告訴警察稱積遜曾對他進行性侵犯。[120]錢德勒醫生在錄音中表達了想要繼續追究的意圖,稱「如果我得不到我想要的,事情會越鬧越大的。我是不會輸的。我會得到我想要的一切,而他會永遠的身敗名裂……米高的生涯就完蛋了」。然而喬丹的母親堅稱當時積遜沒有不法的行為。[119]積遜之後透過錄音表示稱他是這個嫉妒父親的受害者,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從他那裏勒索錢財。[119]
1993年8月,積遜的家被警察搜查,根據法庭文件,警察在他的臥室發現了穿着很少衣服或沒穿衣服的年輕男孩的書籍和圖片。[121]這些書籍是合法購買和擁有的,陪審團決定不起訴積遜(書籍尚未開封,是由歌迷郵寄給積遜的)[122]相同的書在2005年的審判中被當做證據使用,最後被認定所有的書籍與性無關,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積遜曾將其給其他人觀看,最終判決積遜無罪。[123]1993年12月,積遜被進行裸體檢查。[124]據報道,喬丹·錢德勒曾對積遜的私密部位向警察進行了描述,並且裸體檢查的結果顯示喬丹正確描述了積遜患有白癜風症狀的臀部、短陰毛、有粉色和棕色斑點的睾丸。[124]據報道,喬丹此前曾準確的畫出了只有當積遜的陰莖被掀起時才可見的黑點。[125]這一黑點被司法長官的攝影師[126]和區檢察長所證實。[127]
積遜的朋友說他一直未從裸體檢查這一羞恥的心理陰影中走出來。事件的調查沒有定論且沒有提起任何的訴訟。[128]積遜發表了情緒化的公開聲明,表明自己是清白的。[117][124][129]1994年1月1日,積遜與錢德勒以2200萬美元的金額庭外和解。聖巴巴拉縣陪審團和洛杉磯縣陪審團於1994年5月2日因無需控告積遜而解散,[130]錢德勒於1994年7月6日與犯罪調查機構停止了合作。[131][132][133]庭外和解的文件明確表示積遜承認自己無罪且對事件無責任;錢德勒家庭和他們的律師拉里·費爾德無反駁的簽字。[134]費爾德也明確的說「沒有人要買任何人的沉默」。[135]在此事件的十年之後,在積遜第二次控性侵犯兒童期間,積遜的律師提交備忘錄指出1994年的和解是未經過他的同意進行的。[132]
1994年5月,積遜與貓王的女兒莉薩·瑪麗·普雷斯利結婚。兩人於1975年第一次相識,當時7歲的普雷斯利參加了積遜家庭在美高梅酒店賭場舉行的演唱會。[136]根據普雷斯利的一位朋友回憶「他們成年時期的友誼始於1992年11月的洛杉磯」。[137]他們每天都透過電話聯繫對方。由於性侵犯兒童案事發,普雷斯利成為了積遜情感的依賴和支持;她開始關注他的每況愈下的健康和對藥物的依賴。[138]普雷斯利解釋說,「我相信他沒有做任何錯事,他是被人冤枉的,並且是的,我開始愛上他了,我想救他,我覺得我能做到這一點。」[139]她最終說服了積遜在庭外和解此案並且暫時療養以恢復身體。[138]
積遜於1993年秋天通電向普雷斯利求婚,說「如果我要你嫁給我,你會這麼做嗎?」[138]他們的婚禮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秘密地舉行,將近兩個月之後仍在否認。[140]用她的話說,婚姻是「一對夫妻的生活……是性情活躍的」。[141]在當時,有小報媒體猜測,這場婚姻是撐起積遜公眾形象的策略。[140]兩人的婚姻持續了不到兩年的時間,最後以友好式的離婚協議而結束。[142]2010年普雷斯利在接受奧普拉採訪時承認他們花了四年多的時間想要「破鏡重圓但最後分手」,直到她決定停下來。[143]
1995年,積遜將他的聯合電視音樂和索尼音樂出版部門合併,創建了索尼/聯合電視音樂出版。積遜持有公司一半的所有權,賺取了前期950萬美元以及很多歌曲的版權。[144][145]之後,他發行了雙唱片專輯《歷史之旅:昨日,今日,明日-第一輯》。第一張唱片名為《HIStory Begins》,是一張他打榜歌曲的精選集,後來於2001年以《Greatest Hits: HIStory, Volume I》命名重新發現。第二張唱片名為《HIStory Continues》,包括了13首新歌及2首翻唱歌曲。專輯登上了排行榜的首位,在美國銷量達到700萬張[146]。專輯也是有史以來銷量最多的多唱片專輯,全球的銷量達到2000萬套(4000萬張)。[109][147]《歷史之旅》也獲得了第38屆格林美獎年度專輯的提名[16](p. 48-50)。
首發單曲《Scream/Childhood》中的《Scream》是積遜與他的妹妹珍納·積遜合唱的歌曲。歌曲將矛頭直指他受到1993年性侵犯兒童指控時媒體對他的負面報道。歌曲剛剛發行就登上了Billboard百強單曲榜的第五名,這也是該榜單剛發行的歌曲打榜的最高紀錄,歌曲也獲得了格林美「最佳流行合唱音樂獎」[16](p. 48-50)。《You Are Not Alone》是專輯中第二首發行的單曲,歌曲是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美國Billboard首支空降冠軍單曲。[96]這首歌被看作是積遜在藝術和商業上的一個重要的成功,獲得了格林美「最佳流行聲樂表演獎」的提名[16](p. 48-50)。1995年底,積遜在為電視表演排練時暈倒被緊急送醫,事故是由於緊張引發的恐慌發作所導致的。[148]《Earth Song》是專輯中第三首發行的單曲,登上了英國單曲排行榜的首位長達六周,歌曲的銷量達到了一百萬張,成為積遜在英國最成功的單曲[16](p. 48-50)。歌曲《They Don't Care About Us》的歌詞引發了爭議,反誹謗聯盟和其他組織批評部分歌詞涉嫌反猶太主義,對此,積遜迅速推出了不帶冒犯意味歌詞的修訂版本。[149]1996年,《Scream》贏得了格林美「最佳短篇音樂影片獎」,積遜獲得了美國音樂獎「最受歡迎流行/搖滾男歌手」。[31][150]
專輯跟隨着的是備受好評的歷史之旅世界巡迴演唱會,巡演於1996年9月7日展開,1997年10月15日結束。積遜在58個城市的82場演唱會上表演,共計450萬歌迷入場,總收入高達1.65億美元。演出橫跨了五大洲的35個國家,成為積遜在觀眾人數方面最成功的巡迴演唱會。[87]在巡演期間,積遜與一名皮膚科護士,他多年的朋友黛比·羅薇結婚,臨時舉行的儀式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在當時,羅薇已經懷孕大約六個月。起初,羅薇和積遜並沒有計劃結婚,但是積遜的母親嘉芙蓮說服他們這樣做。[151]長子米高·約瑟·積遜一世(常稱作「普林斯」,英語:Prince,意為王子)於1997年2月13日生於洛杉磯市錫安山醫療中心[152];女兒帕麗絲·米高·嘉芙蓮·積遜在1998年4月3日生於洛杉磯市比佛利山的一間疼痛科診所出生。[153]積遜和羅薇於1999年友好的離婚,積遜得到了孩子全部的監護權,但是隨後對子女監護權的訴訟直到2006年兩人才達成了共識。[154][155]
1997年,積遜發行了混音專輯《Blood on the Dance Floor: HIStory in the Mix》,專輯包含了《歷史之旅》專輯中打榜歌曲的混音版本和5首新歌。銷量在全球範圍內達到了600萬張,是有史以來銷量最高的混音專輯。[156]專輯和主打歌曲《Blood on the Dance Floor》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榜首[156][17](p. 610-611)。在美國,專輯被認定為白金唱片,但在排行榜上只達到了24名的位置[106][16](p. 48-50)。《福布斯》雜誌指出積遜的年度收入在1996年為3500萬美元,1997為2000萬美元。[95]
1999年6月,積遜參與了多項慈善活動。他在意大利的摩德納參加了盧奇亞諾·帕瓦羅蒂的慈善募捐音樂會。這場演出是為支持為名「War Child」(戰爭兒童)的非營利組織,共為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的科索沃難民募捐了一百萬美元,也為危地馬拉的兒童募捐了額外的資金。[157]同月晚些時候,積遜在韓國首爾和德國慕尼黑組織了兩場「米高·積遜與朋友們」慈善音樂會,參與演出的藝術家包括史萊許、蠍子樂隊、大人小孩雙拍檔、路德·范德魯斯、瑪麗·嘉兒、A·R·拉曼、帕布·德瓦、修芭娜、安德烈·波切利、盧奇亞諾·帕瓦羅蒂、李玟、劉德華、S.E.S.和H.O.T.。[158]這些款項捐贈給了納爾遜·曼德拉兒童基金會、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59]從1999年8月到2000年期間,積遜居住在紐約東74街4號。[160]
在世紀之交,積遜獲得了全美音樂獎「20世紀80年代藝術家」的稱號。[161]2000年至2001年,積遜與泰迪·萊利、羅德尼·傑金斯及其他人在工作室中合作。2001年10月,專輯《萬夫莫敵》(Invincible)發佈。這是積遜六年來首張標準長度的專輯,也是積遜逝世之前發佈的最後一張正規專輯。該專輯發行之前,積遜與他的唱片公司索尼音樂娛樂發生了糾紛。積遜原本預期在21世紀早期他專輯的許可權會被歸還到自己手中。一旦有了許可,他就能夠隨心所欲地推行自己的作品,並且得到所有的利潤。但是因為合同中的各種條款,歸還期限卻是在多年之後。積遜發現代表自己的律師也同時代表索尼[17](p. 610-611)。積遜還擔心,多年以來,索尼迫使他出售音樂版權中自己的份額。積遜擔心索尼於自己之間可能有利益衝突,如果一旦積遜的事業失敗,他就不得不以低價出售音樂版權中自己的份額。[162]積遜試圖提前終止他的合同[17](p. 610-611)。
2001年9月,為慶祝他單飛30周年,積遜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辦了兩場三十周年音樂會。積遜與他的兄弟們自1984年以來首度在舞台上重聚。參加表演的還有Mýa、亞瑟小子、雲妮·侯斯頓、超級男孩、天命真女、莫妮卡·丹妮絲·布朗、路德·范德魯斯、史萊許和其他藝術家[16](p. 50-53)。第二場演出在九一一襲擊事件之前的晚上舉進行。[163]在9·11之後,積遜在華盛頓特區的甘迺迪紀念體育場組織了《United We Stand: What More Can I Give》慈善募捐音樂會。音樂會於2001年10月21日舉行,表演匯集了數十位主要的藝術家,在謝幕時演唱了他創作的歌曲《What More Can I Give》。[162]積遜在慈善音樂會中的個人表演被從電視版本中刪除,但他在後台唱和音的鏡頭沒有刪減。刪除的原因是與之前30周年音樂會的合同問題:積遜在音樂會中的表演被剪接成兩小時的電視特輯,名為《米高·積遜:三十周年慶典》,於2001年11月首次播出。
雖然這些活動在《萬夫莫敵》發行之前舉行,但2001年10月新專輯也備受人們期待。《萬夫莫敵》登上了13個國家的榜單,專輯在全球的發行量超過1300萬張。在美國被認證為雙白金唱片。[106][109]但是,《萬夫莫敵》的銷量少於他之前所發行的專輯,部分原因是由於缺乏宣傳、沒有相應的世界巡演和與唱片公司的糾紛。專輯也是在音樂產業蕭條的時期發行。[162]這張專輯耗資3000萬美元錄製,不包括相關的推廣費用。[164]專輯中有三首歌曲作為單曲發行,分別是《You Rock My World》、《Cry》和《Butterflies》,後者沒有發行音樂影片。積遜在2002年7月稱當時索尼的總裁蒙托拉是「魔鬼」,是不支持他手下非裔美國藝術家的「種族主義者」,利用他們只是在為自己謀取私利的人。[162]積遜指責蒙托拉將他的同事埃文·高帝叫做「肥黑鬼」(fat nigger,英文中對黑人有輕蔑意味的詞)。[165]索尼拒絕與積遜續約,並聲稱積遜因為拒絕在美國進行巡演,所以導致2500萬美元花費的宣傳活動失敗。[164]
2002年,米高·積遜贏得了全美音樂獎「世紀藝術家」稱號,這也是他第22次獲得全美音樂獎。[166]同年,積遜的第三個孩子普林斯·米高·積遜二世(暱稱「毯子」,英語:Blanket)於加州拉米薩市夏普格羅斯蒙特醫院出生。[167]孩子的生母未知,按照積遜所說孩子是使用他的精子與代孕母親透過人工授精產生的。[168][154]在11月20日,積遜將孩子帶到了柏林阿德龍飯店他房間的陽台上,歌迷站在窗外,孩子的臉用布遮住,積遜用右臂抱住孩子,但手臂已經越過陽台的圍欄,房間距離地面有四層樓之高,這一行為廣受媒體的批評,被稱作「懸掛甩當事件」。積遜隨後為此事道歉,稱是「一個可怕的錯誤」。[169]索尼發佈了名為《獨一無二》的積遜暢銷歌曲的精選集。在美國,這張專輯被RIAA認證為3倍白金唱片;在英國被認證為6倍白金唱片,並且銷售價至少達到了120萬張。[106][170]
從2002年5月開始,積遜允許英國記者馬丁·巴希爾帶領的紀錄片劇組跟隨着他,並在他身邊拍攝。在柏林時將孩子「懸掛甩當事件」期間劇組就跟隨着積遜。紀錄片命名為《米高·積遜大追蹤》,於2003年3月播出,但將積遜描繪成一位異常的、有損形象的歌手。
片中有一個極具爭議的鏡頭,是關於積遜與一名年輕的男孩牽着手,討論住宿的安排[17](p. 640)。紀錄片一播出,聖巴巴拉縣檢察官辦公室就開始了犯罪調查。積遜於2003年11月被捕,並受到了與片中13歲男孩相關的7項性侵犯兒童和2項施用酒精指控[17](p. 640)。積遜否認全部的指控,稱在外過夜與性沒有關係。米高·積遜的審判於2005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聖瑪麗亞開始,持續了5個月,在五月底結束。2005年6月13日,積遜被宣判所有指控均不成立。[171][172][173]在審判之後,積遜作為謝赫阿卜·杜拉的客人高調宣佈搬到巴林的波斯灣島居住。[174]根據傑梅因·積遜於2011年9月在倫敦《泰晤士報》上的聲明,巴林也是當時如果積遜被判有罪家人打算讓他去的地方(然而當時積遜並不知道這個計劃)。[175][176]
2006年3月,夢幻莊園的主樓因為削減成本而關閉。[177]在當時有大量的報道稱積遜擁有財務問題。積遜已經拖欠對他音樂出版控股的2億7000萬美元貸款的償還,即使那些控股據報道稱一年為他賺取大約7500萬美元。[178]美國銀行將債務出售給豐澤投資集團。據報道,索尼提出了重組議案,這可以使他們在未來選擇購買他們共同擁有的出版公司中積遜一半的股權(為積遜留下了25%的股份)。[145]積遜於2006年4月同意了索尼的再融資交易,但沒有公佈具體的細節。[179]積遜當時沒有與索尼或任何其他主要的唱片公司簽約。
2006年初,有消息稱積遜與總部位於巴林的雙海唱片公司簽約。但是交易從未完成,雙海唱片的行政總裁蓋·福爾摩斯後來也證實這筆交易沒有完成。[180][181]同年,索尼將80年代和90年代的單曲重新包裝,以《米高·積遜:遠見卓識》(Michael Jackson: Visionary)命名,隨後成為了套裝。其中多數的單曲因此重返榜單。2006年9月,積遜和他的前妻黛比·羅薇證實他們就長期的子女監護權的訴訟達成了共識,其中的條款未公之於眾,積遜仍對兩個孩子擁有監護權。[155]2006年10月,霍士新聞的娛樂記者羅渣·弗里德曼說積遜在愛爾蘭韋斯特米斯郡的工作室中錄製唱片,但關於他在當時正在錄製什麼或誰在為其出資,自從他的公關發表聲明宣稱他已經離開雙海之後就不得而知。[181][182]
2006年11月,積遜邀請了「Access Hollywood」的攝製組到韋斯特米斯工作室,MSNBC新聞頻道報道稱他正在錄製他的新專輯,由will.i.am和黑眼豆豆製作。[109]積遜於2006年11月15日在倫敦舉行的世界音樂獎上表演,並且接受了唱片銷量過億的「鑽石獎」。[109][183]積遜於2006年聖誕節之後回到了美國參加在佐治亞州奧古斯塔舉行的占士·布朗的葬禮。他朗讀了悼詞,稱「占士·布朗是我最大的靈感導師」。[184]2007年的春天,積遜和索尼聯手又購買了一家音樂出版公司:Famous Music,此公司以前由維亞康姆所有。這筆交易使他擁有了阿姆、夏奇拉、貝克和其他人歌曲的版權。[185]在此期間,積遜在紐約與詞曲作家兼製作人will.i.am,在拉斯維加斯與製作人阿肯和RedOne錄製了大量的歌曲。[186][187]2007年3月,積遜在東京接受了美聯社一個簡短的採訪,他說「我從6歲開始就進到了娛樂圈,像查爾斯·狄更斯所說『這是一段最好的時光,也是一段最壞的時光』。但我不會改變我的生涯……雖然有些人故意傷害我,但我不為所動,因為我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有一個堅強的信念,有着一直在支持我,並且在將來也會一直支持我的朋友和歌迷。」[188]
2007年3月,積遜在美國陸軍位於日本的座間基地迎接三千多名美國士兵和家屬。主持人因積遜對美軍士兵及家屬的投入為他頒發了感謝信。[189]
2007年9月,據報道積遜仍在和will.i.am合作,但是顯然這張專輯從未完成。[190]2008年,積遜與索尼為紀念《Thriller》發行25周年發佈了《顫慄 25》。專輯中收錄了由原先錄製但未發行的歌曲《For All Time》和其他歌曲的混音版本。[191]其中兩首混音作品作為單曲發行:《The Girl Is Mine 2008》(與will.i.am混音)和《Wanna Be Startin' Somethin' 2008》(與阿肯混音)。第一首單曲是基於早期的試唱版本(Demo)混音,沒有加入保羅·麥卡尼的合唱。這兩首單曲並沒有獲得太大的成功,但專輯本身非常賣座。[191][192][193][194]為慶祝積遜的50歲生日,索尼BMG公司發行了一系列的打榜合輯,定名為《流行樂天王》(King of Pop)。與以前的專輯不同,這張專輯是透過世界各國的歌迷投票選出各國版本內所包含的歌曲。[195]專輯在大多數所發行的國家登上了前十名的位置,並在其它將其進口的國家(例如美國)的銷量也很高。[196][197]
2008年底,豐澤投資集團揚言要取消夢幻莊園的贖回權,積遜曾將夢幻莊園作為抵押品換取了上千萬美元貸款。然而,豐澤投資選擇將積遜的債務變賣給殖民地資本公司。在11月,積遜將夢幻莊園的所有權轉讓給了梧桐谷牧場有限責任公司,這是積遜與殖民地資本公司的合資企業。這筆交易清除了積遜的債務,並且據說他甚至還獲得了來自企業的額外3500萬美元。在他去世的時候,積遜還擁有夢幻莊園/梧桐谷的股份,但不知道他持股的比例。[198][199][200]2008年9月,積遜與朱利安拍賣行就展示和拍賣大約1,390件的收藏紀念品展開談判。拍賣會定於4月22日至25日。[201]被拍物品的展示於4月14日如期展開,但最後的拍賣在積遜的要求下取消。[202]
2009年3月,積遜在倫敦的O2體育館舉行了新聞發佈會,宣佈舉行名為《This Is It》的巡迴復出演唱會。這是積遜在1997年完成HIStory世界巡迴演唱會之後的首個大型巡演。積遜稱可能在演唱會之後退休;他說這可能是他「最後的謝幕」。演唱會最初的計劃是在倫敦舉行10場,之後去往巴黎、紐約和孟買。AEG Live的總裁兼行政總裁蘭迪·菲利普斯表示僅前十場的演出就會為積遜賺取大約五千萬英鎊。[203]超過一百萬張的門票在不到兩小時內一掃而空,打破了史上銷售速度最快演唱會門票紀錄,主辦方也因此將演出場次加至50場。[204]巡演由肯尼·奧特加作為編舞導演,積遜在幾個星期於位於洛杉磯的斯台普斯中心(由AEG所有)排練。[205]演唱會定於2009年7月13日開始,於2010年3月6日結束。在倫敦首演前不到三周,所有場次的演唱會門票全部售罄,之後積遜因為心臟驟停逝世。[206]在他逝世之前,有普遍的認為稱他與克里斯汀·奧迪吉耶展開了服裝生產線;由於他的逝世,當前品牌的狀態仍是未知。[207][208]
積遜的第一首遺作歌曲由他的遺產公司發行,名為《This Is It》,是由積遜與保羅·安卡於80年代合作編寫。這首歌曲並不在演唱會的節目單中,歌曲的錄製是基於當時的試唱磁帶完成的。積遜在世的兄弟們自1989年以來首次重聚在錄音室來錄製歌曲的和音。2009年10月28日,有關演唱會排練的紀錄片《Michael Jackson:This Is It》發行。[209]儘管電影只有兩周長的檔期,但成為有史以來最賣座的紀錄片或音樂會電影,在全球獲得了2.6億美元的票房。[210]積遜的遺產公司獲得了90%的利潤。[211]伴隨着電影發行的還有同名的專輯。兩個版本的新歌出現在專輯中,其他的歌曲按照電影中呈現的順序排序,附贈曲目中包括以前未發行歌曲的版本,和由積遜朗誦的名為《Planet Earth》的詩。[212]在2009年全美音樂獎中,積遜在逝世後贏得了四個獎項,其中他的專輯《Number Ones》贏得了兩個獎項,這也使他獲得的全美音樂獎總數達到26項。[213][214]
2009年6月25日,積遜在他位於洛杉磯荷爾貝山租賃的住處逝世。他的私人醫生康拉德·默里曾試圖急救但沒有成功。[215]洛杉磯消防隊的救護人員於12:22(太平洋夏令時間,協調世界時 19:22)接到911電話,並於三分鐘後抵達積遜的住所。[216][217]據報道,當時積遜已停止呼吸,救護人員對他進行心肺復甦術。[218]積遜被緊急送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附屬醫療中心急救,於13:13(協調世界時 20:13)抵達醫院。當地時間14:26(協調世界時 21:26)米高·積遜被宣告死亡。[219][220]積遜的逝世引發全球性的悲痛。[215]
積遜逝世這條新聞迅速在網絡上傳開,網友的訪問劇增導致網站的訪問緩慢以及伺服器癱瘓。TMZ和洛杉磯時報的網站遭遇崩潰。[221]谷歌最初認為數以百萬計的人搜索「米高·積遜」是搜尋引擎遭遇到DDoS攻擊,所以阻止有關於米高·積遜的搜索長達30分鐘。維基百科在15:15(太平洋夏令時間,協調世界時 22:15)和推特一樣都遭遇崩潰。[222]維基媒體基金會稱在不到一小時內有將近一百萬人訪問積遜的生平,這可能是維基百科歷史上訪問量最多的一小時。[223]美國在線即時通訊癱瘓40分鐘。美國在線稱這是「互聯網歷史上一個有重大意義的時刻」,又稱「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來看,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224]
據報道,在新聞傳開後,大約15%的推特,也等同於每分鐘5,000條推文提到積遜,[225][226]相比較而言,有關2009年伊朗總統選舉和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等前些時間的新聞頭條只有5%。[226]而網絡流量從11%至少比正常水準提高二十多個百分點。[225][227]音樂電視網和黑人娛樂電視台均馬拉松式的播出積遜的音樂影片。[228]積遜的特別報道在全世界的多個電視台播出。英國肥皂劇《東區人》在6月26日的劇集結尾為此增加一個環節。[229]積遜的逝世成為《太陽報》的頭版頭條長達兩周。[230]在相同的時間段,美國三大電視網絡的晚間新聞,ABC世界新聞、CBS晚間新聞以及NBC晚間新聞,多達34%的時間都在報道他,[231]包括《時代》在內的很多雜誌出版紀念版。[232]電影《G型教主》中有關積遜二姐拉托亞的鏡頭因為對積遜家庭缺少尊重而被刪減。[233]
積遜的追思會於2009年7月7日在洛杉磯斯台普斯中心舉行,在此之前,積遜的私人悼念儀式在森林草坪紀念公園的自由大廳舉行。160萬名歌迷在兩天的申請期內申請門票,由於參與人數之多,主辦方採用彩票式的方法最終以隨機抽取8,750人,每人得到兩張門票。[234]積遜的靈柩出現在追思會現場,但沒有關於遺體最終處置的消息發佈。積遜的追思會是網絡串流媒體歷史上觀看人數最多的事件之一。[235]據尼爾森估算,大約有3110萬美國人觀看追思會,相比較,2004年前總統朗奴·列根下葬大約有3510萬人收看,1997年戴安娜王妃的葬禮大約有3310萬美國人收看。[236]
瑪麗·嘉兒、史提夫·汪達、萊昂納爾·里奇、約翰·梅爾、珍妮花·赫遜、亞瑟小子、傑曼·積遜以及夏恩·賈法戈利上場表演。貝里·戈迪和斯莫基·羅賓遜獻上頌詞,拉蒂法女皇朗讀由馬婭·安傑盧為積遜寫的詩《我們曾擁有他》(We had him)。[237]艾爾·夏普頓牧師告訴積遜的孩子「你們的父親不是怪物,你們的父親被迫對付的那些東西才是怪物。但是他不得不對付」時,贏得全場的起立鼓掌和歡呼。[238]追思會上積遜11歲的女兒帕麗斯·嘉芙蓮首次公開發言,她哭着說出「從我出生以來,爸爸一直就是你所能想像出的最好的父親……我只想說我愛他……那麼的愛他。」[163][239]西奧斯·史密斯牧師做出最後的祈禱。[240]8月24日,幾個新聞媒體援引匿名的消息來源指出,洛杉磯驗屍官已經決定將積遜的死亡看做一起殺人案;這一消息隨後於8月28日由驗屍官證實。[241][242]在積遜死亡的時候已經被施用丙泊酚、勞拉西泮以及咪達唑侖。[243]執法人員對他的私人醫生康拉德·默里就過失殺人進行調查。[244]2010年2月8日,默里被洛杉磯檢方指控過失殺人罪。[245]積遜於2009年9月3日在加州格倫代爾森林草坪紀念公園下葬。[246]
2010年6月25日,在積遜逝世一周年之際,歌迷來到洛杉磯以表達對他的敬意。他們參觀荷里活星光大道上的積遜星、積遜的家以及森林草坪紀念公園。很多歌迷攜帶着向日葵和其他紀念物品。積遜的家庭和密友前來瞻仰。[247][248]嘉芙蓮回到印第安納州加里市揭幕放置在積遜家前院的花崗岩紀念碑。紀念持續成燭光守夜活動和進行名為《We Are The World》的表演。[249][250]6月26日,人們在洛杉磯警察局前的老帕克中心舉行抗議遊行,並遞交要求公正的數千人簽名的請願書[251][252]。積遜家族基金會和VoicePlate製作公司舉辦了一場名為「永遠的米高」(Forever Michael)的紀念活動,活動集合積遜的家人、名人、歌迷、支持者和社區人士,歌頌並榮耀他一生的成就。活動所得收入的一部分捐獻給積遜最熱衷的慈善事業。嘉芙蓮還介紹她的新書《永不說再見》(Never Can Say Goodbye)。[253][254][255]
在積遜逝世後,他成為2009年專輯暢銷最多的藝術家。在他去世後的12個月內,他在全美國的專輯銷量超過820萬張,以及全球範圍內總計3500萬的銷量。[256][257]積遜成為在下載歷史上首位在一周內下載量達到100萬的藝術家,以及歌曲打破260萬下載量的記錄。在他去世後,三張專輯的銷量超過任何一張新出的專輯,這也是首次過去的專輯比任何新專輯更賣座。[258]積遜也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在單獨一年內4張專輯登上最暢銷專輯前20位。[259]由於銷量的激增,索尼公司宣佈他們已和遺產公司延長持有的發行權。由索尼音樂所持有的經銷權原本將於2015年到期。[260]2010年3月16日,索尼音樂娛樂公司率先在其旗下的哥倫比亞/史詩唱片集團簽訂新的積遜歌曲發行權,並擴展他們的分銷權至少到2017年,並獲准發行10張有關以前未發行歌曲材料的專輯或已發行作品的收藏輯。[261]2010年11月4日,索尼宣佈積遜的第一張遺作專輯《米高》,並於12月14日發行,專輯的宣傳單曲《突發新聞》(Breaking News)於11月8日在電台播放。[262]這份協議是音樂行業里前所未有的,因為它是涉及到單一藝術家的史上最貴的音樂合同;據報道索尼音樂為這份協議支付2.5億美元。[260][263]電子遊戲公司育碧軟件宣佈會在2010年假日季發佈一款有關米高·積遜的舞蹈音樂遊戲。遊戲的名稱為《米高·積遜:體驗》(Michael Jackson: The Experience),率先在Kinect和PlayStation Move平台發行,微軟Xbox 360和索尼PlayStation 3平台於同年的後期發佈。[264]
2010年11月3日,戲劇表演公司太陽馬戲團宣佈於2011年10月在蒙特利爾首次公演《米高·積遜:不朽世界之旅》,並在拉斯維加斯進行固定性表演。[265]這場時長90分鐘,耗資5700萬美元的巡迴舞台秀將積遜的標誌性音樂作品和編舞與太陽馬戲團的藝術、舞蹈以及空中表演結合起來,包含65名藝術家,[266]由傑米·金編導。[267][268]2011年10月3日,原聲專輯《不朽》(Immortal)被宣佈發行,專輯包含40首由凱文·安圖尼斯重新製作的積遜的原創錄音。[269]2013年2月21日,太陽馬戲團宣佈第二場更大更具戲劇性的表演,定名為《米高·積遜:第一》(Michael Jackson: One),成為拉斯維加斯曼德勒海灣度假村的常駐表演。表演依舊由傑米·金編導,於2013年5月23日在新裝修的劇場開始運作,在評價和商業上都是一次成功。[270][271][272][273]
2011年4月,積遜多年的好友,億萬富商,富勒姆足球俱樂部的主席穆罕默德·法耶茲揭幕矗立在克拉文農場球場外的積遜雕像。[274]富勒姆的球迷因為不理解積遜與俱樂部的關係而對雕像感到困惑。[275]法耶茲為雕像做辯護並對球迷說如果不欣賞它就「下地獄去吧」。[276]但雕像於2013年9月被移走。[277]
2012年,為了結束家庭的公共爭鬥,積遜的哥哥傑曼·積遜收回針對積遜遺產繼承權的公開批評信和他母親的顧問對於他弟弟遺囑合法性質疑的簽名。[278]蒂托·積遜的兒子T.J·積遜在錯誤的報道嘉芙蓮·積遜走失後被給予米高·積遜孩子的共同監護權。[279][280]
2013年5月16日,編舞家韋德·羅布森在《今日秀》上聲稱積遜從他七歲的時候就開始「對我進行性表演並強迫我對他進行性表演」長達七年。[281]韋德曾經在積遜2005年性侵犯兒童的案件上為積遜辯護。[282]積遜遺產的律師稱韋德的言論「可恥並且可悲」。[283]定於2014年6月2日的聽證會將決定韋德是否可以起訴積遜遺產管理委員會。[284]2014年2月,據報道,美國國家稅務局稱積遜遺產管理委員會虧欠7.02億美元,包括5.05億的稅款以及他們低估積遜遺產財富所處罰的1.97億美元。[285]
2014年3月31日,史詩唱片公司宣佈將發行名為《超脫》的專輯,專輯收錄此前未發行的8首曲目,[286][287]於5月13日正式發行。[287]2014年5月12日,另外一名名為吉米·塞夫查克的年輕人起訴積遜的遺產公司,稱在80年代晚期「從10歲到14或15歲的時候」積遜對他進行性侵犯。[288] 在2014年Billboard音樂獎期間,運用全息投影技術,積遜的影像被呈現在舞台上,作出經典的舞台動作,並演唱第二張遺作專輯《超脫》中的歌曲《Slave to the Rhythm》。[289]
2018年,Michael Jackson 逝世十周年,巴黎時裝品牌 Balmain為了向這位天王巨星致敬,展出一個滿有八十年風格的系列[290]。
積遜的音樂紮根於節奏藍調、流行樂以及靈魂樂。他受影響於多個音樂家的作品,例如小理察、占士·布朗、傑基·威爾森、戴安娜·羅斯、佛烈·雅士提、[291]小薩米·戴維斯、[291]真·基利、[292]大衛·魯芬[293]艾斯禮兄弟合唱團、Bee Gees以及在《避開》和《Bad》影片中作出貢獻的《西區故事》的舞者。[294]積遜1971年結識了正在為戴安娜·羅斯的電視特輯《戴安娜!》(Diana!)設計舞蹈動作的大衛·溫特斯,兩人成為朋友,據大衛所述,積遜幾乎每周都要看一遍《西區故事》,這是積遜最喜歡的電影。[295][296][297]小理察對積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298][299]而占士·布朗則是對積遜的靈感啟發最大的人。在談到布朗時,積遜稱:「當我是一個小孩子,不超過六歲的時候,無論是我在睡覺,還是我在做什麼,無論是什麼時間我媽媽都會叫醒我,去看在電視上播放的大師之作。而當我看到他的動作,我被迷住了,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演員的表演像占士·布朗一樣,就在那時,因為占士·布朗,我知道這正是我餘生想要做的事情。」[300]
年輕的米高·積遜把他演唱技巧的很大一部分歸功於戴安娜·羅斯。羅斯對他不僅給他以母親一般的形象,她還在排練時作為一位多才多藝的表演者一樣觀察。他後來表示:「我認識她真好。她教給我很多東西。我以前只是坐在角落裏看她的動作。她是在運動當中的藝術。我學習她的動作,她唱歌的方式 - 就是她做的那樣。」他告訴她:「我想成為像你那樣,戴安娜。"她說:「你只要做自己就好。」[17](p. 60)積遜將他延長音的演唱方式歸功於羅斯,特別是他對「oooh」插入音的使用。從年輕的時候開始,積遜就經常在小節的停頓處加入一個突然的插入音「oooh」。戴安娜·羅斯曾在樂隊「The Supremes」錄製的很多歌曲中使用過這種效果[17](p. 64)。
有別於很多藝術家,積遜並不在紙上寫歌,而是會用錄音機將聲音錄下來,並會將腦海中想到的歌詞唱出來。[301]他大多數的歌曲,例如《Billie Jean》、《Who Is It》和《Tabloid Junkie》,都會用到節奏口技並用人聲模仿樂器及其他聲音,而不是演奏真正的樂器。積遜曾提到用人聲演唱鼓聲和低音結他要比演奏樂器更為簡單。有幾位評論家曾說過積遜清晰的嗓音能夠令人信服的代替樂器。Allmusic的史蒂芬·休伊說過,貫穿他整個的單飛生涯,積遜的多才多藝使他能夠體驗各種類型的音樂主題和流派。[2]作為一位音樂家,他涉獵的範圍從摩城時期的舞曲和情歌,到鐵克諾音樂及結合了放克節奏和硬式搖滾結他的浩室音樂周邊的新傑克搖擺。[94][302][303]
休伊指出專輯《Thriller》要比專輯《牆外》更具優點;舞曲和搖滾更加激烈,而流行曲調和情歌更加柔和深情。[2]比較有名曲目包括情歌《The Lady in My Life》、《Human Nature》和《The Girl Is Mine》;放克曲目《Billie Jean》和《Wanna Be Startin' Somethin'》;及後的士高作品《Baby Be Mine》和《P.Y.T.》(Pretty Young Thing)。[2][302][303][304][305]隨着《Thriller》的發行,《滾石》雜誌的克里斯托弗·康奈利評論道積遜形成了他日後長期使用的更加偏執並更具黑暗意象的潛意識主旋律。[305]Allmusic的斯蒂芬·托馬斯·埃爾文提到這在歌曲《Billie Jean》和《Wanna Be Startin' Somethin'》中有明顯的體現。[303]在《Billie Jean》中,積遜演唱的是關於一位痴狂的歌迷聲稱他是她孩子的父親。[2]在《Wanna Be Startin' Somethin'》中,他對八卦和媒體進行了爭論。[305]在《避開》中公開譴責了幫派暴力,對《西區故事》表示敬意,據休伊稱這也是積遜第一首成功的搖滾跨界作品。[2][94]他還指出,主打歌《Thriller》開始了積遜對超自然現象主題的興趣,這一主題在隨後的幾年中也有提及。[2]1985年,積遜合作譜寫了慈善歌曲《We Are The World》;人道主義成為後來成為他歌詞和公眾人物中反覆出現的主題[2]。
在專輯《Bad》中,搖滾歌曲《Dirty Diana》表現出積遜掠奪情人的概念。[308]主打單曲《I Just Can't Stop Loving You》是一首傳統的情歌,而《Man In The Mirror》是一首關於懺悔和決心的使人喚醒和振奮的情歌。[74]《Smooth Criminal》是一首有關血腥的攻擊、蹂躪及謀殺的歌曲。[74]Allmusic的斯蒂芬·托馬斯·埃爾文指出專輯《Dangerous》表現出積遜是一個自身充滿矛盾的個體。[309]他評論道這張專輯比《Bad》更為多元化,因為專輯在吸引普通市民的同時,像歌曲《Heal The World》也能吸引中產階級。[309]專輯的前半部分曲風為新傑克搖擺,包括歌曲《Jam》和《Remember The Time》。[310]這是積遜首張以社會弊病為主題的專輯;例如歌曲《Why You Wanna Trip on Me》抗議了世界飢餓、愛滋病、無家可歸和毒品問題。[310]專輯收錄了關於他受到性犯罪指控所創作的歌曲《In the Closet》[310]專輯的同名歌曲繼承了先前掠奪式的愛與心中失控欲望的主題。[310]專輯的第二部分包括了像《Will You Be There》、《Heal The World》和《Keep the Faith》這樣有關內省與虔誠的歌曲;這些歌曲表明積遜對個人的艱難和擔憂向世人敞開心扉。[310]在情歌《Gone Too Soon》中,積遜向他的好友瑞安·懷特及其他處在愛滋病困境中的人表達敬意。[311]
專輯《HIStory》營造了一種多疑的氣氛,[312]專輯的焦點集中在積遜的艱辛和對公共事件掙扎的歷程。在新傑克搖擺-放克-搖滾曲風的歌曲《Scream》和《Tabloid Junkie》,以及節奏藍調情歌《You Are Not Alone》中,積遜對他感受到的不公正和孤獨進行了反抗,並且直接表達了他對媒體的憤怒。[313]在情歌《Stranger in Moscow》中,積遜對他「聲譽的降低」感到悲痛。歌曲《Earth Song》、《Childhood》、《Little Susie》和《Smile》都是歌劇風格的流行作品。[312][313]在歌曲《D.S.》中,積遜對地方檢察官湯姆·斯諾登進行了諷刺。他將斯諾登描述做一個令人討厭的,有白人優越主義的,想「抓到我,不論死活」(get my ass, dead or alive)的人。對此,斯諾登說「我還沒有,或許應該說,因為他的那些榮譽而去聽這首歌,但別人告訴我在歌曲的最後是一聲槍響」。[314]專輯《Invincible》表明積遜與製作人羅德尼·傑金斯之間的協作。[2]專輯由城市靈魂樂曲風的《Cry》和《The Lost Children》,情歌類型的《Speechless》、《Break of Dawn》和《Butterflies》,和由嘻哈,搖滾及節奏藍調融合的歌曲《2000 Watts》、《Heartbreaker》和《Invincible》組成。[315][316]
積遜從孩童時期開始演唱,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聲音和演唱風格有着很明顯的變化。從1971年至1975年,積遜的聲音從男童聲高音降到了男高音。[317]他成年之後的音域是從F2到E♭6。積遜在1973年積遜五人組的專輯《G.I.T.: Get It Together》的歌曲《It's Too Late to Change the Time》中首次開始使用名為「嗝式唱腔」的演唱技巧。[318]積遜完全的不再使用嗝式唱腔(有點像大口呼吸或者喘氣)是到專輯《牆外》的錄製:在歌曲《Shake Your Body》(Down to the Ground)的宣傳影片中可以看出[16](p. 22)。70年代後期,專輯《牆外》發行之後,積遜的歌唱功力獲得了好評。當時的《滾石》雜誌將他的歌聲與史提夫·汪達的「上氣不接下氣,夢囈式的口吃」相對比,還分析稱「積遜清柔的高音美得異乎尋常,大膽卻平順滑進的驚人假聲讓人眼前一亮」。[319][320]1982年專輯《Thriller》推出後,《滾石》雜誌認為積遜當時的嗓音轉變成「帶有憂傷色彩」的「完完全全的成人歌聲」。[305]
積遜頻繁的在歌曲中刻意的發錯「come on」的讀音,並且偶爾將其拼寫成「c'mon」、「cha'mone」或者「shamone」,這也是在誇張的表現上對他的主要印象。[321]90年代積遜的專輯《Dangerous》發行後,《紐約時報》指出有些曲目「他大口呼吸,聲音帶有緊張的懺抖,或是突然落入極度絕望的低聲輕語,緊閉牙齒發出的嘶嘶聲」和他的「語調悲苦」。[310]但當唱到兄弟之情或其它正面議題時,積遜的歌聲又會轉回「柔和」。[310]《滾石》雜誌在對專輯《Invincible》評論時提到此時43歲的積遜的表現依然「精心詮釋,並帶着縈繞人心的和諧」。[322]尼爾森·喬治在總結積遜的聲音特點時以「優雅、壓迫、吼叫以及自然的孩子氣。他的假音、他的柔和,在在彰顯了身為一代巨星的要素」作為開頭[16](p. 24)。
積遜也常被稱為「音樂影片之王」(King of Music Videos),[323]Allmusic的史蒂夫·休伊稱積遜將音樂影片轉化成為一種藝術形式,透過複雜的故事情節、舞蹈動作、特效和客串演員作為呈現的手段,同時打破了種族的障礙。[2]在《Thriller》之前,據稱因為他是非裔美國人,所以他的音樂影片很難在全球音樂電視台(MTV)播出。[324]在CBS唱片的壓力之下最終讓MTV播出了《Billie Jean》和之後《避開》的音樂影片,開始了與積遜的長期合作關係,也幫助其他黑人音樂藝術家得到了認可。[325]MTV的員工否認他們有任何種族歧視或者因為壓力而改變他們的立場,堅稱他們播出的搖滾音樂是不分種族的。[326]這些音樂影片的流行也促使當時創立不久的頻道出名,也將頻道的重點轉向流行樂和節奏藍調。[325][327]積遜在《摩城唱片25周年:昨天,今天,永遠》(Motown 25: Yesterday, Today, Forever)的表演改變了現場舞台表演的範疇,「積遜對口型演唱的《Billie Jean》本身並不非凡,但對口型的演唱沒有改變演出的效果是非凡的,因為現場表演或者對口型演唱對觀眾來說沒有什麼不同」,因此使得藝術家可以在現場舞台表現音樂影片般精彩的表演。[328][329]《Thriller》的編舞已經成為全球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從印度電影到菲律賓監獄的模仿表演,有關《Thriller》舞蹈的複製無處不在。[330]《Thriller》也標誌着音樂影片長度和規模的擴大,被健力士世界紀錄評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音樂影片。[96]
在由馬田·史高西斯導演的19分鐘長的《Bad》音樂影片中,積遜開始使用一些性意象和此前未使用過的編舞方式。他偶爾抓住或觸碰他的胸膛、軀幹和胯部。1993年,奧普拉在採訪時問到積遜為何抓住胯部,他回答「我認為是潛意識在作怪」,稱這並不是事先設計好的,而是按照音樂很自然就會發生的。然而歌迷和評論家對此評價不一,《時代》雜誌稱其為「下流」。韋斯利·史納斯在影片中客串,在此後積遜的音樂影片中,也經常能看到有著名演員的客串。[70][331]在《犯罪高手》的影片中,積遜嘗試了一種讓表演者的身體反重力前傾45度角的表演,超過了自身的重心系統。為了在現場表演時完成這種舞步,積遜和設計師發明了一種特殊的可以將表演者的腳和舞台相連接的鞋子,做到讓人的身體前傾。這個裝置被申請為美國專利第5,255,452號。[332]雖然《Leave Me Alone》的音樂影片沒有在美國正式發行,但在1989年,它獲得了三項Billboard音樂影片獎的提名,[333]同年贏得了金獅獎的最佳特技獎,在1990年贏得了格林美最佳短篇音樂影片獎[16](p. 43-44)。
積遜於1988年獲得了「MTV音樂影片先鋒獎」,並於1990年獲得了「MTV音樂影片先鋒獎之十年獎」以表彰他在80年代對藝術形式所做的貢獻;1991年,此獎項被重新命名為「米高·積遜音樂影片先鋒獎」[16](p. 45-46)。《Black Or White》的音樂影片頗具爭議,影片於1991年11月14日於27個國家同時播出,據估算觀眾達到了5億人,是當時收視率最高的音樂影片。[109]影片中有涉及到性和暴力的場面,14分鐘版本的後半部分被刪減以防止影片被禁播,隨後積遜為此道歉。[334]麥考利·卡爾金、佩吉·利普頓和喬治·溫特在影片中客串。片中使用了影像變形,在此後這也成為音樂影片中一項重要的技術。[335]
《銘記這一刻》(Remember the Time)影片的製作很精心,時長超過九分鐘,成為積遜最長的音樂影片之一。影片的情景設置在古埃及,使用了突破性的視覺效果,愛迪·梅菲、夏奈爾·伊曼和魔術師約翰遜在片中客串,積遜使用了一套獨特且複雜的舞蹈動作。[336]《In the Closet》的影片是積遜最具性意向的作品,超級名模納奧米·坎貝爾在片中與積遜跳求偶舞蹈。這個音樂影片在南非因為性意向而被禁播[16](p. 45-46)。
《Scream》的音樂影片由馬克·羅曼尼克導演和湯姆·福登製作,是積遜最受好評的音樂影片之一。在1995年,它獲得了11項MTV音樂影片獎提名,超過了其他任何一部音樂影片,最後贏得了「最佳舞蹈影片」、「最佳編舞」和「最佳藝術指導」三個獎項。[337]這首歌曲及音樂影片是積遜於1993年被指控猥褻兒童等負面報道之後在媒體上的正面反映。[338]一年之後,影片贏得了格林美最佳短篇音樂影片獎。影片的造價超過700萬美金,被健力士世界紀錄評為最昂貴的音樂影片[16](p. 48-50)[339]。
《Earth Song》音樂影片的拍攝造價也很昂貴,影片深受歡迎,獲得了1997年格林美最佳短篇音樂影片的提名。影片以自然環境為主題,展現了虐待動物、砍伐森林、污染和戰爭的場景。然後使用特效,將時間倒流,生命復活、戰爭結束並且森林重新生長[16](p. 48-50)[340]。由積遜和史提芬·京創作,斯坦·溫斯頓導演的短篇電影《Michael Jackson's Ghosts》(米高·積遜:鬼怪)於1996年在康城影展首映,於1997年發行,影片的時長超過38分鐘,保持着世界上最長的音樂影片的健力士世界紀錄。[16](p. 48-50)[17](p. 610-611)[341][342]
媒體常尊稱積遜為「流行樂之王」(King of Pop)。每日電訊報的作者湯姆·厄特利於2003年稱積遜是一位「天才」並且「極度重要」。[237]他的音樂和人道主義貢獻對全世界的年輕一代有着「無與倫比」的影響。[149]積遜的音樂和影片,例如《Thriller》,促進了種族的多元化,幫助當時創立不久的電視頻道「全球音樂電視台」的出名,將頻道的重點由搖滾樂轉向節奏藍調和流行樂,並將其塑造成一種持久的藝術表現形式。[需要解釋]積遜的作品持續影響着許多嘻哈音樂、搖滾樂、流行樂以及節奏藍調的音樂家。黑人娛樂電視台稱積遜創造了革命性的音樂,將月球漫步這樣的舞蹈動作傳向世界。積遜的聲音、風格、舞動和傳奇將繼續激勵所有流派的藝術家」。[343]
Allmusic的史蒂夫·休伊稱積遜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他擁有可以讓人瞬間識別的聲音,令人眩目的舞蹈動作,令人驚嘆的音樂才能和純粹的明星魅力。」[2]在80年代中期,《時代》雜誌的流行音樂評論員傑·庫克稱「積遜是自披頭四以來最重要的明星,自貓王以來最炙手可熱的獨唱歌手,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流行的黑人歌手」。[46]2007年,積遜說「音樂一直是我的出路,是給全世界熱愛音樂的人的禮物。透過它,我的音樂可以讓我獲得永生。」[344]
2009年6月25日,在積遜逝世後不久,全球音樂電視台播放了數小時積遜的音樂影片,並插播相關的新聞特別節目和對其他名人的採訪。[345][346]頻道隨後將其他節目的時間表臨時做了調整,以方便直播積遜的公共悼念儀式。2009年7月7日追思會當天,摩城唱片的創始人巴里·戈迪稱積遜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347][348][349]
2010年,兩位大學圖書管理員發現積遜的影響已經擴大到學術界,積遜在一系列議題的學術文獻中被提及。[350][351]兩位研究者梳理了不同學者的著作,並根據這些著作編制了一本附有註釋的參考書目。參考書目中提及了有關積遜在音樂、流行文化、化學以及其他一系列領域的研究報告。[350][352]
米高·積遜於1980年和1984年分別以積遜五人組成員的身份和個人藝術家的身份登上了荷里活星光大道。積遜在生涯中獲得了大量的榮譽和獎項,其中包括世界音樂獎的「千年流行歌曲銷量最高男歌手獎」、全美音樂獎的「世紀歌手獎」以及斑比獎的「千年流行歌手獎」[16](p. 50-53)[353]。積遜兩次入選搖滾名人堂,第一次是1997年作為積遜五人組的成員,第二次是2001年以個人的身份入選。他也入選了其它名人堂,包括1999年進入音樂組合名人堂(作為積遜五人組的成員)、2002年進入作曲家名人堂[16](p. 50-53)以及2010年進入舞蹈名人堂,他是第一位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進入到舞蹈名人堂的從事流行和搖滾音樂的藝術家。[354]
積遜獲得的獎項包括多項健力士世界紀錄(在2006年這一年就獲得了8個);[355]13個格林美獎(以及格林美傳奇獎和格林美終身成就獎);26個全美音樂獎(包括「世紀藝術家」和「20世紀80年代藝術家」),為所有藝術家之最;單飛生涯中13個全美單曲銷量第一(在Billboard百強單曲榜中超過其他任何一位男歌手)[356]以及全球銷量超過5億的記錄[4][357][358],使他成為有史以來歌曲銷量最高的歌手之一[359][360][361][362][363]。
2009年12月29日,美國電影協會稱積遜的逝世是一個「有意義的時刻」,還稱「米高·積遜在六月份的突然死亡讓全世界流露着悲傷,有關他演唱會綵排的電影《This Is It》是前所未有的世界悼詞」。[364]積遜也曾獲得聯合黑人學院基金會的人道文學博士學位[365]和菲斯克大學的人道文學博士榮譽學位。[366]
據估算,米高·積遜一生所賺取的收入約為7.5億美元。[367]他透過索尼音樂所銷售的唱片大約獲得了3億美元的專利費,在演唱會、音樂出版、推銷和音樂影片方面可能獲得了4億美元。但很難估算積遜自己所拿到的錢數,因為要考慮到稅費、錄製成本和生產成本。[368]
下表列出了三個關於積遜資產淨值的詳細估算,其淨資產在負2.85億美元到正3.50億元的之間。
2013年7月26日,美國國家稅務局依據美國聯邦遺產稅在國家稅務法庭對積遜遺產管理人(米高·積遜遺產管理委員會)進行起訴。積遜去世後,其遺產管理方與稅務部門在遺產估值上出現巨大分歧。遺產管理方稱遺產價值為700萬美元,而稅務部門聲稱價值為11億美元,需要追繳的遺產稅加罰款超過7億美元。[372][373]此案定於2017年2月6日審理。[374]
2016年,福布斯雜誌估算了積遜遺產方該年的年總收入為8.25億美元。索尼於該年收購了積遜遺產方所持的索尼/聯合電視50%的股份,這是年總收入的主要來源。積遜死後的連續八年時間,Fact|其年總收入均超過一億美元[375]。
年份 | 中文名稱 | 英文名稱 |
---|---|---|
1972 | 《約定》 | Got to Be There |
1972 | 《小班的歌》 | Ben |
1973 | 《音樂與我》 | Music & Me |
1975 | 《永遠的米高》 | Forever, Michael |
1979 | 《牆外》 | Off the Wall |
1982 | 《顫慄》 | Thriller |
1987 | 《飆》 | Bad |
1991 | 《危險之旅》 | Dangerous |
1995 | 《歷史之旅:昨日,今日,明日-第一輯》 | HIStor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ook I |
1997 | 《赤色風暴: 歷史混音輯》 | Blood on the Dance Floor: HIStory in the Mix |
2001 | 《萬夫莫敵》 | Invincible |
年份 | 標題 | 地點 | 表演場數 |
---|---|---|---|
1987–1989 | Bad世界巡迴演唱會 | 世界範圍 | 123
|
1992–1993 | Dangerous世界巡迴演唱會 | 世界範圍 | 69
|
1996–1997 | 歷史之旅世界巡迴演唱會 | 世界範圍 | 83
|
1999 | MJ & Friends | 韓國和德國 | 2
|
年份 | 標題 | 地點 | 取消原因 |
---|---|---|---|
2009–2010 | This Is It | 英國 | 因積遜的逝世而取消
|
中文名稱 | 英文名稱 |
---|---|
舞夢 | Dancing the dream |
月球漫步 | Moon walker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