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指出生日或出生周年紀念的日子。
此條目論述以東亞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各地文化
東亞傳統中生日一般是按虛歲計算。某些歲數的生日特別重要,傳統上會舉行特定的儀式。嬰兒出生後第一個生日是周歲,父母會為滿周歲的子女舉行周歲禮,祝福子女健康成長。到六十歲生日有還甲儀式等。
傳統上每個生日皆有不同的稱呼。整生日指的是每逢個位數是9(女性)或者0(男性)的生日,例如59歲、60歲、49歲、50歲等。散生日是指整生日以外的生日。每逢生日個位9的生日稱為「大慶」,例如39、49、59、69、79等。每逢生日個位0的生日稱為「正慶」,例如40、50、60、70、80等
一般來說,東亞人尤其關注家中年事已高的長者,六十歲起的生日又稱壽辰、大壽,他們的生日亦同樣受重視;每一年的出生週年日都是一次家庭聚會稱為過壽、賀壽、祝壽,可以看作是一個家庭的節日。除六十歲生日還甲外,七十七歲的喜壽、八十八歲的米壽、九十九歲的白壽也特別受重視。
中國古典的民間俚俗用法,稱呼小孩子或尚未結婚年輕人的生日為長尾巴。 北方和南方都有這樣的說法,通常是指長輩對晚輩說過生日。父母會說每一年長一次尾巴。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從前醫藥不發達,嬰幼兒夭折率高,民間傳說把小孩名字取得越難聽,越能長命百歲。二是為長輩做生日是很正式的事情,小孩子過生日就不必如此講究排場。 所以家中長輩叫做壽,至於小狗子們就叫做「長尾巴」了
年齡 | 名稱 | 適用性別 | 由來 |
---|---|---|---|
11歲 | 干壽 | 共通 | 「干」字分解得「一、十」,故為歲。 |
士壽 | 男性 | 「士」字分解得「十、一」,故為歲。 | |
土壽 | 男性 | 「土」字分解得「十、一」,故為歲。 | |
12歲 | 王壽 | 共通 | 「王」字分解得「一、十、一」,故為歲。 |
13歲 | 豆蔻 | 女性 | 「娉娉嫋嫋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杜牧贈別詩) |
舞勺 | 女性 | 「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禮記》) | |
15歲 | 志學 | 男性 |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 |
笄年 | 女性 | ||
16歲 | 破瓜 | 女性 | 古人將「瓜」拆開為兩個「八」二者相加得出 |
二八 | 女性 | ||
20歲 | 弱冠 | 男性 | 「二十曰弱冠」(《禮記》) |
30歲 | 而立 立年 |
男性 | 「三十而立」(《論語》) |
壯室 年壯 |
男性 | 「三十曰壯,有室」(《禮記》) | |
35歲 | 花年 | 共通 | 「花」異體為「芲」,拆成「艹八七」,為 |
40歲 | 初老 | 共通 | |
不惑 | 男性 | 「四十而不惑」(《論語》) | |
強仕 | 男性 | 「四十曰強,而仕」(《禮記》) | |
48歲 | 桑年 | 共通 | 古文字作「桒」,為四個「十」及一個「八」,合成四十八 |
50歲 | 杖家 | 共通 | 「五十杖於家。」(《禮記》) |
中老 | |||
天命 知命 |
男性 | 「五十而知天命」(《論語》) | |
大衍 |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易經.繫辭》) | ||
艾服 | |||
艾年 | 共通 | 「五十曰艾」(《禮記》) | |
60歲 | 耳順 | 男性 | 「六十而耳順」(《論語》) |
杖者 | 持杖者 | ||
杖郷 | 共通 | 《禮記》 | |
61歲 | 還曆 | 共通 | 干支為六十年循環一次 |
華壽 華甲 |
共通 | 「華」字可以分解為6個「十」和「一」,故為 | |
64歲 | 破瓜 | 男性 | 古人將「瓜」拆開為兩個「八」,二者相乘得出 |
68歲 | 葉壽 | 男性 | 葉(艹枽)字拆成「艹卋木」,有六個「十」和一個「八」,合成六十八 |
70歲 | 古稀 | 共通 | 「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曲江」) |
從心 | 男性 |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 | |
致仕 | |||
杖國 | 男性 | 禮記 | |
懸車 | |||
踰矩 | 男性 | ||
77歲 | 喜壽 | 共通 | 「喜」的草書可分解成「七十七」 |
80歲 | 八十路 | 共通 | |
傘壽 | 共通 | 「傘」的簡寫(仐)可分解成「八十」 | |
下壽 | 共通 | 中國古代傳説 | |
杖朝 | 男性 | 禮記 | |
81歲 | 半壽 | 共通 | 「半」字可分解成「八十一」 |
漆壽 | 共通 | 異體作「柒」(氵/七木),拆為「三」與「七十八」,故為歲。 | |
盤壽 | 共通 | 日本將棋棋盤為「九乘九」格,合為 | |
88歲 | 米壽 | 共通 | 「米」字可分解成「八十八」 |
90歲 | 卒壽 | 共通 | 「卒」的簡字(卆)可分解為「九十」 |
95歲 | 珍壽 | 共通 | 「珍」字之左可解為「十二」,右則為「八三」,故為歲。 |
98歲 | 雜壽 | 共通 | 「雜」的簡字(杂)可分解為「九十八」 |
99歲 | 白壽 | 共通 | 「百」中去「一」,故為歲。 |
100歲 | 百壽 紀壽 |
共通 | 1世紀 = 100年 |
中壽 | 共通 | 中國古代傳說 | |
期頤 | 共通 | 《禮記·曲禮上》 | |
100歲以上毎年 | 上壽 | 共通 | |
102歲 | 泊壽 | 共通 | 「泊」字拆為「三、白」,和為歲。 |
108歲 | 茶壽 | 共通 | 「茶」字分解得「十、十、八十八」,得歲。; 另有「艸」字頭解為「廿」之說法,故為「廿、八十八」,亦為歲。 |
不椊 | 共通 | ||
111歲 | 皇壽 | 共通 | 「皇」字分解得「白、一、十、一」,故為歲。 |
川壽 | 共通 | 「川」可以看成111 | |
111歲以上 112歲以上 120歲以上 |
珍壽 | 共通 | 由於能活到這麼長壽是相當珍稀的事(此為義解,與95歲之字形解不同) |
117歲 | 柏壽 | 共通 | 「柏」字拆為「十、八、白」,和為歲。 |
118歲 | 栢壽 | 共通 | 「栢」字拆為「十、八、百」,和為歲。 |
119歲 | 頑壽 | 共通 | 「頑」字拆為「二、八、百、一、八」,和為歲。 |
120歲 | 昔壽 | 共通 | 「昔」字分解得「廿、百」,故為歲。 |
大還曆 | 共通 | 第二次還曆之年 | |
上壽 | 共通 | 中國古代傳說 |
君主的生日更是重要,會有特別的名稱,也是全國的節日。如唐代皇帝與二戰前的日本天皇生日稱為天長節。中國明代、清代每逢遇到皇帝生日、登基等慶典時,還有加科考試,叫做恩科。若正科與恩科合併舉行,則稱「恩正併科」。光緒三十年甲辰(1904年)是慈禧太后七十大壽,當時稱「萬壽節」,普天同慶,科舉加試「恩科」,最後由劉春霖中狀元。次年(1905年)科舉被廢,劉春霖成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
在希臘文化裡,希臘人相信人人都有一個精靈保護。精靈在人出生時已在旁侍候,並且看顧他的一生。這個精靈跟某個神有神秘的關係, 而精靈所看顧的人正是在這個神的生辰出生的。羅馬人也有同樣的看法。這個觀念一直流傳下來, 至今還可見於有關守護神、仙母和主保聖人的信仰裡。
在蛋糕上點燃蠟燭的習俗源於希臘人。希臘人在圓月般的蜜餅上點燃小蠟燭,然後放在阿耳特彌斯神的廟壇上,以供奉這個月神。根據民間的傳統信仰,在生日點燃的蠟燭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使願望實現。自人類開始設壇祭神以來,點著小蠟燭或燃起祭火已有神秘的特殊意義。點燃生日蠟燭是向過生日的小孩表示敬意,能為小孩帶來好運。道賀和祝福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這個習俗來源於魔法。生日賀詞能夠給人帶來好運或厄運。因為在生日這一天人跟惡魔比較近。[1]
今天與慶祝生日有關的各種習俗源遠流長,都起源於魔法和宗教。在古代,祝賀、送禮、慶祝、點燃蠟燭等習俗, 旨在保護當天滿周歲的人不致被邪靈傷害,並確保他在未來的一年安康。
日期定義
對於生日到底是哪一天,不同的國家和文化傳統對此定義並不一樣。所以東方人和西方人在解釋生日上,往往會產生分歧。這是文化差異帶來的顯著特徵之一。
傳統上漢字文化圈的生日記錄方法跟西方大相逕庭。新的一歲開始於農曆新年,也就是說農曆新年過後,每個人就長了一歲。所以新年「辭舊迎新」的意味裡面還有歲數的一定含義。而一般過生日還是習慣使用農曆。所以現代公曆和農曆並用的東亞地區如中國、台灣、朝鮮半島、越南、琉球,每個人可以有農曆和公曆兩個生日。因為農曆紀年法是一種經過修訂的月曆,與月亮的公轉周期有關,所以每一年農曆生日對應的公曆日期皆不相同。一般來說,每個人的19、38、57、76和95歲的生日中,總有幾次陽曆和農曆是和出生那一年相吻合,但並不是每個人的19歲生日都是陽曆農曆同一天,而是在前後一天,更有可能一生也不會重疊。[3]
- 實歲:準確的年齡計算方法,為法律所採納,以胎兒誕出母體之日起算,出生算0歲,以後每跨一次生日就加一歲。
- 虛歲:不同地方有不同算法,大抵為胎兒誕出母體之日時即算「1歲」,以後每跨一次農曆新年(注意不是生日)就加一歲。
西方人的生日日期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日期就是出生的那一天的公元紀年法的公曆日期。若生日正好是2月29日的話,每逢閏年才會有生日。
慶祝方式
每個人的生日是對個人來說較重要的日子。生日代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人到了80歲以後即算是「高壽」,所以這個歲數去世的人的葬禮也稱為「笑喪」、「喜喪」。
生日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個特別的日子,所以一般過生日的人都會受到朋友和家人的特別待遇。所以小孩子都對自己的生日十分的期待,甚至希望早點到來,但是成年人(尤其隨著年紀增長)可能就沒那麼期待了,因為又有人來祝賀自己老了一歲。除了聚會之外,還會備有禮物送給過生日的人,一般來說都會得到許多朋友和家人送的禮物。
週歲是嬰兒出生後過的第一個生日,傳統上會有特定的慶祝活動,稱為週歲慶,會舉行抓周,並請親朋好友到家中吃頓飯,來家中吃飯的外來長輩或朋友會包紅包給這位小孩,祝福小孩。
老年人喜歡隆重慶祝整十整五或一些特殊意義數字的歲數的生日,稱為「做壽」,如五十大壽、六十大壽(還甲)、六六大壽(66歲生日)等等。
在中國南方,幫小朋友過生日時會煮一些白色的雞蛋,然後再將雞蛋染紅給小孩吃。
在多數英語及西方國家,人們在生日聚會上唱《祝你生日快樂》歌,以祝福過生日的人。一般是在生日派對上有人捧出點燃生日蠟燭的生日蛋糕時大家齊聲歌唱(通常要關閉電燈,並保持房間黑暗)。
「生日蛋糕」一般是一種裝飾的非常漂亮的蛋糕,而且在端上來的時候上面要插上與壽星年齡一樣多的蠟燭。壽星要默默的許個願望,然後吹滅蠟燭。這是因為古時歐洲人相信煙是能升上天堂的,許願後吹滅蠟燭,就代表願望能隨著煙傳達到天空。而如果是一口氣就吹滅了所有的蠟燭,那麼願望就可能實現。如果沒有一口氣吹滅,則「預示」著,可能接下來一年有什麼不順利的發生。
有種說法認為如果把願望說出來就不靈了(有時最後一個願望必須說出),也有些人認為這只是一種迷信。壽星一般要切蛋糕的第一刀,除非是太小的幼兒父母才可以代勞。
如果生日聚會在餐廳舉行,通常也會唱生日歌。餐廳的服務生可能還會領唱,接著就會送上餐後甜點(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蛋糕,可能免費也可能要收費)。這個餐後甜點可能用一些發光的東西代替蠟燭。餐廳的其他顧客一般會加入進來一起祝福,唱歌。在一些餐廳還會有特別的非傳統生日歌曲和舞蹈表演。
對於一些特別的生日或是因為蠟燭的數目會有引起火災的風險,因此特殊的蠟燭可能會取代實際的多個小蠟燭。這些蠟燭做成數字的樣子,例如5歲生日可能在蛋糕上點一支數字5形狀的蠟燭,50歲生日點一支數字50形狀的蠟燭就行了。
孩子們的生日聚會通常比較有趣,還會有許多有意思的遊戲例如「老鷹捉小雞」、「驢尾巴」、「大風吹」、「敲擊糖果罐」(hitting piñatas)等。成年人的生日聚會就比較正式了,通常是在一家餐廳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不管在什麼年齡,這些聚會的目的都是讓過生日的人感到非常的幸福快樂。有個笑話這樣講,生日有時被叫做一年內最美好的一天,生日後一天則是一年最糟糕的一天,因為到下一次生日還有一年呢!
有個做法叫驚喜聚會。有時人們故意裝作把某個人的生日忘記了,讓要過生日的人感到自己被忽視了,而實際上大家都在暗中準備驚喜聚會。相反的,很多人對這個聚會也是守口如瓶,因為大家對這個聚會都很期待。
現代人除過自身人類之生日外,若知道家中寵物出生日期,亦可能為寵物舉行慶生會[4],特別為寵物準備美食。
其他稱謂
「生日」一般指生者的出生周年紀念日;對於已去世者的出生周年紀念日,中文一般稱生忌,尊稱「冥誕」;「誕辰」一詞既可用於生者,也可用於故人。[5]
「生日」是出生的周年紀念日,以出生的月日為準;對於精確的出生當日(年月日)一般稱為「出生日期」,而不稱呼「生日」。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