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地鐵八通線

北京地鐵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地铁八通线
Remove ads

北京地鐵八通線連接中國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站通州區環球度假區站,是北京地鐵的一條東西向的地鐵路線,全長23.4公里[1],共設13座車站,在北京軌道交通路網圖得標識色為 Pantone 1807C [3],與1號線相同。

快速預覽 北京地鐵八通線, 概覽 ...
Remove ads

八通線是1號線的東段延長線,2000年12月啟動準備工程[4],2001年12月28日全線開工,至2003年12月27日竣工通車。其承擔著連接北京中心城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河西片區的軌道交通聯繫功能,在四惠東站與1號線接軌,直通運轉[註 1]。現時在北京地鐵的相關營運公告上,「八通線」一名已不再獨立使用,而是與1號線並稱「1號線八通線」[5]

Remove ads

路線

2021年8月29日與1號線貫通後,1號線列車在通過四惠東站後,高架跨入京通快速路路中預留的隔離帶駛入八通線的新起點站高碑店站,並沿京通快速路向東至八里橋進入通州區後,沿京津公路南側敷設,到達北京環球度假區內的環球度假區站,並設置土橋機廠。共設有11座車站,其中2座為地面站,9座為高架站。[6]八通線南延路線全長4.5公里,其中地面線約420公尺,U型槽約600公尺,其餘約3.73公里為地下線,設2座車站[7]。其中花莊站環球度假區站區段,列車靠左行駛[8][9]

歷史

八通線的規劃方案於1990年代初的北京地鐵規劃方案中確定了朝陽段的路由,故1990年代建設的京通快速路在雙向中間的隔離帶預留了地鐵路線及車站的位置,為八通線的建設創造了條件[6]。但路線在通州區境內的路由曾有多種方案:最初的方案到達北苑環島後繼續向東,沿著老城區的主要道路新華大街布置,但是新華大街紅線較窄,地下管線密布,不論高架還是地下路線均存在建設困難;90年代初提出第二種方案,在北苑環島沿京津公路向東南,到果園環島附近沿運河西大街向東高架,直至運河邊,這一方案照顧了當時正在開發的居民區,施工難度也較小,但由於資金問題八通線並未在當時建設;到1990年代中期,當時新推出的北京市總體規劃中,通州新城的中心向南轉移,此時八通線的路線再次向南改動,從北苑環島一直沿京津公路向東南布置,即現在的路線[10]

八通線沿用原北京地鐵一線中「復八線」(復興門至八王墳,復興門站四惠東站)的命名方式,雖然起點實際上在「八王墳」以東,但仍取起點「八」王墳和終點「通」州的首字命名。然而作為郊區路線,由於最初規劃時對客流量的估算過於保守,八通線並未如復八線一樣與原有路線直通運轉,而是在四惠、四惠東兩站採用分散轉乘的方式與復八線相連。但在實施前,設計部門還是在四惠東站西側預留了一段無構造柱空間,方便日後對軌道進行連接。

2003年12月27日,八通線竣工通車。路線開通之後,從通州可以實現「半小時進城」,相較當時已十分擁堵的京通快速路的車速來說快得多[11]

最初的一段時間,八通線採用了曾在13號線營運的3節編組的過渡列車[12],後來隨著列車到位,2005年5月按照設計啟用了4節編組列車[13][14];而由於八通線沿線以住宅為主,很快就遇到了擁擠的問題[15];而八通線通車本身同時也加劇了通州新城的房產開發,沿線逐漸變成了「睡城[16];再加上北京市推行公交優先政策,在2007年將地鐵票價改成了2元一票制,八通線客流越發增大,即使間隔縮短,也仍然顯得非常擁擠。因而在2007年啟動了八通線列車擴編工作,將車輛擴編為6節編組,至2008年8月奧運會開幕前完成[17]。雖然如此,八通線客流仍然很快增長到運能極限[18]。在京通快速路辟公交車道[19],以及與1號線、八通線平行的6號線開通後,八通線客流有所下降[20],但仍然是北京地鐵最為擁擠的路線之一[21]

2010年,通州區謀劃八通線繼續向東延伸,由土橋站東延三站至六環外的張家灣鎮通州經濟開發區,這段延長線全長2.5公里,敷設於在通州經濟開發區北側,設有3座車站,終點位於梁各莊村[22];同時由土橋站增設支線前往規劃中的環球影城,路線全長1.6公里[23]。但最終實施時,僅保留了通往環球影城的支線。這一段工程稱作「八通線南延」或「八通線二期」,從土橋站出發後繼續向東南方向入地,至東六環內側轉向西,與7號線東延並行至環球度假區站為止。路線全長4.5公里,其中地面線約420公尺,U型槽約600公尺,其餘約3.73公里為地下線,設花莊站[7]環球度假區站2座車站,均可與7號線轉乘。

2019年12月28日,花莊站隨八通線南延線開通,環球度假區站則因北京環球度假區尚未完工,暫不開通[24],直至2021年8月26日啟用。

2021年8月29日(周日),八通線與1號線正式跨線營運。跨線營運後,早高峰期間最小行車間隔1分45秒,晚高峰最小行車間隔2分20秒;開行早高峰為果園站公主墳站,晚高峰為古城站至果園站的小交路班次;停用四惠東站1號線月台和四惠站八通線月台[25]。此外,八通線原有四惠站四惠東站完全併入1號線,八通線起點改為高碑店站

2021年10月17日至12月15日,管莊站至果園站區段提前結束營運,以便加裝聲屏障,古城站(開往環球度假區)全程末班車提前至19:46,環球度假區站(開往古城)全程末班車提前至20:32,全程末班發車後1號線-八通線古城站至管莊站、果園站至環球度假區站兩個區段分段折返營運[26]

2022年5月1日,因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北京環球度假區暫停開放,環球度假區站暫時封閉,1號線八通線與7號線列車改在花莊站清客,並空駛至該站折返。

2022年5月4日,因再次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影響,高碑店、傳媒大學、雙橋、管莊、八里橋站暫時封閉,列車通過不停車。

2022年5月29日,高碑店、傳媒大學、雙橋、管莊、八里橋站恢復營運。2022年6月1日,環球度假區站恢復營運。

2025年4月12日,大部分均為地面路線的八通線因北京市大風橙色預警而中止營運一天,1號線列車利用四惠東站折返線折返[27]

Remove ads

設施

Thumb
管莊站、雙橋站、傳媒大學站和高碑店站(從下到上),在通州區拍攝

除了隨復八線工程建設的四惠和四惠東兩站以外,八通線一期的新增車站均採用側式月台設計,建築面積在5000至7000平方公尺之間[28]。由於一期全線位於地面以上,各個車站都對建築造型進行了處理,顯得多變且各異,但顏色的運用上仍較為單調[29]。在通州段(通州北苑站至土橋站)各站均設計了站前廣場,以方便乘客轉乘其他交通工具[30]

四惠、四惠東兩站為與1號線的轉乘站,乘客在此繼續乘坐1號線向西進入市區中心或由市中心前往通州方向。設計時將轉乘站分設在兩座車站內,進城方向(八通線四惠-1號線蘋果園方向)的乘客在四惠東站轉乘,而出城方向(1號線四惠東-八通線土橋方向)則在四惠站轉乘,以期減少客流對沖及站內的擁擠程度[31]。但由於初期並非直通運轉,也未採用同月台平行轉乘,轉乘站客流壓力仍然較大[32],直至2021年8月29日1號線和八通線直通運轉、兩站分別停用一組月台後才有所改觀。

北京地鐵1、2、13號線和八通線一期四條路線建設時並未設置全高式月台門,但時常發生的跳下或墜下月台事故使得老線增設全高式月台門的提議一直受到關注[33],在2010年提出的治堵方案中也提出要在老線增設全高式月台門[34]。2012年,13號線和八通線一期開始在各站實施加裝全高式月台門施工[35],利用夜間時間在車站進行施工作業。加裝工程原計劃於2013年完成,但安裝完成後仍需時間進行測試[36],因此直至2015年6月全高式月台門才正式開始運行[37]

車站列表

所有車站都位於北京市內。

更多資訊 分期, 站名[1] ...
Remove ads

車輛

更多資訊 現名, 改造自 ...
Thumb
八通線列車內部
Thumb
1號線與八通線貫通首日,1號線的兩款列車在八通線傳媒大學-雙橋區間交會

八通線車輛由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地鐵車輛廠(現京車裝備集團)聯合製造,車身由碳鋼不鏽鋼製成。車輛外形與1號線相同,比標準B型列車稍小,以便於日後貫通運行;受此限制,廠家專門設計了超薄空調置於列車頂部。初期4節編組,2動2拖;2008年全部改為6節編組,3動3拖[17]。供電方式為第三軌供電,上部供電,直流750V電壓。列車最高運行時速為80km/h[39]。八通線車輛為北京地鐵首次採用大通道列車,兩節車之間不再設置門,而採用大斷面通道直接連接,乘客可以無障礙地在兩節車廂間通行[40]

在SFM01投產前,國內長期只有長春客車廠一家地鐵車輛生產廠家。為了培養、扶持新的廠家,地鐵公司在報價相差無幾的情況下選擇了四方車輛廠。[41]

2018年起,京車裝備集團陸續開始對八通線列車進行改造,改造包含加裝閃燈路線圖、更新內飾及空調、更換照明燈具等。同時,對原有的流線型車頭進行了割除,更換為與DKZ16型電動客車(在北京地鐵2號線營運)近似的方形車頭,並同時增加逃生門。至2019年末,所有30組列車均進行了改造。

2019年12月起,八通線新造車輛開始上線運行,由京車裝備集團製造,型號為BDK06。八通線新造車輛的車身更換為不鏽鋼,取消灰色塗裝,車身側面的紅色色帶由噴塗變為貼紙,增加了冷暖空調、內飾閃燈路線圖更換為36.6英寸的LCD電子顯示螢幕[42],LED電子滾屏改為在車廂兩端布置,其餘與八通線改造車輛相同。新造車分為兩批次交付:第一批次(八通線南延工程配套車輛)截至2020年10月已全部上線營運(TQ 431 - TQ 437,2021年5月更改編號為 01 101 - 01 107);第二批次(一號線、八通線貫通工程配套車輛,01 108 - 01 112)預計在貫通工程完工後全部上線營運,其中首列車(01 108)於2021年3月底入駐四惠機廠

2021年8月29日,1號線與八通線直通運轉,原用於1號線的DKZ4型SFM04型開始在八通線運行。

Remove ads

營運時間及間隔

從土橋站開往四惠站的首班車於早晨5:20始發,末班車於晚上22:42始發。從四惠站開往土橋站的首班車於6:00始發,末班車於晚上23:22始發[43]

八通線設計時,根據客流預測將遠期高峰最小行車間隔定為3分鐘,並據此設計了供電系統(不過,號誌等其他系統允許的追蹤間隔為2分鐘)[44]。但是隨著票價的下降和線網規模的擴大,八通線的客流快速增長,高峰運行間隔因而不斷縮短,至2008年8月(距開通還不足5年)就已經將早高峰最小間隔壓縮至3分鐘[45]。2011年6月,為了進一步緩解擁擠的情況,八通線早高峰期間在果園站四惠站之間增開了區間車,使得這一段路線最小間隔得以縮短至2分50秒[46]

2020年3月24日至2021年8月28日期間,八通線逢工作日實行超常超強運行圖:早晚高峰開行四惠-果園小交路列車,大小交路列車的比例為3:1,最小行車間隔由2分50秒縮至1分58秒,且早高峰7:10至9:08期間,出城方向部分列車在九棵樹站、梨園站、臨河里站、土橋站通過不停車,部分列車在管莊站、八里橋站、通州北苑站通過不停車;晚高峰17:32至19:35期間,進城方向部分列車在土橋站、臨河里站、梨園站、九棵樹站通過不停車,部分列車在通州北苑站、八里橋站、管莊站通過不停車[47]

Remove ads

票價

6公里(含)內3元;6-12公里(含)4元;12-22公里(含)5元;22-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每加1元可乘20公里(對除機場線外的北京地鐵路線均有效)。

2007年10月7日以前,僅乘坐八通線的票價是2元,八通線轉乘1、2號線的車票則為4元,而從八通線轉乘至13號線則沒有通票,需要買至少2張票。此外,地鐵月票只能在1、2號線使用,不能在八通線使用[48]

2017年1月3日起,在工作日7時(含)前,持市政交通一卡通的乘客乘坐八通線,票價可享5折優惠(需在土橋站至高碑店站之間的任意一個車站進站)[49]。在2015年12月22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的工作日早7點前,持市政交通一卡通的乘客乘坐八通線,票價優惠為7折[50]

注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