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
西域古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域古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3年9月21日) |
將「龜茲」標為「ㄑㄧㄡ ㄘˊ」,源自自玄奘《大唐西域記》的記錄:『屈支,舊曰茲』法雲註曰:『又音丘慈』。不過,這是指在唐朝,『龜茲』的讀音與唐人對『丘慈』的讀音相同,並不代表『龜茲』二字在唐代的發音就是現代發音的「ㄑㄧㄡ ㄘˊ」。讀作ㄍㄨㄟ ㄗ反而接近唐人對『丘慈』(閩南語:khu-tsû)的讀音。[1]
「龜茲」(kutsi, kuci)作為西域「庫車國」的漢代音譯,《出三藏記集》作『拘夷』,《梵語雜名》作『歸茲』,《大唐西域記》作『屈支』,《新唐書》作『丘茲』或『屈茲』,《元史》作『庫徹』,今日作『庫車』。[1]
第一音節的「龜、拘、歸、屈」等,若參照保留原本見組(軟顎音)發音的南方漢語,如閩南話及客家話等,大致為 ku、khu 一類的發音;而第二音節的「茲、夷、支、車」等,聲母基本上為ts-,主要區別在元音部分。復旦大學學者周振鶴認為,其中的聯繫在於有無附帶尾音-a的差異。[2]
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北枕天山,南臨大漠,西與疏勒接,東與焉耆為鄰,相當於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分地區。在極長的歷史時期內,是絲綢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道的重鎮,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此外尚有冶鐵業,名聞遐邇,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多仰給於龜茲。[3]
龜茲(前72-788)
名 | 在位時間 | 即位年 |
---|---|---|
絳賓 | (36) | 己酉 前72 |
丞德 | (52) | 乙酉 前36 |
弘 | (30) | 丙子 16 |
則羅 | (4) | 甲午 46 |
身毒 | (23) | 庚戌 50 |
建 | (3) | 癸酉 73 |
尤利多 | (16) | 丙子 76 |
白霸 | (19) | 辛卯 91 |
白英 | (17) | 庚戌 110-127 |
白? | (58) | 壬寅 222 |
白山 | (46) | 庚子 280 |
龍會 | (23) | 丙戌 326 |
白純 | (33) | 己酉 349 |
白震 | (55) | 壬午 382 |
白? | (38) | 丁丑 437 |
白? | (28) | 乙卯 475 |
尼瑞摩珠那勝 | (40) | 辛丑 521 |
托提卡 | (19) | 壬午 562 |
蘇尼咥 | (34) | 辛丑 581 |
蘇伐勃駃 | (3) | 乙亥 615 |
蘇伐疊 | (29) | 戊寅 618 |
訶黎布失畢 | (1) | 丁未 647 |
葉護 | (2) | 戊申 648 |
訶黎布失畢 | (9) | 庚戌 650 |
素稽 | (19) | 己未 659 |
延繇拔 | (30) | 戊寅 678 |
白莫苾 | (11) | 戊申 708 |
白孝節 | (12) | 己未 719 |
白環 | (57) | 辛未 731 |
龜茲語屬於印歐語系中顎音類語言的吐火羅語方言,用印度的婆羅米文書寫。由於在語言學分類學上吐火羅語與其近鄰—印歐語的主要東方分支噝音類語言的印度-伊朗語的距離較遠,反而與分布於歐洲的顎音類語言的拉丁一凱爾特語與日爾曼語有較近的關係,故它在印歐語分類學的研究中占有舉世公認的重要地位。這使得龜茲成為古印歐語在東方分布最遠點的標誌地名之一。
公元初年前後,印度佛教經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東北部)、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並越過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傳入龜茲。龜茲佛教以小乘為主,兼及大乘。公元3世紀中葉,龜茲佛教進入全盛時期,《晉書·四夷傳》載:「龜茲國西去洛陽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廟千所。」西晉以後,龜茲的佛教已經相當普及。唐貞觀元年(627年)著名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經,在《大唐西域記》紀述屈支國(即龜茲)的佛教:「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經教律儀取則印度。」在當地,玄奘與龜茲國師木叉麴多辯經,大獲全勝。
佛教很可能是最初由龜茲傳入中國的。法國漢學家列維在《所謂吐火羅語B即龜茲語考》一文中指出據中國最早的2世紀佛經譯本中的佛教用語如「沙門」、「沙彌」不能對比梵文的sramana、sramenera,但與龜茲語的samane、sanmir很近,由此斷定中國2世紀佛經必定是從原始的龜茲語翻譯而來,龜茲語作為佛經傳入中國的謀介,大約在公元一世紀。著名的佛經翻譯家如龜茲國師鳩摩羅什於401年到長安,組織譯場翻譯佛經。來自龜茲的高僧還有龜茲王世子帛延、帛尸梨蜜、帛法炬、佛圖澄、蓮華精進等。
龜茲的佛教石窟是中國佛教石窟中開鑿最早的,包括六個主要石窟群:克孜爾石窟、庫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瑪扎伯哈石窟、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其中克孜爾石窟是龜茲石窟中建造最早的,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有編號的洞窟達 236個。龜茲石窟在伊斯蘭教征服西域後被埋沒於荒沙蔓草之中近千年,直至被後人所發現。
根據歷史學家向達考證,龜茲琵琶七調起源於印度北宗音樂。龜茲樂娑陀力(宮聲)來自印度北宗音樂的Shadja,般贍調(羽聲)來自印度北宗音樂的Panchama調。龜茲音樂傳入中國,在唐代演變成為唐代佛曲。
據鄭樵《通志》,龜茲樂曲有二十,萬歲、藏鉤、、七夕相逢、神仙留客、擲磚續命、投壺、舞席、同心髻、泛龍舟、鬥雞子、鬥百草、善善還舊宮、長樂花、十二時、摩尼解、婆伽兒舞、小天舞、聖明樂、疏勒鹽等。
唐杜佑《通典》:「龜茲樂,工人皂絲布頭巾、緋絲布袍、錦袖、緋布。舞四人,紅抹額、緋白、雙烏皮靴。樂用豎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橫笛一、簫一、篳篥一、答臘鼓一、腰鼓一、羯鼓一、毛員鼓一(今亡)、雞婁鼓一、銅鈸二、貝一」[4]。「龜茲樂者,起自呂光破龜茲,因得其聲。呂氏亡,其樂分散,後魏平中原,復獲之。有曹婆羅門,受龜茲琵琶於商人,代傳其業,至於孫妙達,尤為北齊文宣所重,常自擊胡鼓和之」[4]
除音律外,《隋書》記載了名為《小天》及《疏勒鹽》的舞曲;《舊唐書》則記有舞者四人,紅摸額,緋祅,白布褲,帑烏皮鞋的跳舞裝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