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第四十三任美國總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喬治·沃克·布希(英語:George Walker Bush,ⓘ,1946年7月6日—),美國政治人物,曾擔任第43任美國總統。由於其父親老布希(Bush Senior)同樣擔任過美國總統,他又常被稱為小布希(Bush Junior)。
喬治·沃克·布希 George W. Bush | |
---|---|
第43任美國總統 選舉:2000、2004 | |
任期 2001年1月20日—2009年1月20日 | |
副總統 | 迪克·錢尼 |
前任 | 比爾·柯林頓 |
繼任 | 巴拉克·歐巴馬 |
第46任德克薩斯州州長 | |
任期 1995年1月17日—2000年12月21日 | |
副州長 | 鮑勃·布拉克(1995-1999) 瑞克·裴利(1999-2000) |
前任 | 安·李查茲 |
繼任 | 瑞克·裴利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耶魯-紐哈芬醫院 | 1946年7月6日
國籍 | 美國 |
政黨 | 共和黨 |
配偶 | 蘿拉·威爾士(1977年結婚) |
親屬 | 布希家族 |
兒女 | |
父母 | |
居住地 | 德克薩斯州達拉斯 |
母校 | |
職業 |
|
宗教信仰 | |
簽名 | |
網站 | 官方網站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美國 |
服役 | 德州空軍國民警衛隊 阿拉巴馬州空軍國民警衛隊 |
服役時間 | 1968年-1974年 |
軍階 | 中尉 |
軍事獎勵 | 空軍飛行員徽章 空軍優秀集體獎 國防部服役獎章 輕武器特等射手綬帶 |
各地譯名差異 | |
中國大陸 | 喬治·沃克·布什 |
臺灣 | 喬治·沃克·布希 |
香港 | 喬治·獲加·布殊 |
布希曾於1995年至2000年間擔任第46任德克薩斯州州長。布希家族很早就開始投入共和黨以及美國政治,布希的父親是之前曾擔任第41任總統的喬治·赫伯特·華克·布希,他的弟弟傑布·布希也曾擔任佛羅里達州州長。
布希在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以選舉人票致勝當選總統。任內遭遇了2001年的911事件,他因此發動了一連串反恐戰爭;2001年10月,他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以推翻塔利班政權並剷除基地組織勢力,接著他在2003年3月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此外,2001年時曾主導幫助中國大陸進入世界貿易組織。
布希在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擊敗民主黨參選人約翰·凱瑞,成功贏得普選和選舉人票獲得連任。任內推行了1.3兆元的減稅計畫、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體制的改革,同時也推行了社會保守主義的政策,例如禁止晚期墮胎的法案、以及反對承認同性婚姻的聯邦法案提議。而同時布希政府在反恐戰爭的正當性、關塔那摩灣拘押中心事件、虐囚門事件、以及颶風卡崔娜救災工作的處置上遭遇到眾多批評,執政民調認可度在911事件之後也有逐漸下滑的趨勢。
布希1946年7月6日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的耶魯-紐哈芬醫院[4],父親是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母親是芭芭拉·布希,布希的祖先是來自英格蘭薩默塞特郡的移民,除了英格蘭和德國血統外,布希還有一些少量的荷蘭、威爾斯、愛爾蘭、法國和蘇格蘭血統。[5] 在布希只有兩歲大的時候,全家搬到了德克薩斯州,並且在休士頓與四個弟妹:傑布、尼爾、馬文和桃樂西一同度過了童年,長妹蘿賓則在年僅3歲時死於白血病。[6] 布希的祖父普利史考特·布希曾經代表康乃迪克州擔任兩屆參議員[7],他的父親曾在1989年至1993年間擔任第41屆美國總統,而弟弟傑布則在1999年至2007年擔任了兩屆的佛羅里達州州長。
布希就讀了位於麻薩諸塞州安多佛鎮的菲利普學院,並且選擇了和他父親一樣的大學—耶魯大學,曾和沃爾夫岡·萊昂哈德教授學習過蘇聯歷史,在1968年取得了歷史學學士學位。在這段期間他也積極參與共和黨的許多競選活動,包括了他父親於1964年和1970年的德州參議員選舉。在大學裡,布希還成為了骷髏會的會員之一。根據他自己的描述,他只算是成績中等的學生[8]。
布希畢業時正值越戰的高潮,他選擇加入了國民警衛隊的空軍,在訓練之後他被派往休士頓,於艾靈頓空軍基地(Ellington)駕駛F-102噴射機執勤[9],並獲得晉升,從少尉升至中尉。在布希投入政界後,他在這段期間的服役紀錄也成為政敵的批評目標。在1973年9月,為趕上哈佛大學開學時間,布希獲得榮譽退伍的資格,提前6個月結束了他為期六年的義務兵生涯[10]。布希在這段時間也留下了一些後來遭受批評的不良舉動,包括了「飲酒過量」以及生活放蕩[11],布希在1976年9月4日還因為酒後駕車而在緬因州遭到逮捕,除被罰款150元外,還在當地吊銷駕照兩年[12],這段前科直到他在擔任德州州長期間才曝光[13][14]。
布希在1975年獲得了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使他成為第一個有MBA學位的總統)[15],畢業後布希開始從事德州的石油產業。在他人介紹下,布希認識了擔任教師和圖書管理員的蘿拉·威爾士,在經過三個月戀愛後,兩人於德州中部結婚和定居。布希夫婦在1981年於達拉斯貝勒大學醫療中心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詹娜和芭芭拉。結婚後布希離開了原本的聖公會,加入妻子的衛理宗教會。在達拉斯生活時布希全家也是達拉斯衛理宗聯合教會的成員[16]。
1978年,布希投入競選德州的眾議員,對手是民主黨的肯特·漢斯(Kent Hance)。布希在競選中強調他的年輕活力和保守派價值觀,然而對手漢斯同樣也抱持許多保守派觀點,也反對槍械及經濟管制,他並且還批評布希與德州的鄉村脫離接觸。選舉結果布希以6000票落敗,不過漢斯後來轉投共和黨,並且在1993年布希競選德州州長時助了他一臂之力[17]。
布希繼續經營石油產業,成為了好幾間企業的合夥人或總裁,包括了他自行創立的布希能源公司(Arbusto Energy)—「Arbusto」在西班牙語裡表示「樹叢」,與英文的「bush」(布希)同義,以及Spectrum 7、Harken Energy等公司。這些石油公司在1980年代時由於整體石油價格的下跌而虧損。
在1986年左右布希完成戒酒,他接著開始研讀聖經以及基督教的刊物,並且參與教會的讀書會和討論團體。在和葛培理牧師親自交談過後,布希成為了一名「重生的基督徒」(Born-again christian)[11]。布希在1988年與家人一同搬至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以協助他父親的總統選舉[18]。布希負責發展並協調選戰的策略,以吸引為數眾多、對選戰結果舉足輕重的保守派基督徒和福音派選民[19]。小布希本人即為衛理公會福音派。福音派依據聖經,要保護寓言中的聖地耶路撒冷,必須支援以色列。
選戰過後布希回到了德州,他在1989年4月購買了一部份德州遊騎兵棒球隊的股份,並且擔任了球隊的合夥管理人長達5年。布希代表球隊處理公關事務,也負責管理新球場的建造,而他也積極的投入球隊的訓練計畫,並且經常參與球隊比賽,與球迷一同觀看比賽過程。與德州遊騎兵球隊的關係使布希的媒體曝光度和名聲逐漸增加,也使他獲得越來越多公眾和商業團體的支持。在布希管理下球隊的表現相當不錯,還成功招攬了知名投手諾蘭·萊恩。布希也是第一個曾經跑過馬拉松賽跑的總統,在競選德州州長之前,布希曾於休士頓參與一場馬拉松比賽,在全長8.36英哩的比賽中得到3小時44分52秒的成績。布希自從26歲開始便持續練習長跑,直到他擔任總統之前每週固定要跑15至30英哩[20]。
隨著布希父親在1988年當選總統,共和黨人之間也推測布希是否會參與1990年的州長選舉,但布希本人則由於購買了德州遊騎兵隊股份、同時也是擔心自己的不良紀錄影響,因而沒有參與選舉。
隨著他辭去遊騎兵隊管理者和擁有人的身分,布希宣布他將會參選1994年的州長選舉,同年他的弟弟傑布也投入競選佛羅里達州的州長。布希輕易贏得了共和黨提名,他面臨的對手是民主黨籍的時任州長安·理察(Ann Richards),當時理察支持度和名聲極高,使布希的選情相當不樂觀。
協助布希選戰的政治顧問還包括了一名前記者卡倫·休斯(Karen Hughes)、布希他的競選助手John Allbaugh、以及說服布希投入選舉的密友卡爾·洛夫。布希的競選策略是攻擊州長理察在執法效率、政治職務指派、以及她對自由派政策的支持等議題,並且將自己形塑為強調「個人責任感」和「道德領導者」的形象。布希陣營主打的議題還包括了教育(強調學校應該對學生的課業表現負起責任)、犯罪、經濟的放寬管制、以及司法體制的改革。布希陣營被批評在選戰中過度抹黑理察陣營。布希在選舉辯論會上表現的相當傑出,他的支持度也因此上升。但是這些因素的作用可能都比不上政治大環境的因素,由於柯林頓在1993年入主白宮之後過度急躁想要施展自由派的政治理想,試圖推動允許同性戀參軍、全民健保、提高個人所得稅等爭議極大的政策,不僅大多最終失敗或草草收場,柯林頓施政不當也嚴重影響了民主黨的選情。1994年11月8日期中選舉當日,民主黨兵敗如山倒,拱手讓出了參眾兩院的控制權以及大多數的州長席位。布希以52%對47%的選票擊敗了理察[21],共和黨在德州主政至今。
在州長任內,布希成功的推行了司法制度改革、增加教育資金、提高公立學校的教學品質門檻、並且改革了執法部門體制。在州長任內布希批准了152次死刑執行,超過現代美國歷史上任何一個州長,這也使得遭受一些反對死刑的人士的批評[22]。學校的預算在當時仍是敏感的政治議題,原先德州以房地產稅的收入作為教育經費來源。布希希望在增加教育預算的同時也不影響到一般家庭的稅率,於是他提出了商業稅的構想,但卻遭到共和黨內部以及民間的反彈。而在稅政方面,儘管無法達成政治上的共識,布希仍成功以剩餘的預算作為替補,推行了20億美元的減稅計畫,成為德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同時也確立了布希奉行經濟保守主義的形象[23]。
布希也提議了一個稱為信仰和社區行動(Faith-Based and Community Initiatives)的政策,擴展政府對於宗教組織的補助,以此提供教育、酒精和毒品防治輔導、家庭暴力防範等功能。身為州長的布希還在2000年4月17日簽下備忘錄,將德州每年的6月10日訂為「耶穌日」,宣稱他鼓勵所有德州人在這一天「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24]。雖然布希被批評違反了憲法規定的政教分離原則,但他的舉動被大多數德州的人民所支持,尤其是宗教和社會保守派。
1998年,布希以接近69%選票的壓倒性勝利當選連任,成為第一名在四年任期制下連任兩屆的德州州長(1975年前德州州長任期只有2年),亦是首位成功連任的共和黨州長[25]。
身為當時最受歡迎的美國州長之一,媒體和共和黨內部都將布希視為是非常可能出線2000年選舉的總統候選人。布希在當選州長連任後便表達了參選總統的意願,不久後就宣布他正式角逐參選,很快他便成為共和黨提名候選人中最領先以及競選募款最多的一人。
布希將自己描述為一個「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者」(compassionate conservative),他提出的政策宣稱將要「恢復白宮的榮耀和自尊」。布希主張要大幅減稅以解決剩餘的預算。他支持宗教慈善團體參與聯邦政府籌備的慈善計畫,並且承諾將推行教育的學券制和教育體制的改革,布希也支持開放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rcti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進行石油探測鑽孔,布希的外交政見則強調與拉丁美洲尤其是墨西哥保持更緊密的政治和經濟聯繫,同時也支持自由貿易。
替布希總統選戰操盤的顧問除了那些經歷德州州長選舉的助手外,還包括其他布希在擔任州長期間結識的人。布希獲得高達38個州的共和黨州議員的背書。在贏得了愛荷華州的提名初選後,布希卻意外的在新罕布夏州的初選中遭到亞利桑那州參議員約翰·麥肯擊敗。在提名選舉期間,布希相當具爭議性的參訪了包伯瓊斯大學(Bob Jones University)—那間大學被指控有反天主教傾向以及反種族融合,布希也因此遭受批評[26]。布希接著贏得了南卡羅來納州的初選,重振了布希陣營自從在新罕布夏州遭麥肯擊敗以來的低迷士氣,不過麥肯也贏得了密西根州的初選。在維吉尼亞州進行初選前夕麥肯恩批評了幾名福音教派的政治評論員,使得宗教保守派人士對他感到不滿。布希趁機贏得了維吉尼亞州的初選,並且在接下來一周的初選高峰期裡一舉拿下13個州中的9個,等於贏得了整場提名選舉。布希挑選了共和黨的前眾議員和國防部長迪克·錢尼作為競選搭檔。布希也獲得了幾名突出的共和黨人如唐納德·倫斯斐和克林·鮑威爾的背書,這兩人也成為布希在國防政策和外交關係上的顧問。在大力宣傳德州州長任內政績的同時,布希也攻擊民主黨的候選人—當時任副總統的艾爾·高爾,批評他在槍械管制和稅率上的立場。布希也大力抨擊在政壇相當不受歡迎的、但卻被高爾支持的京都議定書(參議院曾於1998年進行表決是否簽署,結果是0票支持95票反對),他批評那將會造成美國中西部產業的衰退,並會造成整體經濟發展的遲緩。
共和黨總統初選的辯論在1999年12月13日於狄蒙進行,在辯論中所有參與者都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你最認同哪個政治哲學家或思想家?為什麼?」其他候選人的回答都是之前的總統或其他政治人物,但布希則回答:「耶穌基督,因為祂改變了我的心靈。」布希訴諸於宗教價值觀的策略被視為是他選戰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次蓋洛普民調中,那些宣稱自己「每週固定上教堂」的受測者有56%都選擇投給了布希(在2004年這個數字增加到63%)[27]。
在大選日2000年11月7日那天,布希贏得了幾個關鍵的中西部州,包括了俄亥俄州、密蘇里州、和阿肯色州。布希也贏得了高爾的老家田納西州和新罕布夏州,以及以往都是民主黨地盤的西維吉尼亞州。主要的電視媒體最初報導佛羅里達州由高爾勝出,但差距隨著開票進展逐漸的拉近,接著被認為是由布希勝出,到最後佛羅里達州的結果由於太為接近而被宣布無法判定。曾有一小段時間裡媒體報導布希贏得了佛羅里達州,高爾於是打電話向布希認輸並祝賀他當選了總統,但在一個小時後便收回了認輸決定。佛羅里達州在最初的計票中顯示布希獲勝,但隨即被指控在投票過程和選票處理上有所瑕疵。由於佛羅里達州的地方法規定,最後全州的選票都由機器進行重新計票。雖然第二波重新計票結果拉近了兩人的差距,但結果布希依然獲勝,最後對出現了大量廢票的四個郡訴諸展開人工的重新計票。12月8日,佛羅里達州的最高法院宣布所有出現大量廢票的郡都必須進行人工的重新計票。到了隔天的12月9日,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停止了在法定期限截止之前未及全州性的人工計票。機器計票的結果顯示布希贏得了選舉,這使得布希贏得了50個州裡的30個。選舉的合法性引發了眾多爭議,而且至今依然是爭論的議題[28]。儘管在普選中布希獲得的選票比高爾少了超過50萬票[29],但在選舉人團獲得271張選舉人票,比高爾的266張多,這使得布希成為自班傑明·哈瑞森在1888年的選舉以來第一個得少數選票而勝出的總統[30]。
由於沒能贏得普選,總統布希被他的政敵和許多媒體批評為是沒有正當性的總統。在接掌白宮後,布希任命了Andrew Card擔任白宮幕僚長,任命總統選戰中的助手卡爾·洛夫擔任政治顧問、卡倫·休斯擔任白宮公共事務主任。他並任命克林·鮑威爾擔任國務卿、唐納德·倫斯斐擔任國防部長。
而布希任命前參議員約翰·艾希克羅擔任司法部長的決定則遭到民主黨的激烈批評,因為艾希克羅反對墮胎的、對社會和宗教保守主義的支持,以及他在同性戀權利和死刑等議題上的立場。儘管如此,布希的內閣任命依然被國會通過了,同時也被保守派所讚許。
在2004年的總統選戰中,布希獲得共和黨內部的廣泛支持,在初選中也沒有遭遇任何對手。他指派了肯·梅爾曼(Ken Mehlman)作為他的競選負責人,並且由卡爾·洛夫擔任選戰策略的顧問[31]。
布希在2004年提出的政見包括了持續進行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延長美國愛國法、將2001年和2003年的減稅稅率永久化、消除半數的預算赤字、促進教育、社會福利、以及稅制的改革。布希也強調他的社會保守主義立場,提議一個否認同性婚姻的憲法修正案。在布希的每次演講裡,他也強調他對於在全世界散播自由和民主的理想和實踐。
布希在選舉募款上大獲成功,接著在全國各地的電視和廣播上展開了大量的競選宣傳,批評民主黨的候選人—來自麻薩諸塞州的參議員約翰·凱瑞。克里和民主黨則批評布希在伊拉克戰爭上的表現、指稱美國愛國法遭到濫用,並且宣稱布希的政策沒有成功的刺激經濟成長和增加工作機會,同時也圍繞布希在兵役紀錄上的爭議大肆批評。布希強調他的領導能力以及美國所面臨的國防安全挑戰,並且訴諸自911事件以來浮現的愛國主義和情緒。布希陣營則將克里描繪為刻版的民主黨人—會提升稅率、膨脹政府規模、並且無法使政府繼續否認同性婚姻。布希陣營繼續批評克里在伊拉克戰爭上的矛盾態度、並宣稱克里的優柔寡斷和短視近利將會使美國輸掉反恐戰爭。突出的政治人物包括了魯迪·朱利安尼、阿諾·史瓦辛格等人都積極的支持布希,同時保守派的民主黨人Zell Miller也倒戈支持布希,甚至還在全國四處演講替布希造勢。布希陣營組織了龐大的自願義工團體以協助選戰,並且專注於奪下幾個選情僵持不下的州份,例如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佛羅里達州、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以及明尼蘇達州。最後布希奪下了50個州中的31個州,這次布希也贏得了普選,獲得總共286張選舉人票,順利當選連任。
成功連任後,小布希成為16年來第一個獲得過半數民眾支持而當選的總統,他亦贏得普選票,取得正當性[32]。
小布希在2005年1月20日於美國首席大法官威廉·芮恩奎斯特的主持下進行了連任的就職典禮。就職演說中布希闡述了要在全世界散播自由和民主的理想:
依據歷史的教訓和常識,我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理念:在我們領土上的自由之存亡,取決於世界其他地方自由之存亡。我們對世界和平的盼望之成敗,取決於世界其他地方之和平…終結世界各地的暴政是我們數個世代以來所共同努力的偉大目標。這項工作的困難程度並不是逃避的藉口…從數個世紀的角度來看,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已經相當明確而一致。我們這個世代是否會促進自由的理想呢?而我們所扮演的角色是否促進了這一理想呢?
在第二屆任期裡,布希挑選的內閣人員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多元的內閣之一,包括了首次出現的拉美裔司法部長以及商務部長,以及第一名成為政府高階首長的女性非裔美國人康多莉扎·賴斯。而遭受了大量批評、同時還被許多國會議員要求下台的國防部長唐納德·倫斯斐則被布希挽留。
2005年8月,布希極具爭議性的提名了約翰·博爾頓出任美國駐聯合國的大使,這項提名遭到參議院民主黨人的阻撓。布希於是使用了相當罕見的休會任命手段,使博爾頓得以順利就職。民主黨人則批評這是濫用總統職權的作法[33]。
2005年10月24日,布希提名了本·伯南克取代阿倫·格林斯潘作為美國聯邦儲備局的主席。參議院的銀行業委員會在2005年11月16日以13-1的票數通過推薦伯南克的提名,並且在2006年1月31日通過參議院的正式批准。伯南克在2006年2月1日就職。
2006年11月的期中選舉,共和黨慘敗,失去長達12年的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選舉失利後,拉姆斯菲爾德提出辭職,小布希辭退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小布希提名中央情報局局長羅伯特·蓋茨替代之,蓋茨在12月6日獲得參議院通過,並在12月18日正式就任。
自從擔任德州州長開始,布希一直強調要增加公立學校對於教學成果所負起的責任。在上任總統後他便開始積極籌措一項名為「不讓任何孩子落後」的教育法案,這個法案也受到民主黨參議員泰德·甘迺迪的支持。這個法案以監督學校的教學水平為目標、統計學生的學業表現、並且替那些在教育水平較低學校就讀的學生家庭提供更多元的教育選擇,並且對低收入的學校提供更多聯邦政府補助。「不讓任何孩子落後」政策所引發的爭議一直持續至今,批評者認為布希並沒有對這個法案提供足夠資金,支持的泰德·甘迺迪批評道:「悲慘的是當這些遲遲未兌現的改革終於開始進行時,資金卻沒有到齊。」[34]許多教育專家也批評這項改革,認為「不讓任何孩子落後」政策只會讓一些學生有藉口離開不及格的公立學校,但卻沒有真正改進那些學校[35]。其他人則批評這項政策是專注於一些「高風險的實驗」,並認為其造成的後果是相當負面的[36]。布希在第一年任期裡增加了對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資金援助,並且開辦了一些用以增強美國高中學生科學和數學學科能力的活動。不過,對NIH的資金援助由於2004年和2005年的通貨膨漲而無法維持,不得不在2006年扣減了其中一部份預算[37]。布希也指派第一夫人蘿拉拜訪各州,以監督「不讓任何孩子落後」政策改進貧窮家庭子女教育的實行狀況。
布希提倡對於社會福利機制進行逐步的撤銷管制,並主張將社會福利民營化以提供人們更多元的選擇。共和黨在2003年通過了醫療保險法案,將更多處方藥品劃入醫療保險計畫(Medicare)的保險範圍,並且創設了健康儲蓄帳號(Health Savings Account)制度,使人們可以選擇省下醫療保險的一部分資金以投資在其他「重要的地方」。代表退休人口階層的組織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也支持布希政府的計畫並且替其背書。這個新的制度預估會在未來十年耗資4000億美元,布希稱這能使年長者「有更好的選擇、以及對他們自己的醫療保險更多的掌控。」[38]
布希在第二屆任期裡開始了大規模的社會福利改革,當時美國的社會福利制度已面臨空前的預算赤字。國會和媒體都把社會福利改革視為是一項棘手的議題,由於擔憂遭致公眾的反彈,很少有人會想試圖改變之,然而布希仍展開了改革,並將其作為第一優先處理的議題。社會福利一直被視為是民主黨的領域,共和黨則被指控曾在過去試圖將之解散或民營化。在2005年的總統就職演說中,布希討論到了社會福利制度即將破產的可能性,並且批評政治的偏見妨礙了改革的進展。他提議應該讓人們有機會選擇從他們的社會福利稅款理挪出一部份來投資其他領域,讓那些錢「花在更有意義的地方」以促進經濟成長。儘管布希不斷強調改革擁有萬全的預防措施和配套計畫,他的提議依然被批評為花費過高,民主黨則批評這是企圖民營化社會福利制度的舉動。布希為此展開了60天的全國性巡視,在媒體上積極宣傳他的政策,但這些努力並沒有獲得太大的公眾支持[39]。依據最後一次民調的結果,布希依然沒有成功說服公眾相信社會福利制度已經深陷破產的危機[40]。
布希反對任何幹細胞研究,並且在2001年8月9日宣布停止聯邦政府對那些利用胎兒進行的幹細胞研究的補助。而對於研究的限制則引發了一些爭議。不過,針對成人的幹細胞研究補助並沒有被限制,並且也被布希總統所支持。
在2006年,布希逐漸開始強調移民改革和移民政策的重要性。除了處理共和黨人和保守派希望穩固邊界安全的聲浪之外,布希也要求國會創設一個「暫時就業旅客計畫」,允許超過1,200萬的非法移民保住合法的居住身分。布希主張缺乏合法身份保護的數百萬人們會因此遭致貧窮和遭受剝削的危險,而急需移民勞工的雇主也會因此失去許多雇傭機會。在2006年5月15日,布希還提議一個稱為「身分驗證」(Basic Pilot)的線上系統,使雇主能夠輕易的證實新員工的工作資格,並向所有外國勞工分發身分驗證卡片,同時增加對於違反移民法的雇主的懲罰。布希要求國會提供更多資金以增強邊界的安全,並且部署6,000名國民警衛隊至美國—墨西哥邊界以阻止更多非法移民的滲透[41]。
通貨膨脹在布希任內一直保持每年約2-3%的歷史新低紀錄,2001年的經濟衰退以及物價下跌甚至引發了對通貨緊縮的顧慮。在布希任內,失業率於2003年6月曾達到了6.2%的高峰,及後曾經下降至4.4%。儘管在2001年3月至2001年11月間曾經歷了一場衰退,後來美國經濟仍能保持相當茁壯的成長,華爾街股市的許多表現達到了歷史的最高紀錄,而國內生產總值也維持穩健的增長。然而,到了2007年美國樓市泡沫爆破,引發次貸危機,多間銀行出現資金緊絀問題相繼倒閉或需要政府出資拯救。直至2008年9月,美國政府拒絕拯救雷曼兄弟從而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美國失業人數大增,美國勞工處同年十一月數據顯示失業率為6.7%,並預計數字會持續上升[42]。
在第一屆任內,布希向國會提出了數次主要的減稅提案。在接獲聯邦儲備局主席阿倫·格林斯潘提出可能的經濟衰退威脅後,布希認為只有減稅才能成功的穩固經濟成長。儘管遭遇許多民主黨人反對,在拉攏了幾位民主黨保守派參議員的支持後,布希仍成功於2001年通過了高達1.35萬億美元的減稅案,成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減稅之一[43]。這些減稅政策降低了幾乎所有納稅人的稅額,包括了針對最低的納稅級別階層的減稅、增加孩童的扣抵稅額、削減遺產稅、並且減少婚姻帶來的稅率負擔。布希主張不必要的政府經費應該歸還至納稅人手上,認為減稅能夠促進經濟成長、並且創造工作機會。
聯邦政府的開銷在布希任內增加了26%,減稅以及之前2001年的經濟衰退、加上軍事和國內政策的開銷增加,使得布希任內預算赤字飛漲到達了歷史紀錄。在布希任內,政府的國債從原先的5.7萬億元大幅上升至8.3萬億元。
布希通常支持自由貿易的政策和法案,但偶爾也會支持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白宮在2002年3月向進口美國的鋼鐵以及來自加拿大的針葉樹木材施加額外的關稅,使得布希遭受保守派支持者的批評,不過這些關稅在被世界貿易組織判定非法後便取消了。在2005年8月2日布希也與中美洲各國簽下了自由貿易協定,協定中指明將設立類似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自由貿易區。
小布希在任內未曾發生過政府停擺。
在2006年8月17日,一名底特律市的地方法院法官將聯邦政府為了反恐而進行的電話監聽判屬違憲,因為那沒有經過國會的授權和批准。法官同意將她的裁決暫停以等待進一步上訴[44]。到了2006年8月28日,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合法化了聯邦政府的反恐審訊政策[45]。這項法案也是為了解決最高法院在6月判定審訊政策違憲的決定,這是第二次布希試著透過國會通過審訊政策。布希在2006年10月17日簽署了這項法案。
2005年8月的卡崔娜颶風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慘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卡崔娜颶風是歷史紀錄上第三大的登陸颶風、第六大的大西洋颶風。卡崔娜颶風橫掃了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北部,尤其重創了紐奧良市。
早在卡崔娜的颶風中心於8月29日登陸前,布希總統於8月27日和28日相繼宣佈沿岸各州進入緊急狀態。在颶風登陸後,布希也動員了週遭的國民警衛隊和海岸巡防隊以救出受困於紐奧良的60,000名居民。
不過,地方和聯邦政府在救災進度上都遭受眾多的批評。布希之前對於聯邦緊急應變中心(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的人事指派遭受了兩黨的批評[46],一些人也批評聯邦政府在救災上的進度遲緩是由於伊拉克戰爭的龐大開銷造成的[47]。
九一一事件是布希總統任內的轉捩點。當紐約市的世界貿易中心被恐怖份子挾持的客機撞擊時,布希正在參訪佛羅里達州的一間小學。在得知第二波撞擊的消息時,布希仍繼續向班上的小學生們朗讀故事書。在那之後布希搭乘空軍一號飛往了路易斯安那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的空軍基地躲避攻擊,接著才飛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在晚上布希於白宮的總統辦公室向全國發表演說,承諾將對恐怖份子做出強力的反擊,但也強調全國必須團結起來並且協助受難者的家屬。在9月14日,布希參訪了世界貿易中心的遺址,與紐約市長魯迪·朱利安尼和消防隊員們、警察、以及自願救難者們相聚。在一段為媒體所捕捉到的鏡頭中,布希站在廢墟瓦礫堆上,以擴音器向在場的救災人員和民眾們發表演說:
我聽見你們的聲音了,全世界也聽到你們的聲音了。而把這些建築物摧毀的恐怖份子們,很快也將會聽到我們所有人的聲音!
在2001年9月20日的演說中,布希譴責了奧薩瑪·賓·拉登和基地組織,並且向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提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交出恐怖份子,否則……與他們一同接受制裁。」[48]
在外交政策上,布希政府撤回了美國對幾個國際協議的支持,包括了京都議定書、國際刑事法院、以及與俄羅斯之間的反彈道飛彈條約。布希政府並且著手進行之前遭到ABM條約限制和國會反對的國家飛彈防禦系統[49],希冀以這套系統反制「流氓國家」的攻擊[50]。布希公開譴責北韓的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將它和其他兩國稱為所謂的「邪惡軸心」,布希並稱美國「不會容忍這些世界上最惡劣的政權取得毀滅性武器,以免威脅世界和平」[51]。在幾個月內,美國和北韓都退出了之前在1994年10月簽訂的「朝美基本協議文」[52]。在2001年3月發生美國軍機EP-3E與中國大陸軍機撞擊以及飛行員遭拘禁的事件後,布希也明確的表達美國協防台灣的決心[53]。在2003年至2004年之間,布希授權美國軍隊向海地以及賴比瑞亞發起軍事干涉行動,以恢復當地的民主政治。由於擔心對於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布希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他宣稱道:「我認為經濟發展才是問題的解決之道、而不是問題本身。」[54]
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上,布希強調美國應採取「不干預」的態度,以矯正柯林頓總統任內的談判疏失[55]。布希也譴責巴勒斯坦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對於暴力和游擊行動的支持。在歐洲國家領導人的支持下,布希成為了第一位在以巴衝突上採取國與國解決方案的總統,讓巴勒斯坦以獨立國家的身分與以色列進行談判[56]。布希也協助以色列總理夏隆與巴勒斯坦的馬赫姆得·阿巴斯之間的對話,但仍繼續抵制阿拉法特。布希也支持夏隆單邊的停止軍事行動的計畫,並且讚揚巴勒斯坦在阿拉法特死後進行的民主選舉[57]。
在2003年1月的國情咨文演講中,布希提出了一個為期五年、以遏止全球愛滋病蔓延為目標的計畫,稱為美國總統防治愛滋病緊急救援計劃 。布希承諾將替這個計畫籌措150億的預算—每年30億並且維持五年,不過布希在年度預算審核上並沒有要求這麼多,雖然一些國會議員也提出修正案以增加計劃的經費。在布希發表演講後不久,美國便撥出了90億元的救援經費給世界上愛滋病情最嚴重的15個國家,並撥出50億元支援其他100個原先已經與美國建立合作計畫的國家,同時也撥出10億元支援全球各地對結核病和瘧疾的救援。這些預算還超過了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在愛滋病救援上的援助資金總和。
布希也譴責蘇丹的武裝部隊對於達爾富爾人民的攻擊,認為這是一場種族滅絕的行徑[58]。布希強調國際間的維和任務是解決達爾富爾衝突的關鍵,但他反對將衝突訴諸於國際刑事法院解決。
在第二屆任期開始時,布希強調要改善與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他指派了資深的顧問卡倫·休斯(Karen Hughes)主掌改善美國在國際間的公共形象,並且強調美國在全球推廣民主和人權的理想。布希也大力讚揚在喬治亞和烏克蘭的民主運動,並且支持馬赫姆得·阿巴斯擔任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主席。在他領導的國際施壓下敘利亞也從黎巴嫩撤軍。在2006年3月布希拜訪了印度,重新聯繫了兩國間的關係,尤其是在核子能源和反恐行動的合作上[59]。
美國國務院以及國際開發援助署發布了一份2004年至2009年之間的國際發展計畫。計畫的原則是以實現布希總統所立下的「國家安全戰略」為指標:亦即外交、發展、和國防三者。布希總統的新計畫將會增加美國對那些「由正當政府統治、正確投資在他們人民身上、並且鼓勵經濟自由」的國家的補助達到50%,這些國家必須遵守美國的外交政策,這表示國際開發署只會支援那些「貫徹了民主政治、開放經濟,並投資人民教育、健康、和發展潛力的國家」[60]。
流行的觀點認為布希所實施的外交政策受到了新保守主義的很大影響[61],但也有意見認為新保守主義在布希所領導的聯邦政府內部只有邊緣的影響力、布希本人並非新保守主義者、他與新保守主義之間只有同盟關係[62]。
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面臨著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維持合作中美關係的艱難任務。自1979年改革以來,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成功,這使得中國政府能夠將日益增長的中國物質財富轉化為政治和軍事力量。[63]在布希內閣中擔任美國貿易代表和國務次卿的羅伯特·佐利克曾強調,"中國很大,它正在變得更大,並將在未來幾年影響世界。[63]在第二任期結束時,布希總統成功地建立了美中合作的重要內容,並在實現美國國家利益的同時建立了與崛起的中國合作的記錄。[63]在總統競選期間,布希透露他不同意柯林頓政府將中國視為「一個競爭對手,而不是一個戰略夥伴」的觀點。在將中國視為一個轉型中的大國,並斷言如果中國成為美國的朋友,「這種友誼將穩定世界。但如果不是,我們所尋求的和平可能無法找到」,布希警告說,在他的政府下,中國將「作為一個大國受到尊重......不受威脅,但不是不受控制」。[63]
布希越來越關注中國在世界範圍內日益增長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通常被稱為「中國的崛起」,以及它對美國首要地位和利益的影響。[63]布希總統認為,中國的崛起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美國必須加以管理。[63]他努力與中國建立一種「建設性的、坦誠的和合作的」關係。[63]在布希看來,這將為美國推進與中國的交往奠定堅實的基礎。[63]事實上,布希增加與中國合作的決心導致了「自1972年以來最好的關係」。[63]
布希政府曾努力將中國經濟嵌入國際經濟體系,協助中國經濟發展,並分享兩國的經濟互利。[63]2001年,儘管華盛頓和北京在被擊落的EP-3E白羊座II間諜飛機與中國戰鬥機相撞的問題上發生了對抗,布希總統仍然宣布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他說,「我主張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強調「中國應該成為我們的貿易夥伴。我認為向美國產品、美國農產品開放中國市場符合我們的經濟利益」。[63]
另外,布希總統積極支持與中國的永久正常化貿易關係。[63]在他看來,美國農民和商人將從更自由地進入中國大市場中獲得更好的利益。[63]因此,他要求美國國會在2001年延長與中國的正常化貿易關係:「公平貿易不僅對提高美國人的生活水平至關重要,而且對與中國建立強大和富有成效的關係也至關重要。」[63]布希總統和他的團隊認為,與中國的貿易對美國和中國的經濟都是一件好事。[63]將中國融入世界經濟將最終導致促進中國的人類尊嚴和出現一個良好的中國。布希的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在其2000年題為「促進國家利益」的文章中寫道。布希總統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的努力也可以從他與中國領導人保持坦誠和富有成效的關係的方式中看出。[63]2002-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在中國爆發。在中國,有多達5327名感染者和348名死亡者。雖然中國領導層在處理非典疫情方面受到了批評,但布希總統讚揚中國領導人對這一跨國疫情持開放態度。布希總統在那個關鍵時刻對胡主席的公開支持得到了中國總統的高度讚賞,並為建立美中兩國領導人之間的合作關係做出了貢獻。[63]
布希總統於2008年3月26日致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他對中國自2008年3月10日以來在藏區鎮壓抗議者的行為表示關切。布希和胡錦濤還討論了包括中華民國、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無核化和緬甸等問題。[64]
北韓在2006年10月9日試爆一枚核子武器的舉動進一步複雜化了布希總統的外交政策。布希的外交政策所設定的主要目標為「捍衛美國和全世界免受恐怖份子以及那些試圖取得生物、化學、或核子武器的政權威脅。」[51] 布希總統譴責北韓的舉動,再次重申美國致力於維持「一個沒有核武器的朝鮮半島」的決心,並且指出「若北韓向其他國家或非國家組織轉移任何核子武器,都將被視為是對美國的死亡威脅」,並且警告北韓必須對這種情況負起責任。[65]
在2001年10月7日,美國和英國軍隊開始對阿富汗進行軍事轟炸,接著反塔利班政權的北方聯盟軍隊於11月13日攻占了喀布爾。到了2001年12日,聯合國通過了重組阿富汗的波昂協議,任命哈米德·卡爾扎伊領導阿富汗臨時政府,並且建立了一支由多國軍隊組成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以協助阿富汗的重建工作。
2003年,在獲知塔利班政權殘黨正試圖聚集新的資金和人員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重新取代了國際安全援助部隊以控制局面[66]。到了2005年,北約開始駐防阿富汗的西部和南部,並在2006年請求增加國際間的維和任務合作,同時也在阿富汗東部增加任務的數量[67][68]。
2006年聯軍則發起了如山地猛攻行動(Operation Mountain Thrust)等大規模的任務以對抗越來越多的塔利班餘黨叛亂和暴動[69],但賓拉登和許多塔利班政權的前領導人直到2006年底也依然逍遙法外。北約在2006年10月將維和任務的範圍擴大到整個阿富汗,駐阿富汗的多國部隊數量到2006年10月時也已累積至超過41,000人[70]。在2006年9月一場對聯合國的演講中,布希總統承諾他將繼續支援阿富汗的人民:「我們會幫助你們擊敗那些敵人,並且維持一個永遠不會再壓迫你們、也不會再有恐怖份子的自由阿富汗。」[71]
在推翻塔利班政權後,布希總統承諾將對伊拉克做出立即的制裁,並且主張在911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不能容忍那些政權不穩定的國家繼續保有可能「流入恐怖份子手中」的武器。布希指出海珊持續違抗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包括了第687號、688號、707號、715號、986號、1115號、1134號、1137號、1284號、和1373號,並認為海珊治下的伊拉克是對美國安全的威脅,同時也指控海珊威脅中東的和平、惡化以巴衝突、並且支援各種恐怖份子組織。中央情報局的報告中認為海珊曾試圖取得核子武器材料,並曾透過不正當管道取得生物和化學武器的材料,違反了聯合國對伊拉克的制裁,同時一些伊拉克的彈道飛彈射程也遠高過聯合國的制裁規定。
布希要求聯合國貫徹伊拉克裁軍的決議,造成了一場外交的危機。2002年11月13日,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441號決議之下,穆罕默德·巴拉迪代表聯合國前往伊拉克檢查裁軍情況,這趟裁軍檢視的效率低落和疏失則引起了極大的爭議。聯合國的檢查隊伍在美軍發起攻擊前4天終於離開伊拉克,儘管他們要更多時間以完成裁軍檢查[72]。美國最初希望透過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決議獲得授權,依照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節的規定對伊拉克進行軍事制裁[73]。儘管美國遭遇了幾個國家的反對(主要是法國和德國),最後美國選擇放棄爭取聯合國的授權,開始準備進攻伊拉克。布特羅斯·加利和科菲·安南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則大力抨擊布希的決定,甚至批評布希已經構成了戰爭犯罪[74]。儘管未獲得聯合國授權,美國依然獲得超過20個國家的派軍支援,組成了進攻伊拉克的多國部隊[75]。
對伊拉克的進攻於2003年3月20日展開,最後多國部隊於2003年5月1日控制了巴格達,推翻了海珊政權。在伊拉克的勝利大為增加了布希的支持度,不過,隨著時間發展,駐伊拉克的美軍也面臨越來越多的公共混亂,以及支持海珊和伊斯蘭主義的武裝團體所發動的暴亂。除此之外,在戰後不久前往伊拉克進行查證的伊拉克調查小組(Iraq Survey Group)只找出了一些伊拉克軍隊儲藏的戰備物資,並沒有找出布希政府預料中數量龐大的毀滅性武器。在2005年12月14日,當談到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議題時,布希指出:「許多原先的情報的確被證實是錯誤的了。」[76]不過,布希依然堅持這場戰爭是必須進行的,並宣稱即使他當初已得知這個事實依然會發動戰爭。美國在伊拉克的任務成為布希外交政策的主軸,希冀以此促長民主並且擊退恐怖份子,剷除獨裁的政權並且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布希政府持續強調美國應該保持在伊拉克的任務,同時也抨擊那些反對伊拉克戰爭、並且要求定期撤軍的人—主要是民主黨議員。
在2005年1月和12月,伊拉克分別進行了通過憲法的公民投票及選舉。不過,伊拉克依然經常爆發武裝的暴動,同時暴動還有惡化的趨勢。布希在對抗全球恐怖主義以及伊拉克戰爭的領導上遭受越來越多的批評,許多人也要求美國應該在一定時間內從伊拉克撤軍。在伊拉克發生的武裝暴動以及政治上的騷動、加上超過3,000名美軍士兵以及約10,000名伊拉克人的死亡[77],也使布希政府在伊拉克的重建上蒙上一層陰影。同時美軍也爆發了關塔那摩灣等醜聞,一些歐洲和亞洲國家的領導人也開始要求美軍從伊拉克撤軍。
布希承認在伊拉克的戰後重建上美軍犯下了一些戰略上的錯誤,但他強調他並不會改變他對伊拉克的整體戰略[78][79]。在2006年11月28日,面臨越來越多針對伊拉克戰爭政策的批評,布希在於拉脫維亞進行的北約高峰會上這樣說道:「我們會繼續隨著環境調整策略,同時我們也會使這些改變獲得成功。但有一件事我是不會去做的:我絕不會在任務完成之前便將我們的軍隊從戰場上調回來。」[80]
在2008年12月14日,布希前往伊拉克舉行一場記者會,一名伊拉克記者敏達哈·扎伊迪向布希扔擲了一隻鞋子,並大喊:「給你這條狗的吻別!」(This is your farewell kiss, your dog!),但隨即被布希彎腰閃躲,該名記者並立即將另一隻鞋子也往布希身上丟,但依舊被布希舉手躲過,隨後該名記者被多名隨扈制止。最後這個記者因「攻擊外國領導人」被判刑一年[81]。
小布希總統向古巴人民喊話「美國政府誓言竭力協助你們進行政權移轉,建立自由古巴之努力......」,並對擁護卡斯楚政權、抗拒「自由古巴」之頑固份子祭出威脅恫嚇。[82]
華府於2005年任命Caleb McCarry先生(之前任職美駐阿富汗機構)為「古巴政權移轉」協調主任;2006年7月10日,「自由古巴援助委員會(由時任國務卿萊斯女士和商務部長古鐵雷斯共同主掌)」發布的一報告宣稱「不惜代價全力遏阻卡斯楚的政權繼承策略得逞」。該報告並強調表示,6280萬美元金援巨款將直接匯給「反卡斯楚異議人士」,此外將提供他們其它必要設備資源。此誠明目張膽干預它國內政之舉。 [82]
布希總統任內代表美國與台灣簽署了美國在台協會的台北辦事處新址,該址的大多數建設則在歐巴馬總統任內完成,在唐納·川普總統任內2018年6月12日落成啟用。[83]
職位 | 姓名 | 任期 |
---|---|---|
總統 | 喬治·沃克·布希 | 2001—2009 |
副總統 | 迪克·錢尼 | 2001—2009 |
國務卿 | 克林·鮑威爾 | 2001—2005 |
康多莉扎·萊斯 | 2005—2009 | |
國防部長 | 唐納德·倫斯斐 | 2001—2006 |
羅伯特·蓋茨 | 2006—2009 | |
財政部長 | 保羅·奧尼爾 | 2001—2003 |
約翰·W·史諾 | 2003—2006 | |
亨利·保爾森 | 2006—2009 | |
司法部長 | 約翰·阿什克羅夫特 | 2001—2005 |
阿爾貝托·R·岡薩雷斯 | 2005—2009 | |
內政部長 | 蓋爾·諾頓 | 2001—2006 |
德柯·坎普松 | 2006—2009 | |
農業部長 | 安·維尼曼 | 2001—2005 |
麥克·約翰斯 | 2005—2009 | |
商業部長 | 唐納·埃文斯 | 2001—2005 |
卡洛斯·古鐵雷斯 | 2005—2009 | |
勞工部長 | 趙小蘭 | 2001—2009 |
衛生部長 | 湯米·湯普生 | 2001—2005 |
麥克·O·萊維特 | 2005—2009 | |
發展部長 | 梅爾·馬丁尼斯 | 2001—2003 |
阿方索·傑克森 | 2004—2009 | |
運輸部長 | 諾曼·峰田 | 2001—2006 |
瑪麗·皮特斯 | 2006—2009 | |
能源部長 | 斯潘塞·亞伯拉罕 | 2001—2005 |
森美·W.·波得曼 | 2005—2009 | |
教育部長 | 羅得·佩吉 | 2001—2005 |
瑪格麗特·斯佩林斯 | 2005—2009 | |
退伍軍人事務部長 | 安東尼·普林西比 | 2001—2005 |
占·尼克爾森 | 2005—2009 | |
國土安全部長 | 湯姆·里奇 | 2003—2005 |
邁克爾·切特夫 | 2005—2009 |
布希提名了以下人士擔任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在2005年5月10日,當布希於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的自由廣場進行演講時,27歲青年弗拉基米爾·阿魯丘尼揚(Vladimir Arutinian)向布希的演講台扔擲了一枚手榴彈,當時的喬治亞總統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也坐在那裡。手榴彈扔到了距離演講台65英尺(20公尺)的地方,砸中了人群中的一名女孩。不過,由於緊包著手榴彈的紅色格子布阻撓了其內部的撞針活動,手榴彈最後並沒有爆炸。阿魯丘尼揚在2005年7月遭到逮捕並且承認是他扔擲了手榴彈,他在2006年1月被判決了無期徒刑[84]。
時代雜誌將布希列為2000年[85]和2004年[86]的年度風雲人物,認為他是那兩年中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當布希就任總統時,他的民調認可度大約將近50%[87]。在發生舉國震驚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布希的認可度躍升到高過85%,並且在攻擊後四個月裡維持80-90%的比例。自從那時之後布希在處理國內和國外政策上的民調認可度就持續下跌,到2006年已經跌至大約40%了,使他創下歷史上美國總統認可度的最低紀錄之一。在2006年11月5日進行的民調中,布希的執政認可度則停留在32%[88]。
在第一屆任期剛開始的時候,由於布希在總統選戰中並沒有獲得普選勝利,加上一些圍繞著選舉弊端產生的爭議,一些人將布希視為是缺乏正當性的總統。政治行動份子以及導演麥克·摩爾在2004年拍攝的電影《華氏911》中指控布希操弄了911事件後的美國公眾情緒,並且在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動機上隱瞞大眾。
布希在國際上也遭遇許多批評:他被全球的反戰和反全球化人士做為主要的批評對象,他的外交政策尤其飽受許多批評。在德國2002年[89] 和加拿大2006年[90] 的選舉中布希的政策都成為激烈爭論的議題之一。布希遭受世界各地左派政治人物的公開批評,包括了格哈特·施羅德、何塞·路易斯·羅德里格斯·薩帕特羅、羅馬諾·普羅迪、讓·克雷蒂安、保羅·馬丁、和烏戈·查維茲,布希在各地的外交行程也常遭遇大規模的抗議示威。
不過,布希獲得美國保守派選民的堅定支持,同時也獲得軍人和主戰派的支持。在2004年的選舉中,95-98%的共和黨選民都認可了布希。不過,由於布希在控制聯邦開銷和移民議題上的疏失,共和黨人對布希的支持也有所下跌。許多共和黨人開始批評布希在伊拉克戰爭上的政策,以及伊朗和巴勒斯坦領土的議題[91]。同時布希也與許多外國的領導人如東尼·布萊爾、約翰·霍華德、小泉純一郎、安格拉·默克爾、史蒂芬·哈珀、艾胡德·奧爾默特、弗拉基米爾·普京保持親密的合作關係和感情。
從就任總統開始,布希的智力程度一直是許多媒體和謠言聚焦的話題[92],有些人甚至還質疑布希的智商過低,儘管到目前為止布希根本沒有公開正式的智商測驗指數[93]。貶低布希的人還經常指布希在各種公開演講中犯下文法錯誤和語無倫次[94],布希在發音上的一些錯誤也常被反布希媒體和人士做為嘲笑目標。即使是早在2000年的總統選舉中,布希的發音錯誤和語無倫次、自造詞彙也成為電視脫口秀節目「週末夜現場」的嘲笑話題[95]。不過布希並不是第一個遭受了類似批評的美國總統[96]。
在一次針對世界上21個國家的民意調查中,有18個國家中的較多數人都對布希抱持反感,認為布希的外交政策對世界安全造成「負面」的影響[97][98]。一次在2006年9月於美國進行的民調中,有48%的美國人認為伊拉克戰爭使美國比以前更不安全,不過也有41%的人認為戰爭減少了美國遭遇恐怖份子襲擊的危險[99]。另一次民調則認為大多數美國人—達到61比35的比率,認為美國在整體上並沒有因為布希的政策而變的更好[100]。還有一次測驗則將布希名列為「對世界安全造成威脅」的第二號人物,僅次於賓拉登,超過了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101]。
還有一些人,例如曾經擔任紐倫堡審判主審官的美國律師班傑明·B·費倫茨,則指控布希發起了一場「侵略性」的戰爭,應該被和海珊一起送上戰爭法庭審判。一些人認為布希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決定是非法的,例如國際法的學者Francis Boyle批評道:「布希並沒有從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獲得授權……也因此這是一場破壞和平的犯罪」,他認為美軍的攻勢作戰都應該獲得這樣的授權。雖然歷史上每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會員國都曾經發動至少一次沒有經過安理會允許的戰爭,而之前美國在越南、海地、科索沃、巴拿馬、或格瑞那達等地發起的軍事攻勢或干預也都沒有經過這樣的授權。但是,美國是最多、規模也是最大。也有人認為連之前吉米·卡特在伊朗人質危機中發起救援美國人質的行動也是戰爭[102][103]。
自從布希當選連任後,布希遭受越來越多的批評,包括了伊拉克戰爭、關塔那摩灣事件、虐囚事件、以及卡崔娜颶風、以及美國國家安全局非法監聽民間通信的爭議。這些因素加起來,使得共和黨在2006年期中選舉裡,如同布希所承認的,遭受了一次挫敗的重擊[104]。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批評道:「小布希以最不得體的方式贏得總統寶座,經由法院而非人民選擇。這在任何自稱民主的國家內,都是不相稱的事,但是在一個炫耀自己是民主守護者,與實踐者的國家,法庭選出布希當總統一事是令人震驚的。但更加令人震驚的是,美國眾參議院允許布希政府,在未經審訊的情況下無限期拘留和折磨囚犯。」「這位總統為了發動伊拉克戰爭竟公然撒謊,這場戰爭已經殺害和傷害幾十萬伊拉克人,城鎮也遭摧毀,並導致該國陷入一場殘酷的內戰中。然而,在面對世界的譴責時,小布希卻堅持說,這場戰爭完全取得巨大成功。他宣稱「任務完成」。這是什麼任務?什麼成就?他利用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藉口,入侵伊拉克,後來被證明是赤裸裸的謊言。然而,小布希一點都不怕。他還宣稱,他發動戰爭是為了推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令伊拉克變得民主。儘管他撒謊,儘管他在伊拉克事件中是失敗的,他還是蟬聯美國總統。正如我經常說,什麼樣的人民就得到什麼樣的政府。該受指責的不只是小布希,同時也包括那些投選他為總統,並繼續贊同他欺騙與使用暴力的人民。」[105]
2009年1月20日,布希結束了他的第二個總統任期,歐巴馬接替了總統的職位。2010年11月9日小布希親筆撰寫的回憶錄《抉擇時刻》出版發行。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於2011年8月10日出版發行。[106]
卸任總統後,小布希開始專注繪畫。2017年,小布希出版了畫集《勇氣的肖像:三軍統帥向美國勇士的致敬》,收錄了他為美國退伍軍人畫的肖像畫。該畫集連續兩周獲《紐約時報》非小說類暢銷書冠軍,同時在美國亞馬遜暢銷書榜排第18名。[107]
《布希回憶錄-抉擇時刻》2010,中文版2011中信出版社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