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第七识,佛教术语,即最胜意[1]或染污意[2],在瑜伽行唯识学派理论中,是第二能变识[3],以思量为性[4],第七识缘第八识起恒常相续俱生我执[5],是第六意识的俱有依[6]。在汉传佛教中还有一些特有的定义或释义。
第七识源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的恒行意[7],其基本含义为最胜意[1],如世亲《大乘五蕴论》:
“ | 最胜意者,谓:缘阿赖耶识为境[8],恒与我痴、我见、我慢、及我爱等相应之识[9];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果及与圣道灭尽等至现在前位[10]。 | ” |
在《摄大乘论》中,意识以无间灭识为等无间依而生[11],最胜意一切时微细随逐,与有身见等四烦恼常共相应,依止此意而识杂染,故而此意又称为染污意,其存在理据是训释词“能思量故说名为意”[12],故以思量为性[2];以阿赖耶识为种子依[13],意和转识得以生起[14],染污意是意识的俱有依[15]。最胜意不等同于结生时染污意识所依中有位意[16]。
世亲《摄大乘论释》中,将染污意与意界并列[17];无性《摄大乘论无性释》中,将意界二分为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和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即意根[18]。阿赖耶识或于一时唯与最胜意俱转[19],最胜意常与阿赖耶识一时俱转[20],护法论师认为第七识与第八识互为俱有依[6]。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记载了关于五识身和分别意识的五心说:
“ | 复次、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21]。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由自分别力;乃至此意,不趣余境[22]。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23]。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24] | ” |
《大乘起信论》依据《楞伽经》[25],指出心、意、识三分中“意”的一些含义: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并立与之分别对应的别名:业识、转识、现识、智识和相续识[26]。 此学说可以比拟于上述五心说,并与《解脱道论》的九心轮等可能也有着类似含义[27]。
汉传佛教中属唯识学派的宗派对第七识的定义历史主要有:
旧译派强调阿陀那识的执著含义[35],一切种子识摄藏杂染法,故名阿赖耶识;众生摄藏一切种子识为自我,即是阿陀那识执取阿赖耶识而有我执[8],恒与我见等四烦恼相应,能取者与所取者分立,故而阿陀那识等同染污意。新译派有新解释,一切种子识摄持杂染法种子[36],即为此识与杂染法互相摄藏,一切种子识既是能藏又是所藏,我见我爱执藏以为内自我,故名阿赖耶识[37];依据护法论师的诠释,阿陀那识有“执持诸法种子”的功能[38],因第七识无此功能[39],故而阿陀那识只是现行阿赖耶识的别名[40]。
地论宗南道派的法上在解释《十地经论》中“三种同相智”时,以被认为是生死根本的阿梨耶识为第七识[41][42],体现了历史上曾有个时段,有人不把“意”分立为第六意识和其所依意根即末那识[43]。
天台宗祖师慧思,以转识为第七识[44],又称觉慧、金刚智、刚利智,由六识转成[45][46]。在慧思的想法中,转识指以意根观察五阴十八界,因此得到空慧[47],是假名而成[48]。
第七识和八识理论可以看作部派佛教中,被说一切有部认定为参考异说的心、意、识三分理论的自然发展。在《大智度论》中,龙树曾提出,意识所缘的诸法都是生灭法,如果存在“我法”的话,应该有第七识去识别它,但是没有第七识存在,因此无我[50]。清辩论师等人解读龙树著作,只立六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