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日至8月3日,美國民主黨籍政治人物蘭茜·佩洛西在擔任第52任眾議院議長任內率團訪問臺灣,作為其亞洲之行的一部分。她成為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以來,第二位於任內訪問臺灣的聯邦眾議院議長[註 2],也是聯邦政府執政黨籍首位訪臺的國會議長[2][3]。由於眾議院議長在美國總統繼任順序中僅次於副總統,因此佩洛西也成為《臺灣旅行法》生效至今訪臺層級最高的聯邦官員。訪問團於臺北時間8月2日晚間抵達臺北松山機場[4],次日造訪立法院、總統府、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等地,於傍晚離境。
本次訪問不及20小時,但引起的外交關注和軍事行動遠超台灣戰後歷次外國政要訪台。中國大陸當局基於與中華民國的政治對立,稱此次訪問為「竄訪台灣」[5]或「竄訪中國台灣地區」[6]及簡稱「竄台」[7]。佩洛西抵台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國防部官員多次警告美國政府,解放軍在多個海域演習示威[8][9];美國政府則在訪問前後派列根號航空母艦及的黎波里號兩棲突擊艦等到台灣東部與周邊的菲律賓海護衛[10]。佩洛西抵台後,中國大陸多個官方單位相繼對此發表聲明表達抗議[5][11][12][13][14],並觸發中國大陸對台舉行一系列軍事演習[8][9]。
背景與先例
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兩國間政府高層互訪驟減,但美國國會對臺支援在臺灣民主化後則漸增強。[15][16]
1995年5月,聯邦眾議院在共和黨籍的時任議長金里奇主導下,以壓倒性的396票比0票決議要求行政部門發簽證給第一位臺灣人出身的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決議文有11次稱「臺灣總統」(President of Taiwan或Taiwanese President)、10次稱「中華民國在臺灣(即臺灣)總統」(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known as Taiwan))[17];聯邦參議院亦高票通過,促成李登輝以私人訪問名義於該年6月訪問美國並返回母校康奈爾大學發表演講。
1996年3月,克林頓政府在國會的敦促下派遣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及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於臺灣東部海域保護臺灣首次總統直選,是1979年後專門為臺灣事務派遣航空母艦之先例。李登輝總統則感謝國會決議支援及航母派遣確保局勢穩定。[18][19]
1997年4月,聯邦眾議院議長金里奇親率兩黨代表團共12名聯邦眾議員,乘美國空軍專機出訪亞洲,並在抵達北京面見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江澤民後,接着轉往東京,離開日本後才抵達臺灣停留約3小時,期間與臺灣首位民選正副總統李登輝、連戰等政府高層會晤[20][21][22]。金里奇於25年後接受《福克斯新聞》訪問時表示,當年他於出訪前夕才告知中國方面將要訪問臺灣,北京十分憤怒,但他透過國安顧問佩克漢告訴中方,如果北京不歡迎他,那他就會跳過中國直接訪問臺灣,北京才軟化態度,達成「先訪中、再訪台」的共識[23]。
1999年臺灣中部921大地震後的12月,眾議員佩洛西首次訪臺關懷災情及重建工作,拜會李登輝總統。[24][25]
2001年9月8日,奠基臺灣地位未定論的三藩市和約簽訂50週年,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北加州分會主辦傳達「台灣主權屬於台灣人民」理念的遊行,民主進步黨前黨主席姚嘉文與600位臺灣裔美國人參加,選區在三藩市的佩洛西也到場演講為台灣主權發聲。[26]
2001年美國911恐攻事件後的10月,陳水扁總統與週前甫獲選為眾議院少數黨黨鞭(院內民主黨第二號人物)的佩洛西等3位眾議員電話會談,重申臺灣對美國反恐怖主義行動的堅定支援。[27]
2018年,旨在促進臺灣與美國間高層級互訪交流的《台灣旅行法》在議長瑞安主持的眾議院獲通過,後經參議院通過及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成美國法律。
2019年2月,多位聯邦參議員聯名致函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要求邀請蔡英文總統對國會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說。[28]3月,蔡英文總統出訪國際友邦過境美國夏威夷時與佩洛西議長電話聯繫,交換對臺海議題的意見。[29]3月,桃園市長鄭文燦訪美進入議長佩洛西辦公室與其國安顧問會談;7月,鄭文燦代表蔡總統拜訪佩洛西議長。[30]
2019年4月,2012年共和黨副總統提名人及甫卸任的眾議院前議長瑞安率代表團訪問臺灣,慶祝美國制定《台灣關係法》40週年,晉見總統蔡英文。[31]
2020年8月,美國衛生部部長阿札爾率代表團搭美國空軍專機訪問臺灣,代表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見總統蔡英文,悼念甫過世的「臺灣民主之父」前總統李登輝,拜會外交部、衛生福利部,並與防治COVID-19的醫護人員、專家學者就對抗疫情交換意見。[32]
2021年6月,3位聯邦參議員達克沃絲、沙利文及康斯搭美國空軍運輸機訪問臺灣。[33]2021年11月,4位元聯邦參議員及2位聯邦眾議員搭美國海軍行政專機訪問臺灣。[34]2022年4月,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等5位參議員及1位聯邦眾議員搭美國空軍專機訪問臺灣。[35]
邀訪磋商與行前訊息
2022年1月底,曾於2020年總統選舉獲勝後訪問美國會晤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副總統賴清德及駐美國代表處蕭美琴大使於出席洪都拉斯總統就職典禮回程過境三藩市(佩洛西的選區)時與她視像會議半小時,佩洛西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雖然很難與副總統面對面相見,但希望未來,不管是在華盛頓、臺北,或者透過視像會議,都期盼能有機會進一步與副總統交換意見。[36][37]
2022年4月7日,日本媒體富士新聞網透露佩洛西即將於赴日後訪問臺灣。但她的亞洲之行因確診COVID-19而延期[38][39]。《自由時報電子報》指出,她原本預計於2022年4月10日《台灣關係法》立法43周年之日訪臺。[40]
2022年6月下旬,立法院立法委員林昶佐赴美國華盛頓特區參加「國會議員西藏大會」時,面邀佩洛西完成原訂的訪臺之行。[40]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7月上旬事先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王毅知會了佩洛西可能訪台的訊息。[41]7月19日,金融時報公開披露,佩洛西在8月的訪亞行程中,可能訪問臺灣[42]。NBC新聞在7月30日的報導中提及,佩洛西訪亞行程啟程時,台灣部分還只列為「暫定」。[43]8月1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引述台灣和美國政府官員的話報導稱,佩洛西預計在台灣停留一晚[44]。
美國政府對佩洛西訪臺的意見有分歧。7月下旬,美國總統拜登在回答有關佩洛西當時傳聞可能會訪問台灣的問題時表示「軍方認為現在這不是一個好主意。但我不知道它的訪台狀態如何」。這一表態示顯了美國國內嚴重的意見分歧,尤其是來自共和黨議員的表態壓力,導致其官員陷入艱難的外交境地,不得不多次回應有關問題[45]。在佩洛西可能面對來自北京阻礙的問題上,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對此拒絕討論任何擔憂[46]。佩洛西在一場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拜登的說法時,拒絕討論她可能前往台灣的行程,但表明美國對台灣的支援很重要。佩洛西對拜登「軍方認為現在這不是一個好主意」說法表示理解,猜測軍方擔心美國飛機會被擊落或類似的事情。但她補充說,她沒有從拜登那裏聽說過[47]。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於7月27日表示非常感謝佩洛西長年以來對臺灣非常支援與友善,對於任何國外友好貴賓訪臺都非常歡迎,政府都會做最好的安排[48]。
包括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內的多名美國政府官員,皆對佩洛西的出訪表達了擔憂,並就如何勸阻議長不要前往台灣提出建議,甚至派一些官員直接與佩洛西交談。拜登於2022年7月28日與中共中央總書記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通話。習近平呼籲拜登勸阻佩洛西訪台。[49]拜登稱對於佩洛西訪臺一事,他無法阻止另一個美國公民的人身自由,總統也不應該干涉國會的運作。[50][51][52]美國軍方雖然表態不建議,但已為佩洛西亞洲之行安排了相關的安保工作[53][54][55]。拜登非常明確地表示,美國國會獨立於政府行政部門,出訪行程是由佩洛西自己決定[56]。
據《中國時報》披露,佩洛西7月20日曾主動致電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詢問台灣方面為何傾向「撤回邀請」。中華民國外交部稱針對本案細節,則不願進一步多談,官方表態僅回應國際友人一向都是竭誠的歡迎[57]。而蕭美琴本人則不認同所謂撤回邀請的說法,並稱這問題可能是因訊息傳遞有所落差的小風波[58][59]。《頭條新聞》報導,佩洛西在2022年1月與4月兩度研議訪台未果,直到這次第三度規劃才有機會出訪。當年適逢中期選舉,國會有很多立法工作待推動,「在百忙中仍願抽空訪台」,是為展現對台灣的支援,此次若未能成行,「絕無其他更適當之時機」,下次訪台的眾議院議長將會是他人,「盼台灣了解」。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也在7月22日晚與蕭美琴通話稱,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22日當天向佩洛西簡報,盼改變計劃,「豈料佩洛西甚感惱怒」,稱唯有美國總統拜登親自要求,她才願考慮,但拜登應該不會阻止。蕭美琴最後回應,如果佩洛西堅持評估8月初是訪台最佳時機,我政府當然是要歡迎[60]。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創會理事長楊憲宏聲稱,佩洛西在年初就已經安排了訪台行程,但由於其欲訪台的訊息走漏,佩洛西擔心李明哲的安危而臨時推遲原定4月的訪問[61]。
人員編排
與佩洛西一同出訪的美國國會代表團成員包括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米克斯、美國眾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主任高野、眾議院議員戴貝妮、克利胥納莫提和安迪·金。[62][63][64]佩洛西曾邀請共和黨眾議員麥克考一同出訪,後者以「個人安全和義務相衝突」為理由拒絕了邀請,但極力推薦佩洛西出訪[65]。
行程
8月1日,《聯合新聞網》引述不明官員說法稱佩洛西一行將於2日晚間21時到22時30分之間抵達台灣,如果過夜可能下榻臺北市中山區或信義區的飯店[66]。美國《華爾街日報》、CNN披露稱,正在亞洲訪問的佩洛西已經確定將增加前往台灣一站。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佩洛西預計將於週三會見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67]。東森新聞的報導則稱,佩洛西預訂星期二晚間22時30分抵達臺北松山機場,停留一晚後星期三上午8時與蔡英文總統會面,上午10時離開台灣[68]。8月2日上午9時10分起,桃園國際機場公司及松山機場服務臺陸續接獲9起來自境外的恐嚇訊息,揚言在機場放置炸彈引爆,以阻止佩洛西訪臺。機場人員立刻通報航警局,有關單位接獲報案後着手展開調查。同時全臺各地機場亦提升警戒、加強巡查戒備。[69]
8月2日下午開始,台北市警方在台北君悅酒店部署警力[70]。警政署在松山基地指揮部周圍布署大批警力,同時在指揮部對面隔離、劃定採訪區域,民權東路沿線各路口於18時許早已安排有警力進行交通管制[71]。當晚,台北市警方證實,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乘搭的航班,將於今晚22時降落於台北松山機場,車隊將直接前往下榻台北君悅酒店,警方啟動「鴻賓勤務」將沿途交通管制,8月1日出動400名警力,預計8月2日行程出動700名警力[72]。
因目的地未定,其航班之飛行路線引發關注;僅Flightradar24網站便引來292萬人次追蹤,中間一度有70.8萬人同時在線追蹤,創該網站設立以來追蹤人數最多紀錄[73]。Flightradar24顯示,佩洛西此前搭乘的C-40C專機(呼號SPAR19)於8月2日下午15時42分從吉隆坡起飛,8月2日晚間21時30分許,目的地已從「未知」變更為「台北」,所顯示的到達時間為晚間22時43分[74][75]。據報道,為避免訪台行程遭軍事威脅干擾[註 3],專機航線特地先往東飛行穿過加里曼丹島,再轉北沿着菲律賓東側的菲律賓海北上,沿台灣東部海岸進入陸地降落松山機場,比平常途經南海及台灣海峽的吉隆坡飛台北航線多出約2小時飛行時間[77]。中國中央電視台報道稱解放軍對佩洛西的專機進行了全程跟蹤監控,迫使專機繞到菲律賓上空後再回到台灣松山機場[78]。《南華早報》則聲稱,解放軍受到美軍航艦打擊群電戰系統干擾,無法掌握佩洛西專機的行蹤[79][80]。
外部影片連結 | |
---|---|
中華民國外交部機場迎賓直播 |
8月2日晚上10時44分,佩洛西一行座機降落臺北松山機場。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吳釗燮接機,美國在台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現場陪同。[81][82]。
佩洛西安全抵達台灣後隨即在推特上聲明:「美國堅定支援台灣2,300萬人民,這在目前比以往都更加重要,因為世界正面臨獨裁與民主的抉擇。」她同時強調維持現狀的重要,稱中美外交政策原則沒有改變,就如同以往的訪問默契一樣。佩洛西除了官方表態外,也向《華盛頓郵報》投書「我為何率團訪問台灣」一文。文中,她解釋此行是為了貫徹《台灣關係法》中「美國對臺灣民主的承諾」,批評中國大陸對人權與自由的侵害,也表示「世界正面臨獨裁與民主的抉擇」,參照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她四月間到基輔的訪問[83][84][85]。
8月3日上午,佩洛西一行在內湖的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舉行早餐會後,前往立法院拜會。因立法院院長游錫堃COVID-19快篩陽性仍需隔離[86],由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接見。蔡其昌表示佩洛西是「台灣的朋友」。佩洛西表示這是很大的讚美,並代表國會的同事接受這項殊榮。[87]佩洛西在立法院致詞時,提到過去曾在天安門拉橫幅抗議,表達對人權的支援,及對中國大陸不公平貿易作法表達抗議的經歷[88][89]。朝野各黨團在立法院的總召集人代表其所屬政黨對佩洛西的來訪皆表達肯定及歡迎[90][91],而正在隔離照護中的院長游錫堃亦透過視像和佩洛西致意[92]。 在佩洛西與蔡其昌的對談中,為佩洛西翻譯的口譯員數度打斷佩洛西。結束時,佩洛西再度談話但被另一名口譯員以時間因素制止。口譯員的表現被在地網絡輿論詬病[93][94];前中華民國駐新西蘭大使介文汲亦嚴厲批評[95]。一些前任、現任口譯員則為該口譯員緩頰,包括前外交官趙怡翔[96][97][98]。該口譯員後據報是由美方安排的翻譯,且是美國在台協會的員工。[99]
稍後,蔡英文在總統府接見佩洛西訪問團,頒授佩洛西「特種大綬卿雲勳章」[100][101]。對於兩岸關係,蔡英文強調,表示台灣致力維持兩岸現狀,台灣人民非常務實;一直以來國會議員團到台灣是朋友間的正常做法,中國大陸軍事演習是不必要的反應,台灣會一直對建設性的對話持開放態度。[102]佩洛西議長強調,此次來訪的重點是43年前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許下對台灣的堅定承諾,要與台灣站在一起,並推動台美繁榮夥伴關係。[25]為接待佩洛西訪問團,蔡英文當日向民主進步黨中常會請假,由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代理主持中常會[103]。
之後舉行媒體互動會,開放台灣中央通訊社、美國彭博新聞和日本朝日新聞等三家媒體發問[104]。另佩洛西對於事件刺激北京表達了看法,暗示其訪問台灣之所以激怒北京,不是因為她成為25年來訪台層級最高的美國政界人士,而是因為她是女性[105]。
-
佩洛西赴立法院會晤各黨團召集人
-
佩洛西議長訪團於立法院會客室外陽台
-
佩洛西與蔡英文召開聯合媒體互動會
中午,蔡英文於臺北賓館設宴款待佩洛西訪團一行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和碩副董事長程建中等多位企業家都受邀出席。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佩洛西已在早上的行程於美國在台協會以視像會議方式與劉德音討論關於實施最近通過總投入高達520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訪台直指科技議題[106][107]。
下午行程尾聲,訪團前往景美人權園區參訪臺灣民主化的路程[108][109][110],該行程的交流會是由美國在台協會邀請台灣、香港、中國大陸三名代表,以及西藏團體,還有在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監察院長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陪同下,會見與中國大陸及香港民主化相關的受迫害者,包括李明哲、吾爾開希、林榮基等人;期間場外發生肢體衝突,抗議者數人被警方帶走[111]。內政部警政署表示,佩洛西訪台期間,總共動員2,000餘名警力,並在各個節點,讓支援、抗議團體分開表達意見,未釀衝突,圓滿完成任務[112][113]。
-
代表團隨陳菊參訪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
外交部長吳釗燮於佩洛西離台登機前送行
訪問團結束臺灣行程後直接前往松山機場準備離境,中華民國外交部與美國在台協會負責送行;飛機約在傍晚近18時左右起飛[114][115][116][117]。飛機自台灣起飛後,直線往東朝日本宮古島空域方向飛行,繞經沖繩本島後,往韓國首爾飛去[118]。佩洛西於韓國標準時3日夜間21時26分抵達京畿道烏山空軍基地[119]。
佩洛西離台後,眾議院議長網站聲明,此次訪問是她們在印太地區更廣泛旅行的一環,重點在關注安全、繁榮和治理,台灣在這三方面都是全球領導者。此時此刻,美國與台灣人民團結一致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加重要,「中國無法阻止世界各地的領袖造訪台灣」[120],佩洛西本人也發出1分半左右的推特影片,以紀錄此次「歷史性」的行程[121]。
8月10日,佩洛西返美後召開首場記者會表示,她的訪台行程符合美國政策,北京卻藉此企圖建立新常態,因此不能放任不管,隨團成員也在記者會指改變現狀的是北京而非華盛頓[122][123]。另外,她回美國接受訪問時,強調一中政策,並稱讚中國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社會之一,對於中國做出獨特的發言引發議論,中華民國外交部澄清,她指的是民主台灣(中華民國)[124]。
據霍士新聞網報道,佩洛西的兒子小保羅隨團訪問台灣,但他並非官方代表團成員,亦不是華府官員或議員顧問,卻乘搭公帑支付的專機,接受中華民國政府款待。小保羅受僱於兩家鋰礦公司,而台灣是亞洲鋰電池生產領先者,因此惹來外界質疑他利用母親影響力謀取商業利益。惟佩洛西否認,稱兒子只是護送她[125][126][127]。
8月16日,總統府副秘書長黃重諺表示「其實佩洛西只是一個藉口」,就算佩洛西議長未訪臺,中共軍演作為仍會在近期以各種形式呈現與進行,包含試射飛彈。[128]
相關軍事行動
在佩洛西訪問台灣前後,中國大陸、臺灣及美國與日本各自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操演。
各方反應
外交部[129]、國防部[5]、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130]、全國人大常委會[131]、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13]、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132]、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133][134]、八大民主黨派[135]發表聲明,就佩洛西竄訪台灣表示堅決反對,對美方強烈譴責,並向美方提出抗議。
有民眾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沒有展示出預期的強硬舉動而感到不滿與失望[136],而相對的,也有民眾對此表示理解[137]。
8月2日晚9時起,台北101點燈對佩洛西的訪問表達歡迎,點燈內容包含「堅定支援台灣」、「美台友誼永固」等[138]。並有大批人潮在松山機場附近觀賞飛機抵台[139]。
民主進步黨、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台灣基進、台灣團結聯盟等政黨對佩洛西訪台表示歡迎[140][141][91]。新黨、中華統一促進黨等團體則舉行抗議活動[142][143]。
中華民意研究協會(兩岸民意與政策研究中心)發佈8月3日至5日民調,結果顯示53.7%受訪者認為佩洛西訪台有助台美實質關係,27.4%認為沒有幫助。35.7%認同佩洛西訪台「只對執政黨有利,一般民眾根本沒有感覺」,47.7%不認同。46.9%認為佩洛西訪台「美國是最後的贏家」,41.2%認為「台灣是輸家」。[144]
總統拜登最初於7月20日表示,美國軍方官員相信,佩洛西此刻訪問台灣「不是一個好主意」[145]。然而8月1日,白宮國家安全發言人柯比表示,佩洛西有權訪問台灣,並補充說,我們不應該被中方的言辭所嚇倒[146]。
8月2日,佩洛西抵達台灣後,柯比重申,稱佩洛西此行完全符合美方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與六項保證為指引的一中政策,美方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期望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分歧[147]。佩洛西在抵達台灣後也發表聲明,認為此次訪台是「符合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的」[148]。
相關事件及影響
8月2日,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受到網絡攻擊,一度未能正常運作[149][150][151]。8月3日,臺灣7-Eleven及台鐵新左營站的螢幕遭駭[152],出現反佩洛西文字。23時27分左右,中華民國國防部、總統府、外交部等部會官網遭受攻擊,並一度癱瘓[153][154]。
8月4日深夜,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飲用水網站遭攻擊,首頁被換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相片[155]。中華民國內政部警政署用於受理報案、調查資料的「警政知識聯網」和「M-Police」網站也於同日死機,導致警員無法連線、勤務大亂。但警政署於8月5日上午表示,經調查事故原因是機房的一台老舊防火牆裝置故障[156]。
8月6日晚間,民視新聞台YouTube直播訊號被插入反台獨畫面及親陸歌曲《我和我的祖國》[157],影片於事發後兩分鐘移除[158][159]。8月7日晚,該頻道直播畫面被換成「歡迎台灣同胞早日回大陸,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字樣搭配大陸各地風光,背景音樂也被換成《我的祖國》[160]。此次遭駭時間長達5分鐘。對此,民視已經蒐集相關資訊,向檢警報案[161]。
8月7日,臺灣大學教務處、研發處網站遭駭,頁面出現「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之文字[162]。台大於晚間透過聲明強調,已啟動應變程式,目前先關閉這兩個單位的首頁,並積極修復中,待處理完後會再重新上線[163]。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指出,網絡攻擊總流量大概超過15,000個吉位元組(GB),約為過去單日最高攻擊量的23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陳耀祥表示,初步調查發現是廣告媒體在系統裏使用中國軟件,該軟件可能有後門程式或木馬程式的存在[164]。唐鳳另表示將透過Web3區塊鏈技術以有效阻擋網絡攻擊[157]。
APT 27在社交平台上宣稱主使網絡攻擊,並稱已經在台封鎖約6萬個網絡裝置。西方情報認為該組織在中國,由北京在背後支援。路透社詢問中國官方時被拒絕回應[165][166]。8月7日,APT 27宣佈,對台網絡攻擊暫時結束,但威脅稱將公佈部分台灣裝置的「零日漏洞」與政府外洩數據,並揚言此次行動只是暖身,自己手上還掌握着超過20萬台台灣的聯網裝置,如果台灣繼續挑起緊張局勢,「我們會再回來,祝你好運」[167]。
8月3日,國務院台辦宣佈對臺灣民主基金會、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等「台獨頑固分子」採取懲戒措施,禁止其與中國大陸組織、企業、個人合作。禁止中國大陸組織、企業、個人與為上述基金會捐款的企業進行任何交易、合作,禁止有關企業負責人入境[168]。
8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以「佩洛西不顧中方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執意竄台,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踐踏一個中國原則,嚴重威脅台海和平穩定」為由,對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採取制裁措施。同時宣佈取消安排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取消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取消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暫停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合作、暫停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合作、暫停中美打擊跨國犯罪合作、暫停中美禁毒合作和暫停中美氣候變化商談[7][169][170]。
8月16日,國務院台辦發言人受權宣佈,公佈蕭美琴、顧立雄、蔡其昌、柯建銘、林飛帆、陳椒華、王定宇等為列入清單的「台獨」頑固分子。發言人表示,當日公佈的「台獨」頑固分子名單並非清單的全部[171]。
8月18日,《中國基金報》報導,多家私募機構接獲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出的「關於落實反制要求並完善相關機制的通知」,要求私募機構要嚴格落實對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的制裁措施[172][173]。
此事件也使得中國大陸對於台灣展開多項貿易制裁[174][175]。
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宣佈禁止進口台灣一百多家食品,包含茶葉、農漁等產品[176],外界分析此舉為制裁佩洛西訪台[177][178][179]。
8月3日,中國大陸方面宣佈即日起暫停天然砂對台灣出口[180][181][182],同時以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為由,暫停葡萄柚、檸檬、橙等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往中國大陸的輸入[183][184]。業者指出,中國大陸天然砂內銷銷路很好,以往台灣業者幾乎搶不到,因此中國大陸禁止出口天然砂,對台灣影響不大[182]。農委會表示:「柑橘類產期最接近的是中秋節柚子,出口量不到產量2%,可以妥善處理。」[185]
8月4日,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表示,將依事態發展研議採取必要反制措施[186]。
另有傳言稱台灣民眾在淘寶網購買的商品恐遭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卡關。對此,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表示,經電詢承攬、報關相關公協會,尚無接獲會員業者反映相關情事;另電詢承攬兩岸快遞遞送之國際大型快遞公司,亦表示尚無接獲其中國大陸運營機構通知相關情事,經觀察近日空、海運快遞貨物進出口情形,尚無顯著變化[187]。但仍有網民表示,自己剛剛下單網購,大陸客服即告知「台灣全部停發」[188]。
8月8日,據傳大陸方面要求產品產地標註「中國臺灣」(Taiwan, China)。對此,中華民國經濟部表示,與中華民國財政部等相關部會已第一時間掌握業者反映,如果出口貨品到中國大陸有遭陸方海關擋關要求標示「中國臺灣」,或要求檔案應加註中國臺灣之具體個案,廠商可提供關別、進口商、報關行、產品名稱等相關資訊給經濟部貿易局,以利財政部關務署洽中國大陸海關聯絡點協處[189][190]。
在佩洛西訪台後,從醬油生產商到專事亞洲業務的資產管理公司,處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之中的在華企業紛紛表態,與台灣切割[191]。
佩洛西議長此行訪台多次受到來自北京的嚴正警告,但此後仍有其他美歐日等多國政要不顧中國施壓持續訪臺或正考慮安排訪台行程[192][193][194][195]。
8月7日,立陶宛交通及通訊部政務副部長瓦伊丘凱維丘特率官員及電動巴士企業代表共11人抵達台灣,拜會中華民國交通部等部會,參訪台灣電動巴士產業龍頭企業,打造民主自由產業鏈[196]。
8月7日至12日,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總理龔薩福訪台[197],龔薩福談話表示:「在全球體系中,我們相信確保獨立與主權,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及和平解決所有國際爭端是深植在我們DNA當中的」[198]。
8月14日,美國聯邦參議員馬基率國會代表團5人搭乘美國空軍專機抵達台北松山機場並訪問台灣[199][200],代表團會見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和其他官員,以及企業代表,就緩解台海緊張局勢和半導體投資事宜展開討論[201]。馬基離台後,隨即發佈聲明表示,美台雙方已就廣泛議題交換意見,包括美國支援台灣和平及穩定、台灣目前面臨日益加劇的北京威權壓力等[202]。
8月22日至24日,日本國會最大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日華議員懇談會事務局局長木原稔訪問台灣,並同總統蔡英文和中華民國國防部會談,並於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日活動時派成員訪台[203][204][205]。
8月25日,美國聯邦參議員布萊克本搭乘美國陸軍專機抵松山機場訪臺,她抵台後立刻在推特以中文發文說,「我剛降落在台灣,想給北京傳達一個訊息,我們不會接受霸凌」「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專注於回報台灣對民主價值的承諾,並確保他們擁有必要的資源,來對抗共黨中國和新邪惡軸心」,26日於總統府表示希望繼續幫助台灣保持獨立自由[206][207]。
8月底,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侯康安[208]、帕勞副總統席嫵杜[209]、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杜希[210]、瓜地馬拉外交部長步卡羅[211]皆率團訪問台灣。
9月,圖瓦盧總理拿塔諾[212]、法國參議院歐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貝勒發率參議員[213]、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情報暨特種作戰小組副主席墨菲率眾議員[214]、捷克參議院教育、科學、文化、人權暨請願委員會主席德拉霍斯率代表團[215][216]訪問台灣。
10月,德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威爾許訪團[217]、帕勞總統惠恕仁[218]、加拿大眾議院國貿委員會主席史葛洛率眾議員[219]、美國聯邦眾議院科學、太空暨科技委員會主席江笙[220]、斯威士蘭國王恩斯威士三世[221]、德國國會人權委員會訪團[222]、立陶宛議會歐洲事務委會副主席帕維里歐尼斯[223]、烏克蘭國會議員兼聲音黨主席盧狄克[224]、印尼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馬大倪訪團[225]訪問台灣。
11月,歐洲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訪團[226]、聖基茨和尼維斯總理德魯[227]、英國國際貿易部貿易政策副部長韓斯[228]、瑙魯總統昆洛斯[229]、聖盧西亞總理皮耶[230]訪問台灣。
12月,英國下議院外交委員會克恩斯率下議院議員[231]、波蘭眾議院波蘭台灣國會小組主席安鄒訪團[232]、美國愛達荷州州長李睿德[233]、日本眾議員暨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萩生田光一[234]、歐洲議會國貿委員會訪團[235]、美國聯邦眾議員匡希恆率眾議員[236]、日本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率參議員[237]訪問台灣。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