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7N9(英語: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7N9,記作A(H7N9)或H7N9)是一種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個亞型[註 1],因病毒在禽鳥類的死亡率低,經基因交換後轉移到人類上感染後成為病發期短、重症率與死亡率均相對於SARS略高[1]而引發社會注意。
H7N9原本屬於低致病性感冒病毒,仅在禽间发现。2006年美国卫生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公开了1988年发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火鸡身上第一个病毒记录。2013年3月下旬,人类感染甲型流感H7N9病毒與病例在上海開始[2]陸續在中国长江三角洲一帶的城市被发现[3],這是該病毒全球首次感染人類,中国農業部獸醫師于康震表示:家禽、鴿子中分離到的H7N9與患者分離出之病毒高度同源,該病毒經基因交換後仍能感染雞、鴿子等禽鳥,對家禽呈低致病力,感染後沒有顯著症狀或大規模患病與死亡,尚未發現豬感染該病毒(該病毒在活禽市場檢出率最高,在養禽場尚未檢出)[4],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流感病毒研究中心主任田代正人表示,H7N9病毒相對於其他禽流感病毒(如H5N1)较难追查,病毒在禽鸟间传播而不能被飼養者以至衛生部門及時發覺[5]」
2013年4月,中国国家衛計委與世衛组织駐華代表藍睿明均認為確診病例間未發現流行病學聯繫,目前疫情處於散發狀態,尚未發現人傳人[6][7],但至今病毒來源不明、傳播途徑不清,不排除通過候鳥遷徙帶入中國的可能[4];中國國家衛計委在4月17日之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主任馮子健表示,不排除該病毒存在有限「人传人」的能力[8]。5月22日中新社報導,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青年教師熊成龍、張志傑在最新一期的國際傳染病領域著名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研究成果顯示,H7N9病毒起源於華東地區之家禽或野鳥,而非學界之前所認為的「來自於中韓禽類混血」[9]。
及至2018年,東京大學教授河岡義裕等人組成的團隊以一隻健康雪貂與一隻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雪貂進行的研究表明病毒可經飛沫擴散,是首度確認禽流感病毒可透過飛沫傳播給其他動物,而在該受感染雪貂80厘米外亦發現含病毒的飛沫。此前,科學家一直相信人類主要通過接觸染病禽鳥、其糞便或受污染環境如家禽市場從而感染禽流感,病毒也不會出現於染病禽鳥的飛沫內,研究發表後科學家警告病毒有潛在人傳人能力,或會造成全球流感大流行。[10][11][12]
H7N9禽流感病發3-5天內的症狀為發燒、咳嗽、少痰,與普通感冒類似;及後发展成肺炎,如果發燒5天依然不退,在7-9天後會在24-48小時內突發呼吸困难至衰竭,伴有心臟、肝臟、腎臟的衰竭[13];從現有死亡案例中看出,由發病、重症至死亡過程約7至11天[14],過程最短可至5天。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信息,感染H7N9病毒并非全部为重症[15]。
而在中国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提到,此病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16]
此前研究顯示,H7N9病毒會在禽類中傳播,但不會使禽類出現症狀,而H5N1則會導致感染的禽類死亡,因此追蹤H7N9在禽類中的傳播要更加困難。世界衛生組織認為,H7N9病毒“不太可能”導致大流行[17],而目前,對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並無出現因此而被患者感染的情況[18]。但是國家衛計委有關專家表示,不排除H7N9病毒存在有限“人傳人”的能力。[19]
香港大学的实验发现,病毒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有效传播,亦能有限度透过空气飞沫传播。同时发现猪也会感染H7N9,但没有传染性[20]。
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認為,現階段高危人群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科學家曾光在4月16日受訪時提到,現在有近四成患者沒有明確的禽類接觸史,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感染的仍然不清楚;年齡層方面,從確診病例來看,50歲以上的病例占78%,60歲以上病例占71%,中老年人群是易感群體[21]。
截至2016年12月22日,中国大陆共确诊病例434例(该数字不完全,下同),其中81位死亡[22],眾多病例中與患者密切接觸者(包括醫護人員)暫未發現異常狀況(包括上海市回顧3月下旬的5例病例)。
通報省市 | 通報病例 | 死亡人数 | 康復出院人數 |
---|---|---|---|
上海市 | 45 | 15 | 15 |
江蘇省 | 52 (南京11、宿迁1、苏州3、无锡4、鎮江1、徐州2、 揚州1、常熟1、鹽城1、昆山2、溧阳1、淮安1) |
8 | 3 |
浙江省 | 140(杭州31、湖州11、溫州1、嘉興3、紹興1、台州6、金華1、宁波2) | 8 | 27 |
安徽省 | 17(滁州1、亳州1、天長2、涇縣1) | 4 | 1 |
北京市 | 6(顺义1、懷柔1、海淀1 ) | 1 | 1 |
河南省 | 4(開封1、周口1、鄭州2) | 0 | 3 |
山東省 | 3(棗庄2、泰安1) | 0 | 1 |
江西省 | 9(南昌7、銅鼓1、九江1) | 1 | 1 |
福建省 | 23(龙岩1、福清2、福州2) | 3 | 7 |
湖南省 | 22(邵陽3、岳陽2、永州2、武冈1、娄底2、漣源2、郴州1) | 4 | 1 |
廣東省 | 104 (廣州22、惠州4、東莞3、佛山15、陽江4、深圳26、肇慶10、中山2、江門4、梅州3、珠海1、潮州1、汕頭2、河源1) | 31 | 58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3 | 0 | 0 |
河北省 | 1 | 0 | 0 |
貴州省 | 1 | 0 | 0 |
吉林省 | 1 (長春1) | 0 | 0 |
天津市 | 2 | 0 | 0 |
累計 | 434 | 85 | 102 |
发现病例 | 死亡人数 | 康復出院人數 | 性質 |
---|---|---|---|
11 | 3 | 2 | 外地傳入 |
发现病例 | 死亡人数 | 康復出院人數 | 性質 |
---|---|---|---|
1 | 0 | 0 |
发现病例 | 死亡人数 | 康復出院人數 | 性質 |
---|---|---|---|
1 | 0 | 0 | 外地傳入 |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即便H7N9病毒對「克流感」有抗藥性,還有「瑞樂沙」可用,目前效果100%有效;另外目前H7N9病人臨床少有流鼻水症狀,顯示病毒還未十分適應上呼吸道,也是一項好消息。
專長獸醫病毒學與免疫學的臺大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表示,從H7N9病毒是由3個禽類病毒重組而來,以及病毒已擴散到華東7省數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來看,感染源頭應該是養雞場,這個地區有近200億的雞隻,才能製造出大量病毒來感染人,雞糞內含有高量病毒,雞糞半乾後成為粉末,可隨風飄揚到很遠的地方,雞糞內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可保護病毒的活力,如在20℃的環境裡,至少可存活6天,即使在30℃的高溫環境,也可保有感染力約1小時. 賴秀穗指出,當感染者排出大量病毒時,會造成人傳人。他提醒,除了不要吃到病死禽類外,切記一定要把禽肉煮到全熟,雞蛋千萬不能生吃,也要避免去活禽市場或是和鴿子鳥類接觸。
觀鳥會總經理羅偉仁表示,紅耳鵯為本港常見雀類,多以群體在公園及樹林生活,食果實及昆蟲。今次十多隻紅耳鵯在同一地點、時間死亡,情況罕見。但紅耳鵯是留鳥,全年留在香港,且牠是非肉食性鳥類,不會進食受感染的鳥屍,故感染禽流感死亡的機會較微,不排除是近日天氣凍,難以覓食下餓死或凍死。[220][221][222]
過去國際上曾經發生過人感染H7N2、H7N3和H7N7流感的病例,首例為1959年於美國發生(H7N7);在2003年2月至6月期間荷蘭出現首例H7感染致死病例(荷蘭政府確認四省共241個農場受H7N7病毒感染,共89個人感染H7N7亞型病例,1位57歲獸醫曾在當地受感染農場工作,但無服藥,於該年4月17日因嚴重肺炎逝世[223]),過去H7禽流感大多數是在禽類之間傳播,沒有在人類之間傳染,一些症狀也是比較弱[224]。
最早H7N9病毒记录在1988年来自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為感染动物火鸡。科学杂志2006年某刊作为索引文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病毒基因序列也列文中。 (A/turkey/Minnesota/1/1988(H7N9))
港大教授袁國勇經過分析中國公布H7N9的基因圖譜後表示,這次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經過基因交換的病毒,在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而病毒基因有八節(HA與NA來自H7N9禽流感病毒,6個內部片段﹝分別為PB2、PB1、PA、NP、MP、NS﹞來源於H9N2禽流感病毒[225]),其中H7的部分是來自浙江的野鳥,N9的部分是來自韓國的野鳥,其餘的六節相信是來自長江以北,英国《自然》杂志亦刊文報道,H7N9源於三种病毒株在同一感染宿主中的交換與重組;但病毒出現基因經過基因交換,令病毒開始適應人類或體溫與人類相近的動物而繁殖;香港大學公共卫生學院裴偉士教授指出,新病毒不像以往出現過的可引致禽畜大規模發病致死標記,無法以撲殺禽畜而消滅源頭[226],另外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227]
除了中國網民外,還有日本《朝日新聞》[228]與《產經新聞》[229]曾刊文提出這個疑問:怀疑此次H7N9擴散或与幾乎同期开始的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有关,或把之前的饲养生猪大量死亡原因与变异后的H7N9病毒联系起来。
而在上海,上海市動物疾控中心於4月1日對近期打撈上來的黃浦江上游漂浮死豬抽驗的34份留存樣品,進行了禽流感通用引物檢測,未發現禽流感病毒[230]及後經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得出:H7N9病毒暫未發現在豬群中進化的痕跡,即豬在病毒基因重配中未發揮中間宿主的作用[231],加上中國國家流感中心在3月31日公布是次人類感染H7N9的基因圖譜上均顯示,其中沒有發現豬隻基因。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流感病毒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认为病毒具有易附着到人类等哺乳动物细胞上的特征[232]。
據統計,在是次人感染出現前,全球共檢出25株H7N9亞型流感病毒,均來自野鳥,且從未在家禽中發現;這些病毒能通過候鳥遷徙向全世界傳播,目前在北美和歐亞大陸均有發現(包括韓國、蒙古)[233],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表示,經病毒片段的重配研究,是次H7N9的8個基因片段中,H7片段源於浙江鴨群中分離的禽流感病毒,沿此載體(鴨群)往上追溯,與韓國野鳥中分離的禽流感病毒同源;N9片段與韓國野鳥中分離的禽流感病毒同源,其餘6個基因片段(PB2、PB1、PA、NP、M、NS)源於H9N2。據病毒基因組比對和親緣分析顯示,H9N2禽流感病毒來源於上海、浙江、江蘇等地的雞群[231];而北京林业大学候鳥專家郭玉民則表示,在中國野生動物監測網中未發現候鳥或其他野生動物攜帶H7N9病毒[234],但台灣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黃國青4月1日表示在2009─2011年間曾於臺南市四草與宜蘭縣礁溪鄉,在候鳥排遺裡檢出H7N9低病原性病毒,但在採樣點半徑三公里範圍內養禽場採集樣本,並未檢出禽流感病毒[235]。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表示:基因重配的發生地很有可能在中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過程可能經由韓國野鳥在自然遷徙過程中,和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鴨群、雞群自身帶有的禽流感病毒進行基因重配產生;研究員估計自然界的流傳過程路徑是:攜帶H亞型(包括H7N3和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的韓國野鳥遷徙至長江三角洲地區,接觸浙江鴨群,病毒在此產生重配並使鴨群攜帶H7亞型病毒,鴨群很可能成為中間宿主,與浙江、上海等地攜帶H9N2禽流感病毒的雞群接觸,經基因重配最終成為全新的高致病性的H7N9禽流感病毒[231],而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在4月10日發表報告稱不同意此結論,報告指出,該病毒的H7片斷與浙江鴨群中分離出的病毒十分相近,該片斷在中國、蒙古、日本等亞洲地區野生鳥類體內較為多見,H7N9病毒可能源於中國華東[236]。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报告认为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可能源自活禽市场而不是家禽饲养场,原因或许是活禽市场高密度的混杂了不同来源的禽类,为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之间的基因重组提供了理想的环境[237]。
在中國大陸,具以下徵狀的流感患者才會被抽樣作H7N9快篩基因檢測[238]:
中國目前還沒有使用藥物治療H7N9的經驗,臨床上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扎那米韋)來進行治療[239];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流感病毒研究中心在4月10日從中國官方途徑取得H7N9病毒株後,確認奥司他韦、樂感清(主要成分為扎那米韋)、Inavir及Rapiacta(學名為帕拉米韋)這四種藥物能抑制H7N9病毒繁殖[240]。
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主任馮子健表示:目前尚無針對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而中國衛計委正組織疫苗研究,疫苗研發期通常需6個月到8個月,但對這種新發現的禽流感病毒,研發疫苗可能需要更長時間[241],中國國家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4月10日表示已啟動應急防控研究項目,預計在兩個月內完成核酸診斷試劑的臨床驗證,預防疫苗在7個月內完成研製[242]。
中國科學家10月26日在杭州宣布,成功研發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243]
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