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英語:Ministry of Digital Affairs,官方簡稱數發部[1],過去曾簡稱數位部[2][3])是中華民國有關數碼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由原本分散於行政院各部會的業務單位整併而成,於2022年8月27日成立[4]。其任務包括協助公部門數碼轉型以打造數碼政府,促進數碼產業以發展數碼經濟,並推動國家的資訊基礎建設及資訊保安[5]。
數位發展部的業務範圍涵蓋資訊、電信、傳播、資安、互聯網等5大領域,負責推動國家數碼政策的創新和變革[6],也是網絡廣告平台、第三方支付、電子商務平台(B2C、B2B2C、C2C及O2O等)、網絡連線遊戲的主管機關。[7][8][9][10]
歷史
2019年12月5日,中華民國科技部「2019未來科技展」開幕典禮,時任總統蔡英文致詞時表示,隨着5G和物聯網時代來臨,數碼科技正大幅改變產業生態與人民生活,因此行政院開始研議設立橫跨資訊、資安、電信、網絡、傳播等5大領域的數碼發展主管機關。[11][12]2020年5月20日,蔡英文於總統第二任期就職演說再次說明,行政院將推動成立「數位發展部」。[13]2020年12月,在行政院版行政院組織改造法案未定案前,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蘇巧慧等提出之《行政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推動成立「數位發展委員會」,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鄭麗文等提案推動成立「數位權與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14]。
2021年2月18日,行政院將成立數位發展部(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通訊傳播產業與輔導業務、交通部郵電司、經濟部工業局部分業務、國家發展委員會資訊管理處部分業務與行政院資通安全處整併而成)列為優先推動法案項目。[15]3月25日,行政院會議通過16項組改法案,先成立行政院數位發展部籌備工作小組,待立法院三讀通過法案後行政院再成立「數位發展部籌備處」。[16][17]12月2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數位發展部組織法草案》及相關組織法草案[18]。
2022年1月19日,總統令公佈《數位發展部組織法》及相關組織法[19][20][21]。同年8月27日「數位發展部」掛牌成立,員額編列598人,依組織法規定最多可以有300名約聘人員[22]。數位發展部成立初期,預計分兩處辦公:原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延平南路辦公室為本部,並租用新光人壽保險摩天大樓部分樓層設「中繼辦公室」[23]。
2024年3月28日上午,數位發展部本部大樓大門發生槍擊案,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獲報立即前往,一名54歲張姓男子遭逮捕。據調查,男子是因爲不滿民主進步黨及其政策,才犯下此案。經勘察,案發現場大門玻璃破碎,無人受傷[24]。該起槍擊事件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部門遭民眾持槍射擊的首例[25],也是繼桃園派出所槍擊事件後一周內的第二起槍擊案。
組織架構
- 數位策略司:研擬與推動國家的數位發展政策,負責數位政策的規劃、評估、趨勢調查、媒體公關及國會聯絡。
- 韌性建設司:強化國家資通訊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普及電訊服務,建構具有韌性之數碼通訊網絡。
- 資源管理司:分配與管理通訊資源,如電信號碼、無線電頻率、網絡地址及網域名稱等,確保資源使用符合公共利益。
- 數位政府司:協助政府機關應用數碼科技,重塑政府的數碼服務,進而提升政府的施政效能。其業務除了政府服務入門網站(我的E政府),還包括證書管理、無障礙網絡空間認證、iTaiwan免費無線上網、中文標準交換碼維護等等。
- 數碼國際司:參與國際數碼發展之合作,推動跨國公民科技與分散式自治組織(又稱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之交流,促進臺灣對於國際社會的貢獻。
- 資料創新司:推動數據公益(data altruism)、個人資料自主及政府開放資料等資料應用模式,並與非政府及民間組織合作,打造資料創新應用生態。
- 輔助單位
- 秘書處
- 人事處
- 政風處
- 主計處
- 資訊處
- 法制處
- 所屬機關(三級行政機關)[6]
歷任首長
歷年預算
數位發展部年度預算 | |||||||
---|---|---|---|---|---|---|---|
年度 | 預算總額 | 備註 | 出處 | ||||
2022 | 2,904,138,000 | 新設立 | |||||
2023 | 2,518,114,000 | ||||||
2024 | 2,541,104,000 |
其他國家及地區類似部門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