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梵语:*Abhidharma-mahāvibhāṣā-śāstra),又称为《大毘婆沙论》、《毘婆沙论》(“毘”又作“毗”,“阿毘达磨”又作“阿毘昙”,“毘婆沙”又作“鞞婆沙”),是说一切有部根本论书《发智论》的注释书。本论梵本据称有十万颂已不存,仅汉译本传世[1]。
本论大约在公元2世纪,于迦湿弥罗国(现今喀什米尔)编撰。迦湿弥罗的论师,尊奉《大毘婆沙论》,称作毘婆沙宗。《大毘婆沙论》在其宣扬下,成为说一切有部的最高论书。
毘婆沙(梵语:vibhāṣā),是一种佛教注释书名称,主要用于对阿毘达摩论书的注解[2]。《大毘婆沙论》主要是《发智论》的注解书,故称毘婆沙[3]。
传说佛灭后四百年,迦腻色迦王(约公元2世纪)时[4],有诸多异议,部执不同。胁尊者于迦湿弥罗(罽宾)发起结集,其中有五百贤圣,世友志求菩萨,奉为上座,余为阿罗汉,结集三藏并造注释。解释《阿毘达磨藏》的就是《大毘婆沙论》,计十万颂。一说,佛灭后六百年,北天竺有五百阿罗汉,造《大毘婆沙论》抑止众说,计十万余偈[5][6]。
《婆薮槃豆法师传》称《大毘婆沙论》是佛灭度后五百年中,由《发智论》作者迦多衍尼子亲作解释,诸阿罗汉及诸菩萨共研辩义,马鸣著文[7]。
另一说法称,有三阿罗汉,尸陀槃尼、达悉和鞞罗尼,撰《毘婆沙》,广释《阿毘昙》。达悉的风格迷而近烦,鞞罗要而近略,尸陀最折中[8]。
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提出两种说法,一是优婆毱多时诸阿罗汉共同编著,另一是第二次结集[9]时耶舍[注 1]和萨婆迦摩[注 2]等所造。然后又说,西藏人说是萨婆迦摩和鸠浮阇[注 3]等五百阿罗汉在北方宾陀山那吒婆吒罗寺[注 4]所造,是将上二说揉合而成[10][11][12]。
现代研究者认为《大毘婆沙论》的编成时间应是在迦腻色迦王之后,龙树之前编成,大约在公元2世纪,或更进一步推定为公元150年前后。而且其编写曾有多个不同版本[13][14][15]。
汉译本中,有三种《大毘婆沙论》传本:
《鞞婆沙论》是《大毘婆沙论》的部分译出,其主要内容是解释《发智论》十门分别所依据的四十事,共计四十处[注 5],相当于唐译本“结蕴”中的“不善纳息”的前半(第四十六至五十卷)和“十门纳息”的前半(第七十一至八十六卷)。加上中阴(位于唐译本“结蕴”的“有情纳息,第六十九至七十卷)和四生(位于唐译本“业蕴”的“害有纳息”,第一百二十卷),而成为四十二处[20][14]。
《大毘婆沙论》的第一卷为序,说明造《发智论》之缘由。第二卷至第二百卷是对《发智论》的广释,其中详尽涵盖了对当时教义论题的各种异说,包括补特伽罗论者、分别论者、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大众部等,非佛教的数论派、胜论派等,以及说一切有部自家重要论师和譬喻师的观点,并从说一切有部迦湿弥罗论师的立场对种种说法加以评定,有时则只列举异说而未特别偏向某种说法。玄奘译毕后,附上二颂说明此论之由来和回向功德。
日本学者西义雄、桝田善夫主张,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与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两书来自不同传承。玄奘译本属于迦湿弥罗派传承,而北凉译本则来自于非迦湿弥罗派的传承[21]。
根据《三论玄义》,有阿罗汉名为法胜(Dharmaśreṣṭhin),嫌《大毘婆沙论》太博,略撰要义二百五十偈,名为《阿毘昙心论》。在这之后,又有法救(Dharmatrāta)嫌《毘婆沙》太博《毘昙心》极略,更撰三百五十偈,合《毘昙心》为六百偈,名为《杂阿毘昙心论》。
4、5世纪时,世亲造《俱舍论》概括《大毘婆沙论》的要点,又择取经量部的观点对其要点加以评说,本颂(kārikā)六百颂,释文(bhāsya)八千颂。在这之后,众贤造《顺正理论》护卫《大毘婆沙论》的教理,依《俱舍论》之本颂次第广释,计二万五千颂,又造《显宗论》作为略论。
西藏的宗义书(藏语:grub-mtha')中称遵循《大毘婆沙论》者为毘婆沙宗,并在这类书籍中介绍其学说纲要[22][23][2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