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美國航空母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USS Nimitz CVN-68)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也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首艘。尼米茲號於1972年5月13日正式下水,2001年完成核燃料加注和期中大修。其艦名承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擔任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指揮官的契斯特·尼米茲海軍五星上將[5],該艦目前仍是美國海軍重要的打擊武力平台,也是現今為止全世界最大型的軍艦之一,根據美國海軍最新規劃,該艦將於2027年除役[6]

快速預覽 尼米茲 USS Nimitz (CVN-68), 概況 ...
美國 尼米茲
USS Nimitz (CVN-68)
Thumb
尼米茲號在聖地牙哥附近海域行駛,2009年7月
概況
艦種航空母艦
艦級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艦名出處切斯特·W·尼米茲
擁有國 美國
下訂日期1967年3月31日
建造者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
單艘造價10億美元(1975年)[1]
動工日期1968年6月22日
下水日期1972年5月13日
入役日期1975年5月3日
重新歸類CVN-68
母港基薩普海軍基地
格言Teamwork, a Tradition
綽號"Old Salt"
目前狀態服役中
船徽Thumb
技術數據
排水量100,020長噸(112,020短噸)[2][3]
長度全長:1,092呎(332.8米)
水線:1,040呎(317.0米)
型寬全長:252呎(76.8米)
水線:134呎(40.8米)
吃水最大:37呎(11.3米)
限制:41呎(12.5米)
動力來源2座西屋A4W核反應堆
4座蒸汽渦輪發動機
4軸
260,000馬力(194兆瓦)
最高速度31.5節(58.3公里每小時)[4]
續航力無限距離;20-25年
乘員水兵:3200
飛行大隊:1500
其他:500
偵搜系統AN/SPS-48E 3-D空中搜索雷達
AN/SPS-49(V)5 2-D空中搜索雷達
AN/SPQ-9B目標截獲雷達
AN/SPN-46空中管制雷達
AN/SPN-43C空中管制雷達
AN/SPN-41着陸輔助雷達
4個Mk 91 NSSM引導系統
4個Mk 95雷達
武器裝備2 × RIM-7海麻雀導彈
2 × RIM-116滾體飛彈
2 × 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加特林機炮
電戰系統SLQ-32A(V)4電戰反制系統
SLQ-25A Nixie魚雷反制系統
裝甲機密
艦載機90架標準艦載機與直昇機
關閉

簡史

1970年代

尼米茲號於1976年7月7日部署至地中海,跟隨的軍艦有巡洋艦南卡羅萊納號英語USS South Carolina (CGN-37)加利福尼亞號,這是10年來美國首次在地中海部署核動力軍艦。在平靜無事的巡航後尼米茲號於1977年2月7日回到諾福克。1977年至1978年間的巡航也同樣平靜,但在1979年9月10日展開的第三次的巡航中,尼米茲號投入了鷹爪行動任務,這是一個為解救伊朗人質危機中於伊朗首都德黑蘭被扣留的美國人質,而發動的軍事行動。這次任務由於參與的直升機墜毀於沙漠中而告失敗,之後尼米茲號於1980年5月26日回到美國。

接下來的幾年裏,在一次意外中,一架EA-6徘徊者式電子作戰機墜毀在甲板上,造成14人死亡、45人受傷。

1980年代

在1981年發生的錫德拉灣事件中,當尼米茲號的機隊在錫德拉灣上空進行飛行訓練時,兩架F-14雄貓式戰鬥機遭遇利比亞戰機的攻擊,在還擊時擊落了兩架利比亞戰機。

尼米茲號於1987年更換母港至華盛頓州布雷默頓

1990年代

1991年2月25日尼米茲號前往波斯灣參加波斯灣戰爭以接替游騎兵號航空母艦,並於1991年8月24日返回。並於1993年再次部署至波斯灣數個月以接替小鷹號航空母艦。在1996年的3月的台灣海峽導彈危機中,尼米茲號奉派至台灣海峽巡邏,以表示反對中國大陸動武的立場。

在1997年9月1日,尼米茲號於環繞世界一週的巡航後回到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進行服役壽命延長計劃(Service Life Extension Program),工程一直持續到2001年6月25日才結束,接着尼米茲號改以加州聖地牙哥海軍基地為母港。

2000年代

Thumb
艦上電子戰中心

在2003年4月,尼米茲號前往波斯灣接替林肯號航空母艦,以支援美伊戰爭

尼米茲號於2003年11月2日回到聖地牙哥進行計劃中的保養和維修,並再次於2005年5月部署至波斯灣,在平靜無事的巡航後於2005年11月8日返回。這次部署被詳細記載在美國公共電視台的《航空母艦》系列電視紀錄片。

2010年代

2010年2月,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到訪香港進行補給。

2010年底,尼米茲號轉移到華盛頓州布萊莫頓的乾船塢進行為期一年的維修和改進(緊鄰西雅圖)。然後,她將進駐新的母港艾弗萊特(也緊鄰西雅圖),她將替代林肯號航母在太平洋艦隊中的角色。

2013年5月,尼米茲號到達南海,美軍表示此行可確保海上安全和戰區合作。

2014年11月,F-35閃電II戰鬥機成功降落甲板,同時也成為全世界第一艘成功降落隱形戰機的航空母艦。

2015年1月,尼米茲號重新以基察普海軍基地為母港。

2017年6月2日,尼米茲號航母艦隊出發赴西太平洋進行預定的部署[7]。而此時,另外兩個航母艦隊列根號和卡爾文森號正在日本海進行雙航母艦隊聯合演習。6月5日,正值中途島戰役75周年,在聖地亞哥港的中途島航母博物館上舉行了紀念儀式,現役的尼米茲號參與了儀式,向碩果僅存的中途島戰役7位退伍軍人致敬,之後和護衛軍艦和艦載飛行大隊會合,然後離開聖地亞哥向西太平洋進發[8][9]。6月21日,艦隊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所轄海域,即西太平洋[10],接替完成部署正在回航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6月28日抵達關島海域。6月30-7月5日,新西蘭皇家海軍的一艘軍艦代替被撞的Fitzgerald號導彈驅逐艦和尼米茲航母艦隊在菲律賓海舉行聯合演習[11]。7月3日,穿越菲律賓的蘇里高海峽,5日抵南中國海,9日到達印度金奈[12],和印度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印度洋舉行了Malabar 2017聯合演習[13]

2020年代

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從聖地亞哥出發,赴印太地區和中東地區執行全球安全部署。6月下旬和盧瑟福號在菲律賓海舉行雙航母聯合演習,然後停靠關島基地。接着在6月底至7月初又和林肯號在菲律賓海和南中國海舉行雙航母聯合演習。隨後,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後和印度海軍舉行了聯合演習。7月底到達阿拉伯海活動至9月,其中停靠阿曼杜庫姆港。9月至11月在波斯灣部署,期間停靠巴林。11月在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參加馬拉巴爾2020年多國聯合海軍演習。2021年2月,尼米茲號離開中東地區,經馬六甲海峽、南中國海和菲律賓海和太平洋回到美國聖地亞哥。[14]

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尼米茲號赴東亞部署,途徑菲律賓海、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訪問了新加坡、韓國釜山、泰國林查班、日本佐世保等港口。[14]

尼米茲號及其3000多名船員將於2026年4月前遷往諾福克。這艘擁有近50年歷史的航空母艦將於2026年5月退役。美國海軍向國會發出的通知稱: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將從2026年4月起將母港從華盛頓州布雷默頓遷至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抵達弗吉尼亞州後,這艘首航母將被送往HII紐波特紐斯的船廠,該公司將在那裏開始拆除核燃料並停用航母的程序。[15]

2025年3月21日,尼米茲號離開母港華盛頓州布雷默頓開啟赴東亞的最後一次部署,此時華盛頓號還在日本橫須賀母港,而正在東亞的卡爾文森號即將趕赴中東,加入和也門胡塞武裝的戰鬥。[16][17] 3月24日,尼米茲號停靠加州聖地亞哥北島基地。[18] 3月26日,尼米茲號航母艦隊離開聖地亞哥正式開始赴亞太地區的部署。[19] 4月4日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視察了正在駛往印太地區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20] 4月18日,尼米茲號停靠關島基地。[21] 4月21日,尼米茲號航空母艦艦隊按照計劃停靠關島港口後離開關島。 4月19日失蹤的一名水兵仍未尋獲。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從關島開展在亞太的進一步的行動增強了美國海軍保護重要補給線和基礎設施的能力。[22] 在完成對關島的定期港口訪問後,尼米茲號在菲律賓海進行作業。航母打擊群指揮官表示:「以打擊群的形式前沿作戰鍛煉了我們在海上維持持久而強大力量的能力,隨時準備為我們的領導人提供廣泛的軍事能力,以應對任何危機或突發事件。」[23] 據日本海上自衛隊發佈的消息稱,尼米茲航母打擊群於4月23-28日與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艘驅逐艦在菲律賓海進行了聯合演習。[24]

其他

Thumb
數碼化後的艦橋儀表

註釋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