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宁(法语:quinine),又称金鸡纳霜化学上称为金鸡纳碱,分子式C20H24N2O2,是一种用于治疗与预防疟疾且可治疗焦虫症英语Babesiosis的药物[1]。在治疗恶性疟原虫时,如果病原体对于氯喹青蒿素皆产生抗药性时,即会使用奎宁作治疗[1][2],不过不建议用来治疗睡眠脚动症。可以用口服或是静脉注射来给药。世界上有些地区已出现对奎宁呈抗药性的疟疾[1]



Quick Facts 临床数据, 怀孕分级 ...
奎宁
Thumb
Thumb
临床数据
怀孕分级
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
ATC码
药物动力学数据
生物利用度76 to 88%
血等离子体蛋白结合率~70%
药物代谢Hepatic (mostly CYP3A4 and CYP2C19-mediated)
生物半衰期~18小时
排泄途径Renal (20%)
识别信息
  • (2-ethenyl-4-azabicyclo[2.2.2]oct-5-yl)- (6-methoxyquinolin-4-yl)-methanol
CAS号130-95-0  checkY
PubChem CID
IUPHAR/BPS
DrugBank
ChemSpider
UNII
KEGG
ChEBI
ChEMBL
CompTox Dashboard英语CompTox Chemicals Dashboard (EPA)
ECHA InfoCard100.004.550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化学信息
化学式C20H24N2O2
摩尔质量324.417 g/mol
熔点177 °C(351 °F)
Close

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耳鸣、视觉障碍以及盗汗。更严重的可能有失聪血小板低下英语Thrombocytopenia心律失常。奎宁或许会让使用者更容易有晒伤的情形。目前对于怀孕中的妇女使用奎宁,会否对胎儿造成有害的影响还不确定,但十分推荐用于治疗患疟疾的孕妇。然而,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朗[1]

1632年以前,人们就已经知道树皮的萃取物可以治疗疟疾[3]。1820年时,佩尔蒂埃英语Pierre Joseph Pelletier卡旺图首次从金鸡纳树的树皮中萃取出奎宁[4][1]。奎宁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上的药物,也是基础医疗中极重要的药品[5]。每一次的治疗,它的量贩价格大约介于1.7美元到3.4美元之间[6]。在美国,单次疗程的花费大约是250美元[1]

用途

医疗上应用它的几种盐类,作为解热以及防治各种疟疾,但愈后容易复发。副作用不少,主要为耳鸣、重听、头昏、恶心、呕吐等,统称金鸡纳反应。

硫酸奎宁和盐酸奎宁均是味道极苦的白色结晶,前者微溶于水,供口服,后者易溶于水,供注射用。优奎宁(Euquininum)是奎宁的乙基碳酸酯,为几乎无味的白色晶体,可供儿童口服用。奎宁也是通宁水的原料。

关于奎宁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说,1638年当时秘鲁总督的夫人金琼(Condessa de Chinchon)染上间日疟,由统治安地斯地区的西班牙省长带来了一些金鸡纳树树皮磨成的粉。据当地的原住民告诉省长,这种树皮可以退烧,结果真的有效。后来女伯爵把这帖药带回故乡西班牙,当时疟疾在欧洲大陆肆虐,这种树皮粉就成为欧洲人首次能有效治疗疟疾的药品[7]。但经历史研究发现,可能根本无此事,总督夫人没得过疟疾。奎宁治疗疟疾的最有效形式被发现于1737年,1820年法国化学家佩尔蒂埃与卡旺图从规那(quina)的树皮中单离出来,将之称为奎宁或金鸡纳霜(quinine),名称来自印加土语的树名quina-quina。185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使用。

1693年,法国传教士洪若翰曾用金鸡纳霜治愈康熙帝疟疾。后来,曹雪芹的祖父金陵织造曹寅因患疟,曾向康熙帝索要金鸡纳霜。苏州织造李煦上奏云:“寅向臣言,医生用药,不能见效,必得主子圣药救我。”康熙知道后特地“赐驿马星夜赶去”,还一再吩咐“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在药物赶到之前,曹寅去世。[8]

二战期间美国的斯特林制药公司英语Sterling Drug以此为引导,合成了氯奎宁,药效良好。氯奎宁在战后成为抗疟最重要的药物。

通宁水含有微量奎宁,约是药用量之百分之一。

COVID-19

2019冠状病毒疾病病毒肆虐全球,因为几乎各种药方都无效,于是医学界除了努力开发疫苗与研制新药瑞德西韦之外,在美国的华盛顿州有某医院使用硫酸羟氯喹阿奇霉素来治疗轻中症患者,意外得到不错的效果,于是各国的医院纷纷旧药新用。虽然中国和法国小规模临床实验[9]中,发现对治疗2019冠状病毒疾病病毒似乎有效,但这个试验非随机分派,且有明显的选择偏差,如:使用硫酸羟氯喹组,最终分析时排除的6人中,3人变成重症需使用呼吸器,1人死亡;反观未使用硫酸羟氯喹组,没人重症,没人死亡,最后因研究与主流宣传相左[来源请求],本研究已被撤稿[10]

值得注意的是:奎宁与硫酸羟氯喹为两种不同的药物。小剂量的硫酸羟氯喹已可达到对新冠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效果。而为达到足够的抗病毒效果,需使用高剂量的奎宁(约为常规使用剂量的1.5倍或更高),会使心律传导出现异常使QT段延长并发生长QT症,进而发生心律失常,甚至死亡;但这类副作用在类风湿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的治疗时,因剂量较低并不常见。

药理

奎宁抗疟药理不明。在疟疾早期和中期往往无效,而在晚期(久疟)效果较好。对疟原虫的红细胞前期、红细胞外期(红外期)及(恶性疟的)配子体期无作用(故不能中断传播链),对疟疾的传播、复发、病因性预防无效。不能根治良性疟(非恶性疟),长疗程可根治恶性疟。广泛接受的假说认为类似于氯喹的药理模型,涉及血基质解毒路径(Heme Detoxification pathway)的疟原虫色素英语hemozoin生物结晶英语biocrystallization的抑制,其中利用了细胞毒性血基质的聚集在疟原虫上导致其死亡。[11]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