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居文化(英语:nomad)或非定居民族指频繁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甚少定居于一地的族群,主要包括狩猎采集者和游牧者两类,但有时还包括提供手艺或经商的非定居民族,如吉普赛人、数字游民等[1][2]。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定居文化。20世纪末绝大多数非定居民族都进行游牧,据估计到1995年全世界有3到4千万游牧民[3][4]。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07年9月26日) |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狩猎采集指的是依季节性规律采集野菜、野菇、食用昆虫和野味的生活,这是最早发展出来的人类生活方式[5],这类社会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6]。
游牧则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驱赶或陪伴一种或几种食草牲畜,通过移动的方式间隔某种周期反复利用牧场而获得生活资源的畜牧生产方式,且往往需要避免牧场达到其自然承载极限[7]。这类社会主要分布于环境生产力较低的干草原和沙漠[6]。
狩猎采集民族
狩猎采集指的是依季节性规律采集野果、追捕猎物的生活,这是最早发展出来的人类生活方式[5]。
一部分狩猎采集文化后来转向农耕或畜牧。在现代只有相对少数的人口保持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
游牧民族
游牧则指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迁徙放牧的生活方式,与狩猎采集最显著的差异之一在于牲畜的驯养。通常认为游牧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组织的复杂性的增加。Karim Sadr提出了以下阶段[9]:
- 畜牧
- 农牧
- 真正意义上的游牧:在这一阶段分化出了专门的农耕人口和游牧人口。
畜牧者随着季节的变化(春夏秋冬或者旱季雨季)而迁徙至某些固定的区域并临时定居;而真正意义上的游牧则只取决于资源的有无[10]。
游牧是新石器革命和农业兴起的结果。在新石器革命中,人类开始驯养动植物作为食物,并开始形成城市。游牧者通常与这种定居的文化共存,用动物产品(肉、皮、毛、奶酪和其他动物产品)从定居者手中换取他们无法生产的制成品。亨利·弗莱施初步认为,黎巴嫩新石器时代牧羊产业或许可追溯到后旧石器时代,且可能已存在于贝卡谷地的首批牧羊文化之一[11][12]。安德鲁·谢拉特(Andrew Sherratt)证明“早期的农业人口主要将牲畜用于肉食,并且随着农业逐渐适应新条件,特别是在半干旱地区,人们探索了其他用途。”[13]。
亚欧大陆最早的游牧社会形成于公元前8500到前6500年的黎凡特[14],由于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西奈半岛的前陶器时代B农耕文化被一个游牧的、制陶的文化所取代[15]。
可能与原始闪米特人群有关的环阿拉伯游牧文化群形成后[16],游牧传播至欧亚大草原,催生了颜那亚文化以及后来内亚的诸多游牧社会[15]。
- 非洲
- 欧洲
在中国历史上,进入农业社会以后,汉族地区的汉族人以农耕为生,将漠北草原的游牧民族及西域的族群统称为胡人。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游牧民族有:
其他非定居民族
有一些族群通过提供某种手艺或进行贸易在各地流动。他们往往会多种语言,只进行内部通婚。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有罗姆人(又称吉普赛人)、多姆人、现代月氏人、尤鲁克人等。
海上游居者
在东南亚地区有一些民族在海上进行游居,包括巴瑶族、莫肯人、罗越人、蜑家等。多数从事渔业,也有些从事贸易。这种生活方式有时因频繁进出国界,加上国籍和户籍问题,而受到国家政府的干预。
现代社会衍生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