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道教在早期以從中國大陸移居過來,信奉道教的道士和百姓為基礎,屬(火居道)的傳統,又可再分為南、北二大派別:臺北桃園宜蘭地區有自稱「道法二門」,其道士只做喜慶吉事、不做喪事,北部喪儀是找釋教(瑜伽教)的香花僧;新竹為正一嗣壇派下以及南部自稱為天師門下「靈寶派」,喜、喪事都做,俗稱「烏紅搭」。[1][2][3]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5年2月6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2月6日) |
傳入臺灣的道教,傳承自福建、廣東的正一道傳統。正一道的道士家設「壇靖」,居於民間聚落,設齋醮行法事,世稱為「火居道」,這相對於出家修行,居住在宮觀清修的全真道,世稱為「出家道」。閩、粵兩省以正一道為主,隨明末清初的移民來到臺灣,泉州、漳州及粵東之客家人,均有正一道的道壇道士跟隨遷移,設壇於各移民的聚落內,已有一、二百年左右的歷史[4]。
泉州籍優勢區的正一道壇,主要分佈區域為雲林、嘉義以南的縣市,還有其他多泉籍移民的北部區域,其中,新竹林家的林汝梅,清代時曾至龍虎山受籙學法,回臺後成立「正一嗣壇」。此派道士以齋法拔度為主,亦行吉慶醮典、作三獻,既度亡又度生。漳州南部與相鄰粵東客籍,其移民較多的分布區,主要在北部。這派為「道法二門」,平常以三奶派(閭山法)小法事為主,如祭解的補運、改運法事、禳星及安太歲、安神位;遇到寺廟慶成祈安或神明慶生,則以正一派道法舉行醮儀、作三獻,以度生為主而不度亡[4][2]。據研究,「道法二門」 在臺灣是「道場」醮儀及「法場」驅邪儀式的合稱,指「天師道」和「閭山法」。在福建詔安的客家發源地,則為醮儀範疇中的道、法傳統,指「天師道」(師/張天師/龍虎山)和「混元法」(聖/北帝/武當山)[5][1][6]。
龍虎山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在1949年12月來臺[7],並先後成立「臺灣省道教會」與「中華民國道教會」,想要將道壇道士納入「奏職授籙制」。其後,第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也以嗣漢天師府名義繼續授籙;「道教會」則為三清弟子和道士舉行傳度之儀,並和斗堂合作,推廣二戰之後傳入臺灣的「福州禪和派」。除在福州籍中傳布,這一派也逐漸通行於部分道廟[4][2],其科儀以誦經和唱贊為主[8]。一般認為福州禪和派的形成,源自北京任官的福州人,吸取北京白雲觀及華北全真科儀,又揉合福州當地的正一道及佛教經誦。禪和派以正一天師門下自居,傳來臺灣以崇奉斗姥為主,為人拜斗祝壽,也作度亡齋事[9][10]。其道壇稱斗堂,多以「堂」為名,有別於道法二門和靈寶派道壇是以「壇」來命名[11]。
全真道本起自內丹北派,後和南派交融,兩者合流。創教之初強調內功、外行並重,後基於傳教需要,又引進齋醮科儀之法事[12]。全真道在二戰前傳佈有限[13][14][15]。二戰後,少數的全真道出家道士及在家居士因國共戰爭抵臺,傳揚全真教法,以龍門宗丹法和伍柳丹法為主。其他非全真道的臺灣丹道團體還有內丹西派丹法、隱仙派丹法、天帝教、崑崙仙宗等。兩岸交流後,也有人遠赴中國大陸,拜全真道士為師,然後回臺傳播全真道[16][17]。
臺灣道教的道法傳承,沿襲自祖先的原居地,而在本地發展。除依「家傳制」由父子相傳,而少傳外姓;亦有「師受制」,拜師奏職,師徒相授。兩任張天師有意推行龍虎山的「受籙制」,但並不完全,仍多有按舊制而受籙奏職者。近年兩岸往來後,漸有組團親赴龍虎山受其法職者。除師受奏職或天師奏職外,道壇亦多登記於「道教會」名下,成為其個人會員[4]。
根據劉枝萬的研究,臺灣的道教和民間信仰具有三種類型的神職人員:1)道士;2)法師;3)靈媒,三者具有複雜而密切的關係[18][19]。道士即全真道或天師門下的各類道派,在臺灣主要為道法二門和靈寶派等。臺灣道士大多為在自家開設道壇的火居道士,配合地方宮廟之醮儀期程與應民眾之法事需求,提供其宗教服務[18][20][21]。
法師則來自地方的驅邪儀式傳統[18][22]。在巫覡、道教、佛教三者的交互影響之下,中國民間信仰有「法派」的法術流傳。這類法派法術,除了道教的道法系統,還混雜佛教(密教系)的「瑜伽教」(即釋教香花僧)術法傳統。巫覡採納道教及佛教之神祇名諱、科儀經典,而施行術法,形成各種法派的法術,如閭山派(陳靖姑)、瑜伽教(釋教,穢跡金剛、龍樹醫王)、普庵派(普庵禪師)、梅山教(張五郎)、法主公派(張聖君)。這些法派法術通行於湖南、江西、福建、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一帶,又以閩、臺受影響最深[5][23][3]。
靈媒指乩童、尪姨、鸞生等,是藉神明附體而替神明傳達神諭的人[24]。乩童經常作為道士的伴隨,為信眾解惑或驅魔鎮煞[25]。在清末,又出現了以「扶鸞降筆」來傳達神意的宗教組織,其宗教建築稱為「鸞堂」,扶鸞者稱為「鸞生」、「鸞手」(跟乩童有別,是請神明降臨鸞駕,在沙盤上寫字降旨;乩童的降乩是神明直接附體而陷入附身狀態)[26][27][28],以儒家義理教化百姓作為宗旨,自稱「儒宗神教」或「聖教」。崇奉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等「恩主公」的鸞堂[29][30],如臺北行天宮等[31],此類為恩主公信仰,另一類則為母娘信仰,如一貫道、慈惠堂等。
臺灣歷史文獻中,另有「齋教」這個以「在家」持齋修行為特色,融合儒、釋、道的民間教派,主要指龍華教、金幢教、先天道這三個中國秘密宗教,其宗教建築稱為「齋堂」。其中,金幢教、先天道最重內丹修持,而龍華教與佛教關係密切。二戰後,受到佛教及一貫道的夾合競爭,齋教已沒落[32][33]。其齋堂除了轉型為佛寺,也有變成其他宗教,比如鸞堂、一貫道道場或是慈惠堂的情況[34]。
風水師、擇日師、算命師、卜卦師等鑽研術數者,則自成一類,稱為術士[19]。有些道士也會兼營風水、擇日、算命、看相、卜卦等一兩種或數種術數,為信眾服務[18]。
顧廟的俗人為「廟祝」,為看顧寺廟的人,俗稱廟公、廟婆。採「管理人制」的寺廟,通常由管理人兼任,採「管理委員制」的寺廟,由管理委員會聘總幹事擔任,主要工作為總管廟務,負責廟宇的環境清潔、神明祭拜[35][36][37][38]。有些廟祝可能還會解籤、卜卦、算命,或作驅邪、收驚、開光等簡單法事[39][40],不過這些宗教儀式服務也可能是由廟方聘請道士、法師常駐廟宇來提供[18]。若是道士或僧人受聘作為寺廟的管理人,則稱為「住持」[41]。
在傳統民家顯要位置的大幀神明圖像,稱為「神明彩」,通常是以觀世音菩薩為主,搭配媽祖、關聖帝君、灶神、土地公,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教授李文環表示:「這幾尊神明是台灣民間信仰裡面最受大家供奉的神。」[42]
各廟宇則供奉不同的「主神」,如行天宮的主神是關聖帝君,龍山寺主奉觀世音菩薩,大龍峒保安宮的主神是保生大帝[42]。根據《重修臺灣省通志》在1981年(民國70年)的統計資料,臺灣寺廟所供奉的主祀神前二十名,依序為:王爺、觀音、媽祖、釋迦牟尼、玄天上帝、土地公、關聖帝君、保生大帝、三山國王、中壇元帥、神農大帝、清水祖師、玉皇上帝、三官大帝、開臺聖王、開漳聖王、城隍爺、孚佑帝君、王母娘娘、廣澤尊王[43]。根據內政部2019年(108年度)的「全國宗教資訊系統資料-寺廟」,廟宇主祀神前十名,依序為:王爺、土地公、釋迦牟尼、觀音、媽祖、玄天上帝、關聖帝君、保生大帝、中壇元帥、陰神厲鬼[44]。(陰神厲鬼為有應公、大眾爺之類,其名稱眾多,民國70年的通志統計資料有可能未併作同一類)另外,虎爺在臺灣也很常見,但大多是作為配祀神出現[45][46][47]。
臺灣亦有一些廟宇供奉其他重要的道教神祇、仙人,如三清道祖、地母娘娘、紫微大帝、太乙天尊、斗姥元君、雷聲普化天尊、張天師等等。一些廟宇供奉的無極天尊、無極老祖、玄玄上人、無極老母、無生老母等等,則有鸞堂和中國祕密宗教(如先天道)的淵源[48][49][30]。
至於道士作醮所用的壇場畫、掛軸,主要用在內壇,為道士作法事和迎請神靈的空間,外壇則設紙糊神像讓信眾參拜。主要的神像掛軸有三清、玉皇、紫微、三官、天師、北帝、四府(天京、地府、水國、陽間眾神)等。大致來說,內壇的儀式空間,正面為三清壇,供奉三清道祖,其左為玉皇上帝,或增掛太乙救苦天尊,右為紫微大帝,或增掛雷聲普化天尊。對面為三界壇,供奉三官大帝,其左為師壇(龍虎山),懸掛張天師,右為聖壇(武當山),懸掛玄天上帝。其間設有四大護法元帥護衛壇域,接連四府。內壇左右兩側為天京、地府、水國、陽間眾神,浮空而行,朝謁三清。具體佈置又會因所用齋醮儀式、派別傳承、特定場合需求等原因,有所增減調整[50][51][52][53][54][55][56][57][58][59]。
日治時期末期,採皇民化政策而壓抑道教。但台灣道教仍蓬勃發展。台灣道教從傳入以來就承襲閩南文化的道教特性,到現代仍保有此特色。除了正一道外,全真道亦於近幾年大陸改革開放才傳入台灣。
清微派、禪和派、全真派 ,靈寶派
依申請年份長久排列
劉林兩派派詩: 劉厝派 興、良、明、應、德、金、真、合、太、和 林厝派 忠、正、演、金、科、翀、漢、通、玄、蘊
林厝派的探討,查訪林昌桐.勞格文從饒平黃崗沿海一帶開始田野調查 大陸夏校(昔稱寨後)坪溪(彭溪)一帶的訪查.劉厝並不是客家人,是潮州人。 20代 林榮練 21代 林欲東(錦真) 22代 林汝 夯,
江道士的資料:祖師 劉古泉、劉守心、劉典清、劉玉玄、張百二、張茂賢、張雅哲、江法耀 天師教傳承地區:官陂、霞葛、秀篆 混元教傳承地區:太平、浮山
台灣北部道士和福建某些地區-如龍巖、山格、金山及廣東饒平等地,都稱其傳承與三奶信仰有關。而客家平和的兩名道士及詔安客家的江姓道士都認為三奶派的儀式並非正派的儀式。結論:現今台灣北部所見的道教科儀很可能是1820年由林厝祖先從南陂(詔安)傳進台灣的。香辦的傳說可是說是林/劉二派合作之初的一個變形的回憶。
邱金滸 - 黃金興(法真) - 黃觀開(合耀) - 劉金凌 - 黃金興- 黃觀海 (黃乾,號合發)- 朱堃燦
黃係來自饒平的客家人 祖藉饒平是否也是客家人? 劉金鳳 - 劉朝宗(真源,宏達) - 劉國賢 - 劉國渙 -朱傳斌(大通)- 朱 燦(太輝) 來自南靖的劉國煥家族後來完全取代了祖藉饒平的劉氏家族。 據邱望乾(劉金滸弟孫)說: 劉清風(劉師法、劉嗣法) – 邱金滸
高雄苓雅區孫氏道士家族分支
明玄道院 孫番賓 高雄市苓雅區 自強三路 第一代:孫宇 第二代:孫萬 第三代:孫番賓 第四代:孫懷玉 中國道教會名譽理事,監察員,高雄道德院符 籙部住持 道教會高雄分會理事,天師府大法師等職。
報應壇 孫文章 高雄市新興區 泰明里 第一代:孫宇 第二代:孫萬 第三代:孫全 第四代:孫文章
清源道士壇 陳明監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第一代: 孫番賓、陳明監 應化壇 孫讚成高雄市三民區 第一代:孫宇 第二代:孫萬 第三代:孫全 第四代:孫讚成
壹、緣起 本宗壇由 李游坤 先生(道號玄正)於民國八十六年 農曆八月二十三日 創立。玄正道長乃基隆廣遠壇李松溪道長嗣男,自幼秉質純正,薰習祖傳道法精髓,長大除受現代醫學院高等教育,更拜師深造精研性命雙修之學,充實正統道教相關專業學能。由於本著發心弘道的使命,不斷努力精進的研究,並長期接受其父嚴格教導,與實際傳道濟世的體驗中,深感中國傳統道教大道不興,正法不彰,人心陷溺,有待濟度;尤其師道蕩然,道紀廢弛,部份道徒不知反省自厲,邪法亂行,以致社會對道士形象認識偏頗,頗令有志之士痛心。故秉承父志,成立宗壇,揭櫫教化根本,實際落實道教教育,宣揚道德正信,以期興隆道化,濟死度生。
開宗立壇以道教教育為本務,首重道徒內修,人格品德,自我教育;以戒為師,確立師道,以道教化,傳道為教;立道德之教,弘揚正信信仰,振興道教為宗旨。 祖傳道法法派派詩(正一道教): 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和,至誠宣玉典,忠正演全科, 沖漢通玄蘊,高洪鼎大羅,三山愈興振,福海湧洪波。
守真道房自道光己亥年(西元一八九三年)家傳道法至今.根據田野調查所得之手抄本及及口述道壇資料.追溯至第一代習道始祖乃為陳尚.其學道因緣頗為特別.為由儒轉道的一轉典型.據傳本身原是讀書人.由於道光至咸豐年間文學及鄉塾盛行.陳尚乃有機會學習文學.故學成之後即赴閩省應科舉式.在科考不第的情況下.一時無顏回鄉.便流落在廈門 某日陳尚夢中夢見一位身形魁武.圓眼凸額.身穿陰陽八掛袍的奇人對陳尚說道:你無功名但是有官運.陳尚不解既無功名何來官運.欲在請教奇人.奇人乃答這是天機.陳尚欲再追問便夢醒. 由於陳尚能讀書通文事乃隨當地道壇工作.幫忙抄寫科儀書及文檢.日子一久陳尚也對道學著迷.乃下場學習演法.陳尚道行日漸精進.其師尊授與法職其中一句揚法仙官.令陳尚茅塞頓開.乃想起道士的法職在古代即是官職.自己的官運便是在此.習道的心便更加堅定.. 陳尚在習完師傳法門中的道法符籙後.便拜別師尊返回臺灣.一回到家鄉.親朋戚友便蜂擁而至.以為陳尚以考取功名.一問之下陳尚乃說出自己尚未考取功名眾人嘩然.陳尚才慢慢道出自己在廈門的經過.並拿出師尊所授之法職.一時間眾人大喜抬著陳尚出門遊街好不熱鬧.陳尚想起自己未到廈門前鄉內廟宇醮會.陰陽法事都需到外地聘請法師.極為不便如今學成歸來自己鄉內便有法師可以為民服務.難怪眾人歡喜 陳尚回鄉後便開設道壇吸收有志之士學道.一手調教出前後場.將他的儒生事業轉向道教.其子陳婦螺在清廷割臺後.因日本政府的壓抑及禁制.使他無法大展所習之道法.但對其父所傳之科儀符籙都晚整的保存下來.以供代代流傳 到了第三代陳清標奠定了守真道房在中部道壇的地位.關鍵就再他一生享九十二歲高齡.剛好經歷了日本及國民政府不同統治的兩個階段 這是跨政治經濟及文化的一代.在兩種不同的宗教政策下其能善巧適應不同的時代環境.發揮一位道教人的適應能力.早期陳清標在私塾中學習漢文.對於道士講究經典文字道經文檢書寫.是一種基礎的教育.在音樂唸唱.腳步手路在日人文化政治下比較困難情況下.從小就由父子相傳.所以光復前的陳清標已具道士的基本涵養.是為傳統家傳制的專業訓練 光復後.在國民政府的經濟政策下.逐漸展開新的發展方向.在宗教政策上不再對道教進行壓抑.道教從危機中獲得轉機.正是一個讓跨越兩個朝代的年輕人.決定其前途方向的契機.一是趁著國民政府開發就業機會.重新開展一種謀生的事業.另一則是傳承舊有的職業設法在出發.正值青壯年的陳清標.年當四十左右.在父子相傳制的傳統下.決定負起責任持續守真壇的壇號完成第三代的家傳任務.由於這身父祖兩代相傳的本事.既已學習三十餘年.地方上有關的道教事務也順利承接.自是形成一種時勢.家族聚落都促使他需承擔起傳承的任務 陳清標在傳承家傳道法後.抱著學無止盡的信念.選舉前往彰化北斗.因為當地有名的道長有東門陳良及西門的許宗兩位道長.兩位道長在道法成就上都能開啟道業.陳清標即拜陳良為師.以期精進道法.在習完陳良派別的道法後.陳良授其法職 正一盟威經籙神霄都督護法仙官掌判雷霆院府事兼理陰陽主行科事 陳法本 確定其在道教行內的道長身份在竹山地區建醮.聘請六十三代天師鑒醮.張恩薄天師見陳清標所學集靈寶派及正一派之精髓.知此人在道法上確有所長.見其在鄉里間極受尊敬知其在道務推廣上盡心盡力.授其(宏揚道教大法師)之稱.陳清標聞後即拜天師為師.天師即密傳道法妙訣符籙等等.使陳清標道行又更上層樓.陳清標所傳之弟子及再傳弟子廣佈在竹山.鹿谷.名間.二水.北斗.田中.芳苑.二林.等等 陳清標生三子.長子樹培學道十餘年轉任警察 次子樹榮有意傳承道業.唯因早逝未能如願.三子信三也能當任醮場的都講.目前樹榮之子光村(東成)以陳清標嗣孫的身份傳承家傳道法 第五代主持陳光村自幼年追隨先祖父陳清標.受聘四處修齋建醮如王功福海宮.豐原慈濟宮.芬園寶藏寺等等醮務演法.退伍返鄉之時先祖父耳提面命陳光村即日起掌理守真道房之所有道務工作.祖父在後指導陳光村身受掌理之職.但因道班人員皆為陳東成的長輩.都是三朝元老 叔公輩.叔伯輩.習性難改所有陳光村廣收門徒前前後後十餘人分佈於南投彰化.也使守真道房注入新血.為精進道法陳光村再拜師叔田尾慶妙壇林進興為師 陳光村受聘主行的醮事包括西螺廣興宮五朝清醮 彰化建寶寺三朝醮 竹山巧聖仙師廟五朝入火安香福醮 芬園寶藏寺重建入火安香三朝醮 芬園進安宮 潮賢宮 太安宮 二林泰興宮 芬園北玄宮等等三朝五朝醮事 為了傳承家傳道法授長男廷佑次男廷彥擇日堪輿陰陽法事 道教科儀禮節 幸遇中國嗣漢張天師府第六十五代張意將天師 收入門下聘廷佑廷彥兩兄弟為御前演法大法師之職繼承竹山守真道房道務工作追隨天師四處傳渡教法
現今鹿港較著名為清乾隆末葉來臺發展的施家道壇,迄今已傳至第七代,家族中分別立有「混元壇」、「達真壇、「守真壇」與「保真壇」等。
臺灣道教的本土道士主要教務一則度生,一則度死。所謂度死,乃是俗稱做功德的喪葬拔度齋事科儀。度生法事又可分為祈福與驅邪,前者有建醮、謝平安、做三獻等社群法事,而驅邪則指安胎、起土押煞、補運制解等常民法事。道士又因派別或是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稱呼,通常臺灣話通稱道士為師公,若再依教派或是地域細分,紅頭師公(紅頭道士)只專門度生,烏頭師公(黑頭道士)專門度生與度死。然而,紅黑頭的區分僅在部分地區有此度生、度死之區分,並非絕對。不論紅黑頭,臺灣道士多可追溯其源頭自福建與廣東一帶,多屬正一派傳衍。 雖然臺灣本地道派豐富,各道派各有所長,但其所本之科儀內容皆可源自唐宋甚至魏晉時期的傳統。以往,因祖籍與習俗不同而每個道派有其區域優勢,但是近年因為交通發達以及網路傳播迅速,各教派發展已經不再受地域限制。
臺灣道教近年以教團組織工會,稱為道士職業工會,是從事道教教務的法師與道士所成立,為保障神職人員社勞工福利,並辦理一些職業訓練課程,因職業化也是屬於勞方的一種。
建醮吉事科儀: 發表(或玉壇發表)、啟請祝聖、獻供、演拜經懺、分燈、宿啟、朝科、進表、入醮降帝、施放水燈、普施孤幽、謝壇圓滿等等。基本上臺灣流行醮事科儀從一朝始,至一朝宿啟、二朝、二朝宿啟、三朝、五朝或以上,最多曾做至四十九朝之羅天大醮。建醮還會依目的不同而增列不同科儀,如慶祝廟宇落成之慶成醮、祈求平安之清醮、禳災之水火醮、普度孤魂的普度醮、禳瘟災而有王醮、也有依拜斗法會而成的禮斗醮甚至是慶祝神明聖誕之生日醮,十分多元。 拔度齋事科儀:發表,啟請,引魂,度人經(上中下),普施,赦罪水懺(上中下),藥懺,開城,放赦,沐浴,解願,路關,擔經,過橋,入厝,化庫,謝壇圓滿。此為最基本之拔度齋事,另可增加其他科儀,最多可做至三朝黃籙大齋。
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提供資料顯示,台澎金馬地區現有包含玉帝廟、媽祖廟、玄帝廟、太子元帥廟、王爺廟等等種類的宮廟共8000間以上,利用民房設立之中型道壇約在10000間左右無數,傳教人員28,000餘人,信眾在8,000,000以上(佔全臺灣人口三分之一以上),但此數字部份與佛教有重疊情況,台灣民眾許多同時信奉佛道二教。[6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