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雄县

已廢除的台灣縣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雄縣
Remove ads

高雄县,为中华民国已经废止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台湾西南部,与台南县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台东县花莲县南投县嘉义县相邻。北缘嘉南平原,西滨台湾海峡,东南边以高屏溪和屏东县为界。

事实速览 高雄县 Kaohsiung County, 国家 ...

2009年6月23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审查通过“高雄县市合并改制直辖市案”,高雄县于2010年12月25日并入新成立之高雄市

Remove ads

地理

地形

Thumb
玉山

高雄县地形东北高而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东北部与南投县嘉义县交界处的玉山主峰,高度3,952米[1],是台湾最高峰。全县依地势与坡度,大致可区分为东北部山地区、中部丘陵区及西南部平原区[2]

东北部山地区位于楠梓仙溪中游及荖浓溪中游以东地区,大致分属中央山脉玉山山脉,总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二分之一。绝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1,000米,坡度多在40%以上,只有两溪主支流河谷上,才有小范围的河阶或河谷平原。位于县境东侧的中央山脉主棱线山地及其西侧科坡又称为关山山块,主脉由北而南有云峰南双头山三叉山关山海诺南山小关山卑南主山等多座3,000米以上高峰。位于县境西侧的玉山山脉平均高度略低,但地形亦如关山山块一般高低起伏、崎岖不平,除上述小范围河阶或河谷平原外,大体仍属不适人居的山地[3]

中部丘陵区位于东北部山地区的西南侧,大致为介于荖浓溪中游——下淡水溪和大岗山小岗山连线之间的区域,高度不大,但地形崎岖起伏,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2%,一般称为内门丘陵。构成此一丘陵的主要岩层属于第三纪上新世的卓兰层,一般由砂岩粉砂岩页岩泥岩等共同组成,其中泥岩层抗蚀力较差,因此在分布有厚层泥岩的二仁溪流域之内门田寮旗山燕巢等行政区交界处一带,很容易受到河川、暴雨的侵蚀及切割,形成沟谷緃横、草木难生的恶地地貌,因形如月球表面,常被称为“月世界[4]

西南部平原区西起台湾海峡,东止于大、小岗山连线,北至二仁溪,南至高屏溪,轮廍略呈北宽南窄的三角形,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下,一般称之为高雄平原。连同高雄市一并计入,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10至20公里,面积约达800平方公里。整个平原多为海相沉积物所构成,地面相当平坦。点缀在这片平原上的只有二仁溪以南的大湖台地、平原东缘的大、小岗山、凤山及西侧高雄市境内的寿山半屏山等隆起珊瑚礁,以及冈山附近的泥火山[5]

Remove ads

水文

高雄县的主要河川有高屏溪阿公店溪二仁溪三条中央管河川,较大河川尚有典宝溪后劲溪

高屏溪旧名下淡水溪[6],发源于玉山主峰东坡,主流河长171公里,仅次于浊水溪,为全台第二长河;流域面积广达3,256.85平方公里,分布于南投县南端、嘉义县东端、台东县西端,及高雄市屏东县的23个乡镇市区[7],流域面积为全台最大。高屏溪流域的平均年雨量高达3,130毫米,但其中87%的降雨集中于每年5月至10月的雨季,导致1月至5月的枯水期仍有缺水现象[8]

Thumb
荖浓溪六龟河段

高屏溪两大主要支流为荖浓溪旗山溪,均流经本县境内。荖浓溪即为高屏溪主流上游,其上、中游流经本县桃源乡六龟乡,为高耸的中央山脉玉山山脉所夹峙,因而坡陡流急。流至大津汇入支流浊口溪,至里港再汇入支流隘寮溪,最后于旗山与旗山溪相会而形成高屏溪。该溪全长约137公里,本县东部全属其流域范围,为县内流域面积最广的河川。旗山溪又名楠梓仙溪,亦发源于玉山主峰,流贯于玉山山脉与阿里山山脉之间,全长约117公里,流域面积约823平方公里,均略逊于荖浓溪[8]

阿公店旧称浊水溪,发源于燕巢乡乌山岭西侧,干流长度38公里,流域面积137平方公里,分布于冈山镇、燕巢乡、阿莲乡路竹乡永安乡弥陀乡,主要支流为潭底洋排水。上游河段在小岗山以东被筑坝而形成阿公店水库,近年来因淤泥堆积严重,调洪蓄水功能大减,每到雨季,中下游的冈山地区及沿海地带常因排水不及而淹水[8]

二仁溪旧名为二层行溪,发源于本县内门乡山猪湖,中、下游为本县与台南县的界河,主流长度约63公里[a],流域面积约350平方公里。流域内平均年雨量较少,只有1,931毫米,与高屏溪流域相差甚多[8]

气候

高雄县除了东北部山地区的一小角落之外,全县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凉爽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又因濒临台湾海峡,受到海洋的调节,气候变化并不剧烈。

各地气温受到地形影响,山地区与平原、丘陵区落差明显。平原、丘陵区年平均气温约为24℃,县境南北略有差异,但相差不及1℃。就各月变化而言,全年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一月份,北部约为17℃,南部则约为18℃,所以实际上并无寒冬;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七月份,全境皆达28℃以上[9]

沿革

Thumb
位于高雄县六龟乡(现高雄市六龟区)的扇平自然教学园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由中华民国政府接收。1945年,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更改行政区划级称,将日治时期的州、郡、庄街改制为县、区、乡镇。据此,高雄州改制为高雄县,为县名之始;但州辖之高雄市屏东市(含今屏东市九如乡长治乡麟洛乡万丹乡)改制为省辖,并不属于高雄县范围内。

1950年8月,台湾省重新划分县市行政区,高雄县与屏东市辖区重新划分成高雄、屏东两县。同年区署废止,乡镇直接隶属县。

历任县长

省政府指派

更多信息 任次, 姓名 ...

公民直选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更多信息 高雄县行政区划图 ...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统治,高雄州改制为高雄县,屏东市高雄市改制为省辖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将万丹乡、长兴乡、九块乡划入屏东市,县治迁至凤山镇,共辖有7县辖区47个乡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冈山镇分出桥头乡。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分设雄峰区、高峰区等二个县辖区。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原省辖屏东市与屏东区潮州区东港区恒春区、雄峰区雾台乡、三地门乡、玛家乡、高峰区狮子乡、泰武乡、来义乡、春日乡、牡丹乡等3镇23乡合并分出屏东县,高雄县由冈山区的1镇7乡、凤山区的1镇6乡、旗山区的2镇4乡、雄峰区桃源乡、茂林乡、三民乡等24个乡镇组成,并自湖内乡分出茄萣乡,弥陀乡分出永安乡,辖4镇、22乡。民国四十年(1951年),自弥陀乡分出梓官乡,仁武乡分出大社乡,民国六十一年(1972年)县治凤山镇升格为县辖市,民国六十八年(1979年)高雄市改制为直辖市,并将小港乡划入高雄市,在县市合并前,高雄县行政区共划分成1凤山市)、3冈山镇旗山镇美浓镇)、23大寮乡林园乡仁武乡路竹乡大树乡鸟松乡梓官乡桥头乡茄萣乡大社乡燕巢乡阿莲乡湖内乡弥陀乡内门乡六龟乡永安乡杉林乡田寮乡甲仙乡桃源乡茂林乡那玛夏乡山地乡),共有27个乡镇市。

传统上高雄县有所谓“三山区”之说,系袭用日治时期“郡”划分法,分为冈山区(相当于原冈山郡,包含冈山镇、路竹乡、梓官乡、桥头乡、茄萣乡、燕巢乡、阿莲乡、湖内乡、弥陀乡、永安乡、田寮乡等行政区)、凤山区(原凤山郡,包含凤山市、大寮乡、林园乡、大树乡、仁武乡、鸟松乡、大社乡等行政区)、旗山区(原旗山郡,包含旗山镇、美浓镇、内门乡、六龟乡、杉林乡、甲仙乡、桃源乡、那玛夏乡、茂林乡等行政区)。

县府组织

最终的县政府组织为:

  • 一级单位
    • 民政处
    • 财政处
    • 教育处
    • 建设处
    • 工务处
    • 农业处
    • 社会处
    • 新闻处
    • 原住民处
    • 计划处
    • 法制处
    • 观光交通处
    • 地政处
    • 水利处
    • 人事处
    • 主计处
    • 政风处
    • 秘书处
  • 一级机关
    • 警察局
    • 消防局
    • 卫生局
    • 环境保护局
    • 地方税务局
    • 劳工局
    • 文化局

文化

公立及民间机构

文学

文学史及其相关论述方面,目前还没有一本区域文学史、高雄传统文学发展之类的专著出现。文讯杂志社出版的“高屏澎地区文学会议”论文集,收录几则当地作家的言论及论述。博士论文有王俊胜〈清代台湾凤山县诗歌研究〉、黄福镇〈战后高雄地区传统诗研究〉、张百蓉〈高雄都会区台湾原住民口传故事研究〉、戴佳静〈美浓地区民间故事研究〉、张宏诚〈台湾解严后县市文学奖研究(1987~2010)〉、刘丽卿〈清代台湾八景与八景诗〉等;期刊论文则有许惠玟〈写实与想像的交错:凤山文人卓肇昌的区域书写〉、庄永清〈日治时期高屏地区新文学作家简介〉、文讯杂志社所出版的“高屏澎地区文学会议”论文集、彭瑞金〈文学看高雄—乡愁、山水、天声、人语交织的高雄文学〉、曾贵海高雄文学的路标与前景〉等论文。

推广及赞助文学活动的基金会,有“佛光山文教基金会”、“锺理和文教基金会”[10];县内可能没有全国性与地方性的文学社团[11]

作家

战后,在高雄县市出生或是后来归入高雄县市的作家、学者有:锺铁民(美浓)、刘洪贞(美浓)、陈雨航(美浓)、黄森松(美浓)、吴锦发(美浓)等人[12]

交通

铁路

捷运

高速公路

省道快速公路

省道普通公路

县道

公共设施

教育

大专院校

军事院校

高中职

凤山市

冈山镇

旗山镇

美浓镇

大寮乡

林园乡

仁武乡

路竹乡

大树乡

鸟松乡

燕巢乡

六龟乡

桥头乡

茄萣乡

古迹

旅游

Thumb
玉山国家公园

特产

政治

200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

更多信息 号次,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号次,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号次,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号次, 候选人 ...
中华民国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 高雄县选举结果

高雄县第1选区

  • 总选举人数:222,141
  • 总票数(投票率):137,242(61.78%)
  • 有效票(比率):135,013(98.38%)
  • 无效票(比率):2,229(1.62%)

高雄县第2选区

  • 总选举人数:242,349
  • 总票数(投票率):156,440(64.55%)
  • 有效票(比率):153,166(97.91%)
  • 无效票(比率):3,274(2.09%)

高雄县第3选区

  • 总选举人数:217,808
  • 总票数(投票率):125,881(57.79%)
  • 有效票(比率):123,723(98.29%)
  • 无效票(比率):2,158(1.71%)

高雄县第4选区

  • 总选举人数:253,525
  • 总票数(投票率):149,144(58.83%)
  • 有效票(比率):147,454(98.87%)
  • 无效票(比率):1,690(1.13%)

姊妹城市

高雄县在合并改制前共有8个姐妹城市

电视广播

更多信息 频道名称, 类比频道号码 ...

统计

更多信息 排名, 本籍 ...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