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中文簡稱上海機場集團;英語:Shanghai Airport Authority,簡稱AVINEX)是總部位於中國上海市的國有企業,於1998年5月28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經營管理上海市境內的民航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為主要業務,該公司受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
上海機場集團的前身為1988年6月25日成立的獨立經濟實體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政企分離),1997年6月9日經工商局註冊成立,實現公司化。該集團還擁有上市公司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上海機場,上交所:600009)。
1987年,上海民航實行「政企分離」的體制改革,原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從民航上海管理局分離,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並實行半年的試運營。1988年6月25日,經過政企分離後的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正式對外宣布成立,殷文龍任首任總經理。同時,原民航上海管理局虹橋機場的土地、飛行區導航燈光地面保障系統、公共服務系統、生活服務系統相應劃給虹橋機場經濟實體,並根據實際情況組建了地面服務公司、候機樓管理部、汽車服務公司、機場管理部、旅客服務公司、開發公司、綜合公司和廣告公司等單位[5]。
1993年,虹橋機場組建了機場航空服務公司,發展客貨運代理業務,並利用外資,組建成立了翔申建築裝潢有限公司、虹達管理公司、天時電子電器有限公司、精工汽車維修中心有限公司、飛翔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虹港大酒店等單位。1996年底,虹橋機場被評為「上海市質量優秀企業」,並獲得中國民航優質服務獎[5]。
1997年2月,虹橋機場進行股份制改革,對現有的機構及資產實行重組。重組前的虹橋機場擁有19個職能部門、22家經營單位(包括子公司)。在重組過程中,將原屬虹橋機場的候機樓管理部(含中日合作修建的機場客廳中方權益)、航空服務公司、實業發展公司、國際商貿公司、安全檢查站、廣告公司、醫療急救中心等7家單位的全部資產及相關負債投入到股份公司,其餘的職能部門和經營單位,則保留在虹橋機場。重組後,虹橋機場組建「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更名為「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6]),主要業務為航空運輸企業及其所承運的旅客提供候機樓設施保障和地面運輸服務經營以及出租候機樓內航空營業場所、商場和餐廳等。其他職能部門和企業,則主要為航空運輸企業提供飛機起降、滑行道設施、停機坪服務、飛行區維護及管理[5]。
1997年6月9日,上海國際機場控股(集團)公司經工商局登記成立。股份公司和虹橋機場均為上海國際機場控股(集團)公司控股的獨立法人[5]。1998年2月18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市場上市[4]。
1998年5月28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成立,由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授權對上海市境內的民航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的國有資產實施統一經營管理[7]。
2003年,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實施資產重組,虹橋機場相關資產被上海機場(集團)置換為浦東機場資產[8]。這一資產重組引發了上市主體與股東間的同業競爭問題,至今尚未解決[9]。
2021年6月9日,上海機場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式購買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上海機場集團物流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及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第四跑道相關資產。[10]7月8日,上海舉行新聞發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在空港建設方面,上海機場集團副總裁周俊龍表示,「十四五」期間將着力提高空港地面設施與集疏運保障能力,新建浦東機場T3航站樓。[11]10月13日,蘇同城互聯互通項目簽約儀式在蘇州舉行,上海機場集團與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上海機場蘇州城市航站樓項目。[12]2023年5月19日,上海機場蘇州城市航站樓啟用。[13]
上海機場集團的主要業務有航空客貨運、貴賓服務、廣告服務、航油服務、地面代理、配餐服務[14]。2010年9月10日,公司獲得長途客運站的經營牌照,允許機場範圍內經營長途客運業務[3]。
(1998年起)
年份 | 收入(人民幣) | 參考資料 |
---|---|---|
1998年 | 6.35億元 | [15] |
1999年 | 7.48億元 | [15] |
2000年 | 8.68億元 | [6] |
2001年 | 11.57億元 | [16] |
2002年 | 13.71億元 | [17] |
2003年 | 17.77億元 | [18] |
2004年 | 23.52億元 | [19] |
2005年 | 26.81億元 | [20] |
2006年 | 29.55億元 | [21] |
2007年 | 31.44億元 | [22] |
2008年 | 33.51億元 | [23] |
2009年 | 33.38億元 | [24] |
2010年 | 41.86億元 | [3] |
2011年 | 46.11億元 | [25] |
2012年 | 47.16億元 | [26] |
2013年 | 52.15億元 | [27] |
2014年 | 57.51億元 | [28] |
2015年 | 62.85億元 | [29] |
2016年 | 69.51億元 | [30]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