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又名少年,是流行於中國西北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陝西部分地區的漢、回、土、撒拉、東鄉、保安、藏等族以及中亞地區的東干人[1]中的民歌形式。
花兒 * | |
---|---|
國家 | 中國 |
參考自 | 211 |
地區 ** | 亞太地區 |
入冊歷史 | |
入冊歷史 | 2009年 |
*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命名 **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分類地區 |
花兒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分類 | 傳統音樂 |
序號 | 51 |
編號項目 | II-20 |
登錄 | 2006年 |
花兒屬於情歌,唱花兒部分地區又稱「漫花兒」,一個「漫」字描繪出花兒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的情形。花兒通常為獨唱或對唱,也可在廟會中打擂斗歌,使得廟會變成「花兒會」。傳統上唱花兒的人主要是下層勞動人民,如農民、牧民、工匠、獵戶等等。花兒的題材廣泛,涵蓋民眾生產勞動、衣食住行、民俗文化、天文地理、歷史故事、氣象物候、宗教活動等等。[2]
花兒在明代便已成型。2006年花兒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
歷史
「花兒」之名何時而起,目前尚無定論。明代萬曆年間的詩人高洪在《古鄯行吟》中寫道「漫聞花兒斷續長」,清代甘肅臨洮詩人吳鎮在《憶臨洮》中寫道「花兒饒比興,番女亦風流」,說明至少在明清,花兒便已經流行。[2]
分布
花兒的流行地區主要以甘肅、青海的河、湟與洮、岷為中心,並向外輻射到甘肅的大部分地區、青海東部、寧夏、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陝西西部。在中心地帶,花兒是唯一的山歌體裁,亦可稱為山歌或野曲;而在邊緣地帶,山歌和花兒的稱謂有著嚴格的區別。[4]
流派
花兒視藝術特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4]:
- 河湟花兒:曲目豐富紛繁,歌詞下句末頓採用雙字形式,有程式化襯詞,曲調婉轉,感情細膩。這一類花兒以甘肅、青海的黃河、湟水為中心,在西北廣為流傳,影響深遠。
- 洮岷花兒:曲目簡單,歌詞上下句末頓均採用單字形式,有程式化襯詞,曲調簡單,起伏較小,感情粗獷。這一類花兒主要流傳在甘肅境內的洮河流域與岷江上游一帶。
河湟花兒
河湟花兒是指以甘肅、青海的黃河、湟水一帶為核心地區的花兒,也叫做河州花兒,過去也稱「少年」。河湟花兒的流行中心位於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處,是農耕與畜牧文化的接觸地帶,除了漢、藏兩大民族外還夾雜有回、土、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多民族交錯分布局面。在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各族民眾選擇了當地漢語方言作為通用語,並形成了較為封閉的經濟共同體。河湟花兒便產生於這種環境之下[4]。隨著人口交流遷徙,河湟花兒也流行到了寧夏、新疆。此外,從中國西北遷往中亞的東干人也在傳唱河湟花兒[5]。
河湟花兒的主詞主要分為四句式和六句式兩種句式。四句式又稱齊頭齊尾式,分為兩段,每段兩句,前段比興後段做賦。六句式又稱「折斷腰」或「兩擔水」,由四句式每段上下句間加入一個半截句而得。半截句也可僅加在前段或後段,稱為「單折腰」。有些歌手為了加大表現力,還會即興發揮加上多個半截句,形成「垛句」。此外,河湟花兒歷史上還存在過三句式,流傳於青海的循化、民和一帶,可能是四句式的早期形式。
甘肅一帶的花兒每句通常為八到九字,分為三到四頓,上句字數較靈活,也可有七、十、十一字[4]。而青海一帶的花兒以每句七字三頓為基礎,對仗工整,也有八字三頓、七八字交錯三頓以及其他字數或頓數。河湟花兒的尾頓格式十分嚴謹,四句式的花兒中奇數句尾頓必須為三字而偶數句必須為二字,上下兩句單雙交錯,形成一種獨特的美感。
河湟花兒的襯詞襯句使用相當頻繁,不少程式化的襯詞採用比喻、象徵等手法,往往用來命名曲調。許多花兒曲頭往往有呼喚性的襯句,具有山歌色彩,抒發感情並引入正詞。曲中的襯句用來聯繫前後兩部分歌詞,渲染情緒,同時也可以擴充曲調。曲末的襯句有些根據正詞的內容演繹,有些則僅在情緒上和歌詞呼應。曲末「垛句」式的重複短句會對事物進行誇張或細節描寫,而拖腔式樣的長句在樂句的反覆和變化重複中擴充樂曲感情,也使得不同地區的花兒特徵更加鮮明。
河湟花兒以西北方言入韻,大致沿用十三轍。一般來說四句式花兒一三句、二四句末字對稱押韻,但也有一韻到底的。末字一韻到底時,倒數第二字也有一三句、二四句對稱押韻或是一韻到底的情況。[2]
河湟花兒根據節奏可以分為「長調子」和「短調子」兩種,前者高亢悠揚,跳動性大,多用顫音和滑音,演唱時男高音常用假聲;後者結構規整,平穩流暢,具有小調特點,常用真聲[4]。
河湟花兒最常見的調式為徵調式,在青海約占花兒總數之70%。其基本音列是商徵型四聲音列re-sol-la-do-re-sol,每段上句用由商徵兩音開始連續跳進上行造成較大起伏,中間的半截句重複上句後半句以加深印象(僅存在於六句式花兒中,四句式花兒無此半截句),下句迂迴級進回到主音徵音,結尾時主音多向下作小二度滑進[6]。商調式花兒常見於撒拉族和土族,上下屬音給予主音商音支持,結尾多由上導音角音回到主音,也有由導音宮音回到主音的。羽調式花兒亦常見於撒拉族和土族,由於主音和其上方三度音形成小三度,因而色彩較柔較暗。此外還有交替調式的花兒。[2]
河湟花兒的曲調原本直呼其名,後來也仿照洮岷花兒,稱之為令[4]。曲令可以地名(如清水令)、襯詞(如白牡丹令)、曲調風格(如直令)、職業(如腳戶令)、民族(如土族令)來命名,其中用襯詞命名的比例最多。不同於其他民歌的一詞一調,河湟花兒同樣的歌詞可用不同的曲調演唱,使得同一歌詞風格韻味變得多姿多彩。[2]
依照音區和演唱風格可將花兒分成高腔、平腔、矮腔三種。高腔花兒聲區高,用假聲演唱,又稱尖音花兒。平腔花兒較為平穩,用真聲或真假聲結合演唱,又稱平音花兒。矮腔花兒多見於撒拉族花兒,強調中低音聲區的膛音效果,又稱膛音花兒。
由於花兒屬於情歌,傳統上被認定是只在田間演唱的野曲,不能當著老人面演唱,一般由單人或多人在山間或田地中自由演唱。每年的花兒會是花兒演唱最活躍的時節,會上有打擂台形式的對歌活動。[2]
20世紀30年代,當地群眾以河州為中心,以東南西北不同方位將核心地帶的河湟花兒分為四類。20世紀80年代,也有臨夏、互助、循化、西海固四大流派和大夏河流域、黃河上峽谷地、湟水流域三大流派的說法。[4]
除了核心地帶的甘肅、青海以外,河湟花兒還在寧夏、新疆等地流行。寧夏的花兒主要在回族民眾間流傳,當地又稱「回族花兒」,除了基本的商徵型四聲音列外還有在其中增添角音或清角音的音列,更具小調色彩[6]。新疆的花兒是從甘肅、青海、寧夏傳入,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北疆沿天山一帶的烏魯木齊市、沙灣縣、伊寧市、霍城縣、新源縣、特克斯縣,東疆的吐魯番市、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及南疆的焉耆回族自治縣等地。和關內的花兒相比,新疆花兒吸收了當地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民族的元素,除主流的徵、商、羽調式外還有較為完整的小調式及交替調式,裝飾音少,節拍規範,適合舞蹈[7]。流行於新疆部分地區的郿鄠、新疆曲子等其他曲藝形式對花兒在新疆的傳唱也產生了影響。在新疆的花兒唱詞中亦會用到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語言,內容也會提及新疆的自然風貌或人文背景[8]。
在河湟地區,漢族和回族的花兒被各族民眾傳唱,而其他民族除了演唱漢族和回族的花兒外也同時演唱帶有本民族特色的花兒。按演唱者民族可將河湟花兒分為以下幾類[4]:
- 漢族花兒:曲調以四、五度框架的五聲或六聲徵調式為主,徵音為主音,商音為支持音。代表曲調有河州大、二、三令等。
- 回族花兒:和漢族花兒類似,但更加自由奔放。回族花兒大量運用顫音、頓音並大膽改變節奏增加跳進,旋律更加華麗。
- 東鄉花兒:音樂接近漢族、回族的花兒,但以短調為主,不太使用長調。襯詞僅零散分布。代表曲調有東鄉令。
- 保安花兒:節奏為以三拍子為主的混合節拍,突出前短後長。曲調以四、五度框架的五聲羽調式為主,或為突出羽音的商、宮、徵調式,定調較低。旋律進行中往往出現六度、八度甚至十度的下行大跳,並給跳入音加入下滑手法。襯詞常夾雜保安語。代表曲調有保安令。
- 撒拉花兒:節奏突出前短後長。旋律富有小調色彩,多為羽調式,最突出的特徵是從角音向上四度跳入羽音的音調。在使用徵調式時,和漢族、回族的花兒突出商、徵音不同,撒拉花兒強調羽、宮、角三音,仍使其帶有羽調式色彩。撒拉花兒受藏族民歌影響較大,演唱時甚至加入藏語山歌式的曲首。襯詞常夾雜撒拉語或藏語,還有一種「風攪雪」的襯句,以漢語和撒拉語交織演唱[2]。代表曲調有撒拉令、巴加(意為朋友)令、清水令等。
- 土族花兒:旋律進行中常強調宮音,將宮音予以延長並下滑,突出其支持作用。代表曲調有土族令、紅花姐令等。
- 裕固花兒:僅流行於裕固族東部,曲調融合當地裕固族民歌特點。代表曲調有巴音令,也稱裕固令。
- 藏族花兒:融入了藏族民歌的特點,但尚未形成特有曲調。
洮岷花兒
洮岷花兒是對流行於洮河與岷江上游花兒的合稱,包括以甘肅蓮花山為核心的洮州和以二郎山為核心的岷州花兒。主要流行於漢族,但當地回族、藏族民眾也唱。洮州花兒以蓮花山令為主,岷州花兒以扎刀令為主,均只有一種主要曲調。兩種花兒雖然曲調上差異明顯,但歌詞形式和演唱風格基本相同。
洮岷花兒歌詞分為單套和雙套。單套一首三句,每句以七字為主,也可多至十幾字,各句末頓均為單數,演唱時一人唱一個單句。雙套一首四句,也有六句或更多的,句式和單套相同,演唱時一人唱一個複句,複句由兩個單句組成。和河湟花兒兩句或兩句半的比興不同,洮岷花兒的比興僅限於第一句,且常使用固定的套語,主要用來定韻。
洮岷花兒曲調單一。和河湟花兒相比,洮岷花兒的曲調強於敘事弱於詠嘆,因而便於即興創作。臨時編造的歌詞通常稱作「散花」或「草花兒」,與之相對,世代流傳成本成套的歌詞通常稱作「整花」或「本子花」。洮州花兒和岷州花兒兩種曲調均以一個樂句為主進行變化,演唱時使用假聲,起音很高。[4]
洮州的蓮花山令以流行區域中心的蓮花山而得名,因其曲首曲末均有固定襯字「啊」,又被稱作「啊花兒」。蓮花山令屬於緊板山歌,曲調嚴謹,節奏單一,主詞每字一拍,直至句末方有少許延長。其曲首較短,僅有一個襯字「啊」,以調式主音開始,隨即上跳四度,再上跳四度或五度進入正式樂句。單套時一個樂句變化重複三次,雙套時一個樂句變化重複兩次(四句時)或三次(六句時)。全曲末句通常運用固定襯詞如「蓮葉兒」、「兩連兒」等。全曲首尾兩音相同,均為調式主音。整個曲調屬於「雙四度音列」,如以re、sol兩音形成一個四度,再以la和高八度的do、re兩音形成第二個四度。
洮州花兒一般採用獨唱或對唱,在花兒會時也可形成4至7人甚至10人的「歌攤」相互對歌。每個歌攤選出3到4名歌手各自擔任一個樂句的領唱,曲尾時全組附和。歌攤的靈魂是「串把式」,串把式需要即興創作歌詞,在前一樂句演唱的時候將下一句歌詞口授給下一位領唱者。串把式的積累和創作能力決定著對歌的成敗。[4]
岷州的扎刀令因風格高亢粗獷好似尖刀扎入人心而得名,又因其曲首襯字而被稱作「啊歐令」。扎刀令屬於寬板山歌,結構疏散,節奏多樣。其曲首旋律進行將四度上跳的屬音、主音循環一次,並將第二個主音自由延長。正式樂句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程式化的襯詞如「尕妹子哎」、「娃老子」,第二節為主詞第一、二頓,第三節為主詞第三頓,第四節為主詞第四頓。第四頓往往只有一字,故常常後面接兩個襯字,尾音一拍下滑,和洮州花兒迥異而接近河湟花兒。曲調以四度框架的五聲、六聲為主,全曲首末兩音不同,首音不用調式主音,通常用屬音或下屬音。
岷州花兒也採用獨唱或對唱,也可自發形成小組。但和洮州花兒的歌攤不同,岷州花兒小組演唱時一段均由一人承擔,因其曲尾沒有固定性襯詞,故不存在一領眾和的現象。[4]
涇渭花兒
又稱六盤山花兒、關隴花兒,在寧夏又稱山花兒、乾花兒、土花兒等[9][6],主要流傳在甘肅境內的涇河與渭河流域、寧夏南部山區及同心縣等回族聚居區、陝西寶雞、陝北、陝川交界處等地。其中寧夏山花兒與甘肅張家川花兒均已入選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涇渭花兒兼具河湟花兒和洮岷花兒之特點,還吸收了山歌和小曲的特徵並衍生出一些變體。也有觀點認為該類花兒屬於河湟花兒。
和河湟花兒、洮岷花兒相比,涇渭花兒歌詞段數不定,且一般較長。其句式有河湟花兒型、一般山歌型以及混合型,混合型是由河湟花兒與一般山歌或洮岷花兒的句式結合而成。涇渭花兒沒有曲令之稱,上述三種句式各自有不同風格之曲調與其相配,河湟花兒型歌詞多配山歌化曲調,以詞補曲;一般山歌型歌詞多配山歌和河湟花兒融合的曲調,以曲補詞;混合型歌詞所配曲調兩者皆有。這種配法可使涇渭花兒仍然保持一定花兒風貌而不至於全盤山歌化。[4]
寧夏山花兒在音樂上自成體系,和其他地區的花兒有明顯區別。不同於高原山歌的高亢,山花兒以流暢、柔和、婉約見長。山花兒的調式十分豐富,多採用級進或小三度跳進混合,迂迴前進,起伏較小。山花兒曲體節奏規整,襯詞較少,也少用甩腔手法,結尾時主音常向上作純四度或小六度滑進。此外由於寧夏山花兒多流行於回族民眾間,其曲調也受到了伊斯蘭教誦經贊主音調的影響。
山花兒的調式除了五聲徵調式外,五聲羽、角調也很多,宮、商調次之。徵調式的山花兒有不少屬於商徵型,帶有角音的也不少,但罕見含有清角音的,和常用徵調式的河湟花兒色彩迥異。羽調式的山花兒常用商羽或角羽型混合音列。角調式的西北民歌不多,山花兒中只有羽角型一種色彩,通過不同節奏和旋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商調式的山花兒多為徵商型,不少使用七聲調式。宮調式的山花兒強調do-re-mi或mi-re-do式大三度的三音小組,和中國傳統五聲調式中強調由大二度或小三度構成的三音小組有別。[6]
花兒會
花兒會是河、湟、洮、岷一帶各族民眾利用當地廟會的機會自發聚集起來演唱花兒的活動,從農曆正月中至十月底月月都有,但多集中在農閒的四、五、六月。河湟花兒與洮岷花兒均有自己的花兒會,難以盡舉,一個縣有數十處之多,其中蓮花山花兒會、松鳴岩花兒會、二郎山花兒會、老爺山花兒會、丹麻土族花兒會、七里寺花兒會、瞿曇寺花兒會已於2006年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1979至1982年的統計,甘肅洮州花兒的花兒會便有78處,參與人數少則一千,多則上萬,另外甘肅省河湟花兒的花兒會還有炳靈寺花兒會、羅家洞花兒會、崗溝寺花兒會、寺溝花兒會、板倉嶺花兒會等等[4]。青海省的花兒會據《中國民間歌曲集成: 青海卷》統計也有49個[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常見的花兒會則有二六工花兒會和長山子花兒會[10]。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則會通過舉辦花兒藝術節或花兒演唱會的形式進行花兒演出、演唱[11][12]。
蓮花山花兒會是洮州花兒最負盛名的歌會,會址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境內的蓮花山,蓮花山形似蓮花,但無蓮葉陪襯,因而歌手在演唱蓮花山令時,曲末通常運用固定襯詞如「蓮葉兒」,為其增色。蓮花山花兒會會期為農曆六月初一至初六,凡前往蓮花山的歌手皆會被當地群眾攔路問歌,對答成功方予放行。六月初一初二是花兒會的序幕,人們在蓮花山山麓的足古川零星對歌;初三初四游山對歌;初五從蓮花山向西移動至約15公里外的王家溝門,夜間圍繞篝火對歌;初六黎明歌手繼續移動至約10公里外的紫松山,登山對歌並獎勵優勝者。[4]
松鳴岩花兒會是河湟花兒最有影響力的歌會之一,會址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南約20公里的松鳴岩。松鳴岩花兒會俗稱四月八,為佛誕日,但實際日期是農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以二十八日為高潮。花兒會演唱河湟花兒的大部分曲令,其中以白牡丹令、二牡丹令等讚頌牡丹的曲令最為盛行。花兒會上還有樂器獨奏及伴奏,獨奏樂器為篳篳,伴奏樂器有篳篳、嗩吶、二胡、板胡等等。[4]
二郎山花兒會是岷州花兒氣勢最大人數最多的歌會,高潮時人數可達十餘萬。花兒會會址在甘肅岷縣城關大小南門外的二郎山,會期為農曆五月十七。五月十四下午花兒會便拉開序幕,至十七日達到高潮,十八十九日賽歌中心逐漸南移動,隨後急劇結束。[4]
老爺山花兒會是河湟花兒的歌會,會址在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橋頭鎮老爺山,會期為農曆六月初六,前後歷時三天,從初五唱至初七[2],常見曲目有大通令、東峽令、老爺山令等[13]。
丹麻土族花兒會是河湟花兒的歌會,會址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丹麻鄉丹麻灘,會期為農曆六月十三,前後歷時五天,從十一唱至十五[2],常見曲目有尕聯手令、黃花姐令、楊柳姐令等,也包含具有民族特色的土族花兒[14]。
七里寺花兒會是河湟花兒的歌會,會址在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古鄯鎮七里寺,會期為農曆六月初六,前後歷時三天,從初五唱至初七[2],常見曲目有古鄯令、馬營令、二梅花令等,除了演唱花兒外民眾還會去寺廟內的藥水泉祈神並飲用泉水[15]。
瞿曇寺花兒會是河湟花兒的歌會,會址在青海海東市樂都區瞿曇鄉瞿曇寺,會期為農曆六月十四至十六,常見曲目除了當地的碾伯令外,還有白牡丹令、尕馬兒令、水紅花令、三閃令等以及藏族民歌拉伊[16]。
2004年起,中國西北五省區開始聯合舉辦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每年一屆,時間定在農曆六月初六。首屆花兒演唱會在青海西寧鳳凰山舉辦,2009年時參與人數已達50萬,2010年更達到近百萬,是西北五省區的花兒演唱活動中歌手最多、曲令種類最多、水準最高、影響力最大、人氣最旺的活動[17],截至2021年已成功舉辦了18屆[18]。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