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北京公立高等院校,1952年創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
Beihang University | |||
老校名 | 北京航空學院 | ||
校訓 | 德才兼備 知行合一 | ||
創辦時間 | 1952年10月25日 | ||
校慶日 | 10月25日 | ||
學校標識碼 | 4111010006 | ||
學校類型 | 中央部屬高校 | ||
黨委書記 | 趙長祿 | ||
校長 | 王雲鵬 | ||
教師人數 | 2,172人(截至2018年10月) 兩院院士:23人 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1人 長江學者:67人 | ||
職工人數 | 3,928人 | ||
學生人數 | 30,000餘人含留學生近1,300人,不含專業碩士 | ||
本科生人數 | 16,000人 | ||
研究生人數 | 21,000人 學術碩士:10,142人 專業碩士:11,000人 | ||
博士生人數 | 4,747人 | ||
校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學院路校區:海淀區學院路37號 沙河校區: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南三街9號 | ||
校區 | 市區 | ||
總面積 | 3,000畝 | ||
建築面積 | 1,700,000平方米 | ||
代表色 | 科技藍 | ||
校刊 | 北航校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 ||
隸屬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
郵區編號 | 100191 | ||
電話號碼 | +86 (0)10 82317114 | ||
網站 | buaa |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英語:Beihang University,縮寫:BUAA[註 1]),簡稱北航,是一所主體位於北京市的公立高等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所屬的7所高等院校之一。北航創辦於1952年10月25日,原名北京航空學院,地處海淀區學院路,是20世紀50年代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如今北航在北京市昌平區的沙河高教園區建有分校區,在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以及青島市、合肥市、昆明市等地建有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雙一流A類」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同時亦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國際宇航聯合會、歐洲頂尖工業管理者高校聯盟、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2018年10月,北航擁有42個學院、研究院,覆蓋工、理、管、醫、法、文等10個學科門類,是以工科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高等學府;北航擁有1個國家實驗室(籌)、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一系列省部級實驗室,承擔了「月宮一號」等重大科研項目;北航還參與、組織了萬維網聯盟等23個協會組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前身北京航空學院肇始於1952年,在當時的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的大背景下,由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四川大學航空系、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合併而成[1]。其中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是在1951年由原清華大學航空系、北洋大學航空系、西北工學院航空系和廈門大學航空系合併而成[2],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是在1951年由華北大學工學院航空系和西南工業專科學校航空科合併而成[3],四川大學航空系是在1951年由原四川大學航空系和雲南大學航空系合併而成[4]。
參與組建北京航空學院的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是指:清華大學、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西北工學院(今西北工業大學)、廈門大學、華北大學工學院(今北京理工大學)、西南工業專科學校(今重慶大學)、四川大學和雲南大學的航空院系[1]。
中國高等院校的航空院系發展較晚,實力較弱。雖然馮如在1909年,亦即萊特兄弟後五年,造出了國人的第一架飛機,但受制於舊思維和時局動盪,中國的航空工業始終未能發展。直至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淞滬抗戰後,面對沉痛的亡國教訓,國人逐步認識到航空科技的重要性,「航空救國」的理念由此而生。懷着這樣的理念,許多愛國青年遠涉重洋,赴歐、美學習航空知識,回國後克服重重困難,以極大的愛國熱情創辦航空系科,努力培養中國的航空科技人才。中國最早的航空工程專業是清華大學於1934年在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設立的航空工程組[2];但由於全面抗戰爆發等原因,至20世紀40年代中期,全國亦僅有清華、北洋、交大、浙大、廈大等少數幾所高校設立了航空工程院系。隨着建國之後國家對航空工業的重視和需要,並藉助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的東風,從1951年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主導下,全國的航空院系開始向少數幾所高校聚集。
1951年3月,中共中央對國內大學原有的航空工程系、科作了初步調整:清華大學、北洋大學、西北工學院和廈門大學的航空系,合併成立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雲南大學航空系併入四川大學航空系;原中央工業專科學校(當時已經改名為西南工業專科學校)航空科和華北大學航空系合併成立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是年12月10日,周恩來總理召集會議討論航空工業由修理過渡到製造的方案,李富春副總理提出「急需辦一所航空大學」,周恩來總理表示同意,指示「按照你們提的意見辦」。
1952年5月,根據周恩來總理要辦專門的航空大學的指示及中央軍委作出的《關於航空工業建設的決議案》中籌建航空學院的決定,中央教育部又制定出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計劃,對航空院系作了進一步的調整。6月12日,重工業部、教育部決定,並經國家財經委員會批准及中央軍委同意,正式籌建北京航空工業學院。
1952年10月24日,教育部簽發關於成立北京航空工業學院(成立後正式名稱為北京航空學院,簡稱北航)的批文。[5]幾乎同時,原中央大學、浙江大學、交通大學的航空系合併成華東航空學院(位於南京),後內遷西安,併入航空系調往清華後的西北工學院,形成西北工業大學。
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學院在原中法大學禮堂(當時屬於北京工業學院)舉行了成立大會,宣告成立。成立大會上宣讀了教育部的任命:楊待甫為副院長兼教務長,王俊奎、屠守鍔為副教務長,沈元為副院長兼研究部主任,宗鳳鳴為政治輔導處主任。[5](院長暫時空缺)10月25日也因此成為北京航空學院(和後來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校慶日。巧合的是,10月25日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武裝介入韓戰並打響第一次戰役的日子,即「抗美援朝紀念日」。[6][7]隨後,北京航空學院暫時借用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的用地開學。
1953年5月,北京航空學院在北京市西北郊[註 2]海淀區柏彥莊選定校址後,6月1日就在四周沒有公路的一片農田及墳堆土窪上正式動工興建,數千名建築工人日夜奮戰,半年之內就完成了6萬平方米的建築。同年10月全體學生及部分教職工即遷居新校,開始正常的學習與工作。計劃中的基本建設任務到1957年基本完成,竣工面積135,245平方米,修建道路64,160平方米,完成投資3,560餘萬元。1954年6月,武光被任命為北航第一任院長。
1958年,在黨的總路線和教育方針指引下,北航開展勤工儉學,提倡並實踐教學與科研、設計、生產的四結合,開展了航空型號研製工作。全校師生在100天內,完成了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的「北京一號」輕型旅客機的研製,同年9月24日試飛成功,並進行了京滬間2,500公里的航線試飛;研製成功了中國(同時也是亞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號」,於同年9月22日在東北白城子靶場發射試驗成功;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架無人駕駛飛機——「北京五號」,即在安-2型飛機上安裝了自行研製的無人駕駛控制系統,將該機改裝成無人駕駛飛機,於同年9月25日試飛成功,為中國無人駕駛飛機的發展開了先河。
1959年5月,中共中央發佈了《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北航成為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這是對北航成立7年來工作的充分肯定。
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高校普遍出現了教學秩序混亂,正常招生停頓的現象,北航也不能免於被波及,期間更一度被紅衛兵組織北航「紅旗」控制;但是由於學校性質的特殊性,北航在北京各大高校中,受影響相對較小,也產出了無人偵察機等一批科研成果。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1977年12月恢復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1978年又恢復研究生招生。
1989年,北航成為「八五」期間全國14所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
1997年,北航進入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
2001年8月,北京市舉辦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租用北航西南側土地建設大運村(現作為學生公寓),同時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作為排球比賽場館。
2001年9月,北航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行列。
2006年,北航藝術館建成。同年,北航獲批籌建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同年下半年,教學科研樓(新主樓)建成並投入使用,使得學校在教學硬件設施上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北航新主樓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單體教學樓。
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沙河校區在北京市西北郊[註 2]昌平區沙河鎮沙河高教園區破土動工。該校區於2010年9月投入使用。
2008年,北京市舉辦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北航體育館作為舉重比賽場館。
2010年,北航成為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1年又成為國家「珠峰計劃」院校之一。2012年,北航入選首批「2011計劃」。[1]
北航早期是以航空科學技術教學和研究為主的專門高等學校,改革開放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大學,理、工、文、法、經濟、管理、教育、哲學等學科都有所涉及,但北航仍然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大學。
目前,北航已成為一所包括30個學院,涵蓋工、理、管、文、法、經、哲、教育、醫和藝術10個學科門類的,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術優勢的多科性、開放式、研究型大學。截至2017年10月,北航有在職教職工3,907人,其中專任教師2,147人,其中包括兩院院士23人,長江學者61人,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27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8人,並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3人;截至2017年3月,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0,64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492人,碩士研究生9,336人,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15,466人,外國留學生1,218人[8],另外還有專業碩士約11,000人[9]。
2006年,北航獲批籌建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2014年在北航沙河校區正式啟用。同時北航還擁有「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實驗室」、「軟件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虛擬現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飛行器控制一體化技術實驗室」、「可靠性與環境工程實驗室」和「國家計算流體力學實驗室」等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中心以及6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如今的北航,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學研究中心,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正在向「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加速前進,以「北航夢」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0]
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學院成立,設兩個系:飛機系(設飛機設計和飛機工藝2個專業)[11]和發動機系(設發動機設計和發動機工藝2個專業)[12]。
1954年,為適應航空工業建設的需要,北航增設飛機設備、航空材料兩個系以及航空儀表與自動器、飛機電氣設備、特種設備、金相熱處理、鑄造、壓力加工和焊接7個專業。
1956~1957年,根據我國12年科學規劃的要求,北航在國內率先設立導彈類、管理類以及理科與工科相結合的空氣動力學等專業。增設了導彈設計、液體火箭發動機、空氣動力學、無線電設備、航空工程經濟、儀表工藝等專業,成立了當時國內航空高等院校惟一的航空工程經濟系。自此,北航開始逐漸擺脫蘇聯模式,根據我國航空工業實際需要自行設置新專業。
1958年新設立解算裝置、火箭地面機械與發射裝置專業。1959年設立航空非金屬材料、腐蝕與表面保護、無線電導航、雷達、遙控遙測、航空原子能發動機設計等新專業。1960年增設航空核動力、航空工藝和工程物理系,1961年設立飛行器自動控制系。至此,北航已設立了10個系35個專業。[1]文革開始後,部分系和專業被撤銷。
1970年,北航開始進行準軍事化管理,系改為大隊,當時全校剩餘8個系,分別改為一大隊至八大隊。
1972年4月,經第三機械工業部批准,全院大隊改回為系[12],但是當時的大隊號因簡單實用,被保留下來,一直持續至今,成為北航的一大傳統。
1977年恢復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1978年,北航按6大類21個專業組織本科生招生。
1978年7月成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11月恢復製造工程系的建制。[1]
1988年4月,北京航空學院更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相應的,部分系開始改為學院。當時北航有14個學院或獨立的系[註 3](下文稱「一級單位」)。
199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了飛行學院。至2001年,北航有17個一級單位。
2002~2003年,學校規劃「依一級學科建院」[13],進行校內的大規模院系調整。同時,2002年9月,作為北航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創新拔尖人才成長的搖籃,北航高等工程學院成立。至2003年,北航有22個一級單位。
2005年,北航與法國中央理工大學合辦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2007年,北航完全建成了「校-院-系所」的教學組織體系。2010年試行大類招生;2012年開始試行跨學院大類招生;2017年起,除設計學類、飛行技術專業外,其他專業全部以試驗班形式招生。
截至2018年4月,北航有37個學院、研究院,60個本科專業(自2017年起按8個大類和2個專業類招生[14]),2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根據2018年4月19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關於印發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名單的通知》[15],自2018年起,北航有權每年自主增列和調整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並可直接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批,無需覆審;同時還可自主設置交叉學科,按一級學科管理[16]。
學院代碼 | 學院名稱 | 成立時間 | 學院駐地 | 英文名稱 | 學院主頁 |
---|---|---|---|---|---|
1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1954年 | 教學4號樓 |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 http://www.ms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1958年 | 新主樓F座 |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 g(SEIE) | http://www.e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3 | 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 | 1954年 | 新主樓E座 | School of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ASEE) | http://dept3.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4 |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1952年 | 教學3號樓 |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SEPE) | http://sep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5 | 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 1952年 | 新主樓C座 | School of Aeronaut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E) | http://www.as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6 | 計算機學院 | 1958年 | 新主樓G座 |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SE) | http://scs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7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 1952年 | 新主樓A座 |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ME) | http://www.m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8 | 經濟管理學院 | 1956年 | 新主樓A座 |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EM) | http://sem.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9 | 數學科學學院 | 2009年 | 主樓南翼 |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 (SMSS)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025045737/http://smss.buaa.edu.cn/ |
10 | 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 | 2008年 | 逸夫樓3-5層 |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Medical Engineering (BME) | http://bm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1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 1997年 | 教學5號樓 |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SS) | http://www.hss.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2 | 外國語學院 | 1978年 | 如心樓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FL) | http://fld.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3 | 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 2007年 | 工訓樓 |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E or TRANS) | http://transportation.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4 | 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 | 1985年 | 為民樓 | School of Reliability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RSE) | http://rs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5 | 宇航學院 | 1988年 | 新主樓B座 | School of Astronautics (SA) | http://www.sa.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6 | 飛行學院 | 1993年 | 沙河校區 4號實驗樓 |
Flying College of Beihang University | http://flying.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7 |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 2003年 | 新主樓B座 | School of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Opto-electronics Engineering (SISOE) | http://yqgdxy.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8 | 北京學院 | 2013年 | 游泳館2層 | School of Beijing | http://beijing.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9 | 物理科學與核能工程學院 | 2008年 | 主樓北翼 | School of Physics and Nuclear Energy Engineering (SPNEE) | http://physics.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 | 法學院 | 2002年 | 如心樓 | The Law School of Beihang University | http://fxy.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1 | 軟件學院 | 2002年 | 新主樓C座 | School of Software | http://soft.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2 | 現代遠程教育學院 | 2002年 | 世寧大廈 | School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025190202/http://www.beihangonline.com/ |
23 | 高等理工學院 | 2002年 | 主樓南翼5層 | Shen Yuan Honors College of Beihang University | http://sa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4 | 中法工程師學院 | 2004年 | 教學2號樓 | Beihang Sino-French Engineering School | http://ecpkn.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5 | 國際學院 | 2004年 | 圖書館東配樓 |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eihang University | http://is.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6 | 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 | 2006年 | 逸夫樓2層 | New Media Art and Design Institute | http://art.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7 | 化學學院 | 2008年 | 新主樓D座 | School of Chemistry(SC) | http://sc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8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2008年 | 圖書館西配樓 | School of Marxism | http://ipth.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9 | 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 2010年 | 西配樓 |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 http://gyy.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30 | 空間與環境學院 | 2016年 | 沙河校區 4號實驗樓 |
School of Space and Environment (SSE) | http://ss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35 | 國際通用工程學院 | 2017年[17] | 新主樓D座 | School of General Engineering (SGE) | http://sg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37 | 北航學院(本科生院) | 2017年[18][19] | 沙河校區 | Beihang College | http://bhc.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39 |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 2017年 | School of Cyb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http://cst.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41 | 微電子學院 | 2018年 | School of Microelectronics | http://sme.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42 | 人工智能研究院 | 2018年 | 新主樓B座 |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http://iai.buaa.edu.c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北斗絲路學院 | 2017年[20] | 圖書館東配樓 | School of BeiDou and the Silk Road | ||
無人機系統研究院 | 為民後樓 | ||||
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 | 2012年 | 新主樓H樓 |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 http://iri.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 | 2016年 | 竇店基地 |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 Institute for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 http://ygy.buaa.edu.c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合肥創新研究院 | 2017年 | 合肥新站高新區魏武路999號 | HEFEI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HANG UNIVERSITY | https://hfcxyjy.buaa.edu.cn/ |
2012年9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改變了單純由學院負主責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建成了知行、匯融、啟明、航天4個書院。每個書院對應2-4個專業大類背景相關學院;學院以學科為本,作為教學單位,負責開設各種顯性課程,保證教學質量,選派導師;書院以學生為本,作為學生工作單位,負責發展輔導、心理輔導、組織社團活動等隱性課程。
按照北航的想法,書院制實施周期為2年,新生入學時不細分具體專業,由書院整體管理,一年後在與書院相關的學院範圍內自主選擇專業,兩年後選擇最終專業。實際操作上,有一個書院主體的試驗班與學院主體的專業並存,一年後在與書院相關的學院範圍選擇最終專業的過渡期方案。
北航建設書院的目的是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構建創新人才培養的第三課堂,即以書院以及文化藝術教育場館、國際化交流為載體,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21]
作為北航新興的文科學院組成的書院,依託於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知行書院走在了全校書院化、通識化培養的前列。北航以打造精品文科為切入口,從知行文科試驗班到社會科學試驗班、知行書院,再推廣到理工科學院,逐步推進通識教育的北航模式。
2012年開始知行書院招收小班精品化培養的知行文科試驗班;2014年推廣到書院所包括的所有系,即:北航所有社會科學類學院,全部歸屬於知行書院,高考時以社會科學試驗班(知行書院)名義統一招生,大一、大二階段統一進行培養(包括外國語學院的外語保送生),大二末分流至各個學院。
2014年7月15日,北航主辦首屆兩岸三地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論壇上,北航知行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書院將開展定期互訪、實現通識教育資源共享,書院學生將進行交流交換和聯合培養。與會的北航知行書院等7個書院共同發起成立亞太高校書院聯盟。[21]
與此對應的是工科書院化的緩慢。啟明書院於2012年成立,此後進展相對順利,至2015年,基本完成了其下學生日常管理體系的整合;航天書院相對坎坷,於2016年調整為包含航空方面相關學院的新書院,以我國航空先驅馮如命名,稱馮如書院。2016年起,啟明書院、馮如書院開始招收「工科試驗班」[22],試行一年期通識教育體系。
2017年8月,北航再次調整書院體系,設置7個書院以及1個管理模式類似書院的學院(北京學院,負責培養雙培生),覆蓋2017級85.3%的學生,其中除匯融書院、北京學院以學院形式單獨管理外,其他6個書院全部歸屬北航學院統一管理。
書院代碼 | 書院名稱 | 成立時間 | 組成學院代碼 | 現行培養體系 | 書院精神(院訓) |
---|---|---|---|---|---|
79 | 知行書院 | 2012年 | 11、12、20、29 | 新生不分專業,二年期通識教育 | 才德君子、中西古今 |
73 | 士諤書院 | 2017年(更名)/2012年(原啟明書院) | 2、3、6、17、21、39、41 | 新生不分專業,二年期通識教育 | 愛國、自信、博採、拓新 |
23 | 匯融書院 | 2012年 | 23 | 榮譽學院制,二年期通識教育 | 志存高遠、胸懷天下、嚴謹求實、自由開放 |
74 | 馮如書院 | 2017年(改組)/2016年(改組更名)/2012年(原航天書院) | 1、4、5、7、10、13、14、15、16、17 | 新生不分專業,二年期通識教育 | 胸懷、勇氣、堅持 |
75 | 士嘉書院 | 2017年 | 新生不分專業,二年期通識教育 | 求是至善、寧靜致遠 | |
76 | 守鍔書院 | 2017年 | 新生不分專業,二年期通識教育 | 守正•出新 | |
77 | 致真書院 | 2017年 | 8、9、19、27、30 | 新生不分專業,二年期通識教育 | 格物致知,上下求索,懷真抱素,內外兼修 |
71 | 傳源書院 | 2021年 | 2、3、6、17、21、39、41 | 新生不分專業,二年期通識教育 |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
截止2017年10月,有1個國家實驗室(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含4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6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有6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23]
國家實驗室: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虛擬現實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軟件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計算流體力學實驗室、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家科技重點實驗室、「863」高技術CIMS設計自動化工程實驗室、慣性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可靠性與環境工程實驗室、飛行器控制一體化技術實驗室、國家空管新航行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北京有兩個校區,分別為學院路校區、沙河校區,另有設在房山區的竇店基地;在京外正在建設合肥校區、青島校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山東省青島市、江蘇省蘇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雲南省昆明市擬建校級合作基地,另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有獨立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與北航沒有直接隸屬關係,已轉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院路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街道,元大都城牆外西北角,學院路西側,通信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7號,郵編100191。學院路校區是北航校級行政機關的駐地。
整個校園分為教學區、生活區、家屬區三個部分。教學區位於校園東北部,校園中路北段以東,2004年起設為步行區,禁止任何車輛通行;家屬區位於校園西側,佔據校園約三分之一強的面積,大致沿學校西側圍牆從南到北貫穿整個校園,以校園西路為東邊界;學生生活區位於校園中北部,分為南區和北區兩個部分,以綠園(校內公園)分隔,共有學生公寓18棟;校園外西南角是大運村公寓,共有1-10號樓,樓高7-17層。校園周邊目前有四處商業寫字樓佔用地塊為北航所有,分別是東北角北四環學院橋西南側的柏彥大廈、世寧大廈,以及東南角學知橋西北側的致真大廈、唯實大廈。
學院路校區近現代建築群已經被評為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沙河校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區,北沙河中路西側,距學院路校區約26公里,通信地址是北京市昌平區高教園南三街9號,郵編102206。
沙河校區佔地面積97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為62萬平方米,主要由五座連體的教學樓,七座連體的實驗樓,四座學生公寓,包括銀行,超市等的綜合建築物,體育場,工程訓練中心,食堂,以及已部分投入使用的重點實驗室,圖書館等建築物組成。2010年9月部分投入使用,如今仍有部分在建。沙河校區遠離市中心,故較為安靜,環境也較好。目前沙河校區基本設施已完善,距離北京地鐵昌平線沙河站、沙河高教園站2公里左右,交通較為便捷。
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中關村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院」,距離學院路校區53公里,設有北航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北京市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25]
原名中法航空校園[26],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雙紅橋街166號,佔地約4000畝,2023年5月掛牌啟用。現使用主體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法航空學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法國國立民航大學在杭州聯合舉辦的一所中外合作辦學單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內設二級學院,自2023年起招收本科生、2024年起招收碩士研究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京外設置的首個研究院,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通信地址是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393號,郵編266104。
研究院園區佔地面積63990.6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2794.05平方米;運動場面積3600平方米,含2個籃球場、1個5人制足球場、1個排球場、1個器械場。園區共有6棟樓座,1號樓規劃為教師專家公寓;2號樓為學生公寓;3號樓六層、七層為虛擬現實研究院;4號樓二層為北航青島研究院職能部門辦公場所;5號樓為教學、學生文化交流活動及實踐創新綜合樓;6號樓四層為精密儀器與光電研究院,五層為微電子研究院,六層為新材料研究院,七層為院士工作站[27]。研究院成立於2016年5月28日,以北航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核心科研力量。2017年啟用,迎來第一批研究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肥創新研究院,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少荃湖(老郭沖水庫)北側,佔地約2500畝,於2018年啟用。
原計劃同時建設合肥校區,根據教育部從嚴控制高校異地辦學的政策,終止建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創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在建設的研究院,且未來可能擴建為校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高新區,2017年11月22日簽約,將於2018年啟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都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在建設的研究院,主體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此外還在彭州市和瀘州市有研究生培養基地,將於2018年啟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昆明創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在建設的研究院,位於雲南省昆明市。2017年11月22日,雲南省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在建設的研究院,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高新區。2017年12月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杭州市濱江區簽約合作共建杭州創新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未來將容納2500名研究生。[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藍谷,規劃總佔地達到3000畝,入駐航空航天、材料科學、智能製造,微電子等8個學院,原定2019年迎來第一批新生。[30]
根據教育部從嚴控制高校異地辦學的政策,該校區已停止建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獨立學院,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北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銀海區,2005年成立,2013年暫停招生。2017年8月25日,北海市人民政府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進行了資產處置及體制梳理。原定於2018年恢復招生。北航設有北海辦學工作領導小組,由副校長負責工作。
2023年8月,轉設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海銀灘校區。
北航建校以來,先後隸屬於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三機械工業部、航空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國防科工委、國務院國防科工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這些部委都是和航空航天工業直接相關的政府部門。
現今,北航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為副部級編制,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管理,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工程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
就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校長 | 備註 |
---|---|---|---|
1952.10 | 1954.6 | 楊待甫 | 黨總支書記,兼任副院長、院務委員會主席,主持建院初期的領導工作[36] |
1954.6 | 1963.7 | 武光 | 北京航空學院首任院長 |
1963.9 | 1966.6 | 王大昌 | 1965.11正式任命,1966年被實際停職 |
1967.5 | 1968.12? | 韓愛晶 | 革命委員會主任 |
1971.6 | 1974.1 | 李世安少將 | 黨委書記兼任 |
1974.2 | 1977.11 | 王振乾少將 | 黨委書記兼任 |
1977.11 | 1979.8 | 陳達明 | 黨委書記兼任 |
1979.8 | 1980.10 | 王大昌 | 復職 |
1980.10 | 1982.11 | 沈元院士 | 後為北航名譽院(校)長 |
1982.11 | 1988.7 | 曹傳鈞 | 任內北航升格為大學 |
1988.7 | 2002.1 | 沈士團 | 1958年至1963年在北航2系本科就讀 |
2002.1 | 2009.5 | 李未院士 | 爭議頗多 |
2009.6 | 2015.2 | 懷進鵬院士 | |
2015.3 | 2022.9 | 徐惠彬院士 | |
2022.9 | 現任 | 王雲鵬院士 |
就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黨委書記 | 備註 |
---|---|---|---|
1952.10 | ? | 楊待甫 | 黨總支書記,兼任副院長、院務委員會主席[36] |
? | ? | 程九柯 | 黨總支書記 |
1954.11 | 1956.8 | 周天行 | |
1956.8 | 1960.7 | 武光 | 黨委第一書記,兼任院長 |
1958.4 | 1960.11 | 臧伯平 | 黨委第二書記 |
1960.7 | 1966.6 | 王恆 | 黨委第一書記,1962.12改稱黨委書記,1966年被實際停職 |
1971.6 | 1974.1 | 李世安少將 | 兼任院長,「軍宣隊」成員,1974年撤出 |
1974.2 | 1977.11 | 王振乾少將 | 兼任院長 |
1977.11 | 1982.11 | 陳達明 | 1979.8前兼任院長 |
1979.8 | 1980.7 | 周天行 | 黨委第二書記 |
1982.11 | 1985.6 | 朱開軒 | |
1985.6 | 1988.4 | 胡孝宣 | |
1988.5 | 1989.3 | 陳忠 | |
1989.3 | 1996.6 | 朱萬金 | |
1996.6 | 2002.1 | 樓士禮 | |
2002.1 | 2010.12 | 杜玉波 | |
2011.1 | 2015.9 | 胡凌雲 | |
2015.9 | 2017.12 | 張軍院士 | 1983年至1987年在北航2系就讀,後在北航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
2017.12 | 2021.12 | 曹淑敏 | 1985年至1989年在北航2系就讀,後在北航獲學士、碩士學位 |
2022.4 | 現任 | 趙長祿 |
自建校以來,北航的辦學經費均由國家財政直接撥款供給,且由於學校研究方向的特殊性,即使是國家財政的困難時期也未有間斷。根據教育部2018年5月22日公示的《2017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匯編》[37]顯示,北航2016年度科技經費達27.0124億元人民幣,平均每位教學科研人員分得116.68萬元,位居全國第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1952年建立時校名為「北京航空學院」,簡稱為「北航」。1988年,校名更改為如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沿用「北航」,英文校名為「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英文簡稱為「BUAA」。2002年,北航的英文名更改為如今的「Beihang University」,英文簡稱沿用「BUAA」。[3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徽,主體為內外兩層的同心圓形,和諧而自然,象徵宇宙的無限深遠、時空渾一而又參差多態的多層次結構。其核心圖案,昂揚向上的雙箭頭(飛行器)乃是航空航天器的抽象圖形,和展開的書卷、橢圓的衛星軌道以及星座閃爍的太空,共同組成了北航認同的一種精神文化,突出了北航的航空航天高新技術特色。
標誌中的1952字樣,不僅是北航的建校年代,更從特殊的歷史角度突出了北航人肩負的歷史使命,那是國家的重託和一個千年民族的殷切希望。
趙朴初先生題寫的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形成了鮮明的比照體系:中國書法的文化意蘊,顯示了北航對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英文校名則展示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北航走向國際化、現代化的決心。
標誌的基礎色調為校色「科技藍」(#01519A),具有開放、嚴謹、穩重、進取的內涵,呈現出北航文化中獨有的志在藍天、勇於探索的特質,也是北航人傾注特殊感情的一種色彩。[41]
似乎於2002年啟用的北航校旗為藍底白字(或白底藍字),上側為北航校徽,下側為北航中、英文校名。若干面校旗曾隨神舟四號[42]和神舟九號翱翔太空,並作為C919客機的首批「乘客」[43]。2002年之前的校旗資料較少,據2001年北京申辦奧運成功的視頻資料,顯示為紅底黃字校旗,左上角為校徽,右下角為「北航」二字(字體未知,但仍能在北航周圍的寫字樓上看到)。
2010年5月1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佈《仰望星空》為該校的校歌[44],校歌作曲為劉暉,歌詞使用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詩作《仰望星空》。
北航的校風是「艱苦樸素、勤奮好學、全面發展、勇於創新」。「艱苦樸素」表現為艱苦創業,腳踏實地,樸實無華,扎紮實實,行勝於言;「勤奮好學」表現為勤奮努力,刻苦鑽研,熱愛科學,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全面發展」表現為德才兼備,品學兼優,知行合一,突出素質,認真做人、做事、做學問;「勇於創新」表現為勇於探索、不斷攀登、敢為人先、百折不撓、止於至善。[45]
北航的校訓是「德才兼備、知行合一」。「德才兼備」即品學兼優,要求全校師生員工既要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具有較高的道德水準,又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工作能力,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學問,努力成為講道德、守法紀、有文化、能創新的高素質人才;「知行合一」要求全校師生員工既要追求真理、善於學習,又要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創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同時,也要篤行誠信,言行一致,表裏如一。[46]
因在脫貧攻堅戰中作出突出貢獻,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扶貧工作辦公室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47][48][49][5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校慶日為每年10月25日,因北航在1952年此日成立。
因校慶日當天北航不單獨放假,北航的學生往往在距校慶日最近的周末舉行活動「校慶嘉年華」,屆時各學院、學生社團都會擺出展台,一起為學校慶祝生日。但是北航決定2022年校慶日單獨放假一天。
2023年校慶因為李克強總理逝世被迫推遲一周。
「馮如杯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從1990年開始舉辦,每年舉辦一次。「馮如杯」意為紀念飛行英雄馮如。馮如杯參賽對象為本科生,2005年起增加論文形式的參賽作品。如果一個院系能夠連續三屆獲得總分第一名,那麼可以永久保存馮如杯。目前計算機學院永久保留3座馮如杯,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和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也曾獲永久保存馮如杯的殊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球協會(下稱網球協會)始建於1998年,並於2003年發展成為具有會員650餘人的學生團體,並協助組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網球隊。網球協會於同年創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球公開賽(BUAA OPEN),該項賽事每學年舉辦兩次,參賽者來自北京各大高校及中科院系所。此項賽事延續至今,現已成為北京市大學生網球的一項重要賽事。
2004年北航男子排球隊成功晉級全國男子排球甲A聯賽並連續兩年保級成功,成為中國實行職業聯賽以來首支打入全國甲A排球聯賽的大學生隊,為全國2000多萬在校大學生贏得了榮譽,2006年在全國男子排球職業聯賽中獲第13名。
北航武術隊多次在北京市高校武術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北航大學生藝術團包括舞蹈團、合唱團、管樂團、室內樂團以及民樂團。北航大學生舞蹈團即北京大學生歌舞團,是北京大學生藝術團六個分團之一。該團自創建以來囊括了歷屆北京市高校舞蹈比賽所有一等獎,1996年、1999年、2005年在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及藝術節舞蹈比賽中均獲一等獎。北航大學生合唱團是中國合唱協會集體會員,曾連續六屆獲得北京市大學生合唱比賽一等獎,1999年獲得全國大學生合唱比賽一等獎,2006年榮獲第八屆中國國際合唱節銅獎。北航大學生藝術團曾先後赴奧地利、法國、德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友好訪問演出,得到了受訪國家觀眾的高度讚譽,使北航藝術團的的影響力擴展到國外。
截至2014年6月,北航已經有160多個學生社團,並且仍然不斷有新社團湧現,包括人文、科技、實踐、體育、藝術五大類,其數量和質量在北京高校中名列前茅,覆蓋本科一年級到博士生二年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Students』Association Union of BeiHang University),簡稱「北航社聯」,是一個在校黨委的領導下,校團委指導下,管理學生社團工作、服務學生社團發展的學生社團聯合體,是學校及社會聯繫學生社團的橋樑和紐帶,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自成立以來,北航社聯一直秉承着「高效源自專注」的理念,致力於繁榮北航的校園文化和社團文化,為學生社團提供優質的服務以促進其更好地發展。
學生社團發展與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社團中心」)是在校團委社團工作部指導下開展工作,以聯繫社團、服務社團為根本職能的學生社團組織,是社團與學校和廣大同學溝通的橋樑紐帶,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社團中心秉持「高效源自專注」的理念,聚焦社團發展需求,力求為全校學生社團發展提供全方位、寬領域的服務,助力校園文化繁榮向上。 截止2020年1月,社團中心服務和管理的社團已經達到了103個,包括人文、藝術、科技、體育和實踐五大類別。
北航攝影協會(Photographic Association of BUAA),簡稱「北航影協」,成立於1957年,是現存的歷史最悠久的北航社團,也是北京市內少數擁有自己影棚的攝影社團之一。曾獲北航2005-2006年、2008-2009年度「十佳社團」等榮譽稱號。曾在學院路校區的大學生活動中心(已拆除)內設有專門的辦公室。沙河校區於2010年建立之後,在學院路、沙河兩校區設立分部。從2011年開始,北航影協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我最喜愛的十張照片」活動(Best10),鼓勵同學們以挑選十張照片的方式回顧自己一年內的攝影經歷。自2013年起,Best10活動拓展到全北京市,成為北京市高校攝影社團中的最重要的年度活動之一。2016年秋季,建立北航攝影協會幹事團,為社團成員提供更豐富的優質活動。2018年春季,成立北航影協攝影隊,隊內分為風光組和人像組,並定期進行授課和作品展示。
北航北斗巡星會成立於1997年9月,由北航材料學院95級學生蔣唯滄組織建立,當時名為北航天文學會。06年更名為北斗巡星會。協會連續多年獲北航十佳社團和五星級社團稱號,常年開展各種觀測活動和路邊天文活動,為學校天文科普事業做出很大貢獻,是北京高校天文社團聯盟的成員並與北京天文館建立了良好關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行者自行車協會,簡稱行者車協,於2010年10月7日由2010級4系的王帥同學成立,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老校區「北航自行車協會」。行者車協旨在團結北航的自行車騎行愛好者,以及在自行車技術和戶外騎行方面為全校師生提供服務。目前協會在沙河校區有200餘名會員。協會曾被評為「五星級社團」,在2016年榮獲「全球百家體育公益社團」。
北航馬克思主義學會成立於1996年,是北航校內歷史悠久的人文社團,2003年因領導組織針對五食堂廣告的抗議而名聲大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光影星空電影協會,簡稱北航影協,成立於2010年,旨在向北航同學分享電影,與同學們共同欣賞電影藝術。協會多年被評為「五星級社團」。
從2010年起,北航最受公眾關注的學生自發活動就是畢業季掛床單展。學生離校前夕,通過在陽台上掛床單、被子來書寫離別心情。其中有留戀,有惡搞,有對自己的調侃,也有對學校的不滿。這些畢業床單標語,通過互聯網快速傳播,已經成為受人關注的社會熱點現象。[51]
2002年,新上任的北航校長李未以「推動學校國際化」為由擬定將學校中文名稱更改為「北航大學」,將英文名稱變更為「Beihang University」,將英文簡稱變更為BHU,但是由於校內師生及畢業校友的強烈反對,最終決定保留現有中文名稱和英文簡稱,僅修改學校的英文名稱。
2003年9月18日,北航學五食堂改制後重新開業,公然打出「九一八,就要發」的廣告條幅,引發了師生的強烈不滿。此後在學生社團「馬克思主義學會」的領導下,組織了一系列抗議活動。由於學校方面遲遲不作出對五食堂和後勤集團的處罰決定,導致事態升級。部分學生趁機喊出了「愛國無罪」等口號擴大事態,隨後學校匆忙決定以通知的形式由後勤集團和學五食堂經理發表書面文件,承認「宣傳失當」,在學五食堂舉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事後學校、後勤集團、學五食堂方面無一人受到處罰。
2004年高考招生工作進行中,一名廣西的考生家長向媒體反映他的孩子不久前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但附加條件就是必須交10萬元,否則領不到錄取通知書。此事經網絡和中央電視台披露後,震驚全國,北航校長李未被迫通過媒體發表道歉聲明。相關責任人不久後被處罰。[52]
時任總理溫家寶在2011年10月1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考察期間,在詢問飯菜價格時,北航2010級研究生范祺鋒告訴溫家寶雞蛋是五毛錢一個,溫家寶聽到范祺鋒的話後稱物價已經穩定下來了,進而引發了巨大爭議。2011年以來,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居高不下,尤其當年9月份的統計,農產品連漲6周,在這種情況下,溫家寶的這一番談話成為中國國慶期間網民熱議的話題,有網民對北航飯堂的價格的真實性提出質疑。不過也有網民反映,很多北京的高校的雞蛋價格是五毛或者更低,大學的食品價格是享受了國家和學校的雙重補貼後的價格,並不一定能反映當前市場的價格。這一看法也得到了北航方面的贊同。事件發生後,許多非大學師生到北航的大學食堂購餐,導致北航等高校出現針對雞蛋等基本食品實行限購措施。
2012年,審計署通報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沛清將190萬元科研項目經費轉入個人賬戶存放、並通過簽訂不實合同套取其他科研項目經費33萬元[53],並於同年3月,將此問題線索移送中央紀委駐工業和信息化部紀檢組查處。2012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給予劉沛清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目前此人仍在北航任職,擔任核心通識課程「現代大學概論」教師。
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場告示牌出現語法錯誤,原句為:「嚴禁在田徑場內進行輪滑、兒童車輛、自行車等一切車輛,放風箏等球類進入場內。」引起熱議。[54]
2018年1月1日,現居美國的博士生羅茜茜在個人新浪微博上發表文章,指控副導師陳小武對其實行性騷擾,並稱至少6名其他女學生有同樣遭遇。校方隨後公佈稱,已暫停陳小武職務,調查事件,但是陳小武則向媒體稱自己「沒做違法亂紀的事」。[55]2018年1月1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決定撤銷陳小武全部職務,取消其教師資格。[56]因為此事件前後有多所高校被曝出教職工性騷擾甚至性侵犯學生的事件,因此本事件受到國內外媒體廣泛報道、持續關注,進而擔憂中國大陸女性人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