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岛西边,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包括西爪哇省、万丹省和雅加达,以及中爪哇省的最西部,巽他族称之为Tatar Sunda,或是Pasundan(意为巽他族土地)。[4]
传统上巽他族集中居住在前述的巽他族土地。但在楠榜省和南苏门答腊省也有巽他族在当地居住,在中爪哇省和东爪哇省也有少数巽他族。另有少数巽他族居住在印尼其他几个岛屿 - 除苏门答腊岛外,还有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岛、巴厘岛和巴布亚。
词源
Sunda(巽他)源于梵语的前缀su-,意思是“善良”或“具有好品质”。一个例子是用于描述黄金的suvarna(文义:“好颜色”)。Sunda也是印度教神祇毘湿奴的另一名称。在梵语中,Sundara(用于男性)或Sundari(用于女性)的意思是“美丽”或“卓越”。[5]Sunda也用来表达明亮、轻盈、纯洁、清洁和白色。[6]
起源
巽他族是南岛民族中的一支,有学说认为起源于台湾,在公元前1,500年至1,000年之间经过菲律宾而抵达爪哇岛。[7]但也有种假设认为,巽他族的祖先最初来自巽他古陆,这块广大的土地下沉后,形成今日的爪哇海、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以及其间众多岛屿。[8]根据最近的一项基因研究,巽他族,连同爪哇族和巴厘岛人,和其他南岛民族及南亚语系人种中的遗传标记,其比例几乎相等。[9]
古巽他族信仰((Sunda Wiwitan)中含有这个族群的神话起源:Sang Hyang Kersa(香)是信仰中的至高无上之神,在Sasaka Pusaka Buana(地球上的圣地)创造7位batara(神祇)。这些batara中最古老的一个称为Batara Cikal,被认为是巴堆族的祖先。[10]其他6位batara统治巽他族地区中不同地点。巽他族传说Sangkuriang包含有对史前万隆古湖的叙述,因此或可推测巽他族自中石器时代起即居住在这一带,而年代至少在20,000年之前。另一个流行的巽他谚语及传说提及香居所的故事中的高地(巽他族领土的中心):“当“众神(Hyangs)”微笑时,这块普良安高地就产生了”。这传说暗示香所居住的高地是块乐土,或是众神的居所,同时也暗示这块土地具有的自然美景。
历史
最早出现在爪哇岛西部上巽他族土地的政体,是在4世纪至7世纪曾经兴盛过的塔鲁玛纳伽拉王国。早在公元4世纪,巽他族就受到来自印度的影响,这在考古遗址发现的塔鲁马纳加拉王国铭文中的图古铭文 中有清楚的显现。但这种宗教信仰对巽他族生活的影响并未像对爪哇族那样强烈。似乎当时中央朝廷已采用印度教-佛教文化和制度,但大多数巽他族百姓仍保留自己既有的崇拜自然和祖先的信仰。到4世纪,较古老的巨石文化可能依然存在,并与已深入的印度教信仰并存。在巽他王国的古代时期,宫廷文化已经蓬勃,但巽他族似乎没资源,或是没欲望去建造大型宗教建物(如禅邸)。[11]巽他族农村采用刀耕火种(旱稻轮耕)方式种植稻米,产能有限,因此巽他族的村庄人口规模均小。
巽他族村庄间分隔独立,也造成各自培养出简单的生活方式和独立性。这可能是促成巽他族具有无忧无虑、讲求平等、保守、独立和有点追求个人主义的社会观。巽他族似乎在精神上热爱及尊重他们所在的自然环境,导致他们形成一些禁忌,用来保护自然和生态系统。这种倾向保守和在某种程度上反对外来影响的行为,在巴堆族身上更为发展出激烈的极端孤立主义做法。他们有禁止与外人交往,和不采用外来思想、技术和生活方式的规定。他们还设定一些禁忌,比如不砍树,不伤害森林生物,而得以保护他们既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最早提到“巽他”这个名字的历史记录之一,是在苏加武眉附近的奇巴达克(Cibadak )所发现的Sanghyang Tapak铭文 (公元1030年,或印度教塞迦纪年历的952年)。1225年,中国宋朝官员赵汝适经由询问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商人,关于他们经历过国家的地理、风土和物产,收罗材料而撰写成的《诸蕃志》,其中提及新托国港口,推测可能是指位于巽他国的万丹港或巽他格拉巴港。透过检查这些记录,“巽他”这个名字似乎是爪哇族在11世纪初开始,用来称呼他们西方邻居的名称。另一中国资料更具体将其称为万丹港或巽他喀拉巴港。在君王史力•巴度贾•马哈拉扎(俗称西里旺义国王)建都于帕匡帕甲伽蓝时期,巽他王国的统一和身份巩固后,巽他族的共同身份更加清楚。他们采用“巽他”这个名字来标示他们的王国、人民和语言。
爪哇岛西部内陆多山,直到19世纪时仍然森林茂密,人烟稀少。巽他族传统上居住在偏僻的小村庄,当地政府难以控制。巽他族传统上从事旱田耕作。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并无僵硬的社会等级,也更具独立的精神。[11]在19世纪,荷兰殖民政府为生产咖啡、茶叶和奎宁而将大部分的内陆地区开发,让位于高地的社区变为边陲地带,而进一步强化此地巽他族的个人主义心态。[11]
对于印尼不同族群间的比较,有个普遍的观念,就是巽他族以其美丽著称。16世纪初,葡萄牙药剂师和财政大臣托梅·皮雷斯在其撰写关于巽他王国的报告《东方之声》中提到:“(巽他)女子美丽,贵族女子贞洁,下层则不然”。一般人的观念是巽他族女性的美丽在印尼各族群间排名在前,这要归功于当地的气候(她们的肤色比别处印尼人较浅)和生食蔬菜的饮食习惯(据说因此当地女性的皮肤特别细嫩)。
巽他族女性,以其漂亮、时尚、聪明和思想前卫,有“美丽普良安女孩(Mojang Priangan)”之称。[12]可能正因为如此,今日有许多巽他族在娱乐事业发展。
语言
在2010年,印尼使用巽他语的人数约有3,600万人,[13]是全国使用人数第二高的区域语言。[14]印尼在2000年所做的人口普查,此数字则为3,090万。使用这种语言的地区在万丹省南部[15]和西爪哇省大部分,向东延伸到到中爪哇省的布雷贝斯县的帕马里河(在雅加达东方约250公里处)。[16]
巽他语也与马来语和米南加保语有密切关联,而前三者与爪哇语一样,会使用不同的敬语来表达发言者的等级和敬重程度,这是种从爪哇语借来的概念。[11]巽他语与爪哇语和马来语有相似的词汇。巽他语系内包含多种方言,从巽他-万丹方言到西爪哇省东部的巽他-井里汶方言,还有在中爪哇省西部的方言。而在万丹、茂物、普良安(西爪哇省)和井里汶的方言则较为独特。在中爪哇省,芝拉扎县和布雷贝斯县内的一些区内使用巽他语。在恰米斯、打横、加鲁特、万隆、苏美当 、苏加武眉,而特别是展珠,当地人的方言被认为是最精致的巽他语(可能是此语言的原始形式)。在北部海岸、万丹和井里汶等地的方言被认为不太精致,而巴堆族的方言被认为是古老的巽他语,[17]是当地语言在采用爪哇语中分层概念来表达等级和尊重时就已存在的巽他语。
今日巽他语主要是以拉丁字母表达。但人们正在努力把在14至18世纪之间使用的巽他字母恢复。例如万隆和西爪哇省几个城市的街道名称,现在就同时用拉字母和巽他字母表达。
宗教
传统巽他族的信仰崇敬自然力量(香(Hyang))和祖先神灵(泛灵论与物力论的混合)。在巽他族最古老的史诗苏兰贾纳的故事和偏远的巴堆族部落均可找到印证。这种信仰被称为古巽他族信仰(Sunda Wiwitan)。[18]种植稻米为生的模式塑造出巽他族的传统文化、信仰和礼仪形式,其中稻米女神戴维·丝莉(Nyai Pohaci Sanghyang Asri)被尊为主管稻米和生育的神灵而受到崇敬。居住在爪哇岛西部的巽他族是印尼群岛中最早受到来自印度的印度教-佛教影响的族群之一。在塔鲁玛纳伽拉王国之后的巽他王国,早在4世纪就信奉印度教。位于西爪哇省加拉旺的巴图贾亚佛塔建筑群遗址即显示当时的佛教影响,而在加鲁特附近的仓光神庙遗迹则显示出当时的印度教影响。在16世纪产生的Sunda Wiwitan圣书《成圣指南》,是关于宗教和道德指导、规则和课程的教授文本。印尼国家图书馆收藏有一本,编号为Kropak 630。
大约在15至16世纪间,伊斯兰教开始经过印度穆斯林商人在巽他族中传播,在信仰印度教-泛灵论信仰的巽他王国灭亡,以及在西爪哇沿海的万丹和井里汶苏丹国建立之后,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许多乌拉玛(当地称为“kyai” - 饱学伊斯兰教义者)深入普良安山区的村庄,建立清真寺和伊斯兰学校以推广这种信仰。但小型的传统巽他社区则保留住他们既有的社会和信仰体系,采取自我隔离方式,完全拒绝外来影响、传教活动和现代化,例如位于内陆的勒巴克县的巴堆族即为一例。一些巽他村庄,如在库宁根县的Cigugur, Kuningan村,仍保留Sunda Wiwitan信仰,而另一些村庄,如在打横的坎彭·纳加村和在茂物的Sindang Barang Pasir Eurih村,虽然当地居民自称是穆斯林,但仍坚守伊斯兰教之前即有的传统和禁忌,并崇敬karuhun(祖先的神灵)。今日大多数巽他族是信奉逊尼派的穆斯林。
西爪哇在18世纪初受到荷兰东印度公司 (VOC) 的控制,后来改由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控制,向巽他族传播基督教福音是由Genootschap voor In-en Uitwendige Zending te Batavia(巴达维亚内外传教协会(Society for Internal and External Mission in Batavia,成立于1851年,简称GIUZ)[19]启动。之后荷兰归正教会派遣传教士到当地传教。传教活动从巴达维亚城(即今日雅加达)开始,后来扩展到西爪哇省的几个城镇,如万隆、恰米斯、井里汶、茂物和苏加武眉。他们为西爪哇省的原住民建造学校、教堂和医院。与庞大的巽他族穆斯林人口相比,信仰基督教的巽他族的数量稀少。今日在西爪哇省的基督徒大多是当地的印尼华人,本地巽他族的基督徒数目不大。
当代巽他族的社会和宗教生活,有日益增多信仰伊斯兰教的趋势,特别是居住在城市地区的族人。[20][21]与1960年代相比,今日许多巽他族穆斯林妇女会戴希贾布。早先在苏门答腊岛和马来西亚的马来族社区也有类似的现象。印尼建立伊斯兰国运动于1949年在西爪哇省打横诞生,兴起政治伊斯兰教运动,后来这一运动遭到印尼政府的镇压。
文化
巽他文化由爪哇文化中撷取一些成分。然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巽他族的社会等级的僵化程度要低得多。[11]巽他族的心态和行为中含有更大的平等主义,并对明显的阶级区别具有反感,以及他们以社区为基础的物质文化,与控制国家的爪哇族所具有的明显封建等级制度不同。[22]爪哇文化在强调精英、风格化、精美的艺术和文学形式的氛围中得到滋养。而巽他文化几乎缺乏这类传统的痕迹。[23]
在文化上,巽他族采取双系继嗣制度,为子与为女的地位相同。巽他族的家庭中,重要的仪式围绕着生命周期(出生到死亡)而运行,采用许多之前的泛灵论和印度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的传统。例如,在妇女怀孕的第7个月,有种名为Nujuh Bulanan的仪式(与爪哇族传统中的头胎七月喜相同),起源于印度教。婴儿出生后不久,会举行名为Akekahan(来自阿拉伯语:牺牲庆新生儿),一种源自伊斯兰传统的仪式;生女婴,宰杀一头山羊,生男婴则宰杀两只,烹饪后分送亲戚和邻居。对于青春期前的男孩会行割礼,同时举行细辛干(印尼舞狮)以为庆祝。
婚礼是巽他族家庭庆典中的重头戏,包含复杂的仪式,有naroskeun(提亲) 和neundeun omong(缔约)(这两项均透过双方家长及长辈进行)、纳聘(男方送礼给女方)、seserahan(女方回礼给男方)、婚礼誓言(akad nikah)、saweran(把硬币,连同花瓣,有时会加上糖果投掷给未婚客人,希望带给他们好姻缘)、huap lingkung(新娘和新郎喝交杯酒)和bakakak hayam(新娘和新郎各抓住烤鸡的一条腿,合力撕开;得到较大一块的推测将来就是一家之主),以及邀请家人和亲戚,邻居和朋友,甚至是事业伙伴参加婚宴。巽他家庭对于亲人过世,会举行传统的伊斯兰教仪式,例如pengajian(背诵古兰经),致赠前来吊祭者饭盒和配菜。从死亡之日起每日颂古兰经连续7日;后来在第40日,满1年,及满1,000日各再诵经一次。
巽他族文学基本上是口述的模式。他们的艺术(如建筑、音乐、舞蹈、纺织品和仪式)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文明早期阶段的传统,甚至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并且从未受到贵族化的印度教-佛教思想压制(与在他们东方的几个爪哇王国不同)。[23]巽他族艺术和文化反映历史上来自不同文化的影响,包括史前原住民泛灵论和巫术传统、古代印度教-佛教遗风和伊斯兰文化。巽他族对巽他王国的盛世有非常生动的口述历史传颂。[23]巽他族的口头叙事传统被称为班顿·巽他,一种配合弦乐器的诗歌颂唱。这种方式是爪哇族恬帮的对应形式,类似于马来族的班顿,但自成一格。班顿·巽他经常用来讲述巽他族的民间传故事和传奇,如桑酷凉(当地大山大湖形成的故事)、卢童·卡萨伦(神猴助人的故事)、琼·瓦纳拉(讲述巽他贾鲁王国的故事)、蒙丁拉亚·狄库参玛(有关西里旺义国王时期一位王子的故事)、西里旺义国王的故事以及流行儿童故事如龙里(一位女孩和她金鱼宠物间的故事)。
最著名的巽他族传统音乐是安克隆竹管乐器演奏、卡帕皮·苏铃演奏、甘美朗·迭贡演奏、和蓝帕·克甘当鼓表演。 安克隆竹管乐器演奏被认为是种非物质文化的世界遗产。[24]
最著名和最独特的巽他族舞蹈是斋朋甘,[25]是种传统的社交舞蹈。其他流行的舞蹈如孔雀(Merak)舞。 细辛干舞狮主要是在梳邦县出现,接受割礼的男孩坐在狮子身上,由四位男士抬着演出。有些舞蹈,如孔雀舞、女神(Dewi)舞和Ratu Graeni舞则是受到马打兰苏丹国宫廷的影响。
哇扬·勾乐克木偶戏是最受巽他族欢迎的哇扬人偶表演。许多形式的喀嘉文舞蹈、文学、甘美朗音乐和皮影戏 (哇扬·库利特)都源自爪哇族。[11]哇扬·勾乐克木偶戏受伊斯兰民间传说的影响比爪哇版中受印度史诗的影响更大。 [11] 巽他族传统的潘恰克·西拉特武术可追溯到西里旺义国王的时期,其中Silat Cimande是最杰出的武术学校之一。最近开发出来的Tarung Derajat也是西爪哇流行的武术。 酷将匕首是巽他族的传统武器。
巽他族房屋的特点是具备功能性、简单性、纯朴、顾及细节、使用天然茅屋材料以及非常坚持与自然和环境维持和谐。[26]
巽他传统民居多采用基本形式的山墙屋顶结构,俗称甘榜式(kampung)屋顶,由茅屋材料(ijuk(桄榔树纤维),kirii(hateup叶或棕榈叶)覆盖住木头框架和梁柱,编织竹片为墙壁,是种建在短柱之上的干栏式建筑。屋顶形式是庑殿顶和山墙屋顶的组合。
更繁复的悬吊式山墙屋顶被称为Julang Ngapak,意思是“鸟展翅”。其他传统的巽他族房屋形式包括有Buka Pongpok、Capit Gunting、Jubleg Nangkub、Badak Heuay、Tagog Dog和 Perahu Kemureb。[27]
在住家之旁,巽他族会另建稻米仓库(当地称为刘伊特,也是传统巽他族农业社区的重要建物。在协龙·淌丰年庆祝聚会中,把稻米送入刘伊特储藏是不可或缺的仪式。[28]
巽他美食是印尼最著名的传统料理之一,在印尼大部分城市中也很容易见到。巽他食物的特点是强调新鲜;著名的拉拉柏(生菜沙拉)[29])配叁巴酱,还有卡雷多一起吃,显示巽他族喜爱新鲜蔬菜。巽他族与印尼其他族群相似,几乎每餐必吃米饭。巽他人喜欢说,“如果没吃过米饭,那表示还没吃过一餐。”米有不同烹调的方式,但蒸煮是最简单,也是主流的做法。
除米饭之外,还会加上蔬菜、鱼或肉类的配菜以增加滋味,提供身体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和营养。这些配菜使用烤、炸、蒸或煮的方式烹调,加上蒜、高良姜、姜黄、芫荽、姜和香茅的香料。皮皮斯是种把不同食材,加上香料,用香蕉叶包裹后烹制的料理,深受巽他族喜爱。包在皮皮斯内的食材多样,如鲤鱼、鳀鱼、混有鸡蛋的碎肉、蕈类和豆腐或盎康,凭个人喜好而定。昂康由花生经发酵后制成,在巽他美食中很受欢迎,其程度就像爪哇族喜爱由大豆发酵制成天贝的情况一样。昂康本身并无特殊味道,当地人会配上辣椒和大蒜研磨而成的酱料食用。在海边地区,海水鱼很常见;在山区,鱼类(如鲤鱼)往往是在池塘中养殖者。
一般来说,巽他族的料理味道浓郁可口,但没像巴塘美食那么丰富,也不如爪哇美食那么甜。[30]
巽他族传统上是务农为业,尤其是稻米种植。巽他族文化和传统通常依循农业的周期运行。 像协龙·淌的丰收庆祝活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祁它格拉村庄定居地、靠近哈利蒙萨拉克山国家公园的祁索洛克(Cisolok)、打横县巴堆族定居地的传统巽他社区 茂物的一些村庄;和在库宁根县的传统巽他族社区。 [31]刘伊特(稻米仓库)是巽他族传统村庄的重要建物;它象征财富和安居乐业而备受推崇。自古以来,巽他族主要以务农为生,[23]因此他们往往不愿担任公职或是民意代表的工作。[32]
农业之外,巽他族经常会从事商业和贸易以谋生,但所从事的大多是传统行业,如流动食物或饮料摊贩,设立简朴的瓦隆(食物摊位)或饭馆以供应日常消费之用,或开设一家小理发店。巽他族喜爱独立、无忧无虑、平等主义、个人主义和乐观,这些特性可能是促成他们喜爱创立和经营小店面的原因。他们似乎不喜爱政府机关的僵化结构和规则。一些传统的流动摊贩和摊位的料理,如Siomay、加多加多 和卡雷多、印尼炒饭(Nasi Goreng)、煎蕊(Cendol)、粥(Bubur Ayam)、烤面包(Roti Bakar)、绿豆粥和营多面,通常店东都是巽他族。
巽他族普遍被称为开朗和善变,因为他们喜欢搞笑和作怪。印尼最著名的歌手、音乐家、作曲家、电影导演、电影和肥皂剧(印尼语:sinetron)都有巽他族参与其中。[33]
著名人物
有许多巽他族在印尼国家政治、政府机构和军事机构中,甚至是在艺术、娱乐以及体育活动中均有不错的成就。
参见
附注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