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身(梵文:त्रिकाया,Trikāya),大乘佛教理论中具有的三种身:应身(变化身;梵文:nirmānakāya,藏文:sprul sku)、报身(受用身;梵文:sambhogakāya,藏文:long spyod rdzogs pa'i sku)、法身(自性身;梵文:dharmakāya,藏文:rdzogs sku)[1]

释义

身(kāya)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1]

此三身之关系,如月之体、光、影,称为一月三身。具体言之,法身之理体是唯一、常住不变,故以月之体为喻;报身之智慧由法身之理体所生,能照明一切,故以月光为喻;应身具变化之作用,从机缘而现,故以月影映现水面为喻[7][8]

另外,应身又可叫“变化身”、“父母生身”、“随世间身”、“化身”、“生身”、“假名身”、“二乘凡夫所见身”等,报身又叫“受用身”、“法性生身”、“菩萨所见身”等,法身又叫“自性身”、“真实身”、“佛所见身”等[9][10]

Remove ads

历史

印度教亦有三身的说法。在印度教中的湿婆派,相信湿婆神拥有变化的能力。他们认为,湿婆神的本体,即是法身,是构成这个世界的根本。他的受用身,居住在天界,为大自在天。而他变化出各种相貌,出现在任何一个需要他的地方。如大黑天,就是他著名的化身[11]

各家阐释

天台宗

天台宗说法,‘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法身如来名毘卢遮那(Vairocana)[12];‘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报身如来名卢舍那(Vairocana)[13];‘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应身如来名释迦文(Śākyamuni)[14],视此三佛为不一不异[15]

三论宗

若依三论宗吉藏的解说,则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此为一本一迹[16]

其中,法身即佛性,修行显出佛性,则为报身。但为“开迹合本”,可合佛性及佛性显,皆名为法身;化菩萨为报身,名卢舍那,化二乘为化身,名释迦。但为“开本合迹”,化众生皆名化身。各经论随义说之,而产生二身、三身或四身的说法[16]

法相宗

西明寺学习唯识义理和《大乘起信论》的昙旷,在回答藏王墀松德赞的《大乘二十二问》中,综合各种大乘三身异说的开合后,解说为[17]

  1. 法身:周遍法界的真如妙‘理’(自性身),以及所能证‘智’(自受用身)。由于理智平等皆周遍,故皆为法身(另一种说法,则把“自受用身”归为报身)
  2. 报身:随各十地菩萨所宣说、所分别显化出来的渐胜相好之身(他受用身)
  3. 应身/化身: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凡人所显现的功德身

昙旷主张大乘三身诸佛“非一非异”,因为“诸色法无实体故,真如理智无限碍故”,所以说“一微尘中有无量佛,一刹那中含三世劫,一佛住处有一切佛,一切佛国有一切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处同时,不相障碍”。

他认为部派佛教经论说法,报,化三身之义与大乘不同,而解说为:

  1. 法身:如来无漏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此五是其功德之法
  2. 报身:王宫父母所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酬报过去之因果
  3. 应身/化身:如来所现神通化相身

昙旷解说佛身若详细分别,可析为五[18],依开合不同,可再合为四身、三身、二身(法身、化身)。若合为“一身”,即五中前之四身皆功德法,总名为法。自体依止聚集义故,总名为身。

Remove ads

禅宗

禅宗慧能要人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

  1. 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人性本净如清天,智惠常。因于外著,妄念浮云盖覆自性,而不能明。若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则于自性中万法皆见[19]
  2. 谓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自性变化甚多,迷人自不知见。一念善,智惠即生[20]
  3. 谓念念即是报身。一念恶,报却千年善心;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故莫思量过往,常心下念念善[21]

密教

密乘认为诸佛如来有三轮身日语三輪身 [22]

  1. “自性轮身”:相当于法身佛,是一切诸佛的真如法性;
  2. “正法轮身”:为说示正法,示现一首两臂的威仪庄严菩萨之相;
  3. “教令轮身”:为度逆恶难化众生,示现多首多臂的威猛忿怒明王之相。

佛国净土

三身若搭配上天台宗所立的四种净土

  • 法身佛居“常寂光土”,为如如法界之理,真如佛性[23]
  • 报身佛居“实报无障碍土”,为因陀罗网莲华藏世界,诸法身菩萨所居[24]
  • 应身佛居“凡圣同居土”,为六道轮回三乘所共居[25];以及“方便有馀土”,为二乘所居[26]

法相宗称常寂光土为“法性土”,实报无障碍土为“报土”,凡圣杂居土为“变化土”,但不立“方便有馀土”[27],并把三身配属四智与清净法界

密教

三轮身配五方佛如下表:

更多信息 方位・位置, 自性轮身(如来) ...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