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完全覺悟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梵语:बुद्ध;IAST:Buddha;巴利语:Buddha),又称佛陀,佛教术语,意译为“觉者”,“觉悟者”[1],“悟道者”,是福慧两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圆满者。按照佛教的说法,佛有十个尊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薄迦梵)[2][3],具足十力和十八不共法。狭义来说,佛指历史上的释迦牟尼[4][5][6]。广义而言,从苦和烦恼中解脱,圆满菩提的觉悟者都可称为佛,如过去七佛和现在的十方诸佛。
《说文解字》:“佛,见不审也。从人,弗声。”
“佛陀”为梵语बुद्ध(Buddha)之汉语音译,省称“佛”,华人民间亦称佛祖。“佛”字现代汉语普通话(国语)念fó,粤语念fat6,闽南语念hut8或put8,吴语念veh,客家话念fut,朝鲜语(韩语)念bul(<*but),越南语念phật,日语念butsu(<*but);在古汉语中为并母,即浊音b-,且为-t入声,故古汉语读音*/bɨut/(郑张尚芳拟音)或*/but/(蒲立本拟音)较接近梵语buddha、巴利语buddha第一个音节读法。另有常见的译名,如浮陀、休屠、浮屠、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多、部陀、毋陀、没驮、沸驮、步他、复豆、佛图、物他、馞陀、没陀等。季羡林认为,“佛”其实是由西域语音译成汉语的[7][8],由于佛教初期自西域传入中国,而西域语言众多,所以在汉语里有种种不同的音译名。
佛陀的汉译为“觉悟者”、“觉者”,它是一个阳性名词,其阴性形态即音译为“菩提”的budhi。梵语बुद्ध(buddha)的本义即是“觉醒,醒悟,睡醒”,是梵语बोधति (bodhati,义为醒)的过去时态,来自原始印欧语*bʰewdʰ-,义为醒著、意识到,其同源词包括英文bode(昭告,兆示)、bid(示价,出价)、bede(祈祷、命令、示令)等。
阿育王诏书(阿育王时代俗语)
|
意译词
|
|
“三世诸佛”(梵语:tryadhva-buddhāḥ),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佛”( atīta-anāgata-pratyutpannā buddhāḥ)。根据《长阿含经·大本经》[33],过去佛名号为“毘婆尸佛、尸弃佛、毘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未来佛为弥勒菩萨。《大史》记载有过去二十五佛[34]。上座部佛教无十方佛[35],专尊奉娑婆世界的过去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
大乘佛教有十方佛,认为十方世界各有三世佛。在《法华经》中提到,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于“大成佛国”有威音王佛。在《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和《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记载有过去庄严劫千佛,亦有将于现在贤劫和未来星宿劫陆续成佛的千佛。 大乘佛教最常崇敬的过去佛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之前的燃灯佛[36]。
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代表了五个方位、五种德性等。
所谓佛号,最开初和最基本的涵义是指佛的十种德号,也可以指佛的名号。如释迦牟尼佛(英语:Buddha Śākyamuni)的名号“释迦牟尼”义为“释迦族的圣人”。族名“释迦”的涵义指“能仁”;圣人(牟尼)的德行内容是“寂默”,可合指“能仁寂默”。例如“释迦牟尼”是悉达多·乔达摩成佛后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佛的名号(有些文献称成佛后的悉达多为“乔达摩佛”,英语:Gautama Buddha),特指了祂的德行特色;“佛”、“佛陀”义为“觉悟者”,是德号。
忆念佛陀的名号、功德,称为念佛(佛随念),第一是“如来”,......,至第十为“世尊”(《清净道论》第一为阿罗汉,至第九为世尊);不仅释迦牟尼佛,过去七佛的名号和德号也是应该皈依、忆念的对象。
大乘佛教认为广义上佛号也包含了诸佛的德号、名号,龙树菩萨《大智度论》提出忆念十方佛,佛教密宗提出五智如来。在汉传佛教中,特别强调忆念阿弥陀佛的德号和名号,称为念佛法门,尤其是“念诵佛号”,并要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因此形成了净土宗。
圆满成就的佛陀,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达到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境界,所以诸“佛”都有十个称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 、无上士调御丈夫(有时分别作无上士及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39]。佛有五眼、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佛身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等,大乘佛教称佛还具有三身、四智、十种大乐、十八大空等。
如来(梵语、巴利语:tathāgato),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佛陀昔为菩萨,历修众行为求无上正等正觉。今得菩提涅槃一切真实,以八圣道正见所证,名为如来[40]。依于亲证无有颠倒的如实智慧而来,称为如来。法身本湛寂(不动),由心故见去来[41],所以《金刚经》中又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应供(梵语:arhat,阳性单数主格:arhan;巴利语:arahant,阳性单数主格:arahaṃ),音译为阿罗汉。佛教以阿罗汉烦恼灭尽,应受一切众生供养。又以佛陀不但具足阿罗汉之功德,又能利益有情,救度众生离生死轮回之苦,同证解脱乃至成佛,更应受一切人天供养最上之物,令世间获最上吉祥的福德[42]。 阿罗汉又意为“杀贼”,“贼”是指烦恼,也就是“断除了贪、嗔、痴一切烦恼”。阿罗汉远离了一切烦恼(远离),自轮回中解脱出来,不再轮回流转(破辐),因此,他值得被人供养(应供)。此外,阿罗汉永不再造恶,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秘密(无恶密)。
“ |
|
” |
正等正觉(梵语:samyak-saṃbuddho,巴利语:sammā-sambuddho)又译作正遍知。由于佛陀示现成佛是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领悟了四圣谛,具足了知此世间及解脱出离此世间的究竟一切正理,于一切法一切处无不了知。并能依此智慧利益众生,救度众生同离生死之苦,同证解脱乃至成佛,因此被称为正等正觉。佛因多劫的修行,累积了足够的波罗密,最终达到“应知的已知,应修的已修,应断的已断”,所以说佛是知智圆满的。
明行足(梵语:vidyā-caraṇa-saṃpannaḥ,巴利语:vijjā-caraṇa-sampanno)是说佛陀圆满具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辟支佛,虽然也有三明六通,但却不是圆满具足的。佛陀对未来时劫的具足了知,譬如有弟子修到入初地时,佛陀就会知道此人将会在未来多少劫之后成佛,佛号是什么?佛世界的名称是什么?多少弟子?正法,像法,末法各住世多久? ……等。宿命明则是了知过去劫的事情,漏尽明则是诸佛断尽二障──烦恼障与所知障,即一切智慧圆满无一法不了知;相较于三明六通大阿罗汉的天眼明与宿命明是有时劫限制的,诸佛如来的天眼明与宿命明则无时劫限制。
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虽然也有漏尽明,可以解脱出离三界生死但也是不究竟,因为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如何断就不知道了,更不用说所知障的一切上烦恼。佛陀则是究竟漏尽明,也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的习气种子与随眠种子都已经完全断尽,如何断也具足了知,且不再有分断变异生死,这是阿罗汉及辟支佛所不知。行足是说佛陀身口意三业已经善修满足究竟清净,依于自己所发十无尽愿,行一切利乐众生之行。
“ | “云何名明行具足。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
问曰:‘神通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是名明。直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是三明大阿罗汉大辟支佛所得。’ |
” |
善逝(梵语:sugato,巴利语:sugato),又作须伽陀、好去,是妙往之义。佛陀是究竟解脱于三界的轮回生死,永远不再受生于三界世间的二十五有之中,因此称佛陀为善逝[43]。
佛陀具足了知世间及出世间之一切理,并告诉众生什么是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达到世间灭尽的方法,这一切都存在于人们的身心之中,人们可以通过修行,以自己的身躯去了解祂。由于佛陀对此有彻底的了解,因此被称为“世间解”(梵语:lokavid、巴利语:lokavidū),也作路迦惫、知世间。这里的世间有两个部分:众生世间及国土世间,也就是指众生身心五蕴相关的四圣谛以及此身心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等“器世间”。
诸佛因福德、智慧具足,威德极为广大,所以是大丈夫。又因佛陀能以无比的智慧、慈悲与神通力,善巧施予任何来到他面前的众生,教诫、鼓励对方朝向正道,所以称佛陀为无上士调御丈夫(梵语:anuttaraḥ puruṣa-damyasārathiḥ,巴利语: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又译作无上调御丈夫、无上调御师、无上丈夫调御士。
有时分列为“无上士”(梵语:anuttaraḥ,巴利语:anuttaro)、“调御丈夫”(梵语:puruṣa-damyasārathiḥ,巴利语:purisa-dammasārathi)。无上士即无能超过者。[44]
天人师(梵语:śāstā deva-manuṣyā-ṇāṃ,巴利语: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音写为“舍多提婆摩菟舍喃”,指人与天的导师,因为能够教导众生离苦得乐而消除生死的恐惧与怖畏,所以称为天人师。佛教相信,佛陀不止是人类的导师,也是天人的导师,在佛教经典常常可以见到有关天人向佛陀请法的描述。
佛陀(梵语:buddho,巴利语:buddho)即觉者,因为智慧具足,三觉圆明,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所以名“佛陀”,也就是了悟宇宙生命实相之真理。此外,佛陀也能教导其他众生觉悟。
佛教认为:佛陀因以无漏智慧摧破烦恼,成就无上等正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凡圣咸皆尊重!所以佛陀被称为世尊(梵语:bhagavān,巴利语:bhagavā),也就是“世人所敬仰的”;音译为薄迦梵或薄伽梵,早期也译为天尊;这个称呼来源于印度教,印度教有经典《薄伽梵歌》,歌颂的即是黑天神。
大乘佛教有三身佛说法: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佛顾名思义就是以法为身,什么是法?何为法?法就是宇宙生命的真实情况,就是真如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说的就是法身佛。就是每一有情众生本自具有的真心如来藏[49][50],佛陀因为累劫的修学与观行一一亲自实证这些法,观察每一众生皆具有如来德相,就是法身如来藏。所以真正的佛是法身佛是真如,可是真如无形无相不可见,不可见的真如才是真正的佛。报身佛是为入初地以上菩萨所现,报身佛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每一种随形好有八万四千种光,每一种光又有八万四千种好。现在 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在色界天的最顶天色究竟天为初地以上菩萨演述一切种智之法,报身佛唯有登地菩萨方能得见,天界的天主、天人们以为报身就是佛,但这个报身也不是真正的佛。应化身则有应身与化身之别。应身佛是说诸佛感应到某一个世界的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了,就降神母胎示现与此世界之众生一样的五蕴身相与寿命,八相成道转法轮,二千五百多年前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的释迦牟尼佛即是应身佛。化身佛则是随不同众生之所感应而个别示现为其说法,说法完随即消失。
大乘佛教不以释迦牟尼为独一无二的佛陀,大乘佛教承认过去、现在、未来,有着无量无数的佛陀。大乘佛教其中一个思想系统如来藏认为三界六道所有一切的有情众生,不论现在信佛与否,将来都有悟道成佛的可能,即释迦牟尼佛所说 : 人人皆可成佛。因为佛教阐明:佛陀是已解脱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圣者,一切众生皆有如来德相成佛的可能,但是必须通过修行,悟空性后再跟随真善知识的教导修行才能解脱烦恼障和所知障。凡是圆证三身五慧、清净圆满即是佛,而成佛的教导就是佛教。
以大乘佛教而言,一般认为从凡夫修道的初信位(资粮位)之后到成佛共有五十二位阶,必须历经三大无央数劫(阿僧祇劫)(祇:音-奇),广修福慧二资粮因缘。依照唐朝三藏法师 玄奘所作《成唯识论》将成佛之道以唯识五位[51]来说明。
然而凡夫入大乘资粮位,历经不可称数无央数劫勉力勤修,而成就如此殊胜修证之成佛境界,佛于《宝云经》中云:“善男子,如来境界不可思议,无可测量,乃越思,无可观察。”
大乘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皈依佛、法、僧三宝后,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佛菩萨道(成佛之道),都会成佛(一阐提者有争议)[52],所以成佛是透过累生累劫不断的精进修行菩萨五十二阶位,一一亲证了知三界一切法:四念处、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于妙觉菩萨位下生人间示现成佛,今世可以一生成就[53],佛或最后身菩萨示现八相成道而成佛[54]。佛是究竟解脱于三界轮回的、对于宇宙生命的成因彻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圆满觉悟的圣者,所以一切诸佛如来都是十号[3]具足。
但是若以密法来说,最快可以在一生中成佛。密法之自观本尊,依与依坛城融修,除了必须俱备全圆之教证外,更要依理如法,从具量上师处获得清净无谬之传承以及殊胜无伪之本尊。于“因、道、果”速时速时成佛的方法中,以“佛果”当法修,更以“佛果”作为因,于道中修,以佛果去成。因此密法无上猷钆之修持,实为一切经续 中之最密要精华,行者若能获得显教学处,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三根本道循此而修。并复俱得无上密部,完整父母续窍要口诀,并能守护誓言律仪清净,如法精勤实修,那么最上根者能即身成佛,中根者于临终成佛,下根者亦能于中阴身成佛,而下下根者最慢也一定,在十六世之内成佛。
一旦成佛的境界,现证清净法身就等于是诸佛的五慧,
所以法身的境界等于是五慧,那不了义则现五方佛,因此五蕴清净为五佛,就是法身的五方佛。法身佛属于自佛,也就是自利的佛,又分为自性法身与光明法身,
因而释迦牟尼佛的灭谛、 空性、本性是佛,但不是释迦牟尼佛,所以胜者是佛,佛不一定是胜者(同如来一样),因为胜者一定是有生命的,是无常法、有为法,而自性法身佛没有生命是常法,所以佛不一定是胜者。
南传佛教的菩萨成佛之道
南传佛教认为佛陀出现于世间是教众生解脱痛苦、止息轮回、导向寂止——涅槃[55]。佛、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都达到“永无来生”没有差别的解脱境界——涅槃[56],不会再有来生,所以不会有来生修行,甚至成为下一位佛陀的道路。故南传教法以声闻乘为主,不强调人人都应成佛,而以四向四果为证量之标准,以阿罗汉果为最上。但南传教法中也存在《南传菩萨道》教法,并且也视其为成佛的必须。巴利语系佛教认为,上座部佛教的佛弟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成为佛、成为辟支佛或成为佛的阿罗汉弟子[57]。上座部佛教《南传菩萨道》说明修菩萨道必须发愿成为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记未来成佛才能成为菩萨,菩萨必须累积十波罗蜜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万大劫才能成佛,菩萨成佛所需时间不可能比四大阿僧祇加上十万大劫更短[58]。菩萨必须修四念处才有成佛的机会,不修四念处就无法成佛[59]。
所有的佛都是人在人间以人身成佛,不可能在三界外的佛土成佛也不可能中阴身成佛[60]。
上座部佛教《南传菩萨道》说明修菩萨道必须先发愿成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记未来一定成佛,才能称作菩萨;菩萨必须累积十波罗蜜[61]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万大劫[58]才能成佛。菩萨在最后一世前修四念处最多只可证得第十一观智阶段(行舍智),不会进而快速证得阿罗汉道、果智而成为阿罗汉、导致因为当世涅槃永无来生以后,因为无法于来生继续修行累积足够的波罗蜜,而必然无法成佛[62]。菩萨在最后一世无佛教时代会自修四念处[59]如实觉知五蕴的刹那生灭[63]及无常、苦、无我[64]然后无师自悟自证四道、四果、涅槃成为佛[65]。上座部佛教主张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已经“永无来生”[56],因此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没有办法成佛。
依照南传佛教的观点,悉达多·乔达摩在难以计数的前世已获得燃灯佛授记,成为菩萨。悉达多禀赋其历世修行所已经累积的波罗蜜与达至行舍智的观智,在此世于放弃苦行后,以符合菩萨乘的方法继续修行,最后在菩提树下圆满了成佛所需的波罗蜜、且在观智上证得阿罗汉果智,而成为佛兼阿罗汉。
中国的佛教天台宗根据佛法的义理及修证的不同阶段层次,提出了所谓的六即佛的观念: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
与其他宗教里至高无上的神不同,佛不是神也非造物主,也不掌管人们的吉凶祸福,只教导吉凶祸福的运行规律和趋利避害的方式,即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比如佛陀不能改变人类所造下的业,即“定业不可消”,也无法渡化无缘之人,即所谓佛渡有缘人。
佛陀是具有无上智慧和圆满觉悟者,称为获得无上正等正觉者(梵文आनुत्तरसम्यक्सम्बोधि,anuttara-samyak-sambodhi,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虽是人但已超越人,虽超越了人但仍是人。
佛陀与佛教徒是师生关系,佛教徒自称为“佛弟子”(弟子即是学生),尊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一般宗教与教主之关系为上对下、主对仆,以信仰为入门,然佛陀教育更以学习为入门,佛教徒也自称学佛。因此正信的佛教徒对于佛陀的态度,是尊重恭敬与请益学习,而不只是顶礼膜拜。
印度佛教早期不建立佛像,而使用佛的脚印或法轮、菩提树等的象征。
其他宗教,他们以为佛教徒的礼佛是崇拜偶像的行为,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佛教徒的顶礼膜拜是发自内心对佛陀法身之无上甚深微妙智慧与慈悲心表达最崇高的敬意,而非对佛像的依恋与偶像崇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世尊告须菩提尊者:“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是最佳的注解。有一些佛教徒认为不需要依赖佛像,只要有心是可以和佛联结的。
世俗对佛的理解比较复杂,这种理解与文艺作品的创作和广泛传播互为影响,主要因为在中国在宋代后理学兴起和明代起佛教衰落,所以对佛陀供养被吸取到中国民间信仰里面。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