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旅客列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快速旅客列车

快速旅客列车,简称快速列车,是中国铁路的一个列车等级。该等级的列车在行程中一般只经停地级行政中心或重要的县级行政中心以上的中大站、特大站,大部分为空调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车体使用中国铁路25G型客车;另有少量非空调列车,使用22型22B/C型25B型客车,同时少数空调列车使用25K型客车等其他车底。其中K1—K6998为跨铁路局直通快速列车,各铁路局管内车次使用K7001—K9998。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快*次”,普通民众习惯念作“K*次”。

Thumb
昆明至北京西K472次列车到达北京西客站

历史

1997年3月12日,铁道部运输局颁布《快速列车及夕发朝至列车管理办法》,“快速列车”概念首次出现,指采用快速动力和快速车辆,旅行速度达90km/h以上的列车[1],当时快速列车使用小于200的数字车次编码,等级相当于现时的特快列车。1999年10月1日中国铁路第二次大提速起,这部分列车开始使用“K”字头车次。在2000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第三次大提速后,铁道部重新分类和调整了列车的等级和车次,新增了特快列车(T字头)等级,至此K字头车次的含义与现今趋同[2]。此时跨局快速和管内快速列车车次均为“K”字头,但由于快速列车不断增加,自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后,将跨局快速和管内快速车次的前缀分开,新增代表管内快速列车的“N”字头车次(铁路系统标准念法为“内*次”),此后“K”字头车次单指跨局快速列车。2009年4月1日中国铁路重新调整运行图后,带字母车次由3位数升为4位数,N字头车次取消,跨局和管内快速列车均再度使用“K”字头车次[3]

车次

注释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