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北上,指2023年香港与中国内地全面恢复通关之后,大量香港居民在假日经陆路口岸前往中国内地的深圳跨境消费的趋势[1]。北上范围后来扩展至中国内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以至广东省的其他城市、台湾、日本及韩国[2]。
地理和文化相近
香港和深圳仅“一河之隔”,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和历史关系深厚,香港与内地,尤其是广东省,之间的人员往来一直频繁,并且经济联系紧密。
自2018年9月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通车以来,连接的内地城市数目逐步增加,前往广东省内的短途班次亦越来越频密,相关部门亦加紧研究短途“高铁地铁化”的可行性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规划和发展融合,促使“一小时经济圈”。2020年8月第七个口岸香园围管制站启用,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两地融合的配套政策促使港人北上消费更加便利。
内地实施便民政策
2023年5月8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延长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有效期。有效期为2020年1月1日至今年12月30日的回乡证,将延长至今年12月31日。香港人前往内地只需手持回乡证原件,便可以持证正常办理出入境边防检查手续来往内地;入境内地后,允许前往就近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换发回乡证[4]。
2019年,中国银行在推出“大湾区开户易”服务,让香港人毋须返内地亦能在港“遥距”开立内地的银行户口,更可以此绑定内地城市广泛使用的电子支付服务如微信支付、支付宝。
2023年,腾讯宣布微信支付支援绑定国际信用卡,包括Visa、Discover Global Network、JCB、Mastercard等发卡机构;支付宝支援绑定香港信用卡,方便在内地北上消费。
与此同时,愈来愈多店铺接受港人以电子支付方式付费,例如以往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只接受“国内版”付费,但现在即使手机只安装了“香港版”支付工具,也能在连锁店甚至小店使用,使用范围包括餐饮娱乐,亦扩展至医疗、美容、文艺和修车保养等,甚至可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使香港市民北上消费便利性大大提高。
香港消费高昂
2019年至2023年期间发生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香港经济及居民收入均受到严重冲击,许多企业面临困境,失业率上升。
2023年初以来,港元汇率跟随美元在一段时间保持相对强势,港元兑人民币汇率累计最多升值约8%,提升港人北上消费的购买力。
内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内地城市的消费环境、商品种类、服务项目拥有较高的性价比,更多的消费选择和优惠活动令香港居民前往内地消费更趋理性化。
受到高地价政策的影响,香港物价比国内高,开店成本多花在店铺租金之上,同时影响食物质素和服务人手不足,因此近年在零售、餐饮和服务业的品质也较以往逊色,在讲求性价比的今日已不合时宜,香港人亦为之怨声载道[5][6][7]。
不同原因带动经济活动
香港与内地经历长达近三年的出入境限制,2023年初终于全面恢复通关,疫情封关期间港人积压许久的刚性需求在短时间内出现俗称“报复性消费”现象[8],香港经济低迷[1],消费降级[9],人民币汇价下跌[10],往返中国内地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11],促使大量香港居民前往中国内地的深圳跨境消费。
根据2022年统计,深圳总共开立的首店品牌321家,同比增加18.8%,其品牌吸引力稳居全国前列[12]。
2022年深圳市商务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高度重视“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深圳设立首店、旗舰店及新概念店等,鼓励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在深圳首发和同步上市新品。深圳“首店经济”通过加强规划、出台政策、打造平台、举办活动等举措,对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首店之城”。
2023年疫后开关,不少深圳商场和餐饮业者都推出优惠吸引北上港人消费,而深圳近年来的消费体验及服务态度水平等都有所提升[1][13],深圳的商家也因应港人北上热潮推出优惠措施,吸引消费[14]。再加上深圳旅游、文创景点众多,新商业型态、新品牌亦顺势迅速冒起,为港人带来新鲜感和吸引力。
港区国安法推出后,不少香港居民对政治转向冷淡,很多人回归玩乐主义[15][16]。国内产品和服务质素近年有所提升,港人普遍满意而不像过去般抗拒于国内消费。
更有不少“港人北上消费相关攻略”在社交媒体持续传播,香港Youtuber亦热衷介绍吃喝玩乐资讯,港人北上消费玩乐因此成为趋势[16]。更有中国内地网红透过社交媒体抖音和小红书进行跨境食品代购及团购服务,将深圳生鲜食品、零食直送香港,自2020年起,深圳与香港以个体工商户为单位的反向代购的商业模式及相关产业开始发展[17]。
近年因为港深之间开设了多个新口岸,港人北上更加方便和省时。居住在香港北区的市民更有“地利之便”,到“内地买𩠌”十分容易,在大埔搭乘跨境巴士到香园围管制站也只是十数分钟车程;也由于两地物价差异,再加上长者可享有2元乘车优惠,故吸引到不少北区居民过关到莲塘、黄贝岭“买𩠌”,但同时也亦北区经营肉菜的摊贩雪上加霜[18][19]。
数据
自2023年1月香港恢复与内地全面通关以来,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的数据,香港居民前往内地的人数持续上升,到2023年6月已增加至逾408万,平均每日便有超过16万人北上,至6月底通过陆路口岸入境深圳的香港居民的单日纪录更已突破20万人次。2024年3月29日高达116万人次出境。
根据政府统计处于2015年11月所公布有关港人北上消费开支统计调查报告,2014年港人北上不计算交通服务费用,每人的平均开支为860元,前往广东省包括深圳的平均开支则为680元。按照入境人数来估算,2023年7月份香港人北上消费的金额达至40亿元[20][21]。
衍生问题
有不少香港消费者就食品味道、味质问题、产品质素等议题投诉深圳山姆会员商店。香港消委会表示要求旅行社或深圳消委会协助[22][23]。
影响
香港有不少店铺及食肆在疫后加租、人手荒、港人北上的影响下出现结业潮[25]。2023年9月至11月期间,香港共有1189间餐厅结业[1]。
港人北上消费冲击港府推出的香港夜缤纷[26][27][28]。2023年圣诞假期的香港街头,人潮也未如预期。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在《商台》节目指,香港餐饮业界的圣诞生意大受打击,比疫情全面通关前更差[29]。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表示,当跨境消费日常化,香港结构性消费必然流失,修车、美容院、发廊都可能纷纷结业。李兆波认为两地物价或被拉平,长远会动摇香港地价,冲击港府收入[9]。
中国知名社交平台小红书攻占香港市场,在港用户数已突破200万,形成“小红书经济圈”[30][31][32]。
港人北上消费成为热潮,不少香港居民对中国内地的餐饮品牌愈来愈熟悉。有不少中国内地餐饮品牌藉港人北上热潮进驻香港市场,方便他们日后“出海”,开拓国际市场[33][34][35][36]。有不少中国内地的“网红”餐饮、发廊特色输入香港。不少中国内地电影输入香港电影院。深港公交地铁已经实现了乘车扫码互联互认互通[37]。
部分中国内地网民指责部分北上中国内地跨境消费的香港居民“说话声音好大”、“素质低”等,引发中港两地网民骂战[40][41][42]。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