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外游警示制度

香港的警示資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外游警示制度(简称外游警示旅游警告;英语:Outbound Travel Alert System缩写OTA)是由香港政府保安局设立的一个方便香港居民进行风险评估,掌握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当前环境所潜在的人身安全风险或传染病的旅游警示制度[1][2]。参照了香港天文台暴雨警告信号来制订。

历史

2008年11月25日,泰国反政府示威者冲入及占领曼谷苏凡纳布国际机场离境大堂,令到该机场在当晚宣布取消所有离境航班及关闭机场[3];受到事件影响而滞留在曼谷的香港居民近500人[4][5];及至11月27日,保安局未发出旅游警告而被香港旅游业业界指出当局行为被动[6]。11月29日起,中国大陆政府澳门政府等纷纷派出包机接载其居民离泰[7]。及至一对香港夫妇在同年12月1日凌晨在赶往普吉国际机场而离开泰国途中发生交通意外后[8],保安局常任秘书长张琼瑶在同日中午表示因应泰国暴力冲突升级而宣布向国泰航空香港快运作出包机安排,以接载仍然滞留在泰国的香港居民[9]

香港政府在事件中被指控反应迟钝[10]、处事缓慢及无危机感[11][12]。事后,香港政府和香港旅游业业界就旅游警告制度进行商讨;保安局最终在2009年10月20日正式设立外游警示制度[13]

2010年8月23日,菲律宾发生人质事件造成8死7伤。港府当晚发出对菲律宾的黑色外游警示,于2014年4月23日解除。

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韩国疫情期间,特区政府初时因没有对韩国发出外游警示而饱受批评,及后才对韩国发出红色外游警示。自此之后,政府为免引起争议,除因应天灾或局势外,亦会因应公共卫生风险或传染病而发出外游警示。

2020年3月13日,因应新型冠状病毒欧洲疫情,港府当晚一次过发出对申根协议其余25个国家的红色外游警示,是设立制度以来对最多国家和地区同时发出外游警示的一次。3月17日晚上,港府基于公共卫生考虑向全球发出红色外游警示(不包括中国大陆、台湾、澳门)。[14][15]惟同时维持早前对部分国家或地区因安全风险而发出之红色或黄色警示。所有就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而发出的红色外游警示在2022年5月1日取消,惟卫生署呼吁市民应继续避免非必要的外游计划。

Remove ads

机制

保安局因应受到警示制度监控的国家可能出现影响香港居民人身安全或者风险变化,并且对该国家或者地区所出现的风险性质、程度及持续性而评估是否发出相应级别的外游警示。保安局发出外游警示时,会透过专设网页及新闻公报向外公布[16]

目前生效的警示级别

更多信息 警告标志, 警告级别 ...

香港政府指定覆盖地区

外游警示制度覆盖88个较多香港居民到访、旅游或公干的海外国家/属地,并有可能增加或调整;但根据保安局的指引,外游警示制度并不包括中国大陆澳门以及台湾[20]

  • 除特别注明的28个国家/属地外,其余60个国家/属地于2009年10月20日起生效。
Remove ads

记录

下列是为制度生效至今的发出记录[注 7],有细菌绘文字(🦠)为与传染病相关之外游警示:(有关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期间之检疫安排,参见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相关安排#强制检疫与医学监察安排

更多信息 警告级别, 国家/属地 ...


Remove ads

对同一国家发出不同警示之纪录

更多信息 国家/属地, 发出日期 ...

注:“其他地区”是指整个国家/属地除了针对同一风险发出更高警示外的地区。

Remove ads

其他

香港旅游业议会更强烈建议各旅行社,在收据上必须印上该国家(如有)所发出外游警示级别。当发出红色或黑色旅游警示发出下,在有关警示发出前,已报名自由行或旅游团,如自由行者,一般大多数已报团市民,可获全数退款。如旅行团者,可以全数退款或保留团费及转团。保险公司可以因应情况可获赔款。 入境处更推出“外游提示登记服务”,可以于出发前三至四天内,填写个人电话号码和出发国家及日期。[116] 一旦有关国家发生事故,会收到有关国家的最新情况。

争议

就传染病发出外游警示

在外游警示推出初期,政府通常针对有关国家或地区发生天灾或局势不稳发出相关外游警示;对于公共卫生风险或传染病情况,则由卫生署发出“旅游健康建议”让市民参考。

不过2015年5月下旬中东呼吸综合症韩国开始爆发后,但特区政府跟随世卫建议,没有对韩国发出外游警示。直至6月8日才发出“旅游健康建议”,并在卫生署重要通知加上韩国,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更在下午表示该建议类似于保安局的红色外游警示,但并非正式红色外游警示,这让游客在和在旅行社进行退团交涉中,保险和团费方面可能得不到保障。结果,在6月9日多份报章都以头版批评政府不发外游警示。而高永文当日上午接连接受多间电台访问,继续为不发外游警示护航。不过及后署理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上午预告将会发出红色外游警示,并呼吁市民,如非必要勿到韩国旅游及公干。同日中午保安局在网站公布,把韩国的外游警示别级列为红色,取代前一日的“旅游健康建议”。而政府新闻网直到下午约一时半才发稿[117]。自此之后,政府就发出外游警示的考虑因素亦加上公共卫生或传染病,并按医务卫生局(2022年7月前为食物及卫生局)建议的警戒级别而发出,包括在2020年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向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提升或直接发出红色外游警示。

外游警示不适用于中国大陆、澳门及台湾

香港与中国大陆交往频密,而台湾及澳门亦是香港人热门旅游地点,惟外游警示则不适用于上述地区。早在外游警示推出初期,已有议员质询相关情况。[118]而政府回应外游警示制度只为协助市民掌握外地安全风险,因此香港的外游警示制度不适用于“国内”地区,这与同一国家不会就国土内不同地区发出旅游警示的做法一致。换而言之,如果香港市民需要评估中国大陆、澳门及台湾是否适合前往,现时只有透过传媒、世界卫生组织或香港卫生署的公布,或接收其他地区的旅游警示消息自行评估。

旅游保险列明,如果香港政府向某地方发出黑色外游警示,旅客就有权缩短行程获得赔偿;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发出旅游警示,旅客可以在出发前取消行程并退保。不过外游警示不适用于中国大陆,当中国大陆发生特殊情况时,市民需取消行程则不获赔偿,或需有危险情况下被迫前往当地。

中国大陆多个城市先后在2010年10月2012年9月爆发反日示威,并引发骚乱,然而技术上政府不能对中国大陆城市发出外游警示,此让在期间取消旅行团的市民得不到保障。在特区政府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而在2020年3月17日对全球发出红色外游警示时,亦特别指明不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及澳门,惟包括外游警示制度没有涵盖的国家或地区[119][120]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备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