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陀那识(梵语:ādāna-vijñāna),大乘佛教术语,最早出自《解深密经》。对于它的解释有多种:旧译家如真谛,译为执识、执持识[1],摄论宗与地论宗认为它就是第七识,又将其译为无解[2];以玄奘为主的新译家,将阿陀那译为执受、执持、执取,汉传佛教法相宗认为第七识是末那识,阿陀那识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别名。
音义
阿陀那(梵语:ādāna),字根源自檀那(dāna),它的动词形为dā,意为给与,加上表示“动作反向”的接词头ā之后,意思变成取、拿到。有人认为阿陀那识(梵语:ādāna-vijñāna)可以按字面直译为取识[3]。
《解深密经》定义阿陀那识为能执持此身[4]。《摄大乘论》解释阿陀那识为能“执受一切有色根”,并且是“一切自体取所依”[5],《成唯识论》称此识有执持、执受、执取三种含义,因此名为阿陀那[6]。
含义
在《解深密经》中,六趣受生四生有情,在结生时一切种子识成熟[7],展转和合、增长广大[8],以二种执受为所缘:一、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9]。一切种子识,能随逐执持此身,亦名阿陀那识[4];藏隐于身中,亦名阿赖耶识[10];为色等六外界所积集、滋长,亦名为心[11]。依止似瀑流和明镜的阿陀那识,能生起六识身,即五识身和俱转的分别意识[12]。
《摄大乘论》中,引用《解深密经》偈颂:“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来解释阿陀那识含义,除了执受色根之外,在相续结生时,能取下一生,执受自体[5]。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于阿赖耶识定义中列入了体能执受[13]。依据护法论师等人的诠释[14],阿陀那识有三项功能:执持诸法种子[15],执受色根依处,执取结生相续[6]。
学说发展
瑜伽行唯识学派以各部派所共知的《解脱经》中的偈颂:“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曾非当有”,作为第七识染污意的契经依据[16]。在部派佛教传统理论中,意根有二种含义:一、能续后有,二、自在随转,或自在令他随顺[17],意根也是心、意、识的合称,可含摄心法、意处、意界、识界等概念[18]。
《解深密经》中,除了作为五识身和意识生起的所依,没有提及阿陀那识还与我见等烦恼相应而作为识杂染所依,也没有提及本识或于一时唯与一种转识俱转[19]。不同的大乘佛教论书及注疏对阿陀那识定义存在差异[20],故而在汉传佛教中,关于阿陀那识在八识学说中的地位[21],见解分歧主要分为两派:真谛与菩提流支为代表的旧译派,将阿陀那识解说为第七识;以玄奘为代表的新译派,认为阿陀那识即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异名。
《摄大乘论》中,将意分为无间灭识和染污意二者,染污意恒与有身见等四烦恼相应;意识以无间灭识为等无间依而生[22],依止染污意而识杂染[23];染污意为无明和我执所依止,即使生于无想天中,仍有染污意,不得解脱[24]。阿赖耶识有生杂染诸法功能,故而名为一切种子识[7],以阿赖耶识为种子依[25],意和转识得以生起[26],染污意是意识的俱有依[27]。在《摄大乘论》中,没有将染污意或意,明确地与六转识一起合称为七转识[28]。
真谛译《摄大乘论释》中,强调了阿陀那识的执取含义,众生摄藏一切种子识为自我,即是阿陀那识执取阿赖耶识而有我执[29],阿陀那识与阿赖耶识分立,阿陀那识即是染污意[30];本识是虚妄分别的种子因缘,本识一分与阿陀那识相应,故而本识成为我执、我爱、我慢、无明等四颠倒的因缘[31]。《转识论》中,称阿陀那识为第二识执识,以执著为体,与我见等四烦恼相应[32]。故此摄论宗与地论宗,以阿陀那识为第七识[33]。
在真谛译《决定藏论》中,没有如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对应段落中那样,提及第六意识生起除了阿赖耶识还必须有别依意根[34]。末那识学说在瑜伽行唯识学派中出现时间较晚[35],现代研究者认为,世亲造《唯识三十论颂》百余年后,论师竞相为其作注疏的时代[36],才明确提出末那识[37],安慧论师尚未受到此说影响。玄奘译《瑜伽师地论》中,“末那”常与阿赖耶识一时俱转,恒与我见我慢相应[38],意识依染污末那,而受相缚,不得解脱[39]。玄奘译《唯识三十论颂》中,第二能变识称为末那识,以思量为性相,常与我见等四烦恼相俱[40]。法相宗将作为第六意识生起俱有依的第七识称为末那识,并将第七识作为阿赖耶识的俱有依[41]。
在真谛译《决定藏论》中,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五识身和意识得生[34];契合于世亲《摄大乘论释》中,将染污意与意界并列之说[42],《显识论》中二者合称意根[43]。与之相对,在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对应段落中,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五识身得生,又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得有意根,以意根为所依而意识得生[44];契合于无性《摄大乘论无性释》中,将意界二分为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和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即意根之说[45]。
在真谛译《摄大乘论释》中,阿赖耶识成就为意复说为心[47]。玄奘所传的新译派,以摄藏杂染法[29],即摄持杂染法种子[48],作为阿赖耶识的能藏、所藏功能[49];第七识没有执持种子的功能,阿陀那识执持诸法种子[50],只是能持诸种子的现行阿赖耶识的异名[15]。
学术研究
部分现代佛教研究者,例如印顺法师等认为,阿陀那识是早期唯识派提出的学说,隐含了第七识与第八识,后世论师据此发展出更严密的理论解说,产生了不同学派的不同解释。印顺法师认为,根据《解深密经》:“阿陀那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阿陀那识为六识之依止,与末那识功用相同,因此说阿陀那识即是末那识,确有根据。真谛所传,与无著所传的古唯识学相合,当时异熟性与细执尚无分别,与后期唯识学不同。至《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编成后,阿陀那识的部分性质被归入阿赖耶识,而末那识与染污意则别立出来,因此认为阿陀那识为阿赖耶识异名,玄奘所传的,主要是唯识新学这一派。双方见解上的歧异,主要是因为学派分立所造成,而不是义理上的对错。赤铜鍱部将意界从意识独立出来,其功用与那陀那识或末那识类似,负责支持意识。但其内容则不同。[51]
注释与引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