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151年[1]—208年9月26日),文举东汉文学家鲁国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孔子二十代孙,高祖父孔尚钜鹿太守。父孔宙泰山都尉。由于曾任北海,亦称孔北海,后因得罪曹操,遭指控犯下叛乱罪而被处死

Thumb
孔融

生平

小时了了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首都雒阳(即今洛阳市)。当时,士大夫李元礼也在京城,如果不是名士或他的亲友,守门的人一般是不通报的。孔融只有十岁,想看看李元礼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元礼的亲友。”守门人通报后,李元礼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李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元礼家,宾客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可不一定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反驳道:“从您讲的话可以看出,想必您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吧?”(想君小时,必当了了。)[2]陈韪无话可说。李元礼大笑,说:“锐气尽出,目无尊长,这么聪明的孩子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收留张俭

东汉末期,发生“党锢之祸”。在这次事件中,张俭被通缉。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张俭的好友,于是张俭便投奔孔褒。不巧孔褒不在家,应门的孔融当时只有十六岁,张俭因孔融年纪太小,没有把实情告诉他。孔融见张俭神色慌张,于是便把张俭留下,曰:“就算哥哥不在家,我就不能收留你么?”后来事情败露,张俭逃走,孔融、孔褒却被逮捕下狱。孔融说张俭是他留下的,他该负责;孔褒说:“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该由他来负责;孔母说她是家长,她该负责,闹得“一门争死”。后来时任君主的汉桓帝决定由孔褒负责,将孔褒处决,孔融因此事名声大噪。

京中为官

孔融由此名震远近,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以俊秀,为后进冠盖。孔融持论经理不及边让等,而逸才宏博过之。

辟举司徒杨赐府,弹劾贪污官僚。杨赐派孔融祝贺何进升为大将军,不能通过,即时留下对自己的弹劾状辞职[3]。何进忌惮其名声,辟举为侍御史,与中丞赵舍不和,辞官。何进再辟举为司空掾北军中侯。在职三日,升迁为虎贲中郎将。后董卓汉少帝,孔融与之对答,常有匡正之言。董卓怀恨在心,派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为北海相。时年三十八。

管理北海

孔融到北海后起兵讲武,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转移保朱虚县。后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期间赐姓郡吏是仪[4]。后被管亥所围,遣太史慈求救于平原刘备。刘备受宠若惊,立即发兵解围。

孔融治理北海六年,虽有匡扶朝廷的想法,但未有突出的政绩。董卓伏诛后,余党李傕郭汜继续把持朝政,徐州刺史陶谦率前扬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沛相袁忠、孔融、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共推行车骑将军朱儁为太师,发檄文号召地方讨伐李傕,尊奉献帝。但朱儁应李傕征召入朝,陶谦等只能作罢。

建安元年(196年),为袁谭攻击,城被攻陷后逃往东山,妻儿为袁谭所虏获;袁谭和孔融自春季打至夏季,打到孔融只剩数百名军人,期间孔融依旧坐在书桌旁读书,并和人有说有笑,好像甚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直到袁谭攻陷城池当晚,孔融才逃到东山一带。[5]

杀身之祸

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孔融任将作大匠、迁少府,曾被封为太中大夫。为人恃才负气,时常顶撞曹操,如反对恢复肉刑、反对曹丕私纳袁绍儿媳妇甄氏、嘲征乌桓、反对曹操禁酒。再加上他忠于汉室,上奏主张“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来增强汉室实权,此举更是严重激怒了曹操。因此,曹操使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宁,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言‘我大圣之后也,而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融为九卿,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又与白衣祢衡言论放荡,衡与融更相赞扬。祢衡谓孔融曰:‘仲尼不死也。’孔融答曰:‘颜渊复生。’”,承旨,数致融罪。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壬子日(公元208年9月26日)[6],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言论放荡、自称仲尼”、“不遵朝仪,唐突宫掖”等罪名杀之,其妻儿也被株连处死。

地位与影响

孔融与大学问家蔡邕交往密切,有诗文互通,有名于一时。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使孔子家族成为名门世家、而孔融本人更是当代名满天下的名士,天之骄子般的出身让孔融心高气傲,常说出不得体的话,亦因此触怒曹操,尤其是他有较大的影响力却公然反对曹操的政治举措,最终招来杀身之祸,无怪乎物以类聚而与祢衡交好。由于曹操杀孔融所加的罪名极重,甚至直到西晋陈寿著写《三国志》时,都没有为孔融立传。

由于全家被杀和曹操所加的严重罪名,孔融的作品大部分流失,后世整理的《孔北海集》残缺不全。但是孔融的言论仍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影响。孔融反对肉刑等的作品甚至到隋唐时期仍然被用作朝廷政策讨论的论据。

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为示范“君子审己以度人”的客观文学批评态度,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然而因与孔融政治立场相对,曹丕的私人书信〈与吴质书〉评论建安七子独不提及孔融。六朝文人,论文也多不涉及孔融。[7]

文化大革命期间批林批孔运动中,孔融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以及反对受毛泽东欣赏的曹操之典型,因而被“打倒”、“批判”,时隔一千七百多年又成为了政治敏感话题之一。直到文革结束后,中国大陆对于孔融的评价才恢复到对于其文学才能和政治品格的正面欣赏与评价上。

逸闻

  • 孔融在曹操迎献帝时曾写〈六言诗〉称赞曹操是“辅国无私”,与后来经常讽刺曹操形成强烈对比。[8]

家庭

  • 七世祖 孔霸,汉元帝的老师,位至侍中
  • 高祖父 孔尚,钜鹿太守
  • 父亲 孔宙,泰山都尉
  • 兄长,孔褒孔谦
  • 子女,据《后汉书·郑孔荀列传》,孔融有一子一女(兄九岁妹七岁)在孔融被捕后被曹操所杀[9]

而在《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则记载是两个儿子。孔融另有一女嫁给了羊衜,有子羊发,羊发的异母弟是羊祜

部下

  • 彭璆,孔融推荐彭璆为“方正”,任为财务官(计吏)。
  • 王修,孔融推举为孝廉,做过孔融主簿,屡屡救援被贼人所攻的孔融。
  • 邴原,孔融推举为“有道”,做为孔融计佐,因为黄巾贼乱而避难到辽东。
  • 是仪,早年在孔融下任官,本姓“氏”,因为被孔融嘲笑“氏”字是“民”字无上,所以改姓“是”,后来因贼乱避难到江东。
  • 太史慈,为孔融提拔,曾被派往向刘备请求救兵,后来跟随刘繇。后投靠孙策。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四十一岁。
  • 王子法刘孔慈,孔融心腹,《九州春秋》评其为“凶辨小才”,爱好强辩、才华不高。
  • 左承祖,孔融幕僚,建议孔融选择归顺曹操或袁绍。但孔融认为曹袁等人皆为野心家,并非真心匡扶汉室,一怒之下杀了左承祖。
  • 刘义逊,孔融幕僚,与左丞祖同为当时清隽之士,却不受孔融重视,只是虚予头衔,见融杀害左丞祖,逃亡离去。
  • 孙邵,字长绪,孔融手下任功曹,后来跟随刘繇,之后成为孙策孙权的重要谋士,任吴国首任丞相。
  • 武安国三国演义虚构人物,孔融部下,曾向吕布挑战,被吕布砍断一条手臂后被救回,之后下落不明。
  • 郑益,名儒郑玄之子。二十三岁时被孔融举为孝廉。孔融为黄巾贼所围,郑益往救,遂死。
  • 宗宝,三国演义虚构人物,孔融部下武将,管亥攻击北海时出战,被管亥数回合斩杀。

相关人物

  • 郑玄,著名经学家,孔融从徐州请郑玄回北海,尊他为郑君。子郑益为孔融战死,晚年郑玄将郑学授与孙儿郑小同
  • 盛宪,汉末官员,故吴郡太守,孔融好友。
  • 祢衡,孔融向曹操提拔,但为曹操所不喜。
  • 马日䃅,经学大师马融后裔,被袁术夺取符节抑郁而死,身故后被孔融咎责而未能加礼。

相关典故

孔融让梨

根据一些后世流传的文献纪载,孔融在四岁时就懂得让梨,这说法目前可见的最早出处,出自唐朝李贤注解《后汉书·孔融传》时,自《融家传》当中所引用的一段话。[10]这故事亦为后世道德教材所引用,像是《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指孔融小时候曾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礼让。

孔融戏曹

曹操为了保障军粮的稳定,不许民众酿酒,开始禁酒令;孔融说孔子都是爱喝酒的大圣人。汉高祖醉中斩蛇起义,汉景帝醉幸唐姬,才能有光武帝这支后代;举出了各种历史上喝酒而成就功业的事迹。喝酒是件好事;甚至说夏桀宠爱末喜商纣王宠爱妲己而亡国,干脆禁止婚姻好了。最后骂曹操,明明是舍不得五谷,不要拿先王当借口[11]

曹操讨伐乌桓时,孔融嘲笑曹操师出无名,说:“大将军远征,整肃了海外,从前肃慎不愿意进贡周天子楛矢丁零盗了苏武的牛羊,应该对肃慎、丁零都并案处理!”[12]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出自孔融写给曹操的信《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当时江东名士盛宪(字孝章)被孙策孙权兄弟忌恨,孔融要曹操赶紧救出盛宪。曹操看了信,立刻征召盛宪为都尉,但孙权抢先一步杀了盛宪。[13]

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曹操灭袁绍,打下邺城之后,曹丕抢夺了袁熙之妻甄宓为妻,孔融嘲笑曹家抢夺敌人家属这种作为,写信告诉曹操云:“武王伐纣,以妲己周公。”曹操没听说过这故事,觉得很惊讶,便问出于何典故,孔融遂应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用现在的情况去想,我想大概就是这样)以讽刺曹操。[14]

衍生:后北宋文豪苏轼曾于科考上〈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写下:“皋陶曰杀之三,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欧阳脩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脩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脩听毕恍然大悟,原来只是“想当然耳”(我想大概就是这样)。

覆巢之下无完卵

孔融经判处“不忠朝廷、不孝仲尼之罪”之后,曹操的使者来捉捕孔融,孔融问使者能不能不要株连两个幼童,但是其中年幼的女儿说了一句名言:“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果然不久就又有人来捉捕他的儿子和女儿,最后孔融全家被斩[15]

著作

孔北海集[16]

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

形象与正史相似。为孔子家族二十世孙,最初任北海太守,十八路诸侯起兵讨董卓,孔融为第十路。后来,黄巾贼管亥率兵数万围北海,孔融与之战不利,幸得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刘备亲自引兵三千来救,管亥退走。曹操攻陶谦,孔融与刘备等引兵援救。后召还为太中大夫,曹操征荆州时,孔融劝阻,被曹操叱退。孔融口出怨言,为郗虑宾客所听闻。郗虑素来与孔融不睦,于是将此事告诉曹操,孔融被下狱弃市株连一家,族灭。好友脂习冒险为其收尸埋葬

影视形象

漫画形象

评价

  • 李膺:“高明必为伟器。”(《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 陈登:“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二十二·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 祢衡:“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 曹操:“世人多采其虚名,少于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 曹丕:“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𫘧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 司马彪:“融在北海,自以智能优赡,溢才命世,当时豪俊皆不能及。亦自许大志,且欲举军曜甲,与群贤要功,自于海岱结殖根本,不肯碌碌如平居郡守,事方伯、赴期会而已。然其所任用,好奇取异,皆轻剽之才。至于稽古之士,谬为恭敬,礼之虽备,不与论国事也。高密郑玄,称之郑公,执子孙礼。及高谈教令,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其自理甚疏。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三国志·魏书十二》引自《九州春秋》)
  • 张璠:“融在郡八年,仅以身免。帝初都许,融以为宜略依旧制,定王畿,正司隶所部为千里之封,乃引公卿上书言其义。是时天下草创,曹、袁之权未分,融所建明,不识时务。又天性气爽,颇推平生之意,狎侮太祖。”
  • 葛洪:“孔融、边让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
  • 范晔昔谏大夫郑是有言:“山有猛兽者,藜藿为之不采。是以孔父正色,不容弑虐之谋;平仲立朝,有纾盗齐之望。若夫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也。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岂有员园委屈,可以每其生哉!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北海天逸,音情顿挫。越俗易惊,孤音少和。直辔安归,高谋谁佐?”(《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 刘勰:“孔融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文心雕龙》评论孔融和王粲的得与失)
  • 房玄龄:“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 司马光:“岁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可诵,论事考实,难要悉行。但能张桀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资治通鉴元年》)
  • 苏轼:“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晋有羯奴,盗贼之靡。欺孤如操,又羯所耻。我书《春秋》,与齐豹齿。文举在天,虽亡不死。我宗若人,尚友千祀。视公如龙,视操如鬼。”(《苏东坡全集·卷九十四》)“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东坡志林·卷五》)
  • 陈普:“一身撑拄汉乾坤,无那危时喜放言。不受祢衡轻薄误,未容曹操驾金根。”(《诗·陈普诗选》)
  • 徐钧:“客满尊中酒不空,眼高四海眇奸雄。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诗·徐钧诗选》)
  • 杨维桢:“孔北海,辟一隅。座客日高谈,论未闻,谈庙谟。弥生本独士,罪书空累予。在生承祖亦清俊,献策未为疏。言不听,何取诛?孔北海,儒亦迂。郑玄何取尊乡闾,妻孥已属青州牧,流矢几前犹读书。”(《铁崖乐府》)
  • 罗贯中:“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 张溥:“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 李贽:“北海大志直节,东汉名流,而与‘建安七子’并称;骆宾王劲辞忠愤,唐之义士,而与“垂拱四杰”为列。以文章之末技而掩其立身之大闲,可惜也!”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后汉书·卷70》,出自范晔后汉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东观汉记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