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正式命名恐龍列表是一個關於未有正式科學名稱的恐龍的列表,僅含未正確發布或未正式發布學名的恐龍。此列表中的名稱有以下類型:
另需注意:
阿拉摩暴龍(屬名 :"Alamotyrannus",意為「阿拉摩的暴君」)是北美晚白堊世一屬尚未描述的暴龍科的非正式預留位置[1]名稱,化石於20世紀初發現於新墨西哥州的白楊山組。它要麼是一個獨立屬,要麼僅為暴龍的異名。擬議的二名法布氏阿拉摩暴龍("Alamotyrannus brinkmani")是在2013年命名者撰寫描述論文時建立。[2]
「阿拉摩暴龍」生存於大約7000萬年前的馬斯垂克階早期,比已知最早出現的暴龍還要早200萬年。[2]
標本ACM 7975是1924年在新墨西哥州白楊山組發現的一塊頜骨,當時被初步鑑定為平衡蛇發女怪龍,但據達爾曼與盧卡斯(2013年)[2]及麥克唐納(2022年)[3]稱很可能屬於阿拉摩暴龍。標本目前在貝尼斯基自然博物館展出。[2][3]
恐龍艾倫(英語:"Alan the Dinosaur")是英國惠特比索特維克組(中侏羅世阿連階)發現的一節蜥腳類尾椎(YORYM:2001.9337)的非正式名稱。它是英國最古老的蜥腳類動物,可追溯至1.76至1.72億年前。其綽號命名自1995年發現化石的艾倫·古爾(Alan Gurr)。由於無法鑑定物種,所以未有正式名稱。2015年進行的一項分析發現它是真蜥腳類的一員,可排除在梁龍超科之外,與鯨龍最為相似。[4]
強壯異特龍(二名法:"Allosaurus robustus")是標本NMV P150070——一塊來自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旺薩吉組(早白堊世)的獸腳類距骨的非正式名稱。[6]初次研究時認為該標本屬於異特龍的某個物種。塞繆爾·威爾斯(Samuel Welles)對該鑑定表示反對,並提出其屬於似鳥龍科,但對方仍堅持自己的觀點。21世紀初,丹尼爾·舒爾(Daniel Chure)檢查了該骨骼,發現其並不代表異特龍新種,但仍代表某種異特龍超科。[7]同時東洋一和菲力·柯里(Phil Currie)指出這塊距骨和他們描述的新屬福井盜龍很相似。[8]它可能代表一種與南方獵龍近緣的獸腳類,儘管也有人爭論稱其代表某種阿貝力龍超科。[9]2019年的一項研究證據確鑿地顯示該距骨屬於大盜龍類。[10]
「強壯異特龍」一名最初僅用作博物館標籤,由舒爾於2000年首次發表。[11]
阿馬加劍龍(屬名:"Amargastegos")是阿根廷阿馬加組一屬已滅絕劍龍科鳥臀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由羅曼·烏蘭斯基(Roman Ulansky)於2014年根據標本MACN N-43(包括背部皮內成骨、頸椎、尾椎及一塊顱骨)命名。擬議的模式種是短頸阿馬加劍龍("A. brevicollum")。2016年,彼得·加爾冬和肯尼思·卡彭特宣布它是一個無資格名稱,並將其鑑定為分類不明的劍龍類。[12]「阿馬加劍龍」是南半球為數不多的劍龍類之一。[13]
安得拉龍(屬名:"Andhrasaurus")是印度科塔組一屬已滅絕裝甲鳥臀目恐龍的非正式名稱,由羅曼·烏蘭斯基於2014年根據部分顱骨、約30個皮內成骨及椎骨和四肢骨骼命名,擬議的模式種是印度安得拉龍("A. indicus")。所有化石皆儲存在GSI的藏品中,並由納特等人(2002年)分類於甲龍下目。[14]
2016年,彼得·加爾冬和肯尼思·卡彭特指出「安得拉龍」的命名不符合ICZN的要求,宣布它為無資格名稱,並將其列為裝甲類未定屬,同時注意到納特等人(2002年)描述的頜骨屬於鱷形超目。[12]高爾頓2019年重新描述了「安得拉龍」裝甲化石。[15]
昂雅克夏朗德的似鳥龍類(英語:"Angeac ornthomimosaur")是法國西部昂雅克夏朗德附近早白堊世(以前被認為年代為豪特里維階至巴列姆階[16],但根據孢粉學,現在被認為是貝里亞階至凡藍今階[17][18])昂雅克夏朗德骨層(阿基坦盆地地層的一部分)中一種未描述似鳥龍類分類單元的非正式名稱。該分類單元沒有牙齒,且已發現代表至少70具個體、函蓋幾乎整副骨骼的大量脫節殘骸,[17]部分殘骸由艾倫等人於2014年描述。[19]
盎格魯波塞東龍(屬名:"Angloposeidon")是英國南部懷特島早白堊世(巴列姆階)威塞克斯組一屬蜥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20]它可能屬於腕龍科,但尚未正式命名。著名古生物學家德恩·奈許曾參與對標本的研究,並建議僅非正式使用此名稱,不要公布。[21]然而,他本人卻在其2010年著作《四足動物學》(Tetrapod Zoology Book One)一書中親自發布了該名稱。[22]遺骸由單個頸椎組成(MIWG.7306),表明它是一隻非常大的動物,長達20米或更長。[23]
古盜鳥(屬名:"Archaeoraptor")是一件中國重要化石的非正式屬名,該標本後來發現是由多種無關化石拼接而成。該裸名於1999年發表在國家地理雜誌的一篇文章中,該雜誌稱這塊化石是鳥類和陸棲獸腳類恐龍之間的「缺失環節」。在該刊正式出版之前,人們就已對此化石的真實性產生嚴重懷疑。進一步研究表明,這塊化石是由不同物種化石碎片重組而成的贗品。周忠和等人2002年發現頭部和上半身實際上屬於原始鳥類燕鳥,同年另一項研究發現尾部屬於2000年命名的小型有翼馳龍科小盜龍。[24][25] 腿和腳屬於一種未知的動物。[26][27]
大主教(英語:"The Archbishop")是種類似腕龍和長頸巨龍的巨型腕龍科蜥腳類恐龍。因其與布氏腕龍(現為長頸巨龍)均在坦尚尼亞敦達古魯的同一地層發現,因此被長期視為後者的異名。然而,「大主教」顯示出包括脊椎獨特形態和按比例延長的頸部在內的顯著差異,表明它是一個獨立屬種。[28]化石由弗里德里克·米吉德(Frederick Migeod)在1930年發現。「大主教」是一個暱稱,起到預留位置的作用,因為標本目前沒有學名。標本目前儲存於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最終將由布里斯托大學的邁克爾·泰勒博士重新描述。[29]2018年5月,泰勒開始著手描述「大主教」。[30]
大西洋鴨龍(屬名:"Atlantohadros")更常見的名稱是「默察特維爾的鴨嘴龍類」("Merchantville hadrosaur"),是晚白堊世新澤西州默察特維爾組一屬鴨嘴龍科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布朗斯坦(2021年)發現「大西洋鴨龍」比特提斯鴨龍更為衍生,但比櫛龍亞科和賴氏龍亞科更原始。[31]
已知有三件標本:YPM VPPU.021813、YPM VPPU.021813和AMNH 13704YPM,皆在20世紀70年代發現於蒙茅斯縣馬納拉潘至馬爾伯洛一帶附近的弗瑞霍爾德西北8公里(5.0英里)處。前2件在同一地點發現,且具有相似的顏色、風化狀況和尺寸,因此可能屬於同一個體,但出于謹慎,作者僅賦予兩者相同的編號。化石包括:兩個喙骨、兩個肩胛骨、一個股骨、一根肋骨、一個殘缺的脛骨近端和一個標本鑄型的齒齒(原始骨骼很可能已經遺失)。AMNH 13704由部分齒骨組成。其它一些零散骨骼包括一個隅骨、部分上頜骨、部分顴骨、顱頂碎片和幾個肋骨碎片。[31]
巴瓜龍(屬名:"Baguasaurus",意為「巴瓜的蜥蜴」)是秘魯晚白堊世(坎帕階至馬斯垂克階)喬塔組一屬未描述岩盔龍類蜥腳下目恐龍的非正式名稱。擬議的正模標本由尾椎組成,在莫瑞爾等人(1987年)的喬塔組評述中首次提及,[32]而「巴瓜龍」一名則是由拉臘門迪和莫利納·佩雷茲(2020年)所創。[33]估計「巴瓜龍」長12公尺(39英尺)、重4公噸(8,800英磅)。[33]
俾路支龍(屬名:"Balochisaurus",意為「俾路支蜥蜴」,以巴基斯坦俾路支部落命名)是生存於晚白堊世巴基斯坦的一種泰坦巨龍類蜥腳下目恐龍的非正式名稱。擬議的物種是馬氏俾路支龍("B.malkani")。俾路支龍化石(連同其他恐龍化石標本)是由巴基斯坦地質調查局一隊古生物學家在維達格里附近發現。[34]俾路支龍由馬爾卡尼(M. S. Malkani)於2006年根據帕布組馬斯垂克階維達格里段(Vitakri Member)發現的七節尾椎及歸入該屬的額外椎骨和部分顱骨所描述。俾路支龍和「馬里龍」均被歸入「俾路支龍科」(Balochisauridae)。威爾遜、巴雷特和卡拉諾(2011年)的研究視之為無效屬。[35]
巴拉克龍(英語:"Barackosaurus")是用於描述懷俄明州莫里遜組啟莫里階沉積物中發現的蜥腳類化石的非正式名稱。化石發現於達納採石場(Dana Quarry),據推測,「巴拉克龍」長20米、重20噸。[36]亨利·加利安諾(Henry Galiano)和萊蒙多·阿伯斯多弗(Raimund Albersdorfer)於2010年撰寫一篇未發表的文章,根據懷俄明州大角盆地(Big Horn Basin)達納採石場(Dana Quarry)發現的私人收藏的數個完整標本提出雙腔龍新種雷梁雙腔龍(二名法:"Amphicoelias brontodiplodocus"),並為之取了一個綽號――「巴拉克龍」。他們認為,莫里遜組的大部分梁龍科化石其實是雙腔龍的不同生長階段或是不同性別,因此種名綜合雷龍與梁龍。[37]但該分析遭到了大多數人的質疑。隨後,其主要作者亦否認之前的文章,並解釋說它「顯然是一份草稿,有打字錯誤等等,而不是最後的論文。事實上,沒有人試圖將其印刷或發表」。[38]標本於2015年在新加坡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39][40]
巴恩斯高地的蜥腳類(英語:"Barnes High sauropod")為標本MIWG-BP001的非正式名稱,是懷特島威塞克斯組的一件未描述蜥腳類標本。該標本於1992年在巴恩斯高地(Barnes High)附近的懸崖上發現,目前歸布賴斯通附近未經認證的私營恐龍農場博物館所有,[41]化石所有權情況被描述為「複雜」,目前研究人員無法接觸該標本。[42]標本約有40%是完整的,由含一條基本完整前肢在內的部分顱後骨骼組成,包括:骶前椎、前段尾椎、肩帶和四肢骨骼組成。它被認為是種腕龍科恐龍,由於椎骨相似,因此可能是更早命名的優腔龍的異名。[43]
巴約龍(屬名:"Bayosaurus")是一屬尚未描述的恐龍的非正式名稱,由古生物學家羅多爾夫·科里亞、菲力·柯里和寶琳娜·卡拉巴赫(Paulina Carabajal)於2006年命名。「巴約龍」是種長約4米(13英尺)的阿貝力龍超科,化石出土於阿根廷內烏肯省土侖階的利桑德羅山組。「正模標本」MCF-PVPH-237包含2000年發現的背椎、骶椎、一個破碎的骨盆及其它部分骨骼。該名稱被用於系統發育分析以確認MCF-PVPH-237的演化位置。[44]
伯齒龍(屬名:"Beelemodon")是種未描述晚侏羅世獸腳類的非正式名稱,可能屬於虛骨龍類,化石包括美國懷俄明州發現的兩顆牙齒。「伯齒龍」一名古生物學家羅伯特·巴克(Robert T. Bakker)於1997年在自然科學院的一次研討會上首次提出。[45][46]伯齒龍牙齒最類似美頜龍,但沒有獨特特徵,並且也和原始祖鳥及馳龍科存在相似之處。[46]
雙凹波塞東龍(英語:"Biconcavoposeidon")為AMNH FARB 291的預留位置名稱,是懷俄明州晚侏羅世莫里遜組中發現的腕龍科蜥腳類的五節連續的後段背椎。[47]除1898年在骨艙採石場(Bone Cabin quarry)發現的化石外,目前對雙凹波塞東龍知之甚少。[48]
比霍爾龍(屬名:"Bihariosaurus",意為「比霍爾的蜥蜴」)是羅馬尼亞早白堊世鋁土礦角發現的一屬無效的禽龍類恐龍。「模式種」鋁土礦比霍爾龍("Bihariosaurus bauxiticus")由馬林斯庫於1989年命名但未作描述。「比霍爾龍」是種與彎龍相似的禽龍類恐龍。發表該分類單元的原始出版物中未提供詳細描述,骨骼插圖也不能將其與任何其它鳥腳類區分開來。[49][50]
比斯科夫龍(英語:"Biscoveosaurus")是南極洲詹姆斯羅斯島馬斯垂克階早期雪丘島組一件鳥腳類標本的非正式名稱。化石發現於蘭布角段(Cape Lamb Member),與另一種原始鳥腳類莫羅龍發現於同一地層,因此有人認為它可能是該物種的第二件標本,但由於莫羅龍正模標本較為破碎,且與「比斯科夫龍」化石材料不重疊,因此還不能進行檢測。標本包括齒骨、牙齒、腦殼、部分上頜骨、前肢、椎骨和肩帶,令該屬比詹姆斯羅斯島上的其它鳥腳類更為獨特,因為後者化石中不存在顱骨和顱後骨骼。估計這種動物長約4至5公尺(13至16英尺)。[51]
首都龍(屬名:"Capitalsaurus")是一塊早白堊世大型獸腳類恐龍尾椎的非正式屬名。「首都龍」化石於1898年1月20日由工人於哥倫比亞特區第一街和二街的十字路口開鑿下水道時發現。唯一已知標本被先後指定為兩個不同物種——強大肌肉龍(Creosaurus potens)和強大傷龍(Dryptosaurus potens),但最後皆被推翻。20世紀90年代,古生物學家彼得·克蘭茲( Peter Kranz)斷言該化石代表一種新的恐龍,並將其命名為「首都龍」。他成功通過當地學校組織運動,使「首都龍」成為華盛頓特區的官方恐龍,並於1998年列入法律。[52][53]華盛頓特區在一年後將作為發現地的F街改為「首都龍公園」,並指定2001年1月28日為「首都龍日」。[52][54]
昌都龍(屬名:"Changdusaurus",亦拼寫作"Changtusaurus")是一屬中侏羅世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化石發現於中國西藏。昌都龍被歸類於劍龍科,「模式種」裝甲盾齒昌都龍("Changdusaurus laminoplacodus")由趙喜進於1986年命名,[55]但從未正式描述,現仍為無資格名稱。一項研究表明化石已經遺失。[56]
辛尼札龍(屬名:"Cinizasaurus")是新墨西哥晚三疊世化石的非正式名稱,最初被解釋為屬於獸腳類恐龍。遺骸NMMNH P-18400由脛骨、椎骨和其它碎片組成,來自溫蓋特堡附近晚三疊世卡尼階欽利組的藍水溪段(Bluewater Creek Member)。安德魯·赫克特(Andrew Heckert)在其未發表的論文中提出標本名稱亨氏辛尼札龍("Cinizasaurus hunti"),但該名稱從未被採納,並在2007年對晚三疊世北美被認為屬於恐龍的材料的重新敘述中首次在科學文獻中被提及(內斯位元、厄米斯和帕克,2007年)。在重新敘述中,作者只能將材料分配給主龍形類。[57]
卡曼奇龍(屬名:"Comanchesaurus")是新墨西哥一具晚三疊世化石殘骸的非正式名稱,最初被視為獸腳類動物。標本NMMNH P-4569由脊椎椎體和後肢組成,出土於瓜達盧佩縣上三疊統諾利階的牛峽谷組。阿德里安·亨特(Adrian Hunt)在其未發表的論文中將模式種命名為克氏卡曼奇龍("C. kuesi"),但該名稱從未被採用,並於2007年對被認為屬於恐龍的北美晚三疊世材料的重新描述(內斯位元、厄米斯和帕克,2007年)中首次在科學文獻中提及。作者在重新描述中發現這些材料屬於「疑似分類不明的蜥臀目恐龍」。[57]
隱盜龍(屬名:"Cryptoraptor",意為「神秘的/隱藏的竊賊」)是一件新墨西哥晚三疊世化石的非正式名稱,最初被解釋為屬於恐龍。遺骸NMMNH P-17375是一具包含椎骨、恥骨和部分股骨的破碎骨骼。該標本來自奎伊縣上三疊統諾利階的牛峽谷組。阿德里安·亨特在其未發表的論文中將標本命名為洛氏隱盜龍("Cryptoraptor lockleyi"),但該名稱從未被採納,並在2007年對晚三疊世北美被認為屬於恐龍的物質的重新描述(內斯位元、厄米斯和帕克,2007年)中首次在科學文獻中提及。在重新描述中,作者只能將材料分配給主龍類。[57]
隱暴龍(屬名:"Cryptotyrannus",意為「神秘的/隱藏的暴君」)又稱「默察特維爾的暴龍超科」("Merchantville tyrannosauroid"),是晚白堊世德拉瓦州默察特維爾組一屬暴龍超科獸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它被發現是傷龍的姐妹群,其存在令傷龍科得到恢復。[31]
所知於兩件標本(均在20世紀70年代發現),即正模標本YPM VPPU.021795和副模標本YPM VPPU.022416(儘管相似的顏色和風化狀況表明兩者可能是同一個體),由部分腳骨、一節尾椎及手爪組成。腳部類似暴龍超科,形態也和傷龍極為相似,[31]與後者的唯一區別在於第四跖骨更為纖細,在近端圖中具有三角形輪廓而非亞矩形輪廓。正模標本也曾一度暫時歸入「古老腔龍」。[31]
正模標本上存在鯊魚咬痕,可能是其殘缺不全的原因。[31]
大衝龍(屬名:"Dachongosaurus")是中國早侏羅世一種未描述蜥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該屬所知於雲南下祿豐統(錫內穆階)暗紅岩層(Dark Red Beds)中發現的至少一具部分連接的骨骼化石。[58]大沖龍可能屬於鯨龍科,「模式種」雲南大衝龍("Dachongosaurus yunnanensis")由趙喜進於1985年命名。屬名的另一種拼法是「Dachungosaurus」。「大沖龍」與趙喜進在1985和1983年創造的其它非正式名稱一樣,此後沒有任何描述發表,而這些遺骸可能已被重新命名。[59]
達瑪拉龍(屬名:"Damalasaurus",意為「達瑪拉蜥蜴」)是一屬早侏羅世植食性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它是種蜥腳類動物,但在演化支中的確切分類位置尚不清楚。包括肋骨在內的達瑪拉龍化石皆發現於西藏大冶群中段。歸入本屬的物種包括寬肋達瑪拉龍("Damalasaurus laticostalis")和大達瑪拉龍("D. magnus"),儘管兩者可能屬於同一物種。[60][58]
東生龍(屬名:"Dongshengosaurus")是中國遼寧省早白堊世(巴列姆階至阿普第階)義縣組一種禽龍類的非正式名稱。擬議的模式種是中國東生龍("D. sinensis"),在潘睿2009年的碩士論文中首次命名。「正模標本」IVPP V13290是一具近乎完整的幼龍骨骼。[61]
杜蘭特角龍(英語:"Duranteceratops")據稱是來自地獄溪層的角龍科開角龍亞科新分類單元。[62]2012年報道稱,一個名叫約翰·卡特(John Carter)的業餘化石獵人在南達科他州發現一隻與三角龍不同的角龍科顱骨。[63][64][62]儘管尚未命名,但根據《史前時代》(Prehistoric Times)2017年春季第121期報道,該標本將被命名為「杜蘭特角龍」。
EK傷齒龍科(英語:"EK troodontid",標本編號:SPS 100/44)是蒙古發現的一屬未命名傷齒龍科恐龍,因其化石發現於早白堊世沉積物中,而在科學文獻裡稱作「EK傷齒龍科[註 1]。SPS 100/44由謝爾蓋·庫爾扎諾夫於1979年蘇聯–蒙古古生物學考察期間發現。標本發現於蒙古人民共和國東戈壁省(戈壁灘東南部)Khamareen Us地區Barunbayaskaya Svita地層的沉積物中。SPS 100/44由瑞欽·巴思缽和同事於1987年描述。[65]
化石殘骸包含一具不完整骨骼,由腦殼、下頜骨下側後部、一塊有牙齒的上頜骨碎片、五節頸椎(疑似為第2至第6節)、關節連接且帶有部分半月板的右手、左手第一指第一塊指骨、左股骨遠端及破碎的左右腳組成。巴思缽指出,與其它已知傷齒龍科相比,該標本體型較小且來自較古老的沉積物,但顱骨某些特徵可能表明它是只幼龍。巴思缽還指出,顱骨高度融合和不尋常的足部形態也表明,它可能是一個未知分類單元的成體。由於標本不夠完整,不能排除是某種已知傷齒龍科幼龍的可能,因此巴思缽採取保守立場,未給此標本命名。他還指出,SPS 100/44關節自然連接的手部並未顯示出相應第三指的跡象,正如羅素和瑟金於1982年就傷齒龍所提出的那樣。2007年,特納和同事發現「EK傷齒龍類」是傷齒龍科一個獨特的基幹屬,與金鳳鳥及更多衍生傷齒龍科構成的演化支共處在一個多分支中。[66]
始甲骨龍(屬名:"Eoplophysis")是分布於英國中侏羅世石灰質砂層組、夏普山組和奇平諾頓組的一屬劍龍類恐龍。[67]最初由德國著名古生物學家弗里德里希·馮·休尼命名為古老膀龍(Omosaurus vetustus)。[68]正模標本OUM J.14000是一根60-公分-long(2-英尺)長的右股骨,屬於一隻幼年個體,發現於英國牛津郡中侏羅世(上巴通階)的石灰質砂層組,儘管從風化狀況來看,其疑似是從略古老的大理石森林組再沉積並移至此處。由於膀龍後來更名為銳龍,因此古老膀龍亦於1964年更名為古老銳龍(Dacentrurus vetustus)。[69]20世紀80年代,研究人員彼得·加爾冬檢查了英國巴通階所有已知劍龍類材料,並得出結論認為古老膀龍是有效種,且應暫時歸類於勒蘇維斯龍。[70][71]然而,後來所有劍龍類分析皆視之為疑名。[72][73]蘇珊娜·梅德門特(Susannah Maidment)和同事在對劍龍類的單分類研究中指出,OUM J.14000與蜥腳類和劍龍類均有相同特徵,但缺乏劍龍類獨有的共有衍征,並將其歸為恐龍未定屬。[74]儘管如此,業餘古生物學家羅曼·烏蘭斯基還是為「古老膀龍」建立了新屬名「始甲骨龍」(意為「黎明裝甲外形」),並指出股骨與其它劍龍類的不同之處。[13]
真工部龍(屬名:"Eugongbusaurus")是中國新疆牛津階石樹溝組一種新鳥臀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擬議的模式種五彩灣工部龍("Gongbusaurus" wucaiwanensis)由董枝明於1989年根據兩具部分骨骼描述為所知甚少的「牙齒分類單元」工部龍屬的第二個種。新種正模標本IVPP 8302為部分破碎骨骼,包含部分下頜骨、三節尾椎及部分後肢。第二件標本IVPP 8303由兩節骶椎、八節尾椎及兩條完整後肢組成。董枝明估計其長約1.3至1.5公尺(4.3至4.9英尺),並認為它是一隻強壯且擅長奔跑的動物。他將工部龍屬歸入小型植食性雙足恐龍構成的並系群演化支棱齒龍科。[75]由於恐龍牙齒通常沒有足夠獨特特徵建屬,所以其他古生物學家建議將五彩灣種移出公部龍並建立新屬。[76]可能的替代名稱「真公部龍」意外洩露,仍然是非正式的名稱。[77]
芬杜龍(屬名:"Fendusaurus")或譯芬迪龍,是費達克(2006年)為標本FGM 998GF13-II(包含一個顱骨)提出的論文名,擬議的「模式種」是埃氏芬杜龍("F. eldoni")。歸入「芬杜龍」的其它標本包括FGM998GF13-I、FGM998GF13-III、FGM998GF69、FGM998GF9和FGM998GF18,皆由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小組發現。所有標本均含有股骨和烏喙骨,雖然彼此特徵略有差異,但可能是由種內變異造成。「芬杜龍」已知標本之前曾歸入砂龍近似種(cf. Ammosaurus)。股骨和喙骨亦有助於鑑別不同個體,標本描述者蒂莫西·費達克(Timothy J. Fedak)發現每塊石板均代表大約一具個體。「芬杜龍」發現於新斯科舍華生布拉夫早侏羅世(赫塘階)的麥考伊溪組,是從新斯科舍發現的首個非鳥恐龍。由於五件「芬杜龍」標本皆出自麥考伊溪組,因此該地層是北美原蜥腳類最豐富的區域。該地層也類似於北美和亞洲的其它地層,因為它缺乏目前歸類於近蜥龍的任何遺骸。費達克將「芬杜龍」歸入大椎龍科。[78]
「芬杜龍」標本包括大部分壓碎的椎骨及四肢骨骼。該屬可根據髂骨和骶骨形態與近蜥龍進行區分。然而,一些標本中的「芬杜龍」股骨與喙骨形態差異巨大,費達克據此推測遺骸中可能存在不止一個物種。據費達克稱,「芬杜龍」可通過伸長的頸椎、四節椎骶包含一節背骶和一節尾骶、髂骨中延長的髖臼後突及擴張的脛骨前遠側突與所有蜥腳類近親區分開來。[78]
費爾干納劍龍(屬名:"Ferganastegos")是吉爾吉斯斯坦中侏羅世費爾干納盆地(卡洛夫階)巴喇班賽組發現的一屬可疑的劍龍類。[13][79]「正模標本」IGB 001由四節前段背椎組成。[80]儘管阿韋里亞諾夫(A. O. Averianov)等人未考慮椎骨對屬的鑑別意義,但俄羅斯恐龍愛好者兼業餘古生物學家羅曼·烏蘭斯基認為,IGB 001與其他劍龍類之間的差異足以證明二名法卡洛夫費爾干納劍龍("Ferganastegos callovicus",意為費爾干納盆地卡洛夫階的屋頂)的有效性,儘管他實際上並未親自檢查這些材料。[13]其他研究者仍聲稱該材料不具鑑別性,因此該屬是個疑名。[81]
鐵軀龍(屬名:"Ferropectis")是德克薩斯州晚白堊世(森諾曼階)鷹灘群的一種結節龍科甲龍類恐龍,由馬特·克萊蒙(Matt Clemens)在2018年一篇論文上非正式命名。[82]擬議的模式種是布氏鐵軀龍("Ferropectis brysorum"),系統發育分析將其視為北方盾龍的姐妹群,位於一個由匈牙利龍、歐洲盾龍和爪爪龍形成的演化支中。
法國波塞東龍(屬名:"Francoposeidon",意為「法國地震之神」)是法國昂雅克夏朗德早白堊世(豪特里維階)昂雅克夏朗德骨層中一屬尚未描述的圖里亞龍類蜥腳下目恐龍的非正式名稱。擬議的「模式種」是夏朗德法國波塞東龍("F. charantensis"),[33]遺骸由腦殼、顱骨、牙齒、頸椎、背椎和尾椎、人字骨、骨盆及全部四肢骨骼組成,屬於至少7具個體。[83]股骨長度測量約為2.35公尺(7.7英尺)(± 0.5公尺(1.6英尺)),使法國波塞東龍成為歐洲發現的已知最大蜥腳類之一。[84]
雙葉龍(屬名:"Futabasaurus")是日本晚白堊世一屬獸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僅所知於雙葉群科尼亞克階蘆沢組中發現的寬約56公釐(2.2英寸)的部分脛骨。[85]「雙葉龍」最大可能長到約2公尺(6.6英尺)長。「雙葉龍」由長谷川等人(1987年)以「Futaba-ryu」的名字首次提及,[86]而「Futabasaurus」一詞則是由大衛·蘭伯特(David Lambert)於1990年創造,是對該恐龍日文暱稱「Futaba-ryu」的轉寫。[87]董枝明和合著者簡要討論了這根脛骨化石,並發布一張相片。他們認為這塊骨頭屬於一種分類不明的暴龍科。[88]如果標本最終被描述和命名,將需要起一個不同的屬名,因為「雙葉龍」這個名字已用於命名蛇頸龍類的一個屬。[89]
苦龍(英語:"Gadolosaurus")是發現於蒙古拜申察夫(Baishan Tsav)巴彥思楞組的未命名幼年鴨嘴龍超科標本PIN no. 3458/5的非正式名稱。[90]日本古生物學家齋藤恆正(Tsunemasa Saito)在其1979年出版的書中於該標本相片的標題中首次使用該名稱。[91]該標本代表一隻長約1公尺(3英尺3英寸)的個體,是蘇聯在日本舉辦的化石展覽的展品之一。顯然,「苦龍」這個名字源自西里爾語gadrosavr或hadrosaur的日語拼音翻譯,俄羅斯人從未想過要建立一個新的屬名。[92]
雖然「苦龍」只是gadrosavr的誤譯,卻以各種稱呼出現在許多流行恐龍書籍中。唐諾·葛勒特在1982年的報告中說,「苦龍」要麼屬於禽龍類,要麼屬於鴨嘴龍類,坐骨上沒有隆起(即缺乏有隆起賴氏龍亞科特徵),並認為其可能是某個已命名屬如譚氏龍或山東龍的幼龍。[93]大衛·蘭伯特於1983年將其歸入禽龍類,[94]但到1990年時改變了觀點,因為當時「苦龍」被列為阿斯坦龍的異名而不予置評。[87]大衛·諾曼和漢斯·戴爾特·蘇伊士可能在2000年出版的一本關於蒙古和前蘇聯中生代爬行動物的書中提及這種動物但沒有命名。這件20世紀70年代蘇聯蒙古聯合考察期間發現的化石材料出自拜申察夫(Baishin Tsav)森諾曼階的巴彥思楞組,並在俄羅斯科學院中列為阿斯坦龍。[95]
阿韋里亞諾夫、洛帕丁和朝格特巴塔爾於2022年對該標本及其分類位置進行初步描述,發現其可能代表一個新分類單元的幼龍。該分類單元是同期鴨嘴龍超科戈壁鴨龍的近親但較之更為衍生。[90]
蒙古似雞龍(二名法:"Gallimimus mongoliensis")是瑞欽·巴思缽為巴彥思楞組發現的一具接近完整的骨骼(IGM 100/14)建立的非正式名稱,但自從發現其與似雞龍在某些特徵上的差異後,小林快次(Yoshitsugu Kobayashi)與巴思缽在2006提出它可能屬於一個不同屬。[96]近期系統發育分析將蒙古似雞龍包含在內,發現它是似多多鳥龍的近親。[97]
地調龍(屬名:"Gspsaurus")是種來自巴基斯坦蘇萊曼盆地晚白堊世帕布組維達格里段的泰坦巨龍類蜥腳下目恐龍。模式種是巴基斯坦地調龍("Gspsaurus pakistani"),遺骸由顱骨和顱後骨骼組成。[98]同樣由馬爾卡尼命名的無效分類單元穆真龍被視為其異名。[99][100]
擬議的正模標本MSM-79-19及MSM-80-19均發現於2001年,由含有喙骨的部分顱骨組成,其中一部分最初歸入傑氏馬里龍。[100]
似鶴龍(屬名:"Grusimimus"或"Tsurumimus")是蒙古早白堊世(豪特里維階至巴列姆階)希奈庫達組一屬未描述似鳥龍科的非正式名稱。除顱骨之外的所有骨骼均已發現。「似鶴龍」由瑞欽·巴思鉢於1997年命名,他還建議將種名取為「tsuru」。該標本(GIN 960910KD)於1996年發現,巴思鉢提出非正式名稱之前對其進行了檢查。2002年,小林快次和巴思鉢發表了關於該分類群的摘要和演化樹,前者發表了一篇關於該標本的論文(稱為「似鳥龍類未定屬」),並發現該分類單元在種系發生學上是似鳥身女妖龍的近親,但可能更為衍生。[101]近期系統發育分析發現「似鶴龍」與北山龍和似鵝龍關係密切。[97]
罕烏拉龍(屬名:"Hanwulosaurus")是晚白堊世一屬尚未描述的恐龍的非正式名稱。「罕烏拉龍」是種長約9米(30英尺)的甲龍類,這對於甲龍類來說是較長的。其化石發現於中國內蒙古。現已發現大部分骨骼,包括完整的顱骨、椎骨、肋骨、肩胛骨、尺骨、股骨、脛骨和裝甲;據早期報道稱,「罕烏拉龍」可能是亞洲迄今發現的最完整甲龍類骨骼。研究過它的趙喜進認為,它可能屬於甲龍類的一個演化支。該名稱首次出現在2001年的新聞報道中。[102]
奧特穆盧耶的蜥腳類(英語:"Haute Moulouya Sauropod")即標本NHMUK PV R36834,由摩洛哥中部奧特穆盧耶盆地(Haute Moulouya Basin)下侏羅統沉積物中發現的兩節完整頸椎組成。[103]這些材料最初被鑑定為屬於真蜥腳類早期成員,若確實如此,則為該類群最古老的成員。[103]之前發現的其它材料SNSB-BSPG 2014 I 106由背椎及一塊恥骨碎片組成。[104]近期一項研究提出,兩件標本屬於同一分類單元且疑似來自一處更高的層位(可能為普林斯巴期),並代表一種與杏齒龍近緣的有效的較原始分類單元。 [105]另一項分析仍視之為真蜥腳類,並與巨腳龍共處多分支中。[106][107]
黑龍江龍(屬名:"Heilongjiangosaurus",意為「黑龍江的蜥蜴」)是晚白堊世一屬未描述鴨嘴龍科的非正式名稱。它可能屬於賴氏龍亞科,實際上可能和卡戎龍是同種動物。其化石是在黑龍江省的馬斯垂克階岩層中發現。作為一個無資格名稱,目前尚不清楚它的命名是根據什麼材料,但可能與1983年出版的一本非正式出版物中命名的嘉蔭滿州龍("Mandschurosaurus" jiainensis)有關。[108][109]
「模式種」為嘉蔭黑龍江龍("H. jiayinensis"),於2001年出現在李和靳編撰的一個動物區系名錄中。[110]
廣野龍(屬名:"Hironosaurus",意為「廣野的蜥蜴」)是晚白堊世一屬尚未描述的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化石發現於日本福島縣的廣野町。「廣野龍」可能是種鴨嘴龍科,但尚未確認屬於哪個亞科。化石相當零碎,由牙齒和疑似來自尾部的椎骨組成。由於這些化石從未在科學論文中完整描述過,「廣野龍」被認為是一個無資格名稱。Hisa於1988年在一份鮮為人知的出版物中首次提及該屬,[111]後來(1990年)大衛·蘭伯特將其推廣給更多讀者。[87]董枝明、長谷川善和與東洋一認為這種動物屬於鴨嘴龍科,但缺乏任何特徵來進行更精確的鑑定(因此無法確定分類)。[88]
久野濱龍(屬名:"Hisanohamasaurus",意為「久野濱的蜥蜴」)是晚白堊世一屬尚未描述的恐龍的非正式名稱。這個僅發現了幾顆牙齒的無資格名稱最早出現於大衛·蘭伯特1990年出版的一本普通恐龍書中。[88]儘管最初鑑定屬於梁龍科,但後來被重新鑑定為一種類似納摩蓋吐龍的納摩蓋吐龍科。顧名思義,該屬化石發現於日本。發現地點是福島磐城市的一部分。[112]
伊克可敬龍(屬名:"Ikqaumishan")是泰坦巨龍類恐龍非正式命名的一個屬,來自巴基斯坦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維達格里組,由馬爾卡尼(2023年)在知名掠奪性出版物《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上描述。歸入的化石材料包括許多肱骨。附近發現的尾椎及皮內成骨可能也屬於該物種。擬議的模式種為斯氏伊卡可敬龍("Ikqaumishan smqureshi")。[113]
伊姆蘭汗龍(屬名:"Imrankhanhero")是泰坦巨龍類恐龍非正式命名的一個屬,來自巴基斯坦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維達格里組,由馬爾卡尼(2023年)在知名掠奪性出版物《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上描述。歸入的化石材料包括一個肱骨、一個股骨、腓骨、一個脛骨及一個跖骨。附近發現的尾椎可能也屬於該物種。擬議的模式種為齊法氏伊姆蘭汗龍("Imrankhanhero zilefatmi")。[113]
伊姆蘭汗王龍(屬名:"Imrankhanshaheen")是泰坦巨龍類恐龍非正式命名的一個屬,來自巴基斯坦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維達格里組,由馬爾卡尼(2024年)在知名掠奪性出版物《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上描述。擬議的正模標本包括一個腦殼、椎骨、一個肱骨、尺骨、一個橈骨、掌骨、一個脛骨、腓骨、肋骨、骨盆及皮內成骨。擬議的模式種是布氏伊姆蘭汗王龍("Imrankhanshaheen masoombushrai")。[114]
熱河盜龍(屬名:"Jeholraptor")是格雷戈里·保羅於2024年在《普林斯頓恐龍野外指南》第三版中為小盜龍亞科郝氏中國鳥龍(Sinornithosaurus haoiana)起的非正式替換名,因此產生新組合郝氏熱河盜龍("Jeholraptor" haoiana)。郝氏中國鳥龍化石發現於中國早白堊世(巴列姆階)的上義縣組。該標本近乎完整,長約1.2公尺(3.9英尺)、重約3公斤(6.6英磅)。保羅提出,由於方軛骨上的相似性,「熱河盜龍」可能是舞龍屬的近親。[115]
將軍廟龍(屬名:"Jiangjunmiaosaurus" ) 是由某匿名作者於1987年為一個疑似單脊龍和中華盜龍的嵌合體而建立的非正式名稱。[116]
晉地甲龍(屬名:"Jindipelta")是一種發現於中國助馬鋪組的甲龍科的非正式名稱。該屬所知於森諾曼階岩層出土的部分骨骼,擬議的「模式種」是左雲晉地甲龍("J. zouyunensis")。[117]此名最早是在2019年SVP文摘中與斑龍超科的雲陽龍一起公布。[117]
朱莉盜龍(英語:"Julieraptor")是2002年在蒙大拿州發現的一具馳龍科化石的暱稱。同一具骸骨的一部分被非法挖掘出來,並被起了「Sid Victious」的綽號。隨後,挖掘者因盜竊罪入獄。羅伯特·巴克因此又給這具標本起了「盜竊盜龍」("Kleptoraptor")的綽號,這具骨架被安排出售給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18][119][120]它所知於一件由顱骨(大部分缺失)、大部分尾椎、部分股骨、一些神經棘和頸椎以及一隻爪子組成的近乎完整的骨骼,但是腦殼儲存完好。
加賀龍(屬名:"Kagasaurus",意為「加賀市的蜥蜴」)是種尚未描述的早白堊世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它是一種生存於現今日本的獸腳類。模式種由Hisa於1988年命名,但僅所知於兩顆牙齒。由於「加賀龍」從未被正式描述過,所以被認為是一個無資格名稱。與「北谷龍」和勝山龍不同,加賀龍不太可能是福井盜龍的異名,而可能是種馳龍科。[121][122]
汗巨龍(屬名:"Khanazeem")是泰坦巨龍類蜥腳下目恐龍非正式命名的一個屬,來自巴基斯坦晚白堊世維達格里組。正模標本包括部分骨骼,由齒骨和牙齒、尾椎、股骨、肱骨及脛骨組成。擬議的模式種是西萊基斯坦汗巨龍("Khanazeem saraikistani"),由馬爾卡尼(2022年)首次提及。[123]
勝山龍(屬名:"Katsuyamasaurus")是日本北谷組早白堊世(巴列姆階)一屬分類不明的獸腳類的非正式名稱,僅所知於單個尾椎和尺骨。該分類單元曾被非正式地稱為「Katsuyama-ryu」,直到大衛·蘭伯特(1990年)給它起了「勝山龍」這個無效的屬名。丘爾(2000年)認為尾椎屬於鳥腳類,奧利舍夫斯基(2000年)則認為該材料是福井盜龍的異名。然而化石中的尺骨與福井盜龍不同,巨大的鷹嘴也表明該分類單元不屬於手盜龍形類。[124]
海特蘭龍(屬名:"Khetranisaurus",在一些早期報告中也拼寫為"Khateranisaurus",[125]以巴基斯坦的海特蘭人命名,意為「海特蘭的蜥蜴」)是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晚白堊世蜥腳類泰坦巨龍科的一個非正式分類單元。擬議的物種是巴爾坎海特蘭龍("K. barkhani"),由馬爾卡尼於2006年根據馬斯垂克階帕布組維達格里段發現的一節尾椎所描述。它與「巴基龍」和「蘇萊曼龍」一起被歸類於「巴基龍科」(泰坦巨龍科的異名)。[126]威爾遜、巴雷特和卡拉諾(2020年)視之為無效屬。[35]
朝鮮龍(屬名:"Koreanosaurus",意為「朝鮮的蜥蜴」)是一屬尚未描述的早白堊世(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它很可能是種生存於韓國Gugyedong組的馳龍科(或類似獸腳類),儘管有時也被分類於暴龍科或棱齒龍科。[127]該屬由金港墨於1979年根據單個股骨DGBU-78命名,[128]但是到了1993年,金港墨決定將它歸類於恐爪龍屬的一個物種,並建立非正式名稱「朝鮮恐爪龍」("D." "koreanensis")。[129]金港墨等人(2005年)後來將根據近側嵴、軸形後轉子及缺乏附屬轉子及中遠嵴而將該標本歸入手盜龍類。儲存下來的第四轉子類似惡靈龍和伶盜龍。[130]
克里斯蒂安龍(屬名:"Kristianasaura")是瑞典晚白堊世(坎帕階)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盆地一屬纖角龍科角龍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擬議的模式種烏格斯穆納恩克里斯蒂安龍("K. ugnsmunnarnensis")於2001年非正式命名,之後在林德格倫等人(2007年)的研究中提及。[131]正模標本由四顆前頜骨牙齒、一顆齒骨牙齒、兩節尾椎和右手的一節指骨組成,發現於Åsen和Ullstorp兩地。[131][132]
昆明龍(屬名:"Kunmingosaurus")是種非正式命名的早侏羅世原始蜥腳類,化石於1954年發現於中國雲南省。「模式種」兼唯一種是1985年趙喜進命名的武定昆明龍("Kunmingosaurus wudingensis")。該物種僅所知於馮家河組(或下陸豐統)發現的化石,包括骨盆、後肢和椎骨材料。[58][133][134][135]
瀾滄江龍(屬名:"Lancanjiangosaurus",有時也拼寫成"Lanchanjiangosaurus";意為「瀾滄江蜥蜴」,以中國的瀾滄江命名)是一種尚未描述的中國中侏羅世蜥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模式種」扎曲瀾滄江龍("L. cachuensis")由趙喜進於1985年命名,但至今仍是一個無資格名稱。「瀾滄江龍」發現於西藏的達布卡群。[58]
李家溝龍(屬名:"Lijiagousaurus",意為「李家溝的蜥蜴」)是中國四川省晚白堊世一屬尚未命名的植食性禽龍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該屬由中國古生物學家歐陽輝所命名,但未經正式描述,因此被視為一個無資格名稱。「李家溝龍」曾在重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指南中簡要提及。[136][137]「正模標本」由後肢、肩胛骨、坐骨及其它碎片組成。[138]
利克霍勒龍(屬名:"Likhoelesaurus",意為「利克霍勒的蜥蜴」)是一屬迄今仍未描述的主龍形類的名稱,可能是一種恐龍或一種南非晚三疊世勞氏鱷目。「利霍克勒龍」由保羅·埃倫伯格(Paul Ellenberg)於1970年命名,「模式種」是巨型利克霍勒龍("Likhoelesaurus inges")。[139]該屬命名自發現化石的賴索托小鎮利克霍勒(Li Khole)。目前僅有牙齒發現,來自晚卡尼階至早諾利階的下艾略特組。[140]埃倫伯格(1972年)認為該屬是一種巨大的肉食龍類恐龍,科琴和拉特則(1984年)認為它可能是巴蘇陀齒龍的近親。[141][142]安德魯·諾爾(Andrew Knoll)將「利克霍勒龍」列為勞氏鱷目,並指出本屬很可能屬於該分類群。[143]
洛帕龍(屬名:"Lopasaurus",意為「阿爾貝托·洛帕」的蜥蜴)是一屬尚未描述的馳龍科獸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因其與鷲龍、內烏肯盜龍和彭巴盜龍的相似性而被認為屬於半鳥亞科,化石出自巴西蓬托普萊斯1號遺址(Ponto 1 do Price site)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的瑪麗亞組。[144]「正模標本」為部分右跖骨(含第二、第三和第五跖骨),由阿爾貝托·洛帕(Alberto Lopa)在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期間發現,但該化石在盧埃林·伊弗·普萊斯1980年去世後不久就遺失了。[144]「洛帕龍」在布魯姆等人對漁龍的敘述中簡要提及,並在題為《巴西恐爪龍類的記錄》(The record of deinonychosaurians in Brazil)的一節中暫時歸類於半鳥亞科。[144]儘管「洛帕龍」和漁龍發現於同一地層,但作者並未將其歸入後者。[144]
頰齒龍(屬名:"Magulodon" ) 是一屬尚未描述的早白堊世(約1.12億年前的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它可能是種鳥臀類,要麼屬於鳥腳類,要麼屬於基幹角足龍類,化石發現於現在的美國馬里蘭州。「模式種」米爾柯克頰齒龍("Magulodon muirkirkensis")由克蘭茲於1996年命名。[145]「頰齒龍」是一個所謂的「牙齒分類單元」,即僅根據牙齒命名;由於缺乏正式描述,因此也是一個無資格名稱。在一篇論文中,該屬被視為分類不明的標本。論文中提及了該物種擬議的正模標本,但避免使用「頰齒龍」這個名稱,以防止分類混亂。[146]
馬爾他角龍(屬名:"Maltaceratops")是蒙大拿州晚白堊世(坎帕階)朱迪斯河組一屬未描述尖角龍亞科角龍類的非正式名稱。擬議的模式種是哈氏馬爾他角龍("M. hammondorum"),[147][148]擬議的正模標本可能是一個顱骨。[149]該屬之前曾被暱稱為「馬爾他的新分類單元」("Malta new taxon")。[150]
曼加桓加龍(屬名:"Mangahouanga",命名自同名河流曼加桓加溪,又稱特霍厄河)或「瓊·威芬的獸腳類」(Joan Wiffen's theropod")是紐西蘭塔霍拉組一種獸腳類的非正式名稱,化石是單個椎骨,由瓊·威芬於1975年發現,發現者當時認為該化石可能屬於斑龍科。此椎骨由莫爾納於1981描述,[151]並由阿格諾林等人於2010年列為分類不明的獸腳類。[152]「曼加桓加龍」一名由莫利納·佩雷茲和拉臘門迪(2016年)所創,但並未給出種名。[153]命名者估計「曼加桓加龍」長3.5公尺(11英尺)、重130公斤(290英磅)。
穆真龍(屬名:"Maojandino")是種泰坦巨龍類蜥腳類恐龍,化石發現於巴基斯坦蘇萊曼盆地維達格里組的晚白堊世紅色泥岩。擬議的模式種是亞蘭穆真龍("Maojandino alami")。該恐龍與包括海特蘭龍、蘇萊曼龍、巴基龍、地調龍、西萊基無辜龍和尼克龍在內的其它蜥腳類共享棲息地。[154]
馬里龍(屬名:"Marisaurus",意為「馬里的蜥蜴」,以巴基斯坦的馬里部落命名)是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晚白堊世泰坦巨龍類的一個非正式分類單元。「模式種」是傑氏馬里龍("M. jeffi"),由馬爾卡尼於2006年根據馬斯垂克階帕布組維達格里段發現的尾椎所描述。[155]許多額外材料包括部分顱骨、大量椎骨及後肢皆歸入本屬。「馬里龍」和「蘇萊曼龍」被一起歸入「俾路支龍科」,儘管該科現為薩爾塔龍科的異名。[126][156]威爾遜、巴雷特和卡拉諾(2010年)視之為無效屬。[35]
摩洛哥盜龍(屬名:"Maroccanoraptor")是摩洛哥卡瑪卡瑪群一種半鳥亞科獸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擬議的模式種是埃爾貝格摩洛哥盜龍("M. elbegiensis"),由辛格(2015年)根據一塊單個烏喙骨所描述。[157]該化石後被認為屬於非恐龍鱷形類。[158]
健頸龍(屬名:"Megacervixosaurus",意為「巨頸蜥蜴」)是晚白堊世一屬未描述植食性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健頸龍」是種生存於現在中國的泰坦巨龍類蜥腳下目恐龍。「模式種」是西藏健頸龍("Megacervixosaurus tibetensis"),由中國古生物學家趙喜進於1985年命名。「健頸龍」從未被正式描述過,至今仍是一個無資格名稱。[159]
巨側空龍(屬名:"Megapleurocoelus")是摩洛哥卡瑪卡瑪群一種非正式命名的鞭尾類蜥腳下目恐龍。擬議的模式種是門氏巨側空龍("M. menduckii"),由辛格(2015年)首次描述,「正模標本」JP Cr376是單個背椎椎體。[157]
微頭龍(屬名:"Microcephale",意為「微型的頭」)是晚白堊世的一屬小型厚頭龍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也被稱為「北美矮小物種」("North American dwarf species")。其化石發現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坎帕階晚期的恐龍公園組。對這種恐龍的了解並不多,因為其尚未被完全描述,因此是一個無資格名稱。「微頭龍」化石包含微小的頭蓋骨,由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里諾於1997年在一份厚頭龍類恐龍列表中首次提及。[160]這些頭蓋骨的尺寸不到5公分(2.0英寸)。該屬目前未有潛在的種名。
微齒龍(屬名:"Microdontosaurus",意為「小齒蜥蜴」)是中國一屬未描述蜥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是根據西藏中侏羅世達布卡群中發現的化石所命名,擬議的模式種是大冶微齒龍("M. dayensis")。[58]與趙喜進在1985或1983年建立的其他非正式名稱一樣,從那時起就沒有使用過,可能已命名為其它屬。[161]
察雅小獵龍(二名法:"Microvenator chagyabi")是中國西藏早白堊世盧拉組一種疑似屬於虛骨龍類的未描述獸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該物種由趙喜進(1985年)所命名,[159]擬議的正模標本由牙齒組成。[162]
御船龍(屬名:"Mifunesaurus",意為「御船町的蜥蜴」)是一屬未措述的的已滅絕非鳥獸腳亞目恐龍,發現於日本的森諾曼階岩層。已知「御船龍」化石僅含幾塊骨骼,包括脛骨、指骨、跖骨及一顆單個牙齒。該屬由Hisa於1985年命名,但尚未指定物種。[163]
米切爾鳥腳類(英語:"Mitchell ornithopod")是俄勒岡州米切爾附近發現的一種鳥腳類恐龍的非正式暱稱,是該州首個有記載但並非首次發現的恐龍;一種鳥腳類的骶骨已於19世紀60年代在塞巴斯蒂安角發現並於1994年發掘出來,但直到2019年才被描述。[164][165][166]已知骨骼F118B00是一塊趾骨(右腿腳部中趾的第三趾骨),於2015年由格雷戈里·雷塔拉克(Gregory Retalack)和其學生在一次年度實地考察中發現,位於阿爾布階哈茲佩斯組的一層。[167]2021年,格洛瑞亞·卡爾(Gloria Carr)發現另一塊疑似屬於同種鳥腳類的椎骨。[168]這塊骨骼是在地面上發現的,因此無需挖掘,而雷塔拉克立刻意識到它與附近散落的各種海洋生物化石不同。[164]2018年,這塊骨骼由雷塔拉克、傑西卡·西奧多(Jessica Theodor)、愛德華·戴維斯(Edward Davis)、薩曼莎·霍普金斯(Samantha Hopkins)、保羅·巴雷特(Paul Barrett)等人所描述。[167]該化石是一具被卷進海洋的臃腫屍體的一部分,很可能來自愛達荷州,儘管後期研究如斯特羅默(2021年)對此表示質疑,並提出它可能是在一場泥石流中沉積下來的。[168]
後來,人們將該骨骼與其它更完整鳥腳類遺骸進行比較,發現「米切爾鳥腳類」的骨骼與鴨嘴龍類和禽龍類最為相似,儘管它很可能是種原始鳥腳類。[167]雷塔拉克認為該骨骼屬於一個新屬,儘管沒有足夠遺骸作為該說法的依據。[164]
Hisa在1985年將日本早白堊世宮古群的一件不完整蜥腳類肱骨(NSM PV17656)命名為茂師龍(屬名:"Moshisaurus"或"Moshi-ryu")。董枝明等人(1990年)和長谷川善和等人(1991年)將其歸入馬門溪龍,但是東洋一與Tomida(1998年)和巴雷特等人(2002年)則將其歸入蜥腳下目未定屬。[169][170][171]
牛頓龍(屬名:"Newtonsaurus")是為獸腳類恐龍的一個物種崗勃鐮齒龍 ( Zanclodon cambrensis)所建立的非正式屬名。該物種建立於一塊於1898年發現於威爾斯瑞替階利斯托克組的齒骨外模即標本BMNH R2912,並由埃德溫·圖利·牛頓(Edwin Tulley Newton)於1899年描述。[172]拉爾夫·莫納爾(Ralph Molnar)於1990年將該分類單元重新分配至斑龍屬,隨後彼得·加爾冬於1998和2005年亦遵循這一分類。該物種沒有鑑別特徵,因此被視為疑名,並且因為具有較低的間齒板 和僅擁有一個麥氏軟骨槽而被認為是鳥吻類之外的腔骨龍超科獸腳類。[173]也有人認為它可能是另一種分類不明的掠食性主龍類。[174]
牛頓龍由史蒂芬·皮克林(Stephan Pickering)於1999年命名,屬名致敬該物種的描述者。自1999年在私人出版物中出現以來,古生物學家就一直避免使用該名稱,儘管崗勃鐮齒龍("Zanclodon" cambrensis)或崗勃斑龍("Megalosaurus" cambrensis)等稱謂均已用於該分類單元。[175][176]
格西龍(屬名:"Ngexisaurus")是中國西藏中侏羅世達布卡群一屬疑似屬於鳥獸腳類的未描述獸腳類的非正式名稱。「模式種」達布卡格西龍("Ngexisaurus dapukaensis")由趙喜進於1983年命名。[177][178][179]趙喜進(1985年)建立的「格西龍」的一個異名是「達布卡斑龍("Megalosaurus" dapukaensis),[159]而Fossilworks則更適當地將「達布卡斑龍」列為與「格西龍」不同的斑龍科堅尾龍類。[180]
尼克龍(屬名:"Nicksaurus")是巴基斯坦蘇萊曼盆地維達格里組晚白堊世紅色泥岩中一種非正式命名的泰坦巨龍科蜥腳類恐龍。這種恐龍與包括海特蘭龍、蘇萊曼龍、巴基龍、地調龍、西萊基無辜龍和穆真龍在內的其它蜥腳類恐龍共享棲息地。[154]擬議物種是拉氏尼克龍("Nicksaurus razashahi")。
諾爾龍(屬名:"Nurosaurus",發音Nur-o-saw-rus,意為「諾爾的蜥蜴」)是一屬蜥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該屬所知於一具不完整的巨型骨骸,並由董枝明於1992年描述並命名為查干諾爾龍("Nurosaurus qaganensis")。化石發現於內蒙古二連浩特東南65 km(40 mi)處的查干諾爾組。該地層的地質年齡比含鸚鵡嘴龍的固陽群還要早,但仍為早白堊世。該化石發現於劍龍類骨板和肩胛骨旁邊。[181]
諾爾龍以左腳第四趾第一個趾骨上的應力性骨折而聞名,這是首個被確認的此類骨折,此後在迷惑龍、重龍、腕龍、圓頂龍和梁龍的趾骨及跖骨上均有發現。[182]
小原龍(屬名:"Oharasisaurus")是日本早白堊世桑島組一屬尚未描述的多孔椎龍類蜥腳下目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可能屬於盤足龍科。「小原龍」一名是由莫利納·佩雷茲和拉臘門迪(2020年)所創。[33]「正模標本」是一顆牙齒,由松岡於2000年首次提及。[183]
似奧克龍(屬名:"Orcomimus",發音為or-coh-MEEM-us)是6600萬年前晚白堊世一屬尚未描述的恐龍的非正式名稱。「似奧克龍」是種生存於現在美國南達科他州的似鳥龍科,由麥可·特里博爾德(Michael Triebold)於1997年命名,但從未被正式描述過,目前還只是一個無資格名稱。「似奧克龍」是種雙足獸腳類,但僅有骨盆和後肢被發現。「似奧克龍」被認為是當時似鳥龍類中相對衍生的,儘管這很難從已發現的有限化石中分辨出來。[184]它可能屬於地獄溪層中的某種已知似鳥龍類。
峨山龍(屬名:"Oshanosaurus",意為「峨山蜥蜴」)是中國雲南省早侏羅世一屬迄今尚未描述的蜥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化石發現於下陸豐統。擬議的「模式種」楊氏峨山龍("Oshanosaurus youngi")由趙喜進於1985年建立。[58]它有時被認為與畸齒龍科有關,這似乎是由於在趙喜進(1985年)的文章中與滇中龍(以前被認為是一種畸齒龍科)的一個物種並置造成的。[185]
「峨山龍」化石由趙喜進於1971年在峨山彝族自治縣滇中地區發現。[58]莫利納·佩雷茲和拉臘門迪在2019年出版的知名圖鑑《恐龍大全》(Dinosaur Facts and Figures)中提出該化石屬於獸腳類的峨山龍,但未作詳細闡述。
多孔骨龍(屬名:"Osteoporosia")是摩洛哥卡瑪卡瑪群一種非正式命名的獸腳類,可能屬於鯊齒龍科或大盜龍類。「模式種」巨大多孔骨龍("O. gigantea")由辛格於2015年首次描述,「正模標本」JP Cr340由一顆牙齒及一塊不明骨骼(可能是背椎神經弓)組成。[157]
鄂托克龍(屬名:"Otogosaurus")是中國內蒙一種非正式命名的蜥腳類。擬議的模式種為薩茹拉鄂托克龍("Otogosaurus sarulai"),所知於包括一個2.2公尺(7.2英尺)長的脛骨在內的部分顱後遺骸和幾個腳印。[186]屬名「鄂托克龍」命名自發現地所在的內蒙古鄂托克旗,種名「薩茹拉」命名自發現化石的女孩。儘管有時被當作一個有效分類單元,並附有對趙(2004年)或趙和譚(2004年)的論文的參照,[33]但學者們尚未找到這樣的參考來源,[186][187]因此,在論文被發現之前,「鄂托克龍」仍是一個非正式的名稱。
巴基龍(屬名:"Pakisaurus",意為「巴基斯坦的蜥蜴」)是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晚白堊世泰坦巨龍類蜥腳類恐龍的一個非正式分類單元。擬議的物種是俾路支巴基龍("P. balochistani"),由馬爾卡尼於2016年根據馬斯垂克階帕布組維達格里段發現的四節尾尾椎所命名。另有三節尾椎分配至這個物種。作者建立了一個名為「巴基龍科」(Pakisauridae)的分類群,現在為命名更早的泰坦巨龍類的異名。「巴基龍」被視為同樣來自巴基斯坦蘇萊曼龍和海特蘭龍的近親。[126]威利森、巴雷特和卡拉諾(2011年)在北方耆那龍近似種(Jainosaurus cf. septentrionalis)骨骼的描述中視之為無效屬。[35]
馬爾卡尼(2019年)將穆里亞夸特安諾卡龍(英語:"Anokhadino mirliaquati")列為俾路支巴基龍的異名。[188]
爪爪甲龍(英語:"Paw Paw scuteling")是為1990年在德克薩斯州沃斯堡北部爪爪組發現的一具幼年結節龍科標本取的名稱。此標本由化石收藏家約翰·M·莫里斯(John M. Maurice)之子約翰·C·莫里斯(John C. Maurice)發現,為包括三分之一脊椎、部分顱骨及腿和手臂在內的部分骨骼。[189][190][191]它是除爪爪龍與德克薩斯龍外從該地層發現的第三種結節龍科(若前兩者是同一物種,則為第二種),也是少數已知的幼年結節龍科標本之一。某些系統發育分析將其恢復成奈厄布拉勒龍的姐妹群。[192]儘管因生存年代及過於零散而分類不明,[193]但系統發育分析經常用它來確定結節龍科其它屬的分類關係。[194][195][196]
足爪龍(屬名:"Podischion")是一屬非正式命名的鴨嘴龍科,所知於1911年巴納姆·布朗帶領的團隊在阿爾伯塔省紅鹿河發現的一具骨骼。標本被暫定名為「足爪龍」,直到2010年才在丁格斯和諾瑞爾出版的文獻中提及。[197][116]這件骨骼可能代表了一隻亞冠龍個體。[116]
凱克王龍(屬名:"Qaikshaheen")是泰坦巨龍類恐龍非正式命名的一個屬,來自巴基斯坦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維達格里組,由馬爾卡尼(2023年)在知名掠奪性出版物《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上描述。擬議的正模標本包括破碎的頸椎及背椎、部分胸帶和骨盆、肱骨、股骨、一個脛骨及腓骨。包括幾節椎骨、肋骨、一個肱骨、尺骨、掌骨、跖骨、一個股骨及骨盆帶在內的其它骨骼亦被歸入該屬。擬議的模式種是尼氏凱克王龍("Qaikshaheen masoomniazi")。[113]
羅納爾多盜龍(英語:"Ronaldoraptor" )又稱米特拉塔的偷蛋龍類("Mitrata" Oviraptorid)是蒙古一種未描述的偷蛋龍類,[198]已被列為「偷蛋龍類未定屬」("Oviraptor sp.")。[199]2003年,路易斯·雷(Luis Rey)在他的《恐龍野外指南:中生代旅行者必備手冊》(A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The Essential Handbook for Travelers in the Mesozoic)一書中首次使用此名稱。他在書中畫了一幅插圖,標題為「羅納爾多盜龍」。[198]羅納爾多盜龍可能是奧氏葬火龍的近親。
發現龍(屬名:"Rutellum"[註 2],暫譯)是一個前林奈式名稱,用於稱呼一件中侏羅世恐龍標本。它是一種蜥腳類,可能屬於鯨龍科,[200]生存於今天的英格蘭。標本稱為牽涉發現龍("Rutellum implicatum"),由愛德華·盧德(Edward Lhuyd)於1699年描述,[201]是最早被認為是恐龍的命名實體。[200]它基於一顆牙齒,收集於牛津郡威特尼附近的卡斯韋爾。[202]
因為「牽涉發現龍」在1758年(根據ICZN的正式起始日期)之前命名,因此不被認為是一個有效學名。
薩維納斯龍(英語 : "Sabinosaurus"或"Sabinosaurio")是墨西哥薩維納斯盆地(Sabinas Basin)發現的部分鴨嘴龍類骨骼即標本PASAC-1的非正式名稱。吉姆·柯克蘭(Jim Kirkland)和同事最初將其描述為分離龍屬未定種(Kritosaurus sp.),[203]但普里托·馬爾克斯(2014年)視之為分類不明的櫛龍亞科。[204]這具骨骼比其他已知標本大出約20%,長約11米(36英尺),坐骨有明顯彎曲,代表已知的最大的北美櫛龍亞科。不幸的是,遺骸顱骨上的鼻骨也不完整。[203]
薩爾達姆龍(屬名 : Saldamosaurus)是一屬非正式命名的劍龍科恐龍,所知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早白堊世薩爾達姆組發現的完整腦殼。「模式種」圖瓦薩爾達姆龍("Saldamosaurus tuvensis")由羅曼·烏蘭斯基於2014年命名,[13]但根據加爾冬和卡彭特(2016年)的說法,它的命名不符合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的要求,因此是一個無資格名稱。[205]
似薩爾蒂約龍(屬名:"Saltillomimus")是墨西哥晚白堊世(坎帕階晚期)普韋布洛山組中發現的一屬似鳥龍科獸腳類的非正式名稱,所知於標本SEPCP 16/237——含1998年發現的部分尾椎、大部分後肢及前肢——及疑似的幼龍標本SEPCP 16/221——含部分後肢及骨盆,「模式種」快速似薩爾蒂約龍("Saltillomimus rapidus")由瑪莎·卡洛琳娜·阿格諾林·馬丁內茲(Martha Carolina Aguillón Martinez)於2010年命名。[206]2014年,沙漠博物館(Museo del Desierto)展出了一具「似薩爾蒂約龍」的骨骼重建,突出了其結合亞洲與北美似鳥龍類特徵的強健腿部及怪異臀部。該分類單元是在馬丁內茲2010年的碩士論文中命名,因此是一個無效的論文名。[101]
山出龍(屬名:"Sanchusaurus",意為「來自山出的蜥蜴」)是亞洲早白堊世一種似鳥龍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僅所知於日本中崎市[207]發現的部分尾椎。[88]董枝明(1990年)認為山出龍是似雞龍的異名,[88]但兩個物種在生存年代和地理位置上的巨大差異使這種觀點站不住腳。該屬從未被正式描述過,被認為是一個無資格名稱。「山出龍」在1985年由Hisa首次提及但未正式描述。[208]
西萊基無辜龍(屬名:"Saraikimasoom")是巴基斯坦維達格里組一種無效的泰坦巨龍類恐龍。「模式種」維達格里西萊基無辜龍("Saraikimasoom vitakri")由馬爾卡尼於2015年在一篇描述了多種巴基斯坦恐龍如地調龍、尼克龍和穆真龍的論文中命名。[209]「西萊基無辜龍」目前被視為一個手稿名。
西萊基龍(屬名:"Saraikisaurus",意為「西萊基的蜥蜴」)是為巴基斯坦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維達格里組發現的一種假定的爬行類所提出的無效屬名。擬議的模式種為明氏西萊基龍("Saraikisaurus minhui"),所知於擬議的正模標本——一個破碎的齒骨(GSP/MSM-157-16)及一件歸入標本——一節不完整的椎骨(GSP/MSM-64-15)。馬爾卡尼最初將齒骨解釋為屬於一種原始翼手龍亞目並進一步建立單系的西萊基龍科("Saraikisauridae")及西萊基龍亞科("Saraikisaurinae")以包含該屬。「西萊基龍」一名由馬爾卡尼在2013年的一場會議中首次提及。[210]後於2015年盡力對其進行描述但未經同行評審。[211]2021年,馬爾卡尼試圖在知名掠奪出版物《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上正式描述西萊基龍及其它分類單元。[212]2024年,他將該標本解釋為屬於西北阿根廷龍科獸腳類,並在《ResearchGate》上另一份未評審論文中將其作為新分類單元重新描述。他根據尺寸和儲存方式一致及與輕鱷龍相應骨骼的明顯相似性,將椎骨碎片歸入該屬。[213]
Shake-N-Bake獸腳類(英語 : "Shake-N-Bake theropod")是卡岩塔組一種未描述的腔骨龍超科,所知於哈佛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的部分骨骼MCZ 8817。[214][215]
可敬西萊基龍(屬名:"Shansaraiki",意為「可敬的西萊基人」)是獸腳類非正式命名的一個屬,可能是種阿貝力龍類。正模標本發現於巴基斯坦晚白堊世維達格里組的沙加拉地(Shalghara locality),由GSP/ MSM-140-3(合模標本)、GSP/MSM-5-3(中枝及部分牙基部)和GSP/MSM-57-3(背椎)組成,鑑於這些骨骼是分開發現的,因此也可能屬於不同標本。擬議的模式種是因氏可敬西萊基龍("Shansaraiki insafi"),由馬爾卡尼(2022年)首次提及。[123]
暹羅劍龍(屬名 : "Siamodracon")是劍龍科恐龍已滅絕的一個無效屬,所知於泰國浦卡東組發現的一節背椎,「模式種」高棘暹羅劍龍("Siamodracon altispinus")由羅曼·烏蘭斯基於2014年描述。據加爾冬和卡彭特(2016年)聲稱,其命名不符合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的要求。[13][205]「暹羅劍龍」是東南亞發現的第一種裝甲亞目恐龍。[13]
擬西得龍(屬名:"Sidormimus")是尼日埃拉茲組發現的一屬西北阿根廷龍科的非正式名稱。首具標本由克里斯·西得(Chris Sidor)於2000年發現,隨后里昂立即在專案勘探網站上對其進行描述,並附有一張正模標本的相片。[216]同年,國家地理網站上將同一張相片標為「Dogosaurus」。其亦稱作加杜法瓦的西北阿根廷龍科("Gadoufaoua noasaurid")。2005年,西得本人證實「擬西得龍」就是埃拉茲組的西北阿根廷龍科。「擬西得龍」已被保羅·塞里諾三次提及。[217][218][219]本屬所知於部分顱後骨骼,頸部和肋骨在標本發現時露出地面。
中國蜥結龍(屬名:"Sinopeltosaurus")已滅絕腿龍科鳥臀目恐龍的一個可疑屬,由羅曼·烏蘭斯基於2014年描述。該屬來自中國雲南省下侏羅統的祿豐組,模式種兼唯一種是微型中國蜥結龍("S. minimus"),已知化石為關節連接的髁骨。[13]標本FMNH CUP 2338包含脛骨及腓骨遠端、跗骨遠端、大部分跖骨及部分趾骨。FMNH CUP 2338作為少數基於髁及腳部特徵的可確認早侏羅世鳥臀目標本,由蘭德·厄米斯(Randall Irmis)和法比安·諾爾(Fabian Knoll)於2008年描述。[220]2016年,彼得·加爾冬和肯尼思·卡彭特宣布它是一個疑名,並列為鳥臀目(可能屬於裝甲類)未定屬。[12]
斯卡拉奔龍(屬名:"Skaladromeus")或稱凱帕羅維茨的鳥腳類("Kaiparowits ornithopod"),是一種來自凱帕羅維茨組的鳥腳類,在克林特·博伊德(Clint Boyd)2012年的一篇學位論文中命名。[221][222]擬議的模式種是戈氏斯卡拉奔龍("Skaladromeus goldenii")。
索薩巨龍(屬名:"Sousatitan")是巴西早白堊世里約皮拉尼亞組一種未描述的泰坦巨龍類蜥腳下目恐龍。擬議的正模標本由一個左腓骨組成,而「索薩巨龍」一名則是由吉拉爾迪等人(2016年)所創。[223]
巨劍龍(屬名:"Stegotitanus")是格雷戈里·保羅於2024年在《普林斯頓恐龍野外指南》第三版中為劍龍類的蹄足劍龍(Stegosaurus ungulatus)起的非正式替換名,因此產生新組合蹄足巨劍龍("Stegotitanus" ungulatus)。蹄足劍龍化石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晚侏羅世(啟莫里階)上莫里遜組。「巨劍龍」是最大的劍龍類之一,長約7公尺(23英尺)、重約4.2公噸(4.1長噸;4.6短噸)。[115]
2012年,在美國華盛頓州聖胡安縣的蘇西亞島國家公園發現一具綽號為君王蘇西亞龍(英語:"Suciasaurus rex")的獸腳類化石,這是華盛頓州發現的第一隻恐龍。[224][225]該發現由布克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在PLoS ONE上發表發現論文時宣布。[226][227]在塔科馬附近帕克蘭一所小學的學生請願的推動下,華盛頓州立法機構於2019年提出一項法案,使其成為官方的州恐龍。[224][225][228]2021年出現新一輪推動,儘管受到了眾議院共和黨人如J·T·威爾克斯的批評,他認為這是對正在進行的新冠疫情的低優先級,[229][230]但法案最終還是於2023年通過。[231]
杉山龍(屬名:"Sugiyamasaurus",意為「杉山蜥蜴」)是杉山地區發現的大量匙形牙齒——屬於生存於早白堊世日本的某種巨龍形類,可能為福井巨龍——的非正式名稱。此名最早由大衛·蘭伯特於1990年出版的《恐龍資料冊》(Dinosaur Data Book)中提出,也出現在蘭伯特的《終極恐龍書》(Ultimate Dinosaur Book)和許多線上恐龍名單中。由於尚未被正式描述,因此「杉山龍」是一個無資格名稱。遺骸是在勝山市附近發現,最初歸類於圓頂龍科,但可能屬於福井巨龍,因為二者的化石材料是在同一個採石場出土的。[232][233][234]
蘇萊曼龍(屬名:"Sulaimanisaurus",取自化石發現地附近的蘇萊曼山脈,意為「蘇萊曼蜥蜴」,屬名在一些早期報告中也拼寫成"Sulaimansaurus")是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晚白堊世泰坦巨龍類蜥腳類恐龍的一個非正式分類單元。[125]擬議物種是金氏蘇萊曼龍("S. gingerichi"),由馬爾卡尼於2006年根據馬斯垂克階帕布組維達格里段發現的七節尾椎所描述。還有另外四節尾椎被分配給該屬。蘇萊曼龍被視為巴基龍科(泰坦巨龍科的異名)的巴基龍和海特蘭龍的近親。[126]威利森、巴雷特和卡拉諾(2011年)視之為無效屬。[35]
碩獵龍(屬名:"Teihivenator",意為「強壯的獵人」)是一屬命名不當的暴龍超科虛骨龍類恐龍,化石出自新澤西州的納夫辛克組,擬議物種是長足碩獵龍("T." macropus),最初歸類為傷龍的一個物種(=「暴風龍」,現已被厲蟎屬占用)。2017年,韓國仁荷大學古生物學家尹燦奎(윤찬규/Chan-gyu Yun,音譯)建議將其獨立建屬。[235]「碩獵龍」狀態為無效,因為命名它的出版物是純網路期刊,表明文章發表時需要在ZooBank註冊。然而,作者在首次發布之後才註冊ZooBank,這意味著其不符合有效發布分類單元的要求。[236]
2017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切斯·布朗斯坦(Chase Brownstein)的一份論文預印本中得出結論:碩獵龍化石是暴龍超科和似鳥龍科殘骸的混合物,沒有鑑別特徵,使該物種成為嵌合體兼疑名。[237]布朗斯坦於2018年聲明,碩獵龍脛骨標本AMNH FARB 2550可能代表某種與傷龍不同的暴龍超科,但不足以建立一個分類單元。[238]
無法命名者(英語:"That Which Cannot Be Named")是德恩·耐許給懷特島威塞克斯組一具未描述小型虛骨龍類骨骼起的名字。該標本屬於私人所有,目前研究人員無法獲得。[239]耐許在2020年認為該分類單元可能是種暴龍超科。[240]
天台龍(屬名:"Tiantaisaurus",有時也拼寫成"Tiantaiosaurus")是中國浙江省阿普第階賴家組一件鐮刀龍類標本的非正式名稱。根據恐龍郵寄清單(Dinosaur Mailing List)的通訊,此名稱(來自2012年的一項研究)被打算用於官方描述。在2005年被發現後,2007年一份未出版的手稿中首次提到了此名稱。該物種被命名為始豐天台龍("T. sifengensis")。標本包括坐骨、距骨、脛骨、股骨、不完整的恥骨和髂骨及全身大量椎骨。[241][242]
泰坦獵龍(屬名:"Titanovenator",意為「泰坦獵人」)是肯亞拉普爾砂岩一種尚未描述的阿貝力龍超科,「模式種」是肯亞泰坦獵龍("T. kenyanensis"),出現於塞蒂奇等人的2013年古脊椎動物學會會議摘要中。根據摘要,「泰坦獵龍」化石包括零散的顱後及眶後骨骼,體長估計為11至12米。如果作者的結論正確,它將是已知最大的阿貝力龍科。[243]
鳥羽龍(屬名:"Tobasaurus",意為「鳥羽市的蜥蜴」)是日本早白堊世(豪特里維階至巴列姆階)松尾群一屬未描述的盤足龍科蜥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擬議的正模標本包含部分骨骼(主要是四肢骨骼)。[244]「鳥羽龍」最大可長到20公尺(66英尺)長。[33]這種恐龍也是電子遊戲化石戰士中Vivosaur「Toba」的靈感來源。
吐魯茨龍(屬名:"Tonouchisaurus",意為「吐魯茨的蜥蜴」)是蒙古早白堊世一屬未描述虛骨龍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擬議的「模式種」是蒙古吐魯茨龍("Tonouchisaurus mongoliensis"),首次在一篇日本新聞中提及。這種恐龍體型很小,身長不超過0.91米(3英尺)。「吐魯茨龍」標本由四肢材料組成,最初報道稱其中含有二指的手部及完整腳部,瑞欽·巴思缽也因此將該屬歸入暴龍超科,但後來指出其手部實際上有三根手指,且腳部存在並跖骨特徵。[245]
矛神龍(屬名:"Ubirajara",意為「長矛之王」)是巴西早白堊世克拉圖組一屬美頜龍科獸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在2020年一篇「印刷中」的論文中首次命名,該論文後因標本曾被非法走私而被撤回。[246]「矛神龍」被視為一個手稿名。[247]
猶他巨龍(屬名:"Utetitan")是格雷戈里·保羅於2024年在《普林斯頓恐龍野外指南》第三版中給一具來自美國猶他州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下北霍恩組的泰坦巨龍類阿拉摩龍標本起的非正式名稱。來自上黑峰組或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其它泰坦巨龍類骨骼可能也屬於該分類單元。據稱猶他巨龍長約20公尺(66英尺)、重約20公噸(20長噸;22短噸)。擬議的模式種是澤氏猶他巨龍("Utetitan zellaguymondeweyae")。[115]
1982年,賈斯汀·德萊爾(Justin Delair)根據標本GH 981.45(一片裝甲)非正式命名了懷特龍(屬名:"Vectensia")。與多刺甲龍正模標本一樣,該標本也是在巴恩斯高地(Barnes High)找到的,但報道稱它是在下威塞克斯組更古老的一層中發現。[248]布洛斯於1987年將其暫時歸入多刺甲龍。[249]
維達格里龍(屬名:"Vitakridrinda")是阿貝力龍科獸腳類恐龍一個屬,生存於晚白堊世巴基斯坦西部的俾路支省。模式種是蘇萊曼維達格里龍("V. sulaimani")。該物種的殘骸(連同其他恐龍標本)是由巴基斯坦地質調查局的一隊古生物學家在維達格里附近找到的,化石出自馬斯垂克階帕布組的維達格里段的岩石中。[126]該屬由馬爾卡尼於2004年(「正式」命名時間為2006年)根據包括兩根股骨、一個腦殼和一顆牙齒在內的部分殘骸在一篇摘要中非正式命名。部分鼻骨和腦殼最初也歸入正模標本,發現的其它椎骨也可能屬於該物種。然而,鼻骨後來被重新分類為中真鱷類新屬印度河暴鱷,腦殼則被歸入地調龍。[250][251][252][253]托馬斯·霍茲(Thomas Holtz)給出該屬的可能身長為6公尺(20英尺)。[254]
維達格里龍(屬名:"Vitakrisaurus")是獸腳亞目西北阿根廷龍科的一個屬,只有一個已知物種:西萊基維達格里龍("Vitakrisaurus saraiki")。它生活在大約7000萬年前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的印度次大陸,化石出土於巴基斯坦的維達格里組。正模標本MSM-303-2是一隻右腳,看起來有三指關節和強壯的指骨。它可能屬於西北阿根廷龍科,因為它的腳與速龍很相似,儘管在其簡要描述中不一致,並且與文章中的其他獸腳類恐龍缺乏比較,使得正式分類很困難。屬名取自帕布組的維達格里段與希臘語後綴saurus(意為「蜥蜴」)。種名紀念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南部的沙拉基人。有研究者認為該屬與阿貝力龍科的維達格里龍是同種動物。[255]
白石棘龍科(英語:"White Rock spinosaurid")是懷特島威克蒂斯組2022年描述的一種巨型棘龍科的暱稱。[256]其化石非常零碎,因此描述者避免將其命名,但考慮過使用懷特棘龍(英語:"Vectispinus")的屬名。椎骨尺寸與棘龍的比較顯示它有可能是最大的獸腳類之一,體長超過10公尺(33英尺)。[257]
興和龍(屬名 : "Xinghesaurus")是種蜥腳類恐龍的非正式名稱,可能屬於巨龍形類,2009年出現於長谷川等人所寫的「沙漠奇蹟」(砂漠の奇跡)恐龍博覽會旅遊指南中,[258]但指南上並未給出該屬的種名。[259][260]從骨骼模型來看,「興和龍」可能長約15.4公尺(51英尺)、重約6公噸(13,000英磅)。[261]
宜賓龍(屬名:"Yibinosaurus",意為「宜賓」蜥蜴)是一屬至今尚未描述的早侏羅世植食性恐龍的非正式名稱,是種生存於現今中國四川的蜥腳類。擬議的「模式種」周氏宜賓龍("Yibinosaurus zhoui")由中國古生物學家歐陽輝所描述,並在重慶自然歷史博物館指南(2001年)中簡要提及。「宜賓龍」是歐陽輝(2003年)根據一件由羅和王(1999年)歸入珙縣龍未定種(Gongxianosaurus sp.)所建立的論文名。[136][137][262][263]
元謀盜龍(屬名:"Yuanmouraptor")是中國元謀縣一種非正式命名的肉食龍類。[264]「元謀盜龍」生存於大約1.74至1.63億年前的中侏羅世,所知於標本ZLJ0115——一個與該屬重建骨骼共同展示於某未知中國博物館(可能是祿豐恐龍博物館)的完整顱骨。「元謀盜龍」在2014年的一本指南中簡要提及,亨德里克森等人(2019年)將其歸入中棘龍科。[265]
鄖縣龍(屬名:"Yunxianosaurus")是中國湖北省晚白堊世一屬泰坦巨龍類恐龍的臨時名稱。模式種湖北鄖縣龍("Yunxianosaurus hubeinensis")由中國古生物學家李正奇於2001年提出。「鄖縣龍」化石發現於南陽附近。李正奇說,「鄖縣龍」這個名字是為了便於描述而臨時命名的,但在給它正式命名之前,還需要進一步的實地考察和化石研究。[266][267]
札滿康的偷蛋龍科(英語:"Zamyn Khondt oviraptorid")是偷蛋龍科標本IGM或GIN 100/42的暱稱。由於偷蛋龍顱骨儲存過差且被壓碎,IGM 100/42已成為該恐龍的一個「典型描述」,甚至出現在科學論文中並標為「嗜角偷蛋龍」。[268]然而,與偷蛋龍相比,這種外形獨特、頭冠較高物種的顱骨特徵與葬火龍更為相似,可能代表了後者的第二個物種或一個全新的屬,有待進一步研究。[26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