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深圳站

1950年启用的一个铁路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圳站map
Remove ads

深圳站,因其位於羅湖地區,深圳市民多稱之為「羅湖站」或「羅湖火車站」,[2]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南湖街道建設路,是廣深鐵路的南端起點車站。車站是深圳五個主要鐵路客運樞紐之一,主要辦理廣深城際列車組列車始發終到,贛深高鐵方向、廈深鐵路方向、廣深鐵路方向列車始發終到作業,以及過境直通車作業[3]

快速預覽 深圳站Shenzhen Railway Station, 其他名稱 ...
Remove ads

該站東廣場地下是深圳地鐵1號綫的東端終點羅湖站,南側為羅湖口岸。旅客可在羅湖口岸的羅湖邊檢大樓辦理出境手續後,步行前往位於邊檢大樓另一側的香港入境處羅湖口岸管制站,進入香港境後,於香港港鐵羅湖站,乘搭東鐵綫前往香港各區。

Remove ads

歷史

早期歷史

Thumb
1911年10月8日,廣九鐵路華段通車,蒸汽火車(二號機車)抵達深圳站,圖為通車典禮之舉行情況[4]
Thumb
深圳站舊貌
快速預覽 外部圖片連結 ...

1898年,英國開始向清政府提出九龍廣州的鐵路修築計劃,以方便英國將貨物和人員快速運往內地市場。1898年,英國強索廣九鐵路的貸款權[來源請求],並在英國的壓力下,清政府鐵路大臣盛宣懷與英商怡和洋行於1899年簽定了《廣九鐵路借款草合約》。按這份草約,廣九鐵路計劃修築111哩,中間以深圳(當時實為新安縣羅湖橋為界,分為英、華兩段。其中英段鐵路(今港鐵東鐵線)長22哩,由英國政府負責修建,資金由英國政府香港發行公債籌集;華段鐵路(今廣深鐵路)長度為89哩,由清政府負責修建。

路綫在原深圳墟附近設深圳墟站,即今天的深圳羅湖區解放路、和平路路口,東門老街附近,1911年10月8日隨着廣九鐵路華段建成通車同時啟用,為客貨兼營車站[5]。由於鐵路的貫通,令深圳墟的發展比其他周邊地區更快,漸漸形成以「羅湖舊城」為主體的東門區域,也成為深圳最早期的經濟活動中心,深圳墟從此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邊城小鎮[6]。1949年,深圳墟火車站僅有兩條股道,車站候車室35平方米,維持基本旅客出入境及貨物列車過軌。

Remove ads

羅湖封關

Thumb
1978年的深圳站與羅湖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羅湖封關後,於1950年在羅湖橋北新建深圳站[7]。因當地連接廣九鐵路,交通便利,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比較興旺,寶安縣政府在1953年由南頭遷至10公里外的深圳墟(今蛟湖路附近),深圳墟改名為「深圳鎮」。

當時車站非常簡陋,由車站職工自己動手,伐木裁板作頂,撐起枕木為柱,利用簡單材料,建成了第一代候車室,站場面積僅有35平方米由1950年代起深圳站經歷了多次改擴建。車站地勢較低,周圍都是泥塘和稻田,一下雨就被淹,車站職工挖塘泥、挑煤渣墊高鐵路兩側,建成了第一個月台。車站門前有一個小廣場。旅客從廣場沿台階拾級而上進入售票廳和候車室,左邊是出入境大堂,由邊防檢查站和海關把守,駐有九龍海關行李監管處[8]。從出入境通道,一眼望去就可以看見羅湖橋。

1955年車站進行了首次改建,站房右側建起了一棟兩層樓,樓上是旅客食堂,樓下供旅客候車,面積從原來的400多平方米擴大到977平方米。1959年車站進行第二次改建,站內新設立了貴賓室、海關和邊防檢查站,站場面積擴大到1870平方米。1964年車站進行了第三次擴建,站場面積擴大到2800平方米。1972年車站進行了第四次擴建,站場面積擴大到4500平方米。

深圳開放

1977年筍崗站改造成貨運站以前,深圳站是一個客貨運三等,車站有7條股道和一個轉盤,運送過港物資的「三趟快車」也在這裏接受海關、邊防和衛生檢疫檢查。[9]1979年,深圳站擴建一棟平房,專門作為內地旅客售票廳,原售票處改為港澳旅客售票處。1979年3月,中共中央和廣東省政府決定把寶安縣改爲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同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但直到1980年代初,深圳站站房仍然只是一座兩層小樓,設有候車室、貴賓室和港澳候車室。[10]

1982年,深圳站引進港資合作經營車站旅客食堂,成為了全國鐵路第一家與港商合資經營的企業[11]

在改革開放之前,深圳站一天只有3趟旅客列車始發,運送旅客不足2000人[12]

隨着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及1980年深圳設立經濟特區,經由深圳站前往中國大陸各地的旅客日漸增加。為配合經濟發展,1983年7月14日,深圳火車站改造工程動工,工程包括車站擴建、一座聯檢大樓,以及行人天橋等。1983年深圳火車站由三等站升為二等站。1985年2月,深圳站由一個二等站升級成為一等站。1985年6月13日,羅湖聯檢大樓投入使用,更加方便了深港兩地人員的往來。1987年廣深鐵路複線建成,深圳站已擴至2條正線,4條到發線,5條其他用途線,候車室1610平方米,年輸送旅客510萬人次[13]。從1980年至1990年,深圳站始發的旅客列車和旅客運送量逐年上升,到1990年發展至每天開行25趟旅客列車,運送旅客2.2萬人次[11]。但至1980年代末,深圳站的規模已不能適應粵港間旅客快速增長的需要。

Remove ads

深圳新客站

Thumb
2003年改造中的深圳站
Thumb
改造完成的深圳站

1988年初,經鐵道部批准,決定在原位置進行擴建改造[5],深圳市委書記、市長李灝親自擔任新火車站建設領導小組組長。深圳新客站工程自1988年11月10日動土施工,東主樓站屋1990年6月26日動工。這次是把車站幾乎全部爆破拆除,工程進行時旅客乘車出站全部暫移到西邊的和平路一帶。

1991年10月12日,投資2.2億元人民幣的深圳新客站建成並舉行了落成典禮並正式投入使用,同時升級為一等客運站。同日深圳黃田機場建成通航[14]。當日上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田紀雲為新站落成剪綵,下午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視察深圳站並題詞:「加強深圳新車站管理,創建文明窗口」[15]。1990年10月,時任深圳市委書記、市長的李灝到北京請鄧小平題詞時,鄧小平出於對深圳特區發展的期望,決定不單為車站題詞,而要給深圳人民題,因此特意少寫了個「站」字。深圳火車站由此成為全國繼重慶站天津站等之後又一個由鄧小平題寫站名的車站,同時也是部分沒有「站」字的車站名[11]

1992年1月19日上午,鄧小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12年之後,乘坐專列抵達深圳火車站,展開了鄧小平南巡的序幕。

2003年,深圳站再次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改造工程[16]。在改造之前,火車站內商鋪攤位泛濫,僅簽有合約的商鋪就近百家,旅客的候車面積被佔用了5000餘平方米,影響車站秩序和候車環境[17]。為此,是次工程首要是整治站內商鋪,尤其將火車站內龐大的桑拿按摩業取消,擴大了候車室,幾個月里拆除了近100間商鋪和200多塊廣告牌,清理經商人員近3000名[18]

另一方面,為方便旅客候車,車站改造後,將一樓候車室劃分為數個候車室,將購票、候車的短途、長途旅客分開,廣深城際列車短途旅客和長途列車旅客都分開在不同候車室,而長短途售票處亦被分開,長途候車室還增設了軟席候車室、軍人候車室、母嬰候車室等服務設施[19]。同時深圳站站前廣場也因修建深圳地鐵羅湖站和轉乘體而封閉。至2004年12月28日,深圳地鐵1號綫正式開通營運,與之配套的火車站廣場地鐵交通層投入使用;2005年8月連接火車站和羅湖口岸的走廊開通;2005年10月,歷時兩年的火車站客運改造工程竣工,形成一個集巴士、的士、地鐵、火車等各種交通為一體的立體公共運輸交匯處。

2009年,為配合深圳市羅湖區的市容環境提升行動方案,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700餘萬元,展開廣深鐵路深圳段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對深圳火車站及周邊環境整治,先後完成了深圳站的圍牆和電子屏改造,地下二層廣深售票廳即地鐵交通層增加一個入口,方便旅客進站乘車;車站東側新增一塊長20米、高6米的進站電子顯示屏,滾動顯示車次、票額、候車區域等實時資訊;改造東、西側外牆,行李包裹託運廳、行李包裹領取處等合計總面積2274平方米的外立面;更換一、三月台約550平方米的地面;對車站一樓列車組的售票場地進行了內部裝飾[20][21]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站房

深圳站站房建於1990年,佔地2.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8932平方米,由機械工業部深圳設計研究院設計。站房呈現四合院形,由東主樓、西站樓、跨線南樓、跨線北樓和跨線中樓組成[22]。其中東主樓南北長205米、進深30米,高53.7米。其立面採用了銀白色瓷磚,高28米、寬54米的圓形海藍色玻璃幕牆大拱門與下方紅色網架大雨蓬組合,寓意「祖國第一南大門」。大樓正面上方的站名「深圳」乃由鄧小平親自題寫。東主樓結構地上11層、地下2層:其中地上1至4層是鐵路客運用房,5至6層為出租寫字樓,7至10層為酒店[23]。西站樓設地下1層,地上8層[22]

站房原計劃旅客流線為:港澳旅客高進高出、內地旅客高進低出,並預留出入境和二線關聯檢區域。跨線南樓共2層,原預留用做香港旅客出站的通道;跨線中樓2層,是候車大堂及進港列車海關邊檢用地;跨線北樓共5層[22]。2005年的改造後,改為廣深線短途城際列車長途列車分流的模式。其中廣深線城際列車乘降區位於東主樓一層南側,售票區域面積900平方米,設有15個人工售票窗口,候車區域面積1100平方米,設有400多個座椅,可容納1800名旅客候車[24][25][26];2009年,位於地鐵交通層的新廣深乘降區啟用,其中進站口寬7米、高3米[21];售票廳500平方米,候車室1550平方米[27]

長途列車乘降區位於跨線中樓3層,面積9270平方米,設有5000個座椅,另設有軟席、母嬰、軍人以及殘障人士等專用候車室[28][19]

目前深圳站廣深城際全部在負層的乘降區進站、候車;長途列車進站口位於東主樓一層,乘車位於跨線中樓區域[29]。兩個進站口旁各設有一個售票廳,兩個售票廳功能一致[30]

Remove ads

站線布置

Thumb
1月台
Thumb
6月台
Thumb
車站南咽喉及遠處的羅湖橋和港鐵羅湖站

深圳站站場規模4台8線,靠月台到發線6條,為Ⅳ、Ⅱ、Ⅲ、8、10、12道:其中10、12道主要辦理廣深列車組列車接發作業;Ⅳ、Ⅱ、Ⅲ、8道主要承擔接發長途列車及部分廣深線列車組列車的任務,而Ⅰ道、6 道主要辦理單機到發和原進港直通車通過作業[31]。站房和各月台除了架空候車室外[32],還通過兩座寬4米的進站地道,一座寬8米的出站地道,和一座5米寬行包地道連接[22]

本站上行區間為四線廣深鐵路,自北咽喉起上跨布吉河後延河西岸北上[33]。其中准高速線為中間兩道,實行左側通行,平湖站深圳東站區間無通過車站。廣深三線及平湖南站建設期間,新建從位於准高線西側平湖南站南端引出、上跨准高線至其東側後平行經深圳東站(原布吉站)、筍崗站(原深圳北站)至本站。2001年起進出深圳站的普速列車全部利用第三線。深圳北客技站和廣深四線建設時,鐵路部門決定在原深圳北站西側新建客技站和機務段,為避免切割准高線正線,決定從平湖站開始,在原准高線西側修建平行的第四線(又稱為客車聯絡線)經布吉、深圳北客技站至深圳站,不經過平湖南站[34]。客車聯絡線建成後,廣深三線和四線外判准高線,三四線在平湖至本站區間為右側通行。

西↑
側式月台
12[注 1] 4月台 廣深線 到發線
10道 5月台 廣深線 到發線
島式月台
8道 4月台 廣深線 到發線
6道 羅湖站機走線筍崗站
Ⅲ道 3月台 廣深線 到發線
島式月台
Ⅱ道 2月台 廣深線 到發線
Ⅰ道 羅湖站機走線筍崗站0 0 0 0 0 0
Ⅳ道 1月台 廣深線 到發線
側式月台
東↓
Remove ads

運用狀況

截至2025年4月10日鐵路運行圖調整,深圳站滿圖下共開行233列車,其中廣深城際171趟、長途列車62趟(動分列車組44躺、普速及動集列車組18躺)[35]

廣深城際列車全部在深圳站地下一樓候車,而發往其它地區的長途列車全部在二樓候車。

城際列車

Thumb
一列廣深和諧號CRH6A在深圳站月台待發

深圳站是廣州與深圳間城際列車的始發站,其中深圳站城際列車組每天最高可開行110對,日常開行91對,視客流情況隨時加開的備用列車組19對;官方時刻表報稱高峰時段每5分鐘一班、平時每10至15分鐘一班,是現時中國大陸列車班次最頻密的城際交通線路。包括整點開行至廣州東的直達車,車次「C80」開頭[36];以及「C70」開頭往廣州東方向和「C71」開頭往廣州白雲方向普通列車[37]

長途列車

Thumb
復興號CR400AF擔任終到汕頭南站的G6418次列車在4月台待發
Thumb
前往柳州站的南寧局D3666次列車曾於2023年[38]期間獲安排從深圳站始發
Thumb
終到青島北站T398次列車在深圳站3號月台
Thumb
K535次列車終到深圳站

深圳站有開往蘇州上海北京武漢西安洛陽成都青島等方向的長途列車。據報道車站日均客流量9萬餘人,其中旅客5萬餘人,春運高峰時運送量超過11萬人。本站部分普速長途列車車底和本務機車,以及CR200J擔當的動臥列車於車站上行方向的筍崗客技站整備[34][39]

2019年7月10日,深圳站首次開行跨線列車組列車,車次為發往懷集的D7554次[40]。自2022年1月10日起,為配合贛深高鐵及聯絡線通車及鐵路調圖,深圳站首次開行高速列車組列車[41]

旅客列車目的地

車站周邊

Thumb
羅湖口岸眺望南北地面行人廣場,右側為羅湖商業城

鐵路深圳站位於羅湖口岸/火車站地區,被深圳河以東、南、西面三面環繞、以半島形嵌入香港新界。樞紐區域以和平路、建設路、沿河路、深圳河為環,直通羅湖口岸聯檢大樓的站前廣場為縱軸、僑社天橋為橫軸形成四個象限。其中的士、巴士站和下沉廣場位於東北第一象限,而鐵路車站位於西北第二象限;西南第三象限為深圳站西廣場,連接車站社會停車場;東南第四象限則為羅湖商業城羅湖汽車站[47][48]

站前廣場地上二層、地下三層。自上而下分別為架空行人平台層、地面行人廣場和巴士場站,地下一層為行人交通層、下沉綠化休閒廣場及的士場站,地下二層為地鐵站入口及車站大堂、地下三層為地鐵月台。地下行人交通層為公共運輸交匯處的核心,由南向北長度約410米、寬53米、高6.4米,溝通區內包括鐵路車站、口岸、巴士、的士及商業城等七大交通人流地[47]

接駁交通

巴士大巴場站和地下的士場站位於第一象限同一建築結構的地面和地下一層,長度85米、寬74米。地下出租小汽車場站可同時停靠50輛的士,巴士大巴場站可同時停靠9輛巴士大巴車、14輛中巴。深圳地鐵羅湖站1號線起訖站,從人民南路從東北22度角斜插入站前廣場[47]

參見

下轄車站

鄰近車站

更多資訊 前一站, 中國鐵路 ...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