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身(梵文:त्रिकाया,Trikāya),大乘佛教理論中佛具有的三種身:應身(變化身;梵文:nirmānakāya,藏文:sprul sku)、報身(受用身;梵文:sambhogakāya,藏文:long spyod rdzogs pa'i sku)、法身(自性身;梵文:dharmakāya,藏文:rdzogs sku)[1]。
身(kāya)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1] 。
此三身之關係,如月之體、光、影,稱為一月三身。具體言之,法身之理體是唯一、常住不變,故以月之體為喻;報身之智慧由法身之理體所生,能照明一切,故以月光為喻;應身具變化之作用,從機緣而現,故以月影映現水面為喻[7][8]。
另外,應身又可叫「變化身」、「父母生身」、「隨世間身」、「化身」、「生身」、「假名身」、「二乘凡夫所見身」等,報身又叫「受用身」、「法性生身」、「菩薩所見身」等,法身又叫「自性身」、「真實身」、「佛所見身」等[9][10]。
印度教亦有三身的說法。在印度教中的濕婆派,相信濕婆神擁有變化的能力。他們認為,濕婆神的本體,即是法身,是構成這個世界的根本。他的受用身,居住在天界,為大自在天。而他變化出各種相貌,出現在任何一個需要他的地方。如大黑天,就是他著名的化身[11]。
按天台宗說法,『理』法之聚集稱為法身,法身如來名毘盧遮那(Vairocana)[12];『智』法之聚集稱為報身,報身如來名盧舍那(Vairocana)[13];『功德』法之聚集稱為應身,應身如來名釋迦文(Śākyamuni)[14],視此三佛為不一不異[15]。
若依三論宗吉藏的解說,則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此為一本一跡[16]。
其中,法身即佛性,修行顯出佛性,則為報身。但為「開跡合本」,可合佛性及佛性顯,皆名為法身;化菩薩為報身,名盧舍那,化二乘為化身,名釋迦。但為「開本合跡」,化眾生皆名化身。各經論隨義說之,而產生二身、三身或四身的說法[16]。
在西明寺學習唯識義理和《大乘起信論》的曇曠,在回答藏王墀松德贊的《大乘二十二問》中,綜合各種大乘三身異說的開合後,解說為[17]:
曇曠主張大乘三身諸佛「非一非異」,因為「諸色法無實體故,真如理智無限礙故」,所以說「一微塵中有無量佛,一剎那中含三世劫,一佛住處有一切佛,一切佛國有一切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處同時,不相障礙」。
他認為部派佛教經論說法,報,化三身之義與大乘不同,而解說為:
曇曠解說佛身若詳細分別,可析為五[18],依開合不同,可再合為四身、三身、二身(法身、化身)。若合為「一身」,即五中前之四身皆功德法,總名為法。自體依止聚集義故,總名為身。
三身若搭配上天台宗所立的四種淨土:
法相宗稱常寂光土為「法性土」,實報無障礙土為「報土」,凡聖雜居土為「變化土」,但不立「方便有餘土」[27],並把三身配屬四智與清淨法界。
三輪身配五方佛如下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