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陛下之UC-67号艇(德語:SM UC 67[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其中一艘UC-II型近岸布雷潜艇或称U艇。它由汉堡的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于1916年8月6日新船下水,至同年12月10日交付使用。其全长50.35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427吨和508吨,艇载武器则包括三具鱼雷发射管、六具水雷滑射槽以及一门88毫米口径甲板炮。UC-67号入役后曾被部署至驻普拉的地中海区舰队,并参与了地中海潜艇战。通过其十一次巡逻,共击沉54艘协约国或中立国舰船,累计总吨位逾94120吨。战后,根据对德停战协定的要求,该艇于1919年1月16日被引渡至英国哈维奇正式投降,至1919-1920年间在布莱顿渡口拆解报废。
历史 | |
---|---|
德意志帝国 | |
艦名 | UC-67号 |
下订日 | 1916年1月12日[1] |
建造者 | 汉堡布洛姆与福斯船厂[2] |
船廠編號 | 283 |
下水日 | 1916年8月6日 |
服役日 | 1916年12月10日 |
结局 | 1919年1月16日移交英国,后拆解报废 |
技术数据[3] | |
艦級 | UC级潜艇 |
艦型 | UC-II型(近岸布雷潜艇) |
排水量 |
|
全長 |
|
全寬 |
|
吃水 | 3.64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50米 |
乘員 | 3名军官、23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注释 | 潜没时间35秒 |
服役记录 | |
所属 |
|
指挥官 | |
参与行动 | 11次巡逻 |
战绩 |
|
1915年秋天,由于中立国美国的干预,U艇战几乎陷入停顿,导致德国广泛开展《国际法》所允许的水雷战,从而使布雷潜艇的需求量相应增加。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监察局(Inspektion des U-Bootwesens)的开发部门留意到了这一点,遂以UB-II型为基础,按照兼顾布雷效率和生产速度的要求,以41号工程的名义设计了UC-II型潜艇。为了弥补前型UC-I型的缺陷,UC-II型艇不仅更大,而且采用双轴推进系统。然而,与前型最主要的区别在于,UC-II型艇重新运用了双壳体结构。但它并非纯粹的双体潜艇,而是一种中间过渡型;因为外层没有封闭耐压壳体,而是作为鞍形水柜附在上方。[6]
UC-67号是64艘UC-II型方案的其中一艘。这个亚型的艇体结构与UB-II型类似,但体积更大,全长为50.35米,并有3.64米的吃水深度;由于不再考虑铁路运输的装载限界,舷宽也得以增至5.22米。其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别为427吨和508吨。艇只采用两台猛狮六缸四冲程600匹公制馬力(440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620匹公制馬力(460千瓦特)的西门子-舒克特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2節(22公里每小時),水下7.4節(13.7公里每小時);能够在水面以7節(13公里每小時)航速续航10,420海里(19,3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连续在水下航行52海里(96公里)而无需充电。其潜没需时约为30秒,能够在50米的深度下运作。[7][3]
作为布雷潜艇,UC-67号改将六具布雷滑射槽安装在艇体前部,每具储存井内的水雷数量增至3枚,即合共18枚UC200型水雷。布雷时只需将存储井底部的盖板打开,水雷便可凭借自身重量滑入水中。[8]随着滑射槽长度增加,艇体艏楼的上层建筑被抬高,上层建筑与司令塔之间的凹陷处布置了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作为甲板炮。但由于位置相对较低,火炮甲板在恶劣海况下很容易被涌浪淹没。此外,UC-67号还装备有三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这极大提升了潜艇的攻击能力。其中艇艏两具外置在两侧、艇艉一具则为内置式,并可搭载合共7枚G6型鱼雷。其标准船员编制为3名军官及23名水兵。[3]
1916年1月12日,在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倡议下,国家海军办公室分别向五家德国造船厂发包第三批次的UC-II型潜艇。UC-67号因此成为汉堡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的该批次三号艇,建造编号为283。它于1916年8月6日新船下水,至同年12月10日在曾历任UB-13、UB-2、UB-6和UB-40号艇长的海军中尉卡尔·诺伊曼的指挥下交付使用,随即展开海试。[4]在诺伊曼之后,马丁·尼莫拉中尉也曾担任该艇的末任指挥官,他在二战期间成为著名的神学家和纳粹抵抗斗士。完成海试后,UC-67号于1917年3月8日从黑尔戈兰岛启程,经由费马恩湾和苏格兰前往地中海。继沿途击沉四艘葡萄牙渔船、一艘瑞典和一艘英国货轮后,该艇穿越直布罗陀海峡,于29日抵达奥匈帝国军港卡塔罗,并加入驻当地的普拉区舰队。[1][9]
在地中海服役期间,UC-67号参与了地中海潜艇战,足迹遍及利古里亚海、第勒尼安海、西西里海峡和突尼斯湾等多处水域。通过其十一次布雷及破交战巡逻,UC-67号合共击沉协约国或中立国的49艘商船、1艘军舰和4艘辅助军舰,累计总吨位逾94120吨。[10]其中,体积最大的受害者是容积总吨为8271吨的英国医疗船多佛尔城堡号;它于1917年5月26日从马耳他前往直布罗陀的途中,在距邦纳以北约50海里(93公里)处遭诺伊曼发射鱼雷击中。最初的爆炸造成7名锅炉工死亡,但船员成功将伤员疏散到变色龙号驱逐舰上。船长和一小队船员试图挽救这艘船,但一小时后它被第二枚鱼雷击中,并于三分钟后沉没。[11]遭UC-67号击沉的唯一一艘军舰则是排水量为834吨、隶属意大利皇家海军的鱼雷巡洋舰(后改造为布雷舰)帕耳忒诺珀号,它于1918年3月24日在比塞大对开被鱼雷击中后沉没,但未造成人员伤亡。[12]
1918年10月,随着奥匈帝国解体并退出战争,地中海区舰队的所有适航潜艇都必须突破封锁遣回德国,以免落入敌手。UC-67号成为最后一批返程的德国U艇之一,它是经直布罗陀海峡航行,绕过爱尔兰岛和赫布里底群岛前往波罗的海入口处,至1918年11月29日才抵达基尔,彼时战争已结束。[13]根据对德停战协定的要求,UC-67号于1919年1月16日被引渡至英国哈维奇正式向协约国投降。它于同年3月3日运抵布莱顿渡口拆解报废,发动机则由英国海军部作价4000英镑售予T·W·沃德公司。[1][14]
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吨位 [註 2] |
结局 [10] |
---|---|---|---|---|
1917年3月17日 | 四月初花号 | 葡萄牙 | 20 | 击沉 |
1917年3月17日 | 修复者号 | 葡萄牙 | 25 | 击沉 |
1917年3月17日 | 丽塔二号 | 葡萄牙 | 27 | 击沉 |
1917年3月17日 | 玫瑰圣母号 | 葡萄牙 | 22 | 击沉 |
1917年3月18日 | 维多利亚号 | 瑞典 | 1226 | 击沉 |
1917年3月25日 | 尤金妮女王号 | 英国 | 4359 | 击沉 |
1917年4月26日 | 切特西号 | 英国 | 3264 | 击沉 |
1917年4月27日 | 格伦克鲁尼号 | 英国 | 4812 | 击沉 |
1917年4月27日 | 卡鲁马号 | 英国 | 2995 | 击沉 |
1917年5月23日 | 埃尔姆穆尔号 | 英国 | 3744 | 击沉 |
1917年5月26日 | 多佛尔城堡号 | 英國皇家海軍 | 8271 | 击沉 |
1917年6月14日 | 鲁泽城堡号 | 英国 | 4439 | 击伤 |
1917年6月30日 | 新加斯佩里诺·加布里埃莱号 | 義大利王國 | 35 | 击沉 |
1917年7月1日 | 安吉拉·马德雷号 | 義大利王國 | 81 | 击沉 |
1917年7月1日 | 米太亚德·安布里柯斯号 | 希腊 | 3448 | 击沉 |
1917年7月3日 | 剑桥城号 | 英国 | 3788 | 击沉 |
1917年7月7日 | 米兰号 | 義大利王國 | 143 | 击沉 |
1917年7月7日 | 绍辛纳号 | 英国 | 3506 | 击沉 |
1917年7月12日 | 弗朗西斯科号 | 義大利王國 | 151 | 击沉 |
1917年7月12日 | 莱昂纳多·G号 | 義大利王國 | 51 | 击沉 |
1917年8月14日 | 隆巴多号 | 義大利王國 | 3029 | 击沉 |
1917年8月17日 | 玛德琳三号 | 法国海军 | 149 | 击伤 |
1917年8月18日 | 波利塔尼亚号 | 英国 | 3133 | 击沉 |
1917年8月21日 | 古德伍德号 | 英国 | 3086 | 击沉 |
1917年8月23日 | 弗拉泰利·达涅利号 | 法國 | 94 | 击沉 |
1917年10月4日 | 斯特拉号 | 法国海军 | 216 | 击沉 |
1917年11月11日 | 索思盖特号 | 英国 | 3661 | 击伤 |
1917年11月25日 | 主动号 | 義大利王國 | 24 | 击沉 |
1917年12月1日 | 福玻斯号 | 法国海军 | 不详 | 击沉 |
1917年12月2日 | 朗斯河号 | 法國 | 2610 | 击沉 |
1917年12月3日 | 卡门号 | 義大利王國 | 5479 | 击沉 |
1917年12月5日 | 格林威治号 | 英国 | 2938 | 击沉 |
1917年12月8日 | 维特多利亚号 | 義大利王國 | 53 | 击沉 |
1918年1月20日 | 福斯蒂娜·B号 | 義大利王國 | 105 | 击沉 |
1918年1月23日 | 凯尔比安号 | 法国海军 | 195 | 击沉 |
1918年1月23日 | 德龙号 | 法国海军 | 3236 | 击沉 |
1918年1月24日 | 科西嘉号 | 法国海军 | 1160 | 击沉 |
1918年1月26日 | 伊里翁多部长号 | 阿根廷 | 1753 | 击沉 |
1918年1月27日 | 阿蒂利奥号 | 義大利王國 | 210 | 击沉 |
1918年1月28日 | 乌剌尼亚号 | 義大利王國 | 373 | 击沉 |
1918年1月29日 | 朱塞佩·B号 | 義大利王國 | 39 | 击沉 |
1918年1月29日 | 天堂玛利亚号 | 義大利王國 | 114 | 击沉 |
1918年2月10日 | 罗姆福号 | 英国 | 3035 | 击沉 |
1918年3月9日 | 约兰达号 | 義大利王國 | 187 | 击沉 |
1918年3月9日 | 帕斯夸里纳号 | 義大利王國 | 80 | 击沉 |
1918年3月11日 | 的黎波里号 | 義大利王國 | 824 | 击沉 |
1918年3月14日 | 让娜号 | 法國 | 145 | 击沉 |
1918年3月15日 | 阿莫尼亚号 | 加拿大 | 5226 | 击沉 |
1918年3月20日 | 马特奥·雷纳托·因布里亚尼号 | 義大利王國 | 5882 | 击沉 |
1918年3月22日 | S·朱塞佩·C号 | 義大利王國 | 53 | 击沉 |
1918年3月24日 | 帕耳忒诺珀号 | 意大利皇家海军 | 834 | 击沉 |
1918年3月25日 | 弗朗西斯科·安东尼奥·阿耶洛号 | 義大利王國 | 44 | 击沉 |
1918年3月25日 | 启蒙号 | 義大利王國 | 47 | 击沉 |
1918年3月26日 | 伊利莎贝塔号 | 義大利王國 | 45 | 击沉 |
1918年7月6日 | 伯特兰号 | 英国 | 3613 | 击沉 |
1918年9月7日 | 贝尔班克号 | 英国 | 3250 | 击沉 |
1918年9月16日 | G·沃亚济德斯号 | 希腊 | 3040 | 击沉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