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中國近代革命家,是推翻中國兩千多年帝制、建立共和制度的領導者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具意義的一位政治人物。後世為表達尊崇之意,對其有「偉人」、「中華民國國父」等稱呼,並在世界各地使用各種方式對其進行紀念。

國立國父紀念館銅坐像(陳一帆作品)

中國大陸

1925年4月16日,廣東省政府將香山縣改稱中山縣;永豐艦改名中山艦,以資紀念[1]:218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時,天安門前懸掛的就是孫中山的巨幅畫像,自1950年起,天安門廣場勞動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孫中山的巨幅畫像被樹立在人民英雄紀念碑正前方,或一併出現在國慶遊行隊伍中。[2][3]

1989年1月26日,中國於東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建立中國南極中山站,該站是中國的第二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站中設有「孫中山先生紀念堂」。

在孫140周年誕辰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發表講話指出,在孫組織領導和革命精神感召下,於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統治,結束在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孫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建立歷史性功勞,復興中華民族,並盛讚他為「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4]

2012年,新公民運動發起人許志永發表《關於使用「公民」標識的幾點建議》一文,解釋:「『公民』二字取自孫中山先生的手跡。以藍底白字的『公民』作為追求自由、民主、法治、憲政的中國公民的共有標誌,意味著純潔美好的政治理想和溫和理性的堅韌努力。」[5]

2015年11月8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通過《關於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活動的決定》,決定於2016年11月12日舉行孫誕辰150周年活動[6][7]

2016年6月9日,孫中山基金會、中華詩詞學會、與中山市公共外交協會等機構在廣東中山聯合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優秀中華詩詞徵集活動」。該次活動旨在緬懷孫先生的歷史功績、學習、繼承與發揚孫先生的愛國思想、革命意志與進取精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振興中華格律詩詞。[8],並發行數量達三萬枚的「伍圓」流通紀念幣,硬幣材質為銅合金。(詳見偉人誕辰紀念

北京對孫中山推崇有加,每逢其誕辰與忌日,都要舉行紀念活動。但有評論指出,不管如何紀念,北京對孫中山要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中國,實現民有、民治、民享,反對任何專制制度的事實,始終諱莫如深。2003年,一部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在中國播出後反響巨大,但在政府干預下,刪減了許多孫中山痛批專制的鏡頭。即使這樣,也在首次播出後禁止重播。還有學者認為,中共聲稱繼承了孫中山和三民主義,但孫中山所推動的是從民權走向憲政,中共卻在剝奪民權堵住憲政,甚至不能容忍任何改良。即使在香港這樣一塊明確有「基本法」保障實施一國兩制的地方,異議的聲音也越來越受到當局的威脅。台灣政大教授寇建文批評,中共高規格紀念孫中山,為爭奪話語權不惜扭曲歷史。葛永光表示,中共紀念孫中山,很清楚的意圖就是對台灣統戰,要利用這個去促統,但中共在民權主義上離中山有很大距離。[9]

2022年10月13日,中共二十大開幕日當天,男子彭立發在北京四通橋高掛反習橫幅。事前,彭立發向多名網絡大V寄出電子郵件,事後其推特頁面出現孫文遺囑佐拉說:「這種口號是幾十年來前所未見的大膽,甚至要求起義,在中國都沒有人敢在公開場合要求起義。他做了非常縝密的準備工作,除了做海報、寫罷免習的PDF文檔,上四通橋,燃煙、大喇喇掛條幅,他知道自己會被抓仍做這麼多整備工作,確實要進行孫文的說法,必須喚起民眾聯合平等待我民族的人,共同奮鬥,只是喚醒民眾必須效法孫中山。」[10]

2022年12月31日跨年夜,南京新街口廣場上萬民眾衝破警戒線,聚集在孫中山雕像周圍獻花並釋放氣球。有人認為這是疫情解禁後的正常慶祝,沒有政治意味。也有人認為,群眾突破警察封鎖,不再遵守政府規定,是白紙革命以來各地反對中共權威的繼續。有人說群眾奔向中山像,表示中華民國是人民的嚮往,而人心所向,莫可阻擋。[11]

台灣

孫當初因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割讓台灣,而加深其推翻清廷的革命決心。孫一生訪台四次(備註:孫中山1924年最後一次登台,只隨船泊港於基隆,並未上岸),尋求日本台灣總督府幫助其所需的人力與金錢、軍火,1913年他用餐的梅屋敷改成國父史蹟紀念館,連附近的道路一併改稱「中山北路」。

Thumb
台北逸仙公園 (國父史蹟紀念館)

1925年3月12日孫病逝北京。消息傳來,台灣一些知識分子立即著手籌備孫的哀悼會,並且創作訃文、輓歌與弔文,準備在會上宣讀,不料台灣總督府得知以後,約談一些籌備會的成員,要求他們不要在會上發表演說、宣讀訃文與弔文、唱歌……極盡刁難之能事,所幸經過有志之士的周旋與妥協,哀悼會還是照常舉行。當時,一位重要的新文學作家張我軍使用白話文寫了一首〈孫中山先生弔詞〉[12],原本打算在會上宣讀,卻因當局禁止而作罷。

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稱孫「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國父」。

Thumb
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會館,設立「孫中山等身大立牌」

接收臺灣後,台灣各地也常見為了紀念孫「中山路」、「中山公園」、「中山堂」等名稱的街道或紀念建築,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為紀念孫百年冥誕命而名為「中山博物院」,亦於高雄市西子灣復校國立中山大學

至今在台灣的民國政府依然尊孫中山為國父,並於主要公家機關及各級學校懸掛其遺像。臺灣民主化後,已無硬性規定,但不少的地方及公園仍有其銅像。

台灣現今通行的新臺幣,拾圓、伍拾圓硬幣及壹佰圓紙鈔鑄印有孫中山的肖像,中央銀行亦會發行孫文紀念幣。

香港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期間,有香港媒體評論員撰文稱:「沒有暴徒,那可救港?」指在滿清政府眼中,孫中山等一伙人是一群暴徒、亂黨。孫中山之所以被世人尊為國父,是滿清政府腐敗無能。老百姓看到革命黨破壞政府機關,不但沒有阻止,反而資助革命黨人買軍火與清政府對抗。如果當年老百姓不站在孫中山這些「暴徒」一邊,專制皇權的統治不知何時才結束,共和政體更遙遙無期。[13]

新馬地區

在辛亥革命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華人家庭會懸掛孫中山的畫像在客廳,華人公會以及華人學校教室。以此來紀念孫中山。另外在早期新馬華人也尊稱為「國父」或「中山先生」。而在每年的3月15日,新加坡政府會前往孫中山南洋紀念館進行鮮花祭祀。

紀念日和假期

民國71年,政府修訂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中華民國政府設立國父誕辰紀念日國父逝世紀念日,在台灣每年11月12日與3月12日定為紀念日但不放假,而台灣的相關團體與海內外華人等會有相關紀念活動。

從某年開始[何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稱11月12日爲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於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植樹節

貨幣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孫中山誕辰120周年紀念銀幣
  • 孫中山誕辰130週年金銀紀念幣
  • 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幣
    • 金質紀念幣:面值100元
    • 銀質紀念幣:面值10元
    • 銅合金紀念幣:面值5元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 國民政府1928-1949中央銀行發行之紙幣
  •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銀幣1圓
  • 孫船紀念銀幣 銀幣1圓
  • 中華民國紀念銀幣 2毫
  • 中華民國甘肅孫像紀念銅幣5枚
  • 中華民國紀念鎳幣 半圓
  • 中華民國紀念銅幣 50圓

臺灣時期

  • 中央銀行發行之壹佰圓紙鈔、拾圓硬幣、伍拾圓硬幣
  • 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紀念金幣、銀幣、銅鎳幣,中華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 國父孫中山先生120歲誕辰紀念金章、銀章
  • 國父孫中山先生150歲誕辰紀念銀幣

郵票

墓地

紀念館

紀念堂

紀念歌

名稱紀念

雕像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