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虹橋站

上海在京沪高铁、沪昆高铁、沪宁城际上的一座大型铁路客运站,虹桥枢纽的铁路客运部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虹橋站
Remove ads

上海虹橋站位於上海市閔行區,於2010年7月1日啟用,東側為上海虹橋國際機場T2航站樓,是京滬高速鐵路滬寧城際鐵路滬昆高速鐵路滬蘇通鐵路滬蘇湖高速鐵路使用的高速鐵路車站。上海虹橋站每日開行270餘對高鐵列車,日均發送客流17萬人次,單日最高客流發送量達到42.42萬人次[3],是上海局集團上海直屬站管理的特等站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華東地區最重要的鐵路客運樞紐[4]

事实速览 上海虹橋站Shanghai Hongqiao Railway Station, 其他名稱 ...

上海虹橋站設高速和綜合兩個車場,總規模為16台30線,其中高速場10台19線,綜合場6台11線,高速場和綜合場均擁有側式站台各一個。站房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

Remove ads

概要

Thumb
2010年的虹橋站候車廳,僅有西側11個站台啟用
Thumb
2012年,由CRH380AL擔當的G4次列車在上海虹橋站待發
Thumb
上海虹橋站站台出現的沉降使得站台面與列車地板間產生較大的間隙和高度差(2017年),後於2019年進行整治

建設

原規劃中接入滬昆客運專線京滬高速鐵路的輪軌高速鐵路大型客運站原位於七寶站附近,後因為該地距離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過近,位於跑道的端淨空內,對航空安全影響較大。儘管原設計方通過了「下沉站場、土地利用」等方式提出解決方案[5],但原七寶高鐵站的方案仍舊被推翻。之後,上海機場集團重新論證選址,並與2004年11月發表的《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中提出「機場的規劃不應僅考慮機場本身,還要考慮到整個綜合交通體系的問題」,因此將原虹橋機場擴建計劃中航站樓以及西跑道的位置向東1350米並騰出8平方千米面積的土地建設高鐵車站,高鐵站最終定址虹橋,成為了虹橋交通樞紐的一部分[6]

車站項目於2006年3月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正式批准[7],並於2008年7月20日作為京滬高速鐵路的附屬工程正式開工[8]

營運

2010年7月1日,上海虹橋站作為上海世博會的附屬工程、隨滬寧城際高速鐵路開通而同步營運,初期僅開放西側站場、候車室的11個站台11條股道和22個檢票口,以安排開行以滬寧高鐵本線列車為主的62對動車[9]。同年10月26日,滬杭高速鐵路正式通車,上海虹橋站承擔始發終到南下動車組列車的作業,上海南站不再開行D字頭列車[10];同時開行前往杭州站方向的高速動車組列車

2011年5月11日,上海虹橋站開始接發仍在試運行階段的京滬高速鐵路檢測列車,作為京滬高鐵開通前最後的試運行[11]。同年6月30日,京滬高速鐵路開通,上海虹橋站成為京滬高鐵的始發站。同時,大量開行的跨線車使上海虹橋站成為了京滬高鐵滬昆高鐵的中轉站[12]

2014年7月1日,上海虹橋站成為上海鐵路局率先試點站內Wi-Fi的八個試點車站之一,其WiFi免費為乘客提供上網服務[13]。同時為應對上海虹橋站作為兩大幹線的終點站、轉車客流多的特點,2015年9月29日車站候車室檢票口安裝了反向閘機供換乘旅客使用,中轉旅客可由站台層乘坐垂直電梯經檢票口直接進入候車廳換乘[14]

上海虹橋站投入使用後部分股道開始出現沉降現象,並在2012年春運期間沉降量增加。鐵路部門因此在2012年春運後將股道進行整平。但由於站台本身亦開始出現沉降,導致站台面和旅客列車車廂內地坪面出現高差。站台沉降現象自2014年開始加劇,至少52000平方米的站台發生沉降情況,呈現「南北大中間小」的現象,最大沉降幅度達到500毫米,導致站台面的花崗岩地板碎裂;同時鋼結構雨棚亦出現鏽跡[15]。2018年8月開始,為迎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召開,上海虹橋站委託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開始對站台和雨棚鋼結構進行整治工程,為期大約100天[16]。為不影響車站的營運和避免媒體關注,所有施工都於夜間進行[17][18]

2021年6月18日,作為滬蘇湖高速鐵路引入上海樞紐工程的一部分,上海虹橋站綜合場南咽喉與高速場南咽喉間建成一條新渡線,進一步提高了通過能力[19];此外重建既有虹七上、下行聯絡線[20]。2024年9月,新建滬蘇湖鐵路經施工後順利引入虹橋綜合場[21]

2022年3月上海市2019冠狀病毒病聚集性疫情爆發後,上海實施封控政策、上海虹橋站停靠列車大量停運。3月12日車站暫停中轉換乘[22]。4月14日起,僅開放出發層南落客平台(2F南)進站[23]。至4月中下旬疫情高峰時期,上海虹橋站每日僅有G10、G7376、G7511、G7375次4趟列車停靠[24]。隨着疫情逐漸好轉、上海市宣布自5月16日開始分三階段解封。上海虹橋站外出現了大量因購票不成功等因素而滯留的離滬人員,不少人露宿在車站外的高架、並出現了票販子倒賣車票的情況[25][26]。5月20日、6月1日起,分別恢復西廣場出入口(1F西)和出發層北落客平台(2F北)進站通道進站通道[27][28]

車站結構

站房

Thumb
橫跨站場的虹橋站站房

上海虹橋站總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其中站房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無站台柱雨棚面積6.9萬平方米。站房平面呈長方形,長409.7米,寬162米,將站場包裹在內,為鋼管混凝土柱-鋼桁架組合框架結構體系[29]。相關工程由鐵道部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設計。由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總承包施工。由上海天佑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和上海建科建設監理諮詢有限公司聯合體承擔工程監理。

出發區

Thumb
俯瞰出發區
Thumb
候車區域

上海虹橋站出發區分別位於地面層和高架層。其中地面層與站台齊平,東、西兩個進站廣廳、西北輔助辦公樓(車站管理辦公使用)、西南輔助辦公樓(公安辦公使用)將站台包圍。其中東進站廣廳長162米、寬30米,西進站廣廳長162米、寬36米[18]

車站高架層橫跨股道上方,標高10米。出發高架層東西長410米、寬162米。南北兩側設有站前平台和汽車落客匝道,寬度分別為12米和36米。每一側的站前平台各設有15個進站口,但實際僅開放部分進站口。高架層共分為三個部分,南北為寬42米的人行通廊,將寬72米的候車區域夾在中間:候車區面積為11340平方米,最高可同時容納1萬人候車[18]。候車大廳周圍設有10個人工售票處和2個自助售票處,共設人工售票窗口154個,自助售票機80台。其中第6售票處4號窗口、第3售票處89號窗口為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空鐵聯運」產品取票專窗[30]。第12售票處現已改造為綜合服務中心,提供外幣自助兌換、旅遊諮詢、空鐵聯運、中鐵銀通卡、常旅客服務、團體旅客業務、高鐵便民託運服務等服務[31]

除周邊城市舉辦重大活動外,上海虹橋站不實施旅客實名制驗證工作,成為全中國僅有的無法真正實施實名制購票驗證進站的高鐵車站[32]。上海虹橋站管理層曾籌劃將售票處移至站外以減少閒雜人口流入候車廳,但未能成事[33]。從2018年10月2日起,在南北進站口進行自助實名制核驗[34];10月30日起,全站各進站口均進行實名制核驗,但只核驗人、證的一致性[35],同時車站設立了7台臨時身份證明自助打印機,方便旅客自助打印臨時證明[31]

候車室內除了候車座椅還設有「心尚」雷鋒服務站、直飲水、衛生間、商鋪等設施。2018年為迎接首屆進博會召開,車站對「互聯網智能e站」進行了改造,旅客可通過觸摸屏查詢出行信息,也可使用電腦,為手機等智能設備充電,甚至可以通過自助值機櫃檯辦理東航、上航航班的值機手續[36]。2022年,上海虹橋站原3號、5號候車區位置建成680平方米的北商務座候車區,原4號、6號候車室位置建成680平方米的南商務座候車區[37]

上海虹橋站出發區共設有32個檢票口,編號A1-A30和B1-B30號,分別對應30個站台。其中B開頭的檢票口全部位於候車室南側,通過驗票閘機後設有樓梯和自動扶梯通向站台;A開頭的檢票口位於候車室北側,除了樓梯和自動扶梯外還設有一個升降電梯和一個換乘閘機[38]

Remove ads

到達區

Thumb
到達層的人行通廊

上海虹橋站到達層位於B1層,股道的下方,標高-11.55米[18]。每一個站台面均設有南北兩處樓梯通往出站區域,其中北側樓梯配有一組扶梯,南側樓梯配有兩組扶梯和一組升降電梯。到達層共設有六個出站付費區,每個出站付費區相對獨立,均設有出站閘機,並開啟部分出站口的大門。其中,1—7號站台對應到達南(北)1—4號口;8—19號站台對應到達南(北)5—10號口;20—30號站台對應到達南(北)11—15號口[38]每相鄰的到達付費區之間設有一個通往接駁出租車等候區的入口。

在南北到達口之間,則系連接東西廣場的地下人行通廊和商業區域,每條通廊寬24米[18]。其中,南/北出口11-15號口之間設有上海地鐵虹橋火車站站的站廳區,設有地鐵自動售票處和進出站閘機[39]。而1-10出站口之間則屬於高鐵虹橋商業中心,內設各式快餐店和便利店。在商業區和地鐵站廳之間設有售票處,以方便地鐵出站旅客購票和取票。

Remove ads

商場

Thumb
位於虹橋站出發層閣樓的「高鐵虹橋商業中心」商鋪

上海虹橋站擁有豐富的站車商貿,是目前中國商業環境最好、旅客購買能力最強的高鐵車站[40]。早在規劃初期,時任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參考了日本新幹線港鐵的地產開發後便對虹橋火車站的商業效益此十分重視,專門為此成立了高鐵虹橋商業中心,由新上鐵集團下屬。目前高鐵虹橋商業中心位於上海虹橋站B1層和3F層,每日大約帶來3000多萬元的現金流,成為劉志軍其通過第三產業的發展來促進鐵路跨越式發展的一個象徵[41]。車站在出發層和到達層引進超過100多個品牌經營,提供餐飲、酒吧、文化、購物等各式休閒服務,其中食品、餐飲和百貨各占30%,其餘種類則占1成[42]

車站高架層的商業中心部分位於站房東側和西側的閣樓上,還有部分位於四角的人行通廊上方,共有6個區域。相鄰區域通過數條寬3米的人行天橋連接,其中東端三個閣樓的天橋跨度為30米,西端三座閣樓的連接天橋跨度達到了48米[29][43]

Remove ads

站場

Thumb
上海虹橋站1站台,寬20米
Thumb
G44次列車進入上海虹橋站10站台(正線)
Thumb
上海虹橋站12-13站台,寬12米
Thumb
位於高速場和綜合場交界的19、20站台,可見站台及雨棚長度的差異

車站設16站台30線,全部為到發線,站台包括14個島式站台和2個側式站台。所有站台中部上方為高架站房,南北兩側被無站台柱雨棚覆蓋[18]

上海虹橋站分設高速場和綜合場。其中高速場10台19線,主要接發經京滬高速鐵路滬昆高速鐵路運行列車。高速場所有站台長450米,其中2-19道間設有9座寬12米的中間站台,1站台為側式站台,寬20米;高速場9道、10道為正線,為有砟道床。綜合場(早期稱城際普速場)6台11線,主要接發經滬寧城際高速鐵路滬蘇通鐵路滬蘇湖高速鐵路運行的列車[44]。綜合場所有站台長500米,其中20-29道間設有5座島式站台,寬12米,30站台為側式站台,寬16米[18]滬蘇湖高速鐵路和虹七鐵路接入綜合場南咽喉,虹七鐵路上下行正線外包滬蘇湖高速鐵路正線[45][20]。車站20、21站台(道)連接綜合場上行和高速場下行,供滬昆-滬寧跨線列車使用;20站台每日曾有85趟列車停靠,是中國鐵路系統內最繁忙的站台[46]

目前高速場由上海鐵路局擔當的始發列車主要在車站北側的虹橋動車運用所整備,站場北側設有長4.5千米的出庫線與之相連。而城際場則既有在位於車站北側的虹橋所、南翔動車運用所,也有在南側的上海南動車運用所整備[47]。因此城際場設有往北的封虹線、虹所出庫線通往虹橋所和南翔所,也有向南的虹七線經過七寶站後經過滬昆鐵路、莘李聯絡線、上海南線後前往上南所整備。

Thumb
上海虹橋站站台全景圖,2016年

旅客列車目的地

目前上海虹橋站每天開行列車200多對[48],平均每84秒就有一趟列車駛出該站[49]

目前部分外局、外段列車交路需在上海過夜,因此部分乘務會在車站附近的虹橋乘務公寓過夜。虹橋乘務公寓於2014年11月28日啟用,位於申蘭路南虹港附近。公寓占地3006平方米,建築總面積3223平方米,設有67間客房和352張床位[50]。2018年1月,位於申貴路的虹橋行車公寓綜合樓啟用。綜合樓占地10022平方米,設有A、B兩棟樓,建築面積31990平方米,地上12層,地下1層[51][52],內設918個床位[53]

跨局始發列車

Thumb
CR400AF-BZ擔當的G5次列車到達虹橋1站台
Thumb
CR400BF擔當的G3次列車到達
Thumb
CR400BF-A擔當的G99次列車於1站台待發
Thumb
CRH380CL擔當的G106次列車待發
Thumb
昆明南開來的G1376次列車到達
Thumb
太原南開來的G1955次列車進站
Thumb
珠海開來的D942次動臥列車到達
更多信息 目的地, 車次 ...
Remove ads

管內始發列車

Thumb
G7118次列車於25站台待發
Thumb
CR400BF擔當的G7351次列車
Thumb
CRH2C擔當的G7156次列車及CRH2A擔當的C3730次列車待發
Thumb
西安局集團擔當的G7323次列車待發(已變更為G7367次)
更多信息 車次, 目的地 ...

過路列車

Thumb
G43次列車駛出上海虹橋站
Thumb
CR300BF擔當的D3135次列車停靠

公共交通

Thumb
地鐵虹橋火車站站北側進站口
Thumb
上海虹橋長途客運西站
Thumb
公交虹橋西交通中心站
Thumb
虹橋火車站前往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及浦東機場大巴的接駁車

軌道交通

上海地鐵虹橋火車站站位於上海虹橋站B1層到大廳西側以及地下,到達口北/南10至15之間[39]。車站於2010年7月1日上海虹橋站投運之時開放,為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10號線軌道交通17號線(原規劃20號線、青浦線)的換乘站

虹橋站東側預留的磁懸浮場改建為上海市域鐵路虹橋2號航站樓站,引入聯絡虹橋樞紐和浦東國際機場的上海軌道交通機場聯絡線,向北聯通嘉定城區,向南通達莘莊鎮並預留南北延伸的嘉閔線以及向西通往青浦並繼續向西進入嘉興和湖州的上海示範區線

公交

虹橋火車站配有兩個服務公交站點,分別為虹橋樞紐東交通中心虹橋西交通中心。東交通中心位於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主要負責機場與城際軌道交通的換乘;西交通中心位於鐵路站房西側,主要為鐵路旅客提供交通接駁[55]

更多信息 候車島, 公交車 ...

爭議

接駁不便

上海虹橋站的最初是按照日均保障370對高鐵來規劃。而現在車站平日正常運行列車約560對,到了春運時期則會達到每日600餘對。每日有許多旅客在上海虹橋站中轉換乘各類交通工具,然而上海虹橋站周邊並沒有足夠的諸如旅館的配套設施,使得部分中轉乘客不得不進入上海城區過夜[32]

上海虹橋站的出租車資源非常緊缺,只有2條車道,每小時僅能運送1000人左右,遠低於相鄰虹橋機場的18條車道、每小時發送3000人次的能力。乘客和出租車司機平均等候時間大致在40分鐘左右[60]。而在春運時期,不少旅客會乘坐加班列車於夜間抵達車站,地鐵的收班、夜間公交的小運量使得剩下的唯一交通工具——出租車的排隊時間延長到了2個小時[61]。緊缺的出租車資源使得非法營運的黑車司機拉客現象十分猖獗:根據東方網的報道,上海虹橋站在春運返程高峰時,到達層300米的行程有7個黑車司機拉客;而部分正規出租車司機則選擇在停車場等生意,他們不打表、按人頭收費「浦西50浦東100」[62]

2017年春運期間,上海地鐵曾將接駁地鐵的末班時間延長到次日一點,結果證實分流效果顯著:每趟加班車可以容納上千名旅客、出租車排隊區域旅客數量明顯減少。然而有旅客提出質疑,稱「既然地鐵疏導旅客作用這麼有效果,為什麼不儘早實施?為什麼不再增開一趟10號線?這種地鐵延長至1點是臨時調度還是在今後的高峰期間以常態出現?」對此上海市交通委的解釋稱,由於之前加班的2號線地鐵列車均未有滿載,因此並沒有加開10號線;而地鐵工作人員則透露是因為從人員成本方面的考慮[32]

此外,上海虹橋站曾在營運初期出現過出租車「南北兩重天」的情況。2010年南出租車候客點一天約需4000輛次出租車,而北側需求量比南側少三成多,出現了「南側人等車、北側車等人」的矛盾情況。根據新聞晨報記者的調查:由於南出租車候客點的進路比較難找,導致出租車司機不願意到南蓄車池候客;同時旅客從南側上客可通過延安路高架前往上海市區大部,因此大部分旅客更偏愛到南蓄車池等候,由此造成了南北冷熱不均的情況。後來隨着司機們越來越熟悉虹橋站周邊交通,南蓄車場的出租車開始增加,冷熱不均矛盾比原來有所緩解[63]

鄰近車站

更多信息 前一站, 中國鐵路 ...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