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高棉文(泰语:อักษรขอมไทย,皇家转写:Akson Khom Thai;又称为孔泰文)是泰国用于书写巴利语的文字,为从左到右书写,与泰文不同,属于高棉文的派生文字。[1]由于高棉文中不适合带有声调符号,而泰国高棉文中加入了一些高棉文中不存在的泰语元音及声调符号。[2]
历史
公元10世纪前后,高棉帝国入侵了暹罗的大部分国土,同时也引入了高棉文。在拉玛五世时期以前,泰国僧人们的《巴利三藏》都是音译自巴利语的泰国高棉文。
字母表
泰国高棉文使用了35个辅音字母。
泰国高棉文使用了8个元音字母。
![]() अ a อะ |
![]() आ ā อา |
![]() इ i อิ |
![]() ई ī อี |
![]() उ u อุ |
![]() ऊ ū อู |
![]() ए e เอ |
![]() ओ o โอ |
实例
-
泰国皇家司令部的旧徽
电脑编码
泰国高棉文尚未被Unicode所收录,但可以使用泰文编码的泰国高棉文字体。
Farida Virunhaphol设计了三款教学用泰国高棉文字体,该套字体使泰文使用者能更快熟悉泰国高棉文。[3]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