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 (英语:bus、omnibus )是一种由中型或大型汽车 运输乘客的公共交通 服务。
Quick Facts “Bus”的各地常用译名, 中国大陆 ...
“Bus ”的各地常用译名 中国大陆 公共汽车、公交车、公交、公汽、巴士 台湾 公车、公共汽车、客运、巴士 香港 巴士 澳门 巴士、公共汽车(官方) 巴士
Close
巴士的名称来自法语的“voiture omnibus”,意义是“公共的车辆”,之后演变成“omnibus”(公共的),再简化成“bus”(巴士)。
巴士在中文地区中的名称不尽相同。
香港人 会直接以英语“bus ”的译音称为巴士 ,由于字义明显及音节少,其后在台湾 和中国大陆 也被普及使用[ 1] ,并中国大陆 列入标准汉语[ 2] 。早期的香港人 也会称呼公共汽车 、公车 ,但巴士 一名于二十世纪早期的香港已经存在,例如1933年成立的九龙巴士有限公司 ,直至1960年代后,除了中华汽车 (俗称:中巴),其他香港内的巴士经营者都以巴士 命名,例如新巴,城巴和九巴,因此绝大多数香港人都习惯称呼巴士 ,而非公车 ,后者在香港人的日常对话之中则非常罕见,但广东省的粤语或普通话使用者则广泛使用两者。
1920、30年代,国民政府 主政时期,巴士服务在中国大陆 城市出现,时称公共汽车 ,地方政府设有巴士管理处[ 注 1] 。公共汽车的称谓至今亦常用于中华民国 (台湾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大陆)[ 4] 。在中国大陆,除公共汽车 外,更多时候称为公交车 、公汽 和公交大巴 ,其中“公交 ”是公共交通的简称,同时也是一般语境下对公共汽车交通的简称,“公车”当重音在前字时一般指公务用车。
台湾 地方政府亦设有巴士管理处(简称公车处)[ 注 2] 。而现在巴士在台湾 主要被分为市区公车 、一般公路客运 和国道客运 ,三者有时也直接称客运 、巴士 。
马来西亚 、新加坡 也普遍称为巴士 ,如果巴士是利用在公共交通上(非私人租用),统称公共巴士 。
早期的马拉巴士
最早的巴士概念,可追朔自1662年的法国 巴黎 的运输服务“五索尔马车”,一度颇受大众欢迎,然而由于巴黎议会颁布的法令不允许“士兵、随从、仆人和其他劳动者”使用这项服务以及车资涨价,使得“五索尔马车”在15年后便走入历史。而公共马车 变得普及则是1820年代的事。
1824年,英国道路收费站管理人 John Greenwood,在曼彻斯特 与彭德尔顿(Pendleton)经营公共马车服务,驾驶人应乘客请求随时让乘客上下车。
1826年,法国退休军官 Stanislas Baudry 在法国西北部的南特 市郊开设面粉厂 ,并将蒸汽机排出的热水供人洗澡而兴建公众浴场,而且提供南特市中心与公众浴场之间的接驳马车服务。[ 5] 当他发现有些市民利用他的接驳马车作为交通工具,但并非前往他开设的公众浴场,他开始将接驳马车事业化,成立企业提供公共马车服务。
1829年7月4日,世界第一辆校车 的制造商,英国人George Shillibeer 的公共马车出现于伦敦 街头,他开设了帕丁顿 与英格兰银行 之间的线路,并于沿线设新路(New Road)、萨默斯镇(Somers Towns)与市路(City Rd)等停靠站,每日每个方向4班。不到十年,这一服务在法国 、英国 及美国东岸 各大城市(如巴黎 、里昂 、伦敦 、纽约 )变得普及。
Benz Omnibus
在公共马车普及化后,蒸气式巴士(Steam buses)与无轨电车 (Trolleybuses)陆续面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引擎 技术逐渐成熟,使用一辆参考宾士 一款汽车(Benz Viktoria )生产、可载六位乘客以内燃机 驱动的巴士Benz Omnibus于1895年在德国Siegerland运营两条巴士线路。
首款大量生产的巴士—— LGOC B型
现在大部分巴士仍以汽油 、柴油 引擎为动力。近年有些国家开始研发使用液化石油气 、压缩天然气 、油电复合动力系统 和纯电力 驱动的巴士。
双层巴士 :车厢分为两层,载客量十分大。一般而言,一辆车长10米并容许企位的单层巴士 可运载约60名乘客,而长度相近的双层巴士则能运载约110名乘客。伦敦 、巴黎 、香港 、新加坡 、柏林 、孟买 等城市均大量采用双层巴士,而在其发源地英国 ,低地台双层巴士现时仍于英国不同城镇中广泛使用。其中,自1950年代起于伦敦服务的Routemaster 车款更成为该市的地标 (因应欧盟 要求欧洲各国的巴士在2016年后必须全数是超低地板以方便老弱人士,于2005年年尾全数退役)。有些双层巴士的上层不设车顶,供游客登上观赏沿途景色,称为“敞篷巴士 ”。香港 亦有敞篷巴士为接驳山顶缆车站 至中环 的服务(新巴15C线 )。台北 的台北市巴士处 曾购买双层巴士,后因车辆高度以及车辆其他问题而不再增购及使用。中国大陆 曾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香港退役的双层客车,后逐步推广国产品牌型号。时至今日,部分城市采用双层巴士行驶一般巴士线路,而部分城市则以双层巴士行驶旅游观光线路。除了市内巴士外,在长途巴士上亦能见采用双层设计的型号,当中包括不少现时在中华民国 和日本 行走的长途汽车。
单层巴士 (Single-decker bus),是指只有一层的巴士,一般来说它的对应是双层巴士 。单层巴士载客量虽然不及双层巴士,但是车价成本较低,在世界各地较普遍。在世界历史上,单层巴士比双层巴士较早出现。单层巴士的重心 比双层巴士低,因此在广泛使用双层巴士的地方(例如香港 ),所以常常会调派往行走一些山区或客量低和斜坡线路,单层巴士的翻车意外数字亦比双层巴士少。不过新型号的单层巴士需要通过的倾斜测试 亦比双层巴士严格。
三节巴士
双节巴士 :以两节车身来增加长度及载客量,并在两节车身间加设可伸缩的绞盘(类似列车 车卡 之间的接驳部分)以辅助转向,好处是当行走一些路程短而客量高的线路时,可接载更多乘客,同时也可免却乘客在双层巴士 上下楼梯 的麻烦,加上灵活性又不比普通单层巴士甚至双层巴士逊色,于欧洲 颇为盛行。在中国大陆 ,铰接车在北京俗称为“通道车”,而上海称之为“巨龙车”。1980年代中期,沈阳客车厂生产出一台华龙牌“三节巴士”,长23米,并进行了量产,曾在沈阳多条巴士线路上长期使用。近年欧洲 制造商更生产了“三节巴士 ”、“双层双节巴士”等;中国大陆 现行法规规定,允许路上行驶的客车长度不得超过18米,但极少数厂家出于试验目的研制出了25米长的三节巴士。全球最长的巴士——长30.73米的AutoTram Extra Grand 巴士,便是一款三节巴士[ 6] 。
中低地台巴士 :1970年代开始在日本 盛行的巴士,车厢地台比高地板公交车 贴近路面,并且上下车门只有一至两级梯级,后来被无梯级巴士 (日语:ノンステップバス )取代。
低地板公交车 :在20世纪末期开始盛行的巴士,车厢地台比中低地台巴士更贴近路面,而上下车门均没有梯级。这些巴士装有设施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如残障人士 及老人 ),并缩短上落所需的时间。在香港,低地板公交车是很常见的。香港的九巴 率先引入低地板公交车。随着香港社会对无障碍运输的需求增加,加上新机场 启用,政府要求各间巴士公司以低地板公交车服务机场线路。自此之后,香港巴士公司均只会购置低地板公交车,大部分都装有欧盟环保引擎。在中国大陆,低地板公交车正在普及,在部分大中城市的部分线路上营运。在台湾,近几年政府的推动,新引进的低地板公交车逐渐增加。低地板公交车绝大部分使用后置引擎,因为前置引擎的传动轴跨过地板底,而中置设计的引擎需设于车厢中间,难以做到低地板。例外的是丹尼斯Loline巴士 ,虽然是前置引擎设计,但传动轴靠往一边,可以造出不设梯级的车厢。
双层巴士 :以车身长度再可细分类,常见有10.5米、11米、12米、12.8米、13.7米、15米。
单层中型巴士:一般是指尺寸在8.5-10米,载客量30至40人的单层巴士。在中国大陆 的中小城市比较普遍,中国大陆人们通常使用“中客”、“中巴”的简称来称呼中型客车;但香港并未对中型及大型巴士加以区别,而“中巴”的简称亦一般用来称呼曾于香港营办公共巴士服务的中华汽车有限公司(即中华巴士 )。英国、日本的中型巴士是一般指长约8-10米、载客量30至50人的单层巴士。如丹尼斯飞镖巴士 、富豪B6 、Optare Solo 、日野Rainbow 等。
小型巴士(公共小型巴士 ):简称“小巴”,一般是指尺寸在6-8米,小型巴士的体积比中型巴士更小,载客量一般在8至20人之间。它们多数行走于客量较低、需要服务偏远、弯多、路窄地区的线路。有些线路亦会使用以提供频密的班次。在运营上,大部分地区的小型巴士与一般巴士没有分别,例如澳门 ,由于澳门路窄车多,同时斜路弯位多而窄,因此小巴在澳门巴士发展史上占一重要席位。相反在某些城市如香港 ,公共小巴 的运营制度是独立于普通巴士之外。为了与“小巴”区别,一般巴士有时也被称为“大巴”。
城市巴士 :为因应城市内客运需求量大以及较短程通勤的一种公共巴士服务,一般以提供最高的载客量为目标,大部分空间均摆设座位,通道等空间亦设吊环或扶手、扶杆以助乘客能在车内站立。
在钏路市 和札幌市 之间行驶的长途巴士
长途巴士 :可分成一般座位巴士以及卧铺巴士。车厢座椅常以2+2或2+1式设置,日本部分长途巴士更有1+1+1双走道的设计。为因应乘客的行李空间需求,长途旅运用巴士通常在车厢地板下及车顶两端都设有行李存放区,也因而此长途旅运用巴士多是高地板巴士。此外,由于乘客乘车时间较长,车厢通常不设站位,部分车辆更设有厕所,以求长途旅客能享有较舒适的乘车环境。为应对长途旅客的睡眠需求,更有车内设置床位,而不置座位的卧铺巴士存在。车型例子:富豪B12 、Neoplan Megaliner 、曼恩Lion's Coach 、日野S'elega 等。
复康巴士 :是一种方便轮椅 使用者上落的巴士服务,巴士特别装设了升降台,方便轮椅使用者。为了轮椅使用者之安全,车厢内设有一组固定轮椅的装置,在香港 一般都会按运输署 要求安装“安全警示系统”,此系统在以往的同类车辆中是前所未见,是车身供应商特别制造。此系统主要是监察车上的可装拆高背座位,如果座位未锁在安装轮椅或座位的路轨上,仪表板上会亮起红灯警告车长;如果已经锁好,仪表板会亮起绿灯通知车长可放心驾驶。
雪地巴士 :是一种专为在雪地或冰上行驶而设计的巴士。
导向巴士 :一种由司机控制以外接受外来媒介导向行驶的巴士系统,常见的是使用导轮在专用车道上引导。
校车 :或称“校巴”,是用以接送学生 及教职员往返学校 的巴士。可以由政府运营或经由合约 交予经营商来运营,在某些地方亦有学校本身拥有自己的校车。在新西兰 ,提供校车服务的巴士在接载学生时须挂上“SCHOOL”(学校)的标示。在美国 ,校车规定是黄色的,而车型亦需由政府批准。校车正在中国大陆 逐步推广,较正式的涂装为黄底绿条纹。
观光巴士 :或称“旅游巴士”、“游览车”,可分为出售车票给散客的固定行车路线,以及出租给旅行团包车之用。
这种线路的巴士无论乘客上下车情况,都会固定在每个停靠点停车。
这种线路的巴士若车上没有乘客告知司机要在此停靠点下车,且停靠点无人候车,则不会停车。乘客告知司机的方式有口头告知和使用设备告知(按铃、拉绳)两种。这种巴士在中国大陆被称为“铃停巴士”。[ 7] 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停车,其平均速度相比固定停车巴士更高。
由于巴士需要与其他汽车 共用同一路面资源,其班次无法像有独立路权的轨道交通工具系统(如地铁 )般稳定,因此部分城市为解决此问题,便在路上划出只准巴士和无轨电车 使用的车道,台湾称为公车专用道,中国大陆称作公交专用道,香港称为巴士专线。在一些较特殊的情况下,甚至有整条街道皆划作专用道的情况。
印尼 的雅加达专线巴士 是世界上最大的BRT系统
快捷巴士系统(英语:bus rapid transit ,缩写为BRT )是一种以巴士为基础的新型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结合地铁 与捷运 的高运载力、速度与巴士系统的低成本、灵活性和简单性,使用高载客量的巴士(如双节巴士 )在专用道上行驶,并在特定的站点设立专用站台。这系统相较于一般巴士能提供更高运载力,而巴士班次亦不受交通挤塞 影响能变得更稳定。
现时中国 北京 、杭州 、大连 、重庆 、广州 、中山 、常州 、厦门 和济南 等城市已开通快捷巴士系统。
责编:刘兰、高星 (编). 北京历史上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是哪条 . 人民网,来源:北京晚报. 2014-10-24 [2020-10-3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2-06) (中文(中国大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