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神話與傳說中的動物,見於漢字文化圈各地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汉字文化圈中,龙,又称中国龙、东方龙,是中国神话、中国民俗中的传说生物。龙有许多类似动物的形态,有如龟形和鱼形,常被描述的是有四足的蛇形。有学者们对中国龙的起源确定了四种可靠的理论:蛇、中华短吻鳄、闪电和自然崇拜[1]。传统上,龙象征着强大和吉祥的力量,特别是对水、降雨、台风和洪水的控制。许多中国谚语和成语都提到了龙,例如“望子成龙”和“龙马精神”。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7月11日) |
分类 | 神话生物 |
---|---|
亚分类 | 龙 |
国家 | 中国 |
一些汉字文化圈的国家的文化传统里也有龙,如韩国、越南和日本。清朝的“黄龙旗”影响了许多欧洲国家对东方式龙的印象。而在现代,不丹国旗的白龙是一条典型的东方式龙。[2]
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龙形图案来自于约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于1994年发现,位于今内蒙古敖汉,临近辽宁阜新,为龙形堆塑,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全长近二十米,宽近两米,在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其外观为蛇形,也有人认为此龙形堆有疑似现代龙的形象,也有人质疑在考古挖掘过程中未见全龙很难将堆砌的龙形完整保存。1996年,同是8000年前的辽宁葫芦岛市扬家洼遗址发现两条土塑龙[3]。
其次是8000-7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发现的龙纹陶罐,刻划着猪头蛇身状的龙纹国案[4]。
然后是6500年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于1987年发现的四组区域(组1:北斗龙虎图、组2:龙虎鹿鸟图、组3:骑龙升天图、组4:夏至神祇),在当时被誉为“中华第一龙”[5][6]。
学者认为6500年前的西水坡龙虎墓与中国四象体系有关,并引用顾炎武语录:“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注 1]’,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注 2]’,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注 3]’,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注 4]’,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7]以及《尚书.尧典》和《周易》乾卦对天文的记载,推断早在传说时代时中国人已通过天象观测掌握了四季运作的规律,以确保农业运作不误时[5]。
学者李学勤引用大量古代文献,认为古人观星时,将群星分为若干团,并赋于现实事物形象,所以四象是由天象观测发展演变而来,况且西水坡遗址龙虎墓的发现就证明早在传说时代就已有四象的概念[5][8]。
天文考古学家冯时比较西水坡遗址的北斗龙虎图与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盖星图,认为其内容完全相同;并根据年代确认和天象推算证明西水坡遗址的北斗龙虎图再现当时的星空,虽然图中北斗与二十八星宿的对应关系比《史记·天官书》简略,不过甲骨文和《尚书·尧典》已经记载有古人观测到二十八星宿的部分星象,足以证明西水坡北斗龙虎图是中国乃至世界目前发现的天文星象图,是中国天文学很早领先世界的重要佐证[5]。并根据甲骨文、金文时期的“龙”字对应,最终引证龙来源于天上的苍龙星象,最初是由二十八星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六宿组成,分别对应苍龙的身体部位[9]。
四川师范大学龙学家周及俆教授认为古代中国人所见到的龙,可能就是鳄鱼。但最早提出此考证的是中国古史专家卫聚贤,他早在1934年提出此论[10],另有中国大陆祁庆福、王明达、唐兰等教授支持此论。鳄鱼有27个种,其中只有扬子鳄冬眠,古时候气候温暖,黄河流域到处都是扬子鳄,古人对鳄鱼非常熟悉。从古人对龙的描述来看:龙是卵生的两栖类动物[11],冬眠、前爪有五爪、喜欢潜伏于水中,这都是扬子鳄的特征。只不过鳄不会飞,关键论点有三:
根据动物学家杨锺健以及学者何新在20世纪末公布的研究,认为龙的原型是大型爬行类动物,主要是鳄鱼(水龙)及巨蜥(山龙)。上古三代以前,中国古陆气候暖湿,此两类动物在中国大地多所存在。传说中所谓贪吃的“饕餮”之名,也不过是凶猛鳄类(如鼍龙)的转语[14]。
然而化石以及古代文献证据表示大型鳄鱼(如湾鳄、马来鳄)在中国的分布仅限于岭南地区,因此黄河长江地区存在大型鳄鱼的可能性很低[15][16]。
也有认为龙形象来自于蛇[17]、猪[18]、马[19]、河马[20](实际上河马是非洲生物,中国历史上从未有河马分布)等生物[21]:2。甚至有人认为中国龙的原型是恐龙,历代发现的“龙骨”实际上是恐龙化石,龙的形象则是古人限于当时的认知程度,以恐龙化石为模板,对恐龙作出的形象重构[22]。马小星认为龙是由原始两栖类演变而来的真实生物。[23]亦有学者以龙之甲骨文字型认为龙或为今之“海马”。
根据台湾科学家赵丰于2007年的演讲,认为蛇或鼍(扬子鳄)都是匐伏于地,不合乎龙会通天的特征,不致成为崇拜对象,提出龙的原型应为龙卷风。[24]
演讲指出《说文解字》中记“龙,从肉、飞之形,童省声。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和龙卷风伴随暴雨、闪电、冰雹而造成不同光影色彩,及能大能细的特征对应,出现季节也同为春季到秋季(龙卷风季节通常从3月到10月),至于“童省声”发音则为龙卷风沉重的风雷声。另外甲骨文中的“龙”字一律是大首弯尾直立状,与龙卷风的直立弯曲的漏斗状形态相同。[25]
除形态、特征外,也提出《易经》坤卦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和《左传》中“龙斗于郑时门之外洧渊”,是在形容多道龙卷风于平原或水畔互碰,卷起黑黄色的泥土,混着雨一起降下。同时也认为《易经》乾卦中多项引用龙做为比喻的记载[26],都是在影射著龙卷风。
由于中国华北和美国中部草原带的纬度,地形环境,气候条件,都非常为类似,古代中国黄河流域可能常有龙卷风发生,古人看见龙卷风而塑造了龙的形象。赵丰推测1万年前最近一次冰河期完结后,接着的大暖期持续到距今3000年前,大暖期完结令气候条件改变,使龙卷风绝迹,后代对龙卷风失去认知,龙的来历因而失传了。[27]
闻一多在其〈伏羲考〉一文认为龙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的虚拟生物,是由许多图腾融合而成。此外其主干与基本型态是蛇,认为这可能表示当时以蛇图腾最为强大,兼并、同化了其他的图腾[21]:3。图腾融合的猜想没有考古以及史料证据支持。
日本甲骨学家岛邦男根据商代甲骨文卜辞记载,当时方国中,有称为龙的,龙可能最早就是这个方国的图腾,代表该族降生的祖先[31]。但是这个说法只能说明“龙”的应用,还是没有解释来由。
陈授祥认为龙是物候参照动物集合而成,龙角是测定时间的工具“表”[32];尹荣方认为龙来自于松,是树神崇拜的曲折反映[33][21]:3、4。
龙在东亚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对应的地支是辰。在同源的印度生肖中,对应的是那伽龙蛇族。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香港渣打银行在1979年起发行的钞票都是以这些瑞兽为题材。(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
龙的形象历来有不同说法,而根据《说文解字》记载,说龙的样子似披鳞的长虫,可明可暗,可大可小,亦可长可短,[34]除说明了是条状披鳞外,其他特征都是不定数的。
至于《广雅·释螭》中则提到龙分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35]。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两角为龙,独角为蛟,无角为螭,无脚为蠋。
东汉学者王符就认为,龙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合而为一的形象(也称作九不像)[36],与现今流行的形象已非常接近。然而,又有一称,龙具有“虾眼”、“鹿角”、“牛鼻”、“狗嘴”、“鲶须”、“狮鬃”、“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所组成。
其中流传较广的有两则:一种说法是龙原本是地上的蛇,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来吸收天地灵气与日月精华,蛇变为蛟,蛟又经过蜕变最终才成为龙,才具有掌管风雨和飞天的能力,即古代《述异记》中所谓“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
另一种说法是,古时大海里有一座门,叫做龙门。这个龙门很大,大到看不到全貌。有一天,一条鲤鱼游到了龙门下被挡住了,鲤鱼就想跳过龙门游到其他地方。经过无数次跳跃,鲤鱼终于跳过了龙门,但此时鲤鱼却变成了另一种形象,长长的身体布满鳞片,头上有两个像鹿角的角,又长出了4条腿,还有着鹰爪,上能通天,下能潜海,又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这个传说后来变成的“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龙生九子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龙生九个儿子,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九又是贵数。 “龙生九子”较早的说法来自明朝李东阳(1447年-1516年)所撰《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中国文人都有以龙为题材的诗词,例如:
2024年(龙年)开始,中共官方媒体提出中国龙代表好运吉祥,与西方龙负面的形象有别,因此龙的英文应翻译为“loong”而非“dragon”。而早在2017年,陕西省政协委员、民进陕西省委副主任岳崇就曾经在政协会议上提案,建议将中国龙翻译成“loong”,西方的dragon在中文翻译成“拽根”。[37][38][39][40][41][42][43]
不过,有人指出中共官方媒体作为依据的“Elements of Chinese Grammar”(《中国言法》)一书,并没有把“龙”翻译为“loong”,而是把“龙”注音为“loong”,在解释一栏中,仍是用“dragon”来说明“龙”这个字。而在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和14世纪初的《鄂多立克东游录》就已将“龙”翻译为“dragon”,鄂多立克在书中将龙标音为“loung”。另外,中国龙并非都友好和善,西方龙也并非都是恶龙。[44]
中国翻译协会中译英研讨会专家研讨会认为应使用“dragon”。中国外文局下属的外文出版社则认为,应坚持使用已经约定俗成的译文“Chinese dragon”,而非外国人看不懂的“loong”[4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