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羯(拼音:jié,注音:ㄐㄧㄝˊ,南京官话:je5,中古拟音:kɨɐt,居謁切,音同“揭”)又称羯胡,4世纪初时居住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至河北省北部一带的胡人族群。羯人原隶属于南匈奴,中国史书将他们归类于杂胡,列为五胡之一。羯人是否是独立民族,或只是南匈奴下的一个族群名称,现在仍有争议,学者对他们的起源有数种猜测,有源自中亚大月氏、粟特康居部落联盟、呼揭、叶尼塞人、突厥人、月氏人、波斯人等假说,但因文献资料太少,这些假说在学界中尚未形成共识。
创立后赵的石勒便是羯人,后赵末年时,后赵羯人将领孙伏都试图发起兵变杀害掌控后赵朝廷的汉族将领冉闵,此事败露后,冉闵遂认为羯人反对他的统治,开始挥兵大肆屠戮后赵羯人官员,并发出击杀胡人的悬赏令,布告百姓击杀一个胡人便可提头领赏,由是后赵境内的民众与军队,均对羯人展开仇杀,羯人因此灭族[1],据称此后羯人仍存有部分残部,但历史不详。
中国史书对于羯人起源记载不详,在晋朝之前没有记载。因为不确定这个名称是来自汉族的他称或羯人自称,学者对于羯族的名称由来有许多猜测。在汉语中,羯的字面意思是阉割后的公山羊或公绵羊[2]。也有性情强悍之意[3]。晋朝时,羯被使用来称呼杂胡与胡人,匈奴刘渊、刘曜等人也曾被称为羯胡,所以羯不一定是单指石勒部落[4][5]。此外,在史书中,又称他们为戎羯、胡羯、羯贼、羯胡、羯虏、匈羯等。
山西自古居住许多非汉民族,春秋战国时代曾有被称为赤狄、林胡、楼烦、翟戎等外族世居于此,《史记》曾称此地“羯羠不均”、民风慓悍,难以管理[6]。汉朝时,归附汉朝的匈奴人在今山西省西北部居住,由五属国等机构管辖。至西晋末年,南匈奴等胡人因战乱饥荒而被官府贩卖为奴等因素[7],流散至河北诸县,居住在山间,其中羯人之名开始出现在历史上[8]。第一个被记载下来的羯人是后赵的创建者石勒,世居于并州上党武乡(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在他起兵时,并州山北诸郡县有羯胡混居[9]。
日本学者内田吟风认为,羯是汉族对于外族的一种蔑称[10]。《魏书》认为,其名称来自他们的居住地,上党武乡的羯室(今山西榆社县),因此被称为羯胡[11]。陈寅恪引用《唐书》等记载,认为《魏书》说法不确,羯室地名由来是因为羯胡居住才得名。羯胡名称来自中亚,康居募勇士成为军队成员,称为柘羯[12],之后被省略为羯,成为羯人名称的由来。蒲立本认为,羯这个名称来自叶尼塞语中的ke,是石的意思,作为部落名称,之后成为石勒的姓氏。
前秦苻坚曾提出五胡的说法[13]。陈寅恪认为,五胡之名,起自于五德终始说,是图纬符命思想下的产物[14][15]。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将羯定义为五胡之一[16][17]。
羯人是否是独立民族,或只是一个族群名称,现在学者仍有争议,如杉山正明认为羯就是南匈奴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史家特地将其分出只是为了要搭配五胡这个数字[18]。史书中,又称他们为杂胡。唐长孺认为,杂胡即杂种之胡,为部落间通婚的后代,并不是属于单一种族。陈寅恪认为,杂胡即小胡、部落胡,因为他们原是附属在南匈奴之下的粟特人部落,因此被称为杂胡。
北朝的尔朱氏,在文献中被称为羯胡,或契胡。唐朝安禄山,出身粟特人,也被史书称为羯胡。中国东北的靺鞨,唐初也被写为靺羯[19],可能也与羯人有关。但因文献不足,无法确定他们与石勒部落之间的关连。
后赵的创建者石勒,为首位被记录的羯人。其家族源自于南匈奴19种中的羌渠种,为匈奴部落之中的世袭领袖,居于山西上党[20][21]。石勒因饥荒而被并州刺史司马腾卖于山东做奴隶[7],成为牧帅汲桑的手下,与王阳等人,成为地方盗匪。公元304年,刘渊起兵叛晋,公元307年,石勒率所部响应,四出劫掠并州、平阳、上党等地,并联合山西与河北的各叛军势力,后受刘聪命都督冀、幽、并、青四州杂胡。
东晋元帝大兴二年(公元319年),石勒反刘曜,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以河内等24郡为赵国,拥有民户29万,史称后赵。其领土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及江苏、安徽、湖北、甘肃、辽宁的一部分。为十六国之一。
石勒为巩固其在中原的统治,重用汉族人赵郡张宾为谋主,采用汉族的一些统治政策,国力日强。参照魏、晋王朝的法规,建立各种政治制度,设立学校,提倡经学,阅实户口,劝课农桑,对安定社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法政严苛,杀人甚多。实行“胡汉分治”,禁说“胡”字;称羯人为国人,称汉族为汉人。朝廷设有专门官吏门臣祭酒,管理羯人诉讼。
公元321年,遣石虎进取幽州,俘刺史段匹䃅,幽州、冀州、并州三州皆归属后赵。不久,石虎又率军进讨鲜卑鬱粥于离石,鬱粥逃奔乌桓,石虎悉降其众,继尔南下,尽收河南之地。前赵与后赵为争夺地盘,多次交战,公元329年,石勒攻灭前赵,并吞关陇之地。后赵之地“南逾淮海,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尽燕代”,统治了北方广大地区,与江南的东晋政权形成北南对峙局面。石勒在位,实行过一些汉化政策。公元333年,石勒死,侄石虎夺取政权,于公元335年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石虎残暴,杀戮汉族,在邺城大建宫室,筑楼台高阁,众役繁兴,加之征伐辽西及东晋的穷兵黩武,终于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强烈反抗。公元349年,梁犊率边兵起义,打击了后赵的统治者。
石虎病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帝位,自相残杀,后赵大将军石虎养孙石闵(汉族,后改名李闵、冉闵)号召汉族杀胡人,攻杀后赵皇帝石鉴,夺取政权,国号魏,史称冉魏,仍都邺城。
445年,盖吴在杏城起义,《魏书》称其为卢水胡[24],《南齐书》称其为羯胡[25][26]。但不确定盖吴与石勒部落间的关连。
出身尔朱川(今山西西北部流经神池、五寨、保德县之朱家川)契胡部落的尔朱荣,曾被称为羯胡。学者陈寅恪与姚薇元认为尔朱氏可能出身于羯族。
姚薇元认为曾发起侯景之乱的北魏将领侯景可能为羯族后代。
任范阳节度使的安禄山,其部众被称为羯胡。
后赵末年,羯人被大规模报复诛杀,“高鼻多须”的非羯人也遭误杀。学者夏曾佑认为,“高鼻多须深目”应为其外表普遍特征,与西亚高加索人种相近[1][28]。
后赵有胡天信仰[29],首都立有胡天祠[30],学者推测羯人可能信仰胡天。
匈奴自古信仰腾格里(天神),汉朝曾击败休屠王,取得祭天金人[31]。陈垣作《火祆教入中国考》,认为西域康居、粟特一带,信仰祆教,后齐、后周为招徕西域胡人,皇室有祭祠胡天(阿胡拉·马兹达)的习惯。但是并不确定羯人信仰的胡天,是属于匈奴腾格里系统,或是祆教系统。
羯语有一段话留存于史书中,该段词组为:“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音)”其中“秀支”指军队;“替戾冈”指“出发”;“仆谷”指的是刘曜的位阶;而“劬秃当”则指“捉拿”。[32][33]
这段词组已为一些人出版的刊物所检析。白鸟库吉 (1900)[34]、蓝司铁(Gustaf John Ramstedt) (1922)[35]、路易‧巴赞(Louis Bazin) (1948)[36]、冯‧加班(von Gabain) (1950)[37]与舍尔瓦什泽(Shervashidze) (1986)[38]等人皆假设羯语为突厥语族的语言,并据其假设给出了对羯语这段话的构拟和翻译:
蓝司铁的构拟 | 巴赞的构拟 | 冯·加班的构拟 | 舍尔瓦什泽的构拟 |
---|---|---|---|
Sükä talıqın bügüg tutun! |
Süg tägti ıdqaŋ boquɣıɣ tutqaŋ! |
Särig tılıtqan buɣuɣ kötürkän |
Sükâ tol'iqtin buɣuɣ qodigo(d)tin |
伴随战争 (并)捉得“仆谷”(bügü)! |
遣军攻击 捉住指挥官! |
你若出动军队 (你)当得那只鹿 |
你进入军队 废黜“仆谷”(buɣuɣ) |
蒲立本(Edwin G. Pulleyblank) (1963)认为根据基于突厥语族假设的构拟,和该词组在中古汉语中的发音是难相契合的,因此这些构拟不能算是非常成功的。他并提出羯语乃叶尼塞语系语言的假说。[39]:246
沃文(Vovin)根据羯语属叶尼塞语系的假说,给出了以下的构拟与翻译[40]:
沃文的构拟 |
---|
suke t-i-r-ek-ang bok-kok k-o-t-o-kt-ang |
军队 PV-CM-PERF-出去-3pp 仆谷 PV-?-OBJ-CM-抓-3pp
(PV = 前动词(preverb);CM = 变位标记;OBJ = 受词标记;PERF = 完成式标记) |
军队已出发。他们将会抓到“仆谷”(指刘曜) |
2016年的一份研究认为羯语属于南叶尼塞语族下的阿林-旁普科尔语支,与旁普科尔语有密切关系。[41]
王国维认为,羯人为匈奴分支。
顾颉刚主张为羌族与匈奴混血。
陈可畏主张,羯人为呼揭国后代。
蒲立本推测古代羯族,可能属于叶尼塞语系。因为“羯”字的中古发音(“羯”字的中古发音一说为[ki̯at][39]:246)与现今居住于鄂毕河与叶尼塞河流域的凯特人(Kets),名称相当接近[a]。Alexander Vovin认为羯语和匈奴语都属于叶尼塞语系,羯语属于南叶尼塞语族下的Pumpokol分支。Vovin认为“单于”和“可汗”都能以叶尼塞语解释其含义[44]。
蒲立本(1962)将这一内名联系于原始叶尼塞语*qeˀt/s“石”。武阿勒等(2016)也指出*keˀt“人”也是可能的来源。此外,武阿勒还证明,羯语中的已知短语与突厥语相比,更接近叶尼塞语。[45]他还认为匈奴人说的也是叶尼塞语,由此将他们系联起来。[45]
羯人具有深目、高鼻、多须的特点[46]。体貌特征类似于高加索人种。蒲立本认为,羯的中古汉语发音(中古拼音:kiat)近于突厥语khes或kit,意译为石。他认为,羌渠即中亚康居,羯人来自石国,因此以石作为部落称呼,就如同昭武九姓中的石姓,其部落领袖也以石为姓。因此,蒲立本又认为,羯人可能是吐火罗语系民族。
陈寅恪曾提出羯人源自康居的说法。学者童超认为羯人是中亚康居人,但不是农耕的粟特人,而是游牧的康居(羌渠)人。两汉时期,康居羁属匈,因而可能有一部分人随匈奴东来,转战于蒙古草原,其后又随之南迁,逐渐内徙于上党武乡一带[47]。
安禄山被称为羯胡,他出身于粟特人。据此,羯人可能是粟特人的后裔。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