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英語:Tank,中國大陸稱為坦克)是一類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越野機動性和厚重裝甲防護的履帶裝甲戰鬥車輛,主要負責壓制或殲滅步兵車輛、摧毀防禦工事火力點、突破敵方防線並為己方步兵提供抵抗輕武器的掩護,是現代陸軍正面衝鋒的主戰武器之一,其戰術功能可對比中世紀重騎兵

蘇聯的T-34/85中戰車,現代主力戰車的先驅之一

戰車一般裝備一門大口徑主要用來發射炮彈主炮(有些現代戰車的可以炮射飛彈,或改裝火焰噴射器)以及數挺同軸和防空機槍,大多會設計有旋轉炮塔,但亦少數使用固定式主炮(例如瑞典的S型戰車,只透過機動來開火)。戰車主要由武器系統、射控系統、動力系統、通信系統、裝甲車體等系統組成。大多數現代戰車都具有一定的潛渡能力。

名稱來源

「坦克」是英語「Tank」的音譯,原意為「大水櫃」,因為製造戰車是在極機密的情況下進行的,最初是因當時參與建造的工人誤以為他們在建造軍艦用來裝載淡水的大水櫃。英國軍方為了在1915年首次使用戰車作戰之前對外保密,因此在送往戰場的戰車貼上「Tank」字樣,並對外宣稱是盛載飲水和食物的容器,該名稱便一直沿用至今[1]。在日語和台灣使用的中文中,坦克被稱作「戰車」[來源請求]

發展歷史

早期至1960年代

Thumb
達文西手稿中的戰車
Thumb
塗上了迷彩的英國Mark I 戰車
Thumb
「小威利」
Thumb
德國的虎I重戰車
Thumb
蘇聯的T-34

戰車的概念最早可見於李奧納多·達文西手稿中的一台圓錐體的武裝裝甲車。

首輛戰車Mark I 戰車於1916年開始服役,由英國戰地記者埃文頓所設計,英國軍方建造而成。1903年履帶車輛發明,主要是當作農業用的牽引機,一戰時因為傳統輪胎式的裝甲車輛要麼過重而無法在滿是凹坑和鬆軟泥土的戰場衝鋒,要麼便是裝甲不足以抵禦機槍和手榴彈的威力。英國這時候注意這台履帶車輛,不但在1915年2月成立Landships(陸舟)的研究機構,並向HOLT購買兩台牽引機做研究,同年底,該機構研發出第一輛裝甲履帶車被稱為「小威利」。

英國也是第一個在戰場上使用戰車的國家,當時的戰車主要是為了克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線戰場上僵持不下的壕溝戰局面。但是初期戰車的表現差劣,可靠性差、底盤沒有獨立懸吊系統,十分不舒適,操控環境非人性化,造成官兵暈眩嘔吐、軍人抱怨連連,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德國也開發出他們自己的戰車A7V步兵戰車加入戰場。只是在戰爭結束前並未發生多數戰車在戰場上對決的場面。

在兩次大戰期間,戰車的運用與編組方式在各國興起廣泛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大致上分為兩派,一派的意見是認為戰車應該是支援步兵的一個系統,因此需要搭配步兵部隊的編制與作戰型態,平均分配給步兵單位指揮調度。另外一派的意見認為戰車應該要集中起來使用,利用戰車的火力、防護與機動力的三項特性作為戰場上突破與攻堅的主力角色。前一派的意見在當時佔了大多數,後一派則以德國代表。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戰果讓各國領悟到戰車的運用應該加以集中,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優點。而集中戰車使用之後,相對應的火炮支持,補給後勤和運輸系統都需要跟著改變,這些在戰爭中學習到的經驗徹底改變日後的戰場型態。

在這個階段之後戰車的編組與運用又有兩種不同的方向,一派認為戰車需要步兵的協助,因此步兵需要增加機動力,這也就是機械化或者是摩托化步兵單位的興起。另一派認為如果步兵趕不上,那麼只要戰車就可以獨攬大局。後一派的意見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當中失敗,所以戰車還是需要和步兵相互配合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

世代劃分

只限於對主力戰車在國際上有共通的分代準則,偵察和特種戰車都因為各國為本國國情度身訂造,各國鮮有和盟國合作開發,而且也經常因服役時間更長,而較少有世代更新的必要。

一般認為大戰到六七十年代推出的是第一二代主力戰車,但一些裝甲武力發展較後進的國家,在八十年代才推出類似的第二代戰車,可是在某些方面的設備遠較真正的第二代戰車先進。

第一代多是二戰時的中重戰車的直接改良型,和前輩的分別是普遍改用柴油機驅動和有斜面的裝甲,如蘇聯的T-54,美國的M48巴頓,英國的百夫長戰車,日本的61式戰車。第二代又是多第一代的直接改良型,有現代化的射控系統懸掛系統,並使用專用的戰車炮,也首次引入較簡單的核生化武器防禦系統和夜視儀,如美國的M60巴頓,蘇聯的T-62,英國的酋長式,西德的豹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69式戰車80式戰車,法國的AMX-30,日本的74式戰車

到六十年代因適應戰後的反戰車武器和戰術核子武器的威脅,各國開始研製全新的戰車。首先使用較大口徑的主炮甚至適應發射飛彈為主武器,採用機械的方式裝彈配合威力強大的主炮。並有複合或間隙裝甲後續是反應裝甲,來擋住反戰車武器的穿透。也考慮因為減輕被核襲的爆風威脅降低車高,實戰時以疏散的隊形活動減輕敵人使用核彈的意欲。還有以反戰車飛彈為主武器的方案。但這些最初的方案都因為技術難度太大而被取消了,如美德合作的MBT-70和蘇聯的279工程,但卻成為後來第三代主力戰車的技術基礎。

蘇聯在七十年代率先推出T-64T-72,但對於其新技術掌握並不成熟,T-64單價高昂而且只有蘇聯採用,T-72實戰中表現並不出眾,常被批評而不算合格的第三代主力戰車。一般認為真正的第三代是八十年代前後出現的,而俄國索性認為是第四代,如俄國的T-80T-90,美國的M1艾布蘭,烏克蘭的T-84,德國的豹2,英國挑戰者1挑戰者2,中華人民共和國96式戰車99式戰車,日本的90式戰車10式戰車,法國的勒克萊爾主力戰車,以色列的梅卡瓦主力戰車,韓國的K1主力戰車等。

第三代主力戰車的新技術含量較高,多半是全新設計的,只有部分車型使用和第二代主力戰車相似的舊型號部件(包括中國的MBT-2000和英國挑戰者1)。但實際上戰車不像戰鬥機可以快速到達戰場,故需要大量部署而造成天價的總採購費,故為防止重覆MBT-70279工程的失敗,所以各國以戰車的最原始功能——保護戰車組員,作為主要的判別第三代標準,便是安裝了有間隙或複合裝甲,以及全自動的滅火系統,集體式的核生化武器防護,大大保障了組員的安全。

其他新的技術在一部分早期(八十年代)的第三代主力戰車並未全面使用,便是120或125公釐口徑的主炮和夜視熱成像儀*,到上世紀末的九十年代才全面使用。而其他一些新技術如自動裝彈機主動防衛系統、液氣壓懸掛系統、防止被貫穿後彈藥殉爆的隔艙、主炮發射飛彈、燃氣輪機、敵我識別系統、C4I機能、匿蹤塗料……等至今僅在一部分車型上使用。

  • 早期的美國M1戰車只使用105公釐口徑主炮,而同期蘇聯的早期T-80亦未使用熱成像儀。
Thumb

設計

Thumb
1. 觀瞄設備 8. 傾斜式裝甲板 15. 車殼
2. 炮盾 9. 履帶 16. 引擎吸氣口
3. 同軸機槍 10. 機槍彈藥 17. 引擎
4. 砲膛排煙器 11. 車長機槍 18. 履帶側裙
5. 主炮 12. 炮塔艙蓋 19. 動力輪
6. 駕駛員潛望鏡 13. 炮塔 20. 履帶連結扣
7. 駕駛員艙蓋 14. 炮塔環 21. 路輪[2][3]

戰車的設計可分三方面:包括火力、防護力及機動力,另外還有對戰場上敵軍士兵的心理壓力。火力是指識別、交戰及毀滅目標的能力;防護力是指被敵軍發現、擊中、破壞的忍耐力;機動力指對戰場上多種不同地型的適應能力及戰略上的運送能力。

以上三方面各自影響,例如加強裝甲提高防護力後,因為重量增加而降低機動力;改用大型主炮加強火力後,會因砲塔前方裝甲較弱及車體平衡而影響防護力及機動力。

戰車分類

戰車功能劃分

Thumb
俄羅斯T-90主力戰車
Thumb
新加坡軍隊裝備的德國豹2A4型主力戰車
Thumb
T-14

根據車體重量,戰車可以劃分為:

但現在軍方鮮有作此方式分類,以上主要是作為對歷史上的稱謂分類概念。

主力戰車

1960年代開始,冷戰期間,新型引擎、懸掛系統和輕盈的複合裝甲(陸上)英語Composite armour,使得新型戰車能同時具有超重戰車的火力,重戰車的防護,輕戰車的機動性,同時整輛戰車的重量還能相似於中戰車,從而形成了一種具有現代特徵的的單一戰鬥戰車,即「主戰坦克」,成為各國家裝甲部隊的主力(Main battle tank,MBT)。 1960至1970年代期間,主力戰車幾乎取代了所有其他類型戰車。剩下的裝甲車不是有特殊用途的,更輕盈版本的主力戰車衍生型,就是其他種類的裝甲戰鬥車輛(例如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自走砲等)。

偵察戰車

Thumb
AMX-13

包括了傳統的輕戰車小戰車,前者有中國的62式戰車,後者有英國的蠍式偵察戰車,主要特點是較輕巧而方便在崎嶇地形部署,並為了大部隊作斥侯的偵察任務。為了方便運輸,其中一部分更是兩棲戰車如俄國的PT-76空降戰車如美國的M551或M8-AGS。俄國的2S25「章魚」既可以空降,同時也有兩棲性能。

因為偵察戰車的數量需求較小,所以近年常傾向使用步兵戰鬥車相似的底盤,如俄國的BMP-1和法國AMX-13,美國的M2布雷德利騎兵戰車

驅逐戰車

通常是由其他較輕的廉價裝甲車改良而來的,但配備有相對於車型來說較大的主炮,作為非裝甲部隊在針對中或重戰車戰鬥使用。為了適應較小的車體,往往犧牲某些功能,例如放棄迴轉的炮塔突擊炮。優勢在於廉價形成的數量優勢,如果在防禦戰情境下不須機動又可依託工事增強防護,加上攻擊力更強的砲彈,有和敵方主力戰車一戰的能力,是預算較少的軍隊對抗較強軍隊時一種戰術武器。

現代因為反戰車飛彈的普及所以專用的驅逐戰車已經少見了,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PTZ-89驅逐戰車或是瑞典S型戰車等少量特殊作品,但也隨著時代逐漸退出現役,也有人會把一些偵察戰車或安裝了反戰車炮反戰車飛彈的裝甲車稱為驅逐戰車,如半人馬裝甲車也稱為一種驅逐戰車。

特種戰車

有些戰車因設計思想及戰場需要而有特別功能:

空降戰車

輕裝甲,專門作為空降部隊使用的戰車,例如WieselM551等。

飛行戰車

日本和蘇聯都曾計畫開發飛行戰車,利用滑翔機機降戰車其實是對原有成熟的滑翔機空降技術的一種延伸,但其結構和重心都具有難以克服的問題,尤其是不合乎空氣動力學原理,因而最終只能是「天馬行空」。例如特三號戰車A-40飛行戰車

多砲塔戰車

砲台數量有兩個以上的戰車,又稱「多砲管戰車」

兩棲戰車

兩棲戰車又稱為「水陸兩用戰車」,意指「無需使用輔助設備及能通過水障礙的戰車」,部份輕戰車及經改造的中戰車有此功能,例如特二式內火艇

裝甲架橋車

大部分裝甲架橋車需要在敵人的炮火下進行作業,因此大部分是以戰車改裝而成,車體裝有架橋裝備。

掃雷戰車

掃雷戰車就是裝有清除地雷裝置的戰車,用於戰場上排雷開路任務,而掃雷裝置一般有滾壓式、挖掘式、火箭爆破式三種,現在的掃雷設備大多可直接安裝在戰車上在必要時使用,不需額外編組。

噴火戰車

噴火戰車是二戰越戰時期出現的戰車衍生型,主要分別是它把主炮或機槍移除,改為射程可達數十米的火焰噴射器,例如英國的邱吉爾Oke噴火戰車。但由於作戰模式轉變加上噴火器的使用有其限制,越戰後逐漸式微,但火藥技術的進步使得縱火可用火箭達成,例如蘇聯在T-72的底盤加上多管火箭發射器的縱火戰車TOS-1

步兵戰車

步兵戰車是英國在二戰以及二戰之前使用的戰車分類。設計理念來源於海軍的裝甲艦,以戰車來為步兵近戰火力支援及突擊用途,具備較強的火力與裝甲,但速度很低。
而現代的步兵戰車則在戰車基礎上加裝載員艙而成,其特點是既保留了戰車的強大火力和裝甲防護,又可作運兵用途。目前僅見烏克蘭在T-72和T-84的基礎上研製出兩種現代步兵戰車。以色列也曾將多款戰車改裝成可搭載步兵,但其以機槍代替火砲,火力不及主力戰車。因此嚴格來說現代的步兵戰車只能稱為重型步兵戰車

巡航戰車

又名巡洋戰車,亦是英國在二戰以及二戰之前使用的戰車分類,混合了海上的巡洋艦及陸上的騎兵概念,具有高移動速度及良好機動性,配備機槍及小口徑火炮,多進行追擊及長距離偵察任務,但裝甲較步兵戰車弱得多,例如英國的十字軍戰車

火力

Thumb
韓戰期間,一架美軍的M4A3E8正從陣地開火。

在戰場上,操作戰車的士兵必須在保持高機動性下,做到快速識別敵我、交戰及破壞不同類型的敵軍目標。因此戰車上安裝了精密的探測裝置及射控系統、可發射多種類型彈藥的主炮及用於防禦敵軍士兵、輕型裝甲車輛及飛機的機槍

戰車炮

二戰時期曾經出現過一些裝有特別武器的戰車,如裝有火焰噴射器多管火箭炮的版本,但隨作戰模式轉變,越戰後已沒有再出現。

二戰後,所有戰車都採用大口徑單主炮設計,亦是高火力地面武器中的代表,戰車炮可分為滑膛炮線膛炮,英國及印度是現時少數仍然採用線膛炮戰車的國家。現代主流的戰車炮可分為北約的120公釐口徑及蘇聯/俄羅斯的125公釐口徑。戰車炮可發射多種類型的彈藥,但主要發射穿甲彈高爆彈,部份滑膛炮更可發射飛彈,炮管上的砲膛清除器更成為現代戰車的常見裝置。

現代戰車主炮通常備有散熱系統來降低發射時炮管各部份的溫度以保持準確度及射程,例如在下雨時發射後炮管頂部會比底部較快散熱,側風時炮管一側亦會較快散熱於另一側,這種金屬反應會影響彈藥的遠程彈著點。

機關槍

出於節省主砲彈藥、方便校正彈道、以及因主炮裝填或目標角度等因素而無法以主炮射擊的情況下自衛之類的考慮,戰車亦會裝備短距離、較小口徑武器以對付敵軍步兵、輕型裝甲車輛及小面積目標,常見的為與主炮相同指向的同軸機槍(又名並列機槍),美國及北約的為7.62或12.7公釐口徑,俄羅斯的為14.5公釐口徑,而部份法國戰車(如AMX-30主力戰車AMX-40)更裝有高射速的20公釐砲作防禦。除同軸機槍外,砲塔頂部亦裝有一把或兩把由車長或炮長以人手控制的防空或支援用途機槍,部份型號則為遙控版本。

射控系統

Thumb
豹2A4的瞄準鏡(放大12倍)

早期戰車是「直射」武器,早期的戰車射控系統以設有風偏及彈著距離分劃的瞄準鏡來瞄準,其後出現比早期準確的立體觀鏡測距儀,後來更準確的雷射測距儀取代前者成為主流裝備。現代戰車的射控系統更可在快速移動期間遠距離準確命中目標。

彈藥

戰車大多發射成型彈藥,與自走砲的三件式(分發射體、火藥、雷管)彈藥不同。常見的戰車彈藥包括黏著榴彈(又名塑膠榴彈)、高爆反戰車彈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等。

部份戰車如M551T-64T-72T-80T-84T-90PT-91等更可以炮管發射反戰車飛彈,這種功能令戰車的作戰方法改變、效能加倍,甚至可對付低飛的直升機獨立國協國家至今仍然保留炮管發射飛彈的功能。

但因為戰車本身的視野易受到地形影響,戰車本身目標又很明顯,被認為不是反戰車飛彈的最佳載具,故美國在採用M60A2後已放棄這種作戰概念。

防護力

戰車的防護力包括避開敵軍的發現、被破壞的忍耐力及被擊中後對車組人員的保護和存活能力。

避開發現

Thumb
移動中的勒克萊爾主力戰車及所引起的沙塵。

戰車在森林及叢林靜止時可用車體上的迷彩偽裝作掩護以避開攻擊;在開闊的地型時,戰車會成為一個明顯的目標;當一架戰車在開動引擎移動時,引擎運作的熱力可輕易被紅外線探察到;戰車的履帶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跡可在空中發現,在沙漠移動時引起的沙塵亦比車體體積大數倍。

熱效應是戰車的主要弱點之一,就算是一架靜止在掩體後、開動了引擎的戰車釋放出的熱空氣引至的影像反應(像海市蜃樓效應)仍可以被探察得到。戰車的動力由柴油引擎或渦輪引擎推動,運作時像一架火車頭,發出的聲音可在遠距離上聽到(渦輪引擎更為嚴重),氣味亦可透過風向而被察覺出來。戰車在移動時亦會震動地面。

由於重量大,現代戰車採用極大輸出功率的引擎(1,000或750千瓦以上),亦導致它比周圍事物發出更大的熱能訊號。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的M1艾布蘭亦有四次因為熱能訊號而被伊軍的T-72發現,當時的伊軍更會在夜間完全靜止以探察敵方的熱能訊號。

科索沃戰爭中顯示出經常移動的戰車有更高的存活率,當時北約空中部隊最初成功破壞在戰場上靜止的塞爾維亞戰車,後來塞爾維亞陸軍英語Serbian Army把他們的戰車不斷轉換陣地,存活率亦立刻提高[4]

裝甲

主力戰車是現代地面部隊中擁有最強裝甲的車輛,戰車的裝甲主要保護車體內部及車組成員對抗各種武器攻擊。戰車最常見的威脅是敵軍戰車的動能穿甲彈,其他包括反戰車飛彈反戰車地雷、大型炸彈火炮直接命中、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能毀滅戰車的武器,致命弱點還有被空中武器從頂部攻擊。大部份現代主力戰車對火炮的破片及如火箭筒等的輕型反戰車武器有完整的保護力。實際上戰車裝甲如果要對抗所有威脅將會變得非常沉重,因此設計時只取防護力及重量的平衡點。

大部份裝甲戰鬥車輛以堅硬的鋼鐵或以鋁製造,不少戰車亦以的軋壓均質裝甲(RHA)作防護。

Thumb
T-54的傾斜裝甲,比垂直時厚近一倍。

二戰前,多個戰車設計師推出了新的裝甲設計──傾斜裝甲,當中以T-34的傾斜裝甲最為著名,與相同厚度的普通裝甲相比下,傾斜角度的裝甲對彈頭的防護能力大大提高。彈頭擊中此類裝甲跳彈的幾率遠高於普通裝甲。

在二戰時期,由戰機發射的無導引反戰車火箭亦令戰車內的車組人員非常畏懼,尤其是D日霸王行動時,但其實無導引反戰車火箭的命中率很低,反而由颶風戰鬥機(Hawker Hurricane)發射的40公釐炮及斯圖卡轟炸機的37公釐炮效果更好。反戰車高爆彈、巴祖卡火箭筒Bazooka)及Panzerfaust亦是二戰時期出現的新產品,它們皆採用成形裝藥以貫穿目標。

1970年代開始,有些戰車已經裝有混合了合金陶瓷材料的新型複合裝甲。複合裝甲是一種具優良防護能力的被動裝甲,而由英國開發著名的喬巴姆裝甲Chobham armour)亦是改良自複合裝甲,美軍M1A1艾布蘭則採用更先進的貧鈾裝甲

1980年代開始,戰車開始裝備爆炸反應裝甲,當戰車被命中後,戰車表面的反應裝甲就會爆炸,能夠炸開穿甲彈成形裝藥的金屬射流。爆炸反應裝甲逐漸成為主流戰車的標準配備,為第三代主力戰車的標誌之一。

今天,地雷及空中武器從頂部的攻擊仍然是戰車的致命弱點。輕型反戰車武器對破壞履帶仍然有效,當履帶被毀後戰車將失去任何機動力,因此很多履帶式車輛都裝有側裙來保護履帶及懸掛系統。有些反戰車彈藥採用軟性炸藥以做成破片傷害。以色列為了向車組人員提供高度防護,因此他們梅卡瓦主力戰車設計比較特別,它以引擎及油箱作第二度防護來保護車箱內的車組人員。

被動防禦

大部份裝甲車輛皆裝有煙霧彈發射器以在被伏擊或攻擊時快速發射煙霧彈作掩護,煙霧屏障可有效阻擋以可見光瞄準的武器攻擊。有些煙霧彈可產生極濃密的霧團來影響雷射目標指示器的效能,尤其是發射後需要保持目標導引的反戰車飛彈。很多現代的主力戰車如法國勒克萊爾的煙霧彈發射器可發射催淚彈及破片手榴彈,以色列的戰車更裝有可由內部遙控運作的小型迫擊砲以對付掩體後的目標。二戰時某些德軍戰車的煙霧彈/破片手榴彈發射器更可從內部裝填以避免人員暴露在外。部份戰車除裝有煙霧彈發射器外,更裝有以消耗燃料來運作的煙霧製造機。

現代戰車的被動防禦還包括被雷射導引時發出警報的系統及被超短波雷達發現時的無線電警報系統。

反制系統

Thumb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99式戰車載有雷射目眩壓制干擾裝置
Thumb
戰車具有一定涉水能力(M60A3)

爆炸反應裝甲是一種在戰車及裝甲車輛上常見的反製品,它可以引爆擊中車體裝甲的成形裝藥高爆反戰車彈彈頭以降低傷害,由於成本低、使用簡易,爆炸反應裝甲在八十年代起,便被先進國家的軍隊大量地採用。

主動防護系統Active protection systems,APS)是一種未來的反制產品,它採用雷達或類似的掃描裝置找尋,並自動反制來襲彈頭。近代俄羅斯出產的新型戰車裝有一種可自動干擾來襲飛彈及瞄準導引裝置,名為Штора(Shtora)的主動干擾系統。

車組成員暴露在車體外時的保護

當戰車上的車組成員暴露在車體外,如車長或駕駛員打開保護蓋伸出上半身以觀察戰場環境時,他們會因缺乏保護變得非常危險而容易成為敵方的目標,如敵軍步兵狙擊手的射擊,或因戰車被炮彈或飛彈擊中而引至受傷。因此潛望鏡及相似功能的瞄準具成為戰車車長常用的觀察裝置,但是一旦將艙門全部關閉僅依賴潛望鏡或是其他光學儀器作戰時效率也會受到影響。

各時期的代表戰車

一戰時期

  •  美國骨架戰車M1917六噸戰車福特M19183噸戰車霍爾特氣電戰車蒸汽戰車蒸汽滾輪戰車三輪蒸汽戰車

戰間期

二戰時期

Thumb
四號G型戰車。

冷戰前期

Thumb
T-55

冷戰後期至今

Thumb
M-1A1 Abrams
Thumb
日本 10式戰車(量産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