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運輸服務類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士(英语:bus、omnibus)是一种由中型或大型汽车运输乘客的公共交通服务。
巴士的名称来自法语的“voiture omnibus”,意义是“公共的车辆”,之后演变成“omnibus”(公共的),再简化成“bus”(巴士)。
巴士在中文地区中的名称不尽相同。
最早的巴士概念,可追朔自1662年的法国巴黎的运输服务“五索尔马车”,一度颇受大众欢迎,然而由于巴黎议会颁布的法令不允许“士兵、随从、仆人和其他劳动者”使用这项服务以及车资涨价,使得“五索尔马车”在15年后便走入历史。而公共马车变得普及则是1820年代的事。
1824年,英国道路收费站管理人 John Greenwood,在曼彻斯特与彭德尔顿(Pendleton)经营公共马车服务,驾驶人应乘客请求随时让乘客上下车。
1826年,法国退休军官 Stanislas Baudry 在法国西北部的南特市郊开设面粉厂,并将蒸汽机排出的热水供人洗澡而兴建公众浴场,而且提供南特市中心与公众浴场之间的接驳马车服务。[8]当他发现有些市民利用他的接驳马车作为交通工具,但并非前往他开设的公众浴场,他开始将接驳马车事业化,成立企业提供公共马车服务。
1829年7月4日,世界第一辆校车的制造商,英国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共马车出现于伦敦街头,他开设了帕丁顿与英格兰银行之间的线路,并于沿线设新路(New Road)、萨默斯镇(Somers Towns)与市路(City Rd)等停靠站,每日每个方向4班。不到十年,这一服务在法国、英国及美国东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伦敦、纽约)变得普及。
在公共马车普及化后,蒸气式巴士(Steam buses)与无轨电车(Trolleybuses)陆续面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引擎技术逐渐成熟,使用一辆参考宾士一款汽车(Benz Viktoria)生产、可载六位乘客以内燃机驱动的巴士Benz Omnibus于1895年在德国Siegerland运营两条巴士线路。
现在大部分巴士仍以汽油、柴油引擎为动力。近年有些国家开始研发使用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油电复合动力系统和纯电力驱动的巴士。
这种线路的巴士无论乘客上下车情况,都会固定在每个停靠点停车。
这种线路的巴士若车上没有乘客告知司机要在此停靠点下车,且停靠点无人候车,则不会停车。乘客告知司机的方式有口头告知和使用设备告知(按铃、拉绳)两种。这种巴士在中国大陆被称为“铃停巴士”。[10]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停车,其平均速度相比固定停车巴士更高。
由于巴士需要与其他汽车共用同一路面资源,其班次无法像有独立路权的轨道交通工具系统(如地铁)般稳定,因此部分城市为解决此问题,便在路上划出只准巴士和无轨电车使用的车道,台湾称为公车专用道,中国大陆称作公交专用道,香港称为巴士专线。在一些较特殊的情况下,甚至有整条街道皆划作专用道的情况。
快捷巴士系统(英语:bus rapid transit,缩写为BRT)是一种以巴士为基础的新型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结合地铁与捷运的高运载力、速度与巴士系统的低成本、灵活性和简单性,使用高载客量的巴士(如双节巴士)在专用道上行驶,并在特定的站点设立专用站台。这系统相较于一般巴士能提供更高运载力,而巴士班次亦不受交通挤塞影响能变得更稳定。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