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 ( ㄅㄧˋ ) 魯共和國 (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l Perú ;奇楚瓦語:Piruw Ripuwlika ;艾馬拉語:Piruwxa Ripuwlika ),通稱秘魯 (西班牙語:Perú ;奇楚瓦語:Piruw ;艾馬拉語:Piruw ),是南美洲 西部的一個國家 ,北鄰厄瓜多 和哥倫比亞 ,東與巴西 和玻利維亞 接壤,南接智利 ,西瀕太平洋 ,是南美洲國家聯盟 的成員國。
Quick Facts 首都暨最大城市, 官方語言a ...
秘魯共和國
República del Perú (西班牙語 ) Piruw Republika (奇楚瓦語 ) Piruw Suyu (艾馬拉語 ) 格言: "Firme y feliz por la unión" "從容高興,團結一致"國歌: "Himno Nacional del Perú " 《秘魯國歌》國家印章
首都暨最大城市
利馬 官方語言 a 族群 政府 單一制 總統制 立憲共和國 迪娜·博魯阿特 古斯塔沃·阿德里安森
立法機構 共和國國會 1821年7月28日 1824年12月9日 • 獨立獲承認
1879年8月14日
• 總計
1,285,216平方公里(第19位 ) • 水域率
0.41% • 2019年估計
32,868,000(第42名 ) • 2007年普查
28,220,764 • 密度
23/平方公里 GDP (PPP ) 2022年估計 • 總計
5,137.15億美元 [ 2] (第46名 ) • 人均
15,035美元[ 2] (第94名 ) GDP (國際匯率) 2022年估計 • 總計
2,403.46億美元[ 2] (第52名 ) • 人均
7,034美元[ 2] (第84名 ) 吉尼係數 ▼ 0.433[ 3] (2017年) 中 · 第35位
人類發展指數 ▲ 0.759[ 4] (2018年) 高 高 · 第82位
貨幣 秘魯新索爾 (PEN )時區 UTC −5 (秘魯時間 )日期格式 日.月.年(公元) 行駛方位 靠右行駛 電話區號 +51 ISO 3166碼 PE 網際網路頂級域 .pe
Close
秘魯孕育了美洲 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 ,以及前哥倫布時期 美洲的最大國家印加帝國 。16世紀,西班牙帝國 征服印加帝國,建立秘魯總督區 ,包含西班牙 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 。1821年獨立後,秘魯既經歷了政治 動盪、財政 危機,也有出現政局穩定、經濟 發展的時期。
現在的秘魯是總統制 共和國 ,全國劃分為25個地區。安地斯山脈 縱貫國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區則為乾旱的平原 ,東部又有亞馬遜盆地 的熱帶雨林 。秘魯是開發中國家 ,人類發展指數 為中等,全國約有50%人口生活在貧窮之中,主要經濟活動有農業 、漁業 、礦業 以及製造業 (如紡織品 )。
秘魯人口估計為3,200萬,民族包括美洲原住民 、歐洲人 、非洲人 和亞洲人 。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 和其他印第安土著 語言。各民族文化傳統的融合在藝術 、飲食 、文學 和音樂 等領域創造了多元的表達方式。
「秘魯」音譯自西班牙語「Perú 」,而「Perú 」一詞則源自16世紀初一位居於巴拿馬 聖米格爾灣 附近的地區統治者Birú 的名字。[ 5] 1522年,西班牙人到達他的領土,這是當時歐洲人認識的新世界的最南端[ 6] 。當法蘭西斯科·皮薩羅 繼續向南探索,新發現的地區便被命名為「Birú 」或「Perú 」。[ 7] 1529年,西班牙王國 在《托雷多條約 》給予該名稱合法地位,條約指明新征服的印加帝國 為秘魯[ 8] 。在西班牙的統治下,該國被稱為秘魯總督區 ,秘魯獨立戰爭 後改名秘魯共和國。
明代 《坤輿萬國全圖 》稱之為「孛露」。清代 ,Perú的譯名改成「秘魯」。[ 9]
漢語官話 「秘」字在此讀音為「bì」;粵語 仍遵循音譯讀為「bei3 」;閩南語 讀為「pì」。由於曾經有很多廣東人移民秘魯,漢語官話 的讀音可能是受到了粵語中「秘」讀作「běi」的影響;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漢語「秘」字最初的讀音就是「bì」,後來「秘」讀成了「mì」,但為了讓秘魯和Peru對應,秘魯的秘讀音不改,這可能也是秘魯讀成「bì」的原因之一。[ 9]
證據表明,秘魯在大約公元前11,000年開始有人類的足跡。[ 10] 當地最早出現的複雜社會結構是公元前3,000至1,800年在沿海地區形成的小北史前文明 ,[ 11] 其後又相繼出現查文文明 、帕拉卡斯文明 、納斯卡文明 、瓦里文明 、奇穆文明 和莫切文明 。在公元15世紀,印加人 建立了印加帝國 ,並維持了一個世紀。該帝國是前哥倫布時期 美洲的最大國家。[ 12] 印第安社會建基於農業,使用灌溉 和梯田 等種植法;美洲駝 飼養和漁業也十分重要。因為沒有市場 或金錢的概念,社群的維繫依賴互惠 和再分配 等機制。[ 13]
馬丘比丘 ,「印加失落的城市」
1532年,法蘭西斯科·皮薩羅 帶領的征服者 擊敗 印加帝國皇帝阿塔瓦爾帕 ,西班牙自此開始對當地的統治。10年後,西班牙王國 宣布成立秘魯總督區 ,包含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 14] 總督福朗西斯科·托雷多 於1570年代重組該國,銀礦開採成為主要經濟活動,被奴役的印第安人是主要的勞動力。[ 15] 秘魯的礦藏為西班牙王國帶來收入,也引發了一個伸延遠至歐洲和菲律賓的貿易網絡。[ 16] 但是,到了18世紀,減少中的銀產量以及經濟多樣化大大削減了王國的收入。[ 17] 對此,王國實行波旁改革 ,增加稅收,分割秘魯總督區。[ 18] 新法例觸發了圖帕克·阿馬魯二世 等人的起義,但他們全都被擊敗。[ 19]
1821年,荷西·德·聖馬丁宣布獨立
19世紀初期,獨立戰爭 在南美洲各地暴發,但秘魯仍是君主主義者的大本營。因為菁英分子在獨立與繼續效忠西班牙王室兩個選項之間發生分化,秘魯的獨立要到荷西·德·聖馬丁 和西蒙·玻利瓦 發起軍事行動後才成事。[ 20] 共和國成立初期,各地區軍事領袖之間的權力鬥爭導致政局不穩。[ 21] 隨著玻利瓦組建拉丁美洲聯盟 的計劃遭遇失敗,秘魯-玻利維亞邦聯 成立不久後又告瓦解,秘魯的國家認同也開始建立。[ 22]
從1840到1860年代,在總統拉蒙·卡斯提亞 的統治之下,海鳥糞 出口帶動國家收入增加,秘魯隨之穩定發展。[ 23] 但直到1870年代,這些資源逐漸被耗盡,國家嚴重負債,政客的內鬥重新展開。[ 24]
秘魯在1879年至1883年間發生的太平洋戰爭 被智利擊敗,在《安孔條約 》和《利馬條約 》中割讓阿里卡 和塔拉帕卡省 兩省。保守主義政黨公民黨(Partido Civil )的執政暫緩了秘魯戰後的內部鬥爭,該黨一直維持到獨裁者奧古斯托·B·萊吉納 掌權。[ 25] 大蕭條 拖垮了萊吉納政權,也引發了新一輪的政局混亂,秘魯人民黨 隨之而冒起。[ 26] 在往後的30年,秘魯的政治形勢都圍繞著菁英分子聯合軍人與人民黨的鬥爭發展。[ 27]
1968年,胡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 將軍帶領武裝部隊對費南多·貝朗德·特里 總統發動政變。貝拉斯科奪權後進行激進的改革以促進發展,但無法獲得廣泛支持。[ 28] 1975年,貝拉斯科被總理兼陸軍部長法蘭西斯科·莫拉萊斯·貝穆德斯 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莫拉萊斯停止了貝拉斯科的改革進程,重新建立民主制度。[ 29] 1980年代,秘魯面臨巨額外債、高速通貨膨脹、猖獗的毒品走私活動以及大範圍政治暴力。[ 30] 在阿爾韋托·藤森 (本名 藤森謙也)的統治下,國家開始復甦;但獨裁、貪污和侵犯人權等指控迫使藤森在2000年備受爭議的總統選舉 後辭職。[ 31] 藤森時代結束後,秘魯嘗試在打擊貪污的同時保持經濟增長,現任總統是迪娜·博魯阿爾特 ,在2022年政變前總統佩德羅·卡斯蒂略下台 後繼任總統。
秘魯在聯合國的席位
秘魯總統府
座落於利馬的議會大樓
秘魯是總統制 共和國,實行多黨制 。根據現行憲法 ,總統 同時是國家元首 和政府首腦 ,任期為5年,不可連任。[ 32] 總統直接委任總理 ,並會參考總理的意見委任內閣成員。[ 33] 國會 實行一院制 ,由120名議員組成,議員每屆任期為5年。[ 34] 法案可由行政或立法機構提出,經國會通過及總統公布後成為法例。[ 35] 司法機構名義上獨立,[ 36] 但以行政手段干預司法程序的情況在過去十分普遍,至今仍然存在。[ 37]
另一方面,秘魯實行責任內閣制 ,內閣須同時向總統及國會 負責。國會有權利質詢任意部長或整個內閣,[ 38] 以及對任意部長或整個內閣發動不信任動議 。此動議具有使對象辭職的強制性。[ 39] 如果總理因任何原因離任,則內閣必須總辭職。[ 40] 總統需重新任命總理與各部部長,同時新內閣須在成立後30日內通過國會的信任投票。[ 41] 惟國會通過不信任動議致使兩屆內閣倒台,且國會議期未到最後一年時,總統方可解散國會 ,並在四個月內組織立法選舉。[ 42]
秘魯政府經由直接選舉 產生,全國18至70歲的公民必須投票 。[ 43] 在2006年舉行的選舉 中,秘魯人民黨 總統候選人阿蘭·加西亞 在第二輪投票中以52.6%的得票率擊敗得票率為47.4%的為秘魯而聯合 黨候選人奧利安塔·烏馬拉 。[ 44] 國會席位分配目前如下:秘魯人民黨 36席、秘魯民族主義黨 23席、為秘魯而聯合 黨19席、國家黨 15席、爭取未來聯盟 13席、國會聯盟9席、民主特別國會聯盟5席。[ 45]
秘魯另有一特殊政黨光明之路 是一個極左派共產黨奉行毛派 思想,由秘魯共產黨分裂出來,該黨堅持武裝革命路線並拒絕參與選舉,認為選舉 是資本主義 派由金錢堆砌的花招,該黨採用游擊隊 路線襲擊投票所和政府被美國列為恐怖組織 ,1992年該黨首腦阿維馬埃爾·古斯曼曾被CIA拘捕之後判無期徒刑,之後秘魯持續追擊餘黨,至2013年所有主要首腦皆已被捕或擊斃,光明之路僅存零星活動。
秘魯外交 被與鄰國的邊界糾紛支配,但其中大部分都已在20世紀解決。[ 46] 現在秘魯和智利對於太平洋海域邊界劃分問題仍有爭議。[ 47] ,秘魯是若干區域聯盟的活躍成員,是安地斯國家共同體 的創始成員之一,又有參與美洲國家組織 和聯合國 等國際組織。
秘魯空軍米格29
秘魯軍隊 為南美洲一支中型軍隊,由海、陸、空三軍組成,首要任務是保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48] 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 以及兼任最高統帥的總統,徵兵制 在1999年取消,改由公民自發參軍。[ 49]
秘魯軍隊陸海空總計約14萬人其中陸軍8.5萬人,海軍2.7萬人,空軍1.7萬人。另有準軍事部隊7.8萬人,其中國民警察7.7萬人、海岸警衛隊1000人。秘魯的軍力以防禦為主,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擁有80年代向德國購入的多艘209型潛艇 至今仍有不錯的靜音能力,以及10多架米格29 、10多架幻象2000 ,使其成為南美洲一支讓他國有所忌憚的軍事力量。
秘魯全國劃分為25個地區以及利馬省 ,各區政府由選舉產生,包括地區長官和地區議會,每屆任期各為4年。[ 50] 地區政府負責規劃所屬地區發展,執行公共投資計劃,鼓勵經濟活動,管理公共財產。[ 51] 首都所在的利馬省則由市議會管理。[ 52]
秘魯地形圖
安地斯山脈的山峰是秘魯很多河流的源頭
秘魯面積1,285,220平方公里,約為墨西哥的三分之二大小。該國北鄰厄瓜多 和哥倫比亞 ,東與巴西 和玻利維亞 接壤,南接智利 ,西瀕太平洋 。
安地斯山脈 縱貫國土南北,把秘魯分為三個地理區:山脈以西的沿岸區是狹長的平原,除季節性河流 河谷地區外氣候乾旱;高原區即安地斯山區,阿爾蒂普拉諾高原 和全國最高的山峰──海拔6,768米的瓦斯卡蘭山 都位於該區;[ 53] 第三個區域是佔全國土地面積60%的亞馬遜林區,區內是被亞馬遜雨林 覆蓋的廣闊的低地,位於山脈以東。[ 54]
秘魯境內大部分河流發源於安地斯山脈,注入三個主要流域之一。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多為間歇性 ,斜度較高,長度較短;亞馬遜河 支流的長度較長,流量較大,流出高原區後斜度降低;注入的的喀喀湖 的河流則以長度短、流量大為特徵。[ 55] 秘魯境內最長的河流依次為烏卡亞利河 、馬拉尼翁河 、普圖馬約河 、查哇利河 、瓦亞加河 、烏魯班巴河 、曼塔羅河 和亞馬遜河 。[ 56] 以流域面積算:
Amazon,亞馬遜河 ,流域面積97.46萬平方公里。占該國面積75.8%
Titicaca-Desaguadero,的的喀喀湖-德薩瓜德羅河 (內流河),流域面積5.36萬平方公里。
Chira,希拉河 ,流域面積1.91萬平方公里。
Santa,聖河 ,流域面積1.5萬平方公里。
Quilca,基爾卡河 ,流域面積1.25萬平方公里。
Piura,皮烏拉河 ,流域面積1.22萬平方公里。
與其他赤道國家不同,秘魯的氣候不是單一的熱帶;安地斯山脈和秘魯寒流 使全國各地的氣候有較大的差異。沿岸區氣候溫和、濕度高但降水量低,但該區北部因副熱帶高壓壟罩,與秘魯涼流之影響,屬於降水稀少的沙漠氣候;[ 57] 高原區夏季多雨,氣溫和濕度隨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 58] 亞馬遜林區溫暖多雨,但南端的冬季寒冷,不是四季都有降水。[ 59] 因為豐富的地理和氣候形態,秘魯境內的生物多樣性極高:截至2003年,該國發現21,462種動物和植物,其中5,855種是特有種 。[ 60] 秘魯政府設立了幾個國家公園 進行保育工作。
主條目:秘魯交通
秘魯的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公路貨運量占全國運輸總量的80%。水上運輸較發達,外貿主要依靠海上運輸。
秘魯是南美最早修建鐵路的國家,1851年建成第一條利馬至卡亞俄的鐵路。2011年鐵路總里程1908公里,主要有中部、南部和東南部鐵路,多用於山區農礦產品運輸及部分旅遊客運。2011年客運量176萬人次,貨運量790.6萬噸。
現有公路里程7.85萬公里。2011年,公路里程12.9萬公里。其中國道2.3萬公里,省道2.6萬公里,市鎮級公路8.0萬公里。2011年,全國機動車合計197.99萬輛,公路客運量7083.10萬人次。秘魯主要公路是縱貫南北的泛美公路和橫跨東西的中央公路。
秘魯瀕臨太平洋,沿海多優良港口。內陸地區尤其是亞馬遜地區河流縱橫,水路運輸便利。秘魯現有海港19個,河港4個,湖港1 個。2011年有各類民用船隻6053艘,貨運量2174萬噸。主要港口有:卡亞俄、派塔、欽博特、伊洛、薩拉維里等。
2009年全國共有民航飛機257架,客運量1336.69萬人次。秘魯有機場66個,其中國際機場5個,國際航線可通美國、歐洲部分國家和拉美各主要國家。最主要國際機場有豪爾赫·查維斯機場和阿雷基帕、奇克拉約、皮斯科、伊基托、庫斯科機場等。(資料來源:秘魯交通與通訊部)
赫克托弗洛雷斯博士認為,馬鈴薯 起源的最有可能的地方是位於秘魯南部和玻利維亞東北部之間,現在的的喀喀湖 岸邊的考古將該地區的歷史推至前400年[ 61] ,智利和秘魯都自認是馬鈴薯的原產地
[ 62] 。環球時報 等稱秘魯為世界「馬鈴薯之鄉」[ 63] [ 64] 。智利和秘魯一度爭執不下,秘魯打算過提交至聯合國解決。在秘魯倡議下,2005年12月第60屆聯合國大會最終將2008年定為「國際馬鈴薯年 」。
總部設在利馬的國際馬鈴薯中心 認為安地斯區貧困農民可使用原生的馬鈴薯脫貧開始有系統地推廣,與政府一起以豐富多樣的顏色、形狀和口味行銷本地馬鈴薯。[ 65] 亞太經合組織第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主辦國秘魯,介紹自己的文化和傳統,馬鈴薯成為秘魯農業部宣傳重點:於會議的新聞中心,秘魯農業部設置專門展區,展示數十個馬鈴薯,現場講解的老人是從安地斯山區請來,以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萊昂納多·蒂莫特奧。萊昂納多·蒂莫特奧種植著280多種馬鈴薯,全世界馬鈴薯品種共有3900種,而秘魯就有2800多種。之所以種多品種,是希望能把一些比較少見的馬鈴薯品種保存下來。
秘魯農業部重視馬鈴薯種植問題,以馬鈴薯種植競賽,比誰種植的馬鈴薯品種多。獲勝的萊昂納多·蒂莫特奧也因此應邀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成為安地斯山區農民的代表,為馬鈴薯做宣傳。秘魯農業部認為,適合在勞動力多、耕地缺乏、自然條件惡劣、海拔高地區種植的馬鈴薯,可解決山區農民就業,還可解決溫飽、確保糧食安全。
卡亞俄 的海港是秘魯的主要出口港
秘魯是市場經濟 的開發中國家 ,2010年人類發展指數 為0.723(高)[ 66] ,2010年人均收入 折合為5,027美元,31.3%人口生活在貧窮之中,包括9.8%人口非常貧窮。[ 67] 在歷史上,秘魯十分依賴出口賺取外匯,以進口物資及償還外債,整體經濟表現也與出口息息相關。[ 68] 雖然出口為國家帶來龐大的收入,但秘魯無法發展出自給自足的經濟,收入分配 仍然不均。[ 69]
秘魯的經濟政策在近數十年大幅擺動。1968-1975年胡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 政府推行激進的經濟改革政策,其中包括土地改革 、徵收外資公司、實行經濟干預 以及擴大國營企業規模。這些政策的目的是實現收入再分配 以及擺脫對已開發國家的過分依賴,但最終收效甚微。[ 70] 雖然如此,但大部分改革政策持續推行到1990年代,直至阿爾韋托·藤森 政府終止物價管制 、貿易保護主義 以及對外資直接投資 的限制,私有化大部分國營企業。[ 71] 自1993年起,秘魯經濟穩定增長,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後曾一度陷入衰退。[ 72]
第三產業 占秘魯國內生產總值 的53%,第二產業 占22.3%,第一產業 占15%,稅收占9.7%。[ 73] 近年秘魯的經濟增長受惠於宏觀經濟 穩定、貿易條件 改善以及投資和消費的增加。[ 74] 2006年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 後,兩國雙邊貿易額預期將會提高。[ 75] 秘魯的主要出口貨物有銅、黃金、鋅、紡織品、魚產品等;最大貿易夥伴依次為美國、中國、巴西和智利。[ 76]
來自庫斯科的男孩
More information 秘魯人種 [77] ...
Close
秘魯2020年人口約3,280萬,是南美洲人口第4多的國家。[ 78] 1950年到2000年間,該國的人口增長率從2.6%下降到1.6%;2050年估計人口將達到4,200萬。[ 79] 截至2005年,72.6%人口居於城市地區,27.4%居於郊區。[ 80] 1993年人口普查人口超過200,000的城市有利馬 、阿雷基帕 、特魯希略 、奇克拉約 、皮烏拉 、伊基托斯 、欽博特 、庫斯科 和萬卡約 。[ 81]
秘魯是多種族國家 ,在過去5個世紀由不同族群融合而成。印第安人原住民在西班牙人殖民統治之前已在秘魯土地聚居數千年,但由於西班牙 殖民 者的大規模屠殺以及其帶來的傳染病散播,印第安人原住民的人口從1520年代的估計約900萬下降到1620年的60萬。[ 82] [ 83] 西班牙人 和非洲人 在西班牙殖民統治期間大量湧入,與原住民互相融合。秘魯獨立後逐漸有來自英格蘭、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歐洲 移民定居。[ 84] 奴隸制度取消後,中國人 在1850年代開始進入該國工作,並成為有較大影響力的族群。[ 85] 2008年秘魯華人 約佔1%,多為廣東和福建等省的中國移民,部分華人已不懂中文了[ 86] 。其他移民包括阿拉伯人 和日本人 。
在1993年,秘魯的主要語言西班牙語是80.3%的5歲以上秘魯人的第一語言。一些印第安土著語言在部分地區同時通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克丘亞語 和艾瑪拉語 ,16.5%人口以此為第一語言。分別有3%和0.2%的秘魯人以其他土語和外國語言為第一語言。[ 87] 根據1993年的人口普查結果,89%人口稱自己為天主教徒 、6.7%為福音神學 信仰者、2.6%為其他宗教信仰者、1.4%為沒有宗教信仰。[ 88] 2005年識字率估計為88.9%;其中郊區和城市人口的識字率分別為76.1%和94.8%。[ 89] 秘魯實行強制小學 和中學教育 ,公立學校免費提供教育。[ 90]
一幅繪於18世紀的庫斯科畫派 畫作,作者不詳
秘魯是聞名世界的古印加文化 發祥地,文化事務原由秘魯國家文化局負責,2010年7月14日,秘魯國會通過法案設立文化部,負責管理國家博物館、廣播電視局以及國家文化研究所等機構。秘魯首位文化部長,著名的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胡安·馬丁·奧西奧 在9月4日宣誓就職。[ 91]
秘魯文化主要來源於印第安和西班牙傳統,[ 92] 但也被非洲、亞洲和歐洲族群影響。秘魯早期的藝術 可追溯至前印加文明 的陶器、紡織品、首飾和雕塑。印加人維持了這些工藝的製作,並在建築 等領域取得較大的成就,其中包括馬丘比丘 古城的興建。巴洛克藝術 是殖民時期的主要藝術,但在一定程度受到當地傳統的影響。[ 93] 這時宗教事物是藝術作品的主要描繪對象,當時大量興建的教堂和庫斯科畫派 就是當中的代表。[ 94] 獨立後秘魯藝術的發展停滯,直至20世紀初期印第安主義 運動的興起。[ 95] 自從1950年代,秘魯藝術傾向折衷,且受到外國和當地潮流的衝擊。[ 96]
秘魯文學 則起源於前哥倫布時期 的口述傳統。西班牙人在16世紀引入文字,殖民時期文學體裁有編年史 和宗教文學 。獨立後,風俗主義 和浪漫主義 成為主要的文學流派,代表作家有里卡多·帕爾馬 。[ 97] 20世紀初期印第安主義運動造就了西羅·阿萊格里亞 、[ 98] 荷西·馬里亞·阿格達斯 、[ 99] 和塞薩爾·巴列霍 等作家。[ 100] 20世紀中期在拉丁美洲文學爆炸 代表作家之一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等人影響下,秘魯文學變得更廣為人知。[ 101]
秘魯菜餚 混合了印第安和西班牙特色,也受到非洲、阿拉伯、義大利、中國和日本等地的煮食方法的影響。尤其是一種與中國廣東 粵式料理與當地料理融和的秘魯中餐 在當地非常流行,在首都利馬 市內,一條街上至少有一個「Chifa」的招牌,chifa的名稱由來據說是語自中國話「吃飯」的意思,雖然在當地這種料理被當作中國菜,並且中國餐館遍步秘魯各地,然而其料理卻早已成為當地秘魯式特色的飲食,已非原本的中國菜,[ 102] 而其他秘魯著名菜式包括秘魯炒牛柳 、塞比切 、丘佩 和桑科恰多 。秘魯豐富的氣候特徵為當地提供不同種類的植物和動物作煮食用途。[ 103] :28-29 [ 104] 最近,秘魯菜餚因為其使用材料和煮食方法的多樣式獲得稱譽。[ 105]
秘魯音樂 源於印第安、西班牙和非洲傳統。[ 106] 西班牙人到達之前,不同宗教有不同的音樂表現方式,吹管樂器「quena 」和敲擊樂器「tinya 」都比較常見。[ 107] 西班牙人引入了新型樂器如吉他和豎琴,之後又發展出傳統樂器與新型樂器的混合體如「charango 」。[ 108] 非洲傳統對秘魯音樂的貢獻包括節奏以及敲擊樂器「cajón 」的引入。[ 109] 秘魯傳統舞蹈 有「marinera 」、「tondero 」、「danza de tijeras 」和「huayno 」。[ 110]
秘魯草繩橋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名錄[ 111] 。
Raúl Porras Barrenechea, El nombre del Perú ,第83頁
Raúl Porras Barrenechea, El nombre del Perú ,第84頁
Raúl Porras Barrenechea, El nombre del Perú ,第86頁
Raúl Porras Barrenechea, El nombre del Perú ,第87頁
Tom Dillehay et al, "The first settlers",第20頁
Jonathan Haas et al, "Dating the Late Archaic occupation of the Norte Chico region in Peru",第1021頁
Terence D'Altroy, The Incas ,第2-3頁
Enrique Mayer, The articulated peasant ,第47-68頁
Recopilación de leyes de los Reynos de las Indias , vol. II,第12-13頁
Peter Bakewell, Miners of the Red Mountain ,第181頁
Margarita Suárez, Desafíos transatlánticos ,第252-253頁
Kenneth Andrien, Crisis and decline ,第200-202頁
Mark Burkholder, From impotence to authority ,第83-87頁
Scarlett O'Phelan, Rebellions and revolts in eighteenth century Peru and Upper Peru ,第276頁
Timothy Anna, The fall of the royal government in Peru ,第237-238頁
Charles Walker, Smoldering ashes ,第124-125頁
Paul Gootenberg, Between silver and guano ,第12頁
Paul Gootenberg, Imagining development ,第5-6頁
Paul Gootenberg, Imagining development ,第9頁
Ulrich Mücke, Political culture in nineteenth-century Peru ,第193-194頁
Peter Klarén, Peru ,第262-276頁
David Palmer, Peru: the authoritarian tradition ,第93頁
George Philip,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Peruvian military radicals ,第163-165頁
Daniel Schydlowsky and Juan Julio Wicht, "Anatomy of an economic failure",第106-107頁
Peter Klarén, Peru ,第406-407頁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 Article N° 112.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 Article N° 122.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 Article N° 90.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 Articles N° 107–108.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 Articles N° 146.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de 1993. Artículo 131º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de 1993. Artículo 132º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de 1993. Artículo 133º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de 1993. Artículo 130º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de 1993. Artículo 134º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 Article N° 31.
趙暉. 加西亚正式当选秘鲁总统 . 新華網. 2006-06-22 [2008-02-09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4-02-18).
Ronald Bruce St John, The foreign policy of Peru ,第223-224頁
Ministerio de Defensa, Libro Blanco de la Defensa Nacional ,第90頁
Ley N° 27178, Ley del Servicio Militar , Articles N° 29, 42 and 45.
Ley N°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 Article N° 11.
Ley N°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 Article N° 10.
Ley N° 27867, Ley Orgánica de Gobiernos Regionales , Article N° 66.
Instituto de Estudios Histórico–Marítimos del Perú, El Perú y sus recursos: Atlas geográfico y económico ,第16頁
Instituto de Estudios Histórico–Marítimos del Perú, El Perú y sus recursos: Atlas geográfico y económico ,第31頁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Perú: Compendio Estadístico 2005 ,第21頁
Instituto de Estudios Histórico–Marítimos del Perú, El Perú y sus recursos: Atlas geográfico y económico ,第24-25頁
Instituto de Estudios Histórico–Marítimos del Perú, El Perú y sus recursos: Atlas geográfico y económico ,第25-26頁
Instituto de Estudios Histórico–Marítimos del Perú, El Perú y sus recursos: Atlas geográfico y económico ,第26-27頁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Perú: Compendio Estadístico 2005 ,第50頁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Evolución de la Pobreza en el Perú al 2010 , p. 38.
Rosemary Thorp and Geoffrey Bertram, Peru 1890–1977 ,第4頁
Rosemary Thorp and Geoffrey Bertram, Peru 1890–1977 ,第321頁
Rosemary Thorp and Geoffrey Bertram, Peru 1890–1977 ,第318-319頁
John Sheahan, Searching for a better society ,第157頁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Perú: Estimaciones y Proyecciones de Población, 1950–2050 ,第37-38、40頁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Perú: Estimaciones y Proyecciones de Población, 1950–2050 ,第45頁
Noble David Cook, Demographic collapse: Indian Peru, 1520–1620 ,第114頁
Mario Vázquez, "Immigration and mestizaje in nineteenth-century Peru",第79-81頁
Magnus Mörner, Race mixture in the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第131頁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l Perú , Article N° 17.
秘魯概況 . [2015-10-27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2-06-08).
Víctor Andrés Belaunde, Peruanidad ,第472頁
Gauvin Alexander Bailey, Art of colonial Latin America ,第72-74頁
Gauvin Alexander Bailey, Art of colonial Latin America ,第263頁
Edward Lucie-Smith, Latin American art of the 20th century ,第76-77、145-146頁
Damián Bayón, "Art, c. 1920–c. 1980",第425-428頁
Gerald Martin, "Literature, music and the visual arts, c. 1820–1870",第37-39頁
Gerald Martin, "Narrative since c. 1920",第151-152頁
Gerald Martin, "Narrative since c. 1920",第178-179頁
Jaime Concha, "Poetry, c. 1920–1950",第250-253頁
Gerald Martin, "Narrative since c. 1920",第186-188頁
Tony Custer, The Art of Peruvian Cuisine ,第17-22頁
Tony Custer, The Art of Peruvian Cuisine ,第25-38頁
Raúl Romero, "Andean Peru",第385-386頁
Dale Olsen, Music of El Dorado ,第17-22頁
Thomas Turino, "Charango",第340頁
Raúl Romero, "La música tradicional y popular",第263-265頁
Raúl Romero, "La música tradicional y popular",第243-245、261-263頁
國名
Porras Barrenechea, Raúl. El nombre del Perú . Lima: Talleres Gráficos P.L. Villanueva, 1968.
歷史
Andrien, Kenneth. Crisis and decline: the Viceroyalty of Peru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 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1985.
Anna, Timothy. The fall of the royal government in Peru .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79.
Bakewell, Peter. Miners of the Red Mountain: Indian labor in Potosi 1545–1650 . 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1984.
BBC News. Fujimori: Decline and fall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November 20, 2000.
Burkholder, Mark. From impotence to authority: the Spanish Crown and the American audiencias, 1687–1808 .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1977.
D'Altroy, Terence. The Incas . Malden: Blackwell, 2002.
Dillehay, Tom, Duccio Bonavia and Peter Kaulicke. "The first settlers". In Helaine Silverman(ed.),Andean archaeology . Malden: Blackwell, 2004, pp. 16–34.
Gootenberg, Paul. Between silver and guano: commercial policy and the state in postindependence Peru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Gootenberg, Paul. Imagining development: economic ideas in Peru's "fictitious prosperity" of Guano, 1840–1880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Haas, Jonathan, Winifred Creamer and Alvaro Ruiz. "Dating the Late Archaic occupation of the Norte Chico region in Peru". Nature 432: 1020–1023 (December 23, 2004).
Klarén, Peter. Peru: society and nationhood in the Andes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Mayer, Enrique. The articulated peasant: household economies in the Andes . Boulder: Westview, 2002
Mücke, Ulrich. Political culture in nineteenth-century Peru .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2004.
O'Phelan, Scarlett. Rebellions and revolts in eighteenth century Peru and Upper Peru . Cologne: Böhlau, 1985.
Palmer, David. Peru: the authoritarian tradition . New York: Praeger, 1980.
Philip, Georg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Peruvian military radicals .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1978.
Recopilación de leyes de los Reynos de las Indias . Madrid: Cultura Hispánica, 1973
Schydlowsky, Daniel and Juan Julio Wicht. "Anatomy of an economic failure". In Cynthia McClintock and Abraham Lowenthal(ed.),The Peruvian experiment reconsidered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 94–143.
Suárez, Margarita. Desafíos transatlánticos . Lima: FCE/IFEA/PUCP, 2001.
The Economist. Peru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June 12, 2007.
Walker, Charles. Smoldering ashes: Cuzco and the creation of Republican Peru, 1780–1840 .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9.
政治
宗教
地理
AndesHandbook. Huascarán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June 2, 2002.
Instituto de Estudios Histórico–Marítimos del Perú. El Perú y sus recursos: Atlas geográfico y económico . Lima: Auge, 1996.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Perú: Compendio Estadístico 2005 PDF (8.31 MiB ) . Lima: INEI, 2005.
經濟
Banco Central de Reserva. Cuadros Anuales Históricos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anco Central de Reserva. Memoria 2006 . Lima: BCR, 2007.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Condiciones de Vida en el Perú: Evolución 1997–2004 . Lima: INEI, 2006.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Countries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pril 2007.
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United States and Peru Sign Trade Promotion Agreement . April 4, 2006.
Sheahan, John. Searching for a better society: the Peruvian economy from 1950 .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9.
Thorp, Rosemary and Geoffrey Bertram. Peru 1890–1977: growth and policy in an open economy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7/2008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人口
Cook, Noble David. Demographic collapse: Indian Peru, 1520–1620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Perú: Estimaciones y Proyecciones de Población, 1950–2050 . Lima: INEI, 2001.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Migraciones Internas en el Perú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ima: INEI, 1995.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e Informática. Perfil sociodemográfico del Perú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ima: INEI, 1994.
Mörner, Magnus. Race mixture in the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1967.
Portal Educativo Huascarán. El analfabetismo en cifras . April 3, 2007.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6 Revision. Highlights PDF (2.74 MiB ) .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07.
Vázquez, Mario. "Immigration and mestizaje in nineteenth-century Peru". In: Magnus Mörner, Race and class in Latin America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 73–95.
文化
Bailey, Gauvin Alexander. Art of colonial Latin America . London: Phaidon, 2005.
Bayón, Damián. "Art, c. 1920–c. 1980". In: Leslie Bethell(ed.),A cultural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8, pp. 393–454.
Belaunde, Víctor Andrés. Peruanidad . Lima: BCR, 1983.
Concha, Jaime. "Poetry, c. 1920–1950". In: Leslie Bethell(ed.),A cultural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8, pp. 227–260.
Custer, Tony. The Art of Peruvian Cuisine . Lima: Ediciones Ganesha, 2003.
Embassy of Peru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eruvian Gastronomy .
Lucie-Smith, Edward. Latin American art of the 20th century .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3.
Martin, Gerald. "Literature, music and the visual arts, c. 1820–1870". In: Leslie Bethell(ed.),A cultural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8, pp. 3–45.
Martin, Gerald. "Narrative since c. 1920". In: Leslie Bethell(ed.),A cultural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8, pp. 133–225.
Olsen, Dale. Music of El Dorado: the ethnomusicology of ancient South American cultures .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02.
Romero, Raúl. "La música tradicional y popular". In: Patronato Popular y Porvenir, La música en el Perú . Lima: Industrial Gráfica, 1985, pp. 215–283.
Romero, Raúl. "Andean Peru". In: John Schechter(ed.),Music in Latin American culture: regional tradition .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99, pp. 383–423.
Turino, Thomas. "Charango". In: Stanley Sadie(ed.),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 Limited, 1993, vol. I, p.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