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的自治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位於黃河上游河套的一部分。寧夏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寧夏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0.69%,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級民族自治地方。寧夏下轄五個地級市,首府銀川,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1]。元初在西夏故地置西夏中興行省,取「夏地安寧」之意,始有「寧夏」地名。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 |
---|---|
自治區 | |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位置 | |
坐標:38°28′00″N 106°16′14″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語源 | 取「夏地安寧」之意 |
首府 | 銀川市 |
最大城市 | 銀川市 |
行政區劃 | 地級行政區5個、縣級行政區22個、鄉級行政區232個 |
政府 | |
• 自治區黨委書記 | 梁言順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梁言順 |
• 自治區主席 | 張雨浦(回族) |
• 政協主席 | 陳雍 |
面積 | |
• 總計 | 66,400平方公里 |
面積排名 | 第27名(土地面積) 占全國0.692% |
人口(2022) | |
• 總計 | 728萬人 |
• 排名 | 第31名 |
• 密度 | 95人/平方公里 |
• 密度排名 | 第28名 |
• 占全國 | 0.440% |
• 生育率(2010) | 1.36(第10名) |
族群 | |
• 民族 | 漢族(65.4%),回族(33.9%) |
• 方言 | 漢語蘭銀官話、中原官話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ISO 3166碼 | CN-NX |
行政區劃代碼 | 64 |
GDP(2022) | ¥5,069.57億元 $753.72億美元(第29名) |
• 人均 | ¥69225元 $10292美元(第15名) |
• 占全國 | 0.43% |
HDI(2014) | 0.727( 高 ) 高 · 第21名 |
網站 | http://www.nx.gov.cn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
正體字 | 寧夏 | ||||||||||||||||||||||||||||||||||
---|---|---|---|---|---|---|---|---|---|---|---|---|---|---|---|---|---|---|---|---|---|---|---|---|---|---|---|---|---|---|---|---|---|---|---|
簡化字 | 宁夏 | ||||||||||||||||||||||||||||||||||
小兒經 | نٍشيَا | ||||||||||||||||||||||||||||||||||
郵政式拼音 | Ningsia | ||||||||||||||||||||||||||||||||||
| |||||||||||||||||||||||||||||||||||
全稱 | |||||||||||||||||||||||||||||||||||
正體字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
簡化字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
小兒經 | نٍشيَا خُوِذُوْ ذِجِثُوْ | ||||||||||||||||||||||||||||||||||
|
201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常住人口694.66萬人,城鎮人口為415.81萬人,城鎮化率為59.86%。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漢族、回族、蒙古族、滿族、東鄉族、撒拉族、藏族和保安族等。自治區人民政府駐銀川市解放西街361號。
寧夏地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丘陵溝壑林立,地形分為三大板塊:北部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其中寧夏北部引黃灌區又稱寧夏平原,是黃河上游的第一大平原,屬於河套平原的一部分,開發於秦朝,以43%的面積集中了寧夏60%的人口、80%的城鎮和82%的城鎮人口,創造了90%以上的GDP和財政收入。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經濟滯後,西海固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的一個地區,是寧夏西吉縣、海原縣和固原縣三縣縣名首字的簡稱。西海固地區被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確定為全球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最乾旱的地區[2]。
寧夏地區歷史悠久,是漢族的原居地之一和古代東亞農業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和糧食產區。絲綢之路也在這裡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蹟和燦爛文化,亞洲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地。賀蘭山岩畫是中國北方岩畫的代表,表現了原始游牧先民的生活、祭祀和圖騰崇拜。1923年,寧夏靈武水洞溝遺址發掘獲得大量石器和少量動物化石,首次證明中國有舊石器時代遺址存在,這批遺址被德日進等人稱作「河套文化」。寧夏彭陽縣發現的姚河塬遺址是商周時期的封國遺址,出土的甲骨文和青銅器,推翻了之前歷史學界關於「周人文化未過隴山(六盤山)」的論斷。
先秦時期,「秦霸西戎」,秦惠王擊敗義渠戎占領寧夏南部,並在寧夏修築多段秦長城。秦始皇時期秦蒙恬攻匈奴之戰後,寧夏全境併入中原王朝,屬於北地郡屬地,西漢屬於北地郡和安定郡,北周屬靈州、原州,隋朝屬靈武郡,唐屬朔方節度使,轄區廣大。西夏屬興慶府、西平府等。元屬西夏中興行省,為元朝一級行政區劃。寧夏有戰國、秦、漢、隋、明等中國古代幾乎所有朝代修築的大量長城、關隘和城堡,全長1507.9公里,其中固原境內戰國時期秦長城和鹽池、靈武境內的隋長城十分珍貴,寧夏又被稱為「長城博物館」。
寧夏面積雖小,但太陽能、風能、煤炭、石膏、天然氣等能源資源豐富,也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重要樞紐。寧夏煤炭儲量占全國第5位,太西煤是賀蘭山區的侏羅紀無煙煤,在國際上被稱之為「煤中之王」,與越南鴻基煤齊名。寧夏的石膏礦藏量居全國第一。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建成世界單產規模最大的煤制石油項目。寧夏是中國首個省級新能源綜合示範區,[3]風電和光伏的裝機占比位居全國第三。寧夏-山東±660千伏直流工程是世界首個±660千伏電壓等級的直流輸電工程,寧夏靈州至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每年向浙江輸電500億千瓦時,沙湖750千伏變電站則承擔着伊克昭-臨沂±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外送伊克昭換流站電源點的重任。
早在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在寧夏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寧夏處於遠古人類大遷徙的地理通道上,舊石器時代、舊新石器過渡時代、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都有在寧夏發現。有代表性的遺址有水洞溝遺址、鴿子山遺址、菜園遺址和賀蘭山岩畫等。
水洞溝遺址自1923年先後由法、中、蘇、美等國家的考古學家進行了6次發掘,從距今4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初段至1萬年以後的新石器時代都有發現,被譽為「中國有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發源地」。1923年夏,法國古生物學家、神學家德日進和桑志華首次發掘水洞溝遺址,經過研究,首次證明中國有舊石器時代遺址存在,後把水洞溝稱為「河套文化」。水洞溝遺址發現有典型的勒瓦婁哇石葉工業,被視為東西方文化與人群交流的直接證據[4]。近年來持續發掘的結果表明,水洞溝的部分當地人是石器時代亞洲、歐洲混血人類的後代。
鴿子山遺址處於賀蘭山東麓,是中國重要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遺址。其文化面貌為發達的兩面器加工技術和典型的細石器工藝,文化層年代大約為距今12700~10200年。2014年9月至10月,發掘出晚更新世末期,該地區古人類遺留的大量磨盤、磨棒、裝飾品、打制石器、磨製石器、燒石、種子等的文化堆積[5],大量、完好的火塘表明鴿子山人熟練掌握了取火技術,大量作物種子表明鴿子山人掌握熟練的農耕技巧[6],全景展現了舊時代晚期寧夏古人類的生存畫卷。
寧夏地區陸續發現了西周時期的孫家莊文化遺址、姚河塬文化遺址,表明西周早期寧夏南部地區已屬周朝疆域。西周時期,寧夏南部有西周王室的封國薛國,都城在今彭陽姚河源,為目前發現周朝最西北的封國。
春秋時期的寧夏分屬於義渠、烏氏、朐衍、緄夷等西戎部落方國。西戎諸國的勢力十分強大,對中原王朝構成威脅。固原地區的春秋戰國時期墓地出土了各類生產生活用具、兵器、車馬器和裝飾品等青銅文化遺物,揭示出古代游牧民族生活的繁榮景象[7]。
秦惠文王時期(前337一前311年)在寧夏南部設置烏氏縣(在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南),後在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年)徹底滅義渠後置北地郡,固原所在區域屬北地郡。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着發兵攻打義渠,在寧夏南部增設朝那縣。秦軍擊潰義渠戎占據寧夏大部,寧夏北部的賀蘭山以及寧夏平原地區首次納入秦國版圖,但並未設立城池守護[8]。之後匈奴乘機又占據了寧夏中北部。
為防禦戎、匈奴等勢力騷擾,秦於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數次戰爭攻滅義渠戎後,在寧夏南部修築戰國秦長城。戰國秦長城在寧夏境內經過西吉、固原、彭陽3縣,全長約174公里,其中部分秦長城在明朝又被修繕利用[9]。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10],秦始皇首巡北地郡,經六盤山朝那湫(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古城鎮西)封禪[11]。
秦始皇三十三年,秦蒙恬攻匈奴之戰後從匈奴手中奪取寧夏平原,蒙恬在寧夏平原中北部設立軍事建制渾懷障,置渾懷都尉,開始屯田戍邊[12]。
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靈州縣,作為行政建制管理寧夏北部,於靈州縣北建「河奇苑」和「號非苑」兩馬苑,以牧馬[13]。
公元前114年,漢武帝為加強西北邊地軍事防禦,在寧夏南部固原置安定郡,建高平城,因其城堅池深,史稱「高平第一城」。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十月,漢武帝越隴山六盤山,出蕭關(今寧夏固原東南),首次巡視安定郡(今寧夏固原),檢查邊防,又沿寧夏中南部的清水河谷北上,狩獵於「新秦中」(今寧夏平原、內蒙古包頭等軍屯區域)史學家司馬遷隨從巡視[14]。
西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在銀川平原築典農城,典農即為「規範農業生產」之意。漢成帝陽朔年間(前24~前21年),北地郡上河典農都尉馮參,在今銀川東郊修建了北典農城。另築有南典農城,在今寧夏青銅峽市邵崗與玉泉營之間。漢武帝時期大舉開發寧夏農業,遷關東之民70萬戶安置於寧夏平原和東套。西漢設置田官,開挖河渠用以灌溉[15]。
漢代寧夏南部六盤山地區出現了一些豪強家族,如安定梁氏、安定皇甫氏等,不少宗族子弟位列公卿。
西漢末期到東漢初期,在北地郡、安定郡等沿邊各郡相繼安置了大批歸附的羌民,寧夏形成農牧混雜、民族混居的情況。公元57年,東漢與羌的戰爭爆發。東漢永元十四年(102年),安定郡(今寧夏固原)數百羌民叛亂。永初二年(108年),羌族部落頭領滇零攻占北地郡(今寧夏吳忠西南),同年滇零在北地郡稱帝。永初五年(111年),因羌亂勢大,東漢政府無力有效管轄,便下詔將邊塞四郡(北地郡、安定郡、上郡、隴西郡)遷往關內。將北地郡的郡治富平縣遷往池陽(今陝西涇陽縣西北),史稱「邊塞四郡內遷」。滇零稱帝後,羌族士兵頻繁出兵進攻掠奪三輔,一度占領大片涼州、并州的土地。
東漢與羌的戰爭長達半個多世紀,造成寧夏地區北地郡、安定郡人口銳減,永和五年(公元140 年)的戶籍數據表明,北地郡六城經歷羌亂後,戶僅3100多,口僅18000餘,人口僅為西漢人口北地郡的(戶64000,口21萬有餘)的8.5%[16]。
西晉初年,由於中原戰亂頻發,無暇西顧,鮮卑、匈奴大量內遷寧夏,高平川(今寧夏中部、南部的清水河流域)一帶,就有鮮卑人部眾萬餘。
晉泰始四年至於五年(268—269)間,涼州(今寧夏、甘肅、內蒙古西部地區)連年大旱,數十萬人饑荒。大將胡烈屯兵於高平川(今寧夏固原市清水河流域),派兵進占麥田(約今寧夏中衛大麥地一帶)的河西鮮卑聚居地。胡烈沒有進行賑災和安撫,其高壓處理使得涼州漢族和匈奴、鮮卑等族矛盾激化。
泰始六年(270年)河西鮮卑禿髮部首領樹機能起兵抗西晉,秦涼之變開始,斬殺胡烈於萬斛堆(約今寧夏中衛和甘肅靖遠一帶)。隨後氐、羌、匈奴等部皆叛。咸寧五年(279年)十二月,大將馬隆殺禿髮樹機能,涼州方平定,秦涼之變結束。
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八王之亂」開始,涼州牧張軌(安定郡烏氏縣人,今寧夏固原市)占有涼州,領兵平定鮮卑,成為前涼的奠基者,他重視教育,減免賦稅,恢復生產。永嘉之亂後,中原和關中地區的很多百姓流入涼州。320年,前涼建國,為十六國之一,追張軌為涼太祖。寧夏屬於前涼的北地郡和安定郡。
此後,寧夏南部屬於雍州,先後被後趙、前秦占領。寧夏北部屬於匈奴鐵弗部。
後秦弘始八年(407年),後秦安北將軍、陽川侯赫連勃勃扣押柔然可汗送給後秦的八千匹馬,然後假裝在高平川(今寧夏南清水河)狩獵,襲殺後秦高平公沒弈干。隨後,赫連勃勃於高平城(寧夏固原)公開反叛後秦。義熙三年(407年)赫連勃勃以高平城為根據地[17],建立大夏。寧夏全境屬於大夏,重要城池包括高平城(今寧夏固原)、薄骨律城(即靈州,今寧夏吳忠西北)、飲汗城(今寧夏銀川)。赫連勃勃在飲汗城(今銀川)以東營建麗子園,作為避暑園林。
公元431年,大夏國為北魏所滅,寧夏全境併入北魏。薄骨律鎮(今寧夏吳忠西北)鎮將刁雍,開艾山渠,灌溉農田。
535年,西魏建立,寧夏全境併入西魏。後併入北周。
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周武帝遷二萬戶於麗子園(今銀川掌政一帶),在今寧夏銀川市設置懷遠縣和懷遠郡。周宣政元年,周武帝遷江左數萬人於靈州,因為「其江左之人,崇禮好學,習俗相化,因謂之『塞北江南』」,寧夏此後又有『塞北江南』的別稱(578年)[18]。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改寧夏北部的臨河郡為新昌郡。大業三年(607年)改靈州設置靈武郡,將原新昌郡和普樂郡廢去,下設回樂縣、弘靜縣、懷遠縣、靈武縣、鳴沙縣、豐安縣,管理寧夏中部和北部。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平高郡,復設原州(今寧夏固原),下轄平高郡、長城郡,管理寧夏中南部和甘肅東南部。
從581年起,隋文帝、隋煬帝在今陝北和寧夏6次下令修築長城以防衛突厥,現存隋長城長度的90%處於現寧夏境內。前後動用了128萬人,607年在築長城的過程中10天內就死了近60萬人[19]。
611年,隋末民變爆發,隋朝以夏和靈州(今陝北和寧夏)一線為北方邊界,而河套(今屬內蒙)則被突厥占據[20]。
唐屬朔方節度使管轄。經過李道宗、張仁願、郭元振、王晙、王忠嗣、郭子儀、李光弼等數代朔方節度使的治理,因戰亂荒廢的寧夏灌溉設施被疏通開浚,新開唐徠渠,使寧夏地區成為唐王朝的重要的軍糧供應產地[21]。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二十年(646年)巡幸靈州,令建廨舍(即「屯田辦事機構」),開置屯田。武則天天授年間(690~692年)婁師德督理屯田,「(婁師德)往還靈、夏,檢驗屯田,收率既多,京坻遽積」,因屯田有功,被擢升為宰相。朔方節度使屯田占二百四十七屯,由隸屬軍隊的「軍置營田使」、「軍置營田副使」和地方「道置屯田使」、「屯田使」管理[22]。朔方軍軍屯總數約唐朝總軍屯數的4分之一,是唐朝最富庶的軍鎮之一。
武則天萬歲通天初年(696年),建豐安軍城(今寧夏中寧石空鎮);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朔方軍大總管郭元振築定遠軍城(今寧夏平羅姚伏鎮),以防衛敵寇。
朔方軍領兵6.4萬,南與關中平原接壤,北盡唐帝國之北部邊界,負責唐帝國北部、西北部的軍事,一度管轄7軍府、25州之地和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一度是唐朝面積最大的軍鎮。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二月,唐朝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發動郭子儀擊叛軍之戰,是唐朝軍隊獲得的首次大勝利。天寶十五載(756),唐玄宗入蜀。7月,太子李亨北出蕭關,在寧夏靈州登基為唐肅宗,改元至德。朔方軍是擁立唐肅宗和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力量,所謂「朔方天下勁兵,靈州用武之處「。至德二載(757年)夏、秋,經唐收復兩京之戰,朔方軍為主力的聯軍收復唐兩京長安、洛陽。
唐後期,將朔方軍分割為朔方節度使(即靈鹽節度使)、振武軍、夏綏(定難軍)、鳳翔、邠寧、涇原、天德軍和鄜坊等8個較小的節度使,稱為京西北八鎮[23],引發了五代西北地區的割據。定難軍節度使後來成為西夏。
唐晚期,吐蕃蠶食占據寧夏中部、南部,占據原州。
党項族原居青藏高原東北,為了躲避唐中後期日漸強大的吐蕃,幾經輾轉遷到陝西北部、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帶。唐僖宗時,党項部首領李思恭被朝廷封為定難軍節度使,賜姓李,封「夏國公」。
982年(北宋太平興國七年),李繼捧迫入開封,並向北宋交祖先故地。李繼遷率部叛宋。宋真宗咸平初年,李繼遷先後攻占懷遠(今寧夏銀川東)等河西三鎮。咸平五年(1002年)3月,李繼遷破靈州,改靈州名為西平府[24]。靈州自唐朝便是朔方節度使駐地,處於寧夏平原的腹地,李繼遷將党項族統治中心遷至寧夏地區。[25]
李繼遷之子李德明,前期採用「依遼附宋」的方略。宋朝封李德明「西平王」,後又封夏國公。歲賜銀、絹、錢、茶,並允許在保安軍設立榷場。李德明西向進兵,陸續占領河西走廊。天禧四年(1020年),李德明派遣大臣賀承珍營造城闕宮殿,遷都於興州(今銀川)。他對外仍向宋、遼稱臣。數年間,西攻吐蕃、回鶻,奪取西涼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其勢力範圍擴展至玉門關及整個河西走廊。
公元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他首先棄李姓,自稱嵬名氏,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並開始使用西夏自己的年號。在其後幾年內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飾,定兵制,立軍名,創造西夏文,並頒布禿髮令。並派大軍戰勝吐蕃完全占領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這樣,元昊已擁有夏、銀、綏、宥、靜、靈、會、勝、甘、涼、瓜、沙、肅數州之地,即寧夏北部,甘肅大部,陝西北部、青海東部以及內蒙古西部地區。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方二萬餘里」,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的局面[26]。
西夏先後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毅宗到崇宗時期,大權掌握在梁氏母黨手中。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金朝崛起後,西夏改臣服金朝。西夏天盛年間出現盛世,史稱崇仁之治。
1206年,蒙古帝國正式成立,發動第一次對西夏的戰爭。1207年成吉思汗發動第二次征夏戰,進攻斡羅孩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境),但因西夏軍隊的抗擊而以失敗告終。蒙古第三次征夏,夏襄宗向金朝皇帝完顏永濟求救,但完顏永濟不理之,更以盟國為蒙古所攻擊為為樂而拒絕幫助。襄宗給予蒙古大量賠款及接受蒙古「附蒙伐金」的條件,蒙古才接納其求和。[27]1217年,因為西夏拒絕協助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成吉思汗發動第四次征夏戰。1224年,蒙古的大將孛魯自東西攻擊西夏,攻占銀州。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歸來後便立刻入侵西夏沙洲,西夏名將籍辣思義守城,成吉思汗圍困沙洲半年沒有攻下。1226年冬,西夏大將嵬名令公帶領援軍協助抗敵,兩軍在黃河冰面和兩岸灘涂展開大戰,但最後仍然失敗,嵬名令公戰敗身亡其7歲幼子因拒不投降也被屠殺[28]。
1227年(保義二年),末帝李睍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滅亡。蒙古兵大肆破壞西夏王陵,將地面建築全部毀滅,石碑砸碎,並大規模盜掘了西夏陵。長達22年的蒙古滅西夏之戰結束。1227年10月,隨蒙古軍遷徙的西夏末帝及其隨從按照成吉思汗遺命於薩里川被拖雷斬殺。西夏曆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
經歷多年戰亂,寧夏北部人口大幅下降,約不到20萬。
元初在西夏故地置西夏中興行省(又稱寧夏行省,取「夏地安寧」意得省名,始有「寧夏」地名),以西夏故都為中興府,改寧夏路。
西夏中興行省管轄範圍包括現在的寧夏全境、甘肅中東部、內蒙古河套地區、青海西寧所在的湟水谷地。靈州、鳴沙州、應理州、山丹州(行省直隸)、西寧州(吐番青唐城,至元二十三年,置西寧州等處拘榷課程所)、兀剌海路等地[29]。
元至元元年(1264年),科學家郭守敬與唆脫顏前在寧夏視察河渠水道,負責修復寧夏平原附近因長期戰亂而破壞淤塞的渠道。郭守敬提出建滾水壩以減弱水勢,在渠道引水處築堰以提高水位,建渠首進水閘以保證渠道有充足水量,建退水閘以調節流量等技術方案,為水利工程之創新,共修復疏浚興、靈、應理、鳴沙等四州主幹渠12條、支渠68條,使寧夏平原9萬餘頃土地恢復了灌溉。這次修復的沿河渠道壩閘,設計精細,品質堅固,直到明代中期還在繼續使用[30]。
明設寧夏衛,屬陝西都指揮使司。寧夏在明朝長城沿線的軍事防禦系統中十分重要,明朝在寧夏的邊防線與如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省界重合。寧夏鎮和固原鎮為九邊重鎮。
明朝西北部設立延綏、寧夏、甘肅三邊,由於戰線漫長,無法相互顧及協同作戰,於弘治十年設立「總督陝西三邊軍務」,簡稱三邊總督,「總督陝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節制調度三邊的兵馬協同作戰。嘉靖四年起,三邊總督成為定設,初稱提督軍務。嘉靖七年改為三邊總制。十九年避諱「制」字,改為三邊總督,在固原開府,防秋時期駐寧夏花馬池。
寧夏鎮建於建文四年八月,是九邊重鎮第二個建立的軍鎮。鎮守寧夏總兵官一人,舊設,駐鎮城。協守副總兵一人,(亦舊設,同駐鎮城。)分守參將四人,(曰東路右參將,曰西路左參將,曰靈州左參將,曰北路平虜城參將。)游擊將軍三人,入衛游擊一人,(萬曆八年革)守備三人,備御領班二人,(萬曆九年革,坐營中軍官二人,管理鎮城都司一人,領班都司二人)(萬曆九年革)管理水利屯田都司一人 [32]。
固原鎮鎮守陝西總兵官一人,舊駐會城,後移駐固原。分守副總兵一人,(洮泯副總兵,萬曆六年改設,駐洮州。)分守參將五人,(曰河州參將,曰蘭州參將,曰靖虜參將,曰陝西參將,曰階文西固參將。)游擊將軍四人,坐營中軍官二人,守備八人[32]。
1674年(康熙十三年),陝西提督王輔臣反叛響應三藩之亂,引發寧夏兵變,被趙良棟平定。隨着清朝統一戰爭的結束,寧夏成為內陸地區,農業生產和人口迅速恢復。
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廷從黑龍江派八旗兵駐防寧夏,在寧夏府城臨時駐守。清雍正(1723~1735年)之初,滿洲八旗騎兵5000人奉命來寧夏府城外東北5里處(今銀川興慶區滿春鄉)築城戍守,名為寧夏舊滿城。乾隆三年,寧夏發生劇烈地震,舊滿城被毀,乾隆四年,清廷在今銀川新城重建滿城。滿營官兵及其家屬、工匠共約12000餘人,均住滿營城中。由寧夏將軍一名(從一品)、副都統兩名管理。
康熙到雍正三朝,寧夏府水利同知王全臣、兵部侍郎通智、寧夏府知府紐廷彩在銀川平原維修的舊渠有6條,衛寧平原維修的舊渠有11條。銀川平原新修3條渠道,衛寧平原新修5條渠道。嘉慶十七年,寧夏平原人口達到139.2萬。
清朝前中期,寧夏地區習武之風發達,「兵不驕,民不詐,士氣彬雅而恥競訟。重耕牧,尚質樸,信然諾,有古道存焉[33]」,名將頻出。大多出身漢族行伍世家,如寧夏府的馬世龍家族、趙良棟家族等,自明朝末年起數代為將;青銅峽附近的廣武營僅為一座百餘戶的小型堡寨,出了4位提督。清朝甘肅省出了三名武狀元,一名榜眼,四名探花。其中三名武狀元張文煥、馬會伯、李如柏都出自寧夏,另有三名榜眼及探花。
同治元年(1862年)哲合忍耶教門馬化龍舉兵於寧夏金積堡(今屬寧夏吳忠市西南),殺寧夏道台侯雲登、知府呂際韶、知縣趙長庚,破壞寺廟平、道觀、書院。1863年十月,馬化龍攻靈州城(今寧夏靈武),「屠戮二萬餘人」,靈州知府、縣令全部被滅門。1869年九月,馬化龍的回軍在靈州再次屠殺漢民十餘萬人,而漢民的財產及婦女被回軍據為己有,州府衙門、漢族祠堂、書院、佛寺、道觀全部被毀。[34]同治十年(1871年),陝甘回亂在寧夏地區被左宗棠、李鴻章、劉錦棠平定。同治陝甘回亂(1862年-1873年)造成了寧夏人口銳減、田地荒蕪。
清朝末年,寧夏固原漢族將領董福祥創立甘軍,與袁世凱所部新建陸軍、聶士成所部武毅軍並稱「北洋三軍」。參與平定陝甘回變、左宗棠收復新疆、庚子事變等重要事件,深刻影響了西北局勢。馬家軍的各個派系(「甘馬」、「青馬」、「寧馬」三支)都源於董福祥的甘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首義後,10月22日,西安光復。陝西革命軍政府民軍都督張雲山傳帖敦促寧夏革命黨人和哥老會組織起義,陝西革命軍作為策應。11月9日,寧夏縣知縣陳元驤下令晝夜巡查,搜捕革命黨人與哥老會眾。11月9日,與此同時陝甘總督長庚、陝西巡撫升允,當即抽調西軍幫統馬麒所部馬步七營,前往寧夏剿辦起義軍。11月15日晚以巡防續補五營為主力,革命黨在銀川、靈州、平羅、中衛各地同時起義。11月16日,哥老會在銀川暴動,駐寧清軍標營千總李敬忠率隊鎮壓,會眾潰散。17日,革命黨高登雲率部攻克靈武城,成為當時甘肅省境內第一個光復革命的縣,寧夏起義軍軍心大振,11月19日夜再次發動起義,兵分7路成功攻克寧夏府城[35]。
11月23日,孫廷壽、呂錫有等人籌組寧夏臨時革命政府。隨後,寧夏革命軍政府在原府城道台衙門前宣告成立,推舉原寧夏道台孫廷壽為大元帥(未到任),劉先質為寧夏革命起義軍督指揮,劉華堂為副指揮,革命軍下設5標(相當於團)及四路防軍。同時頒布《新政大綱》和《臨時政綱》,以此布告安民,宣傳民主革命之意。為鞏固勝利果實,寧夏軍政府立即照會山西和陝西軍政府大都督閻錫山、張鳳翔,希冀「嗣後相助,以利軍事」。
12月中旬馬麒部進抵青銅峽廣武營,並於17日攻占廣武,奪取青銅峽黃河峽口,19日與滿營清軍會合,三面包圍寧夏府城。清軍屢次強攻不克寧夏府城後,策反原清軍管帶牟憲章等人,城門洞開,遂克銀川。隨後清軍攻克周圍堡寨,起義軍潰散。12月20日清軍直撲靈州,靈州雖城池高大但此時已成孤城,被迫之下起義軍議和勿傷百姓,高登雲率部撤離靈州,而清軍入城後卻不守信用,殺害民眾3,000多人[36]。
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寧夏府為寧夏道。1912年2月22日,清帝退位,甘肅通電承認共和,馬麒向升允提出停戰言和要求,西軍由寧夏府撤回蘭州。
民國元年(1912年)5月,馬福祥被北洋政府任命為寧夏鎮總兵,其部隊被稱為「昭武軍」。1913年7月,馬福祥在黃河上的大船上誘捕了後套地區旺丹尼瑪,得到袁世凱賞識,特改任馬為寧夏護軍使,駐寧夏府,統領寧夏全境,節制蒙古阿拉善旗、烏審旗、鄂托克旗三旗。
民國二年(1913年),改寧夏道名為朔方道,治寧夏府城,領寧夏縣、寧朔縣、中衛縣、平羅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鎮戎縣共8縣。
1920年12月16日,發生海原大地震,為里氏8.5級特大地震,該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造成寧夏、甘肅、陝西、山西等地71個縣共234117人口死亡[37]。其中,寧夏境內死亡人數共計147,271人[38]。
1921年,馬鴻賓任寧夏鎮守使。
1925年3月,甘肅督軍陸洪濤癱瘓引發甘肅局勢混亂,段祺瑞任命馮玉祥為西北邊防督辦兼甘肅督辦。1925年9月,馮玉祥所部的國民軍,從包頭出發經寧夏向甘肅進軍。國民軍入甘,開始醞釀甘寧分省。
民國十七年(1928年)10月17日,民國中央政府決議將寧夏道(即朔方道)舊屬八縣(即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和平遠縣)和寧夏護軍使轄地(即阿拉善厄魯特旗和額濟納土爾扈特旗,今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旗、額濟納旗)合併建為寧夏省。從甘肅省析置寧夏省,使寧夏成為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塞北四省(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寧夏省)之一。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將阿拉善東部的磴口劃置磴口縣。
1929年4月13日,馬仲英率部由阿拉善越賀蘭山進攻銀川,洗劫銀川,寧夏省政府主席門致中毫無防備,逃往中衛。隨後馬仲英北攻平羅、石嘴山,遭駐防的騎兵師蘇雨生部頑強抵抗,不能攻破。吉鴻昌奉馮玉祥之命,率33師由涼州抵達中衛,馮玉祥命吉鴻昌3日內收復寧夏。吉鴻昌身先士卒,率軍軍激戰數日,擊敗了馬仲英的騎兵部隊,收復寧夏。
為穩定形勢,7月24日,馮玉祥委任吉鴻昌為第10軍軍長兼寧夏省主席。吉鴻昌任寧夏省主席期間整飭了軍隊和吏治,興修水利,開辦報紙,致力於漢回團結,提出了「開發大西北」的口號。1930年4月,中原大戰爆發,吉鴻昌奉命率部離開寧夏,出潼關參戰。
1931年,蘭州雷馬事變爆發,甘肅省主席馬鴻賓被囚,後在各方斡和之下返回寧夏。
1932年8月,蔣介石委任馬鴻逵為寧夏省主席。馬鴻逵、馬鴻賓共同駐紮寧夏,產生矛盾。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9月,劃中衛縣東部為中寧縣,民國三十年(1941年)4月1日,劃寧夏、寧朔兩縣為永寧縣,平羅縣北增為惠農縣、陶樂縣,並將寧夏縣改名為賀蘭縣。
1934年1月,爆發「四馬拒孫之役」,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和馬步青率領的馬家軍聯軍瓦解孫殿英率領的第四十一軍。1934年3月,孫殿英戰敗,所屬部隊大部分被馬家軍和晉綏軍收編。戰役導致寧夏當地經濟和百姓生活遭到嚴重毀壞,災民達45萬人。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4月,增設銀川市。此時寧夏領二旗九縣:阿拉善旗、額濟納旗;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鎮戎縣(後改為預旺縣、再改為同心縣)、磴口縣。增設香山、居延、紫湖三個設治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寧夏地方政府置銀川市。此後,直到解放前夕,全區共增設達13縣,1市、3設治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23日,解放軍攻佔寧夏全境。
1952年2月,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布主席令,批准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獨立一師轉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農業建設第一師,剿匪以及開墾賀蘭山的荒灘。1950年11月,從十九兵團調入政治幹部400名,與陝北獨立一師二團1,200名官兵匯編,又從寧夏地方保安部隊(縣中隊)吸收了200多名新兵,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獨立一師,下轄三個團,共計6,007名官兵。
1954年寧夏省撤銷,北部的「阿拉善霍碩特特別旗」與「額濟納舊土爾扈特特別旗」(即現在的阿拉善盟)歸入內蒙古自治區,其餘部分併入甘肅省,寧夏屬縣屬甘肅省銀川專區[39]。
1954年,青銅峽大壩成為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黃河流域有史以來的第二座水利樞紐工程。1955年11月開始組織勘測設計。1956年8月,畢業於蘇聯動力學院的水利學家萬宗堯擔任水電部青銅峽樞紐工程項目設計總工程師。大壩裝機26萬千瓦,投資2.64億元,裝機8台、27.2萬千瓦,年發電量12.85億度。共有軍民兩萬餘人參加勞動。河西唐徠渠、河東的秦渠、漢渠均被攔河大壩截斷。1960年2月24日實現截流。1966年完成三期工程混凝土澆築。1967年12月26日開始發電。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甘肅省銀川專區撤銷,寧夏各縣直屬自治區。寧夏為中國的五大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少數民族回族信仰伊斯蘭教。
1959年,鐵道部建成青銅峽黃河鐵橋,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第一座黃河大橋,此前兩岸渡河僅有浮橋及筏渡。
1961年10月,建立「賀蘭山軍馬場」,隸屬於解放軍總後勤部軍馬部,為中國8個軍馬場之一,為國家提供軍馬。
1965年起,由於美蘇冷戰的威脅,中國開始實施三線建設,從1965年初開始,由沿海和內地陸續向寧夏整體搬遷或合併創建了一批大中型工業企業,來自瀋陽、石家莊、上海、青島、北京、大連等地的儀表、機械、軸承、稀有金屬、橡膠、拖拉機、機床、試驗機等工廠和設備先後在寧夏落地,石嘴山、青銅峽等工業基地優先建設,用於備戰。隨之遷徙的工程師、工人、技術員等工業移民及其家屬也落戶寧夏,總計20餘萬人,形成了石炭井、汝箕溝等小型移民城市[40]。
196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以中發(1965)570號文件批覆,同意寧夏回族自治區建立農業建設第十三師,採取軍墾形式,開墾荒地,建設農場,發展生產。上山下鄉期間,先後接收北京知識青年3,806名,其中2,206人分配到一團,1,515人分配到二團,83人分配到三團;天津知識青年1528人,分配到三團;銀川知識青年400多人,分配到一團和三團。十三師共有人口17,095名,開墾耕地13.59萬畝。
1968年8月28日,水電部黃河青銅峽大壩發生青銅峽事件,該事件中由康生支持的群眾組織「大聯籌」試圖奪取大壩控制權,中國人民解放軍186團為守護寧夏青銅峽大壩,雙方開槍造成軍民死傷234人,是西北地區文革的一次惡性衝突。
1969年爆發中蘇邊界衝突,中國全面加強中蘇、中蒙邊界的防禦和備戰。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1969] 36號文件關於變更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的規定,將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12月,蘭州軍區會同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兩方商定,將由內蒙古自治區劃歸甘肅的阿拉善右旗所屬的5個公社(巴彥諾爾公、阿拉騰敖包、烏力吉、筍布爾和塔木素)劃屬寧夏[41],由寧夏回族自治區直轄上述地區,並負責四百餘公里的國境線的對蘇聯防禦任務,寧夏面積突然增大約12萬平方千米,達17萬平方千米。
1970年3月10日,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原寧夏回族自治區農建笫十三師改編為蘭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建第五師,下轄5個團,加上家屬共2萬8千餘人,主要任務就是"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1972年實現全師糧油自給,從1973年開始向國家上繳部分糧食。
1972年~1975年,寧夏文物工作者正式發掘西夏陵,開始相關考古研究工作。
1974年6月24日,撤銷蘭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建第五師並取消部隊番號。
1979年7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將寧夏回族自治區管轄的阿拉善左旗(連同原屬阿拉善右旗的5個公社)從7月1日起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42]。
1949年至1978年,寧夏經歷三次大規模的行政區劃劃分,其中額濟納旗、阿拉善地區、磴口縣先後劃歸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新增由甘肅省劃歸的固原地區,面積由27萬平方公里減少到6.6萬平方公里,並失去邊境線成為內陸省區。相比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寧夏省的版圖,寧夏回族自治區要小80%的主要原因是內蒙古自治區的區域被擴大了。
寧夏位於東經104°17′至107°40′,北緯35°14′至39°22′,面積6.6萬平方公里,山地高原占60%多,最高峰蘇峪口北海拔3556米,年均氣溫5-9度,與陝西省、甘肅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接壤。
寧夏地處中國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和青藏高原區三大自然區域的交匯地帶,黃河幹流自南而北穿行於寧夏中北部。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了寧夏自然環境具有顯著的過渡性、複雜性和不均衡性的獨特面貌。大體上說,寧夏由南向北地勢呈階梯狀下降,氣溫和蒸發量遞增,降水量遞減。
寧夏地形地形分為三大板塊:北部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
寧夏北部引黃灌區位於黃河兩岸,又稱寧夏川或川區,包括銀川平原和衛寧平原兩部分,西靠賀蘭山。灌溉農業發達,自6世紀起即有「塞北江南」的美稱[43][44],盛產水稻、小麥、寧夏枸杞、硒砂瓜、葡萄、甘草,也是中國西北最大的水產養殖基地。
中部乾旱帶乾旱少雨,水源缺乏,古稱「八百里瀚海」,春秋季常發沙塵暴。畜牧業發達,出產著名的寧夏灘羊和中衛山羊。2002年,寧夏實施草原禁牧封育,生態有明顯改善。
南部山區,又稱西海固地區,面積3.04萬平方公里,占寧夏總面積的58.8%[45],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山高坡陡,水源不足,水土流失嚴重,1972年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南部山區境內的六盤山古稱隴山,是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黃土高原上一個「綠色島嶼」,具有重要的水源涵養功能。六盤山腹地水源充沛,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是渭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是涇河、清水河、葫蘆河等水系的發源地。80年代起進行六盤山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經過多年退耕還林野豬、金錢豹等野生動物身影再現。
寧夏地處黃河水系,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全區屬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北部引黃灌區日照充足,蒸發強烈,晝夜溫差大,全年日照達3000小時,無霜期150天左右,是中國日照和太陽輻射最充足的地區之一。
方位 | 地點 | 坐標 |
---|---|---|
北 | 石嘴山市惠農區河濱街道 | 39°22′54″N 106°44′49″E |
東 | 吳忠市鹽池縣鹽州路街道 | 37°50′35″N 107°39′09″E |
南 | 固原市涇源縣新民鄉 | 35°14′20″N 106°21′33″E |
西 | 中衛市沙坡頭區干塘鎮 | 37°25′17″N 104°17′03″E |
2022年末全區常住人口72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萬人。 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83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34%,比上年末提高0.3個百分點。[47]
寧夏 2018 年常駐人口為 6,881,123 人,總戶數為 2,219,867 戶[49]。其中,2018 年城鎮人口為 4,051,605 人,城鎮人口比例為 58.88%[49]。在 2018 年,寧夏漢族人口為 4308198人,比重為62.61%[49]。最大的少數民族為回族,2018 年有 2,514,913人,占人口的 36.55%[49]。其他少數民族在 2018 年占自治區人口的 0.84%[49]。
寧夏的現在的主體民族是漢族,目前約占寧夏總人口的2/3。
2017年發現的彭陽姚河塬遺址顯示,在西周時期,華夏民族已經在寧夏設置封國。秦惠文王十一年(西元前327年)滅烏氏戎後,設烏氏縣(今寧夏固原市南),並在寧夏中南部修築秦長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帝國發動秦蒙恬攻匈奴之戰,大將蒙恬帶領30萬大軍在陰山、賀蘭山一線擊敗了匈奴,攻占今寧夏平原,號「新秦中」,蒙恬帶領士兵在寧夏駐軍屯田,增修長城,秦始皇多次遷徙關東人口共數萬戶於寧夏。
漢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遷山東70萬戶於寧夏,安置地後的衣、食和住房,全部取之國庫,並供應農具、種子,以扶持移民進行農業開發和牧馬。[50]。三國魏正始元年(240年),匈奴休屠部內附魏國,安置於西川縣(今寧夏鹽池大羅山)。
北魏太和初年遷山東歷下之民2萬戶於渾懷障(今銀川東北)。[51]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大將刁雍在富平(今吳忠市西南)西南艾山(今青銅峽)開艾山渠,共灌田4萬餘頃,開渠後3年即可向今內蒙古五原每年運送軍糧60萬斛[52]。建德三年(574年),遷二萬戶於懷遠郡(今銀川)。宣政元年(578年)三月,北周大將王軌攻打江南的陳國,俘斬三萬餘人。北周將三萬人安置到靈州境內。這些士兵原籍都在長江流域,「崇禮尚學」。江東士兵帶來江南風俗,寧夏從此又號「塞北江南」[53]。唐朝將「昭武九姓」安置在寧夏的「六胡州」。[54]
西夏時期,寧夏主要人口為漢族、党項族和吐蕃。党項族地位較高。西夏末(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亡於寧夏六盤山,蒙古對寧夏地區人口實施了慘烈的屠殺,西夏遺民流亡他處。[55]1268年(至元五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詔令西夏時外逃的避難者歸還本籍,並設西夏惠民局、西夏營田司、西夏中興等處新附軍萬戶府等機構收容安置,從湖北等地遷來萬餘移民到寧夏,寧夏的党項族逐漸融入漢族之中。
明朝初年的洪武大移民,將部分江南吳、楚地區的人口遷往九邊寧夏鎮和固原鎮[56]。清朝,移民屯墾造成人口的大量增加,雍正三年,在寧夏府西建八旗駐防城(滿城),駐紮滿族士兵近萬人。清代嘉慶十七年,寧夏北部人口達139.2萬餘,是1960年代之前的寧夏人口高峰。
首要少數民族是回族:約占寧夏總人口的1/3,同時占全國回族人口的1/5。回族通用漢語,不同地區持不同方言。目前回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固原和吳忠市,占寧夏回族人口的83.2%。寧夏回族的一部分是元朝跟隨蒙古的色目人的後裔,元朝蒙古人安西王(安西王府遺址在今寧夏固原原州區開城村)阿難答的推行下,他的十餘萬蒙古部下大部分皈依伊斯蘭教,並使之流傳於西北地區。
元亡後留居內地的蒙古人「土達」也有相當部分被回回人伊斯蘭化。這些明代以來的西域回回人和其它非漢群體逐步漢化和伊斯蘭化,成為了今天回族的主要先民。清代中後期,當地其他民族如漢族也存在改信伊斯蘭教的情形,但沒有明確歷史記載存在規模化的非穆斯林皈依現象。漢人(非穆斯林)等族群融入回回人群主要通過通婚及收養等方式。「回回」定居寧夏的歷史約有600多年。在民國時期,居住在中國內地包括寧夏的穆斯林群體則被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內地回民、內地回教同胞、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等,並未劃為獨立民族。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回族被確立為一種民族。
1940年,寧夏北部回族人口447848人,占總人口的20.9%。1947年寧夏南部回族人口155896人,占總人口44.5%。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占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57]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00年11月1日,總人口548.64萬人,性別比(以女性為100)105.26。其中,漢族359.06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65.45%;回族186.24002萬人,占總人口比總為33.95%。(源自《寧夏統計年鑑-2008》)截止到2017年末,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總人口為682萬人。
由於中國官方對漢族的計劃生育政策,占人口大多數的漢族的生育率小幅下降。但因為中國少數民族在生育等政策上的優惠,中國的回族人口的增長速度幾乎等同於全國平均增長速度,致使其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少許增大。寧夏回族自治區1997年與1949年比較,回族人口增長3.9倍,同期漢族人口增長為3.7倍。回族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由約32%上升到約34%;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增長25倍,在總人口中的比重由0.08%上升到0.49%[58]
寧夏歷史上民族眾多,絲綢之路貿易發達,宗教極為繁盛。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儒教、景教、祆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先後在寧夏地區流行。
寧夏漢族主要信仰佛教、道教、儒教和中國民間宗教,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傳到寧夏。魏晉南北朝時期建造的海寶塔及其寺院表明早在魏晉時期寧夏就有一定規模的佛教寺院。
須彌山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時期,須彌山大佛建造於唐朝武則天時期,為唐代建造的規模最大的大佛。唐代寧夏佛教繁盛,多位高僧在靈州傳教,新羅王子無漏在賀蘭山百草谷修行[61]密宗在唐代傳至寧夏,密宗不空法師在靈州為唐肅宗講授秘密法。[62]不空法師弟子「六哲」之一的元皎就是靈武人。
西夏時期,佛教成為西夏國教,舉國崇佛,僅興慶府建有十多座寺院,西夏皇族在承天寺塔地宮藏有金棺銀槨佛骨舍利。西夏的佛教印刷業發達,賀蘭山佛祖院擁有八十餘部大藏經全套西夏文雕版,1991年在拜寺口方塔遺址發現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續》是世界現存最早的木刻活字印刷品,印刷於西夏後期。
明到清前期,前朝遺蹟得以重修,淨土宗、臨濟宗、禪宗(牛首山寺)和密宗均有發展。
1941年,釋心道法師(1905-1968)任銀川西塔承天寺方丈,開壇講經,為一時之盛。
文化大革命期間,佛教發展停滯,寧夏佛教重要寺院銀川承天寺被自治區文化部門強行占據,僧侶遭到驅逐,以供應寺院地毯為生的寧夏手工地毯織造業也因此逐漸消亡,地方佛教界人士多方呼籲,但地方文化部門至今不歸還。[63][64]
西夏儒教也十分發達,在夏仁宗統治期間曾發布詔令,在各州府建立孔廟祭祀孔子[65]。夏仁宗尊孔子為「文宣帝」[66]。西夏中後期開設科舉,有童子科、進士科。宗室子亦可應舉,夏神宗遵頊早年即由科舉出身,且是廷試第一。西夏不僅從宋朝引進、購買儒家經典,而且還用西夏文翻譯儒家的主要經典《論語》、《孟子》、《孝經》、《爾雅》等,並依據漢文典籍編譯而成《經史雜抄》、《新集慈孝傳》、《德行集》,甚至西夏人自己編纂了《聖立立海》、《新集錦成對諺語》等著作。隨着儒學教育的發展,儒家的政治理念、道德觀念被編入字典[67]。譬如骨勒茂才編於西夏後期《番漢合時掌中珠》這樣記載:陰陽和合,仁義忠信,五常六藝,孝順父母,六親和合,學習聖典,立身行道,世間揚名,行行稟德,國人敬愛,萬人取則,恤治民庶。君子有禮,小人失道。
明清時期,銀川設立有文廟和朔方書院,朔方書院為科舉考試之處,文廟供奉孔、孟、顏、曾及孔門弟子牌位,文廟每年農曆九月二十八日孔聖人誕辰,為祭孔之日。中衛高廟和靈武高廟都供奉有孔子塑像。1943年,馬鴻逵聘請張鴻鼎、楊叔堅、李干丞和范振緒四位翰林來銀川編修方志,設立寧夏儒學會,面向全市學生教授四書五經、書畫篆刻、易經卜辭和編寫秦腔劇本[68]。
寧夏回族主要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寧夏約有600年歷史。目前的主要流派是帶有神秘主義傾向的蘇菲主義門宦,門宦的組織特點是對教主(「穆勒什德」)的絕對服從和個人崇拜。
清朝前期(十八世紀中期),馬來遲、馬明心等人從阿拉伯朝覲求學帶回門宦學說並流傳於西北,並逐漸發展壯大。清朝西北地區的門宦是一種有原教旨主義傾向的宗教組織形式,門宦內部實行政教合一的制度,相對於明朝的回族已經漢化的以儒傳經思想更為激進,對教民控制力和剝削程度都很強。清朝前期和中期,清朝皇帝對伊斯蘭教持寬容態度,雍正帝認為:「回民之在中國,……即皆為國家赤子也。朕臨御天下,一視同仁,豈忍令回民獨處德化之外」[69]。
寧夏的蘇非主義派別中的哲合忍耶、嘎德忍耶、虎夫耶、庫布忍耶為主流,被稱為「四大門宦」。也有其他影響較小的門宦,如九彩坪門宦。激進派別和保守派別(被稱為「底格目」)中歷史上常有衝突。影響最大的是哲合忍耶和虎夫耶。哲合忍耶、嘎德忍耶、虎夫耶在歷史上常有衝突,庫布忍耶是相對溫和的教派,提倡躬耕自足[70]。
寧夏較大的清真寺被稱為「海義」(罕以)寺,下轄數座到十多座清真寺(「梢麻」)。各個門宦設置有互相獨立的道堂,作為本門宦阿訇的進修之所,如板橋道堂、鴻樂府道堂。清朝同治陝甘回變,在哲合忍耶第五代教長馬化龍的帶領下,回族軍隊對寧夏府(今銀川)、吳忠堡(今吳忠)、靈州(今靈武)的漢族官員和民眾進行了多次屠殺[71],如1869年9月的靈州屠城,馬化龍的回軍在靈州再次屠殺漢民十餘萬人,而漢民的財產及婦女被回軍據為己有,州府衙門、漢族祠堂、書院、佛寺、道觀全部被毀[72]。
民國時期,回族出現一批宗教改革者,倡導宗教現代化和學習漢語,提出中阿並舉的治學方針,如寧夏省主席馬鴻逵和回族學者虎嵩山,可惜未能持續下去。文化大革命期間,寧夏很多的清真寺被拆除或移作他用。1980年代起,大部分清真寺陸續重建,但不少重建的清真寺沒有按照原樣重建,與原來的中國建築風格沒什麼關係,如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的回族建築師姚復興設計建造的銀川南關清真寺。這種建築風格和類型的突變引發了當地漢回民族爭議和衝突事件,如2012年[73]和2018年的韋州清真寺警民衝突事件[74]。
根據2010年的調查,寧夏穆斯林占該省人口的34%[59] 。
約元朝初年,基督宗教由西征返回的蒙古士兵帶到寧夏。13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在他的遊記中有記載寧夏銀川有3個基督教聶斯托利派教堂[75]。13世紀的元朝旅行家拉班·掃馬和馬古斯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途經寧夏銀川[76],受到了城內基督徒的熱烈歡迎並接受了城內基督徒的禮物,這一事跡記錄在波斯文寫本《拉班·掃馬和馬克西行記》之中。[77]
1864年,由羅馬教廷批准,把中國長城以北的內蒙古地區劃為「聖母聖心會」的傳教區域。其範圍包括當時的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和寧夏、陝北等地。1877年1月6日晚,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傳教士義世敦(G.F.Eston)和巴道格(George Parker)到達寧夏隆德縣,這是基督教首次進入寧夏傳教[78],於1885年建立銀川傳教站。巴道格(George Parker)於1883年在寧夏巡迴布道。1887年,巴道格(George Parker)、T.Hutton、J.H.Sturman和何洛賓在銀川建立鴉片戒毒所,以吸引信眾。1889年,第一批寧夏基督徒受洗,共4名。1895年,宣道會進入寧夏傳教,在寧夏建立中衛、平羅、銀川3個傳教站,在阿拉善左旗王爺府建立一個傳教站,向蒙古人傳教[79]。
1901年,平羅下營子天主教會為獲得土地作為教產,勒令因躲避1892年和1900年後套地區旱災而移民平羅的農民放棄土地回到原籍(今內蒙古包頭、九原、烏海等地),引發了教民與非教民之間的矛盾。1901年11月13日(1901年12月23日)夜,寧夏平羅縣下營子多名天主教外國傳教士被義和團民龍占海等人屠殺,下營子教堂被焚的事件,被稱為「下營子教案」,朝野震驚。法國駐華公使要求清朝總理衙門嚴懲兇手,清廷將前任平羅知縣王樹槐、現任平羅知縣李含菁、平羅營參將易慶安革職,並賠償下營子教堂4.2萬兩白銀。龍占海於1902年3月被斬首[80]。
1985年,銀川只有一處基督教活動點,教徒235人。[81]2000年,建立西夏區基督教堂, 這是銀川市文化大革命後重建的第一個正規教堂。[82]
2004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寧夏基督徒占總人口的1.17%。[60]
北朝時期,祆教由粟特商人和昭武九姓通過絲綢之路傳來,粟特人與靈州、固原的本地漢人通婚。
在隋唐時期,寧夏粟特後裔興盛,不少為望族並擔任高官,如原州左二監監牧使兼鴻臚寺直中書省翻譯朝會史訶耽是史國國王後裔,平涼郡都尉驃騎將軍史索岩的妻子安娘是安息王室後裔。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的粟特史氏家族墓葬群顯示粟特後裔雖然保留了一定的祆教傳統,但同時也受到其他宗教的影響,而且服飾已完全漢化,出土壁畫中已經有漢人形像。
在唐朝至元朝,寧夏有着活躍的聶斯托利派信仰。在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中記載了唐肅宗在寧夏靈州重新修建景教寺院的事跡。[83]
寧夏回族自治區現轄5個地級市,下設9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1個縣;243個鄉級行政區,包括103鎮,90鄉,50街道。[84]
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劃圖 | 區劃代碼[85] | 區劃名稱 | 漢語拼音 | 面積[註 1]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86] (2020年普查) |
政府駐地 | 縣級行政區劃[87] | ||
---|---|---|---|---|---|---|---|---|---|
市轄區 | 縣級市 | 縣 | |||||||
640000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Níngxià Huízú Zìzhìqū | 51,947.84 | 7,202,654 | 銀川市 | 9 | 2 | 11 | |
— 地級市 — | |||||||||
640100 | 銀川市 | Yínchuān Shì | 6,942.86 | 2,859,074 | 金鳳區 | 3 | 1 | 2 | |
640200 | 石嘴山市 | Shízuǐshān Shì | 4,074.47 | 751,389 | 大武口區 | 2 | 1 | ||
640300 | 吳忠市 | Wúzhōng Shì | 16,757.59 | 1,382,713 | 利通區 | 2 | 1 | 2 | |
640400 | 固原市 | Gùyuán Shì | 10,522.79 | 1,142,142 | 原州區 | 1 | 4 | ||
640500 | 中衛市 | Zhōngwèi Shì | 13,650.14 | 1,067,336 | 沙坡頭區 | 1 | 2 |
根據初步核算的結果,2010年,寧夏GDP總量達到1,643.41億元,位居全國第廿九位,比上年增長13.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60.28億元,增長7.0%;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833.16億元,增長16.0%,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49.97億元,增長11.6%。按年平均人口計算,人均GDP達到26860元,居全國第十七位[88]。由於天然條件惡劣,寧夏擁有著名貧困區西海固。
與其他省市區的經濟發展相比,寧夏屬於中等發展速度的省級行政區;二產業所占比重較大;人均GDP屬於中等偏後。1979-2007年29年,按絕對數比較,2007年寧夏GDP總量為1978年的64.17倍;按不變價格推算(以同期全國平均物價水平為基準),GDP年平均增長率9.5%,低於同期全國9.8%的平均水平,年均增長率次於山西、安徽等15個省份居16位。1995年,寧夏GDP總量正式超過青海穩居第29位。GDP總量的發展,1988年突破50億元,1993年突破100億元,2004年突破500億元,2008年突破1000億元。人均GDP的發展,1988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國1987年突破1千元),2000年突破5千元(全國1995年突破5千元),2005年突破1萬元(全國2003年突破1萬元)。
2007年,寧夏GDP總量(最終核實數)達到834.16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幅達到13.9%,GDP占全國總量的0.31%;其中第一產業97.9億元,占GDP比重11.74%;第二產業420.28億元,占50.38%;第三產業315.98億元,占37.88%;人均GDP為13,743元,次於陝西、青海等22省市區居第23位[89]。經濟結構中,二、三產業占有較大比重。以2007年為例,二產業占GDP比重次於江西、內蒙等14省區居全國第15位,三產業占GDP比重次於雲南、甘肅等17省居第18位。
寧夏現有耕地1650萬畝,人均2.8畝,居全國第2位[90]。寧夏平原灌區種稻始於6世紀後半葉。寧夏平原沿河兩岸,地勢平坦,享黃河之利,旱澇無虞,又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稱[91]。自秦朝開始,共開鑿大的河渠13條,截止2008年,銀川平原各時期修建的干支渠總數已達3000多條,總長度7000多公里[92]。
寧夏平原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四季分明,十分適宜瓜果的栽培。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記載,寧夏平原「桑果余林仍列洲上」。唐朝詩人韋蟾的《送盧潘尚書之靈武》寫到:「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
寧夏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處於清水河和黃河洪泛區交匯的寧夏中寧縣出產的枸杞為最佳,明朝弘治年間就已被列為貢果,分為「朝玉、貢果、大棟、魁元」四個品級。多年來,寧夏枸杞一直以品質純正、產量豐盈而居全國之冠,也是中藥、食補領域的上品。1730年,第三代阿蓋爾公爵阿齊巴爾德·坎貝爾將寧夏枸杞引入英國[93],進入植物學視野。
賀蘭山東麓以其獨特的地理、氣候和土壤優勢,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釀酒葡萄最佳種植區之一。20世紀80年代初,寧夏在賀蘭山東麓大面積引種葡萄成功。1982年,中國農林科學院果木研究所研究員吳德玲來寧夏考察並指導葡萄種植1000多畝。1985年,開始生產干紅、乾白葡萄酒,從而真正開始了寧夏的現代葡萄酒生產。1989年正式出品了"玉泉牌"葡萄酒,是寧夏第一瓶葡萄酒[94]。2011年底,由法國舉辦的中法葡萄酒盲品比賽中,前4名被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葡萄酒包攬。2018年,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在柏林葡萄酒大獎賽冬季賽中國區比賽獲得金獎20枚,銀獎3枚。
寧夏有天然草場4000多萬畝,是全國十大牧區之一[95]。寧夏北部河套平原古稱「河曲豐曠之野」,水草豐美,西漢時期就設立苑馬監「河奇苑」、」號非苑「,放牧戰馬[96]寧夏南部六盤山、清水河谷地帶自秦朝開始就是戰馬供應產地,唐朝初年,唐朝監牧以原州(今寧夏固原市)為中心,以原州刺史為都監牧使,下管四個監牧使,稱為四監使。諸使共管五十監[97]。貞觀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來到六盤山原州的瓦亭關(今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大灣鄉瓦亭村)視察馬政,表現了對戰馬培育養殖的重視。
寧夏灘羊生長在寧夏東部和中部,是罕見的獨特的鹽漬化土壤地帶,對灘羊肉的品質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其肉質鮮美,不膻不腥,是公認的優質羊肉。中衛山羊培育成型於15世紀,是全中國知名的畜種,裘皮質量上乘,是全世界唯一的白色裘皮山羊。在寧夏與內蒙古交界地帶,歷史上飼養了大批阿拉善駱駝,古稱「河西駝」,阿拉善駱駝體型高大、精力充沛,耐饑渴,可負重150-300千克,是人們在絲綢之路、茶葉之路進行貿易運輸的重要夥伴[98]。西夏時期飼養數十萬峰駱駝,用於運輸,並在戰時配備給正規軍使用[99]。
寧夏平原,河渠縱橫,黃河故道留下大量湖泊,有「七十二連湖」之稱。人均水產品占有量達27.7公斤,居西北地區首位,養殖有黃河鯉魚、黃河鯰魚、螃蟹、甲魚等。且有70%以上的水產品銷往陝、甘、青、蒙、新、藏等周邊省區。[100]
著名旅遊風景區有:沙湖(5A)、中衛沙坡頭(5A)、中華回鄉文化園(4A)、鎮北堡西部影視城(5A)、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黃沙古渡、固原須彌山石窟、西吉火石寨旅遊區,隆德六盤山長征紀念亭、牛首山、賀蘭山滾鐘口風景區、賀蘭山蘇峪口保護區(4A)、賀蘭山岩畫(4A)、青銅峽一百零八塔等。
在地方特色產品方面,寧夏一度有「寧夏五寶」的說法:紅寶-枸杞、黃寶-甘草、藍寶-賀蘭石、白寶-灘羊皮、黑寶-髮菜(由於髮菜2000年起被禁止開採[101][102],現已將黑寶改為太西煤)[103]。
機構 | 中國共產黨 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 |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 |
---|---|---|---|---|
職務 | 書記 | 主任 | 主席 | 主席 |
姓名 | 李邑飛[104] | 張雨浦[105] | 陳雍[106] | |
民族 | 漢族 | 回族 | 滿族 | |
籍貫 | 雲南省普洱市 | 山東省濟南市 | 遼寧北鎮 | |
出生日期 | 1964年1月(60—61歲) | 1962年8月(62歲) | 1966年10月(58歲) | |
就任日期 | 2024年6月 | 2022年5月 | 2023年1月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